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冲刺核心素养微专题: 6 四大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

合集下载

课件新高考增分小专题《四大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

课件新高考增分小专题《四大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

B.由点(5,6)可知,此时pH=5,pOH=9,则Ksp[Al(OH)3]=c(Al3+)×c3(OH-)
=10-6×10-9×3=10-33,pH=4时Al(OH)3的溶解度为
=10-3mol·L-1,故B
错误;
C.由图可知,当铁离子完全沉淀时,铝离子尚未开始沉淀,可通过调节溶液
pH的方法分步沉淀Al3+和Fe3+,故C正确;
D.由图可知,Al3+沉淀完全时,pH约为4.7,Cu2+刚要开始沉淀,此时c(Cu2+)
=0.1mol·L-1,若c(Cu2+)=0.2mol·L-1>0.1mol·L-1,则Al3+、Cu2+会同时沉淀,
故D错误;
2. (2023年全国乙卷)一定温度下,AgCl和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 示。
c(Hg2+)c2(I-)
解析:由题干反应方程式 HgI2(aq) Hg2++2I-可知,K1= c(HgI2) ,则有 c(Hg2+)
K1 c(HgI2) = c2 (I-) ,则有
lgc(Hg2+)=lgK1+lgc(HgI2)-2lgc(I-),同理可得:lgc(HgI+)=
lgK2+lgc(HgI2)-lgc(I-),lgc(HgI- 3 )=lgK3+lgc(HgI2)+lgc(I-), lgc(HgI24-)=lgK4
3.(2023 年湖北卷)H2L 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 pKa1=7.46,pKa2=12.4。常温
下构建 Fe(Ⅲ)-H2L 溶液体系,其中 c0(Fe3+)=2.0×10-4mol·L-1,c0(H2L)=
5.0×10-3mol·L-1。体系中含 Fe 物种的组分分布系数 δ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分 c(x)

四大平衡常数

四大平衡常数
答案 (1)1.0×10-12 < 增大 (2)10 一级水解产生的OH-对二级水解有抑制作用
14
增分点1
增分点2
增分点3
增分点4
@《创新设计》
增分点4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1.溶解度与Ksp的相关转化与比较。 2.沉淀先后的计算与判断。 常考 3.沉淀转化相关计算。 题型 4.金属阳离子沉淀完全的pH及沉淀分离的相关计算。 5.与其他平衡(如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综合的计算。 6.数形结合的相关计算等。
答案 (1)>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离子积增大
(2)1 000∶1 (3)9∶11 c(Na+)>c(SO24-)>c(H+)>c(OH-)
12
增分点1
增分点2
增分点3
增分点4
@《创新设计》
增分点3 Ka(Kb)与Kw的结合——盐类的水解常数Kh
说明:Kh 在做题过程中往往通过 Ka(Kb)、Kw 的数据通过转换完成解答。 【例 3】 室温下,H2SO3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1.0×10-2、Ka2=1.0×10-7。
17
增分点1
增分点2
增分点3
增分点4
@《创新设计》
解析 依据图像曲线上的数据,结合溶度积常数概念计算即可得到,曲线上的点是
沉淀溶解平衡,Ag2CrO4 的沉淀溶解平衡为 Ag2CrO4(s) 2Ag+(aq)+CrO24-(aq);Ksp =c2(Ag+)·c(CrO24-)=(10-3)2×10-6=10-12,故 A 错误;在饱和溶液中加入 K2CrO4 可使沉淀溶解平衡左移,溶度积常数不变,还是饱和溶液,点应在曲线上,故 B 错
@《创新设计》
“四大常数”间的两大等式关系
(1)CH3COONa、CH3COOH 溶液中,Ka、Kh、Kw 的关系是 Kw=Ka·Kh。

微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微专题

微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微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考情分析真题精研D .pH=10时,()()+-13c Ag+c CH COOAg =0.08mol L⋅2.(2024·安徽·高考真题)环境保护工程师研究利用2Na S 、FeS 和2H S 处理水样中的2+Cd 。

