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rmax2d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gprmax教程案例

gprmax教程案例

gprmax教程案例gprmax是一种基于Python的开源地质雷达仿真软件包,主要用于模拟地质雷达探测信号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

本文将以gprmax教程案例为题,列举10个案例,介绍了gprmax在地质雷达仿真领域的实际应用。

1. 地下金属探测本案例模拟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探测金属目标时的工作原理。

通过设置地下金属目标的位置和性质,可以观察到地质雷达信号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从而判断出金属目标的位置和形状。

2. 地下水位探测该案例模拟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探测地下水位时的工作原理。

通过设置地下水位的位置和性质,可以观察到地质雷达信号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从而判断出地下水位的深度和分布情况。

3. 地下土层探测本案例模拟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探测土层结构时的工作原理。

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土层和其物理参数,可以观察到地质雷达信号在土层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从而判断出土层的厚度和分布特征。

4. 基于地质雷达的地质结构建模该案例通过模拟地质雷达信号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实现了对地质结构的三维建模。

通过设置地下介质的不同物理属性,可以观察到地质雷达信号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和反射强度,从而建立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

5. 地下障碍物检测本案例模拟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探测障碍物时的工作原理。

通过设置地下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可以观察到地质雷达信号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从而判断出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

6. 地下管道检测该案例模拟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探测地下管道时的工作原理。

通过设置地下管道的位置、形状和物理参数,可以观察到地质雷达信号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从而判断出地下管道的位置和形状。

7. 断层检测本案例模拟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探测断层时的工作原理。

通过设置断层的位置和形状,可以观察到地质雷达信号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从而判断出断层的位置和形状。

8. 地下洞穴探测该案例模拟了地质雷达在地下探测洞穴时的工作原理。

超宽带探地雷达浅层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超宽带探地雷达浅层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摘要在城市以及乡镇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公路、桥梁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些基础设施由于各种原因(如建材质量、交通工具超载、恶劣天气等)会出现各种病害,如裂缝、下沉、脱空、变形等,容易造成各种交通事故,因此公路、桥梁等基础交通设施的状况调查和护养愈显重要。

同时由于规划与建设的不同步,在布置和建设地下管道、电缆、排水系统等地下设施时,常会遇到与其它工程设施冲突的问题。

因此在正式实施地下设施建设工程前,需要获取地下结构和目标分布等信息,以分析地下工程的可行性。

超宽带探地雷达技术是一种高效、精确的无损探测方式,对浅层目标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

本文叙述了超宽带探地雷达的发展背景,系统组成与技术原理,研究了超宽带探地雷达在浅层目标探测方面的重构与仿真,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谱估计的超宽带探地雷达浅层目标探测方法,同时分别利用RIS-K2探地雷达系统与GprMax2D软件进行实测和仿真实验,在Matlab数值计算环境中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目标探测数据处理。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超宽带探地雷达系统和理论进行了研究,对浅层目标进行了模型重构,同时利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GprMax2D软件对重构模型进行仿真,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目标仿真数据处理。

2.将超宽带探地雷达技术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实践应用中。

本文使用意大利IDS公司RIS-K2探地雷达系统进行了目标数据采集和目标探测实验。

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成像和算法处理。

3.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谱估计的超宽带探地雷达浅层目标探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针对探测深度小于5m的浅层目标探测的应用,减少了探测过程中所需存储的数据量,计算复杂度低,算法处理速度快,可以实现采集过程与数据处理过程的结合。

本文利用RIS-K2探地雷达系统对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内的湖滨北路与嵩山路进行了实测,利用所提方法对探测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

GPRMAX2D知识点汇总

GPRMAX2D知识点汇总

GprMax是爱丁堡大学的Antonis Giannopoulos于1996年推出来的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和理想匹配层(PML)边界吸收条件的探地雷达正演数值模拟软件,用于探地雷达成像研究。

其中,GprMax2D是二维正演,GprMax3D为三维正演。

该软件可以在Windows、Linux和MacOS三个平台上使用。

本文主要针对Windows平台进行说明。

一、软件获得该软件为免费软件,可以去GprMax官网下载。

也可点此直接下载。

二、准备工作软件无需安装,下载后用解压工具解压,找到Windows文件夹,直接双击GprMax2D.exe 即可运行。

但是为了方便批量模拟,建议把Windows文件夹下的文件(cygwin1.dll、GprMax2D.exe 和GprMax3D.exe)全部复制到系统盘系统搜索路径下,例如:C:\Windows。

