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考研中哲试题汇总

合集下载

各高校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集

各高校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集

各高校中国哲学专业考研真题集2010年北师大中哲考研试题一、简释题1.契据(忠恕)之道2.《性恶》3.顿悟成佛4.性三品5.性日生日成6.崇有论7.《孟子字义疏证》8. 法、术、势9.《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10.冯友兰二、论述题1.试比较孔子的“天命观”和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区别2.试述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思想3.试述评儒家的“民本”思想在现代意义上的理解2010年复旦中国哲学史真题中国哲学史(150分)第一部分是加标点。

一段是《庄子•齐物论》中“有始也者……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另一段忘了。

(10分)第二部分是给出命题或作品,让你写作者。

15个,15分。

略。

第三部分是古文翻成白话(15分)。

第一个是“和实生物”的那段。

第二个是老子“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第三个是张载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其聚齐散,变化之客形尔。

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

第四部分是名解,8选6,30分。

分别是(不按顺序):民胞物与、道器、文中子、絜矩、泰州学派、理一分殊、正始之音、三表法。

第五部分是简答。

(7选5不按顺序。

40分)1.解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理解龚自珍的“我气造天地”的哲学涵义。

3.解释“知行两字原是说一个工夫”。

4.董仲舒用“人副天数”想说明什么?5.朱熹对“无极而太极”的解释是?6.解释孟子的“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第六部分是论述题,3选2,40分。

1.孔子“仁”的特点是?它与“礼”的关系如何?2.魏晋玄学的主要内容,并比较其与老庄哲学的异同。

3.二程关于“天理”的思想有哪些?并论述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影响、作用。

复旦大学2009年中国哲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1、龟长于蛇(6分)2、天官(6分)3、一念三千(6)4、朴(6分)5、辟(6分)6、十六字心决(10分)7、得意忘言(10分)8、质测(10分)9、致良知(10分)10、以物观物(10)11、仁政(10分)12、一(10分)二、标点与翻译(25分)何叔平注老子初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日若斯人也可以语天人之际也因此所注道德二经三、论述题民胞吾与的意义(25分)名校考研中国哲学史试题(95~01)汇总分析中国哲学史: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97)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98)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00)《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99)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99)《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论述1】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名解2】葛洪(复旦97);业报轮回(**98);相竞以器(**99);《论六家要旨》(复旦97);独化(**98);二谛(吉大00);贵无(吉大00);止观(复旦97);实相(复旦97);不真空(**97);性三品(吉大00)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南开00);言尽意论(南开00/01);形质神用(南开00);人副天数(**00);唯识无境(**00);《坛经》(北师大01);《封建论》(北师大01);天不变道亦不变(厦大01);一物两体(厦大01、浙大01);阿赖耶(**01);天人感应(浙大99);六相圆融(浙大01);自生而必体有(**01)【简答2】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98)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什么是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00)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有哪基本内容(浙大00)范缜的《神灭论》对形神关系说作出了哪些新贡献(浙大00)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01)《神灭论》的理论贡献(南开01)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厦大01)慧远的“真如法性”说(厦大01)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厦大99)【论述2】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01-12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01-12年】

北京师范大学
历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哲学专业
(2001年-2012年编年版)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所):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第1页共1页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所):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第1页共1页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所):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第1页共1页
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所):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第1页共1页
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所):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第1页共1页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所):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第1页共1页
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所):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专业:中国哲学
第1页共1页
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中国哲学科目代码:402
第1页共1页
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中国哲学科目代码:402
第1页共1页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中国哲学科目代码:402
第1页共1页
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目代码:402
第1页共1页
200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科目代码:402
第1页共1页。

