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成盐规律
盐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

盐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想要了解盐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盐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盐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盐的化学性质盐在化学中,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₄+)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如硫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也有其他的反应可生成盐,例如置换反应等。
盐分为单盐和合盐,单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合盐分为复盐和络盐。
其中酸式盐除含有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外还含有氢离子,碱式盐除含有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外还含有氢氧根离子,复盐溶于水时,可生成与原盐相同离子的合盐;络盐溶于水时,可生成与原盐不相同的复杂离子的合盐-络合物。
通常在标准状况下,不可溶的盐会是固态,但也有例外,例如熔盐及离子液体。
可溶盐的溶液及熔盐有导电性,因此可作为电解质。
包括细胞的细胞质、血液、尿液及矿泉水中都含有许多不同的盐类。
盐的化学方程式(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4)盐 + 盐 ----- 两种新盐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2.5《物质的转化》第三课时优秀教案

第5节物质的转化【内容来源】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二章【主题】第五节物质的转化【课时】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物质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能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制取物质的途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重点难点重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掌握物质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观看视频片段,思考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CO2+CaCO3+H2O―― Ca(HCO3)2――实验一:蛋壳的变化教师提问:1.将生鸡蛋投入稀盐酸中,观察有何现象?2.2分钟后取出,洗净后蛋壳发生了什么变化?3.10分钟后取出,洗净,又有什么变化?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汇报结论:以上实验可以说明酸、碱、盐、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相互转化。
(二)新课教学活动一:以 Ca 为例,分析 Ca → CaO → Ca(OH)2→ CaCO3的变化。
并总结出其转化规律。
学生活动:每个学生先独立完成,5分钟后,小组间互相检查,互相帮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活动二:以 C 为例,分析 C → CO2→ H2CO3→Na2CO3的变化。
并总结出其转化规律。
学生活动:与上一个活动相同。
活动三:设计制取 ZnSO4的 5 种方法。
(该活动对于现阶段的学生会有一定难度,但是教师的恰当引导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会有很大的提升。
)教师引导:制取一种盐类物质具有多种途径,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
首先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根据原料、反应条件、易分离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制取一种盐类物质具有多种途径,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
首先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根据原料、反应条件、易分离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当的方法。
教师拓展:教师拓展十种成盐的规律(三)步步深入1.两条纵线: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金属氧化物+氧气→碱(可溶性碱)碱+盐→新碱+新盐(各举例)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水→酸酸+盐→新酸+新盐(各举例)2.四条横线:金属+非金属→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碱+酸→盐+水盐+盐→新盐+新盐3.四条斜线:金属氧化物+酸→盐+水非金属氧化物+可溶性碱→盐+水酸 + 盐→ 新盐 + 新酸可溶性碱+可溶性盐→ 新碱+新盐4.二条弯线排在H前的金属+酸→盐+氢气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可溶性盐→新金属+新盐(活泼金属不包括K、Ca、Na)(四)课堂练习:1. 用锌从含有硝酸银的废液中回收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Zn+Ag(NO3)2= Ag+Zn(NO3)2B.Zn+AgNO3 = Ag+ZnNO3C.Zn+2AgNO3 = 2Ag+Zn(NO3)2D.Zn+AgNO3 = Ag+Zn(NO3)22.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HCl CuSO4KNO3Na2SO4B.FeCl3HCl NaCl NaOHC.CaCl2K2CO3HCl (NH4)2CO3D.NaNO3Na2SO4HCl H2SO43. 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十种成盐规律

十种成盐规律●王爱忠对初学化学者来说,,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入门是一个难点,但化学方程式正确快速书写是学习化学者自始自终一定面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酸、碱、盐、氧化物互相反响的关系是化学反响中最为基本的,它们大概上可用十种成盐规律来归纳。
掌握这十种成盐规律,将会对深入学习化学大有裨益。
一、金属 +非金属—→无氧酸盐1.成盐规律:金属和非金属(氧元素除外)能够发生化合反响,生成无氧酸盐。
2.成盐条件:( 1)化学开朗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如K、 Na、 Ca 等)跟化学开朗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就能发生化合反响。
比如,△2K+Cl22KCl△2Na+Cl22NaCl△2Na+I 22NaI(2)化学开朗性较强的金属单质与化学开朗性较弱的非金属单质往常在高温下才发生化合反响。
例高如,2Cu+S Cu2S充足混淆特例: Hg+S HgS(摩擦即反响)2Ag+S===AgS二、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1.成盐规律: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互相反响能生成含氧酸盐。
2. 成盐条件:除了很开朗的金属氧化物能在常温下汲取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外,其余氧化物之间往常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响。
比如: Na2O+CO2===Na2CO3高温CaO+SiO2CaSiO高温PbO+SiO2PbSiO 3 3三、金属 +酸—→盐 +氢气1.成盐规律:开朗的金属与稀酸反响生成盐和氢气。
2. 成盐条件:位于金属活动性次序表中氢前方的金属与稀酸(H2SO4或盐酸),能够置换出酸中的氢。
比如,Zn+H2SO4( 稀)===ZnSO4+H2↑Mg+2HCl(稀 )===MgCl 2+H2↑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Mg+2H===Mg+H2↑可是有例外。
比如,Pb+H2SO4≠PbSO4+H2↑因为铅与硫酸(浓度低于80%)接触后,在它表面上会快速生成难溶盐PbSO4,它阻挡了铅与硫酸持续接触进而使反响停止。
十种成盐规律

