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
•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 • 非抗生素药物治疗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案例分析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 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 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 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案例三: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综合治疗
总结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需接受综合治 疗,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和护理支 持等。
VS
详细描述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常出 现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状。药物治疗需根 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给予 必要的抗病毒、抗真菌等治疗。机械通气 和护理支持等措施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降 低死亡率。
对疫情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疫 情动态,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提供 依据。
健康教育与管理
提高公众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 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建立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的肺炎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 疫情。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肺炎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 诊断和治疗水平。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案例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选择
总结词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选择需根据患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原体等因素综合考虑。
详细描述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和病毒等。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可选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对于病情较 重的患儿,需采用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同时需注意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避免滥用抗生素。
03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因与治疗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等
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肺部炎症、肺实变、胸腔积液等病情评估与预后判断来自影像学检查:X线、CT等
症状评估:咳嗽、咳痰、发热、胸痛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痰培养等
预后判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进行判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影像学检查:X光片、CT等,观察肺部病变情况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与其他类型的肺炎进行鉴别,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和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或其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导致感染。
空气气溶胶传播:病毒悬浮在空气中,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
眼结膜传播:病毒通过眼结膜进入人体,可能导致感染。
易感人群与高危因素
老年人:年龄越大,免疫力越低,更容易感染肺炎
4
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确定
联合用药:两种或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预防耐药性: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对症支持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呼吸支持:根据病情选择吸氧、机械通气等措施
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
新大环内酯、新喹诺酮
21
MDR病原体感染的治疗
▪ 铜绿假单胞菌:推荐联合治疗 ▪ 不动杆菌属 :碳青霉烯类、含舒巴坦抗
生素、和多粘菌素E敏感
▪ ESBL+的肠杆菌科:碳青霉烯类最敏感
,四代头孢菌素仍有争论
▪ MRSA/MRSE:万古霉素或利奈唑烷
ATS/IDS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HA2P2, VAP and HCAP. Am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
9
2009年湖北临床分离病原体构成 比
1660, 6%
16723, 63%
8241, 31%
HBdata,2009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真菌
10
临床分离细菌分布
细菌
株数
革兰阴性菌
大肠埃希菌 5168
铜绿假单胞 菌
2984
克雷伯菌属 2823
不动杆菌属 2405
肠杆菌属
931
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
576
3
病原学诊断
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 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规范
采集尽量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 嘱患者先行漱口, 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 留取
脓性痰送检。 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抱子菌可用高渗盐水
雾化吸人导痰。 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次清晨痰标本 送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h。延迟送检或待处理
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类 及评估
23
所确定的各项干预阈值
24
出院标准
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 影像学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抗感染治疗一般可于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
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随着新冠病毒的全球传播,社区获得性肺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作为新冠疫情最早爆发的国家之一,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中国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诊断在社区的诊断标准与医院内稍有不同。
