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de1d5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b.png)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古诗既有优美的语言,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引导学生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
而在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被广泛应用,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情境营造情境教学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情境营造。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画、音乐、道具等多种方式,为古诗创造出一个浓厚的情感场景。
举个例子,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老师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在登高远眺,感受到了宽广的天空、深邃无垠的山川,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中的壮丽景色,加深对古诗的感悟。
二、情感交流情感交流是情境教学法中的另一个关键点。
在古诗教学中,可以设立一些小组互动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对古诗的朗读、表演、讨论等方式,分享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体会。
比如教学《静夜思》,可以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古诗,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彼此对古诗的理解,再由老师对古诗的背景、意境做进一步的解释,这样一来学生们既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感,又能够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三、活动设计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春晓》,可以组织学生们到校园里去寻找春天的踪迹,体验春天的气息,然后在课堂上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悟古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好。
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四、情感引导情感引导是情境教学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古诗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培养对古诗的情感投入,增强学生对古诗的体验和感悟。
比如在教学《春晓》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思考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然后再去品味古诗中所表达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情感,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们更直接地接触到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促进对古诗的深入理解。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情境化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情境化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fd7116b76c66137ee06198d.png)
教学艺术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情境化教学策略□罗冬梅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化的教学策略逐渐被广 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渗透于课堂学习。
所谓情境化的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学 工具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直观、形象的教学环 境,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有效地激活了 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诗意在课堂飞扬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流长的一个体现,它诞生于 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在长久的发展和流传 中一直灼灼生辉,展现着经久不衰的价值和生生不息的生 命力。
教师在古诗的教学中,应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水调歌头》这一首古诗时,它 用简单的诗句写出了天下人共有的感情,教师要想让学生 可以深人理解这首古诗,就必然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 体会出发,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学 习。
首先,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说:“说起月亮,几乎没 有人不喜欢。
中国古代大部分文人更是与月亮留下了不解 之缘,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你们可以想起来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们纷纷响应:“床前明月光……举杯邀明月……我寄 愁心与明月……”在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回答中,引人今天 将要学习的古诗一苏轼的《水调歌头》。
然后,教师让学生 仔细品读一遍古诗,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经历,从家人晚归 无人陪伴的心情,到出门上学离开父母对他们的思念,想 一想:在中秋之夜时,如果你非常思念在家的父母,你觉得 用《水调歌头》中哪句话安慰自己比较贴切。
最后,学生联 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当时苏轼写这一首诗的内心情 境,很快的就对这首诗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本节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学生由自己的感情联想到诗人的感情,赋予了这首诗生机 与活力。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e551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2.png)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感知所学知识。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语言形式和意境常常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
通过创设情境,将古诗融入到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理解古诗的意境。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故事、背景或者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来感知和理解古诗的意境。
在教学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时,可以通过讲述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或者展示月亮的照片,引导学生联想起古人的思念之情,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诗歌的演绎和表达。
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可以让学生在漫步静谧的夜晚中,带着诗歌的思绪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理解古诗的意境,加深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3a2422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a.png)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近年来,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者的青睐。
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探讨一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切身体验感受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当学生学习《静夜思》时,我们可以借助音乐、风景等元素,打造一个月色如银、清风拂过的夜晚的情景,让学生们感受到作者的感情和意境。
在学习《悯农》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到农村去参观,了解农民的辛苦和艰难,让学生在实地参观和感受中,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古诗,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古诗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
二、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尝试配合手势、声音、表情,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感知能力。
