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颂是什么曲牌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作者:鲍振宇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04期【摘要】京歌,是京剧与歌曲相融合的产物,是具有明显京剧音乐元素和唱腔特点的歌曲。
本文主要结合京歌的音乐风格及特点以及在演唱时的体验,对《梨花颂》进行进一步分析与研究,以便深入探究其风格特点和情感的表达。
【关键词】梨花颂;京歌;演唱分析;音乐风格【中图分类号】J616;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一、京歌《梨花颂》简介词作者:翁思再,1948年7月16日出生。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京剧学者、剧作家。
江苏吴县人,出生于上海的海关世家。
有《大唐贵妃》以及中日合作的舞剧《杨贵妃》等。
学术著作有《京剧丛谈百年录》《余叔岩研究》《余叔岩传》。
论文有《王元化<京剧与传统文化>注跋》《在梅派和梅兰芳体系之间》《京剧音韵新解》以及《<大唐贵妃>的文化产业尝试》等。
2008年5月1日應《百家讲坛》之邀主讲《梅兰芳》。
曲作者:杨乃林,男,1954年6月11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1954年6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自幼与父亲学习京胡;1970年5月至1977年3月,山西省京剧院京胡演奏员;1977年3月至1981年7月,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生;1981年7月至今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
《梨花颂》为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
大唐贵妃是关于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梨园始祖唐明皇,和他的妃子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结合梅派剧目《贵妃醉酒》及《太真外传》而成。
该剧歌舞并重,歌词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是能从整体上体现梅派神韵和精髓的剧目,此剧意境深远,感人肺腑,回味悠长。
二、京歌《梨花颂》的音乐本体分析《梨花颂》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为一部曲式,同时呈现出复乐段的特征。
A宫民族调式,非方整性结构,这部作品的旋律线条为波浪型,起伏不大,旋律舒缓,曲调婉转、优美。
引子部分:共有两个乐句。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分析及思考
1 京剧与京歌 京剧,是一门极其严谨的文化艺术。在唱腔、舞台 表演、人物妆容、锣鼓伴奏等方面都经过了许多艺术家 的长期实践。 京 剧 艺 术 强 调 程 式 化,其 四 项 基 本 功:唱、念、做、 打,是每个京剧演员必备的基本素质。其行当划分是 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进行严格划分的,分别是 生、旦、净、丑。在唱腔方面,也分为真嗓、假嗓、喊嗓、吊 嗓等。 京歌,则是吸取了京剧元素,并运用现代音乐作曲 技法写作的新音乐形式。它没有京剧的严谨与程式化, 是对京剧的改革与创新。在伴奏、配器方面,京歌加入 了西洋乐器,但仍然强调板眼,使得歌曲节奏性强,旋律 流畅;在唱方面,京歌既吸收了京剧的唱腔特色,也参考 了现今科学的发声方法,使声音更加大气、优美。 京剧与京歌都是时代的艺术产物。在不同时期,京 剧也进行了不同的改革,例如新中国成立以后,《智取 威虎山》《红灯记》等现代京剧,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 展,成为当时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而现今,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在不断丰富,新兴的娱乐 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快餐文化逐渐占领市场,传统 京剧已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为了满足 大众审美,为了被大众所接受,京剧再一次进行了改革 创新,京歌由此诞生。这种通俗易懂、曲目短小精湛的 新形式一出来,就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再加上许多词曲 作者和歌唱家们的共同努力,更多的优秀作品开始面向 观众,例如《梨花颂》《故乡是北京》等,引起了人们的 关注,逐渐在社会各界传唱开来。 2 《梨花颂》的创作背景 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是近代京剧重要的丰 碑,它取材于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剧目《太真外传》, 同时参照了洪升的《长生殿》、白朴的《梧桐雨》、白居 易的《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凝聚了现今文艺工作者的 智慧。这部作品主要描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 玉环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京歌《梨花颂》是该剧的 主题曲,由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梨花颂》在《大 唐贵妃》中总共出现3次,这3场分别是《序幕》《魂断 马嵬》《蓬莱相会》。《梨花颂》的反复出现,不仅使剧 情前后呼应,紧扣主题,而且让情感再一次升华。 3 《梨花颂》的作品分析 京歌《梨花颂》是一首一部曲式的作品,A 宫民 族调式,共51个小节,非方整性结构。
