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及影响因素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及影响因素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压力,因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
社会责任感是指对社会的关注、关心和参与,是未来领袖和职业人才的重要品质之一。
本文从培育机制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一、培育机制1. 学校教育机制学校作为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具有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责任。
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1)社会实践: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感知社会问题,并通过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课程设计:学校也可以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社会服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通过服务学习和体验来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2. 社会环境机制(1)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大学生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构建积极向上、负责任的社会文化环境,既能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观念,又能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2)社会氛围:社会氛围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需要构建一种积极进取的氛围,让大学生感到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培育。
(3)社会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的建立和发展,可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机会,这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非常有利。
二、影响因素1. 家庭因素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负责任的性格和品质。
2. 学校因素学校作为大学生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师资力量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都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很大的影响。
3.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等,都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有会影响。
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培养中的培养方法
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培养中的培养方法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社会上各种问题和他人需要负有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生培养中的培养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培养自我意识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让他们对自我意识有清晰的认识。
这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或活动来实现。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同时,还可以开设一些社会伦理课程,教授学生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们可以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并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的责任。
二、加强社会实践除了课程教育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工、社区服务等。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可以感受到将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贡献给社会的重要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这些实践经历,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并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三、开展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开展社团和志愿者活动。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服务意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志愿者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者机会。
通过参与社团和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同时增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
四、推行社会责任教育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将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社会问题融入到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解决方案。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来校园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社会问题,并学习如何积极回应。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为实践付诸行动。
总结起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在当今社会,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并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一、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1.1 定义与特点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表现。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对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和个人的责任感上。
具体表现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保护环境等。
1.2 重要性首先,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素质之一。
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更容易适应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其次,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最后,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二、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2.1 存在的问题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缺乏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参与;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2 原因分析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学生缺乏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学校教育的不足,未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
三、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途径3.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家长还应该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等。
3.2 学校教育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纳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中。
具体措施包括:开设相关课程,如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社会责任感的榜样。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及影响因素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及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和影响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主要包括教育和环境两个方面。
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包括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
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和责任意识。
实践教育则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环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外部因素,包括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设立相关的组织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为他们培养社会责任感创造有利条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受到诸多影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家庭教育因素。
家庭是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聚合单位,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念。
第二是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重视社会实践和公共课教育,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是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社会道德风尚和社会实践机会等。
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社会的认同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支持和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提供相关的课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
社会实践教育的发展趋势
要点一
社会实践教育将更加注重社会责 任感的培育
未来的社会实践教育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通过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 中体验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点二
社会实践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学校 教育的结合
未来的社会实践教育将更加注重与学校教育的结合,通过 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 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责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机制
汇报人: 2024-01-05
目录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背景 与意义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理论 基础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状 与问题
目录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机制 构建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践 探索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未来 展望
0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背景 与意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教育学理论
教育学理论概述
教育学理论关注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和方法,强调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学理论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启示