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古诗的词句和意境,鼓励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并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信心。
三、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古诗不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古诗中蕴含的情感,比如牵挂、思念、感怀等,通过写作、朗诵和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情境、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情感等多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a98fa6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e.png)
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情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的高频词。
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新课标高度重视情境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情境的学习是落实素养立意的课程改革的关键条件。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还是教学评价的实施,都应该重视情境,尤其应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
统编版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数量,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并从民族文化中获得智慧。
古诗文的高度凝练与抽象,让其在小学生的面前蒙上了朦胧的面纱,很多古诗文让小学生们感到晦涩难懂,“云深不知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想法设法揭开古诗文的面纱,让学生走进柳暗花明的境界。
而情境教学就是“拨开云雾”最好的方法。
结合新课标提及的“情境”范畴,我认为,可以将“情境”理解为在语文学科中,儿童需要通过语言运用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一切场域。
所谓的情境教学就是将情感、境地与实际的教学相联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入的相应场域或创设的相应氛围,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
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采用情境教学,根据不同古诗文的文本信息,创设不同的情境,通过各种形象的情境、意境让诗词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解诗词的内涵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学课本中每篇古诗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诗词里有编者的意图,更有作者的创作经历、内心情感。
但很多古诗文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不够丰富,语文知识较为匮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不能完全理解掌握古诗文的知识。
这时教师通过语音、图片、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可以使学生深入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b466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a.png)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情境教学法则是一种让学生在具体情
境中进行学习的方法。
将情境教学法与古诗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实际生活场景中体验到古诗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古诗的内涵。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古诗教学的情景再现。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通常是老师向学生讲
解古诗的背景、作者以及内涵,然后让学生课外朗读或默写古诗。
这种教学方式往往难以
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他们觉得古诗就是一种陈旧的语言,与他们的生活毫无关系。
而
情境教学法则可以通过创造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魅力,从而更好地理
解和体会古诗的意境。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篇古诗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的高处,让他们亲自登上
一座楼或者爬上一座山,感受登高所带来的视野开阔和心境豁达。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
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杜甫在诗中所表达的豁达胸襟和远大志向,从而更好地领悟到古诗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古诗教学的情景交融。
古诗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色或生活场景
来描绘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而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创造具体的情境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
所描绘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古诗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选择
合适的情境,确保情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体验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领悟古诗的内涵。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其他需要,欢迎再次提问。
情境 古诗教学
![情境 古诗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857b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f.png)
情境古诗教学在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古诗学习情境。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导入新课: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预习,然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朗读古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让他们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语调、节奏和情感,进行角色扮演,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分析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结构、修辞手法、意象等方面,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发现他们之间的异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5. 创作古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6. 拓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古诗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古诗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7. 评价与反馈: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8.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音频等,为学生展示古诗的魅力。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古诗词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古诗词情境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57f12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2.png)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古诗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门富含哲理、韵味悠长的艺术形式,古诗词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更是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良方。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古诗词情境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有幸投身于古诗词情境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古诗词情境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三个方面:1. 营造氛围:通过音乐、绘画、故事等形式,为学生营造出与古诗词相契合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触、了解古诗词。
