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DOC 106页)

(运营管理)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DOC 106页)
(运营管理)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DOC 106页)

第一章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

一、信息技术革命

二、信息化内涵

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四、组织与管理

一、信息技术革命

1.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

科学技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特别是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因素。人们习惯上把因为科学技术革命导致的人类社会的全面突变或革命性变化称作“化”,如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等,而对应的社会形态被称作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等。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深深地刻着科学技术的时代烙印。

“刀耕火种”即农业工具的发明和作物知识的发现——农业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逐步摆脱狩猎和游牧的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它经过了上千年的历程。

200年前,机械与能源即工业的科学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场能源革命。机械化、电气化导致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方式,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的科学技术革命,使得信息迅速赶超上材料、能源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产业化。这种变化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穿于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之中。结果是:社会经济的信息投入产出比迅速增长,社会交往合作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加速发展。发生在现代社会中的这一变化趋势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化”。信息化把人类带入“信息社会”。

无处不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和主导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信息产业,成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

2.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其中,最主要的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它们相当于人类的思维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

与半导体材料紧密相关的微电子技术是它们的基础。微电子技术是指在几平方毫米的半导体材料上,用微米及亚微米刻蚀加工技术,制作成成千上万的晶体管构成的微缩单元电路,并应用这些电路装配成各种微电子设备的总称。通俗地讲,微电子技术就是一门使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基本构成是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其特点是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是一种节约材料、能源、空间和劳动的技术。其技术工艺新、更新换代快、品种数量多、应用范围广,集中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华,全面推动了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在过去的30多年间,芯片每18个月集成度翻番、价格减半(“摩尔定律”),微电子技术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信息技术应用,有人把它概括为“3C”革命,即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动控制(Control)领域的革命。三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自动化——工厂自动化(FA)、办公自动化(OA)、家庭自动化(HA),即“3A”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从政府办公到企业生产运作再到家庭、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很难想象,当今信息化社会如果没有计算机将会成为什么样子,这就如同工业化社会没有机器和电一样。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3.信息技术革命的特征

信息技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第一、与依赖经验完成纺织机械革新不同,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发明和发展过程中,科学理论与实验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科研成果渗透到技术的各个环节,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越来越科学化和成熟。这一点不难从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得到验证,如关系代数理论于数据库技术,TCP/IP协议于互联网技术等。

第二、随着人们改造自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愈加深化,所面临的问题就愈带有综合性,涉及范围广、难度大,绝非单一科技所能胜任,必须依赖多学科、多技术所形成的技术群解决。如野外作业人员或移动商务人员需要使用便捷可靠的移动终端设备,人们综合多种技术制造了集PDA、GPS和Phone于一身的智能手机及其应用软件。

第三、信息技术革命更强调智能化。比如,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机床、机器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涉及的语音处理、图像识别、软件代理、搜索引擎技术等,无不带有智能色彩。

第四、信息技术具有高新技术的特征。一是高驱动,信息技术相当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几乎可以渗透应用于各个领域,带动各行各业技术进步,它的应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二是高增值,它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倍增器。三是高智力,信息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技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其次才是资金。四是高战略,信息技术是以科学技术形式表现的战略实力,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区域或行业乃至国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五是高风险,信息技术的探索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任何一项开创性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要么获得巨大成功,要么造成严重损失。六是高时效,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市场竞争激烈,时间效益特性突出。

二、信息化内涵

1.信息化概念

现在,尽管“信息化”一词被社会广泛使用,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没有统一的翻译——参考网络学习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一般可归为如下一些理解:?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 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 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所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有人把“活动”形象地分为3个任务:“铺路”——建设信息网络,“买车”——建

设信息系统,“运货”——提供信息内容。

本课所用“信息化”一词的内涵主要限于最后一条,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2.信息化社会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科技密集型经济形态,使信息成为社会发展主导性或支配性资源。信息极大的丰富,信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信息产品制作和信息服务为主的信息产业,成为社会支柱产业。我们正面对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化)社会,它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 非物质性

各种文字的、图形的、图像的、声音的信息被进行0-1二进制编码即数字化,社会进入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所描述的“比特时代”。正如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一样,比特是构成信息世界的基本单元。在信息社会中没有重量的、虚拟形式的、非物质的比特(bit)比原子(atom)更加重要和活跃,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其物质重量在减轻或消失。正像人们看到的,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会花钱买创意、娱乐、式样、便利、速度、创造性和美观。因此,出现了一大批非物质性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如信息咨询、代理服务、媒体制作、软件开发等等。

? 超时空性

由于信息网络的存在,到处都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的没有重量的比特,它们无视空间和地域,时空距离被消除,地球变成了“村”。电子商务、全球经济一体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超越了时空,实现了信息的网络化。

? 可扩展性

因为比特可以共享且方便传播,所以信息社会具备某种“无限可扩展性”。传统稀缺经济学“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传统的生产观念、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等都受到重要影响。

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国家信息化的任务会分层次(领域或行业、区域或地方、企业或事业)而具体地落实到相应的部门或机构,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国家信息化建设战略和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运作本单位的信息化,实现“铺路、买车、运货”,需要各种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一个组织的信息化管理与运作通常包括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组织、信息化实施和信息化评价等环节和相应管理任务。

1.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在分析一个组织经营管理战略的基础上,对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战略、原则、架构和进程等进行的筹划与设计。组织的经营战略规划是它的基础,一般的信息化规划可以被细分为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信息系统规划、信息资源规划等。它们使组织有计划地完成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任务。能否制订好的信息化规划,往往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而制订好的信息化规划,既需要有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也需要有科学规划的方法,更需要组织决策层的领导和支持。

2.信息化组织

信息化需要配置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人是最重要的,他们是完成信息化任务的主体。组织如何构建以信息主管(CIO)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和相应的队伍,是信息化组织的首要问题。对一个组织来说,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如何有效地实施信息化,即使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有机结合,提高效率,创造效益,通常也需要业务流程重组(BPR),组织结构调整。

3.信息化实施

在信息化规划的指导下,具体完成各类信息化建设任务。它包括两方面的工作:1)信息化项目管理,即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信息化项目过程的启动、计划、实施、收尾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2)信息系统运作,主要解决信息化项目完成,信息系统上线以后,如何实现系统的良性运行、高效使用和安全维护等问题。

4.信息化评价

信息化不仅会产生一个结果,同时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信息化评价不仅要对组织的信息化水平(结果)进行客观的状态评价,以便纵横向比较。同时,也要对信息化过程包括其各个环节进行过程绩效评价。信息化评价是一种多准则的系统评价,需要建立客观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四、组织与管理

1.社会组织及其分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在世界上的人被分在社会特定群体中,遵循特定的行为规范,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便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指:一定的人群为实现某种目标,按照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活动规则所组成的群体。人员、岗位、职责、关系和信息构成组织的5个基本要素。组织是有目标的,它决定着组织的性质、行为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我们把社会组织分为4大类:

1)政府机构:包括国家各级立法、司法、行政部门。政府是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构,主要从维护社会公益角度,建立社会秩序(包括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安全和稳定的保障(如社会保障体系等)。

2)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3)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如个体工业者)。它们为数最多,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基本力量。

4)其他:不属于上述的单位。如非政府机构、社团(如妇联)、协会等非赢利性组织。

2.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过程,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人、财、物、时间、信息、技术、方法等,高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功能定义)。

管理主体是人(管理者);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技术、方法等资源;管理活动是科学地配置和使用资源;管理目标是高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因为组织有非盈利(如政府)和盈利(如企业)之分,所以“高效”包括高效率和高效益两重含义。管理的核心是目标最优化(如政府管理成本最小、社会冲突最小或公平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所以,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是具备效益优化意识和能力,即成本/效益分析或投入/产出分析意识和能力。

