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导体电介质和磁介质之将介质板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所做的功
超强高中物理竞赛讲义7静电场中导体和电介质

电场能量密度
推广
电场能量例题
请在放映状态随下点堂击小你认议为是对的答案
如图金属球 A 与同心球壳 B
Q
组成电容器,球 A 带电荷 q 球壳
q
B 带电荷 Q,测得球与球壳的电 A 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势差为,则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B
(1) q VAB
(3) q + Q VAB
Q (2) VAB (4) q + Q
2VAB
Q
组成电容器,球 A 带电荷 q 球壳
q
B 带电荷 Q,测得球与球壳的电 A O
势差为,则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B
(1) 8 VAB
(3) 8 + Q VAB
Q (2) VAB (4) 8 + Q
2VAB
结束选择
请在放映状态小下议点击链你接认为4是对的答案
如图金属球 A 与同心球壳 B
Q
组成电容器,球 A 带电荷 q 球壳
结束选择
请在放映状态小下议点击链你接认为1是对的答案
如图金属球 A 与同心球壳 B
Q
组成电容器,球 A 带电荷 q 球壳
q
B 带电荷 Q,测得球与球壳的电 A O
势差为,则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B
(1) 8 VAB
(3) 8 + Q VAB
Q (2) VAB (4) 8 + Q
2VAB
结束选择
请在放映状态下点击你认为是对的答案
如图金属球 A小与议同链心球接壳2B
Q
组成电容器,球 A 带电荷 q 球壳
q
B 带电荷 Q,测得球与球壳的电 A O
势差为,则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大学物理第7章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课后习题及答案

1第7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习题及答案1. 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两个导体球,相距甚远。
用细导线连接两球并使它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s 和2s 。
忽略两个导体球的静电相互作用和细导线上电荷对导体球上电荷分布的影响。
试证明:Rr =21s s。
证明:因为两球相距甚远,半径为R 的导体球在半径为r 的导体球上产生的电势忽略不计,半径为r 的导体球在半径为R 的导体球上产生的电势忽略不计,所以的导体球上产生的电势忽略不计,所以半径为R 的导体球的电势为的导体球的电势为R R V 0211π4e p s =014e s R =半径为r 的导体球的电势为的导体球的电势为r r V 0222π4e p s =024e s r = 用细导线连接两球,有21V V =,所以,所以Rr=21s s 2. 证明:对于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带电导体板来说,证明:对于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带电导体板来说,(1)(1)(1)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相向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2)(2)(2)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相背的两面上,电荷的面密度总是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同。
证明: 如图所示,设两导体A 、B 的四个平面均匀带电的电荷面密度依次为1s ,2s ,3s ,4s (1)取与平面垂直且底面分别在A 、B 内部的闭合圆柱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内部的闭合圆柱面为高斯面,由高斯定理得S S d E SD +==×ò)(10320s s e故+2s 03=s上式说明相向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上式说明相向两面上电荷面密度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2)在A 内部任取一点P ,则其场强为零,并且它是由四个均匀带电平面产生的场强叠加而成的,即电平面产生的场强叠加而成的,即0222204030201=---e s e s e s e s又+2s 03=s 故 1s 4s =3. 半径为R 的金属球离地面很远,并用导线与地相联,在与球心相距为R d 3=处有一点电荷+q ,试求: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的电量。
高考物理临汾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物理临汾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 与一灵敏静电计相连,极板B 接地.若极板B 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 )A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B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C .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电压变小D .极板上的电荷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电压变大2.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 轴,将一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在x d =处由静止释放,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 轴运动,其电势能E P 随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规定x 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E 、加速度a 的正方向,四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电势ϕ 随x 的分布、场强E 随x 的分布、粒子的加速度a 随x 的变化关系和粒子的动能E k 随x 的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3.真空中静电场的电势φ在x 正半轴随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 1、x 2、x 3为x 轴上的三个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将一负电荷从x1移到x2,电场力不做功B.该电场可能是匀强电场C.负电荷在x1处的电势能小于在x2处的电势能D.x3处的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4.某静电场的一簇等差等势线如图中虚线所示,从A点射入一带电粒子,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的轨迹如实线ABC所示。
已知A、B、C三点中,A点的电势最低,C点的电势最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粒子可能带负电B.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C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C点的动能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的电势能5.如图所示,A、B、C、D为半球形圆面上的四点,处于同一水平面,AB与CD交于球心且相互垂直,E点为半球的最低点,A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B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E两点电场强度不相同B.C点电势比E点电势高C.沿CE连线移动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电场力始终不做功D.将一电量为+q的点电荷沿圆弧面从C点经E点移动到D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6.