梨花颂唱腔赏析
梨花颂唱腔赏析《梨花颂》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京歌,其曲调高亢激越,情感深沉,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从唱腔、音乐表现、情感表达三个方面对《梨花颂》进行赏析。
一、唱腔分析唱腔是京歌《梨花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唱腔风格和精湛的演唱技巧为歌曲增色不少。
唱腔特点《梨花颂》的唱腔以京剧唱腔为基础,融合了现代歌曲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1)音域宽广:《梨花颂》的唱腔音域跨度大,高亢激越的旋律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嗓音条件和演唱技巧。
(2)板式多变:歌曲采用了多种板式,如快板、慢板、二六板等,使唱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咬字发音:唱腔中的咬字发音要求准确清晰,凸显京剧唱腔的特点。
唱腔技巧在演唱《梨花颂》时,需要注意以下技巧:(1)气息控制:演唱高潮部分时,需要掌握良好的气息控制技巧,保持呼吸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共鸣运用:唱腔中的共鸣运用能够增强声音的感染力和穿透力,需要适当调整共鸣位置,以达到最佳的音效效果。
(3)情感表达:演唱时要注重情感表达,通过语气的轻重、强弱等手法,传递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二、音乐表现《梨花颂》的音乐表现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曲式结构:歌曲采用了一部曲式结构,由引子、慢板、快板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
曲式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音乐表现力。
旋律特点: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风味。
旋律中运用了丰富的音程跳进和级进,形成了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音乐效果。
节奏特点:歌曲的节奏以中速为主,配合着板式的变化,形成了一定的节奏感和律动感。
在快板部分,节奏紧凑有力,营造出激越振奋的氛围。
和声特点:歌曲的和声运用丰富多样,通过和声的变化和色彩对比,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层次感。
三、情感表达《梨花颂》的情感表达是歌曲的核心和灵魂。
在演唱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歌曲内涵:在演唱前,要深入了解歌曲的背景、创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京歌《梨花颂》音乐结构及演唱风格研究
京歌《梨花颂》音乐结构及演唱风格研究
《梨花颂》是京剧中著名的唱段之一,由著名京剧表演家梅兰芳所创作。
该唱段以梨花为主题,歌颂梨花的美丽和高雅,具有独特的音乐结构和演唱风格。
一、音乐结构
《梨花颂》的音乐结构由前奏曲、唱腔、花脸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前奏曲以弦乐器的旋律为主,慢慢引出了唱腔的主旋律。
唱腔主要由二字、三字和四字的词句构成,其中以四字词句为主。
花脸是唱腔的高潮部分,通常由乐器短促的音符和表现主题的唱腔构成,使演唱更加动感和激情。
尾声则是唱腔的结束部分,以旋律缓慢渐弱的方式演唱。
二、演唱风格
《梨花颂》是一首表现高雅美丽的女性形象的京剧唱段,演唱风格以婉转、柔美、含蓄为主。
演唱中要注意要有清晰的发音和丰富的音色变化,尤其是在唱高音时,要注意保持音准和稳定的声音。
同时,演唱中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唱腔和旋律技巧,如“闷嗓”、“抖音”、“细抿”等,以表现出梨花的柔美和高雅,
同时也要注意节奏和呼吸的控制。
总之,京剧《梨花颂》具有独特的音乐结构和演唱风格,需要演唱者具备专业的音乐技巧和表演技巧才能完美地呈现出这首经典唱段的魅力。
浅谈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处理
浅谈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处理作者:孟福强来源:《成长》2019年第11期摘要:文章通过对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实践,提出了在咬字、声调旋律、“梅派”唱腔、京剧发展现状等方面的见解。
运用自身演唱实践,影响身边声乐同行对京剧产生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京剧、学习京剧、推广京剧、繁荣京剧。
关键词:京歌;《梨花颂》;唱腔京歌《梨花颂》是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具有典型的梅派风格。
歌词内容与主题相呼应,曲风温婉大气,唱腔雍容华贵。
《梨花颂》是梅派经典曲目《贵妃醉酒》和《太真外传》的结合体,歌曲完美的展示了梅派唱腔的优雅委婉,融入京剧经典体态和手势,充分体现出中国戏剧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1 京歌《梨花颂》歌曲介绍《大唐贵妃》取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梅兰芳的名剧《太真外传》和白居易的词《长恨歌》。
歌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以改良和创新,由著名剧作家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讲述了唐明皇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唱出了两人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思念惋惜。