著名的管理学家H.Simon(西蒙)有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是一个围绕决策,由信息、目标、方案、选择、执行、评价、反馈等要素或环节组成的不断循环的自封闭过程(过程定义)。

其中,“信息”存在于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目标”是组织对事物客观状态的一种主观期望,它通常建立于管理者对未来的预测之上,同时也蕴涵了人判别事物好坏的价值观(如成本越小越好,收益越大越好)。“方案”是人可控的管理行为,可以被表示为一定管理资源使用的数量和方式;“选择”是决策人根据其偏好,测度和比较方案的效用,最终依据一定的决策原则确定优选方案;“执行”是通过组织、指挥活动实现行动;“评价”是通过一定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获取关于目标和活动效果的比较信息;“反馈”即反馈控制,指各环节间信息传递和活动行为调整。

管理过程可分为“决策分析(又称计划)”和“执行与控制”两大阶段。“决策分析(计划)”是指行动前管理者(决策人)的思维活动,即决策人根据信息,设立组织目标,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案,并进行优化选择(俗称拍板)。决策分析本质上是一种信息分析。“执行与控制”涉及具体行动的“组织、指挥和控制”等管理活动。其中,“组织”:首先,按决策(计划)需要设置机构、明确岗位、配备人员、规定权限、赋予职责,完成人力资源配置;其次,合理配置和使用其它资源,以使行动取得最佳效果。“指挥”:管理者运用组织权限,发挥领导权威,对其下属所进行的激励、协调、命令、调度和检查,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执行”环节的核心。“控制”:又称反馈控制,它包括评价和调整。评价的任务是收集行动执行过程及其效果的各类信息,并与计划目标比较分析;调整是指管理者在接到评价的反馈信息后,对计划及其执行等所进行的修正或改进活动,以弥补计划不周或避免行动偏离。所以,管

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4大职能。

1.管理层次

复杂的管理通常被人们从组织上分为战略、管理和操作等3个层次,相应决策被分为战略决策(Strategic decision)、管理决策(Administrative decision)和业务决策(Operating decision)。战略决策是为谋求组织体与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一种决策。这种决策具有总体性、重大性和长远性的特征,由组织中高层决策人完成,如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决策是组织体为实现战略决策所进行的具有实施管理性质的一种决策,由组织中的管理部门完成,如企业部门管理。业务决策是在管理决策的指导下,为了提高组织体中各种具体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等的一种决策,它们集中在组织体中的专业部门或基层单位,如企业班组生产。

决策种类:

主要特征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决策权集中集中与分散混合分散

信息不全较全完全

问题结构不良一般良好

风险程度大一般完全可推断

决策组织复杂一般简单

再生性非再生非再生和反复均有反复、再生

目标数多单或多单

决策程序复杂一般简单

决策分析准分析准分析分析

决策实施长期中期短期

2.基本的管理组织形式

与管理层次相关的是分权,其结果就是将组织划分为若干相互依存、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基本管理单位。不同的分权方式,导致不同的管理组织形式(结构)。常见的基本形式有:

1)直线型

这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没有职能机构,从最高层到最低层,上下

垂直领导。适用于人数较多但职能单一的组织。如军队、学校院系管理等,如图1-1。

2)职能型

这是较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根据专业化原则,先将组织分解为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下为作业单位。

3)矩阵型

这种组织形式象数学中的2维矩阵,故得名之。其中一维是直线或职能式组织,另一维则是任务(如项目或产品等)。

上述为3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它们还可以组合成新的组织形式,如广泛采用的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型等。各种组织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管理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选择相应组织形式,使之效能最佳。同时,描述一个管理组织的结构,也是对其进行业务流程分析、优化乃至信息化所必须的基础工作。

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知识

一、企业及其分类

二、企业经营管理及其信息化

三、人力资源管理

四、财务会计基础

五、生产运作管理

一、企业及其分类

1.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通过满足社会效益而获得利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制度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市场经济下企业应具有独立自主性、自负盈亏性和市场导向性等特点,具备应变力、创新力、竞争力、发展力、内在冲动力等能力,以应付来自市场的任何变化。

2、企业的分类

现代企业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对企业进行分类:

按承担经济责任划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经济责任和“股份”相关,理解它们需要了解基础的财务会计知识。

按所有制划分: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

按产出性质划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运输业、服务业等。

按产业性质划分:第一产业企业(农业、矿业…)、第二产业企业(制造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企业(服务业…)等。

按生产、产品及销售形态划分:水泥加砖块的传统企业、鼠标加砖块的传统E化企业、虚拟企业等。

生产同类产品的所有企业构成了产业(Industry)。信息产业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传递、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信息服务相关行业(如咨询业…)等。

二、企业经营管理及其信息化

1.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通过生产运作向市场提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期在满足公益(消费者需求和国家税收)的同时,也得到收益(利润)。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1)消费者需求情况;2)同质性企业竞争情况;3)供给情况(含宏观经济环境);4)政府的法规、政策与服务等;5)企业自身条件(生产能力)等。所以,经营一个企业,首先要在尽可能多而准确地把握企业内外部(特别是市场)信息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发展战略。进而,通过对其人力资源、财务和生产运作等进行科学的管理,提供社会需要的好产品或服务,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与发展。掌握信息的数量多少、质量高低、速度快慢,进而能否制订出好的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生产计划,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这正是企业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2、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层次应用信

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活动。

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不断融合相互进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且高风险的过程。最主要的是,企业需要围绕其经营战略,制订信息化规划,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组织,指导信息化建设活动。

从技术层面,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完成构建信息网络、开发信息系统、利用信息资源等三个层面的工作。

(1) 构建信息网络

构建企业内网、外网和互联网,即借助ISP利用TCP/IP、防火墙、虚拟专用网(VPN)等技术搭建安全可靠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外部网(Extranet)和互联网(Internet)。公众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了解企业、电子商务、接受服务、参与设计等;合作伙伴(如供应商)利用Extranet共享信息,协同商务;员工则利用Intranet实现网上办公、知识管理、协同工作等。

(2) 开发信息系统

根据企业信息化规划,企业分步骤地、因地制宜地建设或引进使用下列常用的信息系统:

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使企业的行政管理事务自动化;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计算机辅助工艺流程设计)/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等系统集成,完成企业生产运作过程的自动化;

CRM(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客户信息深度管理,实现销售过程自动化;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实现供应链管理自动化,以便协同设计、生产与商务;

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实现商务自动化;

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业信息门户)积累企业知识财富,实现知识管理(KM);

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决策支持系统)/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经理信息系统)借助商业智能(BI)等分析工具,辅助高层管理者进行决策分析,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化。

(3) 利用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资源是指企业生产运作和管理所需的所有信息。信息社会信息极度丰富,企业亦然,人们经常会陷入矛盾、虚假信息的海洋中。所以,信息资源的组织技术(如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等)和利用技术(搜索引擎、联机分析OLAP等)是信息资源利用的关键。尽可能地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制订企业数据编码标准;以及建立企业信息门户,集成企业信息;加强员工信息系统操作和应用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信息意识与能力(信息敏感力、转化力、决策力等),这些都是企业利用信息资源所要做的主要工作。

三、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及其特点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中,能为社会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称。

与其它物质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时效性。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开发、利用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劳动力的体力、智力不能及时、合理地被使用,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失。

能动性。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力既是被开发、被管理的对象,又是自我开发、自我管理的主体。

智力性。人的智慧可以传播、积累,人可以通过智力使自己能力扩大,这种智力的继承和发展使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积累、延续和加强。

社会性。人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具有社会性,人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社会需要的满足。

