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有关我国的地理差异,叙述正确的是()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升高B.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C.我国农业具有东牧西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D.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低、西部高的特点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下列关于我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具有西牧东耕的分布特点B.人口、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特点C.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D.农作物具有南麦北稻、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读“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3~4题。
图13.四城市中,丁可能是()A.北京B.哈尔滨C.上海D.广州4.根据气温曲线可知,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是()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乙D.丙和丁5.下列景观属于秦岭以北的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河网密布C.民居的墙体较厚D.冰川广布“游学地理”项目策划了四条线路游学中国。
读图,完成6~8题。
图26.四条游学地理路线中,跨越我国三级阶梯的是()A.路线ⅠB.路线ⅡC.路线ⅢD.路线Ⅳ7.当沿路线Ⅰ走到甲地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A.大漠孤烟直B.水村山郭酒旗风C.林深不知处D.风吹草低见牛羊8.当沿路线Ⅲ经过乙山脉时,发现其两侧差异有()①农耕区和畜牧区②香蕉和柑橘③陆运和水运④屋顶坡度较大和屋顶坡度较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世纪50年代,我国以“X”为界,将其北方划为强制集中供暖区(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9~10题。
图39.这条“X”界线,最可能是()A.秦岭—淮河一线B.天山山脉C.黄河D.南岭10.“北方的冷,冷的是皮;南方的冷,冷的是骨”,影响这种体验差异最可能的因素是()A.气温B.气压C.湿度D.阳光11.关于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图4A.A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B.B线与C线都经过大兴安岭C.C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D线大致是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12.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C.海陆位置D.降水13.小涛暑假到老家农村看望爷爷,在进村的公路两旁,看到有大片的麦田,路上还有马车拉着苹果进城,赶车的老乡还兴致勃勃地吼着秦腔……小涛老家所在的区域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轮廓图”,回答14~15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①、③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C.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D.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理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区域①和区域②的分界线同时也是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4.下列叙述与区域②有关..的是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区民居屋顶坡度最大B.②区民居注重通风和防潮C.③区民居正南正北方位感强D.①区民居窗户较④严实厚重6.人类活动对四个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冬季1月0℃等温线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④湿润区域与半湿润区分界线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读我国某地区山脉和河流位置示意图,它们是我国重要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的山脉是A.祁连山B.天山C.秦岭D.南岭9.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年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B.甲地区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乙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一熟D.乙地区地处湿润地区10.以下各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③10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1 月份0 ℃等温线⑤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⑥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A.①②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④1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下列称谓中与区域实际命名不一致的是()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两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 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15=60分)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是()A.地理位置B.自然环境特征C.人文特征的不同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不同2、四大地理区域与这组景点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①─B─南方地区 B .②─A─南方地区C.④─C─青藏地区D.③─D─西北地区3、下列区域中,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域的是A.长春市B.东北地区C.内蒙古自治区D.北方地区4、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与两个国家接壤B.乙区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C.丙区域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丁区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5~6题。
5、 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
新疆位于上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6、③区域中典型的植被是()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草原 D.针叶林7、既跨四个干湿地区,又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级行政政区划是A.四川B.青海C.甘肃D.陕西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0、下列山脉位于三大区域交界线上的是A.秦岭B.昆仑山C.祁连山D.大兴安岭11、下列我国地理差异的说法匹配正确的是()A.海南岛﹣银装素裹B.黑龙江﹣干旱荒漠C.西北地区﹣山清水秀D.青藏高原﹣地高天寒12、造成我国农业“西牧东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地形 C.气温 D.土壤13、制约我国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水源D.热量1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民间体育﹣﹣南骑马北滑雪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15、我国人口分布和铁路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C.东密西疏 D.以上都不对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读中国地理区域图,回答下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下图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D.路线Ⅳ2.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A.大漠孤烟直B.小桥、流水、人家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丙所在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地盐碱化D.滑坡和泥石流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更是涵养八百里秦川的一道生态屏障。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秦岭南北两侧区域地理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山北腰鼓威猛,山南锅庄欢快B.山北茶园遍野,山南麦浪滚滚C.山北银装素裹,山南落叶纷飞D.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5.“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该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A.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B.开发汉江上游的水能资源C.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D.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6.下列景观与所属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甲——东北三省B.乙——长江三角洲地区C.丙——成渝地区D.丁——黄土高原7.不同类型的区域划分有不同的地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昆仑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B.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稠密,以东人口稀疏C.秦岭——淮河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8.下列语句中描述西北地区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国山脉纵横分布,不仅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也往往是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9.秦岭一直被视为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分界线的分界线,它的地理意义错误的是()A.1月00C 均温线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C.800mm等降水线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10.关于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盆地世界上最大有盆地B.②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C.③盆地1月份气温多在0℃以上D.④平原大面积的传统建筑为土墙平顶屋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带答案)