如果只进行二维正演,只复制cygwin1.dll和GprMax2D.exe即可。

当然也可放在任意路径下,只要使用时包含所在路径就OK了。

笔者习惯放在系统要目录下,即C:\。

另外,最好建立一个输入文件和模拟结果存放的专用文件夹,并且把tools文件夹下的文件(gprmax.m、gprmax2g.m、gprmax3g.m、gprmaxde.m和gprmaxso.m)全部复制到该专用文件夹下,注意文件夹名最好使用英文。

如果只进行二维正演,只复制gprmax.m和gprmax2g.m即可。

笔者习惯使用D:\GPR。

正演结果需要用MA TLAB进行绘图,因此需要安装有MA TLAB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和安装方法此处不再说明,以后使用将假设读者已经成功安装MA TLAB软件。

三、软件使用一般进行数值模拟时通常都是若干个对比模型进行模拟,因此本文只介绍批量模拟的方法。

如此一来,笔者将认为读者的软件和笔者一样放在C:\,输入文件和gprmax.m、gprmax2g.m文件已经放在D:\GPR。

matlab文件的导入导出

matlab文件的导入导出
详细可参考FDTD算法的相关文献。
gprmax.m的使用例子:
fileout = 'bre1.out';
[Header,Fields]=gprmax(fileout);
N=1:Header.NSteps; %移动次数
Position=Header.dx*Header.tx+(N-1)*(Header.dx*Header.TxStepX); %天线每次所在位置
#domain: 1.0 1.5
表示1.0*1.5的大小范围
#dx_dy:
表示x和y轴上的偏移量(如△x、△y)
#dx_dy: f1 f2
表示x轴偏移f1和y轴方向上偏移f2
#domain: 1.0 1.5
#dx_dy: 0.1 0.1
则模型的单元数为10*15
#domain: 1.0 1.5
#dx_dy: 0.01 0.01
GprMaxV2.0下载地址:/Download.html
说明:翻译得不好,还望大家见谅,因为我也是边看边译的。
3.1 GprMax2D命令的一般注意事项
为了描述GprMax2D/3D命令及其参数,我们作以下约定:
f表示浮点数(如1.5或15e-1、1.5e1)
Header.nrx:
Header.nrx_box:
Header.tx=0.0875/Header.dx=35;
Header.ty=0.4525/Header.dy=181;
Header.source=’MyLineSource’;
Header.delay=0;(等于#tx:命令的第四个参数)
Header.removed=12e-9;(等于#tx:命令的第五个参数)

gprmax in语法

gprmax in语法

gprmax in语法
GprMax 是一款用于地质雷达(地质雷达)建模和仿真的开源软件。

以下是GprMax 输入文件的一些基本语法元素:
1.Model:定义地质雷达模型的整体属性,例如模型的尺寸、
网格大小等。

[Model] name = MyModel ...
2.Grid:定义模型中的网格参数,包括网格的大小、分辨率
等。

[Grid] ...
3.Medium:定义模型中不同区域的介电常数等电磁参数。

[Medium] ...
4.Antenna:定义天线的位置、方向和波形等属性。

[Antenna] ...
5.Simulation:定义仿真的参数,如时间步长、仿真时间等。

[Simulation] ...
6.Output:定义仿真结果的输出参数,包括波形数据、二维切
片、三维体绘图等。

[Output] ...
7.Events:定义模拟中的事件,如激发事件、记录事件等。

[Events] ...
这只是GprMax 输入文件的基本框架,具体的语法和参数取决于您的模型和仿真需求。

要详细了解GprMax 的语法和参数,建议查阅GprMax 的官
方文档,其中包含了详细的说明和示例。

在编写输入文件时,请确保遵循正确的语法规则以确保成功进行地质雷达建模和仿真。

gprmax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gprmax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gprmax例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地质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探测技术,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获取地下物体的信息。

GPR技术在地质勘探、建筑结构检测、土壤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GPRMAX是一个用于地质雷达模拟的开源软件,它能够模拟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过程,并且根据地下目标的电磁响应生成雷达波形数据。

GPRMAX的发展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地下结构和物体,并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土壤科学研究以及非侵入性的建筑结构检测等领域。