华东师大中哲(857)考研真题

华东师大中哲(857)考研真题

中哲(2018年)一、名词解释(10个题,每题6分)1.丹鼎派(《周易参同契》)2.四法界(华严宗)3.智慧说三篇(冯契)4.克己复礼(孔子)5.以名举实(后墨)6.知行合一(王阳明)7.解蔽(荀子)8.经权之辩(孟子)9.两层存有论(牟宗三)10.心统性情(朱子)二、标点、翻译、评析(2个题,每题15分)1.所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尧、舜、禹相传之密旨也。

夫人自有生而梏于形体之私,则固不能无人必矣。

然而心有得于天地之正,则又不能无道心矣。

日用之间,二者并行,迭为胜负,而一身之是非得失,天下之治乱安危,莫不系焉。

是以欲其择之精,而不使人心得以杂乎道心;欲其守之一,而不使天理得以流于人欲。

则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而于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

(朱子《晦庵集·答陈同甫书》)2.郭店楚简《五行》,原著不详。

三、论述(2个题,每题30分)1、评述戴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2、老子“为学”与“为道”的关系中哲(2017年)一、名词解释(10个题,每题5分)1.非命(墨子)2.法术势(韩非)3.离坚白(公孙龙)4.独化(郭象)5.复性书(李翱)6.一念三千(天台宗)7.民胞物与(张载)8.《群己权界论》(严复译穆勒《论自由》)9.能-式(金岳霖)10.意之所在即是物(王阳明)二、标点、翻译、评析(2个题,每题25分)1.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說也。

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

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

故曰:莫若以明。

《莊子·齊物論》2.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中国哲学历年考题.doc

中国哲学历年考题.doc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问答(五选三)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3、慧能“本性是佛”说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5、严复的认识论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

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5分1、巴门尼德的存在2、原子和虚空3、四因说4、流溢说5、唯实论6、我思故我在7、物是观念的集合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分析题4选3 15分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XXXX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1、《礼记》2、谶纬3、崇本举末4、习与性成5、体用一简答1、郭象与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与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XXXX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以心原物3、圣人体无4、一故神两故化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XXXX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XXXX北大中国哲学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简答与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XXXX北大中国哲学名解与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与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与老子的道论;比较朱熹与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XXXX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2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四标点并翻译古文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NEW)山东大学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山东大学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代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016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哲学史(不含近代 史)考研真题
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1.大丈夫 2.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 3.独化于玄冥之境 4.天地之帅 吾其性 5.弓矢从的
二、简答题 1.玄学关于有无关系的争论 2.僧肇解空(对于空的理解)
三、论述题 1.王夫之的历史观 2.易传对于中国哲学的贡献
二、简答题 1.董仲舒神权政治论 答:(1)“人副天数” ① 内容 “人副天数”是董仲舒神权政治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董仲舒认为, 在肉体或精神方面,人都是天的副本。他认为人是天的投影,人的形 体、身躯、脏腑都是仿效天的产物,头如天圆、耳目如日月、鼻口如风 气、骨节合天数、大骨节合月数、五脏对应五行、四肢犹如四季、眨眼 犹如昼夜,因此天是使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原与依据。 ② 结论 董仲舒提出了他的天人感应论。既然“人副天数”,“为人者天”而 又“天辨在人”,因而,人的行为必会在“天”上得到反应,天人谴告由此 而来。 (2)“尊天受命”的社会伦理观 董仲舒重新树立“天”的权威,重新神化已经趋向自然意义上 的“天”,赋予“天”以神秘性和宗教性。同时将“天”人格化,把“天”看作 是有意志的。主要表现如下:
(3)孟荀人性论的异同 ① 二者的区别
“性恶论”否定了天赋道德观念的存在,强调道德礼义的外在规范 性。孟子提出“四端”说,强调仁义礼智为我所固有,非由外铄,重视道 德自律与自觉。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② 二者的联系
正如张岱年所说:“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 礼智四端。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道德 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 孟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扩充;荀子所注重的,是性须改造。”孟子是理 想主义者,而荀子则是现实主义者。