这些特点使得对人的管理更倾向于一种“软”管理,强调价值观、公平、交流与沟通。

2.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人视为生产经营中的一种特殊的和宝贵的资源,围绕组织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对人力资源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管理活动。通常涉及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录用、培

训与开发、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1)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针对企业业务的需要,按照人力未来的需求发展做出的时期计划。人力资源规划的对象是指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类工作所需配置的人力资源(结构)等。

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人力需求的预测;2)人员招聘计划;3)人员培训计划;4)人力资源使用计划。

(2)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亦称职位分析或岗位分析,是在人力资源规划的指导下,根据需要,对其各类生产管理活动所进行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分析,对各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的科学系统的描述和规定。它是其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发展、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的基础。

(3)招聘与录用

在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招聘与录用工作就是在合适的时间,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通常包含如下工作内容:制定招聘计划,选择招聘途径,进行招聘宣传,考核和甄选应聘人员,办理聘用手续,进行新员工上岗引导,以及对不需要人员加以解聘等。

招聘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主要形式包括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

(4)培训与开发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表现在:1)通过给新员工传授完成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使其很快适应新岗位的要求,这是上岗培训的主要功用;2)通过给在岗员工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或更广泛技能的机会,塑造和强化员工的献身精神;3)成功的培训在促使员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需技能的同时,还通过锻炼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技能、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技能等,使员工能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形成更强的适应力,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动和工作转换。

培训过程通常由四个步骤构成:1)确定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即这个人或这项工作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提高和改进;2)为培训工作建立明确的、可度量的目标;3)选择合适的培训技术和培训方案进行培训;4)对学员的反应、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后工作行为的改变以及工作绩效的改善情况等做出评价,以便改进和完善培训与开发工作的效益。

(5)绩效考评

绩效通常是指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务成效。绩效考评就是以最大绩

效为目标,通过对组织机制及组织成员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改善组织机制及组织成员的组织行为,提高组织竞争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各项目标。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控制环节,是薪酬制度的基础,对人才配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情况与之密切相关,怎样搞好绩效考评关系重大。

考评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业绩评价体系,通常由能力、贡献、态度等多方面的指标构成。

绩效考评的方法包括考评分开、分类分层、平时与年度相结合、个人与部门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领导与服务对象相结合、综合考评与单项考评相结合。

考评的结果应与奖金挂钩,与培训挂钩,与岗位调整挂钩,与职业生涯规划挂钩,为人员的合理使用提供决策支持。由于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这种分析将为人才选拔、奖金分配、培训安排、岗位调整等奠定了基础。

(6)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落脚点,也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薪资制度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它直接影响到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及合理的人工成本控制等。

薪酬管理的目标主要是:1)留住有价值的员工;2)激励员工,使其不断地提高效率与绩效;3)与国家的相关立法和规定相吻合。

现有薪酬管理常采用岗位绩效薪资制度、年薪制、期权制、经济增加值等薪资激励机制。

薪资结构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基本薪资、工作津贴、年功薪资、奖励薪资等。基本薪资是最低薪资,它是保障薪资;工作津贴包括岗职薪资、技能薪资等。岗职薪资是根据岗位责任大小等因素所得到的报酬;技能薪资是根据岗位要求的能力、技能等决定的报酬;年功薪资是依据在企业的工作年限所确定的报酬。奖励薪资包括经常性工作奖,比如,月度奖、季度奖和年终奖,以及劳动分红、特殊贡献奖。基本薪资是定额劳动,奖励薪资是超额劳动。在薪资结构里还涉及到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问题,比如基本薪资与奖励薪资的比例、年功薪资的比例等。

四、财务会计基础

企业中任何人从事任何业务活动(生产运作或管理)都需要资金,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目标。所以,理财即合理地筹措、使用有限的资金完成各项业务活动,同时不断地评价企业经营效益(盈亏分析),即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最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1、财务管理概述

(1)财务管理的涵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也称资金运动,包括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筹集资金的活动有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或向金融机构借款、留存盈利等形式。投资资金的活动包括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对内投资,购买其它企业的股票和债券与其它企业联营等对外投资。运营资金的活动指生产运作和经营管理所出现资金流动。分配资金的活动包括纳税、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业务的过程中,必然与企业外部和内部有关各方面发生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因此,由理财而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被称为企业财务关系。主要体现:1)经营权和所有权关系;2)债权债务关系;3)强制和无偿分配关系;4)企业内部资金结算关系;5)劳动成果分配关系。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理顺企业资金流转程序和各种经济关系,确保生产经营顺畅以及各方利益得到满足,来实现企业目标的。

2、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财务信息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职能,即核算与监督。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顶期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资料,作为监督的依据;同时,

只有搞好会计监督,保证经济业务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并且达到预期的目的,才能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

3、会计核算流程概述

会计核算需要严格地按照国家有关法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日常会计核算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薄、编制财务报表3个环节。完成此3项任务,一个会计期(如以月为单位)的核算工作即告结束。然后按照上述程序进入新的一个会计期,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企业停业清算。

4、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编制财务报告是由企业财务信息用户的需要所决定的,用户一般包括国家、上级主管部门、企业本身、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等。

财务报告由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利润分配表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会计期末(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额及其构成情况、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考察企业资本的保全和增值情况;分析企业财务结构的优劣和负债经营的合理程度;以及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财务安全程度等。

资产负债表

单位名称:901公司 2007年 4 月 30 日单位:元

资产行次年初数期末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行次年初数期末数流动资产: 1 流动负债: 1

货币资金 2 202000 172000 短期借款 2

短期投资 3 应付票据 3

应收票据 4 应付账款 4 120000 120000

应收账款 5 400000 390000 预收账款 5

减:坏账准备 6 其它应付款 6

应收账款净额 7 400000 390000 应付工资 7 120000

预付账款 8 应付福利费 8

其它应收款 9 10000 10000 未交税金 9

存货 10 300000 260000 未付利润 10

待摊费用 11 其它未交款 11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12 预提费用 12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 13 待扣税金 13

其它流动资产 14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14

流动资产合计 15 912000 822000 其它流动负债 15

长期投资: 16 流动负债合计 16 240000 120000

长期投资 17 17

固定资产: 18 长期负债: 18

固定资产原值 19 2000000 2020000 长期借款 19

减:累计折旧 20 600000 650000 应付债券 20

固定资产净值 21 1400000 1370000 长期应付款 21

固定资产清理 22 其它长期负债 22

在建工程 23 2400000 2410000 长期负债合计 23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24 所有者权益: 24

固定资产合计 25 3800000 3780000 实收资本 25 4472000 4472000

无形及递延资产: 26 资本公积 26

无形资产 27 盈余公积 27

递延资产 28 未分配利润 28 20000

无形及递延资产合计 29 所有者权益合计 29 4472000 4492000

其它长期资产: 30 30

其它长期资产 31 31

资产总计 32 4712000 4612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32 4712000 4612000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内经营成果的报表。利用损益表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一定时期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的情况,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检查影响利润(或亏损)变动的原因,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以及了解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情况

损益表

单位名称:901公司 2007 年 4 月单位:元

项目行次本月数累计数

一、产品销售收入 1 120000.00 220000.00

减:产品销售成本 2 50000.00 110000.00

产品销售费用 3 1000.00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4

二、产品销售利润 5 70000.00 109000.00

加:其它业务利润 6 2000.00

减:管理费用 7 50000.00 80000.00

财务费用 8

三、营业利润 9 20000.00 31000.00

加:投资收益 10

营业外收入 11 12000.00

减:营业外支出 12

四、利润总额 13 20000.00 43000.00

减:所得税 14

五、净利润 15 20000.00 43000.00

5、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与账户

财务报表以货币表现的形式反映了企业经济活动,它由6大类会计要素组成。

会计要素,即会计核算对象和内容,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作的分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类。