社区中,无需进行核酸检测以诊断新冠病毒感染,而是根据病人的症状和病史来进行诊断分级。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南,社区的肺炎病人分为 4 个确诊等级,如下:无症状感染者•一直没有出现肺炎症状或异常影像发现的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是需要隔离观察轻型病例•临床症状轻微,无肺炎影像学改变•体温正常或者低热,咳嗽或咳痰等轻微症状•吸氧指数(PaO2/FiO2) ≥ 300mmHg (1mmHg = 0.133kPa)普通型病例•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胸部影像学显示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吸氧指数(PaO2/FiO2) ≥ 200mmHg 且<300mmHg重型病例•其中一项或多项:呼吸频率≥ 30次/分,静息状态下动脉血氧饱和度≤ 93%•吸氧指数 (PaO2/FiO2) <200mmHg•胸部影像学显示多部位肺部浸润影像治疗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是世界公认的成功之一。
此外,中国正在积极与其他国家分享针对社区新冠病毒病例的治疗经验,以帮助其他国家应对新冠疫情。
以下是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的主要措施:卫生教育卫生教育是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社区肺炎病人,中国政府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和防控指南。
在社区治疗阶段,患者应该遵守居家隔离规定,并遵守国家或地方公共卫生部门的指导。
对症治疗对于轻型病例,中国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对症治疗、休息和补充营养。
对于重型病例,治疗方案包括给氧治疗、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药物等。
氧疗对于普通和重型病例,氧疗是基本治疗手段之一。
中国社区使用的氧疗包括高流量加湿氧疗、无创通气和机械通气等方式。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一般治疗
包括休息、吸氧、止咳 、化痰等对症治疗措施
。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
物进行治疗。
并发症治疗
针对脓胸、肺脓肿等并 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穿刺引流、手
术治疗等。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并发症 患者,给予营养支持、 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措
施。
患者教育与心理干
05
预策略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表现 为呼吸困难、水肿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个人防护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锻炼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机 会。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预防某些类型的肺部感染。
处理方法介绍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抗感染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一旦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 炎,应立即开始抗感染治 疗,以缩短病程和减少并 发症。
针对病原菌治疗
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和药物 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疗程足够
抗感染治疗应持续至症状 消失、影像学异常消散, 且病原菌被清除为止。
对症支持治疗原则
氧疗
营养支持
未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和 控制策略将更加完善,包括加 强疫苗接种、改善环境卫生、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等,降低疾 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THANKS.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老年人和儿童)、免疫状态(免疫受损或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吸烟、酗酒、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 等。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3
CAP的定义和诊断
一、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 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 质),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 期内发病的肺炎。
2024/1/4
4
CAP的定义和诊断
二、成人CA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9
2024/1/4
10
02 Part Two 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 院标准及重症CAP诊断标准
2024/1/4
11
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院标准及重症 CAP诊断标准
一、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
严重程度评分表 • CURB-65(C:意识障碍,U:尿素氮,R:呼吸,B:血压,
65:年龄) • CRB-65 • 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 • CURXO评分 • SMART-COP评分
2024/1/4
49
07 Part seven 特殊类的CAP
2024/1/4
50
特殊类型CAP
一、特殊病原体
病毒性肺炎 • 常见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
毒、人偏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 • 2009以来 H1N1与季节性病毒株H3N2共同流行。 • 近年人感染禽流感(H5N1、H7N9、H10N8)肺炎和输
入性中东冠状病毒肺炎(MERS)出现。 • 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及
合理的支持对症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手段。
2024/1/4 51
2024/1/4
52
特殊类型CAP
一、特殊病原体
军团菌肺炎 • 易感人群:老年、男性及吸烟者、伴有慢性心肺基础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方案
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相关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 、生活习惯等,分析可能导致复发的风险因素。
模型构建与验证
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复发风险预 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以提高预测 准确率。
复发风险评估
根据模型对患者进行复发风险评估,将患者分为 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组,为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提供依据。
诊断依据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 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以及病原学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胸部影像学检查如X线胸片或CT扫描 也是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手段。
PART 02
病原学检查与评估
REPORTING
细菌学检查方法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 方案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 病原学检查与评估 • 治疗方案制定原则及目标 • 药物治疗选择及注意事项 • 非药物治疗手段介绍及效果评估 •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安排
目录
PART 01
