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PPT培训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PPT培训课件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赖于心电图检查。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悸、胸闷、气短等,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甚至猝死。诊断主要依赖 于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同时,医生会结合患 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02
心电图在预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症状表现
心悸、胸闷、气短等。
心电图表现
预激波、短PR间期、delta波等。
病例分析与讨论
01
02

病例诊断
根据心电图表现和其他检 查结果,确定预激综合征 的诊断。
病例特点
分析病例的特殊之处,如 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有 家族史等。
病例治疗
讨论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 点,如药物治疗、导管消 融等。
经验总结与教训吸取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 进行检查和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
常见的药物治疗包括心律失常药物和 抗凝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和 预防血栓形成。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是预激综合征的重 要治疗方法之一,主要包括生活
方式的调整和物理疗法。
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戒烟、限制 饮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 运动,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心脏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变化
留意自己是否有心慌、胸闷、 气短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
医。
避免剧烈运动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 心脏负担。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过大。
定期复查心电图
定期进行心电图复查,以便及 时了解病情变化。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预激综合征通用课件

预激综合征通用课件
预激综合征通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预激综合征概述 •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 预激综合征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预激综合征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 预激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预激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电信号异常传导。 根据心电图特征,可分为典型预激综合征和非典型预激综合 征。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患者由于心脏电信号传导 异常,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 等心肌病表现。长期的心肌病变可能 导致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与猝死的风险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患者猝死风险相对较高。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患者猝死风险较正常人增加,尤其是当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心脏疾病或心律失常时。猝死通 常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关,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04
预激综合征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与心律失常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室性心 动过速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 危及生命。
与心肌病的关系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可能增加心肌病的风险。
讨论在诊断过程中可能遇 到的困难和误诊情况。
治疗方案选择
针对该病例的特点,探讨 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
治疗经验与教训
治疗过程回顾
详细描述治疗过程,包括药物治 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可能出现 的问题和副作用。
经验教训总结
总结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 及对未来治疗的启示。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晕厥或心力衰竭。心电图检查是诊断预激综合 征的主要手段,通过观察心电图特征,可以判断预激综合征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此外,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检 查有助于进一步确诊和评估病情。

预激综合征课件

预激综合征课件

洋地黄效应
正常心电图
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颤
III°-AVB
其它因素对心电图的影响
高血钾
1 定义:血清钾>5.5mmol/L 2 ECG: ①血钾>6.0mmol/L时T波高尖呈帐篷状 ②血钾>7.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增宽, T波仍高尖 ③血钾>8.0mmol/L时,产生室扑、室颤或 心脏停跳。
高血钾
低血钾
1 定义:血钾<3.5 mmol/L 2 表现:①心肌缺钾→室早
2.激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传导障碍 干扰、脱节 窦房阻滞、房内阻滞、
病理性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束支 及分支传导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一、什么是预激综合征 二、解剖学基础 三、预激波的形成 四、心电图特点
一、什么是预激综合征

当房室间解剖上存在异常旁道时,可使窦
房结发出的激动在经由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的
总体安排
总论与正常心电图 3 房室肥大 1 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及其他 2
心律失常的分类:
过缓、过速、不齐、
1.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停搏、SSS

异位心律 被动性 逸搏、逸搏心律

主动性
早搏、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同时,也通过旁道以短路传导的方式提前激动一
部分心室肌,这种房室间传导加快的现象引起的
心电图特征,加上临床上与它有关的快速心律失
常发作,就称为预激综合征。
二、产生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旁道:亦称“附加束”,是指心脏传导系