1.1 歌词内容简介《梨花颂》歌词来源于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歌词朗朗上口,记录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和命运,圣洁白色的梨花是二人爱情的象征,杨贵妃对爱情忠贞痴情,也许是因为太过于坚守忠贞,最后把自己的生命葬送在安史之乱这场战争之中。
而唐玄宗也因沉浸于杨玉环的美貌和两人的爱情而荒疏了朝政,使得唐朝由繁荣盛世变成日渐衰败。
《梨花颂》一曲纪念了两人的爱情悲剧,同时让后人在演唱时感到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
1.2 曲式结构分析《梨花颂》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歌曲主要运用了平稳的级进音程,表现出歌曲幽怨哀伤情感的基调。
《梨花颂》属于一部式的曲式结构,展现出了复乐段特征。
一部曲式是曲式结构中最小的结构。
此曲包含有四个乐句是不规整,符合中国独具特色的“起承转合”音乐特征,同时还融合体现了西方典型的结构形态。
2 《梨花颂》演唱技巧北宋沈括曾经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说道:“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自中又声”。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京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它具有婉转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常以古典文学作品为题材、表达情感和描绘景色。
《梨花颂》是一首京歌,以梨花为主题,传达了对梨花美丽婉约的赞美之情。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在音乐形式、节奏和唱腔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它采用了民间音乐的旋律,具有醒耳动听、优美悠扬的特点。
整首曲子的音乐节奏宽松自然,和谐融洽,给人一种舒缓的听觉感受。
在演唱时,歌手通常会用柔和细腻的声音来唱词,将对梨花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整首曲子音域较高,要求歌手具备一定的音域和技巧,才能很好地诠释曲子的韵味。
《梨花颂》的歌词充满了诗意,描绘了梨花的美丽景象和人们对梨花的倾慕之情。
歌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梨花白皙的花朵、飘落的花瓣以及那种美丽而短暂的存在感,使人们对梨花油然产生了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歌以梨花为载体,表达了对生命和美的珍视与追求。
歌词的描写技法非常独特,展现了作词者对梨花的痴迷和对悲欢离合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感觉。
《梨花颂》的演唱不仅需要歌唱技巧的支撑,还需要歌唱者对梨花美丽的情感共鸣,真实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唱中。
歌手要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将对梨花的赞美之情传递给听众。
唱者要用自己的声音去演绎这首歌,使得听众可以感受到歌者对梨花情感的真实表达。
京歌《梨花颂》是一首美妙动人的歌曲,通过音乐和歌词的结合展现出梨花的美丽和情感。
演唱这首歌曲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情感共鸣,以准确地表达歌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演唱者要通过音乐来打动听众,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梨花的美丽和短暂的存在感,给人一种思考生命的震撼。
《梨花颂》的演唱需要用心去体会,才能更好地传递出对梨花的痴迷和对美的追求。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摘要】《梨花颂》是京歌的经典曲目之一,其演唱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该曲以梨花为主题,抒发了对自然美的讴歌和对生命的热爱。
京歌演唱以其独特的声音和韵律感吸引观众,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演唱技巧。
演唱风格清新自然、婉转动人,歌词内容深刻感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演唱者的表现技巧以及音乐和声乐的完美结合,为这首歌曲注入了更深的情感。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其对听众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展望京歌的发展前景,相信这样优秀的传统音乐定能在当今音乐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吸引更多的听众,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梨花颂、京歌、演唱、背景介绍、意义、风格特点、歌词内容分析、情感表达、表现技巧、音乐声乐结合、演唱艺术价值、听众影响、发展前景。
1. 引言1.1 梨花颂的背景介绍梨花颂作为京歌中的经典曲目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珍贵遗产。
该曲最初出自清代乾隆年间,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曲名“梨花颂”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境,让人联想到梨花绽放的美丽景象,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追求。