社区获得性肺炎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 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 病的肺炎。
药物副作用
抗病毒药物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作用探讨
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调节剂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 功能,提高抵抗力,对于治疗社 区获得性肺炎具有一定的辅助作
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免疫调节剂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 患者,但对于过敏体质、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一、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病毒等。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发热:体温可能会升高到 38℃以上,有时会伴有寒战。
2、咳嗽:咳嗽通常是持续的,可能会咳出痰,痰的颜色和质地会有所不同。
3、呼吸急促:感觉呼吸比平时困难,呼吸频率加快。
4、胸痛:胸部可能会有疼痛或不适感,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
5、乏力:感到疲倦、虚弱,没有精力。
6、食欲不振:可能会出现胃口不好,不想吃东西的情况。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严重情况,应及时就医。
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1、临床症状和体征: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有其他疾病等。
同时,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听诊肺部是否有异常的呼吸音、查看喉咙是否红肿等。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数量和比例,判断是否有感染以及感染的类型。
病原学检查:如痰涂片和培养、血培养等,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
血清学检查:检测患者体内针对某些病原体的抗体水平,帮助诊断。
3、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肺部的炎症病变,确定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四、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评估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 CURB-65 评分和 PSI 评分。
CURB-65 评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意识障碍(Confusion,C)2、血尿素氮> 7 mmol/L(Urea,U)3、呼吸频率≥ 30 次/分(Respiratory rate,R)4、收缩压< 90 mmHg 或舒张压≤ 60 mmHg(Blood pressure,B)5、年龄≥ 65 岁(Age,A)PSI 评分则涉及更多的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诊疗指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患者在社区环境中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的肺部炎症。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
中医认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咳嗽”、“痰饮”、“肺痈”等范畴,治疗需根据患者的证候进行辨证施治。
本文将为中医诊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提供指南。
根据西医检查结果,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中医辨证分析,一般可分为以下证型:风寒束肺: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痰液稀薄,舌苔薄白,脉浮紧。
风热犯肺: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痰液黏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痰热壅肺: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痰液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
肺气阴虚: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根据不同证型,可以采用以下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风寒束肺: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药物包括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等。
风热犯肺:治以疏风散热、宣肺止咳,可使用银翘散、桑菊饮等方剂,药物包括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
痰热壅肺:治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可使用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等方剂,药物包括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黄芩、胆南星等。
肺气阴虚:治以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可使用生脉饮、沙参麦冬汤等方剂,药物包括人参、麦冬、五味子、沙参、玉竹等。
针灸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用手法和穴位包括:针刺:取肺俞、合谷、尺泽等穴位,采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连续5-7天。
艾灸:取足三里、脾俞、肾俞等穴位,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日1-2次,连续3-5天。
推拿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用手法和穴位包括:推拿:取肺俞、膻中、曲池等穴位,采用揉法、推法、摩法等手法,每日1次,连续5-7天。
拔罐:取大椎、肺俞、肾俞等穴位,采用留罐法或走罐法,每日1次,连续3-5天。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
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年老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者,可接种肺炎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感染环境有直接关系,如果是在医院之外感染的肺炎,则被称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该肺炎的潜伏期较为明显,治疗药物当中,主要是抗菌药物。
感染原因也大多数是细菌感染,极个别患者,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
因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不论是在病情严重程度上,还是在发病原因上都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方法。
病情不严重的患者在门诊采用口服方式就可以治疗,治疗时间在一周左右,如果有的病菌对抗生素耐受性较强,治疗时间会更长一些,有的患者甚至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彻底痊愈,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注射抗生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在感染性疾病当中较为常见,不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在全世界都是较高的疾病。
因此该疾病需要得到大家的广大关注,需要先了解该疾病的主要表现。
1、病毒感染表现。
患者患有这一疾病之后,会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畏寒等情况。
病毒感染当中,典型的是流感病毒,潜伏期一般是两天到七天,潜伏期过后就会出现这一系列情况,还有可能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以及头痛的。
