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周分散染料印花理论

合集下载

染料化学 第11章 小结与小考 II

染料化学 第11章 小结与小考 II
课程回顾(Direct Dye)
1.结构类别(8类):
NH2 N N SO3Na
SO3Na H3CO N N HC CH NaO3S N N OCH3
NH2 N N SO3Na
C.I. 22120 C.I. Direct Red 28 Congo Red (Beyer) 直接大红 4B (津染一厂 )
SO3Na H3CO N N HC CH NaO3S N N OCH3
C.I. 24895 C.I. Direct Yelow 12 Benzo Yellow LG (Beyer) 直接冻黄 G (津染三厂 )
SO3Na
H3C N N H3C NaO3S N N
H3COCHN OCH3 HO N N NaO3S
第7章 还原染料(C.I. Vat Dye)小结
从靛蓝(Indigo)开始,逐步深入地了解还原染料…… Indigo→Indanthrene→Vat Dyes; Vat Dyes→Vat Acid→Vat Ion→Fiber. 它不溶于水,必须以隐色体上染,隐色体的颜色与本体颜色不同; 色谱齐全,各项牢度均佳,为染料中之最优者; 结构为靛、醌、酮3类,由13个结构母体几乎可以衍生出全部品种; 部分具有光效应,如强光变色、光脆损性等,应由结构作出解释。 还原染料商品、隐色体、隐色体电位、半还原时间、“滤纸法”测定电位; 本体颜色、隐色体颜色、强光变色、光脆损、光效应等应与结构相关联。
5.可染性与配伍性: [1]p137-141……
Tcwang©: 13
★ 课程回顾(Acid Dye)
第9章 酸性染料(C.I. Acid Dye)小结
虽然三芳甲烷类酸性染料早在1868年已经出现,但因牢度欠佳而未能 达到实用。第一只实用的酸性染料是1877年合成的C.I. Acid Red 88(酸性 红A),通过对它的深入了解可对酸性染料的特征一揽无余: 结构划分为 4类,均含酸性基团,三芳甲烷类结构在其中占有相当比 例。通常将氨基酰化和增加分子量来提高染色牢度,用于蛋白质纤维和锦 纶的染色,以羊毛染色居多,锦纶发展了专用酸性染料。 酸性染料是靠库仑力上染纤维的,电解质的加入因缓染作用而产生匀 染效果。与直接染料类似,阳离子固色剂可增加其湿处理牢度。

染整工艺原理印花方法PPT课件

染整工艺原理印花方法PPT课件

染色半制品要有较好的毛效,以利于染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上染,但要注意毛 效对色浆流变性的要求(染色布对前处理半制品的要求,要更均匀)。
要掌握印花半制品的缩水率
12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纺织品印花的对象
依材料 : 有天然纤维(棉、毛、丝、麻)、合成纤维(涤、腈、锦等)
混纺品(涤/棉、毛/涤、毛/腈等)。
印花是以一种更多的是使用多种类型的染料同时着色的工艺 操 作,工艺较复杂,需要协调统一。
也可以理解为同时进行多个染色。
印花和染色的异同
11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6、对前处理的要求有所不同
有白地或白花的印花布,要求其半制品有较高的白度;
半制品要防止纬斜,尤其对于花样呈格子形、横条格、 正方形、正圆形等更应注意。
印花
漏印图形
放大的金属镍
感光胶封
19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4、数字式喷墨印花
用CMYK(青、 品红、黄、黑 四色)模式。 只适应于极小 批量的生产。 常用于看样定 货。
电脑中的图案通过输出设备直接在织物上 形成图形。
20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B、按工艺分类:
1、直接印花:
在织物上直接印上印花色浆,通过一系列后处理,印花处染料上 染,从而形成花形。
印花
图 案 设 计( 艺 术 )
花 布 图 案( 技 术 )
染整技术与实用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3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色块组成的图案
晕色效果
水渍效果
染整技术与实用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四色阶调印花
4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纵 向
纤维截面 示意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分散染料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课件分散染料染色
中温型(SE或M)——适用于高温染色 High temperature dyeing
高温型(S或H型)——适用于热熔染色 Thermosol dyeing
按其他性能分
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 高湿牢度分散染料
高耐晒牢度分散染料等
涤氨弹力织物专用分散染料
碱性分散染料
第二节 分散染料溶液特性
一、动态平衡
影响染料溶解性的因素 1. 分子量大、含极性基团少的染料溶解度很低。具
有—OH等极性取代基的溶解度较高一些。 2. 温度提高,溶解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超过
100℃时作用更明显。 3. 分散剂在溶液中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形成微小
的胶束,将部分染料溶解在 胶束中,发生所谓 增溶现象,从而增加染料在溶液中的表观浓度。 4. 颗粒小、晶格结构不稳定的分散染料溶解度较大, 反之,则溶解度较小。
工艺控制要点:
• 载体的用量——适量,防止产生第三相。开始随载体用量 增加,染料上染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上染量不 再增加甚至降低。
• 理想载体应无毒、无味、易降解,促染效果好、不降低染 料的亲和力、不影响色泽和牢度、易于洗除和成本低廉的 化合物。
• 载体使用时应进行乳化或分散加工,制成稳定的乳化液和 分散液,防止产生载体斑,造成染疵。
D OH D NH2
OH , H2O
OH , H2O
O DC
O
DC
+
O
+NH3
R OH
OH , H2O
O
O
DC
+
R NH2
O
OH
DO
H
D NH3
耐碱性分散染料开发的现实意义 ① 染色后织物手感柔软; ② 防止低聚物发生; ③ 防止前处理造成的一些染疵,如退浆不尽、精练不足; ④ 防止碱减量杂质的再沾污; ⑤ 省略还原清洗; ⑥ 可能实现精练、染色一浴法工艺; ⑦ 可能实现分散/活性一浴法染色。

