小学语文古诗词赏析---风
小学语文 1-6 年级必背古诗词 70 首及释义(A4打印版)
小学语文1-6 年级必背古诗词70 首及释义1 、江南(汉乐府)【原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理解】青年男女在江边采莲,茂盛的莲叶在江中生长,有些游鱼在莲叶间穿梭往还。
鱼儿一会儿游向东,一会儿游向西,一会儿游向南,一会儿游各北,无拘无束,怡然自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理解】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牛羊就显现出来。
3 、咏鹅(骆宾王)【原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理解】“呷哦,呷哦,”——多好看的鹅!曲着脖子仰起头,对着青天唱赞歌。
雪白的毛,碧绿的水,一对鲜红的脚掌,轻轻地,拨弄起两行清清的水波。
4 、风(李峤)【原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理解】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5 、咏柳(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理解】如玉雕一样的新柳碧玉婆娑,无数柔嫩的柳条挂下来象丝带一样。
细长的柳叶是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6 、凉州词(王之涣)【原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理解】黄河远远流淌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兵士们何必吹着羌笛奏起衰怨的《折杨柳》,温情的春风难以吹过玉门边关。
7 、登鹳雀楼(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理解】太阳贴着山落下去了, , 黄河水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更壮观的景色, ,那那就得再登上一层楼。
8 、春晓(孟浩然)【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赠刘景文/冬景(宋代:苏轼)【原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⑴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山行(唐代:杜牧)【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阅读——《风》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阅读——《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诗意】
风吹落了很多的秋叶
催开了早春二月的鲜花
吹过江,卷起千层高的大浪
吹入竹林,吹歪了万竿的竹子
【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这是一首非常精巧的咏物诗,诗中并没有出现风字,但每一句里我们都能见到风的身影。
第一二句,我们要注意解和能的妙处,诗人仿佛是风的老朋友说起了它的能耐。
多少悲秋与怀春的辞句都被这两句诗涵括了进去,人们读着读着不禁醒悟,这世上的悲伤与欢乐居然全与和风联系起来了。
诗中的四组量词的使用也是一大特色,都是句子里同样的位置,却不显得呆板。
三秋二月还算是实指,千尺万竿就带些夸张,把江面壮观的浪涛还有竹林幽寂的景致都写活了。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大全
6、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7、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这首诗每句都在写风,主题也是咏风。说风能使晚秋的叶子落下,能催开二月的鲜 花,能掀起千尺巨浪,能把翠竹吹得歪歪斜斜。实际上这首短小的诗告诉了我们一个写作的 简单规律:所写内容一定是扣题详写的,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自 己写写风。
2、相关考题
(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深秋)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5、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园无此声。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五年级下册】38
36 、牧 童 【唐】吕岩
37、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 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
2、与邵雍相关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出自邵雍
(2)邵雍一声淡泊名利,以教书为生。当时的司马光,程颢,程颐等都非常敬重他。 还凑钱给邵雍买了一套房子。取名为“安乐窝”这也是他号安乐先生的由来。
(2)“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能够)
(3)填上一个表示数字的词语。
解落____秋叶,能开_____月花。过江_____尺浪,入竹_____竿斜。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114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语文教材古诗词114首一年级上册(6首) (4)1、咏鹅 (4)2、江南 (4)3、画 (5)4、古朗月行(节选) (6)5、风 (6)6、悯农(其二) (7)一年级下册(7首) (7)1、春晓 (7)2、赠汪伦 (8)3、静夜思 (9)4、寻隐者不遇 (10)5、小池 (11)6、池上 (11)7、画鸡 (12)二年级上册(7首) (13)1、梅花 (13)2、小儿垂钓 (14)3、望庐山瀑布 (14)4、登鹳雀楼 (15)5、江雪 (16)6、敕勒歌 (17)7、夜宿山寺 (18)二年级下册(7首) (18)1、咏柳 (18)2、村居 (19)3、赋得古原草送别 (20)4、绝句 (21)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1)6、悯农(其一) (22)7、舟夜书所见 (23)三年级上册(9首) (24)1、所见 (24)2、夜书所见 (25)3、赠刘景文 (26)4、山行 (27)5、望洞庭 (28)6、饮湖上初晴后雨 (28)7、望天门山 (29)8、早发白帝城 (31)9、采莲曲 (31)三年级下册(9首) (33)2、惠崇《春江晓景》 (34)3、绝句 (34)4、忆江南(其一) (35)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6)6、清明 (37)7、元日 (37)8、滁州西涧 (38)9、大林寺桃花 (40)四年级上册(10首) (41)1、鹿柴 (41)2、题西林壁 (42)3、暮江吟 (43)4、雪梅 (43)5、嫦娥 (44)6、出塞 (46)7、夏日绝句 (47)8、凉州词 (48)9、浪淘沙.其七 (48)10、别董大 (49)四年级下册(10首) (50)1、清平乐.村居 (50)2、宿新市徐公店 (52)3、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53)4、卜算子.咏梅 (53)5、蜂 (54)6、独坐敬亭山 (56)7、墨梅 (57)8、塞下曲 (57)9、芙蓉楼送辛渐 (58)10、江畔独步寻花 (59)五年级上册(11首) (60)1、蝉 (60)2、乞巧 (61)3、已亥杂诗 (62)4、题临安邸 (62)5、示儿 (64)6、长相思 (65)7、枫桥夜泊 (66)8、山居秋暝 (68)9、渔歌子 (70)10、观书有感.其一 (70)11、观书有感.