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总趋势》进阶练习(一)

合集下载

社会发展复习题

社会发展复习题

社会发展复习题社会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和进步。

在这个复习题中,我们将回顾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概念和事件。

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可以巩固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

一、什么是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各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和进步。

它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提升、社会制度改革、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二、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有哪些?1.不断变化: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适应和应对不同的变化和需求。

2.持续进步: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品质。

3.多样性:社会发展是多样性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4.互动关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和促进。

三、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因素是社会发展的保障,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传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四、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政策等。

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与环境因素是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科技因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政策因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五、社会发展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意义?社会发展可以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对个人而言,社会发展可以提供良好的教育、工作机会、医疗保障等,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和实现个人价值。

对社会而言,社会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繁荣和进步。

六、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存在哪些差异?社会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

发达国家通常社会发展较为成熟、经济发达,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贫困、环境污染等挑战。

七、如何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民众等多方共同努力。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习题及答案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3.“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服从于同一客观规律B.社会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C.社会发展不包含偶然性D.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有其客观规律4.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其中,生产方式是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

生产方式是指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5.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说明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6.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

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

”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8.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9.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10.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技能B.科学技术C.生产管理D.生产工具1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1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13.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产品的分配方式B.商品的交换方式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资本的组织形式14.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A.血缘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5.区分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D.国家政权的性质1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党B.国家政权C.法律D.哲学17.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区别在于A.前者反映社会存在,后者不反映社会存在B.前者只反映社会现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现象C.前者反映经济基础,后者不反映经济基础D.前者具有稳定的形式,后者没有稳定的形式1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19.在世界历史上,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却成为欧洲最先进思想的发源地,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总是不一致的B.社会意识不完全由社会存在决定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不平衡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A.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B.相对稳定的因素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D.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21.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的销量大增。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2.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 吃喝穿住B.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 结成社会关系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 劳动对象C. 科学技术D. 管理方式4.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5.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A. 政治法律制度B. 生产关系C. 历史文化传统D. 伦理道德规范6.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

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同步练习北师大版.doc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同步练习第I 卷(选择题)1. 艾瑞克•崔布斯鲍姆在《资本的时代》中谈到:“然而到了 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 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屮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 经济的。

”为此俄国A. 推行新经济政策 C.颁布《土地法令》 B. 实行农奴制改革D.确立计划经济体制2. 2014年两会期间,徳国《时代周报》称,屮国正出现一位“绿色总理”。

以卜-人类的发 明成果,与“绿色”(环保)理念最接近的是( )3. 单元学习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

如果把“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南北战争”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你认为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 走进近代社会B. 欧美国家的社会巨变C. 开启民主进程D.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4. 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灾难和痛苦。

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 A. 徳国 B.意人利 C.奥匈帝国 D. H 本5. 1914年7月,徳国皇帝威廉二世兴奋地高呼:“现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随即准备参加 战争,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个“机会”是指()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慕尼黑阴谋6. 科技发明深刻影响着人类的住活。

在现实住活屮,我们仍在亨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 果有7. 18世纪屮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人变化。

下列现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是 C. 个别资本家开始使用电脑 D.人们可以乘汽车外出 8. 俄国1861年改革和FI 本明治维新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二者的共同点是() A. 推翻了 1 口的政权 B.加强了屮央集权C.废除了农奴制度D.改变了社会性质9. 下列关丁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洽维新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始于19世纪60年代 ②都摆脱了沧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③改革后都野蛮侵略中国④都涉及到土地私有权的改革A. 汽车 C. 改良蒸汽机B. 蒸汽机车D. 耐用电灯泡②电脑A. C.B.①③ D.③④④白炽灯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B. 人们乘火车外出旅游①火车机车①②②④ ③汽车A. ①②③ C.①②④10. “1869年,(日本)笫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习题部分_考研_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习题部分_考研_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习题部分一、基础训练(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社会关系D.人的自然属性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3.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二)不定项选择题1.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内涵有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D.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B.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C.是社会发展的目的D.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二、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对立是进步顽强而持久的反抗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2.“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A.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C.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D.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个不同的阶段B.两条不同的道路C.两种不同的结果D.两种不同的状态4.“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是越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必然性就越大”,这句话指的是A.包含必然性越大的判断,就越是自由的判断B.没有超时间、超历史的绝对的自由C.自由是必然的根据D.必然是自由的限度(二)不定项选择题1.承认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说明A.社会发展过程没有决定性B.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形态C.虽然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但是社会发展不是严格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

《社会发展总趋势》进阶练习(一)