染整原理课件第五节 分散染料的染色

染整原理课件第五节  分散染料的染色
织物烘干后应立即进行热溶,以保持织物的热量, 缩短升温时间,热溶时,分散染料扩散进入纤维内 部而固着
3、工艺说明
热溶温度除和被染物的纤维性质有关外,还应 与染料的性能相适应,即不同的染料,要求不 同的热溶温度。
有些染料耐热性能较好,升华牢度较高,热溶温度 较高,一般得色越好。
升华牢度中等的染料,开始时随热溶温度的提高, 固色率增加,到一定温度以后,温度增加,固色率 不再增加,甚至可能下降。
(一)、高温高压染色法工艺 (二)、热熔法染色法工艺 (三)、载体法染色法工艺
(本部分内容不作为考试内容)
一、高温高压染色法(卷染)工艺
1、工艺流程及主要条件 冷水进缸→温水2道(60~65℃,2道) →60℃起染色2道→1道升温至100℃→ 1道升 温至110℃→ 1道升温至120℃→1道升温至 130℃→130℃保温染色6道→冷水洗2道→还 原清洗(38% NaOH 3ml/L、85%保险粉 2.5g/L、表面活性剂3g/L,70~80℃,2道) →水洗 (40~50℃,1道)→冷水洗→出缸
3、工艺说明
4、生产实例
浅红色:
分散红F3BS 阴离子分散剂 PH(HAC调节)
2%(对织物重) 0.5~1g/L 5~6
2℃/min 60℃入染
130℃ 40min 水洗 皂洗 水洗
二、热溶染色法工艺
1、工艺流程及主要条件 浸轧染液(二浸二轧,轧余率65%, 20~40℃)→预烘(80~120℃) → 热溶(180~210℃,1~2min)→后处 理(或套染棉)
(二)、热溶染色法原理和染色 方法
热溶温度除和被染物的纤维性质有关外,还应 与染料的性能相适应,即不同的染料,要求不 同的热溶温度。
有些染料耐热性能较好,升华牢度较高,热溶温度 较高,一般得色越好。