其二 (72)五年级下册(11首) (73)2、稚子弄冰 (74)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75)4、游子吟 (76)5、鸟鸣涧 (77)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8)7、凉州词 (79)8、乡村四月 (80)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1)10、从军行 (83)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5)六年级上册(10首) (86)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8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88)3、宿建德江 (88)4、过故人庄 (89)5、七律.长征 (91)6、春日 (92)7、回乡偶书 (93)8、书湖阴先生壁 (94)9、江南春 (95)10、浪淘沙 (96)六年级下册(17首) (97)1、寒食 (97)2、十五夜望月 (98)3、迢迢牵牛星 (99)4、长歌行 (101)5、竹石 (102)6、石灰吟 (103)7、马诗 (103)8、采薇 (104)9、春夜喜雨 (105)10、送元二使安西 (106)1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7)12、江上渔者 (108)13、泊船瓜洲 (109)14、游园不值 (110)1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11)16、浣溪沙 (112)17、清平乐.春归何处 (114)一年级上册(6首)1、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解读汇总(注释+译文+解析)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解读汇总(注释译文解析)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注释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古诗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
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
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
“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
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2021年部编小学一年级古诗《风》教学PPT精修版带优美的背景音乐
2021年某某实验小学语文教学PPT
作者介绍: 李峤qiáo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 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 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 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 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 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 友”。
拼一拼
小小草由多位PPT领域的资深 设计师创立,致力于为客户奉 献最用心的PPT作品、最实用 的PPT培训和最贴心的PPT服 务。我们拥有全国领先的PPT 设计团队,并在商务展示领域 为您提供领先行业的呈现方式
注:红字为韵脚 /为停顿号
细读诗句,感悟理解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 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 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 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 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 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 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 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 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 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 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风过江上时, 则水面波浪滔滔
看读解诗四
风吹过竹林时,只 见竹竿一齐倾斜
识记新字,并组词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解(解答) 秋(秋天) 尺(尺寸) 浪(海浪)
尺: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 十尺为一丈。
大自然的四季
春
夏
秋
冬
朗读指导-老师带读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李峤《风》原文、译文、赏析【word版】.doc
李峤《风》原文、译文、赏析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注释:①解:能够。
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④过:经过。
⑤斜:倾斜。
译文: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作者简介李峤(645~714)唐代诗人。
字巨山。
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少有才名。
20岁时,擢进士第。
举制策甲科。
累官监察御史。
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
迁给事中。
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
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
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
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
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
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
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
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
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
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
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
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真才子”。
日本人书李峤诗墨迹《旧唐书》本传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文集50卷,今佚。