已知25℃时,2H S 饱和溶液浓度约为-10.1mol L ⋅,()-6.97a12K H S =10,()-12.90a22K H S =10,-17.20sp K (FeS)=10,-26.10sp K (CdS)=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Na S 溶液中:()()()()()+--2-c H+c Na =c OH +c HS +2c S +B .-120.01mol L Na S ⋅溶液中:()()()()+2---c Na >c S >c OH >c HSC .向()2+-1c Cd=0.01mol L⋅的溶液中加入FeS ,可使()2+-8-1c Cd <10mol L ⋅D .向()2+-1c Cd=0.01mol L⋅的溶液中通入2H S 气体至饱和,所得溶液中:()()+2+c H >c Cd注意:(1)四大平衡的基本特征相同,包括逆、动、等、定、变,其研究对象均为可逆变化过程。

(2)溶解平衡有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后K sp 可能变大或变小;而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均为吸热过程,升高温度K a (或K b )、K h 均变大。

规律·方法·技巧A .pH=6.5时,溶液中()()2-2+3c CO <c PbB .()()2+3δPb=δPbCO 时,()2+c Pb <1.010×()-1M lg c /mol L ⋅(M 代表+Ag 、-Cl 或2-4CrO )随加入NaCl 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经典变式练核心知识精炼(1)A、C、B三点均为中性增大(2)D点为酸性溶液,E点为碱性溶液(1)a、c点在曲线上,a→c Na2SO4固体,但K sp不变基础测评1.(2024·陕西商洛·模拟预测)室温下,用-10.1mol L ⋅的二甲胺()32CH NH 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的电离与一水合氨相似)滴定-110.00mL0.1mol L ⋅盐酸溶液。

6大平衡常数

6大平衡常数

6大平衡常数
6大平衡常数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常用的六个平衡常数,分别是酸解离常数(Ka)、碱解离常数(Kb)、水的离子积常数(Kw)、配位
化学中的形成常数(Kf)、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的比值(Kc)和气相反
应中压强的比值(Kp)。

1. 酸解离常数(Ka):指的是酸在水中分解时产生带正电荷的离
子和水解产物的比值。

Ka越大,说明酸的离解越强,pKa值越小。

2. 碱解离常数(Kb):指的是碱在水中分解时产生带负电荷的离
子和水解产物的比值。

Kb越大,说明碱的离解越强,pKb值越小。

3. 水的离子积常数(Kw):指的是水分解为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的
反应常数。

Kw表征了水的弱酸性和弱碱性,其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 配位化学中的形成常数(Kf):指的是配位反应中配体与中心
离子形成配合物的反应常数。

Kf越大,说明配位反应越容易发生,配
合物越稳定。

5. 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的比值(Kc):指的是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
比值,可以表征一个化学反应的平衡状况。

6. 气相反应中压强的比值(Kp):指的是气相反应中各组分的分
压比值,可以表征一个气相反应的平衡状况。

Kp与Kc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为气体分子的压强和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2020高考化学冲刺核心素养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2020高考化学冲刺核心素养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含解析

核心素养微专题四大平衡常数(K a、K h、K w、K sp)的综合应用1.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常数符号适用体系影响因素表达式水的离子积常数Kw任意水溶液温度升高,Kw增大Kw=c(OH-)·c(H+)电离常数酸K a弱酸溶液升温,K值增大HA H++A-,电离常数K a= 碱K b弱碱溶液BOH B++OH-,电离常数K b=盐的水解常数Kh盐溶液升温,K h值增大A-+H2OOH-+HA,水解常数K h=溶度积常数Ksp难溶电解质溶液升温,大多数K sp值增大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c m(M n+)·c n(A m-)2.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1)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Qc与K的关系平衡移动方向溶解平衡Qc>K逆向沉淀生成Qc=K不移动饱和溶液Qc<K正向不饱和溶液(2)常数间的关系。

①K h=②K h=(3)判断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

如将NH3·H2O溶液加水稀释,c(OH-)减小,由于电离平衡常数为,此值不变,故的值增大。

(4)利用四大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典例】(2019·武汉模拟)(1)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V1和V2的关系:V1________V2(填“>”“=”或“<”)。