1. 汶川地震发生在我国地理四大区域的哪个区域( )A. 北方地区 B 南. 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 我国区域差异显著,某地区黑土广布,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 地理区域中的( )A. 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 跨经度最多的区域是( )4. 秦岭﹣淮河乃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关于此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年平均气温的 0°等温线经过此地附近B. 1600mm 的等降水量线经过此地附近C.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大致分界D. 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大致分界5.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 月 0℃等温线 ②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选择题 A. 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6.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10.以“黑土地”著称的平原分布在图中的()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B.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C. 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D. 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7. 下列地理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类型的是()A.珠江三角洲B.工业区C.经济特区D.香港特别行政区8.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A.各地的人们风俗习惯的不同B.各地的气候条件的不同C.各地的地形条件的不同D.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9. 我国有一座山脉,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木四季常青。
关于该地理界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B. 该线以南冬季河流封冻C. 该线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D. 该线以南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读图,完成10-11 题A.①B.②C.③D.④11. 甲图所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①B.②C.③D.④12. 如图中西侧山脉和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东侧河流为()A.黄河B.淮河C.长江D.珠江13. 下列四省区中,地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是()C14. 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在划分的时候只考虑了地理位置B.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C. 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很大D.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太行山15. 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的东段经过的地区是()A.秦岭、淮河一线B.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C.南岭一线D.大致相当于北回归线1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与下列哪些线一致()①1月0℃等温线②7月0℃等温线③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⑤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⑥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⑦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⑧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考试测试卷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造就了各地服饰、饮食、民居等文化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藏日温差大,藏族传统服饰是藏袍 B . 新疆气候寒冷,维吾尔族常喝酥油茶C . 云南气候湿热,傣族传统建筑是窑洞D . 内蒙古地势平坦,蒙古族擅长赛龙舟2.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区域( ) A .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B . 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 .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 .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3.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年平均气温0①等温线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①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①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A . ①① B . ①①C . ①①D . ①①4.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B . 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C . 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光照不足 D . 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区位于河西走廊5.在区域地理中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区域位置影响了区域气候 B . 区域地形影响了区域河流流向C . 区域农业影响了区域气候D . 区域气候影响了区域植被6.“人民币上学地理”,依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如图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在( )A .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B . 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C . 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 . 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是我国( ) A . 青藏高原地区的景观 B . 西北地区的景观C . 南方地区的景观D . 北方地区的景观8.四大地理区域中关于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青藏地区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 . 北方地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 . 西北地区以平原和山地为主D . 南方地区复杂多样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各具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B . 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 . 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 D . 青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以种植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 10.以下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400mm 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 . 7月20①等温线经过的地方C . 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D .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11.读我国重要地理界线位置图,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 . ①线以西以南的C 地区是具有高寒特征的青藏地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C.干旱区与湿润区的分界线 D.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①②③④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重工业发达,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B.②地区森林、矿产资源丰富C.③地区有著名的伊斯兰建筑—布达拉宫D.④地区3月份油菜花竞相开放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 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金色中国”——北方地区——④B.“银色中国”——青藏地区——②C.“绿色中国”——南方地区——①D.“黄色中国”——西北地区——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1/ 9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大致以青藏高原边缘线为界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大致以秦岭—淮河线为界D.