GPRMAX提供了一系列的模型和算法,使用户能够灵活地设置地下模型和雷达参数,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该软件还支持多种天线类型和信号处理算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配置。

此外,GPRMAX还提供了一套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工具,方便用户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展示。

本文将重点介绍GPRMAX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

通过深入了解GPRMAX的使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质雷达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从而能够在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中更加有效地利用该技术。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介绍GPRMAX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应用案例,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

在引言中,我们将对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进行概述,并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

正文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了GPRMAX和GPRMAX的应用。

2.1 GPRMAX介绍部分将对GPRMAX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将介绍GPRMAX是什么、它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等信息。

同时,我们将探讨GPRMAX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它在地质勘探、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2.2 GPRMAX的应用部分将详细介绍GPRMAX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

我们将介绍GPRMAX在地下管道检测、土壤污染勘测、建筑结构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并分享相关案例分析和成果展示。

maxpool2d计算公式

maxpool2d计算公式

maxpool2d计算公式Maxpool2d是深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池化层,它用于减小特征图的大小,同时保留图像中最重要的特征。

Maxpool2d的计算公式如下:-输入:一张mxn的特征图-池化核大小:kxk- 步长(stride):s- 补零(padding):p输出的特征图大小计算公式如下:output_size = ((m - k + 2p)/s) + 1output_width = ((n - k + 2p)/s) + 1其中,m和n分别是输入特征图的高度和宽度。

池化核(kernel)指的是在进行池化操作时,对输入特征图进行采样的窗口大小。

通常用一个正方形的窗口表示,大小为k x k。

池化核的大小一般是根据具体网络结构进行设定的。

步长(stride)是指在进行池化操作时,池化核在特征图上移动的步长。

步长的值决定了特征图的下采样程度,即输出特征图的大小。

补零(padding)是指在进行池化操作时,对输入特征图进行填充的操作。

填充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输出特征图的大小与输入特征图相同,使得卷积神经网络的各个层之间能够对齐。

池化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特征图用池化核窗口进行采样,得到每个窗口内的最大值。

2.将得到的最大值填充到输出特征图的相应位置。

池化操作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减小参数:池化操作通过保留每个窗口内的最大值,减小了特征图的尺寸,从而减小了网络的参数数量。

2.减小过拟合:池化操作通过对特征图进行下采样,保留了重要的特征信息,减少了对细节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网络的过拟合风险。

3.提取关键特征:池化操作通过保留每个窗口内的最大值,强调了图像中最重要的特征信息,并且通过减小尺寸,将重要的特征集中到一个更小的特征图中。

总结来说,Maxpool2d通过对特征图进行下采样和特征选择,能够有效地减小网络的参数数量和计算复杂度,提升网络的计算效率和泛化能力。

同时,它可以保留图像中最重要的特征信息,有利于网络的特征提取和表达能力。

基于GPRMax 2D的探地雷达图像正演模拟

基于GPRMax 2D的探地雷达图像正演模拟

基于GPRMax 2D的探地雷达图像正演模拟作者:余凯来源:《价值工程》2016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介绍使用利用基于时间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软件GprMax2D,分析了探地雷达地质图像的模拟过程,并举例模拟隧道中典型不良地质体的雷达图像结果与识别。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 (FDTD) simulation software GprMax2D, analyzes the geological image simulation process of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and gives examples to simulate the radar image result and recognition of the typical adverse geological bodies in the tunnel.关键词:探地雷达;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隧道Key words: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simulation;tunnel中图分类号:TN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0-0231-020 引言为保证有效开发利用山体隧道空间,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高效,查明掌子面前方的富水带、岩溶空洞、断层裂隙带等,需要对隧道掘进方向进行超前预报。

由于探地雷达能够满足对复杂地质环境的在线探测,在工程和环境问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时间剖面图是探地雷达探测成果的体现,而对于复杂的时间剖面图的解释工作通常要求大量的试验来相互验证,而实际场地的试验存在诸多的制约条件,比如探地雷达设备问题、周围环境中电缆,施工车辆等对测量结果的干扰以及实际经费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探地雷达结果的验证困难重重。

城市地下非金属管线探地雷达应用研究

城市地下非金属管线探地雷达应用研究

文章编号:2095-6835(2023)21-0078-03城市地下非金属管线探地雷达应用研究冯晓庆(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00)摘要:非金属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但因资料保存缺失、日常管理不足、城市地下地层介质复杂的干扰,导致想实现对非金属管线的精准探测难度较大。