1)资产

把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能够用货币表现,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的一切东西(如货币资金、材料、产品或商品、设备、房屋等)通称为资产。它是任一企业经营管理的物质基础。资产类项目按其流动性的大小,或按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递延资产、其它财产等。

2)负债

会计上,把给企业投资且仅要求企业按期还本付息的人称为债权人,把能用货币计量,需要企业以债权人能够接受的资产或劳务偿还,企业承担偿债义务的债权人投资称为负债。

负债类项目按其承担经济义务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会计上,把给企业投资且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按投资比例获取一定的报酬的人称之为所有者。所有者通常以投入货币、设备、材料等资产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表现为以下特点:<1>不要求偿还,企业可在存续期间内长期使用;<2>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按投资比例承担风险;<4>分享剩余利润及资产;<5>能够用货币计量。会计学中将凡是具备上述特点的所有者投资称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反映产权关系,通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利润分配等形式表现出来。上述资产类项目金额合计数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金额合计数必须相等,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便是会计等式,它是会计(复式)记账和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

4)收入

会计上,将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利益流入称为收入。如销售产品取得销售收入,提供劳务取得营业收入等,以营业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形式表现。它是企业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成果,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基本指标。

5)费用

会计上,将能够用货币表现的资金流出或耗费称为费用,它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资产的耗费(料、工、费),包括产品销售成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营业费用、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好坏的基本指标

6)利润

收入和费用之差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会计上,称收入大于费用的余额为利润;反之,称之为亏损。如果出现利润,所有者将要求分享利润中的一部分,即利润分配;如果出现亏损,所有者应承担亏损造成的损失,并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弥补,

以保证经济活动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即亏损弥补。它以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形式表现。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好坏最重要的指标。

会计科目是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的分类编目。与之对应的是账户,它被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成本费用类五类。按分类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的账户,也称总账、一级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对企业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也称明细账。

6、会计核算基本步骤

根据会计工作流程,在设立会计科目和账户后,一个会计期内需要依次完成如下工作:

(1)用复式记账法填制记账凭证

复式记账是指在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其理论依据就是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复式记账包括借贷记账、增减记账、收付记账三种具体方法。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文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应该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

借贷记账法是根据,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按借贷相反的方向,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例如,为了支付员工工资,2007年4月2日从工商银行提取现金120000元。该项经济业务涉及到银行存款的减少和现金的增加,它们都是资产类账户,应该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这笔业务可记录为下列形式:借:现金 120000

贷:银行存款—工商行 120000

会计凭证是用于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文件。根据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的程序和用途,会计凭证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来记载和说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最初书面证明,称为“原始凭证”;另一类是会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记账凭证”。利用复式记账法将原始凭证填制成为记账凭证,是整个会计核算的基础。

(2)登记账簿

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分科目类别地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由具有一定格式、互有联系的若干账页所组成。它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账簿按其用途可以分为序时账(日记账)、

企业管理信息化运营

《企业的信息化运营》 在新的竞争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一些新的运营方式。其息化运营现在在国际围也成为一个新的、对企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一种运营方式。 我们先从对当今企业影响最大的两个力量来看一看企业信息化运营的背景。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下,事实上改变和影响企业的因素很多,改变和影响企业的力量也很多。那么什么是改变当今企业最大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有两种力量对当今企业的改变是最大的,第一个是全球化,现在有很多专家都在探索,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企业也都在实践。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我们中国的企业怎样走向全球市场,对我们国众多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怎样在中国市场适应这种全球化的竞争,比如说我所在的这个管理软件的行业。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竞争就是完全的国际化竞争,彻底的一种全球化模式。比如说ERP,在国高端市场我们的对手主要是SAP,

Oracal这些,这和我们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所遇到的对手几乎相同,所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竞争环境已经跟国际市场没有太大的差别。 改变当今企业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信息化。我们这里先看一个例子,2000年度对美国物流业和运输业信息化程度做了一个调查评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年前在整个美国物流业和运输业的一个信息化应用程度。其中IT投资占到行业总收入的5%,电子商务占到整个收入的34%,客户自主查询服务比例占到33%,电子供应链供应商占到40%,电子供应链的客户比例达到29%,客户收入应收账款的比例为36%,那么在这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分配IT投资的预算,技术设备的采购占到五分之一,IT的服务和外包占到19%,自行的研究和开发4%,主要还是通过购买专业的服务,IT人员的开销27%,这个开销主要是指系统的维护,在应用软件方面的投入是17%,其他13%。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运输和物流行业,如果和我们国的同类企业相比,信息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我们还知道实际上在美国运输和物流业的信息化程度并不是最高的行业,相比较于金融和电信行业,它的信息化程度只能算作中等。但即便是这样一个行业,我们看到它的信息化比例已经相当大,这也表明当今的企业在信息化推进上的一个程度和状况。对照一下我们刚才我们所说的改变和影响企业的两种力量,我们可以把当今全球的

公司运营管理制度汇编

公司制度 公司架构及职能范围 各部门岗位职责 公司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 人员管理和招聘 公司保密条款

第一章公司部门职能范围公司架构 财务部会计出纳 营销部 国内业务 国际业务 行政部 人力资源 采购 总经理 董事会

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物流仓库 市场部行政管理

第二章各部门岗位职责 一、行政部 行政部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营销中心办公事务管理;目前兼负责物流,仓储。 行政管理: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制度管理、文档管理、考勤纪律、办公支持和公关接待等事宜。 人力资源管理: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绩效考评、薪酬计核、职位管理、人事调整、员工档案管理、员工招聘、培训和员工关怀等事宜。 公司办公事务管理:负责公司的办公事务管理,如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各种工作会议的组织工作等。具体职责如下: 1、拟定或协助拟定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 2、起草或协助起草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需要的各种文件; 3、负责行政公文的签收、登记、流转、归档及业务文件的整理、归档; 4、协调解决各部门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5、组织安排行政及其他会务,协调接待工作;

6、负责公司对外宣传及联系工作,管理公司网站; 7、负责公司文件、信函的发送、接收工作; 8、负责公司行政公章的保管、使用及各类文件的缮印; 10、负责公司日常办公用品、宣传品、名片的定制、保管、发放。 11、拟定公司人事、劳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12、拟定公司机构设置或调整方案; 13、负责公司员工的定岗定编工作; 14、负责公司员工的招聘工作; 15、拟定员工薪酬、福利等分配激励制度体系,并组织具体实施; 16、负责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17、管理员工休假和考勤。 二、营销部: 1、营销部负责制定并推进实施全面的销售战略、销售方案,公司产品推广,业务渠道拓展,客 户开发,并对相关行业、市场进行前景分析及研究,制定市场营销方案,有效地管理客户。 具体职责如下: 1、协助总经理建立全面的销售战略; 2、制定并组织实施完整的销售方案; 3、与客户、同行业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引导和控制市场销售工作的方向和进度; 5、组织部门开发多种销售手段,完成销售计划及回款任务; 6、管理销售人员,帮助建立、补充、发展、培养销售队伍;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试题答案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试题 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 信息技术革命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特征,下面的()不在其中。 A. 智能化 B.群体化 C. 数字化 D. 高新性 2.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A. 可靠、稳定、准时、清洁 B. 高效、灵活、快速、简单 C. 高效、灵活、守信、安全 D. 高效、灵活、准时、清洁 3. 信息化绩效评价具有()等特征。 A. 间接性、灵活性、非价值性 B. 复杂性、客观性、科学性 C. 准确性、灵活性、可靠性 D. 间接性、长期性、互补性 4. 在信息系统维护工作中,主要包括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 ()。 A. 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B. 程序性维护、删除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跟踪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添加性维护 5. 企业经营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等特征。 A. 经营性、竞争性 B. 整体性、协作性 C. 竞争性、纲领性 D. 最优性、市场性 6. 项目控制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范围、进度、()、质量等方面。 A. 预算 B. 成本 C. 数量 D. 决算 7. BCWS是指计划工作的( )。 A. 质量成本 B. 预算成本