《全唐诗》录存其诗5卷。
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
[赏析]风之吟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古诗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出版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9首)。
第1首《所见》所见袁枚〔清代〕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唱着歌,歌声嘹亮清脆,回荡在树林的上方。
他忽然想要捕捉那鸣叫的知了,便立即停止了歌声,一声不吭地站在树下。
【作者介绍】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清朝乾嘉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清廉颇有名声。
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
嘉庆三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赏析】这是诗人根据旅途见闻创作的一首清新可爱的田园诗。
一个小牧童骑在黄牛上唱着歌,“振”字写出了歌声的响亮清脆,仿佛整个树林中都回荡着优美的歌声,也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孩童的活泼烂漫。
就在这个时候,牧童听见了蝉鸣,立刻想到了新花样,于是在最后一句,歌声戛然而止,全诗回归寂静,只剩下一个安静的小孩子站在树下,仿佛正在观察蝉的位置,跃跃欲试。
“闭口立”捕捉了小孩儿一瞬间的变化,孩童机智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
全诗用词浅显而生动,动静结合,在描写天真孩童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赞美。
第2首《山行》山行杜牧〔唐代〕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地有几户人家。
我实在太喜爱这傍晚枫树林中的美景了,于是停下车来慢慢欣赏,那染着秋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词鉴赏》教育教学课件
cūn jū
村居
qīng gāo dǐng (清) 高 鼎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r yuè tiān 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
ér tóng sàn xué guī lái zǎo
máng chèn dōngLeabharlann fēng fàng zhǐ yuān
目录
CONTENTA
风 ———————唐·李峤 春晓 ——————唐·孟浩然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山亭夏日 ————唐·高骈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江南 ——————汉·汉乐府 小池 ——————宋·杨万里
yǒng é
咏鹅
tánɡ luò bīn wáng (唐) 骆 宾 王
é
é
é
作者介绍: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 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赏析: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 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 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处 处 闻 啼 鸟。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来 风 雨 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宿建德江》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
《六⽉⼆⼗七⽇望湖楼醉书》描写了西湖夏天⾬前⾬后的变化情景。
《西江⽉•夜⾏黄沙道中》是宋代词⼈⾟弃疾的⼀⾸吟咏⽥园风光的词。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3课《古诗词三⾸》课⽂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泊烟渚, ⽇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近⼈。
六⽉⼆⼗七⽇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云翻墨未遮⼭, ⽩⾬跳珠乱⼊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如天。
西江⽉.夜⾏黄沙道中 [宋]⾟弃疾 明⽉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说丰年, 听取蛙声⼀⽚。
七⼋个星天外, 两三点⾬⼭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3课《古诗词三⾸》教案1 教学⽬标 1.会写3个⽣字,结合注释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美丽景⾊;默写《西江⽉•夜⾏黄沙道中》。
3.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法,感知诗词内容,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4.赏析诗词语⾔,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想象三⾸诗词所描述的画⾯,并⽤⾃⼰的语⾔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课时 《宿建德江》《六⽉⼆⼗七⽇望湖楼醉书》 教学⽬标 1.会写“德”这个⽣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七⽇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古诗的⼤意,⽤⾃⼰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体会诗⼈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美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丰富的想象⼒和语⾔表达能⼒;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对⼤⾃然的热爱之情。
(精编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上册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全册汇编
古诗文鉴赏古诗文译文、注释、赏析【小学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宋】·邵雍·【sòng 】shàoyōng一去二三里,yīqùèr sān lǐ烟村四五家。
yān cūn sìwǔjiā亭台六七座,tíng tái liùqīzuò八九十枝花。
bājiǔshízhīhuā【注释】⑴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⑵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⑶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⑷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⑸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题解】这是一首儿歌。