统以外的具有传递兴奋作用的传

导束,是一种特殊的肌束。

预激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预激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手术目的:消除预激综合征 引起的心律失常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低, 但可能存在并发症
术后恢复:术后需要一段时 间的恢复期,期间需要密切
观察病情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物,如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手术治疗:进行射频消融术, 消除异常传导通路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 运动等
预激综合征的预后与患者的 依从性、药物治疗效果、手
术治疗效果等因素有关
性别:男性预后较女性差 年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
合并症:合并其他疾病,如 高血压、糖尿病等,预后较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对预
后的影响不同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 手术治疗:进行射频消融术,消除异常传导通路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心理辅导:进行心理疏导,减 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Part Three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不良情绪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避免使用可能诱发预激综合征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 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Part One
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是否有预激综合征的特征 动态心电图监测:连续监测心电图,观察心律变化 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判断是否存在预激综合征 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电刺激心脏,观察心脏反应,判断是否存在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检查:出 现预激波或δ波
心导管检查:观察心脏内部结构,判断预 激综合征的可能性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综合征等。
心电图特征的鉴别诊断
03
介绍如何根据心电图特征鉴别预激综合征和其他心律失常,如
房颤和室上速等。
03
鉴别诊断与特殊情况
鉴别诊断方法与标准
典型预激综合征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上出现预激波,QRS波增宽, P-R间期缩短。
心电图上出现突发突止的快速型心律 失常,QRS波形态正常。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上出现宽大的QRS波,P-R间 期正常或延长。
特殊情况下的心电图表现
01
02
03
运动或情绪激动时
心电图上预激波可能更加 明显,QRS波增宽更显著 。
电解质紊乱
低钾、低镁等情况下,心 电图上可能出现假性预激 波。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电图 上出现假性预激波。
鉴别诊断案例分析
患者男,45岁,因心悸就诊,心电图显示为典型预激综合征 ,但患者否认既往有预激综合征病史。通过进一步询问病史 和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悸的疾病,最终诊断为典型预 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 件
• 预激综合征概述 • 心电图表现与特征 • 鉴别诊断与特殊情况 • 治疗与预防策略 • 病例分享与经验交流
01
预激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电传导异常的疾病,可导致快速型心律失常。根据心电图表现, 可分为A型和B型。
详细描述
预激综合征是指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的电信号传导路径, 导致心脏的电信号传导速度加快,从而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根据心电图表现,预激综 合征可分为A型和B型,其中A型预激综合征表现为V1导联的QRS波主波向上,B型预激
均可选择。

预激综合征ppt课件

预激综合征ppt课件

南开医院与您携手医路同行!
• 房室结组织属于慢反应纤维,传导速度较慢 ,且具有频率依赖性传导速度衰减的特性。
• 旁道纤维属于普通心肌,属于快反应纤维, 传导速度快,没有明显的频率依赖性传导速 度衰减的特性。
三种附加传导束:
• Kent束:→典型预激综合征 • James束:→L-G-L综合征(短P-R综合征) • Mahaim束:→Mahaim型预激综合征
•典型预激综合征
•WPW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 兴奋沿Kent束下传预先激动一部
分心室肌
•Kent束
• 同时也沿正常的房室结途径下传
激动其余心室肌
•Kent束
典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点
1. P-R间期﹤0.12s 2. QRS波起始部出现粗钝模糊的预激波(delta波) 3. QRS时间≥0.12s, P-J间期正常(<0.26s) 4. 继发性ST-T改变
• 只要不同时合并室内传导阻滞,那么沿房 室结前向传导的QRS波群是窄的。
• 如果激动沿旁路前传、沿房室结逆传(逆向传导),那 么QRS波群是宽的(就像室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和房扑
• 预激患者也可有房颤或房扑发作,这种发作大多 由冲动逆传、在心房易损期抵达心房所致。
• 当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合并旁路时,由于许多冲 动可以沿旁路下传,所以心室率可以很快。
• QRS波群通常宽大畸形。心房颤动时,QRS波群不 规整。
心室颤动与猝死
•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如果旁道不应 期过短,心室率极快,有演变为室颤 进而导致猝死的危险。
辅助检查
•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需与束支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其它 原因的ST-T改变相鉴别。鉴别时除了注意心电图上的一些 特征外,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全面分析作出判断。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ppt课件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ppt课件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 的定位诊断
1
几个相关的名词
• 预激(含间歇预激) • 预激综合征 • 旁路 • 显性旁路 • 隐匿性旁路 • 室上速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 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AVJRT)——旧称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2
各名词之间的关系(1)
• 经典的预激综合征(Wolf-Parkinson-White Syndrome,WPW)特征
17
常用的几种定位标准(一)
18
常用的几种定位标准(二)
19
常用的几种定位标准(三)
20
常用的几种定位标准(四)
21
常用的几种定位标准(五)
22
显性旁路体表心电图能定位的前提
• 预激要充分:至少有2个以上的相邻导联 QRS间期0.12S,起始部有明显Δ波
• 患者有且仅有1条旁路
23
旁路定位的原理
37
典型例6:左侧游离壁旁路(MV2点)
38
典型例7:左侧游离壁旁路(MV2点 半)
39
特殊例1:预激并室早,左后旁路 (MV5点)——注意V1也呈QS型
40
不典型例1:右后间隔旁路(TV6 点半)
41
不典型例2:右后间隔旁路(TV5-6 点)
42
不典型例3:右后间隔旁路(冠状静 脉窦口后方)
学联系途径,称为旁路,而且是显性旁路(即通称的 Kent束)
3
各名词之间的关系(2)
• 显性旁路
旁路
隐匿性旁路
• 预激
预激综合征
AVRT
AVJRT
AVRT
• 房室结双径
室上速
4
特殊类型的预激
• 短PR综合征(L-G-L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病症演示课件