如图,电子在电压为U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压为U2的两块平行板间的电场中,射入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可忽略,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在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侧向位移变大的是A.U1增大,U2减小B.Uı、U2均增大C.U1减小,U2增大D.U1、U2均减小7.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无初速地释放,不计重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B.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逐渐增大C.带电粒子的动能一定越来越小D.带电粒子的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8.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 A、B两点分别放置一个试探电荷, F A、F B分别为两个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A点的试探电荷带正电B.放在B点的试探电荷带负电C.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D.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9.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同.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由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c等势面电势高B.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动能较小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电势能较大D.带电质点通过Q点时加速度较大10.在某电场中,把电荷量为2×10-9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克服静电力做功4×10-8J,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荷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是4×10-8JB.点电势是20VC.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4×10-8JD.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4×10-8J11.图中虚线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 点.若不计重力,则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D.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12.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A.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C.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点时的速度大小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1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V,点A处的电势为6V,点B处的电势为3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 .200V /mB .2003/V mC .100/V mD .1003/V m14.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绝缘细线的另一端与一带正电的小球M 相连接,在小球M 下面的一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了另一个带电小球N ,在图中,小球M 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 .B .C .D .15.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一个带正电的检验电荷固定在P 点,如图所示,以C 表示电容器的电容,E 表示两板间的场强, 表示P 点的电势,p E 表示正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0l ,则下列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 点以相同速度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出a b、两个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电磁学试题大集合(含答案)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如果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如果高aazxzzxxss 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处处为零。
(C)如果高斯面上E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有电荷。
(D)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E )高斯定理仅适用于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电场。
[ ]2. 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1P 和2P 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于:(A)1P 和2P 两点的位置。
(B)1P 和2P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C)试验电荷所带电荷的正负。
(D)试验电荷的电荷量。
[ ] 3. 图中实线为某电场中的电力线,虚线表示等势面,由图可看出:(A)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B)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C)C B A E E E >>,C B A U U U <<(D)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 ]4.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左、右分别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1与ε2的介质,则两种介质内:(A)场强不等,电位移相等。
(B)场强相等,电位移相等。
(C)场强相等,电位移不等。
(D)场强、电位移均不等。
[ ] 5. 图中,Ua-Ub 为:(A)IR -ε (B)ε+IR(C)IR +-ε (D)ε--IR [ ]6. 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线圈通电流为I ,放在均匀磁场B 中,其平面与磁场平行,它所受磁力矩L 等于:(A)BI a 221 (B)BI a 2341 (C)BI a2 (D)0 [ ]7. 如图,两个线圈P 和Q 并联地接到一电动势恒定的电源上,线圈P 的自感和电阻分别是线圈Q 的两倍,线圈P 和Q 之间的互感可忽略不计,当达到稳定状态后,线圈P 的磁场能量与Q 的磁场能量的比值是:(A)4; (B)2; (C)1; (D)1/2 [ ] 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自感线圈的电阻为Ω10,自感系数为H 4.0,电阻R 为Ω90,电源电动势为V 40,电源内阻可忽略。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解答

10-1 如题图所示,一内半径为a 、外半径为b 的金属球壳,带有电荷Q ,在球壳空腔内距离球心r 处有一点电荷q ,设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
试求: (1) 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2) 球心O 点处,由球壳内表面上电荷产生的电势;(3) 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
习题10-1图解:(1) 由静电感应,金属球壳的内表面上有感生电荷-q ,外表面上带电荷q +Q 。
