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1型糖尿病典型病例讨论
【免费下载】老年1型糖尿病典型病例讨论
老年1型糖尿病典型病例讨论干部病房徐楠患者,男,71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4kg,查随机血糖27.1mmol/L,尿酮体(++++),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
经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下降,改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但血糖控制差,FBG在15-16mmol/L之间,20天后改为胰岛素泵治疗(基础量12u,三餐前4-6u),FBG和PBG均小于10mmol/L。
偶有低血糖反应发生。
此后改为Novolin30R 12u/早,7u/晚,阿卡波糖50mg午餐中服用,监测FBG在10-17mmol/L,PBG在8-17mmol/L之间,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入院查体:身高173cm,体重60.5kg,BMI20.21kg/m2。
血压:110/70mmHg,心率:72次/分,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上界第五肋间,肋下未及肝脾,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可及。
患者既往平均体重约62kg。
2年前体检血糖正常,35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术,姐姐患2型糖尿病。
入院后根据患者老年起病,有糖尿病家族史,初步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门冬胰岛素各8u三餐前,甘精胰岛素8u睡前皮下注射。
监测发现血糖波动于2.6~18mmol/L之间。
根据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将治疗调整为门冬胰岛素5u/早、4u/中、8u/晚,甘精胰岛素10u/睡前注射,FBG于5-7mmol/L,PBG在7-10 mmol/L之间,未再发生低血糖反应。
该患者虽然为老年起病,病程较短,但是体型偏瘦,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对胰岛素非常敏感,不符合典型2型糖尿病的特点,考虑是否存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
入院后检查HbA1c:8.8%,行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血糖0h 11.35mmol/L,0.5h 11.76mmol/L,1h13.34mmol/L,2h 20.97mmol/L,3h 25.47mmol/L;胰岛素0h7.43uU/ml,0.5h 8.09uU/ml,1h 7.05uU/ml,2h 8.23uU/ml,3h 7.63uU/ml;C肽0h 92pmol/L,0.5h 72pmol/L,1h 72pmol/L,2h 92pmol/L,3h 120pmol/L。
1型糖尿病病例分析
12 6u 8u 3u 2u 2u 13.9 30.2 28.7 12.5 12.1 20.6 10.6 6.5
13 6u 8u
7.2 12.2 5.2 12.6 14.2 20.7 10.7 3.4
14 6u 8u 3u 2u 3u 8.2 3.7 5.6 12.9 10.1 9.3 1.7 14.1
7.2 8.9
体会
强调更加精细、更加符合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 个体化方案 重视基础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在血糖的全面控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泵治疗中血糖控制良好时基础与餐后剂量各占一半,提示没有
充分的基础量血糖不可能得到良好控制。
新研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率3/4以上
100
80
60
76
78
79
79
80
BHG
40
20
24
22
21
21
20
0
PPHG
<8.0
8.0-8.4 8.5-8.9 9.0-9.4
≥9.5
Baseline A1c category (%)
Riddle MC, et al. Diabetes, 2019;59(Suppl.1):A171.