十 种 成 盐 规 律●王爱忠对初学化学者来说,,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入门是一个难点,但化学方程式正确快速书写是学习化学者自始自终必须面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酸、碱、盐、氧化物相互反应的关系是化学反应中最为基本的,它们大体上可用十种成盐规律来概括。
掌握这十种成盐规律,将会对深入学习化学大有裨益。
一、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1.成盐规律:金属和非金属(氧元素除外)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氧酸盐。
2.成盐条件:(1)化学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如K 、Na 、Ca 等)跟化学活泼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就能发生化合反应。
例如,2K+Cl 22KCl2Na+Cl 22NaCl2Na+I 22NaI(2)化学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单质与化学活泼性较弱的非金属单质通常在高温下才发生化合反应。
例如, 2Cu+S Cu 2S 特例:Hg+S HgS (摩擦即反应)2Ag+S===Ag 2S二、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1.成盐规律: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相互反应能生成含氧酸盐。
2.成盐条件:除了很活泼的金属氧化物能在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外,其他氧化物之间通常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
例如:Na 2O+CO 2===Na 2CO 3 CaO+SiO 2 CaSiO 3 PbO+SiO 2 PbSiO 3三、金属+酸—→盐+氢气1.成盐规律:活泼的金属与稀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成盐条件: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与稀酸(H 2SO 4或盐酸),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
例如,Zn+H 2SO 4(稀)===ZnSO 4+H 2↑Mg+2HCl(稀)===MgCl 2+H 2↑离子方程式为:Zn+2H +===Zn 2++H 2↑Mg+2H +===Mg ++H 2↑但是有例外。
例如,Pb+H 2SO 4≠PbSO 4+H 2↑因为铅与硫酸(浓度低于80%)接触后,在它表面上会迅速生成难溶盐PbSO 4,它阻碍了铅与硫酸继续接触从而使反应停止。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