分散染料及其染色

分散染料及其染色

CONHR等。极性基团的存在有利于染料能以微量的单分子状态
分散在水中。
分散染料的结构分类和商品加工
偶氮类 单偶氮型 单偶氮型染料的分子量一般为350~500,约占分散染料总量 的50%。它们具有制造简便,价格低廉,色谱齐全及牢度较好 R2 R4 的优点。
C 2H 4R 6 R1 R3 N N R5 N C 2H 4R 7
例如分散黄RGFL的结构为:
N N N N OH
该类染料的品种也多,如黄、橙、红、紫、蓝等。由于偶氮 基的增多,对纤维素纤维也有亲合力。这类染料主要用于高温 染色法及载体染色法染色,吸收性能和耐晒性能尚可,但升华
牢度较差。如在分子中导入极性基团或加大分子量,可以提高
染料的升华牢度。偶合组分上带有杂环,能够改进染料的坚牢 度。
式中,R1 多为吸电子基团,如-NO2 等;R2、R3 为 H 或吸电子基团,如-Cl、- Br、-CN、-CF3、-NO2、-COOCH3 等;R4、R5 为 H 或供电子基团,如-CH3、-OCH3 等;R6、R7 为 H 或-CH3、-OH、-CN、-OCOCH3、-OC2H5 等。
凡是分散染料的中浅色品种都属于此类,而深色品种近年来也 发展很快。分散黄棕2RFL的结构为:
N N NHCOCH3
N(C2H5)2
这个染料色泽鲜艳,酷似凡拉明蓝,而且耐晒牢度优良。
日本三菱公司的Dianix Blue KB-FS的匀染性优良,提升 力高,染色牢度也不错。而且热溶染色时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小。
CN C2H5 O2N N N NHCOCH3 N C2H5
单偶氮型染料的耐升华牢度和化学结构的关系比较简单。 导入极性基团和增加分子量都能提高染料的升华牢度,但染料 分子的极性,能影响染料与纤维的亲合力,因此染料的极性应 该小到使它在水中具有最小的溶解度,而在纤维中具有最大的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基本步骤和计算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基本步骤和计算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基本步骤和计算一、分散染料直接印花基本步骤:1.设计图案:首先,根据需求,设计师将创作出所需要的图案。

这个图案可以是纸上的绘画,也可以是电脑上的数字图案。

2.准备印花浆料:将需要的分散染料按照比例加入水中进行溶解,并根据需要添加助剂,如固色剂、分散剂等,使得染料更好地分散在水中。

3.印花样设计:将设计师创作的图案转移到印花版上。

这可以通过手工雕刻、电脑打印或者刻蚀等方式完成。

4.上色:印花版经过特殊的处理后,先将印花浆料涂抹在印版上,然后将印版放在纺织品上,通过用力刮刀或者压力机将浆料压入纺织品的纤维中。

5.烘干:印花完后,需要进行烘干以使染料固定在纤维上。

烘干的温度和时间要根据染料和纤维的特性来确定,一般为120°C-180°C,10-30分钟。

6.固色处理:经过烘干后,染料已经进入纤维内部,但还未完全固定。

因此,需要进行固色处理,使得染料更牢固地固定在纤维上。

固色处理可以通过高温蒸气处理、烘烤处理、碱处理等方式来完成。

7.清洗和整烫:最后,将印花得到的纺织品进行清洗和整烫,以使其更加平整和美观。

二、部分计算1.分散染料的计量比例:根据染色的深浅要求,分散染料的用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染料用量(克)=纺织品干重(克)×染料浓度(%)/1002.染花版的表面积计算:染花版的表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版面积(平方米)=长度(米)×宽度(米)3.烘干时间的计算:烘干时间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时间(分钟)=纺织品的重量(克)/烘箱的容量(克/分钟)4.染料固色剂用量的计算:根据不同的染料和纺织品材料,固色剂的用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固色剂用量(克)=分散染料用量(克)×固色剂配方中包含的固色剂的百分比/100以上仅为分散染料直接印花的基本步骤和一部分计算,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机器以及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对于分散染料直接印花来说,关键是要控制好分散染料的浓度和时机,以确保印花效果的质量和颜色的均匀性。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介绍

分散染料色谱全、品种多、用途广,而特性各异。

为了在应用前全面掌握染料的性能和牢度,现就这类染料的性状分述于下。

第一节染料的一般性质一、商品形态为了改进染料的应用性能,增加经济效益,染料制造厂商根据分散染料的不同用途制成各种商品形态,并不断更新燃料的剂型,致力于节省能耗,提高得色深度,在染料的商品化加工方面改善染料的物理性状。