梨花颂的歌词典雅、意蕴深远,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在京歌的演唱中,梨花颂更是被视为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
京歌演唱者通过对梨花颂的演绎,传达出了对生活、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演唱者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情感的抒发,将梨花颂中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梨花颂的音乐旋律悠扬动听,配合着细腻的声乐表达,使整首歌曲充满了韵味和情感。
梨花颂作为京歌中的珍贵代表作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曲调,为京歌的演唱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梨花颂的演唱,京歌演唱者不仅展现了自身的演艺才华,更传递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听众。
1.2 京歌演唱的意义京歌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音乐形式,其演唱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京歌的演唱不仅可以展示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还可以传达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感。
李玉刚《梨花颂》歌词
李玉刚《梨花颂》歌词
本文是关于李玉刚《梨花颂》歌词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梨花颂》新编历史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属于京歌。
内容直接呼应《大唐贵妃》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主题,唱腔设计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个人主唱与合唱相辅相成,委婉与大气相结合。
梨花颂- 李玉刚
词:翁思再
曲:杨乃林
编曲:王江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李胜素于魁智演唱的梨花颂
《梨花颂》是一首著名的京剧唱段,由李胜素和于魁智两位著名的京剧演员演唱。
这个唱段的情感深沉,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深深感慨。
在梨花树下,花瓣纷纷飘落,两位演员以婉转的嗓音唱出了对梨花的赞美。
李胜素的嗓音清亮而富有感情,于魁智的嗓音浑厚而有力,两人的演唱配合得天衣无缝。
唱词中,有对梨花的赞美,也有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
其中一句“梨花落,池水清,难舍难分情意浓”表达了对爱情的不舍和无奈。
而“梨花飘,飘向远方,思念绵长”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深思念和期盼。
在表演上,李胜素和于魁智的演唱充满了情感的力量。
他们的表演让人们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深度。
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情感和内涵。
总的来说,《梨花颂》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诗意的京剧唱段。
它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深深感慨,让人们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深度。
李胜素和于魁智的演唱更是让这个唱段更加动人,更加难忘。
梨花飘洒如雪,纷纷扬扬的落花像是把人的思绪带到了远方。
李胜素和于魁智用深情的歌声将这份思念传递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演唱让人们感受到了梨花的美丽和爱情的力量。
《梨花颂》不仅是一首赞美梨花的歌曲,更是一首表达爱情和人性的赞歌。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梨花颂》是京剧艺术经典中的代表之一,其演唱风格以文雅秀丽、婉转悠扬为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优美情感和审美风格的典范。
本文旨在从音乐、表演和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对《梨花颂》的演唱进行浅析。
一、音乐表演方面京剧《梨花颂》曲调是清末民初的名家胡凤华所谱,亦受到清代宫廷音乐的影响。
其曲调具有明快、婉转、朗朗上口的特点,在演唱时需要流畅而有节奏地传递曲调的情绪,表现出梨花的婉转姿态。
首先,演员需要在演唱时有清晰而富有变化的调息,使唱腔不单调、不剩余。
要求演员听取曲调的变化,了解关键音符的所在位置,伴随着展现梨花之间的姿态赏心悦目地传递表达。
其次,正确运用声音细节来表现出京剧特有的艺术效果。
例如,“声裹精羽”就需要演员运用细腻的呼气回声来完成,此外,“雪吼”、“刺痛石梁”的表述也需要准确地利用发声技巧来传递出清晰的声音形象。
艺术中跟据音乐而动,使演员能够把握好京剧乐曲的韵律,通过唱腔展现出梨花清丽美好的形象,使观众产生感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京剧《梨花颂》中的表演技巧是向观众展现梨花之美的关键,正确而自然的表演能够将静态的文化表达得到极佳的释放。
首先,需要把握好梨花之间的舞姿,和京剧中的动作设计。
比如“受虐”的表述,演员需要借助明暗调整和感受形象,捕捉到最能表现梨花姿态与感情的最佳角度。
同时在舞台上运用手部与舞蹈动作相结合,将时而婉转,时而狂放的情感表达得到极佳的体现。
其次是看重舞台表现力,传承以及创新传统脸谱表演艺术。