简述几种制盐的方法一.传统制盐方法1、用耙子、刮板将滩场上晒好的盐碱土刮起、堆积。
2、使人共用大筐将碱土抬到涝囤里用以淋成浆,俗称“头浆”。
涝囤用土堆成,底坑用秫秸结成的檩子铺垫。
3、涨潮时将浆沟里的海水引到泸里备用。
4、用垸子将泸里的海水抬到涝囤,拎起头浆卤水,用地槽沟引到存卤池。
5、再用玩子将头浆卤水抬到晒盐池,晒盐池用鹅卵石、青石板铺成,七、八、九三个月晒盐。
6、盐晒好,用竹筐抬到灶上存放。
文字〖大中小〗)井盐汲卤运卤井盐井火煮盐海卤煎盐二.现代制盐工业1.海水制盐A.蒸馏法原理:蒸发至水的沸点,使其变成水蒸气,进而冷却即可得到纯水优点: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完善缺点:成本较高,难推广应用。
B.电渗析法原理:是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特制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除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
优点是:①能量消耗低;②药剂耗量少,环境污染小;⑧对原水含盐量变化适应性强;④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⑤设备紧凑耐用,预处理简单;⑥水的利用率高。
缺点:与反渗透(RO)相比,脱盐率较低。
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浓差极化而产生结垢;①海水制盐——生产NaCl进一步利用②NaCl的水溶液制NaOH2NaCl + 2H2O 电解 H2# + Cl2# + 2NaOH③制金属Na 2NaCl(熔融)=== 2Na + Cl2④制Na2CO32NaOH + CO2= Na2CO3 + H2OC.离子交换制盐原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目前正迅速发展,但需要不断更新离子交换树脂三.真空制盐法四.工艺流程简述卤水经滩田日晒蒸发,至饱和后引入一个卤水库中储存。
卤水库的作用,一是储存一定量的饱和卤水,以备真空制盐生产的需要;二是卤水在此有一定的停留时间,可以使其中的一些杂质颗粒沉淀下来,达到净化卤水的目的。
中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课件:第18讲 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4.某城市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 含有下列6种离子中的3种(两厂不含相同离子):H 、 Ba 、Na 、OH 、CO3 、NO3 。两厂单独排放都 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 合,便会变成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的溶液。关于污染 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2- A.CO3
- - - +
考点二
复分解反应
1.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价不变,两交换。 3.反应表示为:AB+CD→AD+CB。 4.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 反应物为碱和盐或盐和盐时必须都可溶。
5.类型及条件 复分解反应 酸+碱性氧化 物― →盐+水 酸+碱― →盐+ 水 酸+盐― →新酸 +新盐 生 中和反应,有水生成,都能发生 ①盐中不溶于酸的BaSO4、 AgCl等除外 ②生成物要有沉淀、气体或水 发生条件 由于有水生成,所以一般都能发
2+
+
-
2-
-
B
)
和NO3 来自同一工厂
2+
B.OH 和NO3 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C.H 和Ba 一定不在同一工厂 D.Na 和NO3 来自同一工厂
+ - +
5.“烧碱同学”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 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见下图)。
(1)请你在上图中用“连续线”画出烧碱应行走的 路线。 (2)烧碱在刚进迷宫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 物质,请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2NaOH+CuCl2===Cu(OH)2↓+2NaCl 、 2NaOH+CO2===Na2CO3+H2O(或 NaOH+ CO2===NaHCO3)。
第18讲
盐的化学性质和复分解反应
考点一
盐的化学性质 规律 实例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Fe+CuSO4===FeSO4+Cu Cu+2AgNO3===2Ag+Cu(NO3)2 (1)盐必须溶于水; 条件 (2)金属单质除 K、Ca、Na 外; (3)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的活 动性强
十种制盐的方法

十种制盐的方法
1. 蒸发法:将海水或盐湖水放入大型平底锅中,加热蒸发水分,留下盐分。
2. 沉淀法:将海水或盐湖水加入一种化学物质,如氯化钾、氯化铵等,使盐分沉淀下来。
3. 沸腾法:将海水或盐湖水加热至沸腾,使水蒸发,留下盐分。
4. 滤过法:将海水或盐湖水通过滤网或滤纸过滤,留下盐分。
5. 冰冻法:将海水或盐湖水放入冰箱或冷库中冷冻,使水结冰,留下盐分。
6. 太阳晒法:将海水或盐湖水放在阳光下晒干,留下盐分。
7. 风干法:将海水或盐湖水放在风口处晾干,留下盐分。
8. 煮沸法:将海水或盐湖水加热至沸腾,再加入一些化学物质,使盐分沉淀下来。
9. 蒸馏法:将海水或盐湖水加热至沸腾,蒸发水分,再将蒸汽冷凝成水,留下盐分。
10. 离子交换法:将海水或盐湖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使盐分被吸附在树脂上,再用盐水洗去盐分。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

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初中化学酸碱盐口诀学习初中化学第八章《酸碱盐》知识系统性比较强,概念较多,涉及到的化合物种类及反应也多,且反应规律较复杂,同学们学习有一定困难。
如果把该章的一些重要内容编成口诀,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
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
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
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
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石酸红,石碱蓝,酚酞遇碱变红色)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
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晒盐相关知识点总结