(2)25 ℃时,a mol·L-1的醋酸与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审题流程】明确意义作判断,紧扣关系解计算【解析】(1)①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等浓度时醋酸的pH大,曲线Ⅱ为滴定盐酸曲线,曲线Ⅰ为滴定醋酸曲线,答案填Ⅰ;②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要使溶液pH=7,需要醋酸稍过量,而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所以。

高考化学专项突破(六) 四大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高考化学专项突破(六) 四大平衡常数及其应用

1 x 2x
1mol
25.0%,正确;C项,因为是恒压体系,T ℃时,CO2、CO的体积分数均为50%,故
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不移动,错误;D项,Kp=
p2 (CO)=
p(CO2 )
( p总 96%)2 p总 4%
=23.04p总,错误。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 为研究的重点。
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 O4 、C2 O24 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 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pH=1.2的溶液中:c(K+)+c(H+)=c(OH-)+c(H2C2O4)
B.pH=2.7的溶液中:
c2 (HC2O4 ) c(H2C2O4 ) c(C2O42
2.在一定温度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3 mol CO2和2 mol H2,发生反应:
CO2(g)+H2(g) CO(g)+H2O(g)。
(1)已知温度为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25,则该温度下反应 12 CO
(g)+ 12 H2O(g) 12 CO2(g)+ 12 H2(g)的平衡常数K2=
(2)
cd 2 ab4
=
xy 2 mn4
解析 (1)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
大,平衡常数减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2)相同温度时平衡常数不变,则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
式为 cd 2 = xy2 。 ab4 mn4
c(HSO3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专题辅导与测试:“四大常数”【要点透析、提升训练】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备考专题辅导与测试:“四大常数”【要点透析、提升训练】

——“四大常数”【知识回顾】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水解平衡常数、溶度积常数是溶液中的四大常数,它们均只与温度有关。

有关常数的计算,要紧紧围绕它们只与温度有关,而不随其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来进行。

(1)对于一元弱酸HA:HA H ++A-,电离常数K a=c(H+)·c(A-)c(HA)(2)对于一元弱碱BOH:BOHB++OH-,电离常数K b=c(B+)·c(OH-)c(BOH)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A -+H2OHA+OH-,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错误!★方法规律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含义(1)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各个点都是平衡点。

各个点对应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此平衡状态时的离子浓度。

(2)曲线外各点都不是平衡状态,若在曲线以下,是不饱和状态,可以判断使之达到平衡的方法;曲线以上的各点,已经过饱和,必然有固体析出。

【提升训练】1.下图表示水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 W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C.图中T1<T2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解析根据水的离子积定义可知A项正确;XZ线上任意点都存在c(H+)=c(OH-),所以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所以B 项正确;因为图像显示T1时水的离子积小于T2时水的离子积,而水的电离程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C项正确;XZ线上只有X点的pH=7,所以D项错误。

答案 D2.常温时,1 mol·L-1的HClO2和1 mol·L-1的HMnO4两种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将两溶液加水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当稀释至pH均为3时,溶液中c(ClO-2)>c(MnO-4)B.在0≤pH≤5时,HMnO4溶液满足:pH=lg VV0C.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O2和NaMnO4溶液的pH:NaMnO4>NaClO2D.稀释前分别用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HMnO4>HClO2[解析] lg VV0+1=1,即没有稀释之前,1 mol·L-1的HMnO4溶液pH=0,所以HMnO4为强酸,同理HClO2为弱酸;同浓度的两种酸,当加水稀释到pH均为3时,根据电荷守恒定律:HMnO4溶液:c(H+)=c(MnO-4)+c(OH-),HClO2溶液:c(H+)=c(ClO-2)+c(OH-),则c(ClO-2)=c(MnO-4),A错误;因HMnO4为强酸,满足0≤pH≤5时,溶液pH与溶液体积稀释的关系pH=lg VV0+1-1=lgVV0,B正确;酸性:HClO2<HMnO4,NaClO2水解显碱性,pH>7,NaMnO4溶液不水解显中性,C错误;两种都为一元酸,同体积同浓度中和1 mol·L-1的NaOH溶液能力相同,D错误。