因此,为提高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准度,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管线的破坏,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利用GprMax2D模拟软件对不同情况下城市地下管线进行数值模拟,结合MATLAB软件输出模拟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探地雷达在实际工程探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从雷达波反射的双曲线特征能够准确探测出非金属管线,分辨效果良好,所得结论对识别城市地下非金属管线时探地雷达的反射信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非金属管线;探地雷达;数值模拟;现场探测中图分类号:TU990.3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3.21.022地下城市管线主要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内给排水、热力、通信、电力、燃气、工业等管线及附属设置,是维持城市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考虑到城市地下管线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城市地下空间改造中应对管线的空间位置进行准确的探查,有助于避免因决策和施工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为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地下管线铺设奠定基础。

由于地下管线的材质不同,一般可分为金属管线和非金属管线,其中金属管线具有明显的感应特征,利用电磁感应法、高密度电法、磁梯度法均能获得显著的探测效果[1]。

但对于非金属管线而言,上述探测方法效果不佳。

而探地雷达作为一种高新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凭借其高精度、高效率、无损检测等优势,在非金属管线的探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1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GprMax2D是建立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理论基础上的一款数值模拟软件。

GprMax2D_In命令

GprMax2D_In命令

GprMax2D 2.0版本共有32条命令:#title:#domain:#dx_dy:#time_step_stability_factor:#time_window:#messages:#number_of_media:#nips_number:#media_file:#geometry_file:#medium:#abc_type:#abc_order:#abc_stability_factors:#abc_optimization_angles:#abc_mixing_parameters:#pml_layers:#box:#cylinder:#x_segment:#y_segment:#triangle:#analysis:#end_analysis:#tx:#rx:#rx_box:#snapshot:#tx_steps:#rx_steps:#line_source:#excitation_file:GprMax2D命令参数:一般命令:包括用于指定的大小和模型的离散ABC相关命令: 允许定制和优化吸收边界条件介质和对象的构造命令: 用不同的参数来在模型中引入不同的介质和构造简单的几何形状激励和输出命令:用来放置源代码和模型的输出点运行GprMax2D最低限度的命令如下:•#domain:•#dx_dy:•#time_window:•至少一个#analysis:及与其对应的结束命令#end_analysis:至少一个#tx:与#rx:,或者#rx_box:命令•为了使#tx: 命令正确运行,同时需要一行新的#line_source:命令一般命令:#title:模型的题目#title: strStr即是模型的题目,必须是单行的。

#domain:模型的范围(单位:米)#domain: f1 f2f1与f2分别代表x和y轴上的量度大小#domain: 1.0 1.5表示1.0*1.5的大小范围#dx_dy:表示x和y轴上的偏移量(如△x、△y)#dx_dy: f1 f2表示x轴偏移f1和y轴方向上偏移f2#domain: 1.0 1.5#dx_dy: 0.1 0.1则模型的单元数为10*15#domain: 1.0 1.5#dx_dy: 0.01 0.01则模型的单元数为100*150最大允许时间步△t与△x、△y的约束关系如下:(3.1)C为光速,GprMax2D中计算△t使用3.1式等号。

GPRMAX2D知识点汇总

GPRMAX2D知识点汇总

GprMax是爱丁堡大学的An to nis Gia nn opoulos于1996年推出来的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 )算法和理想匹配层(PML )边界吸收条件的探地雷达正演数值模拟软件,用于探地雷达成像研究。

其中,GprMax2D是二维正演,GprMax3D为三维正演。

该软件可以在Windows、Linux和MacOS三个平台上使用。

本文主要针对Windows平台进行说明。

一、软件获得该软件为免费软件,可以去GprMax官网下载。

也可点此直接下载。

、准备工作软件无需安装,下载后用解压工具解压,找到Windows文件夹,直接双击GprMax2D.exe 即可运行。

但是为了方便批量模拟,建议把Windows文件夹下的文件(cygwin1.dll、GprMax2D.exe 和GprMax3D.exe )全部复制到系统盘系统搜索路径下,例如:C:\Windows。