晒盐相关知识点总结晒盐相比于其他制盐方式,有着更加天然、无污染的优点。
因为晒盐过程中并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学添加剂,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加工步骤,所以制作出的盐更加纯净,也更符合自然食品的概念。
同时,晒盐的制作方法也更加环保,减少了化学废水的排放,对环境更加友好。
晒盐的制作过程:1.采集盐水:晒盐的第一步是采集盐水,盐水可以来自海水或者盐湖水。
将盐水放入浅盐田中,让其自然蒸发。
2.蒸发结晶:随着盐水的蒸发,盐分会不断提高,盐水中的盐浓度逐渐增大。
当盐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盐分开始结晶,盐晶慢慢形成。
3.收获盐晶:待盐晶完全形成后,就可以开始收获盐晶了。
收获的盐晶会经过晒干和筛选等步骤,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杂质,最终形成成品盐。
在晒盐的制作过程中,天气、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都会对盐的结晶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晒盐的最佳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气温高,盐水蒸发速度快,有利于盐的结晶。
但是,过于潮湿或者阴雨天气也会影响盐的结晶过程,甚至导致盐水发霉发臭。
因此,在晒盐的过程中,对天气的选择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晒盐是一种相对慢的制盐方式,所以晒盐通常结晶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但是这也正是晒盐的魅力所在,因为盐水是在自然环境中蒸发结晶,所以晒盐制作出的盐更加纯净,也更具有自然的风味。
晒盐盐田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盐田应该在海滩或者盐湖附近,这样便于采集盐水。
同时盐田的地势也应该平坦,避免水分堆积过多影响盐的结晶。
此外,盐田的管理也很重要,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以保证盐水能够充分蒸发。
晒盐制作出的盐呈现出晶莹剔透的外观,晒盐盐晶形状规整,颗粒大小均匀,呈现出自然的纯白色泽。
晒盐所含的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其中氯化钠含量在80%以上,此外还含有钙、镁、锌、铁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所以晒盐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也较高。
在使用晒盐时,由于晒盐本身没有经过二次加工,所以盐中保存着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这些物质对人体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维持生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对人体健康有益。
初中化学-常见的盐的性质 八大成盐反应

如:HCl + AgNO3 = AgCl↓ + HNO3
3、某些可溶的盐能与金属反应,发生置换反应。
如:CuSO4 + Fe = Cu + FeSO4
4、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如: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5、酸+碱——盐+水
HCl + NaOH H2SO4
HNO3 +
= NaCl + H2O
Ba(OH)2 = BaSO ↓+2H O 4 2
NH3· H2O =
NH4NO3+ H2O
OH = H2O
a.反应实质: H+ +
b.中和反应: 属于复分解反应
+
6、酸+盐——新酸+新盐 a.特征反应 HCl+AgNO3 = HNO3 + AgCl↓
(8) Cu(OH)2 + Na2SO4─ (9) NaOH + BaCl2─ (10) CuCl2 + NaOH─ (11) Ca(OH)2 + K2CO3─ (12) NaOH + FeCl3─ (13) CaCO3 + NaCl ─ (14) NaCl + KNO3─ (15) BaCl2 + Na2CO3─ (16) AgNO3 + KCl ─
知识回顾:酸 的 通 性
酸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 酸能跟活泼金属起反应 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能跟某些盐反应 酸能跟碱反应
碱
的
通
制盐的流程

制盐的流程
盐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制盐的流程可以分为采盐、晒盐、熬盐三个步骤。
采盐是制盐的第一步,采盐的方法有多种,如海水蒸发法、湖泊蒸发法、地下盐矿开采法等。
其中,海水蒸发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采盐时,需要将海水或湖泊水引入盐田,让水在盐田中自然蒸发,留下盐分。
地下盐矿开采法则是通过开采地下盐矿来获取盐分。
晒盐是制盐的第二步,晒盐的目的是让盐分充分晒干,减少水分含量。
晒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露天晒盐,另一种是室内晒盐。
露天晒盐是将采来的盐分铺在盐田上,让太阳充分晒干。
室内晒盐则是将盐分放在室内,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光线晒干。
熬盐是制盐的最后一步,熬盐的目的是将晒干的盐分加热,使其结晶成盐。
熬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炉子熬盐,另一种是用锅熬盐。
炉子熬盐是将盐分放在炉子中,利用炉火加热,使其结晶成盐。
锅熬盐则是将盐分放在锅中,利用火炉加热,使其结晶成盐。
制盐的流程虽然简单,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
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制盐的流程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盐是怎么形成的