如果是大叶性肺炎患者在过度劳累或者在受凉之后,也会出现咳嗽,胃寒的情况。
还有一种肺炎,属于军团菌肺炎,经常会出现局部暴发,并且身体温度会超过40℃。
2、真菌感染表现。
虽然社区获得性肺炎大多数是细菌感染,但不乏一些个例是真菌感染,因此相关表现也需了解。
真菌感染的肺炎会出现咳嗽,咳痰以及低热情况,全身整体的症状并不明显。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这一疾病容易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支原体肺炎容易出现在青年人身上,主要症状是干咳。
病毒性肺炎常见于儿童身上,针对性的了解肺炎的特性,才能针对性地治疗。
临床表现并不是唯一的会随着身体状况不同,有所区别。
其中老年人和免疫力差的患者较为明显,老年人整体的临床表现不明显。
只有简单的食欲下降,精神状态差,疲乏等。
如果患者免疫力较差,和普通患者相比较,呼吸频率会快,呼吸会变得异常困难。
了解临床表现,是及时发现病源的关键,社区获得性肺炎,又应该如何治疗呢?1、抗感染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导言:一、临床诊断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有无接触过肺炎患者、病情进展快慢、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咳痰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等。
2.体格检查: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并进行肺部听诊、触诊等检查。
3.辅助检查:(1)胸部X线摄片:可观察肺部病变的范围和密度。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分类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指标可用于判断炎症程度和确定病情严重程度。
(3)痰液检查: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以确定病原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4)其他辅助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血气分析、胸部CT等检查方法。
二、治疗原则1.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给予合适抗生素:根据病原学和药敏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初始治疗应包括两种抗生素,以覆盖常见致病菌。
3.对症支持治疗:对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积极预防并发症:如合理使用抗生素、给予肺炎球菌疫苗等。
5.预防二次感染:对于存在呼吸道合并感染风险的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二次感染。
三、治疗流程1.轻型CAP患者:(1)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等。
(2)抗生素治疗:可选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48小时内症状是否好转,如未好转或病情加重,应考虑转为重型CAP的治疗方案。
2.重型CAP患者:(1)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
(2)抗生素治疗:应选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如第3代或第4代头孢菌素联合青霉素类药物。
(3)对症治疗:可给予高流量吸氧、支持性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病程观察和随访1.观察指标:(1)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2)血常规、炎症标志物等指标的变化。
(3)胸部X线的恢复情况。
2.随访内容:(1)了解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部体征不明显
白细胞正常、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或 降低 胸片多为间质性病变、小片浸润影 抗生素治疗无效
不同病毒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流感病毒肺炎:冬春季多发,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副流感病毒肺炎:起病缓慢,咳嗽症状较轻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持续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 难 腺病毒肺炎:起病急,咳嗽、呼吸困难,常有肺 外症状,胸片可见大片阴影
混合感染
我国CAP病原菌构成特点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我国 CAP中占据重要地位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仍为常见的致病
菌
部分存在厌氧菌感染 混合感染较常见,以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
感染为最常见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小儿多见,可有一定的流行性
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以干咳为主,胸痛少见,常有呼吸困难
呼吸频率 > 30次/分; 低氧血症: PaO2 / FiO2 < 250 mm Hg; 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胸部 X 线显示多个肺叶的浸润影; 休克:收缩压< 90 mm Hg,舒张压< 60 mm Hg;
需要血管加压药物支持 > 4小时以上;
少尿。
基础疾病与病原菌(1)
厌氧菌肺炎:痰有臭味,易形成脓肿、脓胸,大 多有原发病及诱因
1、肺炎链球菌肺炎
CAP 最常见病原体,占 30%到 70%。
典型的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39.4℃ ,多汗和胸膜疼痛。
老年患者临床表现隐匿、常缺乏典型的临床 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X线表现为肺叶、肺 段的实变。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PPT
05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后 与转归
预后影响因素
01
02
03
04
年龄
老年人和儿童预后较差,因为 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恢复能
力较差。
基础疾病
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 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的患者,其预后通常较差。
并发症
如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等, 可能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并影响
预后。
病原体类型
某些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等)可能导致更 严重的疾病和较差的预后。
进行痰液培养,了解病原菌种Hale Waihona Puke 及药 敏试验结果,指导后续抗生素选择。
进行血生化检查,了解肝肾功能、电 解质等指标,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01
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了解肺 部炎症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02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 等影像学检查,了解心脏及大血 管情况。
微生物学检查
进行咽拭子培养,了解是否存 在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等呼吸道病毒。
对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进行追 踪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
在病例。
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认识
向公众普及肺炎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肺炎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等,以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肺炎诊断和治疗的培训,提高其 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对症治疗