(2) 不论球壳内表面上的感生电荷是如何分布的,因为任一电荷元离O 点的 距离都是a ,所以由这些电荷在O 点产生的电势为0d 4q qU aπε-=⎰aq04επ-=(3) 球心O 点处的总电势为分布在球壳内外表面上的电荷和点电荷q 在O 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q Q q q O U U U U +-++=04qr πε=04qa πε-04Q qb πε++01114()q r a bπε=-+04Q bπε+ 10-2 有一"无限大"的接地导体板 ,在距离板面b 处有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如题图(a)所示。
试求:(1) 导体板面上各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分布(参考题图(b)); (2) 面上感生电荷的总电荷(参考题图(c))。
习题10-2图解:(1) 选点电荷所在点到平面的垂足O 为原点,取平面上任意点P ,P 点距离原点为r ,设P 点的感生电荷面密度为.在P 点左边邻近处(导体内)场强为零,其法向分量也是零,按场强叠加原理,()220cos 024P q E r b θσεπε⊥=+=+ ∴ ()2/3222/b r qb +-=πσ (2) 以O 点为圆心,r 为半径,d r 为宽度取一小圆环面,其上电荷为 ()3222d d d //Q S qbr r r bσ==-+q Q a bO r()q brrr qb S Q S-=+-==⎰⎰∞2322d d /σ10-3 如题图所示,中性金属球A ,半径为R ,它离地球很远.在与球心O 相距分别为a 与b 的B 、C 两点,分别放上电荷为A q 和B q 的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问: (1) 金属球A 内及其表面有电荷分布吗?(2) 金属球A 中的P 点处电势为多大?(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B C R AP Oq A q Bba习题10-3图解:(1) 静电平衡后,金属球A 内无电荷,其表面有正、负电荷分布,净电荷为零. (2) 金属球为等势体,设金属球表面电荷面密度为. ()()000d 4=4////AP A B S U U S R q a q a σπεπε==⋅+⎰⎰∵d 0AS S σ⋅=⎰⎰∴ ()()04///P A B U q a q a πε=+10-4 三个电容器如题图联接,其中C 1 = 10×10-6 F ,C 2 = 5×10-6 F ,C 3 = 4×10-6 F ,当A 、B 间电压U =100 V 时,试求:(1) A 、B 之间的电容;(2) 当C 3被击穿时,在电容C 1上的电荷和电压各变为多少?ABC 1C 2 C 3U习题10-4图解:(1) =+++=321321)(C C C C C C C 3.16×10-6 F(2) C 1上电压升到U = 100 V ,电荷增加到==U C Q 111×10-3 C10-5 一个可变电容器,由于某种原因所有动片相对定片都产生了一个相对位移,使得两个相邻的极板间隔之比为2:1,问电容器的电容与原来的电容相比改变了多少?(a) (b)习题10-5图解:如图所示,设可变电容器的静片数为n ,定片数为1-n ,标准情况下,极板间的距离为d (图a ),极板相对面积为S 。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物理竞赛讲义-11.5电介质

11.5电介质一、电介质(绝缘体)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不易传导电流的物体叫绝缘体又叫电介质1、电介质的分类无外电场时,正负电荷等效中心不重合,叫做有极分子无外电场时,正负电荷等效中心重合,叫做无极分子2、电介质的极化对于有极分子,无外电场时,由于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取向是杂乱无章的。
施加电场后,分子受到电场力作用排列变得规则。
在分子热运动和外电场的共同作用下,分子排列比较规则。
这种极化叫做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
对于无极分子,无外电场时,分子内的正负电荷中心是重合的。
施加电场后,分子内的正负电荷受到电场力作用,各自的等效中心发生偏离。
这种极化叫做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
对于有极分子,也会发生位移极化,只不过位移极化的效果远小于取向极化3、电介质极化的效果等效为电介质表面出现极化电荷(也叫束缚电荷),内部仍然为电中性。
表面的极化电荷会在电介质内产生与原电场方向相反的附加电场。
外加电场越强,附加电场也越强。
类比静电平衡中的导体0。
注意,电介质内部合场强不为0思考:附加电场的大小是否会超过外电场?答案:不会。
一般来说,物理反馈会减弱原来的变化,但不会出现反效果。
例如:勒沙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楞次定律(电磁感应)例1:解释: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二、带电介质的平行板电容器1、带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假设电容器带电量Q 一定,电介质极化产生极化电荷,由于极化电荷会在电容内部产生附加电场E ’,会使得极板间电场E 0减小为合电场E= E 0 - E ’ ,从而使电势差U 减小,电容C 增加。
(若无特殊说明,默认为恒电量问题)假设电容器两板电势差U 一定,电介质极化产生极化电荷,由于极化电荷的感应效果,会使得极板上带电量Q 0增加为Q ,电容C 增加。
可见电介质极化使电容增大,增大的多少与极化的强弱有关。
2、介电常数介电常数ε反映了电介质极化的能力,也就反映了电容变化的程度。
真空的介电常数014kεπ= (利用这个恒等式可以将很多电学公式用ε0表示) 空气的介电常数114'4k k εππ=≈ 经常用相对介电常数εr 来表示:某物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等于自身的介电常数与真空的比值(大于1)。
2018年高一物理竞赛完整讲义(word版)含答案解析第10讲 电容 电介质.教师版

第10讲 电容 电介质1. 电容器的基本原理。
2. 电容的决定因素。
3. 电场中的电介质。
本讲慢慢要开始从静电向电路过渡,物理的学习的过程就是更新认知的过程。
重新从更本质的角度理解带电,电流等现象会经常让我们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引入:1748年的一个晴朗的日子,在巴黎圣母院前广场有一场大型“魔术” 表演,观众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王室成员和王公大臣们。
魔术师诺莱特让700个传教士手牵手站一排,用手去触摸一根从玻璃瓶中引出的导线,瓶子中另引了一根线与起电机相连。
当最前面的传教士接触导线的一瞬间,所有的传教士突然齐声大叫起来被震倒了。
这个实验轰动一时,而那个瓶子,就是莱顿发明的第一个可以把电荷“装起来”的电容,又叫莱顿瓶。
知识点睛电容:顾名思义,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从莱顿开始,人类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电容。
下面我们分别给与定义与介绍。
一.孤立导体的电容附近没有其他导体和带电体的电容叫孤立电容。
不难证明,孤立电容的电势与其电量成正比。
我们把其带电与电势的比叫做孤立电容器的电容值,简称电容,用字母C 表示。
记作:C Uq电容的单位为库伦每福特记作C/V ,又叫法记作F ,一般实用的单位为微法μF ,或者皮法pF 。
1F=106μF=1012pF知识模块本讲提纲显然上述的表达式只能是电容的测量定义式,不是确定式。
以下推到球形孤立电容的决定式:如图:RKQU =所以有:KR U Q C ==可见:电容只与导体的几何因素和介质有关,与导体是否带电无关,是一个类似电阻一样的电器参数。
比如整个地球的电容约F 1074E -⨯≈C (这么小…由此可见球电容的电容能力很小) 二.双极电容实际工作的电容大部分为双级电容,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
此时电容器的电容为电容器一块极板所带电荷Q 与两极板电势差U 的比值 .电容的电路符号为:如图:U QV V Q C B A =-=其中:⎰⋅=ABl E Ud双极电容的容值依然只与其几何参数以及两板间介质的种类有关,与是否带电以及带多少电无关。
第三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第三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一、判断题1、当同一电容器内部充满同一种均匀电介质后,介质电容器的电容为真空电容器的r ε1倍。
×2、对有极分子组成的介质,它的介电常数将随温度而改变。
√3、在均匀介质中一定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内有自由电荷时,有体分布) ×4、均匀介质的极化与均匀极化的介质是等效的。
×5、在无限大电介质中一定有自由电荷存在。
√6、如果一平行板电容器始终连在电源两端,则充满均匀电介质后的介质中的场强与真空中场强相等。