《社会发展总趋势》进阶练习(一)

社会发展总趋势》进阶练习一、选择题1、2014 年12 月19 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汉语盘点2014 ”活动揭晓榜单。

“新常态”、“占中”、“冰桶挑战”、“APEC蓝”、“抗埃”等入选2014年度十大新词语。

这十大新词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4,从中可以窥见今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单独二孩”新政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细节、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面世、国企改革提速、养老金并轨破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我国之所以坚定推进改革,是因为()①改革解决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②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③通过改革,可以根本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向更高级发展④通过改革使制度完善和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①“双创”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②“双创”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③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表明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④做强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A. ①②B. ①③C.②④D. ③④二、非选择题4、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2015 年12 月24 日至25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专题4第4讲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精)

专题4第4讲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精)
4
【1—2】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 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5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革命和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政府机构改革是上 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要求。
10
府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 )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
的发展和变革 ③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④
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 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通 过改革完善。①②③④都正确且符合要求。
6
考点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2—1】(2011年山东卷)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 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 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 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4讲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2
考点1: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1—1】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
②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习题部分_考研_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习题部分_考研_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习题部分D.囊括了人类社会一切矛盾3.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适用于A.分析一切社会现象B.分析阶级社会的一切现象C.分析阶级社会的一切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D.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阶级斗争现象4.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A.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B.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C.他们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D.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5.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6.历史观中唯意志论的错误在于把人类历史看做是A.由人的意志决定的B.历史发展无所谓规律性C.人的意志是可任意改变的D.客观精神的过程7.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C.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原理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原理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D.每一时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相同的9.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经济基础的是A.全民所有制经济B.个体经济和合资经济C.《企业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辨析题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3.“全球问题”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

4.上层建筑只要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就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四)分析题1.结合实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说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试述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3.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相互关系及重大意义。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习题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习题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部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选择题Ⅰ1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A.血缘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D.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3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A.人与人的政治关系B.人与人的思想关系C.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4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5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6在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劳动资料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生产工具系统B.信息传递系统C.自动化控制系统D.能源动力系统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党B.国家政权C.政治法律制度D.道德伦理二、选择题Ⅱ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科学技术()A.现代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增长的第一位因素B.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科学、技术、生产越来越一体化,并起先导作用C.现代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变革的重要的推动力量D.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的作用不断增强,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中第一位的人力资源9生产关系的客观性的含义包括()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B.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C.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D.生产关系的三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三、分析题10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1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一、选择题Ⅰ1.【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解析】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所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是最基本的人类社会关系。

发展社会学《发展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发展社会学《发展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发展社会学|《发展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进展社会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作为宏观层次的进展问题主要是解决( A )。

A、生态危机B、人口问题C、教育问题D、城市膨胀2、当代人类社会中的两大主题是( B )。

A、和平与稳定B、和平与进展C、稳定与进展D、合作与进展3、进展中国家的进展理论大体经受了三次转变,其次次是( )。

A、从结构功能理论演化消失代化理论B、从现代化理论演化出世界体系理论C、从现代化理论演化出依靠理论D、从世界体系理论演化出依靠理论4、现代化理论的奠基人是( )。

A、列维斯特劳斯B、帕森斯C、弗兰克D、沃勒斯坦5、西方进展社会学大多具有以下颜色:( )。

A、资本主义B、殖民主义C、唯心主义D、欧洲中心论6、使用比较法的条件是拿来比较的两个国家之间存在( )。

A、相像性B、差别性C、继承性D、并存性7、在当代社会进展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是( )。

A、生产技术结构B、经济结构C、政治结构D、思想文化结构8、进展中国家的合作一般称为( )。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东西合作D、互利合作9、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把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进展的动力归结为( )。

A、功能紊乱B、人性的冲突C、社会的现实冲突D、科学技术进步10、结构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科林斯B、科塞尔C、帕森斯D、达伦多夫11、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上发生的变化称为( )。

A、文化的变迁B、生活方式的变迁C、社会群体的变迁D、社会制度的变迁12、传统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转变属于( )。