盐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的⽣活离不开盐,不过你知道盐是怎么来的吗?盐除了调味剂还有什么⽤处呢?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
盐的形成: 海⽔是盐的“故乡”,海⽔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盐。
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
氯化镁是点⾖腐⽤的卤⽔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重很⼤的海⽔喝起来就⼜咸⼜苦了。
如果把海⽔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度可以增加153⽶;假如把世界海洋的⽔都蒸发⼲了,海底就会积上60⽶厚的盐层。
海⽔⾥这么多的盐是从哪⼉来的呢?科学家们把海⽔和河⽔加以⽐较,研究了⾬后的⼟壤和碎⽯,得知海⽔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带来的。
当⾬⽔降到地⾯,便向低处汇集,形成⼩河,流⼊江河,⼀部分⽔穿过各种地层渗⼈地下,然后⼜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海。
⽔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被带进⼤海。
海⽔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海洋的形成经过了⼏⼗亿年,海⽔中含有这么多的盐也就不奇怪了。
海⽔中的盐类,来⾃于陆地的岩⽯和⼟壤,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此时的海⽔却是淡的,但是在岩⽯和⼟壤中却含有着⼤量的盐分。
后来因为地壳经过了强烈的运动,⽕⼭喷发,形成了⼤量的⽔蒸⽓,于是就不断下⾬。
盐在⽔⾥会溶解,溶解在⽔⾥的盐被⾬⽔冲刷到了河⾥,然后跟着河⽔慢慢地流⼊海⾥。
这样,海⽔就变得有异味了。
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经过江河流到达海⾥的盐就⾼达19亿多吨。
那河⽔为什么不是咸的呢,那是因为河⽔相对于⼤海⼀直都在运动着,并且,在河⽔中的盐含量并不多。
⽽河⽔在流⼊海⾥后,并⽆法像可以进⼊海洋那样通过别的途径稀释盐量,在经过阳光的照射,使得海⽔不断蒸发,使得海⽔的盐含量越来越多。
盐的⼯业⽤途: 1.在化学⼯业中的应⽤ 盐是化学⼯业之母。
化学⼯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盐的生产工艺

盐的生产工艺(一)海盐的生产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
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
空气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
在我国的北方盐场,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晒盐季节。
日晒法生产原盐,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
1.纳潮实际上是生产原盐的原料提取过程。
海水是盐业生产的原料,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原料的供应。
目前,采用的纳潮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纳潮,二是动力纳潮。
自然纳潮是在涨潮时让海水沿引潮沟自然流人;动力纳潮一般采用轴流泵将海水引入,其特点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
2.制卤制卤是在面积广阔的蒸发池内进行的,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走水深度,使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
3.结晶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当盐类浓度达到饱和时,将以晶体形式析出,在过饱和溶液中,不断维持溶液过饱和度,晶体就能继续生长。
4.收盐就是将长成的盐,利用人工或机械将盐收起堆坨。
(二)井矿盐的生产井矿盐生产主要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
不同的矿型采用不同的采卤方法。
提取天然卤的方法有提捞法、气举法、抽油采卤、深井潜卤泵、自喷采卤等方法。
在岩盐型矿区大多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
1.对流法此法是目前国际国内开采岩盐矿床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机械化程度较高,成本较低。
它利用了岩盐矿具有溶解于水的特点进行开采,具体方法是:打一口井到盐层,下两层套管,外层套管用油升水泥固好井,从其中一层管注入水,溶解盐层,由另一根管子把卤水抽上来。
2.压裂法此法是在地面打两口钻井,下人套管,将井管与井壁封固,从一口井压人高压水,在盐层形成通道,溶解盐层,形成饱和卤水,由另一口井压出地面,交付生产。
初中化学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初中化学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大全在日常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篇1盐的化学性质:盐与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Zn+CuSO4==ZnSO4+Cu。
盐和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如:BaCl2+H2SO4==BaSO4 +2HCl。
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如:CuSO4+2NaOH==Cu(OH)2 +Na2SO4。
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如:NaCl+AgNO3==AgCl +NaNO3。
盐的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如NaOH+HCl==NaCl+H2O。
发生的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初中化学盐的性质及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篇2(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3)盐 + 初中地理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从上面我们总结的关于盐的化学性质的四大类反应,同学们要做认真的记忆,盐的试题会经常出现的,希望同学们不要失分。
盐是怎样形成的