空腹高血糖—— 全天血糖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
病例特点
1、患儿男性,年龄9岁,既往身体健康。
2、口渴、多饮、多尿1周,发现血糖升高1天。 近3天来口渴、多饮症状加重,伴消瘦、乏力,在 诊所静脉输液治疗无好转,昨日来我院就诊,测 随机毛糖为31.6mmol/l,尿酮体2+,尿糖4+,
体格检查
血压:80/50 mmHg
身高:133 cm体重:26 kg体重指数: 14.7kg/m2
(鼓楼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1型糖尿病)——病例【典型病例分析】
内分泌科病例3糖尿病姓名:赵力性别:男年龄:23岁职业:职员主诉:咳嗽发热伴多饮多尿3天,神志不清4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脓痰,右侧胸痛,伴发热,体温最高达40℃.患者有糖尿病史5年,一直用胰岛素治疗,目前用药:诺和灵R早10u中8u晚8 u餐前30分钟,诺和灵N 6 u 睡前,平时血糖控制尚好,空腹血糖5~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8mmol/L。
因发热,进食极少,近3天停用胰岛素,出现明显口干、多饮、多尿症状,并逐渐出现神志改变,4小时前呼之不应。
病程中无盗汗、咯血史,无视物模糊,无手足麻木,无双下肢浮肿。
平时饮食睡眠可,体重无减轻,大小便如常。
过去史:糖尿病史5年,胰岛素治疗。
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个人史:出生并生长于原籍,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及疫水接触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家族史:无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T 39.8℃ P 110次/分 R 26次/分 BP80/40mmHg一般状况:浅昏迷,被动体位,消瘦,脱水貌,皮肤干燥,弹性差,面色红,口唇无紫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胸部:心脏:心前区无隆起,心间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未扪及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肺部:呼吸深大,两侧呼吸运动对称,右侧语颤增强,右侧叩诊呈浊音,右肺闻及湿性罗音。
腹部:腹平坦,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神经系统:浅昏迷,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放射灵敏,颈无抵抗感,两侧巴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5×109/L N 0.95,L 0.05,RBC4.2×1012/L ,PLT 158×109/L血生化:血糖28mmol/L,血钾3.6 mmol/L,血钠140 mmol/L,血尿素氮9.8 mmol/L,血肌酐143μmol/L尿常规:尿糖++++,尿酮体+++1初步诊断:(1)右侧肺部感染(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1型糖尿病问题:1 简述该病人可能的诊断、诊断依据2 糖尿病并发昏迷的鉴别诊断3 为明确诊断,还需做哪些检查?4 治疗原则答:1 可能的诊断:(1)右侧肺部感染(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1型糖尿病诊断依据:(1)右侧肺部感染诊断依据:1)受凉后咳嗽、咳痰,右侧胸痛,发热 2)体检右肺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右肺闻及湿罗音。
一例老年暴发性1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3 1 病 情观察 .
及 神志 的变化 , 真听取 患者 的主观 感受 , 1 认 每 3抽血 监 测 电解 质 及 凝 血 机 制 , 保证 水 、 电解 质 及 酸 碱 平
开始 出现恶心 、 吐 , 呕 为进 一步 诊治 而入 院。发病 以
老 年暴 发 性 1型糖 尿病 实 为 罕见 。 我科 于 2 0 0 8年
3月 3日收 治 了一 例 该 患者 , 将 护 理 体会 报 告 如 现
作者简介 : 媛 ( 9 4 ) 女 , 西 , 科 , 管 护 师 , 士 吴 17 ~ , 广 本 主 护
来 , 神 、 欲差 , 往 患慢 性 喘息 型 支气 管 炎 。近 精 食 既
年体检 血糖均 正 常 , 家族 中无类 似 患者 。体检 : 温 体
3 C、 搏 8 次/ mi、 吸 2 次/ n 血 压 6。 脉 O n 呼 O mi、
长 , 事 老 年 内科 临床 护 理 从
1 . 3 9 3 P , 高 1 3c 体 重 6 . g 患 者 4 6 / . 1k a 身 m, 7 0 5k ;
参 考 文 献 [ ] 郭加强 。 1 吴清玉. 心脏外科护理学E . MJ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03 5 . 0 . 3
药 , 意观察 药物 的副作 用 , 注 若皮肤 瘀斑 、 牙龈 出血 、
消化道 出血 、 月经 增多 等 , 告知 医生药 物减 量或停 应
药 。医护人 员操作 时 动作轻 柔 , 免碰撞 患者 , 导 避 指
一例糖尿病皮肤病变病例观察
一例糖尿病皮肤病变病例观察病例报告: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临床观察与治疗一、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5岁,因“皮肤瘙痒、暗红斑片”就诊。
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年,长期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
近期,患者自觉皮肤瘙痒、灼热感,尤其在夜间加剧,影响睡眠。
皮肤检查发现,双下肢皮肤呈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瘙痒部位以小腿和足跟为主。
患者否认其他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二、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为老年男性,有10年糖尿病病史,近期出现皮肤瘙痒、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
2. 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灼热感,尤其在夜间加剧。
皮肤检查发现双下肢皮肤呈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瘙痒部位以小腿和足跟为主。
3. 可能的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能的诊断为糖尿病皮肤病变,具体为糖尿病性湿疹或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
4.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鱼鳞病、过敏性皮炎等相鉴别。
三、治疗及随访1. 治疗方案:(1)控制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确保血糖稳定。
(2)抗过敏: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
(3)止痒:给予外用止痒药物,如地奈德乳膏,每日2次。
(4)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刺激。
2. 随访计划:患者每周来院复诊,观察皮肤病变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病例讨论糖尿病皮肤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和神经病变有关。