2. 创设问题: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与古诗词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 融入生活:将古诗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古诗词的韵味,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二、注重朗读,感悟意境朗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两点:1. 指导朗读: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词,使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感悟意境: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品味,深入感悟古诗词的意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比较鉴赏,拓展视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我在教学中注重比较鉴赏,拓展学生的视野。
具体做法如下:1. 同类比较: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同一题材的古诗词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古诗词的演变过程。
2. 体裁比较:将古诗词与其他文学体裁进行比较,如散文、小说等,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文化比较:将古诗词与我国传统文化、历史事件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四、实践运用,提升素养古诗词情境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更要让他们学会运用。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两点:1. 创作古诗词: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2. 演绎古诗词:通过表演、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化实现探索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化实现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00fac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8.png)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化实现探索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枯燥,学生难以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如何将古诗词教学与情境化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情境化教学是指将学习内容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感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化教学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
一、创设历史背景情境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人在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创作的,每一首诗、每一首词都蕴含着特定的时代气息和历史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和介绍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还原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风貌以及作者的生活境遇,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古诗词所蕴含的历史韵味。
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唐代盛世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诗词创作时代的感知,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二、情景再现诗词情感古诗词之美在于其别具一格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对于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直接领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悟诗词情感。
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登高的场景,感受登高时的壮丽风景和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中的豪放激昂之情。
三、实地考察古诗词题材古诗词的创作往往来源于诗人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对自然、生活的观察。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古诗词的题材所在,让学生亲自感受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验。
在学习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古原草的风采和气息,让学生在实地感受中感悟诗中所蕴含的离别情感。
四、情景模拟古文人生活古代文人在创作诗词的也有着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浅谈情境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438a3276a20029bc642da7.png)
浅谈情境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影响深远悠长。
古诗词的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提高,会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也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均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而以往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在把古诗词的意思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传授给学生上了。
学生在枯燥无味的逐字逐句的解释中,根本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所特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
久而久之,古诗词的教与学,成了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痛的一件事。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古诗词的学习成为“有趣、有味、有意”之事呢?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教师从情感入手,依情生境,创设合理情境,让学生深入到古诗词的情境中去,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
这点在新标准中有许多明示,主要的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
”“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古诗词的深远境界逐渐浸润学生心灵。
一、情境教学(一)情境教学的内涵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在情境中共鸣,潜意识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对中国情境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取自古人‘文之思也,其神远矣’之意,‘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以促进儿童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①情境教学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主要是从我国古代诗词的“境界学说”中汲取丰富营养的结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情境”进行了论述,提出“心物交融”说。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849fa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7.png)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一、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意义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而古诗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领略古人的风采和智慧,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对语文的理解和热爱。
而情境教学法则能在古诗教学中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使得古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形象具体,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古诗的窗户。