京剧脸谱多用于展现角色之间的身份关系,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也就是特殊的角色符号。
梨花用脸谱描绘人物,可以看出梨花在表达中的微妙之处,妆容或许简约,但实则更添了一分神秘感和优雅。
三、传统文化传承方面京剧《梨花颂》是值得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重要的是传达其精髓,在当今世界上展现中华文化在历史、思想、艺术等方面的魅力,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不容忽视的位置。
京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从中可以学习到京剧的精髓,而梨花颂又是其中最经典的之一。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京歌《梨花颂》是一首由京剧表演者演唱的传统文化曲目,它以梨花为题材,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歌曲。
演唱这首京歌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声乐技巧和对梨花的深刻理解,同时还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下面将对京歌《梨花颂》的演唱进行深入分析和浅析。
演唱京歌《梨花颂》需要表演者具备扎实的京剧唱腔功底。
京剧唱腔是京剧的核心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包括了各种唱腔形式,如平腔、梆子、念白、大韵、小韵等。
而在演唱《梨花颂》时,表演者需要根据歌曲的曲调和主题,选择合适的唱腔形式,并对唱腔的音准、节奏和表情进行准确把握。
京剧唱腔还要求表演者在歌唱过程中要有所表情,通过声乐技巧和表情演绎来表达歌曲的情感,使得整个演唱过程更加生动鲜活,引人入胜。
演唱京歌《梨花颂》需要表演者对梨花的深刻理解。
梨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常见意象之一,既有着盛放时的娇艳和美丽,又有着凋零后的凄美和深沉,因此演唱者需要通过声音和表情来展现梨花的美丽和魅力,同时又要传递梨花凋零后的悲壮和深情。
这就对表演者提出了较高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要求,需要表演者具备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感悟,通过声乐技巧和表演技巧将对梨花的理解融入到演唱中,使得演唱更加贴近人心,打动听众。
演唱京歌《梨花颂》还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京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载承了千年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融入到演唱中,同时又要注入现代审美的元素,使得演唱更加富有时代感和观赏性,让传统文化得到新的传播和发展。
这就需要演唱者不仅具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还要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演唱来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喜爱和了解京歌艺术。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需要表演者具备扎实的声乐技巧和对梨花的深刻理解,同时还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歌曲《梨花颂》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歌曲《梨花颂》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作者:吴艳萍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4期摘要:《梨花颂》是一首经典的京歌作品,由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
乐曲融合了传统民族唱法与京剧梅派唱腔的特点,曲风委婉却又不失大气[2]。
《梨花颂》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
想要完整的对这两首曲子进行二次创作,就必须对作品情感表达与曲式结构有着充分的了解。
因为关于这两首作品的资料相对匮乏散乱,导致许多歌者在做再创作前的准备时无从下手,所以本文将对自己和其他学者的理解和观点作出整理分析,希望能够为演唱这两首歌曲的歌者提供参考,这也将是本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梨花颂》艺术特征演唱歌曲《梨花颂》出自新编京剧《大唐贵妃》,是其中的主题曲,由作曲家杨乃林作曲,翁思再填词创作出,是一首典型且经典的京歌。
唱腔应用了京剧中最主要的声腔之一,二黄调[1]。
二黄调的特点为,稳定、厚重、深沉、平和,是时长应用于抒情唱段的唱腔,同时加入了梅派唱腔的特点,委婉却不失大气。
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言简意赅、合辙押韵,寥寥几句歌词便概括了全曲想要表达的内容并且毫不匮乏。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表达了剧中的大唐贵妃杨玉环和唐玄宗李隆基都是爱好梨园、喜爱曲艺的人,为剧情内二人的情感阐述打下了基础。
而“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一句说明了杨贵妃对玄宗的用情至深。
“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这一句描写了杨贵妃沉鱼落雁的美貌,哪怕是玄宗一国之帝王都无法抗拒。
本文研究的是姜哲新配钢琴伴奏版的《梨花颂》,他杰出的创作能力使得这一版的《梨花颂》既具有京剧民族感的特性,又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和作曲手法,这种中西结合的曲风也体现出了国粹所具有的兼容性。