同济大学中哲原著考研真题

同济大学中哲原著考研真题

2011⼀一、名词解释1.为仁之⽅方(孔⼦子)2.道法⾃自然(⽼老老⼦子)3.⻰龙场悟道(王守仁)4.化性起伪(荀⼦子)5.发明本⼼心(陆九渊)6.缘起性空(僧肇)⼆二、简答题1.四法界2.庄⼦子《逍遥游》3.王弼“⾔言意之辨”4.朱熹“理理⼀一分殊”三、论述题1.孟⼦子的仁政王道2.⼆二程“格物致知”2012⼀一、简答题1.战国时期,儒、墨墨、道、法四家的盛⾏行行的时段,并简述其基本取向2.简述汉代今⽂文经⼤大师董仲舒的哲学思想3.简述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4.宋明儒学有三种,请简述其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二、论述题1.儒家讲求⾃自觉的道德,试论述先秦和宋明的该思想,并结合⾃自⼰己切⼰己⾃自反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看法。

2.佛家分阿赖耶识系如来藏⾃自性净系,试论述这两系并说说中国⽂文化对它们的消化与分判。

3.简述⽼老老⼦子的哲学思想,基于这些思想,后期的道家的⾛走向问题。

2013⼀一、名词解释1.天⼈人相与2.⻬齐物⼆二、简答题1.道家在魏晋时期分为三个⽀支派,请分析这三个分⽀支。

2.明末清初的儒家学说与宋明理理学有很⼤大不不同,请简述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1.按顺序简述儒墨墨道法阴阳五家的盛⾏行行时期时段,并简述其关于政治⽅方⾯面的基本取向。

2.从先秦时期⾄至宋明理理学儒家学说的⼼心性论(认识论)发⽣生着变化,请例例举代表⼈人物及其⼼心性论。

3.请简述⼤大乘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并结合⾃自身经验谈谈看法。

2014⼀一、名词解释1.致中和2.⽩白⻢马⾮非⻢马3.天下唯器器4.顿悟成佛5.张载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6.阳明⼼心即理理⼆二、简答题(略略)1.⻩黄⽼老老之学2.董仲舒神权政治学三、论述题1.先秦儒家思想2.先秦道家思想2015⼀一、名词解释1.⽂文质彬彬2.庄⼦子的道通为⼀一3.张载的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的差异⼆二、简答题(略略)1.⽐比较庄⼦子和⽼老老⼦子的异同三、论述题1.⽐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墨家“兼爱”的区别2.论述⼆二程“识仁定性”2016中国哲学原著⼀一、名词解释1.观复2.⾃自性3.求放⼼心4.习与性成⼆二、简答题1.列列举《礼记·经解》中的六经之教及其基本思想2.写出《庄⼦子》内七篇中任意三篇的篇名并述其⼤大意三、论述题。

北师大中哲考研真题01-15

北师大中哲考研真题01-15

-------其中01-08年的试题为标准真题;09年版本是我自己的回忆版。

2001年一简释1 仁2 不忍人之心3 和而不同4 《坛经》5 《封建论》6 张载7 王阳明8 民生史观二问答1 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2 试论朱熹知行观的理论价值3 评述中国历史上的形神观2002年一简释1 敬德保民2 为政以德3 《解蔽》4 闽学5 董仲舒6 玄奘7 分理8 大同二问答1 试论“庄周梦蝶”的哲学意义2 评述刘禹锡《天论》的现代价值3 张载气一元论剖析2003年一简释1 三表2 齐物3 荀况4 人副天数5 三玄6 四法界7 正蒙8 洛学9 分理10 严复二问答1 老子“道法自然”的理论内涵与现代意义2 朱熹理气关系论述评3 试论王阳明的知行关系学说2004年一简释1 《周易》2 兼爱3 《性恶》4 反者道之动5 王充6 性三品7 华严宗8 德性之知9 心外无物10 谭嗣同二问答1 论述孔子“仁”的思想2 解析王弼“以无为本”命题的意义3 谈谈中国哲学的特点2005年一简释1 忠恕2 道法自然3 谴告说4 独化5 一念三千6 以太7 惠施8 二程9 《大学》10 《孟子字义疏证》二问答1 试析荀子关于人的思维方法的论述2 张载“一物两体”思想评述3 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现代价值的思考2006年一简释1 《道德经》2 公孙龙3 天命之谓性4 斗筲之性5 裴頠6 天人交相胜7 四法界8 《传习录》9 严复10 《訄书》二问答1 试析孔子的“仁”与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异同。