C. 合同成本 D. 实际成本 8. 下列()不属于信息化组织机构的类型之一。 A. 领导业务部门的信息员 B. 与业务部门平级的信息化机构 C. 隶属业务部门的信息化机构 D. 由信息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信息化机构 9. CIO的含义是()。 A. 业务员 B. 信息主管 C. 联络员 D. 信息员 10. 企业不必向()提供财务信息。 A. 公众 B. 投资者 C. 税务部门 D. 债权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2.会计科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科目等5类。 3.会计等式是_______ = ________ + 所有者权益。 4.信息资源采集的原则包括:_________原则、系统性原则、__________原则、经济性原则、计划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和预见性原则。 5.信息化项目是在特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约束下,以应用信息技术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6.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运行与维护。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分析

地铁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02T15:43:11.4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高嵩 [导读] 摘要:地铁出行不仅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也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哈尔滨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客运总站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地铁出行不仅缓解了地面交通的压力,也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在地铁的运行过程中,运营管理是提高地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地铁运营管理的论述,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地铁运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希望对未来我国地铁运营管理更好的建设信息化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地铁运营;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前言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我国的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城市的交通越来越拥堵,尤其是各一线城市,拥堵现象极其严重,地铁的出现恰好将城市地下的空间利用起来,在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居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地铁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时间准确、运输能力强,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工具。所以,必须要采用合理的运营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保证地铁的运营管理质量,将地铁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建立更加完善的地铁运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促进地铁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质量更好的发展,使地铁的运行为城市化的发展发挥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地铁运营管理的论述 (一)地铁运营管理的涵义 地铁运营管理的工作包含很多,主要是对列车的运行计划以及日常的行车计划进行编制,整合列车的运行图;第二,地铁运行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列车的运行调动,负责地铁的调度工作,保证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第三,客运组织工作,检查乘客客流量,保证运输的质量;第四,列车的行车组工作,管理已经进站的列车,保证车站范围内的管理工作;第五,票务管理工作,对于乘坐地铁的乘客制定合理的票价,并进行出售以及检票工作;第六,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对客运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提升地铁运行的质量。 (二)地铁运营管理的特点 地铁运营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于运营管理人才的要求较高,需要管理人员在具有管理相关的知识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保证地铁运营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第二,地铁运营管理工作应该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这也正是地铁运营管理的最主要的特点,安全性强,对于地铁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要进行逐一的排查,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中,保证地铁运行的安全;第三,地铁运行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这是由于地铁的结构与功能都很复杂。所以,应该对其加大经管力度,保证各个设备在地铁的运行管理中处于安全的状态。 二、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 (一)分阶段需求 根据城市地铁信息化的经验,在建设地铁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围绕运营中心期、建设运营期以及建设中心期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划分[1]。在运营中心期地铁的企业应该将原有的快速增长阶段逐渐过度到发展阶段,逐渐转化为稳定的发展,因此,应将内在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不断加强地铁的外在服务质量,从而保证地铁运行企业可以顺利的发展,为地铁的运行创造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建设运营期间,除了项目本身的建设之外,还应该确保设备的维修、运营相关服务的管理工作,加强内管理。所以,该阶段的办公以及生产方面的管理等是主要的信息化需求;在建设中心期,地铁的信息化需求应该以协同公类的信息系统为主。 (二)分对象需求 在对象的信息化需求方面主要可以分为乘客的需求、调度的需求以及决策方面的需求三个方面:首先,乘客的需求。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地铁也在逐渐进行服务上的创新,将信息化的服务拓展到媒体或者网络平台上,把乘客手中的移动终端设备充分的利用起来,及时发布地铁运行的行程、耗时以及首末班车的信息状态,乘客可以通过信息化进行地铁运行方面的意见反馈,可以帮助地铁更好的运行。 三、地铁运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一)运营管理平台 网络化的建设与发展将带动整个轨道交通的运营由单线方式向网络化方式转变,并在网络的运营生产组织、客运管理、调度指挥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形成新的需求。例如,以网络行车计划与衔接方案的协调编制、网络列车运行图的集中管理、网络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列车运行图数据的充分共享为目标的行车计划管理系统;科学合理地确定和预测网络化运营条件下的客运需求、时空分布特点与规律为目标,对列车运行计划制定、运营成本控制、服务水平提高等提供有力支持的客流精细化统计分析系统;将原先独立运行的地铁事件综合接报和处置中心整合纳入运管平台并实施相应改造,构建运管事件管理平台,实现对各类运营事件处置过程的及时跟踪系统等。 (二)施工管理系统 为保障轨道交通各线路的安全、准点运营,每日各运营单位对轨道交通运营设施设备须进行大量的维护检修工作。这些维修工作一般都是在当日列车停运至次日列车开行这短短的几小时内完成,每项施工维修任务都需要被分配必要的施工资源。 (三)乘客信息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又可称为PIS,是现代化轨道交通中直接面向乘客服务的多媒体系统。从PIS系统应用以来,其商业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它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兼具列车信息的发布功能,引导乘客功能也不仅仅停留在纸面,通过设置车站内部结构的显示终端,让乘客及时准确地了解列车运营详细信息和公共媒体信息的多媒体综合信息系统。 结论 综上所述,地铁运输相比较于传统的交通方式,具有更加方便快捷的特点,而且因其利用的是城市地下的空间,基本不会出现大型的事故,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地铁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保证地铁运营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城市的地铁网络运营管理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的应用可以使地铁运营管理在模式上更加创新,在采用先进的电子设备的同时,更多的

公司运营管理制度

公司制度公司架构及职能范围 各部门岗位职责 公司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 人员管理和招聘 公司保密条款

第一章 公司部门职能范围 公司架构

第二章各部门岗位职责 一、行政部 行政部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营销中心办公事务管理;目前兼负责物流,仓储。 行政管理: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制度管理、文档管理、考勤纪律、办公支持和公关接待等事宜。 人力资源管理: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绩效考评、薪酬计核、职位管理、人事调整、员工档案管理、员工招聘、培训和员工关怀等事宜。 公司办公事务管理:负责公司的办公事务管理,如办公用品的管理和各种工作会议的组织工作等。 具体职责如下: 1、拟定或协助拟定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 2、起草或协助起草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需要的各种文件; 3、负责行政公文的签收、登记、流转、归档及业务文件的整理、归档; 4、协调解决各部门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5、组织安排行政及其他会务,协调接待工作; 6、负责公司对外宣传及联系工作,管理公司网站;

7、负责公司文件、信函的发送、接收工作; 8、负责公司行政公章的保管、使用及各类文件的缮印; 10、负责公司日常办公用品、宣传品、名片的定制、保管、发放。 11、拟定公司人事、劳资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12、拟定公司机构设置或调整方案; 13、负责公司员工的定岗定编工作; 14、负责公司员工的招聘工作; 15、拟定员工薪酬、福利等分配激励制度体系,并组织具体实施; 16、负责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17、管理员工休假和考勤。 二、营销部: 1、营销部负责制定并推进实施全面的销售战略、销售方案,公司产品推广, 业务渠道拓展,客户开发,并对相关行业、市场进行前景分析及研究,制 定市场营销方案,有效地管理客户。具体职责如下: 2、1、协助总经理建立全面的销售战略; 3、2、制定并组织实施完整的销售方案; 4、3、与客户、同行业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5、4、引导和控制市场销售工作的方向和进度; 6、5、组织部门开发多种销售手段,完成销售计划及回款任务; 7、6、管理销售人员,帮助建立、补充、发展、培养销售队伍; 8、9、负责与客户签订销售业务合同,主持公司重大营销合同的谈判与签订工