A、人的现代化B、文化现代化C、观念现代化D、社会群体结构现代化13、进展中国家经济进展的最重要的目标是( )。

A、掌握人口B、摆脱贫困C、进展教育D、加速工业化14、斯大林模式实行的战略是( )。

A、优先进展农业B、优先进展轻工业C、优先进展重工业D、优先进展第三产业15、进展中国家政治进展的首要内容是实观( )。

A、政治生活民主化B、政治决策科学化C、政治管理高效化D、政治运作公开化16、进展中国家政治调控的目标是( )。

阶层练习题

阶层练习题

一、选择题1. 阶层是指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A. 财富B. 权力C. 贫富差距D. 教育程度A. 工人阶层B. 农民阶层C. 知识分子阶层D. 贵族阶层A. 阶层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B. 阶层之间存在利益冲突C. 阶层是社会稳定的基石D. 阶层流动性越大,社会越稳定A. 贫富差距扩大B.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C. 社会流动性降低D. 贫困家庭子女获得更多教育机会A.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B.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C. 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 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二、填空题1. 阶层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由于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而形成的地位不同的社会群体。

2. 我国社会阶层的主要划分为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和新兴阶层。

3. 阶层流动性是指不同阶层之间的人口流动和地位转换。

4.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

5. 阶层固化是指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降低,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僵化。

三、判断题1. 阶层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2. 阶层流动性越大,社会越稳定。

()3.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4. 阶层固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5. 阶层流动性降低会导致社会阶层结构僵化。

()四、简答题1. 简述阶层的主要特征。

2. 简述我国社会阶层的主要划分。

3. 简述阶层流动性的意义。

4. 简述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5. 简述阶层固化的危害。

五、论述题1. 结合实际,论述阶层流动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

2. 分析阶层固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危害。

3. 针对阶层固化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4. 阐述马克思主义阶层理论的基本观点。

5.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如何促进阶层流动。

六、名词解释题1. 阶层结构2. 社会分层3. 阶级意识4. 阶级斗争5. 社会流动6. 阶层固化7. 社会阶层分化8. 阶级矛盾9. 阶层特权10. 社会阶层认同七、论述题1. 阐述阶层理论在理解社会现象中的作用。

哲学必修四(社会发展规律)练习题

哲学必修四(社会发展规律)练习题

哲学必修四(社会发展规律)练习题高二政治哲学生活第十一课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2.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先",体现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3.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A.社会意识B.社会存在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D.实践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物质决定意识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发展的观点5.我国原有政府管理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2004年7月1 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地发挥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体现了( )A.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和规律C.社会是物质的D.社会是变化发展的6.下列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社会基本矛盾仅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③其内容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④这一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A.①③B. 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这一对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C.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D.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8.下列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指广大劳动群众②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法律,尽管在具体条文和形式上可能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却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句话表明(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存在的性质由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D.社会存在是不断变化的10.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2.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14.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 )A.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态B.只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C.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及与此相应的各种制度,设施的总和D.只是国家政权及其实施,组织的总和1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16,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即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谋发展."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哲学依据是: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实践的主体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矛盾是是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D.实践是认识发展根本动力17.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②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18.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线索材料.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9.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地解决主要是通过___实现的A.改革B.阶级斗争C.统治阶级对生产关系的调整D.无产阶级专政20. 2006年10月22日,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依据是( )A.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C.精神是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具体表现D.精神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决定作用21.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10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这表明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2.2006年11月初,非洲48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齐聚北京,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是中非友谊和团结的一次盛会,国际舆论普遍认为这次峰会是中国"和谐世界"理念的一次成功的实践.这体现的唯物论的道理是(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B.正确解决矛盾是人们认识的目的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的发展23.发展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人类社会的道德重建,提升全球文明水平,改变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犯罪活动猖獗的社会现状,促进人们建设一个道德昌明,经济发展的人类家园.这说明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②我们要把握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④先进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24.2006年8月在北京结束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要求,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以乡镇结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这标志着中国农村改革已进入新阶段.之所以要促进农村改革,是因为(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先进的上层建筑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落后的上层建筑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25.从哲学上看,之所以强调重视和关心群众利益,是因为人民群众( )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是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④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6."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的花朵和果实."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任何个人的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D.必须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27.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表明BA.人的思想观念决定社会的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①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③产品的分配制度④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A.①②③B.①②C.②④D.②③29.韩愈说:"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相生养之道","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 (《原道》).韩愈的观点( )①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②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③夸大了圣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④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0.任何一国文化传统的形成都根源于其生产方式,而文化传统一旦定型,其文化的特征和性质就具有延续性,这说明A.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于人们的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D.社会存在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31.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唯物史观依据是A.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B.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D.事物都是变化和发展的32.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3.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哲学角度应当做到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在工作中坚持矛盾分析法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4.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看望政协委员时曾引用了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中两句诗"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通过自己实践获得的认识才是正确的D.人民群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35. "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规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种观点错在A.没有认识到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没有认识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36.党和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问题.从哲学上看,这是A.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体现D.把民生问题作为当前工作的主要任务二.简析题:37.近日,国家信息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采取措施治理黄色网站,打击网上色情活动,净化网络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省市纷纷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严打斗争.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整治黄色网站,净化网络环境38.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39.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几位网友通过"民生热线"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甲:子女升学是涉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乙: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的发展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无多大意义.假如你参与了上述讨论,请从唯物史观角度,就解决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5 BDDCB 6-10 DCCAA 11-15 CCCCD 16-20 ACDBB 21-25 CACBC 26-30 CBDCB31-36 BCDDBC二,简析题:37,(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近年来,网络中有害信息太多太滥,特别是黄色信息泛滥,加上青少年分辨能力,抵抗能力不强的现实,决定了国家必须采取措施,净化网络环境.(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着阻碍作用.网上的黄色信息,对青少年有巨大的腐蚀作用,会误导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事关民族的希望,事关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所以,必须严厉打击.38.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由此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是错误的.(4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却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5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致的,因为一切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们的活动去解决.(2分) 39,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依靠人民,调动人民群众主动性创新性. ②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通过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完善政治经济体制,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由之路.。