教育学理论认为高校教育应当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 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心理学理论
等。
社会实践教育的实践探索
社会实践平台
建立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平台,如 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为学生 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
社会责任感评估
通过制定评估标准,对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进行评估,激励学生积 极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资源整合
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 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促进其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途径
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途径作为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栋梁,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自觉承担起的合法义务,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之一。
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加强教育引导大学是知识与责任并行的地方,大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
教育过程应该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在课程中、实践中、社交中体验和注重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从校园学习走向社会实践,从而培养社会責任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中,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还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激发他们的热情,为社会做出贡献。
比如可以参加学生志愿者组织,参与校外公益活动,帮助老人、残疾人等等。
这些活动既能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又能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能力。
三、树立社会道德观爱国、尊老、敬师、乐群,这些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美德,并在实践中理解和品味其中的深刻含义。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展示这些美德的实践,从而帮助学生成对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在学生中也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道德准则和规定,加强自我约束,发扬良好的个人品质和社会道德风尚。
四、强化交流合作大学生应该在校园内和社会外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并加强与各种社会资源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
合作和交流是发扬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社会责任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机会和多元的资源,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彼此,减少各种社会分配和衡量标准上的不平等,从而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总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建设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品质。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问题表现出的关心和承担责任的意识。
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和提高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思想引导、素质教育和实践锻炼三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
一、思想引导思想引导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第一步,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大学生需要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在校园的思想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引导。
1.注重道德伦理教育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学校应致力于道德伦理教育,通过校规校纪以及相关课程的开设,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培养正义感和同情心。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关于社会问题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讲座、座谈会等,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
这样的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解决途径。
二、素质教育大学期间,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活动。
1.综合素质培养大学教育要追求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素质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
2.开设相关课程学校可以设置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感相关的专门课程,如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公益慈善等。
通过系统的学习,让大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途径,以及与社会责任感相关的理论和实践。
三、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键环节。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增加社会责任感。
1.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工活动、社会调研等,让大学生亲身参与,感受社会问题和改变社会的力量。
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体会到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意义。
2.实习和志愿服务学校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和志愿服务。
通过实习和志愿服务的机会,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和问题,同时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生成才之善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成才之善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负有的义务和责任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培养和发展社会责任感是他们成为全面人才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从教育环境、社会实践和个人品质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教育环境中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作为教育的重要阶段,应该为学生提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环境。
首先,学校应注重价值观培养,加强学生的社会伦理道德教育,让他们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价值观的重要性。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将社会实践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学校应该设立相关奖学金和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行动,使他们在参与社会实践中能够加深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二、社会实践中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并深入了解相关背景和原因。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例如参与环保、扶贫和志愿者工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大学生的身份和角色,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同时,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应倾听社会的声音,了解社会需求,并提供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改善社会问题,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个人品质中的社会责任感培养除了教育环境和社会实践,个人品质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因素。
首先,大学生应培养自身的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通过理解和照顾他人的需求,他们能够培养出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感。
其次,大学生应正确树立个人目标和追求,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华来造福社会。
另外,大学生还应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在团队中承担责任并协调好各个角色的合作,体现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教育环境、社会实践和个人品质等多个因素。
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并主动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高校应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课程内容需要涵盖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
例如,在公民教育课程中,可以加入关于社会问题、公益活动的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此外,跨学科综合课程的设置也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社会责任,并将其融入到专业学习中。
其次,课程教学方法也应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讲授可以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同时,引入实践性课程和实验课程,例如社会调查与研究、公益项目实践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问题解决中,增强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首先,学校可以与社会组织、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和社会实践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涵盖环保、扶贫、教育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直接感受到社会问题的存在,培养对问题的认知和责任感。
其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去社区开展义教、义务劳动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并通过与被服务者的互动,加深对社会责任的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和价值观。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关于社会责任的主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分享经验和观点。
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激发社会参与的动力。
其次,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置相关的展览和宣传板块,向学生传递社会责任的信息。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肩负着学习知识、发挥才智的责任,同时也要担起社会责任。