已见于市场的商品形态大致有:1.标准强度的粉状染料和高浓强度(150~200%)的粉状染料。

一般粉状分散染料均含有防尘剂,故粉末虽细而不飞扬。

2.颗粒状染料。

染料运用造粒烘干新技术进行商品化加工而成。

颗粒染料称重时无粉尘飞扬,但商品桶装体积较大。

3.轧染用或印花用的液体染料。

均匀不沉降,分散剂含量少,得色深,节能效果显著。

普通的粉状染料含有四分之三左右的阴离子分散剂和电解质,通用性较大,既适合高温高压染色,又可用于热熔轧染和织物印花。

高强度的粉状染料,分散剂相应减少,对深色涤/棉布的轧染更为有利,得色深,染料利用率高。

颗粒状染料称料方便,劳动操作条件改善。

液体染料粒度均一,染液计量配置方便。

印花用液状染料改用非离子分散剂或少量阴离子助剂,有利于使用化学合成糊料,提高给色量,固色率可从一般的70~75%提高到95~98%。

不同的商品形态是染料应用技术不断革新的重要标志,在生产实际中逐渐显示其经济效益。

二、色光和强度染料的色光是指纺织纤维染色后的色草和鲜艳度。

在商业上,色光是染料特性和评价染料品质的重要标志,对染料应用来说,掌握染料的色光是印染加工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合格的商品染料的色光,在同等染色条件下必须与标准品一致。

分散染料的色光决定于染料结构本身,但又与染料的合成路线有关。

相同结构的染料往往因制造厂之间的生产工艺不同而有区别。

印染成品的色光又与纤维品质、织物的组织规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分散染料的色光通常是指染涤纶而言,同一染料染在涤纶上的色光和染在醋纤、锦纶、腈纶或其它合成纤维上的色光呈现相同或不同。

浅析分散染料印花及后处理

浅析分散染料印花及后处理

浅析分散染料印花及后处理浅析分散染料印花及后处理由于涤纶纺织品品种越来越多,涤纶的分散染料印花产业也越来越发达,由过去的平网、圆网印花,慢慢地发展到纺织品数码印花,数码印花虽然较为先进与前瞻,但由于进口设备很贵,印花墨水非常的昂贵且含量较低,以及目前数码印花对纺织品面料的平整度和克重的局限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分散印花主要还是集中在平网与圆网印花上,且以圆网印花居多。

分散染料印花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印花、烘干、固色、水洗四个工序。

当然分散染料也可以作为转移印花,其生产过程更为方便。

只要将印好图案的转移印花纸与纺织品织物紧贴在一起,通过热压转移,即可获得印花的印花纺织品。

热转移通常用的都是低能量的分散染料。

Eg:黄54#、黄64#、橙25#、红1#、红13#、红60#、黄3#、兰3#、兰56#等等,但也有个缺点,直接印花的牢度相当较差,因为其所用的染料的能量较低,即便通过很好的还原清洗产品进行后处理也很难得到好的后处理牢度表现。

直接印花所用的分散染料,都是高能量的染料,而这些高能量的分散染料都需要较高的发色温度。

一般发色温度都在170℃-180℃左右,5-10分钟。

各个工厂视纺织品的克重或颜色深浅而定。

这些高能量的分散染料的选择范围较广。

Eg:黄114#、黄163#、橙30#、橙73#、橙44#、红167#、红82#、红153:1、红92#、红74#、红177#、红343#、紫26#、紫63#、兰79#、兰73#、兰60#等等。

根据所有纺织品面料的色光而定;而红167#、橙30#、兰79#为大部分人广范围使用搭配,可以说是经典。

直接印花的第一道工序是印花。

首先要介绍几种印花所用的糊料,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也就是植物淀粉和海藻酸钠(二)化学改良后的天然化合物。