盐是怎样形成的海水中的各类化学元素中,盐所占的比重最大。
同时,盐也是人们生活中的的食用调料。
对于盐的形成原因,很多人都不太了解。
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去看看盐的形成吧。
盐的形成依照自然存在的状况,盐可以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和岩盐四种。
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用大海的海水、盐湖的湖水、盐水井的井水晒制盐了。
当然,现在人们还继续用这种反复取制盐。
不过,也有一部分加碘精制盐是从另一种途径取得的——由开采的岩盐加工而成。
在盐矿,地下大块的岩盐被炸开,经过“筛割机”“粉碎机”“研磨机”的加工,生产出有多种用途的粗盐(例如,粗盐可用来使水软化或者化解路面上的冰)。
要制精盐,先将粗盐溶解在水中形成盐水。
将盐水泵入整流器,通过加工形成类似膏体的“盐糊”。
过滤“盐糊”,将其干燥,并按盐粒的大小进行筛分。
这样就得到了精细的方晶盐。
加入化学物质碘化钾,制作使用碘盐。
加碘后的食盐经过包装和运输,然后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我们的生活。
盐的性质1.和酸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酸+盐→新盐+新酸(强酸→弱酸)这里的盐可以是不溶性盐。
[举例]2HCl+Na2CO3==H2O+CO2↑+2NaCl (碳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2.和碱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用盐防潮碱(可溶)+盐(可溶)→新碱+新盐[举例]2NaOH+CuSO4==Cu(OH)2↓+Na2SO43.和盐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举例]CuSO4+BaCl2==BaSO4↓+CuCl24.和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盐+金属(某些)→新金属+新盐注意:1.反应中的金属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2.铁生成的为亚铁盐3.钾,钙,钠,钡过于活泼会先与水反应4.反应物中的盐必须可溶[举例]Zn+CuSO4==ZnSO4+Cu*其他:1.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例:MgO+SO2====MgSO3盐的酸碱性盐也分为酸式盐,正盐,碱式盐。
成分是盐生成盐

成分是盐生成盐
1、盐是一类金属离子、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非金属离子结合而产生的物质。
平时吃的很多食用盐都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它是将海水晒干,使它的水分蒸发提取出粗盐,然后把粗盐加工成精盐而得来的。
2、食盐是指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
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国家规定井盐和矿盐的氯化钠含量不得低于95%。
食盐中含有钡盐、氯化物、镁、铅、砷、锌、硫酸盐等杂质。
我们规定钡含量不得超过20mg/kg。
3、化学方程式:2HCl+FeSO4=FeCl2+H2SO4
此类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最常见的为水),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可简记为AB+CD→AD+CB。
十大成盐规律

十大成盐规律一、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盐。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盐。
例如:Cl22Na+ Cl2 = 2NaClAl22Al+ 3S = Al2S3二、活泼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生成盐和氢气。
①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除K、Ca、Na(因不宜直接与酸反应,反应太剧烈,不易控制,而且所发生的反应和产物也比较复杂)。
②酸:指稀硫酸或盐酸,不能用硝酸或浓硫酸以及不溶性酸(如硅酸)、很弱的酸(如碳酸)。
③生成的盐:生成的盐应是可溶性盐,若是难溶性盐会覆盖在金属表面,影响反应的进行。
例如:Fe+ H2SO4=FeSO4+ H2↑Zn+ H2SO4=ZnSO4+ H2↑Fe+2HCl = FeCl2+ H2↑三、活泼金属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①金属:只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但是,能与水反应的活泼金属(如K、Ca、Na等)一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②盐:参加反应的盐以及反应后生成的盐都必须可溶于水。
例如:2Al+ 3Hg(NO3)2=2Al(NO3)3+ 3HgFe+ CuSO4=FeSO4+ Cu四、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化合直接生成盐。
例如:CaO+CO2 = CaCO3Na2O+ SO2 = Na2SO3五、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可以同强酸发生反应。
例如:CuO+ 2HCl=CuCl2+ H2OFe2O3+ 6HCl=2FeCl3+ 3H2O3H2SO4+ Fe2O3=Fe2(SO4)3+ 3H2O六、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可溶性碱或微溶性碱。
例如:CO2+ 2NaOH=Na2CO3+ H2OSO2+ 2NaOH=Na2SO3+ H2OSO2+ Ca(OH)2=CaSO3+ H2O七、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NaOH+ HCl=NaCl+ H2OAl(OH)3+ 3HCl=AlCl3+ 3H2O2KOH+ H2SO4=K2SO4+ 2H2O八、酸和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盐的生产工艺