2 试述宋儒的“理一分殊”思想3 王夫之人性学说评述。

2007年一简释1 《齐物论》2 五行生克3 一阴一阳之谓道4 形质神用5 得意忘象6 血气心知7 八识8 般若9 《仁学》10 《新理学》二问答1 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评述2 试述郭象的“独化”论3 张载“太虚即气”思想评述2008年一简释1 《墨辩》2 仁内义外3 《解蔽》4 《论衡》5 崇有论6 转识成智7 《复性书》9 黄宗羲10 熊十力二问答1 庄子道论述评2 试析董仲舒的宇宙论思想3 程颐的“性即理”的内涵及理论意义2009年(回忆版)一简释1 《养生主》2 《崇有论》3 唯识宗4 不真空5 民胞物与6 即物穷理7 养浩然之气8 知行合一9尚同10道统论二问答1 试论《易传》道论体系2 评析王弼言意观点3 中国传统关于“中和”思想的现代意义2010简释絮矩之道《性恶》法术势性三品无极而太极性日生日成《孟子字疏正义》《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冯友兰伦述比较孔子“天命论‘与墨子的”天志明鬼’述评王阳明的心外无物谈谈你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意义理解2011时中崇本息末止观变化气质阿赖耶识体用四境界说生生之谓易论述试论老子的道论思想试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试论程伊川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2012一,简释1,《新唯识论》2,《传习录》3,《太玄》4,天人之际5,五行6,鹅湖之会二分析道法自然天有大美而不言缘起性空三论述荀子韩非子人性观王弼圣人观宋明道学理气观2013 2014中国哲学一、名词简释1、文化三路向说2、深察名号3、法相宗4、《太极图说》5、天志明鬼二、简答题1、独化于玄冥之境2、明于天人之分三、论述1、庄子“齐物”思想评述2、朱熹心性论评述20151,翕辟成变2,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意思是这个,但是不是这句话)3,性善者不能为善4,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6,7,王夫之的器理论论述8,王弼的本末论评述9,荀子的心()的思想评述马哲:【99】1、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2、为什么说静止是相对的3、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关系 4、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5、矛盾分析方法 6、必然与偶然及其辩证关系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8、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世界发展史的钥匙【01】一、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2物质与时空的关系3怎样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5社会意识的功能6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二、1“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与对象。

华东师大中哲马哲试题

华东师大中哲马哲试题

华东师大中哲马哲试题华东师大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华东师大1998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一、名词解释(30分)1忠恕2兼爱3坐忘4万法唯识 5德性之知 6俱分进化二、标点、今译并分析下列短文(20分)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有止道无止也非知道者不能该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虽广大理备事足而终归之于物不使散流三、论述题(任选两题,50分)1、简析《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2、试论朱熹的格物致知说3、略论严复的天演哲学华东师大1999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一、简释以下概念(30分)1复性说2化性起伪3俱分进化论4四分说5白马非马6坐忘二、标点、今译并简要评点(30分)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人之道天之道也天之道人不可以之为道者也语相天人之大业则必举而归之于圣人乃其弗能相天与则任天而已矣鱼之游泳禽之翔集皆其任天者也人弗敢以圣人自尸抑岂曰同禽鱼之化哉?……夫天与之目力必竭而后明焉天与之耳力必竭而后聪焉天与之心思必竭而后睿焉天与之正气必竭而后强以贞焉可竭者天也竭之者人也三、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贵“仁”,墨子贵“兼”,请对这两种学说加以比较。