这类产品的印刷效果比天然的产品要好,与分散染料的相容性好(三)乳化糊料。

这种产品在市场上较少见(四)也是市场上最多见的,合成增稠剂,它是丙烯酸系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这种糊料在刮刀压下去时粘度较小,有利渗透,当刮刀离去恢复糊稠,无溢流现象。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
3染料选择大多选中温型和高温型染料采用高温热熔法固色以改善升华牢度和固色率色浆调制印花烘干固色水洗皂洗水洗烘干1印花色浆处方组分作用尿素50100合成1000此法不适合弹力涤纶织物和针织涤纶织物等易形变织物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
一、印花特点 ¨ 1、分散染料:分子结构简单,微溶于水,适
用于纤维的印花,如涤纶和涤棉织物印花。 ¨ 2、采用热熔法、高温高压汽蒸法、高温常压
形变织物。
¨ 高温高压汽蒸法:128℃-130℃,30-45min。 ¨ 密闭蒸箱间歇式生产,可适合易变形的织物,
织物手感好。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
二、印花工艺
¨ 2、工艺说明 ¨ (3)注意事项 ¨ A 溶解用水不宜超过40OC,否则分散剂易凝聚; ¨ B 不宜采用铁质容器,必要时可用六偏软水,
以防染料与金属络合变色; ¨ C 色浆PH值宜控制在5-6,可用乳酸或酒石酸
调节; ¨ D 原糊选用海糊为佳,并可适当加入A浆以提
高刮印性; ¨ E T/C印花时不宜加尿素,否则高温下尿素分
解易沾污棉纤维。
汽蒸法固色。 ¨ 3、染料选择大多选中温型和高温型染料采用
高温热熔法固色,以改善升华牢度和固色率 ¨ 4、印涤棉织物有银丝现象,一般宜印制中浅
色。
分散染料直接印花
¨ 二、印花工艺
¨ 1、工艺流程
¨ 色浆调制→印花→烘干→固色→水洗→皂洗→ 水洗→烘干
¨ 2、工艺说明
¨ (1)印花色浆处方
组分作用
¨ 分散0-100 g 吸湿膨化剂
¨ 酸或释酸剂 5-10 g
PH调节剂
¨ 防染盐S
5-10 g
抗还原剂
¨ 原糊
Yg
增稠剂
¨ 合成
1000 g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配方分析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配方分析

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配方分析分散染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颜料染料,其染色原理和配方分析如下。

分散染料是一种由颜料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染剂。

其染色原理是利用颜料颗粒和纤维质地的亲和力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分散作用,将颜料颗粒分散在水中,再通过高温或高压的方式将颜料颗粒迁移到纤维上,并通过固定剂或还原剂的作用将颜料固定在纤维上,从而实现染色的效果。

分散染料的配方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颜料的选择,颜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到颜料的色彩稳定性、耐光性和耐洗性等方面。

其次是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其分散作用和亲水性等方面。

不同的纤维材料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纤维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

然后是固定剂或还原剂的选择,固定剂或还原剂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其与颜料之间的反应和颜料在纤维上的固定性。

最后是染色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染色工艺的设计和优化主要考虑到染色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以及染料添加量和染浴的pH值等因素。

分散染料的配方分析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如色差控制和环境友好性。

色差控制主要通过配方中颜料的选择和配方比例的调整来实现,以达到所需的染色效果。

环境友好性主要考虑到染料和染浴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性等因素。

总之,分散染料的染色原理是利用颜料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将颜料分散在水中,并迁移到纤维上固定的过程。

其配方分析主要考虑到颜料、表面活性剂、固定剂或还原剂的选择和染色工艺的设计和优化等因素,以实现满足需求的染色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色差控制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以提高染料的应用性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分散染料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分散染料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分散染料的分类及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分散染料简介 (3)1.2 研究分散染料的必要性 (4)1.3 文档结构概述 (4)2. 分散染料的分类 (5)2.1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6)2.1.1 偶氮类分散染料 (8)2.1.2 蒽醌类分散染料 (9)2.1.3 异吲哚啉类分散染料 (10)2.1.4 其他类型 (12)2.2 按照应用领域分类 (12)2.2.1 纺织印染用分散染料 (15)2.2.2 塑料和树脂用分散染料 (16)2.2.3 皮革用分散染料 (17)2.3 按照染色工艺分类 (19)2.3.1 热分散染料 (20)2.3.2 冷染分散染料 (21)2.3.3 其他特殊染色方法用分散染料 (22)3. 分散染料的研究进展 (24)3.1 近四十年分散染料的研究进展 (25)3.1.1 早期的研究 (25)3.1.2 近二十年的发展 (27)3.1.3 近十年的革新 (28)3.2 分散染料的关键技术研究 (29)3.2.1 合成方法的创新 (31)3.2.2 色光和迁移性的提升 (31)3.2.3 分散工艺的改进 (33)3.2.4 固液分离和干燥技术的进步 (34)3.3 分散染料的环保与应用 (35)3.3.1 环保标准与法规的制定 (36)3.3.2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37)3.3.3 分散染料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 (38)3.4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39)3.4.1 新型结构的开发 (41)3.4.2 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应用 (42)3.4.3 智能化制备与控制技术 (42)3.4.4 多学科跨领域研究的趋势 (44)1. 内容概括分散染料是一种重要的纺织染料,因其能够将染料粒子分散在纺织品基料中而不发生凝聚的特性而得名。