止咳化痰
对于咳嗽、咳痰症状较重的患者, 可给予止咳化痰药物,以缓解症 状。
解热镇痛
对于发热、疼痛症状较重的患者, 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物,以缓解不适 感。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ia 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诊断标准】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可建立诊断。
【治疗原则】(一)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此外肺炎支原体、军团杆菌及呼吸道病毒也很常见。
(二)抗菌药物选择1.肺炎链球菌:首选青霉素、青霉素/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或一、二代头孢菌素,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可选用头孢三嗪或左旋氧氟沙星等。
由于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较高,一般不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新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
2.流感嗜血杆菌:由于该菌产β-内酰胺酶比例较高,最好选用青霉素/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或二、三代头孢菌素;新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氟喹诺酮类也有较好疗效。
3.卡他莫拉菌:该菌产β-内酰胺酶比例虽然达90%以上,但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较敏感,可选用青霉素/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等),或二、二代头孢菌素,均有较好疗效,也可选用氟喹诺酮类。
4.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常见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院外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较院内感染者耐药程度要轻一些,故可选用青霉素/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或二、三代头孢菌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者可选用氟喹诺酮类,病情较重者选用青霉素/酶抑制剂或二、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也可选用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等)。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救治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救治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我们谈论了其严重程度评分、经验性抗感染策略、病原菌、病毒性肺炎等诸多方面。
肺炎所致的感染性休克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
目前针对SCAP,需要新的抗生素来对其进行救治。
DISA/ATS针对CAP的相关建议非常实用,目前推荐针对大多数的SCAP,可以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者三代头孢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项抗感染治疗。
如果患者具有两种高危因素,推荐以经验性覆盖PES菌群(铜绿假单胞菌、ESBL阳性的肠杆菌科、MRSA)。
对于流行性感冒性CAP,推荐使用奥司他韦,同时避免使用激素。
奥司他韦治疗无效或者耐药,可以使用扎那米韦。
只有当合并有难治性休克、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的时候,推荐使用类固醇激素。
背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SCAP)收入到ICU 中,尤其是那些高龄、基础疾病较多、存在免疫抑制的患者。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有21%需要到ICU进行治疗,这些患者中有26%需要机械通气。
SCAP的病死率仍然很高,可以达到25-50%;延迟收入ICU 会导致这部分患者死亡率增加,因此目前产生了一些危重病评分来明确患者的严重程度,方便医生对病情进行评估。
肺炎链球菌仍然是CAP主要的致病菌。
目前大约有6%的CAP患者的病原菌是耐药的。
PCR技术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病毒性CAP,主要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
早期充足的抗感染策略对于SCAP来说非常重要,但目前如何达到这一目标非常具有挑战。
早期使用不恰当的抗生素(对致病菌不敏感)会增加病死率。
Postma及其同事发现,单用β内酰胺和β内酰胺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两者效果类似。
联合用药中,β内酰胺到底是联合大环内酯还是喹诺酮,目前仍是一个讨论点。
感染性休克是SCAP的主要致死因素。
当患者循环难以维持,可以加用激素。
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病原菌,这就要求尽快研发出针对性的抗生素。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识别对CAP进行严重性评估非常重要,可惜目前没有完美的评分策略。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护理和治疗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减轻焦虑情绪
1 2
倾听患者诉说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不打断患者发言,让患者 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
通过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效果等,帮助患 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提供情感宣泄途径
鼓励患者通过写日记、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情 感,减轻内心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04 护理操作与技能 指导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演示
演示正确的咳嗽和深呼吸技巧
01
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教授正确的体位引流方法
02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
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
演示正确的拍背和胸部物理治疗
03
通过拍背和胸部物理治疗,帮助患者松动和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辅助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处理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如脓胸、肺脓肿等,应及时进行穿刺引 流、抗感染治疗等处理措施,以免病情加重。
定期随访,关注患者康复情况
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 访或门诊复查,了解患者的康 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和随访方案。
对于出现复发或并发症的患者 ,及时给予专业的医疗指导和 帮助。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病机制
CAP主要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其中细菌感染约占半 数以上。病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引起肺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 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治疗指南
发生率 : 7~8 : 1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出现下列征象中1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需密切观察,积极救治,有条件时,建议收住ICU治疗
