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件_8
黄 帝 陵
1窑、洞明清帝王祭祀位土置地、:祈陕祷西丰省年信黄的天陵场游所县。 2直、立“性五,色不土”易中崩清黄塌明土节居中—央—,祭体歌祀现腔典黄高礼土亢与悠中长国古代农业 文干明燥发,展容的易亲开切陕挖关西系山。秦西始大皇同陵云兵冈马石俑山窟西外省平景遥古城
“黄土风情”——民居、艺术
3、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__成__说__ _”得到了广泛的支 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 中 亚、 蒙等地古的荒 漠、戈壁吹来的。
4、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 土分布最广,堆积最深厚的地区。
5、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有 、 、 、
高原的地形特征是 壑纵塬横,这梁主要是峁严重川的
造成的。
水土流失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形成原因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4、理解各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因覆盖深厚的黄土而得名。 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一、 文明的摇篮
结观 发论察 现:三的 就能个越力严实就重验越。中弱的水,土水流土失流状失况的状有况何不同?
水土流失与土质、坡度、降水强度的关系呢?
该实验说明了( ABC ) A 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B 植被少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D 植被多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毁林开垦和范围
活动1
读图6.25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
乌鞘岭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秦岭
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黄土高原(一)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帮帮你
南连秦岭北长城 西乌鞘岭东太行 晋陕宁甘豫蒙青 我国黄土分布广
黄土高原的地貌
(图片点击可放大)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 侵蚀的不同程度
认识塬梁峁
黄土塬: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 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 是良好的耕作区。
返回
的 黄黄 土土 地梁 貌: 类条 型状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
——黄土高原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活 动 1
(图片点击可放大)
找出太行山、乌鞘岭、长城 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 政区。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秦岭
1、位置和范围: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上、 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 长城。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青海、河北、河南。
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 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
说明黄土不是本土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
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 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
用毕生精力解读黄土高原“天书”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刘东生
刘东生历经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建立黄土高原 “新风成说”。以科学家的严谨,用科学家的语言,描 述了黄土高原的沧桑巨变:那曾经的风吹草低,满目苍 翠,因何变为黄土漫漫,沟壑纵横。“新风成说”把风 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 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 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
• 5、造成黄土高原现状的人为原因包括:
•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表 植被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件_7
9.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D ) ①土质特征 ②气候特征 ③植被特性 ④人 类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黄土高原的 地理环境
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位置、范围 黄土的来源 黄土地貌
生态问题
“风成说”
塬、梁、 峁、川
水土流失
原因 结果 措施
➢ 黄土的来源
➢ 黄土的来源 “水成说” “风成说”
“残积说” “多成因说”
➢ 黄土的来源
中亚
蒙古高原
我国西北部
内陆地区
黄土
高原
➢ 黄土的来源
二、“风成说”的证据:
2、说明黄土流 动的方向是自西 北向东南。
4、说明黄土不 是当地岩石风化 逐渐形成的,而 是外来的。
1、说明黄土 是从上空吹 来的,而不 是水冲来的。
➢ 灿烂的文化
安塞腰鼓
“革命圣地”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 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
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
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
之间,最厚在兰州,达 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
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
之冠。 海拔
黄土剖面
1000--2000米
面积
64万平方千米
黄土厚度
100米以上
第三组资料
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
第四组资料
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人为原因:
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 2.过度开垦放牧 3.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 生态问题——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黄土土质疏松, 多孔隙,
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地表裸露,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_12
师活动4:读图找出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阐释:多种气候类型的交界处,因此,气候较复杂,不稳定,生态环境也不稳定。
人类活动破坏会使得环境难以修复。
活动5:气温降水图阐释: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集中夏季易形成暴雨活动6:读资料分析黄土土质阐释:疏松,颗粒细小,均一,有直立性;(为后面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和水土流失形成黄土地貌、特色民居铺垫)生活动4:在图中找到三种气候类型活动5:根据气温降水图分析推理其特点活动6:根据材料分析黄土土质学习主题4: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问题策略:动态读图演示分析师活动7:分析黄土高原的可能形成原因阐释:“水成说”被黄土的均一性这一证据否定了。
“风成说”有风选的证据。
因此,是风吹来的黄土高原。
生活动7:风吹来?水带来的?学习主题5:黄土高原地貌的特征问题策略:读图绘图演示分析师活动8:分析黄土高原的可能形成原因阐释:“水成说”被黄土的均一性这一证据否定了。
“风成说”有风选的证据。
因此,是风吹来的黄土高原。
活动9:绘图演示黄土高原地貌的演变过程阐释:雨水长期冲刷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塬——梁——峁——川”四种地貌特征活动:谷歌地图卫星图片动态演绎总体特征生活动8:风吹来?水带来的?活动9:图文转化,在卫星图中辨识出四种地貌特征反馈检测:学习主题6:自然环境对地区民俗、民居的影响问题策略:读景观图分析师活动10:分析窑洞景观图阐述:看到玉米(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活动11:信天游的曲调特色、安塞腰鼓高亢,奔放,跟沟壑遍布有直接关系;白羊肚头巾:防风沙、防晒、御寒生活动10、11:根据图文资料进行分析反馈检测:五、板书六、反思1.黄土高原内容不算多,但是对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理解需要提供卫星航拍图片提高学生的理解2.塬梁峁川地貌的形成原理需要动态展示给学生3.通过谷歌地球和板图板画,充分结合了传统教学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4.不足的地方是练习讲授的过程学生讨论活动的时间偏少,学生重点通过理解知识,落实笔记,检测反馈通过率高,明显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围绕着理解而展开的知识建构能够在这节课中充分体现到。
初中_地理_人教版_八年级下_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_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结构:黄土结构 疏松,多孔隙。
地形:地面破碎, 沟谷斜坡多。
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7、8月份, 多暴雨。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水土流失的原因
2、人为因素
陡坡毁林开垦 修路 采矿
活动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
3.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
能力提高
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D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
到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的作用。
活动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 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采取任何措 施都要掌握 好“度”, 对于黄土高 原来说,既 不能过分强 调经济发展, 也不能只求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的后果:
1.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地 表土,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使沟谷增多,造成耕地减少, 村庄无处可居。
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
3、水土流失影响水资源的有 效利用,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水土流失使泥沙淤积,河床 抬高、湖泊萎缩、水库淤塞, 降低了江河湖库的发电、灌溉 和防洪能力,加剧中下游的洪 水灾害。
(1)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教案_26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学习,借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跨省区域并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学生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缺少对黄土高原综合印象了解不够。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材中图文并茂资料和多媒体辅助活动,联系乡土知识,采用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法、激励教学法等。