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
“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
“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
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译诗】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看见炊烟袅袅的小村庄住着几户人家。
村庄里还有一些亭台,亭边村旁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野花。
【赏析】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
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
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
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画huà【唐】·王维·【táng 】wáng wéi远看山有色,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近听水无声。
jìn tīng shuǐwúshēng春去花还在,chūn qùhuāháizài人来鸟不惊。
rén lái niǎo bújīng【注释】①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②惊:吃惊,害怕.【译文】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新课标规定小学生必背古诗词94首(诗文+赏析+田字格)
62.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 87. 《竹枝词》——【唐】刘禹锡
肥)——【宋】范成大
88. 《乌衣巷》——【唐】刘禹锡
63. 《小池》——【宋】杨万里
89. 《秋夕》——【唐】杜牧
6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90.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杨万里
91. 《乐游原》——【唐】李商隐
鹅,鹅,鹅,曲 项 向 天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hónɡzhǎnɡ bō qīnɡ bō
白毛浮绿水,红 掌 拨清波。
【译文】 白天鹅啊白天鹅,脖颈弯弯,向天欢叫。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
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①曲项:弯着脖子。②歌:长鸣。③拨:划动。
【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鹅,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前两句一下子抓住鹅脖子长的
【赏析】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天空,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稍显空
洞沉闷。当读到末句,突然由静态变为动态,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 的牛羊,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58. 《三衢道中》——【宋】曾几
8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59. 《示儿》——【宋】陆游
杜甫
6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4.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宋】陆游
85.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61.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
刘长卿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 诗歌赏析 备课综合资料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诗歌赏析备课综合资料一、《宿建德江》,一个“愁”字十分了得唐人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本是一首行旅诗,可是因为“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得极佳,又很容易让人当成描绘幽美的晚景的写景诗,而忘了前面的那个“愁”字。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是一首典型的行旅诗,先要理解古人的行旅,我们才能读好这首诗。
古人写行旅的诗文极多,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古人要这么大写特写行旅之苦呢?以为这是诗人多愁善感为赋诗而强说愁。
现代意义的旅游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事,是一种前卫时尚的消费,可是,我们应该理解古人,古人的行旅与现代的旅行完全不是同一概念。
古代的文人总是行迹匆匆的,有的是求师,有的是赶考,有的是省亲,有的是奔丧,最多的是赴任。
我国古代多数时间实行的是流官制,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在一个任职干上个二三年就得调离,而且讲究南人北相、北人南相,家在北方的偏让你到南方,家在南方的偏得到北方赴任,为的是防止结党营私。
更有遭到贬谪的,那就得到边远的地方了。
也有为数不多真正的旅行者,如徐霞客,如青年时的司马迁,但那是要冒危险的,是要吃苦的。
那个时候,没有公路,没有火车,好的有舟船、车马,差的就得用脚量了。
动辄几月一年,多则数载,许多人的许多生命是在行旅中度过的。
可以说李白、杜甫、林则徐全是逝于行旅的。
司马迁年轻时曾游历大半个中国,若是现在,那是算不得什么的,可是当年其辛苦是难以言说的。
“移舟泊烟渚”,“移舟”是慢慢地行舟,因为没有目的地,没有归程,所以船并不是急急回家的那个样子。
欲泊之“烟渚”,又是个并不清晰的地方,有没有热水,有没有暖床,全是未知的。
之所以“泊烟渚”,并不是到站了,只是因为“日暮”不能走了,是不得已,于是自然引出了“客愁”。
客愁是“新”的,那么自然也就有“旧愁”了。
一路行走是愁,不走了还是愁,这是愁上加愁,“新愁”之后必然还是更新的愁。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古诗,需要熟读,也需要鉴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古诗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赏析(一)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千鎚万击出深山)(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全不怕)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