2019-2020年电大考试《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19年春期电大把该课程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七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最终成绩=形成性考核*50% + 终结性考试*50%。 形考任务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题目1 摩尔(Moore)定律提示:在1970至2000年的30年间,微处理器芯片大约每()个月集成度翻番,处理 能力提高一倍,体积和价格减半。 选择一项: A. 36 B. 12 C. 18 D. 30 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题目2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 具体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现 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它们相当于人类的思维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而与半导体材 料紧密相关的微电子技术是它们的基础。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计算机技术 B. 传感技术 C. 通信技术 D. 仿真技术 E. 控制技术 题目3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出()等特点或趋势。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网络化

B. 智能化 C. 小型化 D. 数字化 E. 系统化 题目4 广义信息资源包括()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信息技术或工具 B. 信息 C. 信息生产者 D. 信息系统 E. 信息法规 题目5 信息管理是一个从产生信息需求到信息()和利用的过程。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检索 B. 存储 C. 采集 D. 加工 E. 传递 题目6 一般的,一个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等环节。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信息化规划 B. 信息化评价 C. 信息化指挥 D. 信息化实施 E. 信息化组织 题目7 互联网+成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它的基础就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制度.doc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地保护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防范风险,保障公司经营管理信息安全。根据《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司信息化系统,是指公司所使用的“集团管理软件”所覆盖的使用单位、使用人、以及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具体有财务管理系统、物资供应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地磅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所有使用信息系统的操作员和系统管理员。 第二章职责描述 第四条公司企管信息部 1、根据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制定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有关规章制度; 2、负责组织实施公司信息化建设; 3、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维护及软件管理; 4、负责对各单位信息系统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公司信息化系统负责人 1、协调公司各种资源,及时处理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异常

情况及突发事件; 2、负责督促检查本制度的执行; 第六条公司系统管理员 1、负责应用系统及相关数据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保障; 2、负责解答各所属单位人员的问题咨询,处理日常问题; 第七条各单位系统管理员 1、熟悉掌握系统,能够处理系统应用中的问题; 2、要及时建立问题处理情况汇总表,并定期上报给公司系统管理员,由公司系统管理员汇编成册,定期下发给所有操作人员,以做到最大程度的知识共享; 3、负责本单位新进员工的信息系统技能培训;监督本单位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操作; 第八条操作员 1、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系统运行规定进行操作、不越权操作、不做违规业务; 2、保证自己的密码不泄密,定期更换密码; 第三章内部支持体系管理 第九条为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问题的提交与处理必须按照逐级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各单位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填写“日常操作问题记录单”先提交给各自所属单位的系统管理员归集与处理; 2、在各单位系统管理员不能处理的情况下再提交到公司系统管理员处理;

公司运营管理制度

. 页脚 公司运营管理制度 分公司既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相对独立的公司,同 时又是受总部直接管理的分支机构,它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结构,包括业 务部、财务部和行政部三个部分。企业运营制度是用来“管组织”的,所以分公司运营制度按照分公司的组织结构将包括三个 面:一、业务管理制度;二、财务管理制度;三、行政管理制度。 一、业务管理制度 分公司业务管理制度是根据分公司的业务流程来制定的,是对整个业务流程各个运营环节进行的具体规定。 这里的业务流程是指分公司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根据业务活动的实质容和体现形式,可以将业务流程分为在

业务流程和外在业务流程。在业务流程即业务活动的实质容,包括寻找客户、一般了解、深入了解、建立关系、巩固关系五 个部分。外在业务流程即业务活动的体现形式,包括寻找客户、拜访客户、合作谈判、销售进行、售后服务五个部分。 对于分公司开展业务活动来讲,在业务流程和外在业务流程两个面的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在业务流程属于过程性 的东西,适合沟通管理;外在业务流程属于结果性的东西,适合约束管理。没有在业务流程的沟通管理,开展业务活动就会没 有思路和章法,就很难取得实质进展;没有外在业务流程的约束管理,开展业务活动就会混乱不堪,就会导致高成本低效率现象 。 但是,在业务流程和外在业务流程又是需要分开对待的两种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在业务流程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锐利 武器,是与客户、与市场打交道的经验法,反而属于外

在性的东西;外在业务流程是企业部管理的规章制度,是与部门、与 成员进行的制度对话,反而属于在性的东西。攘外必先安,只有将部管理做好了,才能更好的开拓市场。在业务流程属 于经验法,即所谓的“思路打法”;外在业务流程属于规章制度,即所谓的“业务管理制度”。因此,在业务流程是公司培 养和指导业务员开展业务工作的经验法,只能作为沟通管理,不能作为约束管理,而外在业务流程才是真正的对业务活动的制 度管理。 为了更好的区分在业务流程和外在业务流程,这里有必要再举例说明。例如某业务员某天准备去拜访某家客户,他需要 先与客户预约好,因为是初次拜访,他准备只递上自己的名片和送一本企业综合目录,拜访的目的就是了解客户一般情况,再让 客户了解我们的企业概况和产品特点等等。这时该业务员所做的实际工作就是在业务流程中的“一般了解”流程,他在做这项

公司市场运营中心管理制度

※※※※※※※公司 市场运营中心管理制度[试用版] 2017.05

市场运营中心管理制度 一、总则 【编制目的】 本《管理手册》为※※※市场运营中心管理手册,是公司对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的要求标准,为了所有人员了解其工作重点及工作流程,使之有章可循。 【使用范围】 供市场运营中心所有员工学习及执行。 【管理制度】 《管理手册》由运维中心、运营中心、销售中心、财务部等制定和修改,其版权、解释权和维护权归市场运营中心所有,本部门其它相关人员仅有使用权及修改建议权。为避免资料外泄,各使用者不得带出公司,翻印、外借他人,不得向外泄密透露,否则公司将追究相关责任。 【※※※宣言】 我很荣幸成为※※※大家庭的一员,我知道※※※将是整个无缝行业内最有潜力的公司,更重要的是公司为我提了广阔的平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要为※※※的发展贡献我所有的精力,我知道只有我在公司的发展中全身心地投入,我才收获得更多,成长得更快。 我是一位富有契约精神的员工,在我履行和※※※的这份契约的过程中,我将忠于公司,忠于我的部门。 我是一名市场运营中心的管理者,虽然没有很多经验,但我拥有主动性、洞察力和勇气。我的努力和专注将帮助我提升我的团队的效益。我无所畏惧。我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增长效益上,而不让无聊的消遣浪费我的时间。 我将运用我的技能,充分参与市场运营中心每个环节的运作,同时,向行业内的前辈和精英学习来促进事业的成功。为了节省我最宝贵的两项资产:时间和金钱,我会积极和有效地利用一切技术手段。 我的秘密武器之一是我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其他人相比,我具有更高效的执行力,因而我将更加快捷地达成我的目标。 我像一束激光。各种机会层出不穷,试图模糊我的焦点,但是,我绝不会偏离已经确定的目标和计划,直到我自己决定改变为止,因为我知道,计划应该随机应变。我所从事的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和机会主义者不同,我管理的区域将永续经营,只有长久的事业,才能成为对我个人声誉和未来的一项投资。幸存就是成功,每过去一天,我离我的目标就更近了一步。 我发誓我要在无缝行业懂的比任何人都多,我要不停地阅读、学习和引导。我最大的资产是,通过努力为我的客户所增加的价值。 我要善待周围的人,因为我知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我在所有的商业往来中都要彻底诚实和公开,而不利用管理者的地位来取得不当的优势。我的声誉将伴随我一生,因此,我