然而,现实中,不少大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更是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认识社会责任感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简单来说,社会责任感就是指在个人活动中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并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精神倾向。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行为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
因此,大学生要敬畏法律、规则和道德标准,践行社会价值观,履行社会责任。
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1. 加强社会思想教育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社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
例如,开设社会学、伦理学等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运行规律和道德准则,以此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提高社会参与度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多参加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社会公益事务。
除了提高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还能通过服务他人来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例如,开展环境保护、扶贫救灾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意义。
3. 建立激励机制建立适合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机制,要让学生感受到积极的回馈。
例如,开展社会责任感测评,设置社会责任感奖学金,遴选社会责任感典范等,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推动学生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三、未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趋势在未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将越来越重要。
未来的大学生,应当具备更强的社会担当和创新能力,能够秉持健康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是学生本人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
教育部门、社区组织和学校领导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个人行为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上。
本文将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作为成年人,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学业负责,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大学生也要对家庭负责,关心家人,尊重长辈,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对社会而言,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弱势群体,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对国家而言,大学生应当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更好地担当起社会的重任,推动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最后,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家庭要注重家风家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社会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关爱,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责任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只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优秀青年,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希望广大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建设美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教育缺失
一些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忽 视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意识。
社会环境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对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学生过于追 求个人利益,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纳入 课程体系中,通过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评价和激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就业竞争力
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 学生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 睐,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对社会的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 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 定。
推动公益事业
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 更愿意参与公益事业,推 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传播正能量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 为社会传播正能量,引领 良好的社会风尚。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其 培养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
•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案例 • 结论
0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社会责任感的定义与内涵
定义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的责任和 义务的认识和感受,表现为对社会的 关注、关心和承担义务的态度和行为 。
高校教育中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高校教育中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高校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科学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会责任感的意义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会问题和挑战的认识、关注和承担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并主动承担起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 培养社会关怀:学生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和挑战,培养对他人团队的关怀和支持意识,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发展。
3. 推动社会进步: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贡献。
二、高校教育中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高校教育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高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
1. 课程设置的优化:高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
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如社会伦理、公益实践等,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2. 实践活动的开展:高校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实践等,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问题,并通过实践行动来提高社会责任感。
3. 社团组织的引导:高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团组织的活动,如环保社团、公益组织等,培养他们在组织中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4. 师生互动的加强:高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引领者和示范者,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和承担。
三、建设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应建设完善的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优化招生录取机制:高校可以在招生录取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并适量加分或录取优先。
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中国大学生承载着社会的希望与未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只有培养出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将从教育、实践和榜样引领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一、教育环境的改善教育环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首先,学校应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课程设置。
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社会责任学、公益活动策划与管理等,以帮助学生提升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此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重要的一环。
学校应该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让教师了解并能够传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责任观。
二、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
比如,开展农村支教、城市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与不同阶层的人们接触,感受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此外,企业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运作,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实践经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榜样引领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和社会应该发扬那些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榜样,通过他们的行为来引领、激励大学生。
同时,媒体也可以通过报道社会责任感突出的人物和事件,传递正能量,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
在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都可以成为大学生的榜样。
比如,杰出的科学家、公益组织创始人等,他们的事迹和人生经历都能够给大学生以启示。
通过榜样引领,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积极行动起来。
综上所述,中国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需要培养的。
学校应加强教育环境的改善,提供相应的课程和培训。
实践活动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学校和企业可以提供机会。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不容小觑。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受到重视,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责任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培养途径等方面展开探讨。
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涵1. 定义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和对自己应尽义务的意识和态度,是一种使命感、担当感和奉献精神。