2024年新高考版政治专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习题部分

2024年新高考版政治专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习题部分

③不断进步的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始终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2.(2023届河北衡水中学模拟,18)“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
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
族。他们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特殊成员,也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风
高考 政治
第一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
基础集训
考点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023届辽宁名校联盟联考,2)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
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下滑0.9%,连续两个季度萎缩。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
2年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5%,仍处于历史高位,且通货膨胀已
知能 社会发展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2023届江苏高邮第一中学模拟,3)为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 进程,根据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划分,高三年级某同学查找权威资料 并绘图如下:
据此,可以推断 ( )
①原始社会以后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
②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等不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4.(2022江苏南通期末,10)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但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形态更替
上存在着客观差异。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统一性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历史、地理、经济等外部因素引发差异性
③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多样性的直接决定因素
经从商品扩展到服务领域,造成广泛价格上涨。由此可推断出 ( )

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专题综合训练作业课件

2024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专题综合训练作业课件

专题综合训练
3 [2023湖南部分学校调研]列宁指出,生产社会化了,但是占有仍然是私人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仍旧是少数人的私 有财产。在形式上被承认的自由竞争的一般架子依然存在,而少数垄断者对其余居民的压迫却更加百倍地沉重、 显著和令人难以忍受了。这说明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固有弊端 ③无产阶级利益与资产阶级利益有着根本对立 ④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专题综合训练
10 [2022济南模拟]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 力量,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某班学生以“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启示”为议题展开了讨论。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②辛亥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 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辛亥革命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专题综合训练
7 [2022北京海淀区模拟]《共产党宣言》讲道:“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 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 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3河北阶段性检测]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实现了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和扬弃 。在思维方式上,用唯物辩证的而非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观察世界;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上,从物质的而非理性原则 出发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形象地称之为“科学社会 主义的入门”。材料体现出 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②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性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③该书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推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④恩格 斯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专题检测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专题检测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专题检测一、选择题1.某校学生参观博物馆。

讲解员说:“从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一件件陶坯上记录了人类文明初期的信息,也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新石器时代。

彩陶是那个时代的标志之一。

”关于新石器时代,同学们可能还会听到的解说是( )A.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B.私有制确立使生产力受到严重阻碍C.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D.这个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答案 A 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生产力水平极低,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A正确。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逐渐产生私有制;私有制的产生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错误。

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当时国家还未形成,C错误。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不是“黄金时代”,D错误。

2.“羌无弋爰剑(春秋末期,羌人部落推举的首领)者,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

”从材料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厉公与羌人的战争是两个奴隶制国家之争②秦厉公时,羌人处于原始社会③羌人首领爰剑能占有部落的全部劳动成果④爰剑作为秦人奴隶时,没有人身和财产自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 爰剑是春秋末期羌人部落推举的首领,说明秦厉公时,羌人处于原始社会,①错误,②正确。

原始社会中,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所以羌人首领爰剑不能占有部落的全部劳动成果,故③错误。

在奴隶社会,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全部劳动成果,④正确。

3.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②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③更高的生产关系决定了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关系的发展离不开更高的物质存在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这表明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决定力量,①入选。

高中政治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政治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政治第三节事物发展的趋势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

但在其推广的过程中,不少企业仍在等待观望,甚至指责股份合作制是“非驴非马”“四不像”。

这一事实说明( )。

A.股份合作制经济这一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B.股份合作制经济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C.股份合作制经济作为新事物,其前途是光明的D.人民群众不需要股份合作制经济,因为它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对立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联系之中,它们的相互联系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对立之中。