4电大形成性考核作业:信息化管理与运作答案

《信2018年考试最好的资料 息化管理与运作》形成性作业一 一、填空题 2、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 3、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5、一个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4大环节: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组织、信息化实施和信息化评价。 6、社会组织是指:一定的人群为实现某种目标,按照特定的相互关系和活动规则所组成的群体。分为4类: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企业和其他。 9、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完成构建信息网络、开发信息系统、利用信息资源三个层面的工作。 1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涉及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12、会计两大职能:核算和监督。 13、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4、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5、生产运作管理目标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17、生产运作大致包括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3大环节。 二、问答题 1、我国国家信息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1)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开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2、阐述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和意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战略、客户、资源和运作等方面的能力组成,它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网络日益普及和发达的年代,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将这些能力转化为企业效益的先进手段,其中蕴涵的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行业最佳实践,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运作体系,从而使企业得以持续经营。

(运营管理)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DOC 106页)

第一章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 一、信息技术革命 二、信息化内涵 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四、组织与管理 一、信息技术革命 1.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 科学技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特别是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因素。人们习惯上把因为科学技术革命导致的人类社会的全面突变或革命性变化称作“化”,如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等,而对应的社会形态被称作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等。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深深地刻着科学技术的时代烙印。 “刀耕火种”即农业工具的发明和作物知识的发现——农业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逐步摆脱狩猎和游牧的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它经过了上千年的历程。 200年前,机械与能源即工业的科学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场能源革命。机械化、电气化导致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方式,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的科学技术革命,使得信息迅速赶超上材料、能源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产业化。这种变化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穿于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之中。结果是:社会经济的信息投入产出比迅速增长,社会交往合作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加速发展。发生在现代社会中的这一变化趋势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化”。信息化把人类带入“信息社会”。 无处不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和主导现代社会发展的支柱——信息产业,成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 2.信息技术革命

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规章制度和责任。规章制度侧重于工作内容、范围和工作程序、方式,如管理细则、行政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责任制度侧重于规范责任、职权和利益的界限及其关系。本文就管理细则、经营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部门经济责任制度、管理者经济责任制度。 一、组织框架 wang 二、部门岗位职责 1、综合办公室工作职责 (1) 组织、安排、落实公司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 (2) 负责公司的日常接待工作(包括信访、投诉等)。 (3) 负责公司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阅和归档工作。 (4) 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办公用品的采购,行政日常支出总经理 运营主管 人事部经理 财务经理 总经理助理 区域经理 人事专员 内勤 会计 考核员 出纳 综合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文员 人事部 财务部 运营部 综合办公室 网络部 技术部 推广部(电商)

报销等)。 (5) 负责公司工作用车的管理工作。 (6) 各类资产登记、造册及设备保养、维修、管理。 (7) 负责公司的日常考勤工作。 (8) 公司文印、统计、宣传、公示栏管理等。 (9) 负责公司的节假日值班安排及安全保卫工作。 (10)负责公司网页的管理工作(包括网页的设计、规划、信息上传和维护等)。 (11)负责公司的各类文字的撰写工作(含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大事记等工作)。 (12)每月工作计划的收集、编制和公布;负责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13)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2、财务部工作职责 (1)在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负责公司财务的各项管理工作。(2)负责公司各时段的财务报表工作。 (3)负责公司各类收入和支出的记账、分类及报销工作。 (4)负责监督公司财务预算和决算的情况。 (5)负责与学校财务处的沟通、协调工作。 (6)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人力资源部工作职责 ⑴、负责公司的人力资源整体规划;

综合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综合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行业概述 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各种业务主体对于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从原来单一的物流服务需求,逐渐演变成了对仓储、配送、公路、海运、铁运以及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等多种物流服务的综合性的需求,多样性和综合性的需求也带来了更大的管理难度,对于支撑业务运作的IT系统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综合物流将多种运输方式进行组合,连接起铁路货站、公路货站、航空货站,形成跨越区域广泛的综合型物流网络,能够同时满足仓储、配送、公路、海运、铁运以及质押监管等多种物流业务的需求。,帮助企业打造优质的服务平台,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综合物流运营模式分析如下: 4PNT综合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方案综合分析行业运营模式,发货人通过网点或仓库完成前端集货,通过分拨中心货物进入干线运输,达到目的城市后,借助多级分拨中心和网点完成末端的运输和配送;发货人完成前端集货后,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将货物从启运地运往目的地,抵达目的地后,借助短驳、各级运输网点及网络将货物运送至收货人手中。 整个过程包括了自营方式、委外方式和多种运输方式的灵活组合。

?制造商/分销商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 ?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业务需求

4PNT综合物流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整体蓝图如下图所示: ?多业务单元协同化运作平台 按照客户要求,实现订单的协同管理,提高信息共享度和单据处理效率。实现物流业务的统一规划和统一调度,形成中控中心,提高各种物流资源的利用率。支持物流业务中的多种业务模式,如在运输管理中,可以支持集卡、零担、普货运输等多种模式,而且将运输、配送、仓储、报关、货代、堆场等多种物流业务集中在同一平台下进行运作,能够有效解决多个系统之间的接口不畅和协同困难的问题。 ?可自由组合配置的物流服务方案 根据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可将各种物流服务进行动态的组合。在物流方案中可以定义不同的物流服务之间的组合和逻辑关系,通过选择不同的物流方案,可以使各种物流业务有效协同。 ?支持自有运输资源和外部运输资源的调度管理 在综合物流发展历程中,逐渐从重资产的竞争演变为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系统能同时管理自有运输资源和外部运输资源;对自有车辆支持运力资源调度,运输任务下达到驾驶员;对外部车辆运输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重要节点信息;结合车载终端等智能设备的集成,实时掌空运输全过程,使得整个物流作业透明化。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考试答案

试卷代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试题(4) 2009年10月部队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 信息技术革命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特征,下面的() 不在其中。 A. 网络化 B. 群体化 C. 科学化 D. 智能化 2.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A. 高效、灵活、安全、环保 B. 盈利、灵活、快速、清洁 C. 高效、灵活、准时、清洁 D. 可靠、稳定、准时、清洁 3. 信息化绩效评价具有()等特征。 A. 复杂性、客观性、科学性 B. 间接性、长期性、互补性 C. 间接性、灵活性、非价值性 D. 准确性、灵活性、可靠性 4. 在信息系统维护工作中,通常()所占比重最大。 A. 改正性维护 B. 适应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 5. 企业经营战略具有()、竞争性、纲领性等特征。 A. 经营性、协作性 B. 全局性、长远性 C. 整体性、市场性 D. 最优性、挑战性 6. 项目控制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范围、()、成本、质量等方面。