这类染料在纺织品染色过程中的应用广泛,由于其染色鲜艳、色牢度高、染色稳定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现代纺织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染整工艺原理第11章 印花方法

染整工艺原理第11章 印花方法

打小样并确定印花处方: 印制:
依小样印花处方,在印花车间进行大样印花试验,对 小样处方进行修正,确定最终的印花处方,进行印制。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纺织品印花的过程
订 单
设 来样、 计 自主
设计
工艺 设计 制版
打 样
印花 后处理
打大样 检验 成品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二、纺织品印花的方法及设备
(一)方法:A、按照印花设备分类: 1、手工型版印花:用纸版、聚酯薄片版等,将其镂空覆以丝网,用刮 刀将色浆漏过丝网,从而,在织物上形成图案。 刮刀
四 ︑ 纺 织 品 印 花 现 状 及 发 展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纺织品印花的发展
1、批量小、品种多 2、印制精细,水平高,效果独特
自 然 过 渡 的 晕 色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3、印花装备、染化药剂的发展,使印花的印制水平日益提高。
4、高新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图案设计的领域,使印花图案的设计方 便、快捷。 计算机控制的直接制版技术使制版周期大大缩短。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纺织品印花的过程
图案设计→制订印花工艺并制版→打小样并确定印花处方→印制→ 后处 理。
包括图案的审美、构成和色彩三个方面。同时,图案设计 图案设计: 人员要了解印花工艺的基本规律。
制订印花工艺并制版: 根据花稿以及印制对象,确定印制工艺。包 括着色工艺的制订,染化料的选择以及确定 花版的数量并制版。 依花稿及确定的工艺,进行实验室 的小样试验,确定初步印花处方,提供 给印花车间。
计算机测配色技术使技术管理更加周密、科学。
染整工艺与原理
印花
5、清洁加工方式的广泛使用:

印花基础知识PPT课件

印花基础知识PPT课件

浸轧显色液
47
2021/7/23
5~10
48
2021/7/23
染液例:
活性染料 Xg/L 尿素 10~15g/L NaHCO3 10~20g/L 防染盐S 5~7g/L 海藻酸钠糊 50~100g/L
49
2021/7/23
50
第十一章 涤纶及涤/棉织物印花
2021/7/23
51
2021/7/23
色防:在印花色浆中除了含有防染剂外还加入 了不受防染剂影响的染料,从而得到彩色 花纹。
半防印花:防染剂部分破坏或延缓地色染料上 染到印花处,使得到的花纹颜色不是白色 又浅于地色。
4、防印印花 :只在印花机上完成防染或拔染 及其“染地”的整个加工过程,这就叫防
印印花,也叫防浆印花。
2021/7/23
4
24
2021/7/23
25
2021/7/23
26
2021/7/23
27
2021/7/23
不需外加交联剂,含反应基团可与纤维反应 或自身相互反应,如N-羟甲基丙烯酰胺
28
2021/7/23
29
2021/7/23
30
2021/7/23
工艺处方:
白涂料
涂料 30~40
粘合剂
40
交联剂
3
乳化糊
轻薄易变形织物, 套色数
、图案尺寸受限 制。
2021/7/23
9
2021/7/23
10
2021/7/23
195~225℃ 10~35S
11
2021/7/23
12
第三章 筛网制版与花筒雕刻
2021/7/23
镍网上用胶堵孔 13