√7、在均匀电介质中,如果没有体分布的自由电荷,就一定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8、在均匀电介质中,只有P ρ为恒矢量时,才没有体分布的极化电荷。
P ρ=恒矢量 0=∂∂+∂∂+∂∂z P y P x P zy x ρ⎪⎪⎭⎫ ⎝⎛∂∂+∂∂+∂∂-=zP y P x P z y x p ρ×9、电介质可以带上自由电荷,但导体不能带上极化电荷。
√10、电位移矢量D ρ仅决定于自由电荷。
×11、电位移线仅从正自由电荷发出,终止于负自由电荷。
√12、在无自由电荷的两种介质交界面上,P fE E ρρ线连续,线不连续。
(其中,f E ρ为自由电荷产生的电场,p E ρ为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13、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当界面上无面分布的自由电荷时,电位移矢量的法向分量是连续的。
√14、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电场强度的法向分量是连续的。
× 15、介质存在时的静电能等于在没有介质的情况下,把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从无穷远搬到场中原有位置的过程中外力作的功。
× 16、当均匀电介质充满电场存在的整个空间时,介质中的场强为自由电荷单独产生的场强的r ε分之一。
√二、选择题1. 一平行板真空电容器,充电到一定电压后与电源切断,把相对介质常数为r ε的均匀电介质充满电容器。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介质中的场强为真空中场强的r ε1倍。
《导体和介质》PPT课件

1
S
o
qi
E 0 qi 0
E0
S
结论: 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表面。
2. 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其表面上各点的电荷密度 与表面邻近处场强的大小成正比。
高斯定理:
EdS dS o
E
o
E
dS
3. 静电平衡下的孤立导体,其表面处电荷密度 与
该表面曲率有关,曲率(1/R)越大的地方电荷密度
dr r2
q
4 π 0r
1 RA
1 RB
RB
RA
C q 4 π 0 r RA RB
VAB
RB RA
当 RB RA C 4 π 0 r RA(孤立导体球的电容)
当 RB RA d RA
C 4 π 0r RA2 0r S
d
d
3. 圆柱形电容器
由高斯定理计算得:
E q 1 2 π0rr 2 π0rl r
q C
等效电容: 1 1 1 1
C C1 C2
Cn
结论: 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
的倒数之和。
2. 电容器的并联
q1 C1VAB q2 C2VAB …
VAB C1 C2 C3
总电量 :
q q1 q2 qn C1 C2 Cn VAB
等效电容:
C
q VAB
C1
C2
2 π 0 rr
E1 2 π 0 r R1 (r R1)
E2
2 π 0 r R2
(r R2 )
' pn p cos
( r 1) 0E cos
1'
( r
1) 0 E1
( r 1) 2 π r R1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0章静电场中的能量4

4.电容器的电容1.知道电容器的组成,认识平行板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定义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
4.认识常见电容器,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优点。
一、电容器101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02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03电介质而组成,是最简单的电容器。
3.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04增加,极板间的电场强度05增大,电源的06电容器中;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把储存的能量通过07电流做功转化为电路中其他形式的能量。
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01之比,用02C 表03C =Q U。
204储存电荷的特性。
305F 。
常用的单位还有微法06μF )和皮法(07pF)0810-6 F,1 pF 0910-12 F 。
4.电容器的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1)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电介质将被10击穿,电容器损坏。
(2)11工作电压,比击穿电压12低。
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决定因素:两极板之间的13距离d,两极板的14正对面积S,两极板之间电介质的15相对介电常数εr。
(2)决定式:16C=εr S4πkd。
三、常用电容器1.分类(1)固定电容器:电容是01固定不变的。
常用的有02聚苯乙烯电容器和03电解电容器。
(2)可变电容器:电容是可以04改变的。
2.超级电容器:根据05电化学原理研发的一种新型电容器。
优点是:充电时间06短,储存电能07多,放电功率08大,使用寿命09长。
(1)电容器放电的过程就是两极板电荷中和的过程。
( )(2)电容大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定多。
( )(3)电容的单位有F、μF、pF,1 F=103μF=106 pF。
( )(4)电容为C的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若电荷量增大为2Q,则电容变为2C。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单元汇编及答案解析(4)

高考物理新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单元汇编及答案解析(4)一、选择题1.板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 时,两极板间电势差为1U ,板间场强为1E 现将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为2Q ,板间距变为12d ,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极板间电势差2U ,板间场强为2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121,U U E E ==B .21212,4U U E E ==C .2121,2U U E E ==D .21212,2U UE E ==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Q 1、Q 2固定在水平x 轴上的A 、B 两点。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小球恰好静止在A 、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C 点,由于某种原因,小球带电荷量突然减半。
D 点是C 点关于AB 对称的点,则小球从C 点运动到D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C .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 .小球的机械能一直不变3.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123,,ϕϕϕ和4ϕ,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在该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虚线所示,a 、b 、c 、d 是其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四个交点,则可以判断( )A .4ϕ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处处相同B .四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1234ϕϕϕϕ<<<C .粒子从a 运动到d 的过程中静电力直做负功D .粒子在a 、b 、c 、d 四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b c d v v v v <<=4.