高中化学微课 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常数优秀课件

高中化学微课  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平衡常数优秀课件

2.磷酸是三元弱酸,常温下三级电离常数分别是Ka1=7.1×10-3 mol·L-1,Ka2=6.2×10-8 mol·L-1,Ka3=4.5×10-13 mol·L-1,答复以下问题:
(1)常温下同浓度①Na3PO4、②Na2HPO4、③NaH2PO4的 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Ksp=c(Mn+)·cn(OH-)
=c(OnH-)·cn(OH-) =cn+1(nOH-) =n1(10K-wpH)n+1
3.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
1
2
判断平衡 移动方向
判断离子浓 度的大小及 比值变化
3
判断反应 放热还是吸热
4
与平衡常数有关的计算。计算时先写出方程式,再写出平衡常 数表达式,然后找出相关物理量进行计算。
3.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能反映过程进行的程度;
4.记住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0-14 。

2.四大平衡常数之间的联系
(1)KW、Ka(Kb)、Kh
之间的关系
①一元弱酸强碱盐:
Kh=KW/Ka
②一元弱碱强酸盐:
Kh=KW/Kb
(2)M(OH)n悬浊液中Ksp、Kw、pH间关系, M(OH)n(s) Mn+(aq)+nOH-(aq)
Na2HPO4 溶液显碱性。 3. 5
课后反响练习
1. K、Ka、Kw、Kh、Ksp分别表示化学平衡常数、弱酸 的电离平衡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盐的水解平衡常数、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有关上述常数的说法正确的选 项是________(双选)。 a.它们都能反映一定条件下对应变化进行的程度 b.它们的大小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常温下,CH3COOH在水中的Ka大于在饱和 CH3COONa溶液中的Ka d.一定温度下,在CH3COONa溶液中,Kw=Ka·Kh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提升课水溶液中常见的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课件鲁科版ppt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提升课水溶液中常见的平衡常数KaKhKwKsp的综合应用课件鲁科版ppt

=1×10-5,故 B 正确;R 点酸过
量,溶液呈酸性,pH<7,Q 点 NaOH 过量,溶液呈碱性,pH>7,故 C 错误;R→N
加 NaOH 消耗 HA,促进水的电离,N→Q 加 NaOH 溶液,碱过量,抑制水的电离,虽 然[H+]水变化程度相等,但随着溶液体积增大,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也增大,即 R→N、N→Q 所需 NaOH 体积不相等,故 D 错误。
CaCO3(s)+SO24- (aq)。已知:298 K 时,Ksp(CaCO3)=2.80×
10-9,Ksp(CaSO4)=4.90×10-5,则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为________(计算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图可知 Kw=[OH-][H+]=10-6×10-6=10-12,该温度下,pH=11 的 NaOH 溶液与 pH=2 的 H2SO4 溶液等体积混合,碱中[OH-]=0.1 mol·L-1、酸中 [H+]=0.01 mol·L-1,则碱过量,溶液显碱性; (2)向 0.1 mol·L-1 的氨水中加入少量 NH4Cl 固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导致一水 合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碱性降低,pH 减小;
本部分知识在高考中常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形式考查,考查学生的分析 图象的能力和新信息获取能力,能从图象、信息等中找到平衡常数相关内容,能 正确求算平衡常数及其他物理量。考查了平衡原理、定量计算,考查了宏观辨识 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
【典例】(2020·天津等级考节选)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备的 H2 用于还原 CO2 合 成有机物,可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已知 25 ℃碳酸电离常数为 Ka1、Ka2,当溶液 pH=12 时,[H2CO3]∶[HCO- 3 ]∶[CO23- ] =1∶______∶______。

化学五大平衡常数

化学五大平衡常数

化学五大平衡常数
1.酸碱平衡常数(Ka和Kb):酸和碱的强度可以通过它们的酸碱平衡常数来度量。

Ka是酸的离解常数,而Kb是碱的离解常数。

这些常数用于确定酸或碱的强度以及它们在反应中的位置。

2. 水解平衡常数(Kw):水可以发生自身的水解反应,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水的水解平衡常数Kw描述了这种水解反应的程度。