分散染料 ppt课件

分散染料  ppt课件
第十二章 分散染料
主要内容
§12.1 引言 §12.2 分散染料分类 §12.3 分散染料的主要特性 §12.4 偶氮型分散染料 §12.5 蒽醌型分散染料
第十二章 分散染料
§12.1 引言
➢ 分散染料(Disperse dyes)是一类分子小、结构简单、不含 可电离的水溶性基团的疏水性染料,主要依靠分散剂的分 散作用在水溶液中呈分散状态而得名。
O2N
NO2 NN
Br
CH2CH3 N
CH2CH2CN
max=498nm
O2N
CN NN
Br
CH2CH3
N CH2CH2CN
max=506nm
第十二章 分散染料
➢杂环结构色泽鲜艳,可产得到深色品种,发色强度大。
O2N
Cl NN
CH2CH3
N CH2CH2OH
max=525nm
CHN O2NC C NN
O2N
NN O
C
N
CH3
分散黄79,单偶氮喹啉酮
第十二章 分散染料
2、结构与颜色的关系 ➢单偶氮分散染料要得到较深的颜色主要依靠结构中供电
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的协同作用,共轭体系中重氮组分 引入吸电子基,偶合组分引入供电子基,分子中形成供 吸电子体系,得到明显的深色效应。 ➢在无空间位阻或空间位阻较小的情况下,重氮组分上吸 电子取代基数目越多、吸电子能力越强,对染料颜色的 增深效应就越显著;而且当吸电子取代基位于偶氮基对 位时,效果最显著。 ➢引入取代基—Cl、 — Br等原子后,可明显提高染料的 亮度或明度。杂环颜色更鲜艳,吸收强度高。
第十二章 分散染料
R6、R7的影响:
Cl
O2N
NN
CH2CH3

分散染料印涤工艺上课资料

分散染料印涤工艺上课资料


水: y
9g
20g
学生操作
1. 调浆 (注意:加入助剂的顺序,同时注意色浆的 稀稠。)
2. 刮印 (注意:45度角匀速刮印,一次完成。)
3 .拼色分析
红色+ 蓝色 → 紫色 红色+ 黄色 → 橙色 蓝色+ 黄色 → 绿色 红色:黄色:蓝色= 1:1:1 → 灰色(黑色) 红色:黄色:蓝色= 2:1:1 → 红灰(咖啡) 红色:黄色:蓝色= 1:2:1 → 黄灰(棕色) 红色:黄色:蓝色= 1:1:2 → 蓝灰(橄榄)
4 .调色
如何让颜色调暗一点 紫色偏暗(加入少量的黄) 绿色偏暗(加入少量的红)
小结
1.分散印涤理论 2. 调色原理
作业
1.计算当分散染料浓度为0.7%时,配制 100kg色浆,需称取染料多少kg?
2.简述分散染料印涤工艺的工艺流程、配 方和条件。
3.简述三元色拼色示意图。
谢谢光临
分散染料印涤工艺
主讲人:王国栋老师
[复习回顾1]
1. 分散染料调色浆时,哪一助剂加入是调 pH值的? 为什么不用醋酸? 答: 硫酸铵,因为醋酸在烘干、汽蒸时要挥 发,从而使色浆pH值增大。
2. 在分散印涤时,我们一般设定汽蒸温度 为多少? 答:一般设定温度180℃。
[复习回顾2]
1. 分散染料的基本概念 : 答: 结构简单,含有苯环基团,微溶于水, 非离子染料。
2. 常用印花用分散染料有什么要求? 答: 高温型分散染料
新课
1. 印花原理: (1)加入原糊的作用: 作为载体,防渗化
(2)分散染料与涤纶纤维的作用力: 氢键和范德华力 在弱酸性条件下,汽蒸时(180 ℃涤纶
处于高弹态)染料分子能进入纤维内部, 常温下涤纶处于玻璃态,染料分子不易出 来。(牢度强)。