如图,电子在电压为U 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压为U 2的两块平行板间的电场中,射入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可忽略,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在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侧向位移变大的是A .U 1增大,U 2减小B .U ı、U 2均增大C .U 1减小,U 2增大D .U 1、U 2均减小 5.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 A 、B 两点分别放置一个试探电荷, F A 、F B 分别为两个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在A 点的试探电荷带正电B .放在B 点的试探电荷带负电C .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 点的电场强度D .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 点的电场强度6.如图所示是示波管的原理示意图,XX′和YY′上不加电压时,在荧光屏的正中央出现一亮斑,现将XX′和YY′分别连接如图甲乙所示电压,从荧光屏正前方观察,你应该看到的是图中哪一个图形?A.B.C.D.7.三个α粒子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飞入偏转电场,出现了如图所示的轨迹,由此可以判断下列不正确的是A.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B.b和c同时飞离电场C.进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D.动能的增加值c最小,a和b一样大8.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大小之比为1:9,相距为r(r远大于金属球的直径),两球之间的库仑引力大小为F。
高考物理吕梁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

高考物理吕梁电磁学知识点之静电场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正电荷(电荷量很小)固定在P 点,用E 表示两极板间电场强度,U 表示电容器的电压,Ep 表示正电荷在P 点的电势能,若保持负极板不动,将正极板移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则( )A .E 变大,Ep 变大B .U 变小,Ep 不变C .U 变大,Ep 变小D .U 不变,Ep 不变2.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中的四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123,,ϕϕϕ和4ϕ,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带负电的粒子(重力不计)在该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虚线所示,a 、b 、c 、d 是其运动轨迹与等势面的四个交点,则可以判断( )A .4ϕ等势面上各点场强处处相同B .四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1234ϕϕϕϕ<<<C .粒子从a 运动到d 的过程中静电力直做负功D .粒子在a 、b 、c 、d 四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 b c d v v v v <<=3.图中展示的是下列哪种情况的电场线( )A .单个正点电荷B .单个负点电荷C .等量异种点电荷D .等量同种点电荷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断开电源后一带电小球以速度0v 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0v 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球( )A.将打在下板中央B.仍沿原轨迹由下板边缘飞出C.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D.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下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5.如图所示是示波管的原理示意图,XX′和YY′上不加电压时,在荧光屏的正中央出现一亮斑,现将XX′和YY′分别连接如图甲乙所示电压,从荧光屏正前方观察,你应该看到的是图中哪一个图形?A.B.C.D.6.空间存在平行于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纸面内ABC三点形成一个边长为1cm的等边三角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14讲 电磁场与电磁波(解析版)

第14讲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场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体会物理学对统一性的追求。
2.结合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体会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对统一性的追求。
1.知道电磁场的概念及产生过程.2.了解电磁波的基本特点、发现过程及传播规律,知道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区别.知识点01 电磁场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1)实验基础:如图所示,在变化的磁场中放一个闭合电路,电路里就会产生感应电流.(2)麦克斯韦的见解:电路里能产生感应电流,是因为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电场促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做定向运动.(3)实质: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麦克斯韦假设,既然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那么变化的电场也会在空间产生磁场.【知识拓展1】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理解(1)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①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②非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③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2)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①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②非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③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即学即练1】麦克斯韦是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这一阶段中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直到20世纪科学革命来临时才充分体现出来,下列关于麦克斯韦的理论,正确的是()A.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B.光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一种电磁振动C.水波、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当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空间某一区域时,就会形成电磁波【答案】B【解析】A.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故A错误;B.光是以波动形式传播的一种电磁振动,故B正确;C.水波、声波属于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从发生区域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大学物理第二册习题答案详解

(2)电荷增加,场强变大,电势差不变,电容变大,电容器储能增加。
9-4电容分别为C1,C2的两个电容器,将它们并联后用电压U充电与将它们串联后用电压2U充电的两种情况下,哪一种电容器组合储存的电量多?哪一种储存的电能大?