2. 内涵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对国家的责任感体现在爱国爱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政治生活;对社会的责任感表现在关心公益事业、参与志愿活动、助人为乐;对家庭的责任感则体现在关心父母、孝敬长辈、关爱亲人。
三、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1. 家庭教育家庭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能够培养出孝顺父母、关爱亲人的大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校应当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公益活动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同时,学校也应该营造积极向上、正直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观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个充满正能量、鼓励奉献精神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四、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1. 提高思想觉悟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应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关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增强认识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捐助公益事业等方式,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到奉献他人可以带来内心深处的喜悦,并从中体会到做好事情的意义。
3. 接受道德熏陶接受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人物的熏陶,通过他们身上闪耀出来的正能量激励自己,促使自己树立正确向上积极向善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对社会进步、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栋梁的重要使命。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责任感的意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能够体验到社会的困难和需求,培养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其次,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的能力。
通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最后,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和智力资源,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应加强社会实践教育,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项目。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将其纳入到绩点评定和学业考核中,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其次,家庭应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家长要尽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责任和挑战,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真诚、宽容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最后,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吸引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优惠,促进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实践,下面以两个案例进行分析:1. 张明是一名大学生,他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一家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他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筹款购买学习用品,组织义务劳动清理河道垃圾,还参与了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
通过这些活动,张明不仅帮助了别人,也逐渐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相应责任,关心他人和社会福祉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从实际行动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社会实践课程或推出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二、课程设置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依托课程设置来实现。
在学校的各个学科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社会问题的文章,增加他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心;在理科课上,可以介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知识,引导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程设置要同时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真正感受到责任感的重要性。
三、教育方法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可以采取其他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注重校园文化的培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学生关心他人,主动帮助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家庭与社会的配合除了学校的努力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也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注重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
家庭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从小就有关心他人的习惯。
社会方面,可以举办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
总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校可以通过教育目标的确立、课程设置的优化、教育方法的创新以及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的未来才能更加美好。
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当今社会,高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它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首先,高校应当优化课程设置,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入到教学体系中。
在各类专业课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案例和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专业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比如,在工程类课程中,可以探讨工程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考虑社会责任的意识。
同时,开设专门的社会责任课程,系统地讲解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性,让学生从理论上对社会责任感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社会调研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社会问题的存在,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而激发他们为解决社会问题贡献力量的意愿。
例如,组织学生参与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让他们看到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状,进而增强他们推动教育公平的责任感。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特别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课题,如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社会治理等,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为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发挥作用。
再者,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至关重要。
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讲座、论坛、文化节等活动,传播社会责任的理念。
邀请社会各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士来校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让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在校园中树立和表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典型,激发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同时,加强校园媒体的宣传引导,通过校报、校园广播、网站等渠道,宣传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和相关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另外,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自身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在教学和日常行为中以身作则。
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
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以及为改善社会问题做出努力的意愿和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培养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他们成为有社会担当的人,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贡献力量。
本文将从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教育环境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创造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学校环境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多样的社会问题,并且得到引导和激发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意愿。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机构、参与志愿者服务等,通过现实亲身经历,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社团组织,如环保社团、公益社团等,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育内容学习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教育内容的设置和培养,学生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计中融入社会问题,如政治课可以关注社会议题,语文课可以讲解社会文化背景。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课程,如社会伦理、公民教育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学习社会事务的知识,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座谈会等活动,邀请社会专家学者、社区领导等来校园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增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三、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辩论赛等活动,培养他们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和见解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项目,让学生亲自走出校园去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并为改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影响力和责任感,从而激发起他们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努力的意愿。
总结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多方面的过程,需要学校、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培养机制研究姓名:朱庚尚学号:22131463 班级:机械13-2班得分:91摘要: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与人格魅力。