在本例中,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长期糖尿病病史,近期出现皮肤瘙痒、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符合糖尿病皮肤病变的特点。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皮肤瘙痒、灼热感、疼痛、感觉异常等。
在本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瘙痒、灼热感为主,皮肤检查发现双下肢皮肤呈暗红斑片,表面轻度脱屑。
这些表现可能与糖尿病性湿疹或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有关。
鉴别诊断方面,需要与其他皮肤病如银屑病、鱼鳞病、过敏性皮炎等相鉴别。
银屑病和鱼鳞病通常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如银屑病有典型的银白色鳞屑,鱼鳞病有典型的鱼鳞状皮肤损害。
糖尿病护理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汇编
糖尿病护理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汇编病例一:患者,男,65岁,糖尿病患者,因“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入院。
入院时,患者血压90/60mmHg,心率130次/分,呼吸28次/分,血糖30mmol/L。
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意识恢复,但呼吸困难加剧,血氧饱和度下降。
讨论:1. 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分析: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可能是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酮体,使血液酸性增加,影响大脑功能。
2. 患者呼吸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患者呼吸困难可能是因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使呼吸加快。
同时,酮体过多也可能导致肺部水肿,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
3. 如何进行护理?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糖、血酮体、血气分析等指标。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治疗,提高血氧饱和度。
(3)积极补液,纠正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4)合理安排饮食,给予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控制血糖水平。
(5)加强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病例二:患者,女,50岁,糖尿病患者,因“突发心力衰竭”入院。
入院时,患者血压100/70mmHg,心率140次/分,呼吸24次/分,血糖12mmol/L。
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扩大,心功能不全。
讨论:1. 患者突发心力衰竭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患者突发心力衰竭,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心脏功能下降。
2. 如何进行护理?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糖、血压、心率等指标。
(2)给予吸氧治疗,提高血氧饱和度。
(3)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4)合理安排饮食,给予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控制血糖和血压。
(5)加强患者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病例三:患者,男,70岁,糖尿病患者,因“感染性休克”入院。
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
糖尿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范文一、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口渴、多饮、多尿3个月,体重下降1个月”入院。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每天饮水量达3000ml,伴有多尿,每天尿量达2000ml,无明显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同时患者出现体重下降,约1个月体重下降5kg。
家属发现患者血糖升高,遂至当地医院就诊,测空腹血糖为13.8mmol/L,诊断为“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达160/100mmHg,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血压波动在140-150/90-100mmHg。
否认心脏病、肾病、眼底病史。
查体:患者体型消瘦,皮肤弹性差,面部潮红,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5.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8.3mmol/L,糖化血红蛋白9%,血钾4.5mmol/L,血钠145mmol/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酮体(-),血尿素氮 6.8mmol/L,血肌酐110μmol/L。
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
根据病例分析,患者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
二、糖尿病护理疑难问题及讨论1. 糖尿病护理疑难问题(1)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2)如何缓解患者多饮、多尿症状?(3)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2. 讨论(1)血糖控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加强运动,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缓解多饮、多尿症状:指导患者正确饮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解释多尿原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焦虑情绪。
(3)预防并发症:加强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进行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定期进行眼底、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筛查。
糖尿病病例讨论优秀
糖尿病病例讨论优秀一、病例介绍患者信息:患者,男性,58岁,已婚,农民。
主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3个月。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症状,每日饮水量约30004000毫升,尿量增多,尤其在夜间。
同时,患者体重逐渐减轻,约减轻10公斤。
患者自觉体力下降,容易疲劳,有时出现视物模糊。
患者未曾进行治疗,今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