歌曲《梨花颂》的音乐特征歌曲《梨花颂》在曲式结构上属于单一部曲式,是完整的曲式中规模最小的一种结构。
《梨花颂》采用民族调式 A 宫调。
结合曲式进行音乐本体和演唱分析:乐曲前奏部分采用了旋律先现的手法,将主旋律主题乐句弹奏一遍,起到了引导观众的作用,同时对表演者起到确定调性音高的预备作用,也给予表演者一个“起范儿”的准备时间。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京歌《梨花颂》是作曲家谭盾创作的一首男声合唱曲,以极具诗意和情感的唱词及婉转动人的旋律,描述了梨花盛开时的美景和人们对梨花的歌颂之情。
该曲在演唱时通常以男声合唱形式呈现,每一声部都有独特的旋律和情感表达。
今天我们就来浅析一下京歌《梨花颂》的演唱,探究其中的表现技巧和情感表达。
京歌《梨花颂》在演唱时需要注意的是节奏感和韵律的掌握。
整首曲子的旋律轻快流畅,富有节奏感,这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准确把握节奏,让旋律流畅自然地呈现出来。
韵律的处理也非常重要,梨花的美景需要通过音乐来表现,演唱时要注重歌词的抑扬顿挫,让每个音符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还需要注重声音的控制和表现技巧。
在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通透与清晰,以及音色的表现。
梨花盛开时的美景需要通过声音来营造,演唱者需要用柔和清澈的声音来表现梨花的柔美和婉约。
还要注重声音的力度和音高的处理,表现歌曲中的高潮部分和转折部分,让整个演唱过程充满动感和情感。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还需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舞台演绎。
这首曲子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深入理解曲目的意境和情感,将自己融入用真挚的情感来表达对梨花的赞美之情。
在舞台演绎方面,演唱者可以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来增强演唱的表现力,让观众在听觉上和视觉上都能感受到梨花的美丽和音乐的魅力。
京歌《梨花颂》是一首极具诗意和情感的男声合唱曲,演唱时需要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掌握,声音的控制和表现技巧,以及情感的表达和舞台演绎。
只有将这些要素融合到一起,才能演绎出一首完美的《梨花颂》,将美妙的音乐和悠远的诗意带给观众。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京歌《梨花颂》是北京京剧院于1982年创排的一部京剧,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执导,全剧根据卞之琳原著《梨花颂》改编而成。
这部京剧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表演技艺,一直备受观众喜爱。
歌曲《梨花颂》作为整部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表演魅力。
本文将从歌曲的音乐特点、表演技艺和艺术意义等方面,对京歌《梨花颂》的演唱进行一番浅析。
歌曲《梨花颂》的音乐特点非常鲜明。
它以京剧传统的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为基础,融入了多种曲调和节奏,表现出深厚的京剧音乐特色。
歌曲整体旋律婉转悠扬,节奏变化多端,充分展现了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
歌曲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唱腔和音域变化,表现出京剧演唱的高超技艺。
京剧中的唱腔变化多端,有的慢板婉转动听,有的快板激昂豪放,极具表现力,能够充分展现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而在歌曲《梨花颂》中,这种唱腔的表现手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得整个演唱更加生动、立体。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之所以备受观众喜爱,主要在于其丰富的音乐特色、精湛的表演技艺和深刻的艺术意义。
歌曲中的音乐特点表现出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而演唱中的唱腔和音域的变化则充分展现了京剧演唱的高超技艺。
歌曲还融入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演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展现出来。
不论是从音乐的角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歌曲《梨花颂》的演唱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京歌《梨花颂》的演唱也在不断涌现新的表现形式。
在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一些新生代的演员尝试将这首歌曲进行现代化的演绎,通过创新的表演手法和音乐元素,赋予了这首歌曲全新的艺术魅力。
这种现代化的演唱形式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也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感受到京剧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不仅仅是一项传统的艺术表演,更是在流传和发展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
浅析京歌《梨花颂》的演唱1. 引言1.1 京歌《梨花颂》简介梨花颂是京歌曲目中的一首经典之作,歌曲内容富有诗意和抒情感,赋予了梨花独特的意蕴与神韵。