如果只进行二维正演,只复制cygwin1.dll和GprMax2D.exe即可。

当然也可放在任意路径下,只要使用时包含所在路径就0K 了。

笔者习惯放在系统要目录下,即。

另外,最好建立一个输入文件和模拟结果存放的专用文件夹,并且把tools文件夹下的文件(gprmax.m、gprmax2g.m、gprmax3g.m、gprmaxde.m 禾口gprmaxso.m)全部复制至U该专用文件夹下,注意文件夹名最好使用英文。

如果只进行二维正演,只复制gprmax.m和gprmax2g.m即可。

笔者习惯使用D:\GPR。

正演结果需要用MATLAB进行绘图,因此需要安装有MATLAB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和安装方法此处不再说明,以后使用将假设读者已经成功安装MATLAB软件。

三、软件使用一般进行数值模拟时通常都是若干个对比模型进行模拟,因此本文只介绍批量模拟的方法。

如此一来,笔者将认为读者的软件和笔者一样放在,输入文件和gprmax.m、gprmax2g.m文件已经放在D:\GPR。

基于GPRMax2D的探地雷达图像正演模拟

基于GPRMax2D的探地雷达图像正演模拟

来 相互 验证 , 现场 的试 验 常 常 受地 、 天气 、 料准备 、 地雷 达设 材 探
备 以及 经济条 件 等 方 面 的 影 响 , 还有 隧道 本 身 封 闭 空间结 构 以及 现 场 机 械 设备 、 电缆 等对 探 测 结 果 的影 响 。针对 这些 不确定 因素 , 常常是 费 时 , 费
的模 拟 过程 , 举 例 模 拟 复 杂 地 质 条 件下 的 雷 达 图 像 结 果 与 识 别 。 并
关键 词 : 探地雷达 ; 时域有 限差分法 ; 模拟
中 图 分 类 号 : 61 P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收 稿 日期 : 08 6 0 20—0- 2
Fo wa d s m u a i n o PR m a e Ba e n G PRM a 2 r r i l to f G I g sd o x D
能解 决 以上 问题 。
利用 计算 机进 行正 演数 值模 拟是 解决 上述 矛
盾, 提高探 测 效 率 和数 据解 释 的好 方 法 。正 演 数
探地雷达是 已被 广泛应用 于工程 和环境 问
题 。探地 雷达 探 测 的成 果 是 时 间 剖 面 图 , 于复 对
值模拟不但可 以揭示 一些意想不到 的结果 , 还能
维普资讯
第 4期
周 奇 才 等 : 于 G R x D 的 探 地 雷 达 图像 正 演 模 拟 基 P Ma 2
得 到常规 实验 得 不 到 的数 据 , 重 要 的是 为 建 立 更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0 4 0 2 , 北省 自然科 学 基 金 (0 7 A3 7资 助 项 目 。 国 4742)湖 2 0 AB 1 ) 作者简介 : 奇才(92 )男 , 苏宜兴人, 周 16一 , 江 教授 , 士 生导 师 , 博 主要 从 事 机 电一 体 化 、 市 建 设 机 械 智 能 控 制 研 究 。 城

二维随机变量知识点总结

二维随机变量知识点总结

二维随机变量是指具有两个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以下是关于二维随机变量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联合概率密度函数(Joint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描述了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表示为f(x, y)。

它可以用于计算二维随机变量落在某个区域内的概率。

2.边缘概率密度函数(Margina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边缘概率密度函数描述了二维随机变量各自的概率分布,表示为f(x)和f(y)。

通过对联合概率密度函数进行积分,可以得到边缘概率密度函数。

3.条件概率密度函数(Conditiona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DF):条件概率密度函数描述了在给定一个随机变量取特定值的条件下,另一个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条件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f(y|x)或f(x|y),其中y|x表示已知x时y的条件下的概率密度函数。

4.期望值和方差:二维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可以通过对应的公式来计算。

例如,期望值可以表示为E(X)、E(Y),而协方差表示为Cov(X, Y)。

协方差描述了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5.相互独立:如果二维随机变量X和Y是相互独立的,意味着它们的联合概率分布可以分解为各自的边缘概率分布的乘积,即f(x, y) = f(x) * f(y)。

6.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二维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指标。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其中-1表示完全负相关,1表示完全正相关,0表示无线性相关。

7.协方差矩阵:协方差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用于描述多元随机变量之间的协方差关系。

它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是随机变量的方差,而其他元素则表示各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协方差。

以上是关于二维随机变量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这些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于概率论、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等领域。