”这种观点是( )。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D.辩证法3,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一首诗中写道:“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该诗包含的哲理是( )。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B.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D.应将远大理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4,辨析: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可以概括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和“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分歧。

5,简要分析事物发展的源泉、状态、途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6,我们要大步追赶知识经济,要在新的科技革命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紧紧咬住一个“新”字,要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上下功夫,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来。

这是因为( )。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下列对新事物和旧事物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任何新事物一开始就比旧事物强大B.任何新事物都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C.有些新事物不一定能战胜旧事物D.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8,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只要各方面及时总结,认真研究,不断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就一定能成为保障教育机会平等的主要措施。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理论篇)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理论篇)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理论篇)一、课程标准二、重难点解析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①含义: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②基本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③地位: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关系▲▲①含义: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主要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

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2、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有利于巩固经济基础;反之,则不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1、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2、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2024广东高考政治10年真题章节练--专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

2024广东高考政治10年真题章节练--专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

专题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十年真题1.(2011江苏单科,32,2分)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 000美元向10 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

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答案 D 题干中“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表明上层建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故D项正确。

社会的主要矛盾不一定就是基本矛盾,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不一定能解决社会结构平衡的问题,排除A;题干未涉及生产力和社会形态,B、C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D。

2.(2013江苏单科,18,2分,正答率:60.89%)近十年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下图所示的这一变化有利于( )①解决市场调节失灵问题②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③优化政府管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④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调整的范畴,行政审批事项数量的减少有利于促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也有利于减少行政干预,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故选②④;①③与材料无关。

故选D。

疑难突破本题的题肢组合中,涉及三个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这是造成本题题肢难以取舍的关键。

因此,解答本题要对题干精准解读。

题干中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行政审批事项数量减少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这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无关,也与人人平等享有公共服务无关。

3.(2016江苏单科,31,2分,正答率:38.15%)某地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地区之一,正在逐步完成从“确权到人”到“确权到户”的制度转变,从而更好地让集体土地入市流转,使农户更好地分享工业化收益。

这一做法表明( )A.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C.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答案 C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发展总趋势》进阶练习
一、选择题
1、2014年 12月 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共同主办的“汉语盘点 2014”活动揭晓榜单。

“新常态”、“占中”、“冰桶挑战”、“APEC蓝”、“抗埃”等入选2014年度十大新词语。

这十大新词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4,从中可以窥见今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单独二孩”新政全面启动、收入分配改革细节、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面世、国企改革提速、养老金并轨破题……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我国之所以坚定推进改革,是因为()
①改革解决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人们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②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③通过改革,可以根本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社会向更高级发展
④通过改革使制度完善和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双创”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模式的创新,推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②“双创”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③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表明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
④做强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4、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2015 年 12 月 24 日至 25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连年高产,粮食实现创历史的“十二连增”,但是农产品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要充分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的结构性改革。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央高度重视深化农业改革,补齐农村短板的依据。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二、非选择题
4、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牢固树立短板意识,积极推动农业的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重视深化农业改革,补齐农村短板,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助推全面小康的实现。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等,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有利于促进农业的结构性改革。

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通过深化农业改革,补齐农村短板,解决农产品质量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5、
①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仍然存在不适应的方面。

因此,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认识,考查学生再现课本基础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十大新词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4,从中可以窥见今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
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同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③符合题意;①④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①④。

故选C。

2、此题考查改革的相关知识。

考查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审好材料的主旨。

题肢①说法错误,改革解决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环节和部分,故排除①;题肢③说法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不是根本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故排除③;我国之所以坚定推进改革,是因为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通过改革使制度完善和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故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C。

3、此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体现了“双创”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②符合题意;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体现了做强实体经济是基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④符合题意;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①错误;单靠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表明的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未体现社会意识独立于社会存在,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此题考查社会发展规律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准确把握材料和题干主旨,正确调动教材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题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央高度重视深化农业改革,补齐农村短板的依据,属原因类试题,难度适中。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牢固树立短板意识,积极推动农业的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其次,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重视深化农业改革,补齐农村短板,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助推全面小康的实现;再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等,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有利于促进农业的结构性改革;最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通过深化农业改革,补齐农村短板,解决农产品质量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5、此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基本矛盾、改革的性质、根本目的及作用的理解和运用,难度不大,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设问的知识限定范围是运用生活
与哲学中“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设问的方向是“分析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

其次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并且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可以依据材料信息联系课本,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等方面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