Kw的值决定了水的酸碱性质。

3. 溶解度平衡常数(Ksp):当一个固体物质在溶液中溶解时,会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可以用溶解度平衡常数Ksp来描述。

Ksp的值越大,说明溶解度越大。

4. 配位化合物形成常数(Kf):当金属离子与配体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时,会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可以用配位化合物形成常数Kf来描述。

Kf的值越大,说明配体与金属离子结合的能力越强。

5. 氧化还原电位(E0):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电位E0可以用来表示电子转移的能力。

E0的值越大,说明物质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

这些平衡常数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位置和程度,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

- 1 -。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提升方案设计—— 四大平衡常数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提升方案设计—— 四大平衡常数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提升方案——四大平衡常数1.四大平衡常数对比电离常数(K a、K b)水的离子积常数(K w)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 sp)盐类的水解常数(K h)概念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电离常数一定温度下,水或稀的水溶液中c(OH-)与c(H+)的乘积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个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当盐类水解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盐类水解平衡常数表达式(1)对于一元弱酸HA:HA H++A-,电离常数K a=c(H+)·c(A-)c(HA)(2)对于一元弱碱BOH:BOH B++OH-,电离常数K b=c(B+)·c(OH-)c(BOH)K w=c(OH-)·c(H+)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c m(M n+)·c n(A m-)以NH+4+H2O NH3·H2O+H+为例影响因素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值增大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w增大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盐的水解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K 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四大常数”间的两大等式关系(1)K W、K a(K b)、K sp、K h之间的关系①一元弱酸强碱盐:K h=K W/K a;②一元弱碱强酸盐:K h=K W/K b;③多元弱碱强酸盐,如氯化铁:Fe3+(aq)+3H2O(l)Fe(OH)3(s)+3H+(aq)K h=c3(H+)/c(Fe3+)。

将(K W)3=c3(H+)×c3(OH-)与K sp=c(Fe3+)×c3(OH-)两式相除,消去c3(OH-)可得K h=(K W)3/K sp。

(2)M(OH)n悬浊液中K sp、K w、pH间关系,M(OH)n(s)M n+(aq)+n OH-(aq)K sp=c(M n+)·c n(OH-)=c(OH-)n·cn(OH-)=c n+1(OH-)n=1n(K w10-pH)n+1。

四大高考化学平衡常数的相互关系与运算及参考答案

四大高考化学平衡常数的相互关系与运算及参考答案

四大高考化学平衡常数的相互关系与运算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水解常数及溶度积常数是在化学平衡常数基础上的延深和拓展,它是定量研究平衡移动的重要手段。

在复习时就要以化学平衡原理为指导,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为线索,以勒夏特列原理和相关守恒定律为计算依据,以各平衡常数之间的联系为突破口,联系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串点成线,结线成网,形成完整的认识结构体系.1.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常数符号适用体系影响因素表达式水的离子积常数K W任意水溶液温度升高,K W增大K W=c(OH-)·c(H+)电离常数酸K a弱酸溶液升温,K值增大HA H++A-,电离常数K a=c(H+)·c(A-)c(HA)碱K b弱碱溶液BOH B++OH-,电离常数K b=c(B+)·c(OH-)c(BOH)盐的水解常数K h盐溶液升温,K h值增大A-+H2O OH-+HA,水解常数K h=c(OH-)·c(HA)c(A-)溶度积常数K sp 难溶电解质溶液升温,大多数K sp值增大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c m(M n+)·c n(A m-)2.四大平衡常数间的关系(1)CH3COONa、CH3COOH溶液中,K a、K h、K W的关系是K W=K a·K h。

(2)NH4Cl、NH3·H2O溶液中,K b、K h、K W的关系是K W=K b·K h。

(3)M(OH)n悬浊液中K sp、K W、pH间的关系是K sp=c(M n+)·c n(OH-)=c(OH-)n·cn(OH-)=c n+1(OH-)n=1n⎝⎛⎭⎫K W10-pHn+1。