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的学习中来。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学习和体验,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和发现,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和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古诗的意境更加深刻和丰富,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和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在教学《庐山谣》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等多种手段来营造庐山的山水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古诗的认同和理解。
2. 模拟情景,亲身体验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模拟情景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古诗的内涵。
在教学《静夜思》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夜晚的校园中,让学生在静谧的夜晚中观察星空、聆听风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对于夜晚的描绘和感悟。
3. 制定任务,启发思考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探究。
在教学《己亥杂诗》时,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模拟古人的生活情境,体验古诗中所表达的生活情感和生活方式,从而启发学生对古诗的深刻思考。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c9e1ed3169a4517623a358.png)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应用在新课标的要求和引导下,古诗词教学得到了关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就要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来改善教学效果是一种积极尝试。
通过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激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词的学习主动性与理解能力,对于改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情景教学法及教学现状情境教学法指的是教学活动当中通过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教学器材人为地创设出一个虚拟的参与环境,从而让教学内容更为直观,更为有效地提高教学活动的参与度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受教育对象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与注意力得到改善,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提高。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应用现状如下:第一,就教师而言对情景教学方法的认知还有待完善。
虽少数老师在教学情境法提出之前应用过类似的教学方案,但无明确的概念。
教师对教学情境法的认知程度,是影响教学情境法应用效果的重要原因。
然而其中有一部分教师错误认为所谓的教学情境法是简单利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图片即可,这样不仅使教学情境法流于形式,也无法使小学生从教学情境法中获益。
教学情境法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不仅仅依靠粉笔黑板和老师的讲解来组织课堂。
若要配合新课程改革使用新式教学方法,则需要学校加大教育投资,并引进多媒体设备配合教学。
但是对于那些经济落后的学校而言,仅有桌椅这些基本教学设施都很难,何况是多媒体设备,要求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下情景教学,确实不易。
第二,就应用策略而言,大多数教师的应用方法都是错的。
有的教师对情景创设过分重视,忽视了沟通的重要性;另外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审美,并未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进行教学,导致情景教学应用存在困难。
教学情境法作为新式教学方案,只有被正确地应用到教学中,才能发挥出其积极作用。
二、如何合理恰当地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中国的传统诗词重视表达意蕴和感情,也因此古诗词教学之中更为重视体悟和领会。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c7780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c.png)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以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境为教学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意义,激发他们对古诗文的
兴趣和热爱。
首先,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还原,将古诗文中的场景或情节还原出来,使学
生更真实地感受到诗歌的情感体验。
比如,在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可以找到一片
宽阔的草原,放风筝,快乐地奔跑;在教学《登高》时,可以找到一座高山,徒步攀登,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通过与学生实际情境的结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古诗文中的情感。
其次,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参与进去,亲身经历诗歌中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跟学生一起去夜游,看看月亮、星星和春草,呼吸着新
鲜的空气,感受到古人所说的“低头思故乡”。
最后,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串联,将不同的古诗文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
的情境,使学生真正理解古人所看到的事物状况。
比如,在教学《江雪》时,可以将学生
带到江边,一边欣赏江的美景,一边感受江水的凉爽,使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人的意境和情感。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还原、创设
和串联情境,让学生融入到古诗文的情感世界中,感受到其魅力所在,提高学生的古诗文
修养。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bef0c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c.png)
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
古诗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和审美情趣。
而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情境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古诗。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教学在古诗教学中的意义
情境教学是基于具体的情境和实际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的一种教学策略。
在古诗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境,增强学生的情
感投入和记忆效果。
古诗大多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情境下创作的,通过情境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一)情景再现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所描绘的
情境。
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通过灯光、音乐等手段营造夜晚的静谧氛围,让学生在
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古人的孤寂之情。
通过情景再现,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和情感投入,帮
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
(二)情感互动
通过情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对古诗的体验和记忆。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表达等形式,将古诗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情感互动中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学《登鹳雀楼》时,教师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诵古诗,让他们亲身感受登高所带来的豪迈与壮美,从而更加深入地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内涵。
(三)情境创设
(四)情景联想。
古代诗歌情境教学浅谈
![古代诗歌情境教学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4effa32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c.png)
古代诗歌情境教学浅谈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说,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学生的思维。