A. 进度 B. 预算 C. 决算 D. 数量 7. ACWP是指已完成工作的( )。 A. 质量成本 B. 预算成本 C. 合同成本 D. 实际成本 8. 信息化组织机构可以归结为()种类型。 A. 1 B. 2 C. 3 D. 4 9. CIO的含义是()。 A. 信息主管 B. 业务员 C. 信息员 D. 联络员 10. 企业不必向()提供财务信息。 A. 税务部门 B. 投资者 C. 其他企 业 D. 债权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组织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化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大环节? 2.管理的4大职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控制。 3.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概括为两个职能,即________与_________。 4.信息化项目管理过程可分为项目启动、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控制、项目收尾等五个阶段。 5.信息资源加工的基本内容包括:信息的筛选和______,信息的______和排序,信息的计算和研究,信息的着录和标引,信息的编目 和组织。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期末复习题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信息技术革命具有技术()等特征。答案:A A. 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 B. 网络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 C. 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数字化 D. 科学化、平民化、集成化、高新性 2. ()后来居上,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最重要的传播媒体。答案:D A. 多媒体 B. 电子媒体 C. 数字媒体 D. 网络媒体 3. 摩尔(Moore)定律揭示:在1970至2000年的30年间,微处理器芯片大约每()个月集成度翻番,处理能力提高一倍,体积和价格减半。答案:B A. 12 B. 18 C. 30 D. 36 4. 本书所用的“信息化”大多数情况下特指()。答案:C A.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B.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C. 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所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D. 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 5. 与信息涵相近的词有()。答案:C A. 数据、消息、数字 B. 媒体、知识、情报 C. 音信、消息、情报 D. 数据、通告、新闻 6. 信息论专家美国学者申农把信息看成是()。答案:B A. “加工后的数据” B. “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C. “通告” D. “传递中的知识差” 7. 简单地理解,资源就是对人类有用的、创造()的东西。答案:C A. 知识 B. 奇迹 C. 财富 D. 业绩 8. 从循环使用角度看,资源可分为()。答案:A A.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B. 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C. 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 D. 信息资源和物质资源 9. 经济上看,软件产品生产是一种()初始版本成本、()复制成本、可忽略产量限制的生产。答案:B A. 高、高 B. 高、低 C. 低、高 D. 低、低 10. 某一主体拥有的信息可以被复制给其他主体,同时自身拥有的信息没有损失,这便是信息天然的()。答案:C A. 传递性 B. 互换性 C. 共享性 D. 变换性

商业地产运营管理软件(商业地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商业地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商业地产的管理在我国仍是较新的领域,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一些优秀的企业打造了一批成功的项目,不同经营模式和行业中都有十分精彩的案例,如美罗城、梅龙镇广场、同福易家丽、漯河新天地等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任何成功的项目都不是偶然的,汇集了管理者的洞察力、创造力、激情和心血,也为业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提炼,运用到新的项目管理中,无疑能大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将别人已有的成功经验变成自己的经营能力呢? 一、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勇于尝试,将别人的成功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营能力; 二、加强团队的建设,因为商业地产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个人绝对无法完成的,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三、在管理中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三盟商业地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商业地产与信息产业相结合的产物,从大量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成功案例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的管理方案,将管理制度的建立、工作岗位的设置、办理业务的手续等管理要素量化为具体的管理节点和处理流程,并将其编制为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网络上运行处理各项管理业务。 实施商业地产信息化管理具有很多优点: 管理先进性 商业地产管理系统绝不仅仅是一套计算机软件,它首先是一整套的管理方案,来源于大量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成功案例,实施信息化管理就可将其管理精髓和成功经验运用到自己的管理中,直接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管理规范性 商业地产管理系统是将管理方案精确量化后的数字化产物,每个操作员只拥有有限的权限,只能处理被授权的业务,每一笔业务的操作都被明确规定,每个环节之间的约束在流程中得到控制。操作员只要按系统规定来操作,就可以将严格的管理方案贯彻到每个业务细节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管理高效性 商业地产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数据资料涉及规章制度、物业、设备、客户、业主、经营范围、商品资料、合同、财务单据,业务环节包括招商、租赁、合同变更、装修、维护、收费、投诉处理等等,数据庞大、环节众多,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采用信息化管理,能完善各工作岗位的配合监督,大大缩短业务处理时间,大幅度提高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降低管理成本,并能提供完整的统计数据,实现管理的高效严密,为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最大限度提高效能。 龙镇广场、同福易家丽、漯河新天地等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任何成功的项目都不是偶然的,汇集了管理者的洞察力、创造力、激情和心血,也为业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提炼,运用到新的项目管理中,无疑能大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采用专业的商业地产行业软件: 购买商品化的商业地产管理软件系统作为管理平台。

公司经营管理制度.

经营管理制度 第一章保密管理 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利益,特制订本制度。?? 1、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发展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员工知悉的事项。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义务。?? 2、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1)公司经营发展决策中的秘密事项;?2)人事决策中的秘密事项;3)专有技术;4)客户信息、产销渠道、产销策略、营销计划、定价政策和重要的合同、单据;?5)公司非向公众公开的财务情况、银行帐户帐号;?6)产品的具体材料成分,特殊制作工艺,产品的生产成本;7)经理确定应当保守的公司其他秘密事项。 3、公司秘密根据需要限于一定范围的员工接触。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未经批准不准向他人泄露。非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不准打听公司秘密。?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须特别注意不泄露公司秘密,更不准出卖公司秘密。? 4、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非经批准,不准复印、摘抄秘密文件、资料。 5、记载有公司秘密事项的工作笔记、电子储存器,持有人必须妥善保管,原则上不准带出公司。如外出需携带须经理同意,并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6、公司薪酬福利制度属于保密事项。公司员工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对内、对外都不得泄露、打听、议论本人及他人的薪酬福利待遇的具体细节及数额。 7、对保守公司秘密或防止泄密有功的,予以表扬、奖励。违反本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的,视情节及危害后果予以处罚,直至予以除名,公司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力。?? 第二章行政管理 一、工作纪律 1、上班时间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打瞌睡。 2、上班时着装整洁、坐姿端正,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和个人形象。 3、工作时应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私人电话及聊天,严禁看与工作内容无关的书报杂志、视频、新闻、玩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4、员工应养成开源节流、节能降耗的良好工作习惯,下班时应注意能耗设备(电脑、空调、灯等)是否关闭完好,下班时间、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非加班情况下)不在办公区域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电话、灯光、复印机、空调机、电脑及其他电器应按规定使用,不做私用。最后离开公司的员工应确保门、窗、灯、空调均关闭。 6、危险物品严禁带入办公区域。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试题+答案汇编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 信息技术革命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特征,下面的()不在其中。 A. 智能化 B.群体化 C. 数字化 D. 高新性 2.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 A. 可靠、稳定、准时、清洁 B. 高效、灵活、快速、简单 C. 高效、灵活、守信、安全 D. 高效、灵活、准时、清洁 3. 信息化绩效评价具有()等特征。 A. 间接性、灵活性、非价值性 B. 复杂性、客观性、科学性 C. 准确性、灵活性、可靠性 D. 间接性、长期性、互补性 4. 在信息系统维护工作中,主要包括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 A. 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B. 程序性维护、删除性维护 C. 完善性维护、跟踪性维护 D. 预防性维护、添加性维护 5. 企业经营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等特征。 A. 经营性、竞争性 B. 整体性、协作性 C. 竞争性、纲领性 D. 最优性、市场性 6. 项目控制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范围、进度、()、质量等方面。 A. 预算 B. 成本 C. 数量 D. 决算 7. BCWS是指计划工作的( )。 A. 质量成本 B. 预算成本 C. 合同成本 D. 实际成本 8. 下列()不属于信息化组织机构的类型之一。 A. 领导业务部门的信息员 B. 与业务部门平级的信息化机构 C. 隶属业务部门的信息化机构 D. 由信息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信息化机构 9. CIO的含义是()。 A. 业务员 B. 信息主管 C. 联络员 D. 信息员 10. 企业不必向()提供财务信息。 A. 公众 B. 投资者 C. 税务部门 D. 债权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国家信息化体系的6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2.会计科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科目等5类。 3.会计等式是_______ = ________ + 所有者权益。 4.信息资源采集的原则包括:_________原则、系统性原则、__________原则、经济性原则、计划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和预见性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