否认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患者生活在农村,饮食以米、面食为主,喜欢甜食。
吸烟史30年,每天20支,饮酒史20年,每日饮酒量约50克。
家族史:患者母亲患有糖尿病。
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80次/分钟,呼吸:20次/分钟,血压:125/80毫米汞柱。
身高:175厘米,体重:70公斤,体重指数:22.86。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自动体位。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甲状腺不大。
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啰音。
心脏听诊无异常。
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1. 血糖:空腹血糖9.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4.3毫摩尔/升。
2. 尿常规:尿糖阳性,尿蛋白阴性。
3. 胰岛素释放试验:空腹胰岛素6.2微单位/毫升,餐后2小时胰岛素8.5微单位/毫升。
4. 胆固醇:6.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2.3毫摩尔/升。
二、病例分析1. 病因分析: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代谢紊乱疾病。
本例患者具有以下病因:(1)遗传因素:患者母亲患有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2)生活方式:患者长期饮食以米、面食为主,喜欢甜食,吸烟饮酒史较长。
2. 病理生理: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引起多尿、多饮、多食等症状。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全身各器官损害,如心血管、肾脏、视网膜等。
3. 临床表现:本例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一型糖尿病病例讨论
尿糖及酮体
尿糖强阳性,尿酮体可能阳性。
血液检查
可能出现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
自身免疫抗体
部分一型糖尿病患者可检出胰岛细胞抗体( 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 脱羧酶抗体(GAD-Ab)等。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典型症状
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症 状。
血糖异常
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 ≥11.1mmol/L。
胰岛功能受损
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阳性,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 不足。
鉴别诊断要点
1 2
二型糖尿病
二者临床症状相似,但一型糖尿病患者起病年龄 更早,体型多偏瘦,胰岛功能受损更严重,且更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其他类型糖尿病
如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线粒体基因突 变糖尿病等,需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效果。
康复计划制定
评估患者状况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 况、心理状况等,为制定康复
计划提供依据。
设定康复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设定明确的康 复目标,包括血糖控制、并发 症预防等。
制定具体计划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饮食、 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
定期调整计划
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确保
04 治疗及效果评估
治疗方案
胰岛素治疗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 岛素,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制定,包括胰岛素类型、剂量、注射 方式等。
饮食控制
运动治疗
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血糖控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 进行运动治疗。
患者需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原则,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以保 持血糖稳定。
1型糖尿病病例报告范文
1型糖尿病病例报告范文
1型糖尿病的病例报告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本报告将重点讨论1型糖尿病的一个病例,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
患者是一名22岁的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以及反复发生口渴等。
根据症状和家族史,他被怀疑患有1型糖尿病。
为了确诊,医生要求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2.8 mmol/L,餐后血糖为18.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9%。
这些结果表明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偏高,且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医生最终确诊患者患有1型糖尿病。
治疗方面,患者被建议使用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
医生解释说,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因此患者需要外源性胰岛素来替代自身的胰岛素分泌。
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治疗,并且还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食物的摄入。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他的血糖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多饮多尿等症状也逐渐减轻。
患者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并与医生保持联系,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治疗方案。
总结来看,1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
通过合理的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和定期检测,患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并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患者需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并积极参与自我管理,以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糖尿病病例讨论