(精选)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原理

(精选)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原理
– 在热溶时,没有水的增速溶胀作用,且热溶 时间较短,所以热溶温度比高温高压染色温 度高,约在170~220℃之间。
二、热溶染色法原理和染色方法
• 热溶温度除和被染物的纤维性质有关外, 还应与染料的性能相适应,即不同的染料, 要求不同的热溶温度。
– 有些染料耐热性能较好,升华牢度较高,热溶 温度较高,一般得色越好。
三、热溶染色法原理和染色方法
• 热溶设备
– 热风导辊式:最常用,时间长,幅度不 易控制
– 热风针板式:可控制幅度,但热溶时间 难以保证
– 高温过热蒸汽式:相同时间,则温度可 低些;相同温度,则时间可短些
– 接触加热式:相同时间,则温度可低些; 相同温度,则时间可短些
四、载体法染色原理和染色方法
• 在染掖中加入某些酚、芳胺、联苯等称为载体或携 染剂的助剂,使分散染料在100℃左右就可以大大 加速对涤纶纤维的上染,提高上染百分率。用常压 设备进行染色。
纤维上染料
• 染料和纤维之间主要是范德华力、氢键 和电荷转移力
分散染料的上染过程
• 分散染料的悬浮液中,有少量分散染料溶 解成为单分子,因此在染料的悬浮液中存 在着大小不同的染料颗粒和染料单分子, 染料溶液呈饱和状态。
• 染色时,已溶解的染料分子到达纤维表面, 被纤维表面所吸附,并在高温下向纤维内 部扩散,随着染液料也不断释放出来,不断提供单分 子染料,再吸附、扩散,直至完成染色过 程。
二、热溶染色法
• 特点
– 热溶染色是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适宜于大 批量生产
– 能染浅、中色,染料利用率比高温高压法染色 低
– 对染料的升华牢度要求较高 – 织物所受张力较大
• 应用
– 主要用于涤纶机织物的染色 – 目前是分散染料染涤/棉混纺织物的主要方法

分散染料的超微粒印花

分散染料的超微粒印花

分散染料的超微粒印花
尹钟民
【期刊名称】《印染译丛》
【年(卷),期】1993(000)004
【总页数】9页(P26-34)
【作者】尹钟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4.449
【相关文献】
1.分散染料单色浆印花测色数据库及其在印花配色中的应用 [J], 施千千;卯玉琼
2.分散染料在聚酯织物上印花时新印花增稠剂的开发 [J], 赵惠峰
3.液体分散染料免水洗印花生产工艺应用 [J], 曲日庆
4.用分散染料对涤/手混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第二部分:用分散染料对混纺织物的印花 [J], Y.M.H.El-Hamaky;王庆淼
5.分散染料免蒸洗印花糊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J], 冯冰冰;刘艳春;周天池;白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6课时
一、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新课——分散染料印花。

分散染料印花是下半个学期印花所必须要用到的。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二、进入新课
一、引入
1、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已经上过的活性染料染棉的工艺。


叫两个学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a 活性染料染棉过程中加元明粉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促染)
b 活性染料染棉过程中加Na2CO3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固色)
2、我们在实验室里已经做过分散染料染涤的实验,但是对
于分散染料染涤的理论部分还没有完整的讲述过,今天我们将对这一部分作详细地阐述。

二、进入新课
1、简单介绍涤纶织物的特性
涤纶作为一种疏水性纤维,它的吸水性较差,染色性也比较差,耐热性与热稳定性较好。

所以对涤纶染色一般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

2、介绍涤纶织物染色所用的染料
a 分散染料(用的最多)
提问:分散染料能否溶于水,对涤纶有直接性吗?
(答案:不溶于水,有直接性。


3、掌握染涤纶的几种方法
a 高温高压染色法:染纯涤纶常用方法
b 热溶染色法:染T/C的,一般用轧染
c 载体染色法:染T/W。

1、掌握分散染料染涤纶织物的工艺(高温高压法)
a 工艺流程
织物—染色—后处理
大家一起来回答后处理的几个方面?
(答案是水洗—皂煮—水洗—烘干)
b 工艺处方
分散染料X%
HAC 0.5ml/L (作用:调节PH值5—6)
平平加O 0.5g/L (作用:匀染)

c 因为我们实验室一般配60 ml染液,因此我们要对处方
进行简单计算:
分散染料X% 5ml (5%)
HAC 0.5ml/L ( 3 ml
平平加O 0.5g/L (3ml
水Y 49ml
¯¯100%¯¯¯¯60ml¯
d 工艺条件
织物2.00g, 浴比: 1:30
T染= 130℃ t染=30min
三、小结与作业
1、小结
本次课是关于涤纶织物染色理论部分的一次详细介绍,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涤纶织物染色一般用分散染料,
一般选用高温高压的方法,在工艺中重点是其工艺处方,
要求我们能够按照处方进行简单计算,从而使我们在实验
室及大生产时,做到心中有底。

2、作业
写出涤纶织物染色高温高压法工艺的流程、处方和条
件并做适当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