这首歌曲以梨花为主题,表达了对梨花的赞美与讴歌,展现了梨花的娇媚和美丽。
歌曲通过温柔悠扬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诉说了对春天和生命的热爱与向往,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境界。
梨花颂的演唱呈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气息,令人仿佛置身于梨花盛开的场景中,感受着春天的温暖和芬芳。
这首歌曲不仅展现了京歌的独特魅力,也传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与感恩之情,是一首深具意境和感情的经典之作。
1.2 演唱者介绍京歌《梨花颂》的演唱者是知名民族音乐演唱家张三丰。
张三丰,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即展现出对音乐的独特天赋。
他曾在国内外多个音乐比赛中获得过多次大奖,被誉为当代音乐界的瑰宝。
张三丰的演唱风格清新优美,声音悦耳动人,深受听众喜爱。
他对京歌的理解和表达独具一格,带给观众全新的音乐体验。
张三丰的演唱技巧娴熟,能够准确把握各种曲调和情感,将歌曲演绎得深情动人。
他不仅在民族音乐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张三丰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歌手,更是一位音乐大师,他的演唱深深影响着无数听众,将京歌《梨花颂》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力量。
2. 正文2.1 歌曲内容分析《梨花颂》是京歌的经典之作,歌词深情细腻,意境深邃。
歌曲以梨花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梨花作为早春的标志,娇媚而短暂,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美丽。
歌曲中描绘了梨花如雪落满山的场景,以及梨花独自开放在深山的形象,给人以清新、纯洁的感觉。
在歌曲内容中,梨花的形象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代表了美丽和纯洁,还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梨花落地如雪,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
这种对梨花的赞美和赋予象征意义的手法,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诗意和思辨的空间。
通过对梨花的描绘和赞美,歌曲传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生命的感悟和珍惜。
浅析声乐作品《梨花颂》的演唱特征
浅析声乐作品《梨花颂》的演唱特征摘要《梨花颂》作为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该曲在整个京剧中呈现过三次,在整个京剧中占据特别主要的地位,该曲歌舞并重,尤以唱词具有较高的文学品味,其旋律多有创新,从整体上体现出了京剧梅派的神韵与精髓。
关于《大唐贵妃》以及其主题曲的研究相对较少。
《梨花颂》的歌词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由著名的京剧学者,剧作家翁思再先生作词,仅用几句歌词就概括了全剧内容。
原曲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通京剧的杨乃林教授所作,曲调唱腔设计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个人主唱与合唱相辅相成[1]。
整部京剧委婉与大气相结合。
旋律的变化很大,富于创新,与歌词结合得恰到好处。
整体上体现出梅派的独特神韵和精髓。
本文通过研究《梨花颂》的唱腔、曲式、歌词来体会这部交响曲独特的韵味与审美,研究其演唱特征。
关键词:梨花颂曲式分析演唱特征前言《梨花颂》是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该曲在整部京剧中呈现过三次,在整个京剧中占据特别主要的的地位,有关《大唐贵妃》以及该主题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梨花颂》中的歌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并且由著名的京剧学者和剧作家翁思再先生为该曲作词。
翁思再先生为《梨花颂》仅用几句歌词就概括了全剧《大唐贵妃》的内容。
原曲本来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系精通京剧方面的教授杨乃林所作,曲调的唱腔设计也是以京剧中的二黄调式作为主调,并在该曲中加入了梅派唱腔的特色,个人主唱和合唱相辅相成[1]。
整部京剧委婉与大气相结合。
旋律的变化很大,富于创新,与歌词结合得恰到好处。
整部京剧明显上体现了梅派的特有的神韵和其精髓。
《梨花颂》该曲讲述的是《大唐贵妃》中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杨贵妃两人的爱情故事,歌词内容简明扼要,情深谊长,曲调美妙,意境悠远,该曲很有对其研究的意义。
本文则将通过对《梨花颂》的唱腔、曲式、歌词的研究来体会这部交响京剧独特的韵味与审美,并对其研究演唱特征。
1..梨花颂简介1.1.创作背景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讲述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与爱妃杨贵妃之间所具有的凄美爱情故事。
梨花颂歌词完整版
梨花颂歌词完整版
梨花颂歌词完整版
《梨花颂》新编历史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属于京歌。
内容直接呼应《大唐贵妃》中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主题,唱腔设计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个人主唱与合唱相辅相成,委婉与大气相结合。