(10分)2、试评析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方法论。

(15分)3、中国古代哲学“力命之争”的大致线索是怎样的?(15分)华东师大2000年中国哲学硕士试题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30分)1、忠恕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得意忘象4、变化气质5、能必副其所二、简答(40分)1、简论王充“疾虚妄”的批判精神及其哲学意义。

2、述范缜对形神关系的基本论述并作简要评论。

3、析朱熹“理一分殊”说的内容及其思维特征。

(NEW)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831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831中国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803哲学综合二中哲部分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410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410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803哲学综合二中哲部分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803哲学综合二考研真题
中哲部分
一、名词解释(5×5)
1.天地不仁
2.先知先觉
3.董仲舒
4.《坛经》
5.虚壹而静
二、简答题(10×3)
1.朱熹的“格物穷理”内容及理论意义。

2.写一篇你读过的中哲著作的读后感。

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410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考研真题
及详解。

考研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考研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考研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的统治者应该是:A. 诗人B. 战士C. 哲学家D. 艺术家答案:C2. 康德在其批判哲学中,将知识分为:A.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B. 经验知识与先验知识C. 形式知识与内容知识D.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答案:B3.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实现自身的过程是:A. 辩证法B. 逻辑学C. 现象学D. 存在论答案:A4. 庄子在《庄子·逍遥游》中提出的概念“逍遥”指的是:A. 无为而治B. 逍遥自在C. 顺应自然D. 心无挂碍答案:B5. 尼采提出“超人”概念,意在批判:A. 基督教道德B. 社会达尔文主义C. 理性主义D. 唯物主义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阶级性C. 科学性D. 革命性答案:ACD2. 以下哪些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A. 形式因B. 目的因C. 动力因D. 物质因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核心概念:A. 存在者B. 存在C. 此在D. 世界答案:BCD4. 以下哪些是庄子的哲学思想:A. 天人合一B. 无为而治C. 逍遥游D. 齐物论答案:BCD5. 以下哪些是休谟的经验论观点:A. 因果关系是必然的B. 因果关系是经验的C. 印象是知识的来源D. 理性不能提供知识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的“先验”概念。

答案:康德的“先验”概念指的是在经验之前就存在的知识,它不是来自经验,而是使经验成为可能的条件。

先验知识是普遍有效的,不依赖于特定的经验内容。

2. 描述庄子的“齐物论”。

答案:庄子的“齐物论”主张万物平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他通过“庄周梦蝶”的寓言来表达这一思想,即人无法确定自己是在梦中还是现实中,从而说明事物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3. 阐述尼采的“永恒回归”概念。

中山大学哲学系《科学哲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中山大学哲学系《科学哲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13年中山大学哲学系818科学哲学考研真题2012年中山大学哲学系818科学哲学考研真题2011年中山大学哲学系818科学哲学考研真题2010年中山大学哲学系818科学哲学考研真题2009年中山大学哲学系818科学哲学考研真题2008年中山大学哲学系817科学哲学考研真题中山大学科目代码:818科目名称:科学哲学考试时间:】月6a下午考生箭疆全部答案-律写在答履城上,答在试蚣纸上的不得分!诗用茴、煨色蜀水轮或圆珠军作答.答鹿要与清JS号.不必抽题*共六道题,每题2S分.1.筒述演绎推理期归纳推理■&自的基本特点-2.2。

世纪初的一位经济学家对于什么是科学方法曾笙出了下面的概述〔引自卡尔•亨普耳【著】:《自然科学的哲学3.张华袁等洋.比京:三联书店1*7年版,第19页如果我们试困想象一个其有花人的能力和有力的、但就其思想的适辑过程而言是正常的尖脂……会如何使用科学方法,那么这甜过柩如下:第一,所有的事实堀祓观舞到和记录下来,关于它们曲相对步桑性不加选择也不件先聘的情泪牝第二,封被舰麋和记录下来曲事庾遭行分析、比较熟旁类.障了必然包含在思想逻辑中的以外廊专携说或■公设*篇三,队对事实的这种分析中,用归纳洼引出有关事实间分夷美系和因果关系的普遍性结泣。