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30次/min
动脉收缩压<90mmHg
并发脓毒性休克
Pa02<60mmHg,Pa02/Fi02(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 <300,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少尿:尿量<20ml/h,或<80ml/4h,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疗
注:等级划分:<51为Ⅰ级;51~70为Ⅱ级;71~90为Ⅲ级;91~130为Ⅳ级;>130为Ⅴ级处理建议:Ⅰ和Ⅱ级的患者门诊治疗,Ⅲ级需要入住观察病房或短期住院治疗,Ⅳ和Ⅴ级必须住院治疗
CAP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建议
不同人群
常见病原体
初始经验性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等
X线胸片显示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入院48h内病变扩大≥50%
社区获得性肺炎CURB-65和CRB-65病情评分
以下每项记一分
意识障碍
呼吸频率≥30次/min
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
并发脓毒性休克
血尿素氮>7mmol/L(19mg/L)*CRB-65中无此项适用于没有血液化验结果情况下
20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链球菌肺炎(一)抗菌药物治疗制定肺炎链球菌感染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肺炎链球菌敏感性、感染部位、疾病严重程度和抗菌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特性等因素。
PssP感染首选青霉素、阿莫西林,亦可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丙烯、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泊肟等)等药物。
PISP感染宜选用大剂量青霉素、阿莫西林,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PRSP感染则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单用或联合利福平,万古霉素单用或联合利福平筹方案。
对轻度无合并症的肺炎患者可予口服给药;而重症肺炎等应予静脉给药治疗,或静脉继以口服给药的序贯治疗。
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等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呼吸道主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口服吸收良好,在呼吸道等组织浓度高,部分品种可序贯给药,被称为“抗肺炎链球菌氟喹诺酮类( antipneumococcal fluoroquinolone)”或“呼吸道氟喹诺酮类( respiratory fluoroquinolone)”,并在肺炎链球菌对B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日益严重情况下,被推荐用于治疗包括PRSP在内的肺炎链球菌呼吸道感染,但必须警惕其可能被滥用而导致耐药性迅速上升。
此外,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也可用于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而利奈唑胺、替利霉索等新抗菌药物也可望成为治疗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选用药物。
由于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高且多为高度耐药(MLS耐药),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药物仅可用于治疗大环内酯类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单独不宜作为病原体怀疑为肺炎链球菌的感染的经验用药。
(二)支持疗法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防止休克。
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如可待因15mg。
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以免过度出汗、脱水及干扰真实热型,导致临床判断错误。
鼓励饮水每日1~2L,轻症患者不需常规静脉输液,确有失水者可输液,保持尿比重在1.020以下,血清钠保持在145mmol/L以下。
中等或重症患者(PaO↓2<60mmHg或有发绀)应给氧。
若有明显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直至肠蠕动恢复。
烦躁不安、谵妄、失眠者酌用地西泮5mg或水合氯醛1~1.5g,禁用抑制呼吸的镇静药。
(三)并发症的处理经抗菌药物治疗后,高热常在24小时内消退,或数日内逐渐下降。
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或关节炎等。
持续发热的其他原因尚有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或混合细菌感染、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
肿瘤或异物阻塞支气管时,经治疗后肺炎虽可消散,但阻塞因素未除,肺炎可再次出现。
约10%~20%肺炎链球菌肺炎伴发胸腔积液者,应酌情取胸液检查及培养以确定其性质。
若治疗不当,约5%并发脓胸,应积极排脓引流。
化脓性链球菌性肺炎(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高热时可采取冰敷或酒精擦身等物理降温措施,或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刺激性咳嗽剧烈者可服用可待因15~30mg止咳,祛痰可选用溴己新、中性蛋白酶等药物。
(二)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
轻者每日肌注2~3次,每次160万单位。
病情重者青霉素G每日剂量可达640~800万单位,分2~3次静脉滴注,疗程至少两周。
对青霉素过敏或对青霉素G耐药的患者,可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
亦可选用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万古霉素以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等。
单独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
军团菌肺炎军团菌作为细胞内繁殖菌,临床有效的药物为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和第三代喹诺酮类。
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优于大环内酯类,主要表现在退热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因此提出将第三代喹诺酮类作为首选药,尤其在重症病例推荐联合应用第三代喹诺酮类和利福平军团菌用药应在早期,一旦发展至重症肺炎,常规应用第三代喹诺酮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利福平并不显示非常有效,此时治疗重点可能应放在如何更有效地改善机体组织缺氧和保护脏器功能方面。
新大环内酯类多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和严重病例。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较红霉素有更好的抗LP活性。
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500 mg静滴或口服,1次/d。
红霉素1.0 g静滴Q 6 h,若治疗反应好,2 d后改口服,0.5 g Q6 h。
氟喹诺酮类多用于器官移植病例。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有很好的抗LP活性。
1次/d静滴。
新大环内酯类和氟喹诺酮类不需要联合应用。
疗程一般2~3周,以防复发。
利福平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大环内酯类联合治疗严重感染、免疫抑制或单用大环内酯类效果不好者。
剂量0.45~O.6 g,静滴或口服,1次/d。
治疗有效的表现首先是寒战、厌食等症状缓解,但发热可持续1周左右方可降至正常。
