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分析
(一)产业发展状况
1、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
目前,我国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在仪器仪表、包装和食品机械、工程机械、环保机械、重机、印机等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进入产业化阶段。其中,仪器仪表
领域、包装和食品机械领域发展较为突出,但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整体技术水平依然较低,关键核心部件
亟待突破。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缺少核心技术,使之仍处于
单件小批量的生产状态,产品性价比较低。
2、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
我国在石油石化、机械加工、食品制造等领域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取得标志性成果。如,在石油
石化智能成套设备领域,国产全自动油田固井车研制成功、国内首套褐煤提水装置试验成功、国内首套年
产1万吨烷基化废酸再生装置实现高水平中交、自主研发“千万吨级炼油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高压干气
密封及其控制系统”和“大型煤化工煤制丙烯装置丙烯制冷压缩机大轴径干气密封”两项科技成果问世。
在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领域,乳品无菌化数字示范车间年产无菌包装乳品9000万瓶,减少乳品加工环节
的原料及成品损耗约15%,节省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约20%,降低消毒液用量约70%。无菌化饮料吹灌
旋数字化车间可为客户产品质量提升约10%,生产效率提高约15%,降低能源消耗约20%,降低人工约20%,降低设备成本、占地成本约20%。在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领域,我国开发出现场“无人化”操作的染色工
艺、智能染色系统、筒子纱微波烘干机、元明粉自动称量系统、装卸纱机器人、自动物流系统、中央控制
软件系统等,研制出新产品三类18种84台/套。
3、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正积极寻求创新发展
近年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已初步建立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电工电器、液压
气动密封件、工程机械和重机等重点领域已建立六个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江苏、上海、广东、洛阳等一
些省市相继成立工业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3年4月,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的“中国机器人
产业联盟”成立。另外,骨干企业的研发经费逐年提升,重点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超过5%。如,湖北力帝机床、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深圳精密达、上海派芬自动控制技术和深圳正弦电气的研发经
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均达8%以上。北人集团、上海电气、辽宁大族冠华、杭州科雷机电、湖北力帝机床、西
安西电电力等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80%以上。
(二)产业布局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虽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区,但集聚特征已基本呈现。如,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和珠江三角洲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化分布格局初步显现。长三角地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以江苏、上海和浙江为核心区域,目前三省市根据各自的产业和科技基础优势,已培育了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
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环渤海地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主要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核心区域,目前
两个重点区域均已通过强化区域优势产业和培育特色鲜明企业方式,培育了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珠江三角洲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已在人力资源、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产业配套能力和政策支撑等
方面具备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已初步显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发展特征。
图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产业发展趋势
今后一段时期内,智能制造装备将持续呈现出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装备能根据用户要求完成制造
过程的自动化,并对制造对象和制造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实现制造过程的优化。
集成化。智能制造装备正向技术集成、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技术、硬件、软件
与应用技术的集成及设备的成套,同时还体现在生物、纳米、新能源、新材料等跨学科高技术的集成,从
而使装备得到不断提高和升级,甚至发生深刻变化。
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将传感技术、计算机
技术、软件技术“嵌入”装备中,实现装备的性能提升和“智能”。设计及制造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要快速开发出产品或装备,而且要努力实现大型复杂产品一次开发成功。
绿色化。资源、能源的压力,使装备必须考虑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
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绿色制造是提
高智能制造装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排放的关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