糖尿病病例讨论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状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
病例患者,男性,58岁,已婚,工人。
因“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就诊。
患者自诉近期出现口渴、多饮、多尿,尿量每日约30004000毫升,同时伴有饥饿感,饭量增加,但体重却逐渐减轻。
患者自觉乏力、精神不振,睡眠质量下降。
病例讨论:一、病史采集1. 现病史:患者自诉近期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
询问患者生活习惯,发现患者饮食不规律,喜食油腻、高热量食物,缺乏运动。
2. 既往史:患者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家族史。
3. 个人生活习惯:患者吸烟20年,每日约20支,饮酒10年,每日约半斤白酒。
4. 体格检查:身高175cm,体重70kg,BMI 22.86。
血压130/80mmHg,心率80次/分,呼吸18次/分。
甲状腺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
二、辅助检查1. 血糖:空腹血糖9.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8mmol/L。
2. 胰岛素释放试验:空腹胰岛素5.6μU/ml,餐后2小时胰岛素9.8μU/ml。
3. C肽释放试验:空腹C肽1.2ng/ml,餐后2小时C肽1.8ng/ml。
4. 尿常规:尿糖阳性,尿酮体阴性。
5. 肝肾功能:正常。
6. 血脂:甘油三酯2.5mmol/L,总胆固醇6.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mmol/L。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为2型糖尿病。
2. 鉴别诊断:(1)1型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起病较慢,症状较轻,不支持1型糖尿病诊断。
(2)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无甲状腺肿大,甲功正常,不支持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
(3)尿崩症:患者尿量虽多,但尿比重正常,不支持尿崩症诊断。
四、治疗与预后1. 治疗原则: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改善生活方式。
糖尿病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糖尿病的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口渴、多饮、多尿3个月,晕倒1次”入院。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未引起重视。
1周前外出时晕倒,测血糖22mmol/L,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否认其他慢性病史。
查体:体温36.5℃,脉搏70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40/90mmHg。
体型肥胖,皮肤色泽正常,弹性良好。
心肺腹未见异常。
护理难题:1. 胰岛素剂量调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但目前胰岛素剂量已较大,担心过度调整导致低血糖。
2. 饮食管理:患者饮食习惯不佳,喜欢食用高糖、高脂食物,需要进行饮食管理,但患者对饮食控制缺乏认识和信心。
3. 运动治疗:患者缺乏运动,需要进行运动治疗,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担心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
4. 血糖监测:患者血糖波动较大,需要加强血糖监测,但患者对血糖监测方法不熟悉,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讨论过程:1. 胰岛素剂量调整:根据患者血糖水平、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因素,医生和护士共同讨论决定调整胰岛素剂量。
在调整胰岛素剂量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血糖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避免低血糖发生。
2. 饮食管理:护士向患者讲解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给予患者个体化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同时,护士需要关注患者饮食落实情况,定期评估患者饮食状况,指导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3. 运动治疗:护士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在运动过程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身体状况,确保患者安全。
运动结束后,护士指导患者进行血糖监测,观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
4. 血糖监测:护士向患者讲解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进行血糖监测。
同时,护士需要指导患者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饮食和运动,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讨论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讨论病例讨论: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一、病例摘要患者,男,28岁,因“口渴、多饮、多尿3个月,体重下降1个月”就诊。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饮食及饮水量增多,夜间睡眠不佳,体重逐渐下降。
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诊断为“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治疗,但未规律监测血糖。
近1个月来,患者出现注射胰岛素后低血糖反应,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平素体健,否认传染病史、高血压、冠心病、肾病、肝病史。
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查体:患者体型偏瘦,精神萎靡,皮肤弹性较差,心肺腹(-),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9.0%,尿微量白蛋白30mg/24h,血钾3.5mmol/L,血钠140mmol/L,血氯100mmol/L,血尿酸260μmol/L,总胆固醇 5.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mmol/L。
根据病例分析,患者诊断为1型糖尿病。
二、治疗方案1. 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体重、血糖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调整为门冬胰岛素30R皮下注射,每日3次,餐前15分钟注射。
2.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运动,增加饱腹感,减轻体重。
3. 定期监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4. 并发症预防:给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给予降脂药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