第四,更进一步的妍霓晓是潦蜂的,又段归灿的,国为矣根提以前旄立的普遍性黠轮使用推理.你同意这位经济学家关于科学方法的看法唱?请给出批评性的分折和讨论,3.何调"归纳问题”(或曰“休漠间摩")?介绍至少五神尝试对归纳向题提供解决或消解的方案,说明它们的基本思路以及各自面临的困魔°4.波普认为—个理论或学说是否属于科学,不在于它是否得到了证实或可被证实,而在于它是否可以被证伪•是哪些因素促使波普提出了袖的证伪主义?他的这一学说存在着嚏些根本性的困难?5.库恩关于科学发展或演变模式的看法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在哪些重要方谎簸覆或劫摧了人们关于科学的传统(或正统)看法?6.什幺是科学实在论?匪罪对于理恰的不充分决定性Cunderdciermmationl论题何以对科学实在论构成了严重威胁?科学实在论者在这个问题上阪该如何应对方能不落下风?为试完毕,试舰和草秘笑赭答照觥一起交回.第1臾共I 页中山大学二。

上海师大《904中西哲学史》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

上海师大《904中西哲学史》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

上海师大《904中西哲学史》考研配套考研真题集一、配套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北京大学844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名词解释1 .前识答:"前识"是指对于事物的预见,是先秦老子的哲学术语。

《老子》三十八童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老子认为,前识是华而不实的,它不表示人的聪明,反而是愚蠢的开始。

因为前识是智慧的产物Z而老子认为,"慧智出Z 有大伪"。

有了智慧,便出现了许多的人为,人为又与道相违背,所以人的智慧是应该摒弃的,前识是应该抛弃的。

韩非认为Z人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发表议论, 在事情发现之前就有认识,叫前识。

王弼《老子注》将”前识”解释为”前人而识”,即先于他人而认识。

2.通几答:通几是明清之际方以智用语,意即哲学。

语原出《易•系辞上》:"惟深也, 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方以智《通雅》中说:"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Z皆以通而通其质者也。

"并认为通几寓于质测(自然科学)之中。

方以智将知识分为质测、宰理和通几三类。

质测是指实证自然科学, 宰理是指传统的外王之术,即现在的社会政治学和经济学。

通几是指硏究事物存在依据的学科Z即哲学。

通几,由于它是揭示万物之所以存在的依据,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

这三种知识的关系就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 .无名答:"无名"语出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Z彼且恶乎待哉?古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倘若能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看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需要凭借什么呢?所以说:修养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无己即超脱世俗价值所左右的自己。

因而,"无名"是要扬弃世俗价值所拘系的小我,使自己从狭窄的局限中提升,而成其大我。

2020年考研中国人民大学中哲真题回忆622+801+240德语

2020年考研中国人民大学中哲真题回忆622+801+240德语

622中西哲学史四选三
第一单元:
1.论述“性本恶之,其善者伪也”(荀子)
2.分析材料“儒者论曰:‘天地故生人’。

此言妄也。

夫天地合气,人偶自生也,犹夫妇合气,子则自生也。

夫妇合气,非当时欲得生子,情欲动而合,合而生子矣。

且夫妇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

”(王充)
3.王弼如何阐释老子的自然法观(?)
4.朱熹认为,“伊川性即理也,横渠心统性情,二者颠扑不破。

”试论之
第二单元:
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
2.安瑟尔谟“上帝存在”证明
3.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内涵
4.你对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理解
801中国哲学六选五
1.试论孔孟的仁学思想
2.试述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与发展
3.简论魏晋时期的认识论思想
4.简论宋明理学的格物学说
5.如何理解王夫之“诚者实有”的认识论
6.简述戴震的人性论和理欲观
240德语
大概说下分值分布
1.20道选择,每题1\\\'
2.德译中,20\\\',大概有两三个稍微长点的句子,内容关于DAAD留学
3.中译德,关于华为报告的,20\\\'
4.阅读文章,问答题,五小问,每问4\\\',共20\\\'
5.作文,20\\\',200词。