3.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1)判断平衡移动方向Q c与K的关系平衡移动方向溶解平衡Q c>K逆向沉淀生成Q c=K不移动饱和溶液Q c<K正向不饱和溶液(2)判断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如将NH3·H2O溶液加水稀释,c(OH-)减小,由于电离常数为c(NH+4)·c(OH-)c(NH3·H2O),此值不变,故c(NH+4)c(NH3·H2O)的值增大。

专题: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常数”Ka、Kb、Kw、Kh、Ksp的综合运用

专题: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常数”Ka、Kb、Kw、Kh、Ksp的综合运用

专题: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的“四大常数”Ka 、Kb 、Kw 、Kh 、Ksp 的综合运用电离平衡常数(Ka 、Kb )、水的离子积常数(Kw )、盐的水解常数(Kh )、溶度积常数(Ksp )是电解质 溶液中的四大常数,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思维强度大,是高考的热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点与难点。

“四大常数”它们 均只与温度有关 ;电离平衡常数(Ka 、Kb)、水的离子积常数(Kw)以及盐的水解常 数(Kh)均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增大 ,因为弱电解质的 电离 、水的 电离 及盐的 水解 均为 吸热反应 。

而溶度积常数(K sp )大小随着温度的 升高不一定增大 ,因为溶度积还与难溶电解质的 性质和温度 有关。

【强调】:(1)有关常数的应用与计算,要紧紧围绕它们只与 温度有关 ,而不随其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来进行。

(2)相同类型 的难溶电解质的K sp 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

【高考真题】:例1、(17新课标I )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 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 22(H X)K 的数量级为610- B. 曲线N 表示pH与2(HX )lg(H X)c c -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H )(OH )c c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2(Na )(HX )(X )(OH )(H )c c c c c +---+>>>=例2、(17新课标II)改变0.1 mol/L 二元弱酸H 2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H 2A 、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c c c c 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H=1.2时,c(H 2A)=c(HA -)B .22lg[(H A)] 4.2K =-C .pH=2.7时,c(HA -)>c(H 2A)=c(A 2-)D .pH=4.2时,c(HA -)=c(A 2-)=c(H +)例3、(17新课标Ⅲ)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 -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核心素养微专题
四大平衡常数(K a、K h、K w、K sp)的综合应用
1.四大平衡常数的比较
常数符号
适用
体系
影响因素表达式
水的离
子积常数
K w
任意水
溶液
温度升高,
K w增大
K w=c(OH-)·c(H+)
电离
常数
酸K a
弱酸
溶液
升温,
K值增大
HA H++A-,电离常数K a=
碱K b
弱碱
溶液
BOH B++OH-,电离常数K b=
盐的水
解常数
K h盐溶液
升温,K h
值增大
A-+H2O
OH-+HA,水解常数K h=
溶度
积常数
K sp
难溶电
解质溶液
升温,大
多数K sp
M m A n的饱和溶液:K sp=
c m(M n+)·
值增大c n(A m-)
2.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Q c与K的关系平衡移动方向溶解平衡
Q c>K逆向沉淀生成
Q c=K不移动饱和溶液
Q c<K正向不饱和溶液
(2)常数间的关系。

①K h=②K h=
(3)判断离子浓度比值的大小变化。

如将NH3·H2O溶液加水稀释,c(OH-)减小,由于电离平衡常数为,此值不变,故
的值增大。

(4)利用四大平衡常数进行有关计算。

【典例】(2019·武汉模拟)(1)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
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滴定醋酸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

②V1和V2的关系:V1________V2(填“>”“=”或“<”)。

(2)25 ℃时,a mol·L-1的醋酸与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为________。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审题流程】明确意义作判断,紧扣关系解计算
【解析】(1)①醋酸为弱酸,盐酸为强酸,等浓度时醋酸的pH大,曲线Ⅱ为滴定盐酸曲线,曲线Ⅰ为滴定醋酸曲线,答案填Ⅰ;
②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的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要使溶液pH=7,需要醋酸稍过量,而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所以V1<V2;
(2)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a+)=c(CH3COO-),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OH-)+
c(CH3COO-),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c(H+)=c(OH-)=10-7 mol·L-1;假设醋酸和氢氧化钠体积为1 L,得到n(Na+)=0.01 mol,n(CH3COOH)=a mol,反应后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
K===。