情境教学便是这样能唤起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做到潜心体味是其显著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提出了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可见情境教学于教学实践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在复习古代诗歌专题时,情境教学也是理解诗歌的一大助力。
教师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情境,用学生的真心、真意、阅历、真实体验去解决诗歌阅读中一遇到的的问题。
进而读懂诗歌,明确诗情,激励自我。
首先,古代诗歌的情境教学具备理解和传承的功能。
文化的积淀与演变,使得诗歌内涵丰富,意蕴深远。
借助情境理解诗歌,理解诗歌内涵,读懂作者要传达的真实含义,传承其思想及文化,是古代诗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有效途径。
对于同类型的诗歌内容理解也会助力颇多。
如在诗歌专题复习中解读鉴赏孟郊的《登科后》一诗时,学生读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基本都认为孟辽郊应该是一个张扬,不够低调,甚至有些自负的诗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学生仅仅是将诗句呈现出的画面放在了自己有限的阅历中来理解、解读的,仅是泛泛感受,忘记了用心去体味。
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创设的情境:若你此时已经46岁,这已是你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曾和你一起第一次、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同窗已早已相继登科,前途光明。
庆幸这第三次终于考中了,此时的你会是什么心情呢?学生再次读此诗并谈自己的理解时,就有了几分真情:学生认为情感相当复杂,可能有夙愿得偿后的展眉,长期郁积于心的浊气的倾吐,还可能是证明自己后的仰天一笑?至此,学生真正的投入了进来,其思维也真正的运转起来。
可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思考体味,让诗歌的鉴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也真正触摸到诗人的灵魂。
这正是情境教学的理解每功能所在。
其次,古代诗歌情境教学还具有审美鉴赏的功能。
古诗词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古诗词课堂情境教学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12fc5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8.png)
古诗词课堂情境教学探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方式和手段也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而情境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越来越普及的教学模式之一。
在古诗词教学中,情境教学也是一种颇具价值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课堂中如何实施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诗词素养,促进学生的诗词欣赏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一、古诗词的情境教学概述情境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的、机械的教学方式而言的前沿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现实或虚拟的场景为基础,将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置于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成为现实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人。
在古诗词的情境教学中,将诗词作为学习的对象,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诗词的内涵与深刻之处。
二、古诗词情境教学的方法1. 内容尤为重要。
在开展古诗词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内涵的塑造非常重要。
老师可以将诗词与具体场景相结合,在具象化的环境中表现出诗词的意境,同时要重点突出相关背景等关键点,使学生对古诗词有更周全、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在情境中感受和领会其深刻内涵。
2. 形式多种多样。
情境教学的形式非常多样,如游戏形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等,每一种形式都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智力思维的发展。
比如,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和其他学科如历史、文化等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变化的情境教学。
3.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教学中运用教师引领和学生参与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编织与丰富情境教学的内容。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互动环节,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更贴近生活的实际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诗词素养。
三、古诗词情境教学的优势和意义1. 强调情感的表达。
情景教学的方式能让古诗与情境更加相呼应,进而强调情感与意境的表达。
学生在参与情境教学活动时,会对诗词的情感表达和体验得到升华,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2. 激发学生的热情。
探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f2aa2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3.png)
探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场景为背景,情感为基点,以任务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记忆,提高学生文学欣赏、创意写作能力。
首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代表性的作品,创设一个情境,以这个情境为背景,通过对古诗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古诗的分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阅读古诗。
例如,教授《登鹳雀楼》这首诗,可以创设登楼观景的情境,让学生进入到诗人的思想境界,感受他的咏史情感。
同时,可以通过诗中富有象征意义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词语,让学生理解诗人的壮志凌云、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深化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分析能力。
例如,在教授《静夜思》这首诗时,可以创设一个深夜静寂的景象,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感悟诗人的孤独、幽寂的情感,体验诗人在思考着什么。
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不仅快速打开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更系统的学习分析古诗的内容、体裁、情感等内容。
最后,在古诗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例如,在教授《春晓》这首诗时,可以创设一个春天的景象,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生命的萌发和万物的复苏,从中获取灵感,创作一篇属于自己的与春有关的诗歌。
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发挥优势,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创新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理解、分析、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教学法,开展有趣、丰富的古诗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探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baae3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d.png)
探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一直是老师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形式,让学生面对诗词文化,
学会欣赏古典文学。
情境教学法可以提供一个实践的环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
将古诗朗读落实到实际,更加深入地学习古诗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
地指导古诗教学,以辅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歌文化。
首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结合表演形式,引入情景对古诗的朗读落实的情景表演,
以达到用身体表达出古诗中的情感或意境的效果,让学生更加熟悉古诗的感情。
另外,可
以使学生多创新,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材料,让他们用新的方法来朗读,即学生可
以灵活地练习朗读,也可以结合情境教学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使古诗教学更有生气。
此外,学生也可以创作新古诗,以情境教学为基础,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进
一步理解古诗的文化印记。