(1)A板 上电荷守恒,且为等势体
(1)
(2)
=-2.0×10-7C
QB=-1.0×10-7C
=2.26×103V
(2)当A,B两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量εr时
(1)
(2)
=0.86×10-7C
QB=-2.14×10-7C
=9.7×102V
=-2.0×10-7C
QB=-1.0×10-7C
=2.26×103V
题8-19图
[ ]
(2) 电荷在 点产生电势,以
同理 产生
半圆环产生
∴
8-20两半径分别为R1和R2(R2>R1),带等值导号电荷的无限长同轴圆柱面,电荷线密度为±λ,求两圆柱面间的电势差.
解:在两圆柱面间的电场强度,根据高斯定理
得:
两导体的电势差,由定义
得:
第九章
9-1若一带电导体表面上某点电荷面密度为σ,则该点外侧附近场强为σ/ε0,如果将另一带电体移近,该点场强是否改变?公式Ε=σ/ε0是否仍成立?
∴2+3= 0 (1)
2= -3
解:题中的两种说法均不对.第一种说法中把两带电板视为点电荷是不对的,第二种说法把合场强 看成是一个带电板在另一带电板处的场强也是不对的.正确解答应为一个板的电场为 ,另一板受它的作用力 ,这是两板间相互作用的电场力.
8-3一个点电荷q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试问在下列情况下,穿过这高斯面的E通量是否改变?高斯面上各点的场强E是否改变?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含答案,大学物理作业,考研真题)

1、一片二氧化钛晶片,其面积为 1.0cm2, 厚度为 0.10mm 。把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紧
贴在晶片两侧。此时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______. ;当在电容器的两板上加上 12V 电压时,
极板上的电荷为_____________. ;电容器内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 .。(二氧化钛的相
[
]
3、(2018 年暨南大学)将一带电量为 Q 的金属小球靠近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时,则有:
(A)金属导体因静电感应带电,总电量为-Q;
(B)金属导体因感应带电,靠近小球的一端带-Q,远端带+Q;
(C)金属导体两端带等量异号电荷,且电量 q<Q;
(D)当金属小球与金属导体相接触后再分离,金属导体所带电量大于金属小球所带电量。
二、 填空题
1、导体在达到静电平衡时,其导体内部的场强应为______;整个导体(包括导体表面)
的电势应是______;导体表面的场强方向应是______。
2、当空腔导体达到静电平衡时,若腔内无电荷,则给该空腔导体所带的电荷应分布
在
;若腔内有电荷,则空腔导体上的电荷应分布
在
。
3、如图所示,两同心导体球壳,内球壳带电量+q,外球壳带电量-2q。
(C)、使电容增大,但与介质板的位置无关;(D)、使电容增大,但与介质板的位置有关。
[
]
3、(2011 年太原科技大学)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一为空心,一为实心,把两者各自
孤立时的电容值加以比较,则:
(A)空心球电容值大;
(B)实心球电容值大;
(C)两球电容值相等;
(D)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
]
二、 填空题
(1)若两极上分别带有电荷+Q 和—Q,求各区域的电位移 D,电场强度 E,及电势 U;
导体电介质和磁介质之将介质板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所做的功

2 ①当t = d时,电容器充满电介质。在断 ( 1 ) S U 0 r r A 1 开电源的情况下,外力所做的功为 2 d 2 ( 1 ) S U 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 A 0 r 2 2 d 下,外力所做的功为
②当εr = 1时,可得A1 = 0,A2 = 0,这时,电介质就 是空气,不论是否抽出,电容器的能量都不变化。
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将电介质抽出后,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静电能变为 2 2 S U 1 2 d d SU 2 0 r W Q [ 0r ] 0 2 C 2 St ( d t ) 2[t r (d t)]2 0 0 r d t 静电能增加是外力做功的结果A1 = ΔW1。 外力做正功,这是因为外力需要克服电 容器两极板的电荷对介质板的吸引力。
由于C0 < C,所以Q0 < Q, 在电介质抽出过程中, 电容器给电源充电。 K
2023年山西省忻州市物理高二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6.44e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12.1eV 的光子而被激发B .用能量为12.5eV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C .用4n =能级跃迁到1n =能级辐射的光子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6.31eVD .一群处于4n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4种谱线2、关于光电效应有如下几种陈述,其中正确的是( )A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B .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小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C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 .