预激综合征病症演示课件

并发症防治研究
关注预激综合征可能引发的并 发症如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 ,开展相关防治研究,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跨学科合作研究
加强心血管内科、心脏电生理 、遗传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合作 ,共同推动预激综合征的研究
和治疗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风险评估方法
心电图检查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预激波形,以 及是否有心律失常的表现。
动态心电图监测
长时间的心电图监测有助于发现阵发性心律失常 。
心脏电生理检查
通过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心律失常的 机制和部位。
预防措施建议
积极治疗原发病
控制心律失常
针对导致预激综合征的原发病进行治疗, 如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
手术方法
外科手术方法包括心脏切开术、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术等,旨在消 除异常电信号来源或改善心脏功能。
治疗效果评价
外科手术治疗预激综合征的效果因患者具体情况而异,但总体来说, 手术成功率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其他非药物治疗手段简介
起搏器治疗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预激综合征患者,起搏器治疗可能是 一种有效的选择。起搏器可以发放电脉冲,帮助心脏恢复 正常节律。
分型
根据心电图表现,预激综合征可分为A型、B型和C型。A型和 B型主要根据QRS波群的形态进行区分,而C型则表现为QRS 波群形态正常但伴有预激现象。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诊断依据
心电图表现
P波正常,QRS波群增宽,起始部 有预激波(delta波),ST-T波通 常继发性改变。
05
药物治疗进展与新型药物介绍

预激综合征演示ppt课件

预激综合征演示ppt课件
复发。
导管消融治疗
对于心动过速发作频繁或症状明 显的患者,导管消融治疗是根治
预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 、饮酒等诱发因素,可减少心动
过速发作。
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1 2 3
合并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心室率极快,易导 致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复律。同时给予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如胺碘酮等。
2024-01-19
预激综合征
汇报人:XXX
目录
• 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策略 • 药物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01
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是一种房室传导异常现象,冲动经附加通道下传,提早兴奋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 引起部分心室肌提前激动。
合并心力衰竭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时,应积极控制心室率 ,改善心功能。可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β 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
合并其他心律失常
如预激综合征合并其他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 滞等,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04
药物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
常用药物介绍
腺苷
为最常用的药物,通过减慢心脏传导速度来抑制心肌收缩力,使 心排血量下降,从而改善预激综合征的症状。
03
发病率
预激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对 较低,大约占人群的 0.1%-0.3%。
年龄与性别分布
预激综合征可发生在任何 年龄阶段,但以青壮年多 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 性。
遗传因素
部分预激综合征患者具有 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基 因突变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预激综合征ppt幻灯片