三、治疗效果及随访患者在经过上述治疗后,血糖控制稳定,空腹血糖在4.5-6.0mmol/L范围内,餐后2小时血糖在7.0-9.0mmol/L范围内。
患者体重逐渐增加,睡眠质量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出院后,患者规律随访,每3个月评估一次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根据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护理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糖尿病护理危重病例讨论记录病例简介:患者,男,65岁,糖尿病患者。
患者有长期糖尿病病史,近期出现血糖控制不佳,伴有酮症酸中毒症状。
患者来到医院就诊,经过初步检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进行护理干预。
一、护理评估1. 血糖控制情况: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达到危险水平。
2. 酮症酸中毒症状:患者出现呼吸深快、口臭、皮肤干燥等症状。
3. 液体平衡:患者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等。
4. 营养状况:患者体重下降,营养状况较差。
5. 心理状态:患者对疾病感到焦虑和恐惧。
二、护理诊断1. 血糖控制不佳:与患者糖尿病病史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2. 脱水:与酮症酸中毒导致失水有关。
3. 营养不良:与糖尿病病史和食欲减退有关。
4. 焦虑:与疾病预后和健康状况有关。
三、护理措施1. 血糖控制:给予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控制血糖在安全范围内。
2. 补液治疗:给予患者充分的水分补充,纠正脱水症状。
3. 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低糖、低脂的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维持营养平衡。
4. 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解答其疑问,提供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四、护理效果评价1. 血糖控制情况:经过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水平逐渐下降,达到安全范围。
2. 脱水症状:患者口渴、尿量减少等症状得到缓解,脱水症状得到纠正。
3. 营养状况:患者体重逐渐上升,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4. 心理状态:患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对疾病有更清晰的认识。
五、护理体会1. 糖尿病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帮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技能。
2. 酮症酸中毒的紧急处理: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需要立即进行护理干预,包括血糖控制、补液治疗等。
3.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糖尿病治疗病例讨论
糖尿病治疗病例讨论一、病例介绍患者资料:患者,男性,58岁,已婚,农民。
因“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就诊。
病史:患者近3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伴有体重减轻约10公斤。
患者自觉体力下降,容易疲劳,时有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患者无糖尿病家族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二、病例分析1.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这是糖尿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糖尿病。
2. 体格检查患者身高175cm,体重65kg,BMI为21.6kg/m²。
血压130/80mmHg,心率80次/分钟,呼吸18次/分钟,体温36.5℃。
甲状腺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3. 实验室检查(1)空腹血糖:12.3mmol/L,高于正常范围(3.96.1mmol/L)。
(2)餐后2小时血糖:18.9mmol/L,高于正常范围(3.97.8mmol/L)。
(3)糖化血红蛋白:9.6%,高于正常范围(4%6%)。
(4)尿常规:尿糖(++++),尿蛋白()。
(5)血脂:甘油三酯2.5mmol/L,胆固醇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3.8mmol/L,高密度脂蛋白1.1mmol/L。
4.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2型糖尿病。
2. 鉴别诊断(1)1型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家族史,且血糖、胰岛素、C肽等检查结果不支持1型糖尿病。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无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3)肾脏疾病:患者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肾功能正常。
四、治疗方案1. 控制体重患者BMI为21.6kg/m²,属于正常范围,但仍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2. 饮食治疗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分配三大营养素,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一例老年1型糖尿病频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社区诊治体会
一例老年1型糖尿病频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社区诊治体会本文通过分析1例频发低血糖昏迷的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医院救治过程,即依靠大医院的先进技术力量,对患者病情重新评估,调整治疗,密切随访,监测血糖,患者病情逐渐稳定,进而思考并推动社区医疗发展的新模式。
标签:糖尿病,1型;低血糖昏迷;社区医疗社区医疗又称为第一线医疗(first-line health care),它的任务是让群众得到及时、方便的医疗,但对于少见的危重患者难以应对。
本例患者系60岁发病的1型糖尿病,属于国内罕见,且伴有频发低血糖昏迷,在与三甲医院专家合作的前提下得以救治,特提供同行借鉴。
1、病例简介患者女,于2001年10月18日因“口渴、乏力、多饮、多尿、消瘦半月”就诊于“北医三院”急诊科,体格检查:体温、血压正常,心肺腹无异常发现。
空腹血糖:14.3 mmol/L。
尿常规:尿糖(+++)、尿酮体(+++)。
急诊给予静脉胰岛素点滴治疗后,酮体转阴。
但患者于4天内,每天尿酮体均自发阳性。
该院内分泌科曾检查胰岛功能,血清C肽为低平曲线;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
诊断为”1型糖尿病酮症”。
开始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剂量不够)。