探地雷达阵列成像

探地雷达阵列成像

摘要有大量的记载探地雷达的相关书籍和论文,我们可以对探地雷达的发展概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难看出探地雷达未来的发展方向。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是在数字阵列雷达、多基雷达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制雷达,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逐渐成为下一代雷达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由于采用了波形分集技术,与传统相控阵雷达相比,MIMO雷达具备多项优点,如突破阵元间距半波长限制、提高角度分辨率、提高系统自由度等。

MIMO雷达在提高信号处理灵活性的同时,也由于其新体制特征及结构特点,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多通道积累检测问题,波形设计和阵列结构优化问题以及系统自由度过高导致的自适应算法性能下降等问题。

雷达成像方面有很多相关的软件,比如GprMax,一款基于FDTD(时域有限差分)的探地雷达仿真软件,其生成文件包括几何图和数据剖面图,这些生成文件是由MATLAB 读取的。

雷达成像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成像的算法,通过对算法的不断研究和改进,提出了很多算法,有些算法可以相互结合,从而改善成像效果,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这些算法又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算法,诸如RD-BP算法、TCC-BP算法等,针对不同的算法,借助MATLAB 对算法进行仿真,并得到仿真图像。

关键词:多输入多输出雷达;数字波束形成;反向投影算法;MATLABAbstract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records of books and papers relate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W e can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GPR,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GPR in the future.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 (MIMO) radar is a new mode of radar system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digital array radar, multistatic radar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Since its obvious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huge development potential, MIMO radar will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directions of the radar system development in future.By using waveform diversity technique, Through proper improvements traditional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can be applied to MIMO radar. Moreover, this new type of radar system offers a new paradigm for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the strong demands for waveform and arra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a noticeable performance decline of adaptive algorithms for the excessive degree of freedom, etc.There are a lot of software related to radar imaging, such as GprMax, a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simulation software based on FDTD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The generated files including geometric figure and data section are read by the MA TLAB..The most critical part of radar imaging is the im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different theoretical basis, the algorithm derives a lot of different algorithms, such as RD-BP algorithm, the TCC-BP algorithm, etc. For different algorithms ,we can get the simulation images with the help of MA TLAB.Key words: MIMO radar, digital beamforming, back projection,MATLAB目录§1 绪论 (1)§1.1 探地雷达 (1)§1.1.1 基本原理 (1)§2 阵列成像算法概述 (2)§2.1 MIMO雷达基本原理 (2)§2.2 MIMO雷达基本模型 (3)§2.2.1 虚拟阵列 (3)§2.2.2 信号模型 (5)§3 探地雷达的正演 (6)§3.1 GPRMAX模拟探地雷达二维模型 (6)§4 数据处理 (7)§4.2 MIMO雷达波束形成技术 (7)§4.2.1 数字波束形成的原理 (7)§4.2.2 数字波束形成MATLAB仿真 (8)参考文献 (10)§1 绪论§1.1 探地雷达§1.1.1 基本原理探地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1MHz~1GHz)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通过地面发射天线(T)将信号送入到地下,经地层界面或者目的体反射后再返回地面由接收天线(R)接受电磁波的反射信号,通过分析电磁波反射信号的振幅特征和时频特征来了解地层或者目的体的特征信息。

GprMa中文说明指导书

GprMa中文说明指导书

GprMa中文说明指导书GprMax中GprMax2D的使用方法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7软件版本:&参考资料:[1]一、GprMax2D软件使用直接运行..\\,会出现以下窗口(也可以在命令提示符窗口输入命令运行) :输入文件名注意:要输入文件的全路径;*.in文件只要出现任何语法错误或者路径错误,软件都会自动关闭,不会有任何错误提示。