预激综合征ppt幻灯片
预激综合征
1
正常传导
2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 定义:是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 心电图的预激是指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分或全部。
❖ 发生预激的解剖学基础是,在房室特殊传导组织以外还存 在有普通工作心肌组成的肌束。
❖ 这是一种先天性异常,其发病率 0.15%.大多无其他心脏异 常征象,可于任何年龄经体检心电图或发作PSVT被发现, 以男性居多。
δ波),终末部分正常。 ST-T段呈继发性改变。
典型预激综合征A型心电图
❖ 窦性心律, ❖ PR间期0.12s, ❖ QRS时限为0.12s, ❖ V1--V6导联QRS波
群主波向上
旁道位于左心室后基底部
典型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
❖ 窦性心律, ❖ PR间期0.10s, ❖ QRS时限为0.12s,起
解剖生理学基础
❖ 旁路束是指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的,和正常传导系统不
同的肌性通道。其一端插入传导组织内,另一端和心肌纤 维束相连。 ❖ 类型: 房室旁路(Kent)连接心房与心室,可位于房室环的任
何部位。 房希氏束(James)连接房室结和希氏束的肌束。 结室纤维(Mahain)连接希氏束和心室或房室结和心
始部分粗钝 ❖ V1δ波可向上或向
下,但主波向下。 V5δ波及主波向上
旁道位于右室外侧壁
典型预激综合征B型
12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一) James`束
无δ波 P-R间期短
旁道
LGL-综合症
❖ P-R间期缩短< 0.12秒
❖ QRS波群时间正常 ❖ 没有δ波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三)Mahaim`束
有δ波 P-R间期正常
旁道 希-室旁道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课件PPT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诊断课件PPT

动态观察
预激波在不同时间可能会有变化,因 此需要多次检查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变 化。
04
预激综合征显性旁路的体表心电图特

典型心电图特征
胸导联QRS波群起始 部分粗钝,呈现预激 波。
心室预激波形态多变 ,可呈左束支阻滞型 、右束支阻滞型或不 定型。
继发性ST-T改变, ST段呈下斜型压低, T波呈负正双向或倒 置。
预激综合征的危害
01
02
03
猝死风险
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等严重心 律失常的风险较高,可能 导致猝死。
心功能不全
长期的心律失常可能导致 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
影响生活质量
心悸、胸闷等症状可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体表心电图在预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

