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三数学 圆的总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圆的总复习

一. 教学内容: 1. 圆锥的侧面积 2. 圆的总复习

二. 教学目标:

1. 能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2. 灵活运用本章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 能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2. 灵活运用本章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

四. 课堂教学:

知识要点:

1.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底面圆的半径为r,那么这个扇形的半径为l,扇形的弧长为2πr,圆锥的侧面积为πrl。

2. 圆锥的侧面积与底面积之和称为圆锥的全面积

3. 本章的知识机构图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圆锥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30°,母线长为4cm,则它的侧面积为 cm2(结果保留π)。

答案:8π

例2. 一个扇形的弧长为4π,用它做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答案:2

例3. 如图,矩形ABCD的长与宽分别是2cm和1cm,AB在直线l上。依次以B、C′、D″为中心将矩形ABC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这样点A走过的曲线依次为AA′ 、

交CD于点P

。A′A″ 、A″A ,其中AA′

(1)求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长;

(2)求AA′ 的长;

(3)求图中的

(4)求图中的

解:(1)A′′C=部分的面积S;部分的面积T。 2+1=cm

×2=πcm(2)AA′ =180。90π90π()25S==πcm2

3604(3)。

(4)连接BP,

在Rt△BCP中,BC=1,BP=2,

∴∠BPC=30°,CP=.

∴∠ABP=30°.

2∴T=S扇形ABP+S△PBC=30π×2+3=(+3)cm2.

例4. 如下图,在矩形ABCD中,AD=8,点E是AB边上的一点,AE=2。过D、E两点作直线PQ,与BC边所在的直线MN相交于点F。

(1)求tan∠ADE的值;

(2)点G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不运动至点A、D),GH⊥DE,垂足为H,设DG为x,四边形AEHG的面积为y,请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AE=2EB,点O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以O为圆心作圆,使⊙O 与直线PQ相切,同时又与矩形ABCD的某一边相切。问满足条件的⊙O有几个?并求出其中一个圆的半径。

解:(1)∵矩形ABCD中,∠A=90°,AD=8,AE=2

∴tan∠ADE=AE=22=2

(2)∵DE=AD+AE=82+(22)2=6,

∴sin∠ADE===,cos∠ADE===6262

在Rt△DGH中,∵GD=x,

∴GH=DG⋅sin∠ADE=1x3

∴DH=DG·cos∠ADE=22x,

x=x2∴S△DGH=DH·GH=x

∴S△AED=AD·AE=×8×22=8

22∴y=S△AED-S△DGH=8x

y=-22x+82。即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满足条件的⊙O有4个。

以⊙O在AB的左侧与AB相切为例,求⊙O半径如下:

∵AD∥MN,

∴△AED∽△BEF。

∴∠PFN=∠EDA。

1

∴sin∠PEN=sin∠EDA=。

∵AE=2BE,

∴△AED与△BEF的相似比为2∶1。 AD=2,FB=4∴。

过点O作OI⊥PQ,垂足为I,设⊙O的半径为r,那么FO=4-r。

∵sin∠PFN=OI=r=1,

∴r=1。

(满足条件的⊙O还有:⊙O在AB的右侧与AB相切,这时r=2;⊙O在CD的左侧与CD相切,这时r=3;⊙O在CD的右侧与CD相切,这时r=6)

例5. 已知⊙O的半径为1,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有一个正方形ABCD,顶点B的坐标为(-,0),顶点A在x轴上方,顶点D在⊙O上运动。

(1)当点D运动到与点A、O在一条直线上时,CD与⊙O相切吗?如果相切,请说明理由,并求出OD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如果不相切,也请说明理由。

(2)设点D的横坐标为x,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S,求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1)CD与⊙O相切。

因为A、D、O在一直线上,∠ADC=90°,

所以∠CDO=90°,所以CD是⊙O的切线。

CD与⊙O相切时,有两种情况:

①切点在第二象限时(如图①),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则a2+(a+1)2=13.

解得a=2,或a=-3(舍去)。

过点D作DE⊥OB于E,

则Rt△ODE∽Rt△OBA, OD

所以OB=DE

BA=OE

OA,所以DE=213。

OE=313,所以点D1的坐标是(-313,213),

y=-x。

所以OD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图①

②切点在第四象限时(如图②),

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b,则b2+(b-1)2=13,解得b=-2(舍去),或b =3。

过点D作DF⊥OB于F,则Rt△ODF∽Rt△OBA,图②

所以ODOFDF2333==,所以OF=,DF=OBOABA1313

(23,-)1313 所以点D2的坐标是

3y=-x2

所以OD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图③

(2)如图③,过点D作DG⊥OB于G,连接BD、OD,则

BD2=BG2+DG2=(BO-OG)2+OD2-OG2

=(--x)2+1-x2=14+2x 所以S=AB2=1BD2=7+x2。

因为-1≤x≤1,所以S的最大值为7+,S的最小值为7-。

例6. 如图,形如量角器的半圆O的直径DE=12cm,形如三角板的△ABC中,

∠ACB=90°,∠ABC=30°,BC=12cm。半圆O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D、E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OC=8cm。

(1)当t

(2)当△ABC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解:(1)①如图1,当点E与点C重合时,AC⊥OE,OC=OE=6cm,所以AC 与半t==1(s)圆O所在的圆相切。此时点O运动了2cm,所求运动时间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