“金色中国”与“黄色中国”大致以青藏高原边缘线为界5.下列地理区域及其区域特色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金色中国”——海陆位置B.“银色中国”——纬度位置C.“绿色中国”——地形地势D.“黄色中国”——海拔高度6.下列描述中,与④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相符的是()A.河湖众多,水网纵横B.气候湿润,降水充沛C.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平坦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7.下列描述与图片所示区域的组合,正确的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①B.“青稞美酒锅庄舞”——②C.“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账”——③D.“旱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图为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我国长寿乡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长寿乡大多分布在()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2.长寿乡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有知名旅游资源()A.布达拉宫B.桂林山水C.平遥古城D.丽江古城3.东北的老年人到海南长寿乡疗养,最可能选择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表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面积、人口、水资源占全国的百分比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4.表中四个地理区域表示北方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5.表中四个区域的分界线和农业叙述正确的是()A.乙丙两区域划分主导因素是气候B.丁与其他区域分界线大致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C.乙丁两区域农业以畜牧业为主D.甲区域为水田农业,乙区域为灌溉农业6.关于图中四地区的地形和资源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水源不足是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B.乙区域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C.丙区域各类土地资源丰富D.丁区域能源丰富7.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A.旱地麦浪大豆香B.山清水秀稻花香C.雪山青稞奶茶香D.椰林婆娑菠萝香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秦岭—淮河以南多为水田,以北多为旱地,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水源C.土壤D.热量9.图中①所在的区域是()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0.图中甲界线确定的依据主要是()A.气温B.降水C.海拔D.政区众多的“驴友”游遍大江南北,感受祖国锦绣山河。
他们在网上发微博,分享沿途见闻。
读“驴友”提示的旅行路线图,如图;路线1:阿勒泰—拉萨;路线2:喀喇昆仑山口—连云港;路线3:包头—五指山;路线4:漠河—广州,完成下面小题。
11.四条旅行路线中,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A.路线1B.路线2C.路线3D.路线4 12.“驴友”在沿线旅行过程中,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是()A.路线1:巍峨高大的昆仑山脉、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B.路线2:风光美丽的阿尔泰山、气势雄伟的布达拉宫C.路线3: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好客敬酒的藏族人民D.路线4:森林茂密的大兴安岭、小桥流水的江南人家一位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中国的地理差异》检测题一、选择题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A,B两区域分界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 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C. 我国水田农业区与旱地农业区的分界线D.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2.下列对A,B,C,D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 B——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 D——登高瞭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3.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列界线分布大致与其吻合的是()A. 1月0°C等温线B. 400mm年等降水量线C. 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D. 南方和青藏地区的分界线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C. 丁耕地类型为旱地D. 甲以水路运输为主11.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区域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为灌溉农业区B. 乙区域平原广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C. 丙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D. 丁区域多山地丘陵,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景观最可能出现在A. 甲地区B. 乙地区C. 丙地区D. 丁地区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AB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A. 漫山遍野荔枝林B. 甘蔗扯起青纱帐C. 椰林婆娑菠萝香D. 旱地麦浪大豆香14.图示区域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5.中央电视台于2019年5月底开始播出的《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节目,向世界展现了北纬30°沿线神奇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
图6所示的剖面图中,属于我国北纬30°沿线的是( )A. B.C. D.下面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word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选择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①和区域②的分界线,同时也是()A.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B.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D.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下列说法都符合区域①的是()①冬季河流结冰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③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④农田多以旱地为主⑤主要种植小麦﹑柑橘等⑥民居屋顶坡度较小⑦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A. ①④⑥⑦B. ①④⑤⑥C. ②③⑥⑦D. ①③⑥⑦(3)下图景观最可能出现在()A. 区域①B. 区域②C. 区域③D. 区域④(4)区域①和区域③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A. 行政因素B. 地形因素C. 经济因素D. 气候因素(5)我国南方地区部分省份有时受到雪灾的影响,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区域②气候特征的是()A. B. C. D.2.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纵川”,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1)桐城市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2)桐城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 小麦B. 玉米C. 油菜D. 水稻3. 读图区域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夏季气温越高,水量越大B. 乙区域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冬季有结冰现象C. 甲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多为外流河D. 乙区域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河流水量大(2)下列属于甲区域代表性农产品的是()①棉花②柑橘③葡萄④椰子⑤天然橡胶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③⑤4.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A. 200B. 400C. 800D. 16005.划分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依据因素是()A. 气候B. 地形C. 土壤D. 历史6.在我国,下列活动与地区搭配不正确的是()A. 北方地区﹣﹣滑冰B. 南方﹣﹣游泳C. 西北地区﹣﹣赛龙舟D. 青藏地区﹣﹣赛牦牛7.下列分别是北方与南方居民主食的是()A. 大米、谷子B. 高粱、玉米C. 面食、谷子D. 面食、大米8. 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低B.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C.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D. 自东南向西北,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9.这里的“淮”与一列山脉组成的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A. 秦岭—淮河一线B. 天山—淮河一线C. 昆仑山—淮河一线D. 阴山—淮河一线10.把我国大致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A. 秦岭﹣淮河线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 青藏高原边缘线D. 2000米等高线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省的轮廓面积最大?() A. 四川省 B. 黑龙江省 C. 云南省 D. 湖北省2、下列哪个省与三个自治区接壤?() A. 山西省 B. 甘肃省 C. 四川省 D. 湖北省3、下列哪个省全部位于非季风区?() A. 甘肃省 B. 陕西省 C. 内蒙古自治区 D. 西藏自治区4、下列哪个省的轮廓大致呈现圆形?() A. 河北省 B. 河南省 C. 山东省 D. 湖北省5、下列哪个省的名称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关?() A. 福建省 B. 湖南省 C. 云南省 D. 黑龙江省6、下列哪个省的轮廓与海岸线平行?() A. 河南省 B. 山东省 C. 山西省 D. 安徽省7、下列哪个省全部位于长江以南?() A. 江苏省 B. 浙江省 C. 安徽省 D. 湖北省8、下列哪个省的轮廓呈现“弓”字形?() A. 江西省 B. 湖南省C. 湖北省D. 浙江省9、下列哪个省全部位于黄河以南?() A. 山西省 B. 河北省 C. 河南省 D. 山东省10、下列哪个省的轮廓呈现三角形?() A. 辽宁省 B. 河北省 C. 江苏省 D. 山东省二、判断题1、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河南省和湖北省都位于长江流域,因此它们全部位于长江以南。