盐的生产工艺(一)海盐的生产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也叫“滩晒法”,就是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吸引海水灌池,经过日照蒸发变成卤水,当卤水浓度蒸发达到波美25度时,析出氯化钠,即为原盐。
日晒法生产原盐,具有节约能源,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是受地理及气候影响,不可能所有的海岸滩涂都能修筑盐田,所有的季节都能晒盐.空气干燥,日照长久,蒸发量大,盐的产量就高,反之,产:量就低。
在我国的北方盐场,只有3月至11月才是晒盐季节. 日晒法生产原盐,其工艺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
1.纳潮实际上是生产原盐的原料提取过程。
海水是盐业生产的原料,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千方百计地保证原料的供应.目前,采用的纳潮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然纳潮,二是动力纳潮。
自然纳潮是在涨潮时让海水沿引潮沟自然流人;动力纳潮一般采用轴流泵将海水引入,其特点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2.制卤制卤是在面积广阔的蒸发池内进行的,根据每日蒸发量适当掌握蒸发池走水深度,使卤水浓度逐步提高,最后浓缩成饱和卤。
3.结晶海水在不断蒸发浓缩过程中,各种盐类浓度不断增大,当盐类浓度达到饱和时,将以晶体形式析出,在过饱和溶液中,不断维持溶液过饱和度,晶体就能继续生长。
4.收盐就是将长成的盐,利用人工或机械将盐收起堆坨。
(二)井矿盐的生产井矿盐生产主要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
不同的矿型采用不同的采卤方法.提取天然卤的方法有提捞法、气举法、抽油采卤、深井潜卤泵、自喷采卤等方法。
在岩盐型矿区大多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
1.对流法此法是目前国际国内开采岩盐矿床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机械化程度较高,成本较低。
它利用了岩盐矿具有溶解于水的特点进行开采,具体方法是:打一口井到盐层,下两层套管,外层套管用油升水泥固好井,从其中一层管注入水,溶解盐层,由另一根管子把卤水抽上来.2.压裂法此法是在地面打两口钻井,下人套管,将井管与井壁封固,从一口井压人高压水,在盐层形成通道,溶解盐层,形成饱和卤水,由另一口井压出地面,交付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 种 成 盐 规 律
●王爱忠
对初学化学者来说,,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入门是一个难点,但化学方程式正确快速书写是学习化学者自始自终必须面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酸、碱、盐、氧化物相互反应的关系是化学反应中最为基本的,它们大体上可用十种成盐规律来概括。
掌握这十种成盐规律,将会对深入学习化学大有裨益。
一、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1.成盐规律:金属和非金属(氧元素除外)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氧酸盐。
2.成盐条件:
(1)化学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如K 、Na 、Ca 等)跟化学活泼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就能发生化合反应。
例如,
2K+Cl 2 △ 2KCl
2Na+Cl 2
△ 2NaCl 2Na+I 2 △ 2NaI
(2)化学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单质与化学活泼性较弱的非金属单质通常在高温下才发生化合反应。
例如, 2Cu+S Cu 2S 特例:Hg+S HgS (摩擦即反应)
2Ag+S===Ag 2S
二、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1.成盐规律: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相互反应能生成含氧酸盐。
2.成盐条件:除了很活泼的金属氧化物能在常温下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外,其他氧化物之间通常要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
例如:Na 2O+CO 2===Na 2CO 3 CaO+SiO 2 CaSiO 3 PbO+SiO 2 PbSiO 3
三、金属+酸—→盐+氢气
1.成盐规律:活泼的金属与稀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成盐条件: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与稀酸(H 2SO 4或盐酸),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
例如,
Zn+H 2SO 4(稀)===ZnSO 4+H 2↑
Mg+2HCl(稀)===MgCl 2+H 2↑
离子方程式为:
Zn+2H +===Zn 2++H 2↑
Mg+2H +===Mg ++H 2↑
但是有例外。
例如,
Pb+H 2SO 4≠PbSO 4+H 2↑
因为铅与硫酸(浓度低于80%)接触后,在它表面上会迅速生成难溶盐PbSO 4,它阻碍了铅与硫酸继续接触从而使反应停止。
四、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高充分混合 高温 高温
1.成盐规律:活泼的金属可把盐中不活泼的金属置换出来,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盐。
2.成盐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后金属),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后面的在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
Fe+CuSO4===FeSO4+Cu
Cu+Hg(NO3)2===Cu(NO3)2+Hg