体表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01
体表心电图是通过在人体表面放 置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波形 图。
不典型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表现不典型,仅在V1导联可见 预激波。
仅在运动或药物试验时出现预激波。
仅在胸导联或肢体导联部分出现预激 波。
心电图特征的鉴别诊断
与束支阻滞鉴别
束支阻滞的预激波较细,且多在V5导联或更晚的导联出现。
与室性早搏鉴别
室性早搏的QRS波群畸形,且无预激波。
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鉴别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群形态正常,且无预激波。
02
体表心电图能够反映心脏的电生 理变化,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 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诊断具有 重要意义。
体表心电图在预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体表心电图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主要 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心电图上的预激 波和预激波形态的变化,可以判断是 否存在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用课件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 通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预激综合征概述 • 心电图表现与特征 •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与干预 • 预激综合征的预防与日常护理 • 预激综合征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预激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律失常,其特征在于心房和心室 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异常。根据异常传导通路的解剖学 特点,预激综合征可分为A型和B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总结词: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心动过速、心悸、胸闷等。
心电图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 详细描述:预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异常电信号传导通路的解剖学特点和心脏节律异常的程度 有关。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心悸、胸闷、头晕等。在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主要手段,通过心电图可以观察到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信号传导异常,从而确诊预激综合征 。对于疑似患有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要求进行心电图检查,并根据心电图的结果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服用药物,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同时,药物治疗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头痛、恶心、呕吐等,需要密 切关注。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也是预激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主要包括 导管消融和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导管消融是通过导管插入心 脏,对异常电信号进行消融,以根治心动过速。心脏起搏器 植入则是通过植入起搏器来控制心脏的节律。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关注症状
留意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 及时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竞技活动,以免诱 发心律失常。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 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型预激
.
13
右侧旁道(B型预激): 1、 V1导联Δ波负向, QRS波以S波为主 2、 I和/或aVL导联Δ波 呈正向
B型预激
.
14
二)短P-R综合征(L-G-L综合征)
1 P-R间期<0.12s; 2 QRS波群正常; 3 QRS起始部无预激波。
.
15
.
16
三、Mahaim型预激综合征
发作,就称为预激综合征。
.
5
二、产生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旁道:亦称“附加束”,是指心脏传导系
统以外的具有传递兴奋作用的传
导束,是一种特殊的肌束。
旁道是产生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
.
6
根据旁道的位置,通常将其分为:
Kent束:房室旁道,连接心房和心室的肌束;
James束:房室结旁道,连接后结间束和房室
.
9
.
10
.
11
旁道的定位:
左侧旁道: 1、 V1导联Δ波正向,QRS波R为主; 2、 I和/或aVL导联Δ波呈负向或水平。 右
侧旁道: 1、 V1导联Δ波负向,QRS波S波为主 2 、I和aVL导联Δ波呈正向。
.
12
左侧旁道(A型预激): 1、 V1导联Δ波正向, QRS波以R波为主 2、 I和/或aVL导联Δ波 呈负向或水平。
.
25
洋地黄效应
.
26
.
27
.
28
正常心电图
.
29
室上性心动过速
.
30
房颤
.
31
III°-AVB
.
32
No Image
/10/29
.
33
.
1
总体安排
总论与正常心电图 3 房室肥大 1 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 2 心律失常及其他 2
.
2
心律失常的分类: 过缓、过速、不齐、
1.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停搏、SSS
异位心律 被动性 逸搏、逸搏心律
主动性
早搏、心动过速、 扑动颤动
2.激动传导异常 生理性传导障碍 干扰、脱节 窦房阻滞、房内阻滞、 病理性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束支 及分支传导阻滞 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结下部或房室束;
Mahaim束;结室旁道,连接房室结下部至室
间隔后部心肌。
.
7
三、预激波的形成:
.
8
四、各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一)经典型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1 P-R间期<0.12s; 2 QRS波群时间>0.11s; 3 QRS波起始部粗钝,出现预激波“Δ”; 4 P-J时间正常(0.27s); 5 可有继发性ST-T改变。
.
20
高血钾
.
21
低血钾
1 定义:血钾<3.5 mmol/L 2 表现:①心肌缺钾→室早
②骨骼肌缺钾→乏力
③平滑肌缺钾→腹胀。 3 EKG :
①血钾<3.5 mmol/L→T波低平,可有U波
②血钾<3.5 mmol/L→室早。
.
22
低血钾Biblioteka .23.24
洋地黄
1 ST段呈鱼钩样下移:只提示洋地黄心肌 作用已发生。只有此现象不能诊断为洋地 黄中毒,必须合并心律失常才能诊断为洋 地黄中毒。 2 心律失常:最有价值的是室早,表现二 联律、三联律。
.
3
预激综合征
一、什么是预激综合征 二、解剖学基础 三、预激波的形成 四、心电图特点
.
4
一、什么是预激综合征
当房室间解剖上存在异常旁道时,可使窦房
结发出的激动在经由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的同
时,也通过旁道以短路传导的方式提前激动一部
分心室肌,这种房室间传导加快的现象引起的心
电图特征,加上临床上与它有关的快速心律失常
1 P-R间期正常; 2 QRS波群时间>0.11s; 3 QRS波起始部粗钝,有预激波“Δ”; 4 可有继发性ST-T改变。
.
17
.
18
.
19
其它因素对心电图的影响
高血钾
1 定义:血清钾>5.5mmol/L 2 ECG: ①血钾>6.0mmol/L时T波高尖呈帐篷状 ②血钾>7.0mmol/L时P波消失,QRS波增 宽,T波仍高尖 ③血钾>8.0mmol/L时,产生室扑、室颤或 心脏停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