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09年厦门大学哲学系60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2010年厦门大学哲学系60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2011年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2011年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9年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09年厦门大学哲学系60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题,合计40分)1本原2名家3柏拉图4法家5毕达哥拉斯学派6三纲领,八条目7《论法的精神》8心学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合计60分)1简述韩非的社会国家学说。

2简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3简述朱熹的“理气关系”。

4简述康德的“绝对命令”的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2题,合计50分)1怎样看待“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2论析柏拉图的理念论。

2010年厦门大学哲学系60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题,合计40分)1《老子》2王充3阴阳家4孟子5《人类理智新论》6四因7经院哲学8威廉奥康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合计60分)1简述孔子的忠恕思想。

2评析休谟对因果关系的说明。

3孟子的政治哲学简论。

4洛克是如何批判天赋观念论的?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2题,合计50分)1儒家建构本体论的意义。

2论述水是万物之源。

2011年厦门大学哲学系803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8题,合计40分)1董仲舒2爱智3内丹4苏格拉底5《正蒙》6《小逻辑》7周敦颐8纯粹理性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合计60分)1简述韩非的政治哲学。

2评析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观点。

3试述朱熹的形而上学。

4简述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校考研中国哲学史试题汇总分析
【名解1】
√白马非马(人大9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南开00);浩然之气(武大00);绝地天通(厦大99);否极泰来(厦大99);温故知新(厦大99); 道法自然(厦大99、南开01、浙大99/00);虚壹而静(厦大99、人大9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武大00);三表(人大97、复旦99、浙大98);效验(人大99);无为(人大00);中庸(吉大00);有无(复旦97);离坚白(吉大00);道统论(复旦97);抱法处势(南开00);五德始终(复旦97);化性起伪(复旦97、浙大98);天人相分(复旦99);仁(北师大01);不忍人之心(北师大01);和而不同(北师大0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厦大01);涤除玄览(厦大01);克己复礼为仁(厦大01);尽心知性知天(浙大98);参验(浙大98);制天命而用之(浙大98);兼爱(浙大99);天人合一(浙大00);有待无待(人大01);名实(浙大01);三玄(浙大01)
【简答1】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人大00)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
√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
√《孙子兵法》中的哲理思维(南开01)
《齐物论》的逻辑思路(南开01)
√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1)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
√庄子的是非观(浙大01)
【论述1】
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
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
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
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
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
【名解2】
葛洪(复旦97);业报轮回(人大98);相竞以器(人大99);《论六家要旨》(复旦97);独化(人大98);二谛(吉大00);贵无(吉大00);止观(复旦97);实相(复旦97);不真空(人大97);性三品(吉大00)天人交相胜还相用(南开00);言尽意论(南开00/01);形质神用(南开00);人副天数(人大00);唯识无境(人大00);《坛经》(北师大01);《封建论》(北师大01);天不变道亦不变(厦大01);一物两体(厦大01、浙大01);阿赖耶(人大01);天人感应(浙大99);六相圆融(浙大01);自生而必体有(人大01)【简答2】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
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人大98)
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
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
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
什么是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人大00)
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有哪基本内容(浙大00)
范缜的《神灭论》对形神关系说作出了哪些新贡献(浙大00)
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人大01)
《神灭论》的理论贡献(南开01)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厦大01)
慧远的“真如法性”说(厦大01)
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厦大99)
【论述2】
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

(南开00)
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认为:“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