多年来一直在该院随诊,但病情经常不稳定.血糖波动较大为3.9~28.6mmol/L.并有低血糖发生,近半年来,应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10 U/早、6 U/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20 U/晚,餐前皮下注射;中午及晚上口服阿卡波糖片50 mg。
仍有多次发生低血糖,进餐后能缓解。
3个月来多次发生严重低血糖昏迷,需经他人撬开嘴,喂糖水才能缓解。
低血糖发生时间多数在中午,有时甚至刚端上饭碗,随即往后倒下昏迷。
低血糖发作时2次测血糖分别为1.3 mmol/L和1.8 mmol/L。
两次发病均到就近社区医院输液后缓解,神经系统无定位体征。
患者未婚,一向体健,能胜任大学教授工作,否认高血压史,无糖尿病家族史,无其他内分泌系统及胰腺疾患。
糖尿病病例讨论总结
糖尿病病例讨论总结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抵抗而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类型的糖尿病病例,下面将对一些典型的病例进行讨论和总结。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类型1糖尿病的病例。
患者小明,男性,15岁,突然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初步检查发现血糖水平异常升高,胰岛素水平极低。
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小明患有类型1糖尿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对小明进行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还需要对他进行营养指导,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食物。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类型2糖尿病的病例。
患者小红,女性,45岁,体重超标,久坐不动,经常食用高脂高糖食物。
她在体检中发现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并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小红患有类型2糖尿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对小红进行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
建议她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并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如果饮食和运动控制无法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还可以考虑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除了类型1和类型2糖尿病,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需要我们关注。
例如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血糖异常升高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孕妇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量。
如果饮食和运动控制无法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还可以考虑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另外,还有一些罕见的遗传性糖尿病类型,例如MODY(成年人早期发生的单基因遗传性糖尿病)和儿童期发生的单基因遗传性糖尿病。
这些类型的糖尿病通常与特定基因突变有关,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诊断。
对于这些患者,我们需要根据具体基因突变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总结来说,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我们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
【精选文档】三例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讨论PPT
ADA推荐孕妇只能用于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
该患儿1102岁-,4 可选择门冬16,u地-6特u胰-岛7u素。
7u
赖脯胰岛素适用于12岁以上儿童。
患者2用药方案
日期
门冬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
11-21 12u-10u-12u
7u
现症病状史 ,:半 11患年-者内 22体2年重前下无降明约1显08斤诱u-,因7至出u我现-7院口u门干诊、查多血饮、33多. 尿,每日饮水量2-3L,5u尿量与饮水量相当,夜尿次数增多,约5-6次/夜,伴有消瘦
患6~者122,岁1老<18年-.2男4性,血糖1控4制u-应7放u宽-7,u避免低血糖反应。
3mmol/L,餐后1h≤7.
患者糖尿病史2年,但已经有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抽烟40余年,40支/天,已戒2年,饮酒40余年,250g/天,已戒2年。
入院日期: -11-13 出院日期 -11-26
患者3,选择中性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
三例患者降糖方案的分析?
患者1,年龄10岁,胰岛功能差。
• 既往史:50年前行右下肢骨折手术。
• 有高血压病史7年,血压最高180/90mmHg,间断服用“缬 沙坦”降压,自测血压170/80-90mmHg。
• 否认“冠心病、脑梗塞”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 病史。抽烟40余年,40支/天,已戒2年,饮酒40余年, 250g5.7mmol/L。
基本资料
• 既往史: • 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数年,口服“雷替斯50ug
qd”,甲状腺功能正常。 • 空腹血糖:15.1mmol/l。
入院诊断:“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
病例特点
1、三例患者均为1型糖尿病患者 2、胰岛抗体谱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1型糖尿病典型病例讨论
干部病房徐楠
患者,男,71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4kg,查随机血糖27.1mmol/L,尿酮体(++++),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
经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血糖下降,改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但血糖控制差,FBG在15-16mmol/L之间,20天后改为胰岛素泵治疗(基础量12u,三餐前4-6u),FBG和PBG均小于10mmol/L。
偶有低血糖反应发生。
此后改为Novolin30R 12u/早,7u/晚,阿卡波糖50mg午餐中服用,监测FBG在10-17mmol/L,PBG在8-17mmol/L之间,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
入院查体:身高173cm,体重60.5kg,BMI 20.21kg/m2。
血压:110/70mmHg,心率:72次/分,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上界第五肋间,肋下未及肝脾,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可及。