发生光电效应时,若入射光频率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3、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β衰变的是( )A .23490Th→23491Pa+ 01-e B .23892U→23490Th+42He C .147N+42He→178O+11HD .21H+31H→42He+10n4、恒温水池底部一条小鱼吐出一个气泡,该气泡由池底缓缓上浮,气泡内气体可视为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则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 )A .气泡内气体向外界放热B.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大C.气泡内气体压强增大D.气泡内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从外界吸热5、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其电势能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可能做直线运动B.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C.t1、t2两个时刻,粒子所处位置电场强度一定相同D.粒子运动轨迹上各点的电势不可能相等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从n=3跃迁到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小C.金属钠表面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60eVD.这群氢原子发出不同频率的光,只有一种频率的光可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0导体和电介质习题解答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一 选择题1. 半径为R 的导体球原不带电,今在距球心为a 处放一点电荷q ( a >R )。
设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导体球的电势为 ( )20200π4 . D )(π4 . C π4 . B π4 .A R)(a qa R a q a qR a q o --εεεε解:导体球处于静电平衡,球心处的电势即为导体球电势,感应电荷q '±分布在导体球表面上,且0)(='-+'+q q ,它们在球心处的电势⎰⎰'±'±='='='q q q R R q V 0d π41π4d 00εε 点电荷q 在球心处的电势为 aqV 0π4ε=据电势叠加原理,球心处的电势aqV V V 00π4ε='+=。
所以选(A )2. 已知厚度为d 的无限大带电导体平板,两表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电荷面密度均为σ ,如图所示,则板外两侧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0002 . D . C 2 . B 2 .A εdE=εE=E E σσεσεσ== 解:在导体平板两表面外侧取两对称平面,做侧面垂直平板的高斯面,根据高斯定理,考虑到两对称平面电场强度相等,且高斯面内电荷为S 2σ,可得 0εσ=E 。
所以选(C )3. 如图,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 d 处(d<R ),固定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
用导线把球壳接地后,再把地线撤去,选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球心o 处的电势为 ( ))Rd (q R d q11π4 D. 4πq C.π4 B. 0 A.000-εεε 解:球壳内表面上的感应电荷为-q ,球壳外表面上的电o R d+q . 选择题3图选择题2图荷为零,所以有)π4π4000Rqdq V εε-+=。
所以选( D )4. 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两个金属球,相距很远,用一根细长导线将两球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带电,在忽略导线的影响下,两球表面的电荷面密度之比σR /σr 为 ( )A . R /r B. R 2 / r 2 C. r 2 / R 2 D. r / R 解:两球相连,当静电平衡时,两球带电量分别为Q 、q ,因两球相距很远,所以电荷在两球上均匀分布,且两球电势相等,取无穷远为电势零点,则r q R Q 00π4π4εε= 即 rRq Q = Rrr q R Q r R ==22 4/4/ππσσ 所以选(D )5. 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质电常数为εr 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为E ,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σ为 ( )A. ε0 EB. ε0εr EC. εr ED. (ε0εr -ε0) E解:根据有介质情况下的高斯定理⎰⎰∑=⋅q S D d ,取导体球面为高斯面,则有S S D ⋅=⋅σ,即E D r 0εε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将电介质抽出后,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静电能变为 ε 0ε r SU 2 d 1 2 d ε 0ε r2 SU 2 W0 Q [ ] = = = 2C0 2ε 0 S t + ε r (d − t ) 2[t + ε r (d − t )]2 ε 0ε r (ε r − 1)tSU 2 静电能的 ∆W = W − W = 1 0 2[t + ε r (d − t )]2 增量为 d t 静电能增加是外力做功的结果A1 = ΔW1。 外力做正功,这是因为外力需要克服电 容器两极板的电荷对介质板的吸引力。