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

这里得出了般若之“智”与常识之“知”的关系,试用佛教真俗二谛论的方法,阐述此篇论文的主旨。

(复旦97)
试述华严宗的法界缘起的思想。

(吉大00)
论述范缜《神灭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浙大01)
比较王弼贵无论与僧肇不真空论。

(浙大98)
试述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与基本思想。

(浙大99)
范缜的神灭论及其证明。

(浙大99)
从荀子的《天论》到刘禹锡的《天论》。

(南开01)
试分析魏晋玄学的“本体论”特色。

(厦大01)
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北师大01)
【名解3】
叶水心(复旦97);三纲领八条目(复旦97);心外无物(吉大00);见?而作不俟终日(武大00);理一分殊(南开00、人大01、浙大99);致中和(南开00);心学(复旦99);无极而太极(吉大00);易简工夫(人大99);事功学派(复旦99);童心即真心(复旦99);张载(北师大01);王阳明(北师大01);格物致知(南开01);知行合一(南开01);《传习录》(浙大98)’《西铭》(浙大99);泰洲学派(浙大99)
【简答3】
简述张载的“虚空即气”的思想及其理论意义。

(复旦99)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宇宙生化观。

(厦大99)
比较宋明理学中“性即理”与“心即理”两种理论的异同(人大97)
简述朱陆之争的基本问题极其意义(人大98)
“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虽共,不为害矣。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武大00)
“万象虽殊,而不能自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武大00)
为什么说“心即理”即陆王心学的基本观点?(人大00)
张载是怎样论证他的“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浙大00)
【论述3】
试述程朱理学的理一分殊思想。

(人大99)
试析朱熹的心性思想。

(吉大00)
宋儒“存天理,去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命题在学理上能否成立?它们的实际历史作用又是如何?(复旦97)
试析朱熹知行观的理论价值。

(北师大01)
试论朱熹理学的集大成特色。

(厦大01)
试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道释三教的源流关系。

(人大01)
张载的“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

(浙大98)
【名解4】
质测即藏通几(武大00);经世致用(浙大00);以理杀人(浙大98)
【简答4】
黄宗羲的学术史观。

(南开00)
王夫之的知行观。

(浙大01)
【论述4】
王夫之历史观述评。

(厦大99)
试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浙大00)
《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

(南开01)
【名解5】
知难行易(人大00、吉大00、南开01);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南开00);俱分进化(吉大00、武大00);质力相推(人大97);三世进化(人大98);尚力非命(南开00);法无顿渐(人大99);托古改制(复旦99);民生史观(复旦99、北师大01);公羊三世说(人大01);《严译名著丛刊》(人大99);三民主义(人大99);《新学伪经考》(人大01);心力(浙大01)
【简答5】
简述严复的“开明自营”伦理观(吉大00)
严复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大00)
谭嗣同是怎样从哲学上批判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复旦99)
康有为与公羊“三世说”。

(厦大99)
试比较谭嗣同与王夫之的道器观的同异。

(人大99)
试比较王夫之与孙中山知行理论的的同异。

(人大98)
简述维新派的历史进化论及其对古代历史理论的批判继承。

(人大97)
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浙大01)
魏源的矛盾观。

(南开00)
【论述5】
评述孙中山的知行观。

(武大00)
√评述中国历史上的形神观。

(北师大01)
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

(南开01)
严复的经验论与孙中山的知行观之异同。

(南开00)
论述近代的西学东渐过程,并论述进化论对中国近代哲学的作用和影响。

(复旦97)
欧阳渐在20年代初作《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日科学之必需》的讲演,提出佛法与其他宗教的基本区别有四:“一者崇卑而不平,一者平等无二致;一者思想极其锢陋,一者理性极其自由;一者拘苦而昧原,一者宏阔而真证;一者屈己以从人,一者勇往以从己。

”试评述欧阳渐“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主要论点,并阐述你对佛教哲学特点的基本看法。

(复旦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