现社会,社会责任感更是衡量大学生素质与人品高低的重要因素,尽管社会已经飞速发展,社会责任感仍不失其本身的价值与导向性。
笔者从分析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社会责任感的机理与构成作为本文的逻辑起点,接着分析当代大学生个人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
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
进而更进一步分析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最后点明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意义,对个人及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培养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其机理研究(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建立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的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它是通过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内化而形成的,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对其相应的社会人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情感和行为。
责任感是对自己职责的感知,也是促进道德行为完善的能力。
从德育角度看,社会责任感是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在道德活动,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的点的判断。
尽管受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世界各国关于社会责任感的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各国都非常重视责任感教育。
从人的本质角度看,人的责任感反应的是人的价值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的价值所在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而实现的。
个体越是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客观要求和他人的具体需求,以及自己在满足这些需求中的作用,他就越有某种社会责任感,并表现出相应的责任行为,他就越能实现自我价值,并且体现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社会责任感的机理分析与构成1、自我责任感,提升自我内涵自我责任感包括对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丰富自己的精神文明生活,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人生奋斗目标。
提升自我内涵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履行自己的义务。
2.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由小及大,肩负起历史使命○1对家庭的责任感当代的大学生活在父母与长辈的溺爱之下,认为被爱是理所当然。
我们大学生,应当在我们的大学生涯时期学会去爱,去爱我们的家人。
我们大学生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维护家庭团结,勤工俭学,努力减轻父母负担。
○2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感我们接触到的最小集体就是宿舍,其次是班级,专业,系,院。
我们能给予他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心他人,相互尊重,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帮助他人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我们在集体中的正确表现是:个人服从于集体。
○3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是一种公共责任,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责任,是一个人对祖国的繁荣与进步,对民族的兴盛与强大,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
○4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当今社会,全球变暖等众多问题一直出现,国际上还没有做出确切,实际,有效的举措。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为人类更美好的生存与发展尽一份力所能及的责任。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
大学生兼顾社会在两者之间还是偏重于个人。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尽管他们的理想不如庄子般圣洁,秦始皇一样的宏伟,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来。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就如镜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即,无法把握,虚幻缥缈,认为只有现实存在的才是具体存在。
正如在询问同学们“你的入党动机是什么?”大多数的人会说“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政治基础。
”极少的同学会选择“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
”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二)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
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
(三)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
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价值”。
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这种价值取向的错位值得我们深思。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一切都在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而在这些影响中,很多的表面的东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而对这些现象的实质他们很难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整体地、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
由于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入的感性经验与认识能力,大学生的认识往往较片面、容易走极端。
特别是当前的社会正处于激烈动荡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和社会制度存在的某些管理不完善中,诸如世风日下、权钱易、分配不公、假冒伪劣、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不断暴露,这些腐败、不公、不平等往往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不是简单地在课堂和家庭的教育中能够得到解决的。
有的人因为惰性太强而跟不上形势,有的人因为缺乏竞争而被淘汰,等等。
于是转型社会中的“不适应者”——失意者、失望者、失落者、失败者,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就感到突然失去了理想支柱和干劲,因而表现出一种对什么都“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
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转型社会的剧烈冲击有很大关系。
(五)家庭教育的缺陷家人的溺爱和过度包容、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等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一些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心呈现“超重”的趋势,他们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包办所有家务劳动,子女却相应地出现了责任“失重”现象,把本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一些独生子女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习惯于接受而不懂得付出。
这样的孩子自幼就很少有回报他人的意识,长大后更是缺乏基本的生存技能和自我负责、对他人、对社会尽责的精神。
因此可以说,当前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强,与其家庭没有从小对他们进行责任感教育不无关联。
(六)自身因素的制约作为一个客体的存在,大学生本身就有需求,有自己的社会意识,很多时候会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现实认识偏差。
作为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可能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一路上走来,与社会实际接触不多,缺乏社会经验与社会实践,再加上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不能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各种社会问题,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往往使他们缺乏对社会、他人的责任意识。
当代大学生他们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始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
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往往只有一些美好的朦胧的想法。
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
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化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个人与社会相互依赖,互为前提,二者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社会在一定意义上依赖于个人,因为个人是社会产生于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历史环节和链条,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离不开个人的活动。
另一方面,个人也离不开社会。
个人的一切都具有社会性,个性的形成以及个体的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发展和各种需求提供保障。
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使这个我脱离他的全部经验生活关系,脱离他的活动,脱离他的生存条件,脱离作为他的基础世界,脱离他的肉体,那么他当然就不会有其他职责和其他使命。
个人与社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二者有不可相互代替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对社会的特殊需要,利益,和价值;另一方面,社会的集体利益所代表的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责任与自由的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自由是社会存在的必要前提。
人是自由的,因而也是有责任的。
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的意志,人的责任,和自由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的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
”责任和自由在西方的伦理中是一对基本的矛盾范畴,也是贯穿道德活动发展的一条主线。
马克思主义肯定了人的意志自由,认为道德意志自由是“主体在道德活动及其结果中,能够根据自身的意志或愿望任意做出选择,这是道德意志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明确说,个体行动对他人应负的责任,就是自由的“界标”。
当代大学生只有正确理解自由和责任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做对社会负责的公民。
四、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一)用爱国情怀,激发社会责任感。
纵观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
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解中国国情,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缩小贫富差距,服务西部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大学生应该在建设西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二)用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
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三)用集体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