歌曲:梅派京剧《大唐贵妃》主题曲《梨花颂》
(二黄四平调)
作曲:杨乃林
演唱:梅葆玖
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
天生丽质难自弃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
只为你霓裳羽衣窈窕影
只为你彩衣织就红罗裙
只为你
只为你轻舞飞扬飘天际
我这里款款一曲诉深情
切莫道佳期如梦难觅寻
我分明见你飘飘欲仙展彩屏切莫道云海迢迢星河远
我盼相逢
金风玉露绕祥云
啊……
我那天长地久的至爱
我那无法倾诉的知音
我那天长地久的至爱
我那无法倾诉的恋人。
梨花颂的故事及典故
梨花颂的故事及典故《梨花颂》的历史背景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梨花颂》是新编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是由翁思再作词、杨乃林作曲的民族声乐作品。
京剧《大唐贵妃》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故事蓝本,又吸收了梅兰芳名剧《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的表现方式,描述了梨园始祖唐玄宗和杨贵妃短暂而绚烂的爱情故事。
杨玉环天生丽质,被玄宗册封为贵妃,统领后宫。
可是,在安史之乱的背景下,这对美好的姻缘被迫拆散。
《梨花颂》演唱的特点歌曲的演唱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声乐技巧的掌握,这也是声乐演唱者的基本功。
了解了京歌《梨花颂》产生背景以后,这首京剧元素的歌曲来源于京剧梅派的演唱,细品梅大师细腻的嗓音像沉淀千年的美酒,有着温柔而又不散神韵的中和之美,这个声音特色的掌握有助于我们把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民族声乐演唱和京剧梅派的演唱相比,前者因为借鉴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合理地安排了真假声的比例适当,形成“混声”所以腔体较宽较长,后者是民族传统发声方法用小嗓子(也就是习惯叫假嗓子)假声比例多,腔体较窄较短。
此曲演唱时尽量强调音色的秀美婉转,珠圆玉润,华美明亮,共鸣腔调节较小,声波在硬腭及口腔上部震动较多,声音颤动幅度较小。
歌唱时,在气息的支撑下,把声音顺着硬腭往鼻腔里送,直达头腔,在前额呈现,声音线条要略细而集中,这样声音通透明亮,就有京剧味了。
在歌曲中抓住京剧依字行腔的演唱特点,注意字与字要连贯流畅,声音往眉心集中唱出,如歌词开始第一个字“梨”出字在胸剑突声音支点走,保持气息流畅,把声音干干净净地推出,如流星划过天穹,这样出字就像京剧了。
保持声音状态,将后面的字逐一按此弧度抛落。
如第一句“梨花开,春带雨”和第二句“梨花落,春入泥”,演唱时注意高亢与低沉的起承转合,尽量做到连接处天衣无缝,音腔变化不要有太大棱角,这样既是在按照声乐的作品演唱,又不失京剧的风格特色。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及思考
京歌《梨花颂》的演唱及思考魏慧莉【摘要】京歌是当代众多新创作歌曲中的一种带有京剧韵味和特色的歌曲形式,是在继承传统京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融入了京剧和民族歌曲的特点,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梨花颂》这首京歌曲调精湛,意境悠远.演唱上有它自己独特的技巧和方法,既区别于传统的京剧,又在行腔、韵味上有别于现代民族声乐.【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15)004【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京歌;梨花颂;歌曲分析;演唱技巧【作者】魏慧莉【作者单位】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04.6京歌《梨花颂》是在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原主题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改编的歌曲。
目前关于《大唐贵妃》及其主题曲的介绍和研究都相对甚少,而对这首《梨花颂》的研究则更少。
歌词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由著名的京剧学者、剧作家翁思再先生作词,仅用几句歌词就概括了全剧内容。
原曲是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通京剧的杨乃林教授所作,曲调唱腔设计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个人主唱与合唱相辅相成,委婉与大气相结合。
旋律的起伏很大,而且朴实、含蓄,多有创新,与词义结合得恰到好处。
从整体上体现出梅派的独特神韵和精髓。
[1]著名声乐教育家鞠秀芳教授改编的版本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梨花颂》作为声乐独唱曲目的音域。
唱腔细腻婉转,在不失原味的同时,更加深了难度,更为完善和抒情。
一、京歌《梨花颂》的曲式音乐分析京歌《梨花颂》具有典雅动听、意境深远、回味悠长、感人肺腑的特点。
[2]曲式指的是(歌)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
京歌《梨花颂》属于一部曲式结构形态,同时呈现复乐段特征。
一部曲式是完整的曲式中规模最小的结构,可以由一个乐句、两个乐句、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乐句组成,一般有比较明显的终止式,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
《梨花颂》包含四个不规整的乐句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符合典型中国音乐特征的起承转合的陈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