答案:(1)①Ⅰ②< (2)
1.(电离常数)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酸HX HY HZ
电离常数K9×10-79×10-610-2
A.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 mol·L-1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1 HX 溶液的电离常数
【解析】选B。

表中电离常数大小关系:10-2>9×10-6>9×10-7,所以酸性排序为HZ>HY>HX,可见A、C错。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D不正确。

2.(水的离子积常数)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五点K w间的关系:B>C>A=D=E
B.若从A点到D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的方法
D.若处在B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解析】选C。

水的离子积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离子积常数越大,温度不变则离子积常数不变;A点到D点氢离子浓度增大,可采用加入酸的方法;从A点到C点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只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处在B点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2,pH=2的硫酸溶液c(H+)=10-2 mol·L-1,pH=10的KOH溶液c(OH-)=
10-2 mol·L-1,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强酸强碱盐硫酸钾,因此混合液显中性。

3.(溶度积常数)Cu(OH)2在水中存在着如下沉淀溶解平衡:Cu(OH)2(s)Cu2+(aq)+2OH-(aq),在常温下,K sp=2×10-20。

某CuSO4溶液中,c(Cu2+)=0.02 mol·L-1,在常温下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CuSO4溶液中加入碱溶液来调整pH,使溶液的pH大于( ) A.2 B.3 C.4 D.5
【解析】选D。

Cu(OH)2(s)Cu2+(aq)+2OH-(aq),其中K sp=c(Cu2+)·c2(OH-),要使Cu(OH)2沉淀需达到其K sp,故
c(OH-)>= mol·L-1,故c(OH-)>1×10-9 mol·L-1,则c(H+)<1×10-5 mol·L-1,因此pH应大于5。

【加固训练】
1.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

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关
B.当温度升高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变小
C.K sp(AgCl)>K sp(AgI) ,由此可以判断AgCl(s) + I-(aq)AgI(s)+ Cl-(aq)能够发生
D.K a(HCN)<K a(CH3COOH) ,说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解析】选C。

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催化剂无关,A不正确;电离是吸热的,加热促进电离,电离常数增大,B不正确;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D不正确。

2.草酸即乙二酸,是一种有机二元酸,在工业上有重要的作用。

草酸在100 ℃开始升华,157 ℃时大量升华,并开始分解。

电离方程式电离常数
H 2C2O4H++HC2K1=5.4×10-2
HC 2H++C2K2=5.4×10-5
NH 3·H2O N+OH-K=1.8×10-5
(1)(NH4)2C2O4溶液的pH____ 7(填“>”“<”或“=”)。

(2)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草酸溶液可制得乙醛酸(OHC—COOH)。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草酸钠是一种重要的还原剂。

合成草酸钠的操作如下:
草酸草酸钠晶体
①75%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当草酸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按2∶1充分混合后,溶液中pH<7。

请将该溶液中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温度下CaC2O4的K sp为2.5×10-9。

将0.02 mol·L-1澄清石灰水和0.01 mol·L-1 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

【解析】(1)由题给表格可知,H2C2O4、HC2、NH3·H2O的电离常数大小为H2C2O4>HC2>NH3·H2O,故草酸铵溶液显酸性。

(2)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HOOC—COOH+2e-HOOC—CHO+H 2O。

(3)①加入酒精是为了降低草酸钠的溶解度,便于晶体析出。

②二者反应后溶质为草酸
氢钠,因为溶液显酸性,所以HC2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HC2)>c(H+)>c(C2) >c(OH-)。

(4)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a2+) =0.005 mol·L-1,K sp(CaC2O4)=c(Ca2+)·c(C2)=2.5×10-9,则
c(C2)= mol·L-1=5×10-7 mol·L-1。

答案:(1)<
(2)2H++HOOC—COOH+2e-HOOC—CHO+H 2O
(3)①降低草酸钠的溶解度,便于晶体析出
②c(Na+)>c(HC2)>c(H+)>c(C2) >c(OH-)
(4)5×10-7 mol·L-1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