患者既往平均体重约62kg。
2年前体检血糖正常,35年前行胃大部切除术,姐姐患2型糖尿病。
入院后根据患者老年起病,有糖尿病家族史,初步诊断为2型糖尿病,以门冬胰岛素各8u三餐前,甘精胰岛素8u睡前皮下注射。
监测发现血糖波动于2.6~18mmol/L之间。
根据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将治疗调整为门冬胰岛素5u/早、4u/中、8u/晚,甘精胰岛素10u/睡前注射,FBG于5-7 mmol/L,PBG在7-10 mmol/L之间,未再发生低血糖反应。
该患者虽然为老年起病,病程较短,但是体型偏瘦,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对胰岛素非常敏感,不符合典型2型糖尿病的特点,考虑是否存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
入院后检查HbA1c:8.8%,行OGTT-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血糖0h 11.35mmol/L,0.5h 11.76mmol/L,1h
13.34mmol/L,2h 20.97mmol/L,3h 25.47mmol/L;胰岛素0h
7.43uU/ml,0.5h 8.09uU/ml,1h 7.05uU/ml,2h 8.23uU/ml,3h
7.63uU/ml;C肽0h 92pmol/L,0.5h 72pmol/L,1h 72pmol/L,2h 92pmol/L,3h 120pmol/L。
结果提示胰岛素释放为低平曲线。
IAA(+),GAD-Ab(+),ICA(-),提示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损伤。
LADA常成年起病,病程进展相对缓慢,初期表现酷似2型糖尿病,发病后不使用胰岛素治疗至少6个月内无酮症发生,自发病至发生口服降糖药失效的时间平均为2年,具有胰岛自身免疫破坏的证据(一种或多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
但是本例患者起病突然,进展快,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起病即为酮症,口服药物治疗并无效果。
患者曾行胃大部切除手术。
入院后监测血糖波动较大,考虑是否并发倾倒综合症?倾倒综合征常发生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10~14日,餐后30分钟内常伴高血糖,由于胃排空过快,胰岛受刺激而致高胰岛素血症,餐后1-2小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可伴有上腹胀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昏、无力、心悸等症状。
该患者于35年前行手术,而糖尿病病史仅1年,此前并无低血糖症状发生,目前也无胃肠道症状,故排除倾倒综合症致血糖异常。
综合以上临床资料,患者1年前以酮症起病,无肥胖,发病时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口服降糖药无效,对胰岛素治疗敏感,血胰岛素及C肽基础水平低,糖耐量试验刺激后释放曲线低平,GAD-Ab(+),最终诊断为1型糖尿病。
治疗策略
患者对胰岛素十分敏感,治疗中血糖波动较大,常有低血糖发生,为脆性糖尿病。
使用预混胰岛素时血糖难以控制,且低血糖发生率高。
NPH胰岛素存在明显的峰效应,其吸收峰值出现在注射后5~7小时,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变异,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常规短效胰岛素因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及皮下注射后具有吸收变异性等原因,亦增加了低血糖的发生。
因此推荐使用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
治疗,联合门冬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更好地模拟人体生理状态下的胰岛素作用模式,有效而稳定地降糖,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点评
按照1999年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根据该患者的年龄以及空腹、餐后2h血糖和HbA1c水平,可确诊为老年糖尿病;结合病人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病情进展以及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测定结果等,该老年糖尿病属于1型。
临床上95%的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1型糖尿病仅占5%左右,老年1型糖尿病更为罕见(国外有报道70岁以上老年1型糖尿病约有10%),且无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数据报告。
其原因是由于老年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和/或部分病人可能暂时尚不依赖胰岛素,往往被误诊
为2型糖尿病并按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当数年后胰岛功能逐渐丧失达到80%以上出现典型症状时,才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
老年1型糖尿病的诊断要点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急性起病患者年龄≥60岁,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空腹和餐后2h血糖达到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HbA1c明显升高。
其二,空腹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下,其释放试验显示呈低平无峰值曲线。
其三,遗传为重要诱因,表现在第6对染色体上HLA某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
其四,根据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目前临床上常应用的胰岛细胞自身抗体是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细胞瘤相关蛋白(IA)-2抗体等;此外,新近发现锌转运体8自身抗体(ZnT8A)和胰岛特异性的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相关蛋白抗体(IGRPA)可能在诊断上也具有重要价值。
1型糖尿病在免疫破坏期筛查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阳性率较高,其中ICA仅出现在胰岛炎发生前无高血糖阶段及1型糖尿病发病初期可有70%阳性率,在血清中存在的时间很短,且随着发病年龄的延长而降低的特性;IAA应在使用胰岛素之前监测不影响测定结果,1型糖尿病初期IAA在儿童中最早出现而在成人中则降低;GADA在1型糖尿病发病前和发病时其阳性率较高,12岁后发病的儿童主要存在GADA,且该抗体可能成为成人隐匿性1型糖尿病(LADA)的主要免疫标志物。
在以上所列举的自身抗体免疫指标中,两种或以上自身抗体组合的联合监测,对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其五,病人多伴有其它细胞和体液免疫的证据,如伴有多种其它免疫性疾病(如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恶性贫血、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等)或脏器特异性抗体(包括甲状腺、胃壁细胞、抗肾上腺抗体等)。
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根据上述几项诊断指标一旦确诊1型糖尿病,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