在实施情境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接受古诗的正确的文化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
古诗文化。
此外,教师还要有创意,给学生多样性的情境,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古诗文化,
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使学生更加熟悉古诗。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悟古诗,朗读既有情景,加深学生古诗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朗读古诗的兴趣,
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古诗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诗情境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选有三十多首古诗。
这些古诗虽然短小浅显,学生学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但我觉得让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对学生理解古诗十分重要。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
一、背景与“情境”。
优秀的诗篇是“情”与“景”的结晶品。
在介绍古诗背景时,如果能把学生带进作者生活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那么,学生就能准确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境,带着作者所萌生的特有情绪去欣赏、去想象。
如:我在教陆游的《示儿》一诗时,通过诗的背景介绍,让学生体味到诗人渴望早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感。
二、节奏与“情境”。
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必须研究古诗的体裁特点,弄清朗读与诗的节奏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
因为诗的美感是由诗的节奏造成的。
在一首诗中。
停顿、押韵、平仄等有规律地反复均能造成诗的节奏感,可见,抓住诗的节奏,指导好朗读,也是进入古诗的“情境”的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是历经千年的不朽名篇,可传统的古诗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模式过于一致,方法单调,呆板,优美的意境,生动的形象被分解得支离破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无论是观点上还是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我们的古诗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下教学古诗,优化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
经过几年
的教学实践,通过对大纲的反复学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课标下,我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以情激趣,激发热情
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兴趣,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要以“趣”激情,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要把激发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贯穿于全过程,使课堂妙趣横生,学生兴趣盎然。
课前要导趣,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利用投影展现画面,当学生被画面景色陶醉时,就用录音机放一段轻音乐,再加上一段课前设计的旁白,向学生娓娓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学生既把握了基调,又领悟了诗意。
又如在教学《鹅》、《画鸡》这类古诗时,新课伊始,教师可播放相关歌曲,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唱的是什么动物,这立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中,当学生学习疲乏时,教师可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调节学生的情绪,重新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巧用音乐渲染气氛,精心设计有趣的板书等。
我们教学时要灵活掌握,不拘一格。
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事实证明:小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疑能
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查解字词句,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见解,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
然后,我再适时就重点、难点问题集中讲解或单独指导、点拨。
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我在学生通过自学和集体讨论基本掌握诗歌的作者、写作背景和诗中内容后,重点讲解“彩云间”、“一日还”、“轻舟”等难以理解的词句,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诗歌所带来的愉悦。
三、反复诵读,读中悟情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基本词义、句义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得到熏陶,绘声绘色的领读,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节奏和停顿,读出感情,学生自由读、个别读、分男女读、小组读、全体读、配乐读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读的乐趣,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这样的古诗课堂教学,学生读书不下二十遍,学生不仅读得不累,而且越读兴致越高,当堂背诵根本不成问题。
教师就应这样将朗读贯
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扎扎实实的进行朗读训练,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四、创设情景,加深感受
1、画一画: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如杜牧的《山行》,孟浩然的《春晓》,都是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引导学生作画,学生越画兴趣越浓,对诗中的画面美有了深刻的感受。
2、演一演:小学生是爱表现的,我们应创设一个轻松、开放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倾洒热情,通过表演来展示学习成果是再现古诗意境的好办法。
如《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一幅村童扑蝶图。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全诗的中心画面,这不是静止的,也不是一瞥即逝的,而是持续的活动,它生动的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充满了童趣。
教学时,可以演一演,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乐趣。
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
如在教学《静夜思》时,我让学生手拿折扇,漫步吟诗,并配上悠扬的古筝伴奏,使学生融入诗境,浓浓思乡之情跃然其中。
五、引导想象,丰富体验
在古诗教学时,我也会运用“移觉”理论,让学生在脑子里“过
电影”。
即让学生闭上双眼,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或在老师的诵读声中,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幕幕古诗所表现的情景。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的脑海里会播放不同个性的“电影”,不管电影如何,学生们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乘上了腾飞的飞船品尝了导演电影的喜悦,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如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学生熟读诗句,理解诗意后,让学生做导演,播放“电影”。
听着学生讲述自己导演的电影,老师和同学们也仿佛身临其境,与诗人一起眺望着孤帆的远影,一起吟诗长叹。
六、走出课堂,产生共鸣
形象的感知比抽象的分析讲解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优美的事物,赏心悦目的直感总能唤醒人的审美欲望和情趣。
教学《咏柳》时,正是春花灿烂、杨柳依依的时候,我把课堂移到了学校附近的小塘边的柳树下,让学生深切地感作者所感,想作者所想。
生机盎然的柳树令人心宽眼亮,它细长的叶子均匀地缀满柔软的枝条,整棵柳树焕发出亮丽的绿意,那不是“碧玉”是什么?柔顺轻飘的枝条倒垂而下,怎不让人想起轻柔飘逸的绿色丝带?这小巧精致的叶子叫人禁不住
想问一问:它们是怎么来的?是春姑娘精心地用剪刀一缕缕裁剪……
学生们置身于迷人的自然怀抱中无限春光令人心潮涌动,大家自然而然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和向往。
在春光、池柳、欢情的和谐旋律中感知柳树的形象,领会诗人借赞柳树颂春天的情感,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总之,我们应紧扣语文课标的精神,努力让课堂气氛活跃,书生琅琅,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的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