使学生对黄土高原整个区域学习掌握了一定规律,提高了学生技能,达到了思想和文化素养共提高,完成了黄土高原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资料学习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1 、黄土高原的范围、位置和特征;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1 、黄土高原的成因;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与水土保持的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家乡黄土高原每个人都是环境灾难的制造者,也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更是环境灾难的治理者,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参与环保: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垃圾分类,循环回收,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同时思考图中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形区?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黄土高原,去把握她的脉搏,倾听她的心声。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黄土高原 严重水土流失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1.自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
(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
2.人为因素
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 保持。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 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 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了大量泥沙, 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结论:
谈谈你的看法?
看法: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
沟万壑,而地表的破碎又会加剧水土流失。 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并且归根到底,地表 植被破坏是造成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水土流失严重的地 区一般降水量较大(或者降水季节差异大), 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 展,有那么一天,不 仅耕地没有了,村庄 也不知道搬到哪里。 有些村庄和耕 地分布在高原 面和缓坡上。
注意 :观察图中的植被、水量、泥沙
A
B
C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
答题注意:
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
②烧杯内水量多少;
①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 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
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③烧杯内沙土的情况。
①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②夏季多暴雨;
③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
④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2.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B ) A . 风沙危害 B . 水土流失 C . 植被破坏 D . 土质疏松
3. 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 类活动是( C ) A.过度放牧 B.开采 C.毁林开荒 D.营造宫殿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A、D )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 减少,燃 料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
开垦荒地
砍伐森林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繁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农作物产量下降
承转过渡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经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
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
板书 四、生态建设
学生活动 读图 8-15,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 难点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原因。
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 相关地图、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黄土高原的短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学生读图 黄土高原的位置图,让学生指图分析
漠、戈壁吹过来的。
板书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承转过度 显示黄土地区典型的地貌:塬、梁、峁,三种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
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板书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分组讨论 学生在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师生归纳
A、然因素:地形、降雨、土壤、植被等。 B、人为因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基本建 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 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承转过渡 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 20 世纪 90 年代末,我国水土 流失面积达 356 万平方千米。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活动 读图 8-8,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 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归纳小结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 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课堂小结
《中国 21 世纪议程》指出:中国的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其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品安 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态,保护和改善农业生 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 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 应采取依以下行动:
课题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 沟壑 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课时
17-18
1、 让学生了解高原的地理位置并作出评价。
2、 了解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和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知识 3、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
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
教学 目标
与经验。
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3、 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
题? 归纳小结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 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承转过渡 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 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学生活动 读图 8-11“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分析气候特征, 重点分析降水情况,再读图 8-12,说出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启发引导 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呢?(泥 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板书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学生活动 课本 P72 活动 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 教师总结 学生阅读 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归纳画图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 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 水土流失严造成的严重后果 提出问题 讨论回答 1、 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种营养物质多?这
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 2、 结合图 8-3 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
的牲畜数量。
教师小结 通过上述措施,一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当地人民 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承转过渡 同学们,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艘要退耕, 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 学生辩论 教师作适当的点评。 归纳小结 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等自然 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要掌握好“度”,不搞一 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沙土保持。要 二者兼顾,协调发展。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 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学生活动 课本 P74 活动 2,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 观念。
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
得出结论
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
土流失。
1、 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2、 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
3、 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
评价归纳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
山系、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承转过渡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100 米,这么厚的黄土是
从哪里来的呢?
分组讨论 P67 活动 2
教师总结 科学家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
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宦途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
能力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 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 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 及归纳整理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
情感 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