“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赏析(二)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清代: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小学语文课本古诗词1 《江南》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 《咏鹅》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 《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凉州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 《凉州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 《出塞》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 《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yǐng)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 《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阅读理解三篇《春风》《山雨》《绝句》有答案解析
3.春风(清)袁枚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学一学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冬春交替的场景,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热闹起来。
你看,千山的雪随着春风的到来融化了,雪水潺潺而下,鲜艳的花儿随着春风的到来而争奇斗艳。
春风给人间带来了繁华热闹,它不是贵客又是什么呢?诗人把自己对春的喜爱之情全融人了字里行间。
记一记【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百姓皆称他为“大好官”。
他的文笔又与纪昀(纪晓岚)齐名,当时人称“南袁北纪”。
【繁华】热闹、兴旺。
【归】返回。
诗中指春风吹过之后。
【万国花】万国:世界各国,诗中借万国指春天所有的花。
读一读春风就像尊贵的客人一般,所到之处立刻变得热闹,兴旺起来。
春风吹来了,融化了千山的积雪;春风吹过,处处留下了花儿的芳香。
练一练1.“贵客”指的是,诗人把,比作了,写出了对的期盼。
2.为什么说“春风如贵客”?用“——”画出相应的理由。
3.“繁”部首是,在字典中有四种意思:(1)多;多种的;(2)茂盛;兴旺;(3)繁殖;(4)复杂。
在诗中应选第种意思。
4.读三、四两句,感受春风的魅力。
(1)千山的积雪哪儿去了?。
(2)春风好似一把巨大的扫帚,所过之处,千山的积雪便消失(融化)了,雪水地,春风扫去了严寒,扫去了冬天,如同一般。
(3)春风吹过之处,各种花儿竞相开放,散发着,五彩缤纷,装扮着春天。
春风留下了春天,如同一般。
0”5.春天来了,还会带来哪些繁华呢?请在正确的答案下面打“√”。
(4)由此可见,就是贵客,它一到便。
6.用彩笔让千山的雪随着春风的到来消失吧,让鲜艳的花儿随着春风的回来而争奇斗艳吧!一边在插图上画,一边念三、四句,感受春风带来的热闹与兴盛吧!7.三、四两句写得十分工整,你看:“来”对“ ”,“扫”对“”,“千山雪”对“ ”。
这在古诗中叫“对仗”。
8.古诗中有许多描写春风的句子,用“——”将相应的诗句连起来,再读一读,感受春风的无限魅力。
(1)野火烧不尽明月何时照我还(2)不知细叶谁裁出新开一夜风(3)春风又绿江南岸二月春风似剪刀(4)万树江边杏春风吹又生4.山雨(元)楔逊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
小学语文诗词1-6年级必背75篇古诗文(含赏析) 全国通用
教育部权威发布,非常值得收藏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视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解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青年男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大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大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徒:白白的华:“花”。
百川:河流。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
随堂练习
任选课文三首中的一首诗,用自己的 话说一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与同桌讨论交流。
拓展空间
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 的小雨。 从前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 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突然出现在眼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赏析】 这几句通过惊鹊、鸣蝉和蛙声等景物,写出了乡
村夏夜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通过明月、清风、稻花 等意象,衬托出夏夜的优美和静谧。 上阕动静结合, 表现了诗人因景美年丰而欢快的心情。
禅 (参禅)
道 (道路)
易错辨析
◆听到我们班获胜的消息,大家欢呼雀跃。
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 高兴得像雀一样地跳跃。
◆ 这位作家获得了鲁迅文学奖,顿时声名鹊起。
鹊起:像喜鹊忽地飞起,形容名声 兴起、传扬。
整体感知
同学们边诵读古诗,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一、这三首诗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二、诗中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三步:连缀成完整的画面。一轮明月升上树梢,静静地 照着,稀疏横斜的树枝投下斑驳的树影。突然,一只栖息 在树上的喜鹊被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扑棱一声飞离了枝头。
第四步:进入审美境界。 作者用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活 跃气氛的夏夜。 明月、别枝、惊鹊,这些不过是看来极其 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 然而,却把半夜明月下 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找出景物 丰富形象 形成画面 进入审美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
唐代:李峤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
字巨山。
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人。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
他前
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
解落:吹落,散落。
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
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
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
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
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横道中心小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