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Fe+Cu2+===Fe2+=Cu
Cu+Hg2+===Cu2++Hg
特例:
(1)活泼性很强的金属如K、Na、Ca、Ba等与盐溶液反应,得不到相应的金属。
其原因是这些活泼的金属首先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相应的碱,生成的碱又与盐反应,得到新的盐和新的碱。
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总反应式为: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2)活泼性很强的金属与两性金属盐反应,有气体放出,但没有沉淀。
如足量金属钠与三氧化铝溶解反应:
2Na+2H2O===2NaOH+H2↑
3NaOH+AlCl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总反应式为:
2Na+2H2O+AlCl3===NaAlO2+3NaCl+2H2↑
(3)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如Mg、Al等与可溶性铁盐反应,除生成盐外,还有红褐色沉淀析出,同时有气体放出。
如,Mg放入氯化铁溶液中,溶液中反应过程为:
Fe3++H2O Fe(OH)3+3H+
Mg+2H+===Mg2++H2↑
总反应式为:
2Fe3++3Mg+6H20===3Mg2++2Fe(OH)3↓+3H2↑
(4)某些金属与盐溶液会发生覆盖作用,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如,Pb与CuSO4溶液的反应,由于产生了PbSO4难容物,其覆盖在Pb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故这类反应实质上不能发生置换。
五、酸+盐—→新酸+新盐
1.成盐规律:酸和盐的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2.成盐条件:①强酸可分解弱酸盐;②可以是CaCO3+2HCl===CaCl2+H2CO3
H2O+CO2
弱酸或不稳定酸。
例如,、
(1)强酸分解弱酸盐也可以生成酸沉淀:
K2SiO3+2HCl===H2SiO3↓+2KCl
(2)强酸分解强酸盐,可以生成盐沉淀:
H2SO4+BaCl2===BaSO4↓+2HCl
(3)强酸分解强酸盐,可以生成挥发性酸:
H2SO4(浓)+NaCl(S)===NaHSO4+HCl↑
高温
H2SO4(浓)+NaCl(S) Na2SO4+2HCl↑
(4)强酸分解弱酸盐生成弱酸: 2CH 3COONa+H 2SO 4(浓) 2CH COOH+Na 2SO 4 特例:H 2S+CaSO 4===CuSO 4↓+H 2SO 4
因为生成了难容的CuS ,所以反应能进行下去。
六、碱+盐—→新碱+新盐
1.成盐规律: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2.成盐条件: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均可溶,生成物可以是碱沉淀、盐沉淀,也可以是碱和盐都沉淀或不稳定碱。
例如,
(1)盐沉淀
Ba(OH)2+NaSO 4===BaSO 4↓+2NaOH
(2)碱沉淀
2KOH+CuCl 2===Cu(OH)2↓+2KCl
(3)盐和碱都沉淀
Ba(OH)2+CuSO 4=== BaSO 4↓+Cu(OH)2↓
(4)不稳定碱
NH 4Cl+NaOH NaCl+NH 3·H 2O
NH 3↑+H 2O
七、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1.成盐规律: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
2.成盐条件:
(1)碱性氧化物溶于强酸。
例如,
Fe 2O 3+3H 2SO 4 Fe 2(SO 4)3+3H 2O
CuO+2HCl CuCl 2+H 2
O (2)强碱对应的氧化物可与弱酸反应,例如,
K 2O+H 2SO 3===K 2SO 3+H 2O
八、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1.成盐规律: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成盐条件:酸性氧化物溶于强碱,其他的一般不易发生反应。
例如,
SO 2+2NaOH===Na 2SO 3+H 2O
离子方程式为:
SO 2+2OH -===SO 32-+H 2O
九、酸+碱—→盐+水
1.成盐规律: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成盐条件:本反应因为有难电离的水生成,所以反应能够进行到底。
酸和碱有强弱之分,有可溶和不可溶之分,所以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1)强酸和强碱的反应都能进行到底。
例如,
HNO 3+KOH===KNO 3+H 2O
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其反应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H ++OH -===H 2O
(2)强酸和弱碱都能溶于水,在其水溶液中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反应能进行到底。
例:H 2SO 4+2NH 3·H 2O===(NH 4)2SO 4+2H 2O
离子方程式为:
2H ++2NH 3·H 2O===2NH 4++2H 2O
△ △ △ △
如果强酸能溶解不溶性的弱碱,这类反应也能进行到底。
例如,
Cu(OH)2+2HCl===CuCl2+2H2O
离子方程式为:
Cu(OH)2+2H+===Cu2++2H2O
(3)强碱和弱酸都溶于水,在水溶液里发生中和反应,反应能进行到底。
例如,
2NaOH+H2SO3===Na2SO3+2H2O
离子方程式为:
2OH-+H2SO3===SO32-+2H2O
Ba2++CO32-===BaSO3↓
十、盐+盐—→新盐1+新盐2
1.成盐规律: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2.成盐条件:盐与盐反应必须是都可溶且成溶液态,生成物中有沉淀。
(1)生成物中只有一种盐沉淀。
例如:NaCl+AgNO3==A gCl↓+NaNO3
(2)生成物中只有两种种盐沉淀。
例如:Ag2SO4+BaCl2==== BaSO4↓+AgCl↓
总之,要写化学方程式时,既要掌握它的一般规律,也要了解它的各种特殊情况,这样书写起化学方程式时,才会游刃有余,为学好化学插上高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