出现以下画面(,*.in的命令参考前面的文章或[1]):运行完毕会发现..\\、,复制到tools文件夹。

二、数据成像tools文件夹下有五个m文件:,, , , 。

,,其他三个以后有空再写。

;(参考[1])介电常数的;。

gprmax2g函数用于读取GprMax2D软件仿真探地雷达模型生成的二进制几何数据。

gprmax2g函数的原型:[mesh,header,media] = gprmax2g( 'filename' );media: 存储介质类型,;header: 存储模型的几何参数;: 模型的名称;: 模型在X轴每次偏移大小(单位:m);: 模型在Y轴每次偏移大小(单位:m);: 最大允许时间步长(单位:秒);: 模型在X轴的偏移次数;: 模型在Y轴的偏移次数;例子:如输入文件*.in中定义:#domain:#dx_dy:那么:=; =;= 1/(c*sqrt(1/^2+1/^2)); (其中c=299792458,为光速,公式参考[1]); =; =;mesh: 存储模型数据,M x N的数组,其中M为Y轴方向的Yee单元数目,N为X轴方向的Yee单元数目;M=,N=;:filegeo = '';[meshdata,header,media]=gprmax2g(filegeo);figure(1);[MM,NN]=size(meshdata);imagesc((1:NN)*,(1:MM)*,meshdata)axis('equal');xlabel('x(m)');ylabel('y(m)');gprmax函数用于读取GprMax2D与GprMax3D软件仿真探地雷达模型生成的二进制波形数据。

gprmax常用命令

gprmax常用命令

gprmax常用命令GPRMax是一款用于地质雷达数据处理的开源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常用命令,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各种地质雷达数据处理任务。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GPRMax命令及其详细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Simulation** 模拟该命令用于进行地质雷达数据的模拟,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模型参数进行雷达信号传播和反射的模拟。

使用该命令需要指定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的路径。

命令示例:```python/usr/local/gprmax/bin/gprdo.py /path/to/input_file/path/to/output_file```2. **Geometry** 几何形状该命令用于设置地质雷达模拟中的几何形状,如天线位置、材料位置等。

用户可以自定义几何形状以满足不同的模拟需求。

使用该命令需要指定几何文件的路径。

命令示例:```pythongeometry /path/to/geometry_file```3. **Material properties** 材料属性该命令用于设置地质雷达模拟中的材料属性,如介电常数、电导率等。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材料的属性以模拟不同地质结构。

使用该命令需要指定材料属性文件的路径。

命令示例:```pythonmaterial_properties /path/to/material_properties_file```4. **Time windowing** 时间窗处理该命令用于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时间窗处理,以提取所需的数据时间段。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时间窗参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满足后续分析需求。

使用该命令需要指定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的路径,并设置时间窗参数。

命令示例:```pythontime_windowing /path/to/input_file /path/to/output_file start_time end_time```5. **Filtering** 数据滤波该命令用于对地质雷达数据进行滤波处理,以去除噪声或者突变的干扰。

GPRMAX2D知识点汇总

GPRMAX2D知识点汇总

GprMax是爱丁堡大学的Antonis Giannopoulos于1996年推出来的一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和理想匹配层(PML)边界吸收条件的探地雷达正演数值模拟软件,用于探地雷达成像研究。

其中,GprMax2D是二维正演,GprMax3D为三维正演。

该软件可以在Windows、Linux和MacOS三个平台上使用。

本文主要针对Windows平台进行说明。

一、软件获得该软件为免费软件,可以去GprMax官网下载。

也可点此直接下载。

二、准备工作软件无需安装,下载后用解压工具解压,找到Windows文件夹,直接双击GprMax2D.exe 即可运行。

但是为了方便批量模拟,建议把Windows文件夹下的文件(cygwin1.dll、GprMax2D.exe 和GprMax3D.exe)全部复制到系统盘系统搜索路径下,例如:C:\Windows。

如果只进行二维正演,只复制cygwin1.dll和GprMax2D.exe即可。

当然也可放在任意路径下,只要使用时包含所在路径就OK了。

笔者习惯放在系统要目录下,即C:\。

另外,最好建立一个输入文件和模拟结果存放的专用文件夹,并且把tools文件夹下的文件(gprmax.m、gprmax2g.m、gprmax3g.m、gprmaxde.m和gprmaxso.m)全部复制到该专用文件夹下,注意文件夹名最好使用英文。

如果只进行二维正演,只复制gprmax.m和gprmax2g.m即可。

笔者习惯使用D:\GPR。

正演结果需要用MA TLAB进行绘图,因此需要安装有MA TLAB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和安装方法此处不再说明,以后使用将假设读者已经成功安装MA TLAB软件。

三、软件使用一般进行数值模拟时通常都是若干个对比模型进行模拟,因此本文只介绍批量模拟的方法。

如此一来,笔者将认为读者的软件和笔者一样放在C:\,输入文件和gprmax.m、gprmax2g.m文件已经放在D:\GP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