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第5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互穿(Semi-IPN)
只有一种高分子形成网络, 另一种线性高分子穿透在 其中。
5.2 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容性
5.2.1 高分子共混相容的条件
一、相容性: 不同种分子混合的程度,即两种以上分子 间相互作用的程度 混合自由能:GM = HM T SM
GM < 0,完全相容
高分子链相互缠结,SM很小
应用:
1、制造新的高分子材料最简便的方法 2、改造传统的大品种高分子,如PVC
3、塑料废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建筑材料,铺路等)
4、天然高分子的改性:保持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
性、可再生资源、提高弹性和加工性。
S M k ( N A ln A N B ln B )
H M kTN A x AB
式中为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
令: A= =1-B GM=kT [(NAln+NBln(1-)+ xANA(1-)]

Vs 1 2 GM kT( ln 1 ln 2 12 ) VM x1 x2
2、化学共混:接枝共聚及嵌段共聚;互穿聚合 物网络(IPN)
5.1.4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 一、定义: 两种以上高分子各自形成网络,互相穿透缠 结在一起,形成强迫共混相容,称为互穿聚 合物网络。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IPN)
二、类型:
全互穿(Full-IPN) 两种以上高分子各自形成 网络,互相穿透。
混合过程为吸热过程,HM > 0
因此, GM > 0 大多数高分子共混物达不到分子水平和链段水平的互容
二、溶解曲线
溶解曲线亦称为两相共存线(binodal curve)或相平衡线。 某些共混高聚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互容或部分互容, 如同高分子溶液一样具有溶解曲线。 临界共溶温度:高分子共混物 达到分子水平或链段水平相容 的临界温度。 高临界共溶温度(UCST): 在高温互容,在低温分相
(1)完全相容:分子水平共混为均匀一体; (2)一定水平相容:存在微相或亚微相分离 2、按软硬相分类 (1)软相分散于硬相(连续相):橡胶增塑塑料 (2)硬相分散于软相:塑料增强橡胶 (3)软-软相:天然和合成橡胶



(4)硬-硬相:如PS/PP
5.1.3 共混方法 1、物理共混:熔融体机械捏合;浓溶液机械搅 拌混合
假定高聚物具有相同的链段摩尔体积,即Vs1=Vs2, 与 体系的浓度和温度有关,
A B C T
A、B、C都是与体系有关的常数
因此, 可调节温度和浓度使小于某临界值C,使共
混物的HM变小而达到完全互容; 共混高聚物具有UCST
或LCST的区别取决于相互作用参数对温度的依赖性, 即上式中A值的正负
二、共混高聚物的性能及应用
性能: 1、光学性能:透光率下降。如ABS树脂为乳白色 2、热性能:塑料增强橡胶,则耐热性提高
两组分分子间形成氢键,则耐热性提高
两组分分子间微相分离增加,则Tg下降
3、力学性能:两组分分子间形成氢键或相互作用很强,
则强度、模量提高。 如ABS树脂 微相分离增大,则弹性增加
2、红外光谱:两种高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离子键或静 电相互作用,表明相容性较好
在 1731cm-1 、 1713cm-1 和 1702cm-1 为 C=O 的 特 征 吸 收 峰 。 随 着 BKGM分子量降低, UB-5膜中游离 C=O 与键合 C=O 的吸收强度之比 增大,即PU本身的游离C=O 组分 较多 ( 分子量较低的 UB-5 中 B-KGM 较容易穿透到PU的网络中,从而降 低了PU本身的氢键相互作用
PS/PCL共混物的UCST相图
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
在低温互容,在高温分相
PS/PVME共混物的 LCST相图
5.2.2 相分离现象的热力学解释
相分离:共混高聚物由于相容性较差而形成各自独立的 结构微区 高分子相分离特点:十分缓慢 假定有NA个链段数为xA的高分子A与NB个链段数为xB的 高分子B互相混合,它们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和B 按 Flory 似晶格模型理论:
PS/PVME共混物的LCST相图
5.2.3 共混相容性表征方法
1、电镜观测: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测材料 表面及内部是否均匀结构
聚氨酯(PU)/苄基魔芋葡甘聚糖( B-KGM )半-IPN膜(UB)截面SEM照片
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相转变 结构示意图: PU相 (白色) 和B-KGM (黑色)
相界面性质:界面张力,界面处互相浸润(wetting), 界面粘合强度
共混物高聚物的理想模型
球状
棒状 层状 棒状
球状
共混高聚物理想模型
分散相:少量且分散分布的组分
连续相:大量且连续分布的组分
共混物组分的分子量
分子量较小有利于共混相容性增加(UCST)
Mw 大
Mw 小
Mw 小
Mw 大
PS/PCL共混物的UCST相图
第5 章
高分子的多组分体系
高分子多组分体系:
两种以上高聚物的共混物和两种以上组分的 共聚物
5.1 高聚物共混
5.1.1 混合类型 1、高聚物/增塑剂:提高弹性和耐寒性
2、高聚物/补强剂:橡胶/碳黑增强,增硬, 提高耐磨性
3、高聚物/高聚物共混:高分子合金
5.1.2 共混高聚物类型


1、按相容性分类
4、透光率:若出现明显相分离,则透光率明显下降
5、X-射线衍射测量结晶度( xc):共混相容性好的 一般xc下降,分子重排例外
5.百度文库.5 高聚物的共混改性
一、改善相容性的途径
1、改变组分结构:先接枝或嵌段后再共混。
如:SBS接枝物+PS共混 2、引入增容的第三组分 利用易形成氢键的物质加入到共混体系中。 如PVC:SBS+MMA/PVC共混 3、选择溶解度参数相近的高聚物共混 4、互穿网络聚合物:PU/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
聚氨酯/苄基魔芋葡甘聚糖(UB)半IPN膜羰基吸收区的红外光谱图
3、动态力学分析测量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两个共 混物的Tg 彼此靠近,表明相容性较好
聚氨酯/苄基魔芋葡甘聚糖(PU/B- KGM) 的动态力学 (DMTA) 温度谱,UB-20为相容性较好的IPN材料 Lu Y., Zhang L., Polymer, 2002, 43, 3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