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 外力所做功的增减性与不 断开电源的情况是相同的。 但是,在介电常数和电介 质厚度相同的情况下,电源的情况相比,在不断 开电源的情况下,外力所做的功较少。 这是因为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在将介质板抽 出来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减小了,所带电 荷的电量减少了,对介质板的吸引力也减小了。
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当电介质的 介电常数一定时,电介质越厚,外 力将介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越多; 当电介质的厚度一定时,介电 常数越大,外力所做的功越多。
{范例11.6} 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介质板所做的功
[讨论]
ε 0ε r (ε r − 1)tSU 2 A1 = , 2 2[t + ε r (d − t )]
ε 0 (ε r − 1)tSU 2 A2 = 2d [t + ε r (d − t )]
①当t = d时,电容器充满电介质。在断 ε 0ε r (ε r − 1) SU 2 A1 = 开电源的情况下,外力所做的功为 2d ε 0 (ε r − 1) SU 2 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 A = 2 2d 下,外力所做的功为 ②当εr = 1时,可得A1 = 0,A2 = 0,这时,电介质就 是空气,不论是否抽出,电容器的能量都不变化。 ③当εr→∞时,电介质变成导体。在断 A1 = 开电源的情况下,外力所做的功为
所以电源对电介质做负功,或者 外力和电介质 说:电介质对电源充电做正功。 对电源做了大 外力所做的功和电源所做的功之和等 小相等的功。 于电容器能量的增量A2 + AS = ΔW2, ε 0 (ε r − 1)tSU 2 因此外力所 A2 = ∆W2 − AS = −∆W = 做的功为 2d [t + ε r (d − t )] 电介质对电源做功的结果就是静电能减少。 外力要克服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对介质板的吸引力 做功,因此,外力对电源做功是通过电介质实现的。
{范例11.6} 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介质板所做的功
ε 0ε r S C= , t + ε r (d − t )
前的静电能为
C0 =
ε0S
d
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为
= CU Q =
ε 0ε r SU 2 1 2 CU , = 将电介质抽出 W = 2 2[t + ε r (d − t )]
ε 0ε r SU t + ε r (d − t )
K
{范例11.6} 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介质板所做的功
ε 0ε r S C= , t + ε r (d − t )
C0 =
ε0S
d
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将电介质抽出后, 电容器两板的电势差不变,静电能的增量为 1 1 ε 0 (ε r − 1)tSU 2 负号表示静 ∆W2 = C0U 2 − CU 2 = − 电能量减少。 2 2 2d [t + ε r (d − t )] 将电介质抽出后,两极板所带的电量为Q0 = C0U, 由于C0 < C,所以Q0 < Q, 在电介质抽出过程中, 电容器给电源充电。 K d t
{范例11.6} 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介质板所做的功
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面积为S,两板相距为d, 两板的电势差为U,不计边缘效应。极两板之间有一块厚 度为t,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电介质平板。在断开电源的情 况下,将电介质从电容器中抽出来需要做多少功?在不 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将电介质抽出来需要做多少功? [解析]设想在介质的上下表面插入无限薄的金属板,可知: 在有电介质的情况下,电容器是由三个电容器串联而成的。 电介质的 C = ε 0ε r S 剩下两个充满空气的 C = ε 0 S 1 2 t 电容为 电容器串联的电容为 d −t t d − t t + ε r (d − t ) 1 1 总电容的 = 1 += + = ε 0ε r S ε 0 S ε 0ε r S 倒数为 C C1 C2 K 总电容为 抽出电介质后电容为 ε 0ε r S d t ε0S C= , C0 = . t + ε r (d − t ) d
ε 0 (1 − 1/ ε r )tSU 2 ε 0tSU 2 → 2[t / ε r + (d − t )]2 2 d −t 2 ()
ε 0 (1 − 1/ ε r )tSU 2 ε 0 StU 2 在不断开电源的情况 A2 = → . 2d [t / ε r + (d − t )] 2d ( d − t ) 下,外力所做的功为
{范例11.6} 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介质板所做的功
ε 0ε r S C= , t + ε r (d − t )
C0 =
ε0S
d
,
∆W2 =
1 1 C0U 2 − CU 2 2 2
电源对电介质所做的功为 AS = Q0U - QU = (C0 – C)U2 = 2ΔW2,
ε 0 (ε r − 1)tSU 2 = − 2d [t + ε r (d − t )]
{范例11.6} 从平行板电容器中抽出介质板所做的功
[讨论]
ε 0ε r (ε r − 1)tSU 2 A1 = , 2 2[t + ε r (d − t )]
ε 0 (ε r − 1)tSU 2 A2 = 2d [t + ε r (d − t )]
④外力在两种情况 下所做的功之差为
ε 0 [(ε r − 1)t ]2 SU 2 A ∆A = 2 − A1 = − <0 2 2d [t + ε r (d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