军团菌肺炎的支持对症治疗同一般肺炎,积极纠正低氧血症,酸碱失调及水、电解质失衡,必要时机械通气。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肺炎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的抗菌药物有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其中以哌拉西林最为常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中以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的作用较强。
其他B一内酰胺类药物中亚胺培南及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及氟罗沙星等。
由于存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株,故一旦细菌培养阳性,应即进行药敏测定,以供选药时参考。
目前常采用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联合治疗严重感染。
剂量与疗程决定于感染部位与感染严重程度。
在获得药敏结果前,经验性选用抗生素,可选用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p一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联合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多发生于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低下者,故在抗感染的同时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加强局部引流和全身支持治疗,提高免疫功,如注意热量供应和蛋白质补充等。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抗菌药物一般选用氨苄西林等广谱抗生素或头孢类抗生进行治疗。
对于耐氨苄西林菌株,可选用广谱青霉素类,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
对上述药物耐药者,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进行治疗。
克雷伯杆菌肺炎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可选用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趺呋辛、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等,重症患者可加用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然后可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单环类抗生素氨曲南以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有较好疗效。
抗生素治疗至少应持续2~3周,主要取决于x线和临床治疗反应。
对肺脓肿和脓胸的治疗应4~6周或更长时间。
一般治疗肺炎克雷伯杆菌患者一般病情危重,应给以静脉输液。
气急者应给以吸氧。
如果动脉血氧饱和度降至80%以下,应采取面罩吸氧。
如进行性发展,需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直至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80%~85%水平。
呼吸物理治疗非常重要,以清除粘稠的气管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这也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给以翻身、排背、超声雾化吸入湿化气道以及使用祛痰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
及时处理脓胸、气胸、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
病毒性肺炎一、总论治疗原则以对症为主,卧床休息,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注意隔离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给予足量维生素及蛋白质,多饮水及少量多次进软食,酌情静脉输液及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消除上呼吸道分泌物等。
原则上不宜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一旦明确已合并细菌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目前已证实较有效的病毒抑制药物有:①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
0.8~1.0g/d,分3~4次服用;静脉滴注或肌注每日10~15mg/kg,分2次。
亦可用雾化吸入,每次10~30mg,加蒸馏水30ml,每日2次,连续5~7天。
②阿昔洛韦具有广谱、强效和起效快的特点。
临床用于疱疹病毒、水痘病毒感染。
尤其对免疫缺陷或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尽早应用。
每次5mg/kg,静脉滴注,一日3次,连续给药7天。
③更昔洛韦可抑制DNA合成。
主要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7.5~15mg/(kg/d),连用10~15天。
④奥司他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药发生率低,75mg,每天2次,连用5天。
⑤阿糖腺苷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
多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的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感染,5~15mg/(kg/d),静脉滴注,每10~14天为1疗程。
⑥金刚烷胺有阻止某些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及退热作用。
临床用于流感病毒等感染。
成人量每次100mg,晨晚各1次,连用3~5天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虽然SARS的致病原已经基本明确,但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尚缺少针对病因的治疗,临床上以对症支持治疗和针对并发症的治疗为主。
在目前疗效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大剂量地联合应用。
(一)一般治疗与病情监测卧床休息,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少患者在发病后的2~3周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
一般早期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吸氧浓度一般为l~3 L/min)。
根据病情需要,每日定时或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 Sp02)。
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T淋巴细胞亚群(有条件时)和X 线胸片等。
(二)对症治疗发热> 38.5℃,或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降温毯等物埋降温措施。
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
咳嗽、咯痰者可给予镇咳、祛痰药。
腹泻患者应注意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者,应采取相应治疗。
(三)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虽然有争论,但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过度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状态,从而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减轻肺的渗出、损伤,防止或减轻后期的肺纤维化。
应用指征如下:①有严重的中毒症状,持续高热不退,经对症治疗3日以上最高体温仍超过39C;②X线胸片显示多发或大片阴影,进展迅速,48小时之内病灶面积增大> 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③达到急性肺损伤或ARDS的诊断标准。
具备以上指征之一即可应用。
成人推荐剂量相当于甲泼尼松龙80~320mg/d,静脉给药具体剂量可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当临床表现改善或胸片显示肺内阴影有所吸收时,逐渐减量停用。
每3~5日减量1/3,通常静脉给药1~2周后可改为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一般不超过4周,不宜过大剂量或过长疗程,应同时应用制酸剂和胃黏膜保护剂,还应警惕继发感染,包括细菌或(和)真菌感染,也要注意潜在结核的激发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