()3、因为云南省邻近缅甸、老挝和越南,所以它的轮廓类似于三角形。
()4、河北省和河南省的轮廓都呈竖长方形,但面积不同。
()5、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都位于东北地区,因此它们全部位于黄河以南。
()6、我国有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7、我国有四大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8、因为四川省邻近重庆市,所以重庆市的轮廓类似于正方形。
()9、在中国地图上,河南省和湖北省是相邻的两个省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说法正确的是()A.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与该线大致重合C.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2.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水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自然环境差异的是()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海南岛长夏无冬,黑龙江省长冬无夏C.秦岭一淮河线以北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D.东北平原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长江三角洲为两年三熟4.《徐霞客游记》里描述某地建筑为“架竹为巢,下畜牛豕,而上托爨卧(烧火和睡觉的地方)”。
这种建筑最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线不一致的有()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是我国1月0℃等温线C.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6.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
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A.1月0℃等温线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D.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与其一致的是()。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②8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③1月0℃等温线④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分界线⑤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⑥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⑤⑥D.⑤④⑥读我国四大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A,B,C是划分四大区域的重要界线,其中C界线的划分依据是()A.地形B.降水C.气候D.人口分布9.下列地理界线没有穿过B界线的是()A.我国1月0℃等温线B.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C.800mm等降水量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10.暑期夏令营活动,来自全国各地中学生用一句话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其中谁的家乡与图中序号连接错误()A.①--高粱红、玉米黄,大豆品质很优良B.②--煎饼馒头家常饭,苹果桃子大又甜C.③--一条天路通家乡,青稞美酒藏羚羊D.④--油菜金黄稻花香,江河湖泊淡水鱼11.区域地理自然、人文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位置影响了区域气候B.区域地形影响了区域河流流向C.区域农业影响了区域气候D.区域气候影响了区域植被12.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北方地区种植小麦为主,人们多食面食B.南方地区河湖众多,人们多擅长游泳C.西北地区草原辽阔,适合发展畜牧业D.青藏地区地势低平,是“鱼米之乡”13.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A.大致是4000米等高线B.大致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大致是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D.大致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4.不属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是()A.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C.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15.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① 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 400㎜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④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练习试卷(含答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练习试卷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B.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升高C.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多D.长江三角洲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2.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B.南方人以米饭为主食C.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D.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3.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沿海人喜食海鲜。
这些事例能够说明饮食习惯的形成受区域()。
A.气候的影响很大B.物产的影响很大C.经济水平高低的影响很大D.海拔高低的影响很大4.导致我国南、北方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技术C.气候D.土壤★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不经过()。
A.陕西省B.湖北省C.河南省D.江苏省6.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B.土壤和植被C.年降水量的分布D.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第8~9题。
8.下列山脉位于甲、乙两地区分界线上的是()。
A.阴山山脉B.昆仑山脉C.秦岭D.南岭9.丙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D.北方地区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第10~11题。
10.下列有关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B.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油菜C.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降水多D.青藏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1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过关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40分,第Ⅱ卷6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图5-B-1),完成1~4题。
图5-B-1
1.下列地理现象,与秦岭—淮河线无关的是( )
A.1月份0 ℃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亚热带与热带分界线
D.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2.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完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 )
A.河北省
B.陕西省
C.山东省
D.广东省
3.下列植被类型,位于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4.既是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又位于农耕区与牧区界线上的山脉是
(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读“我国部分地区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图5-B-2),完成5~7题。
图5-B-2
5.秦岭的主峰是( )
A.唐古拉山
B.巴颜喀拉山
C.太白山
D.玉山
6.1月份②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②地( )
A.海拔较低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小
7.图中②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北方地区温度带图”(图5-B-3),完成8~11题。
图5-B-3
8.北方地区跨( )
①寒温带②中温带③暖温带④亚热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华北平原农作物一般(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一年两熟到三熟
D.一年三熟
10.东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冬小麦
B.春小麦
C.水稻
D.高粱
11.下列地方特产,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①吐鲁番葡萄②哈密瓜③洛阳牡丹④兰州白兰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7年寒假期间,李明到哈尔滨旅游,看到美丽的冰雕艺术,不由感慨道:“祖国真奇妙。
这季节,我的家乡海南省,农民们正在忙着插秧呢!”。
结合图5-B-4,完成12~14题。
图5-B-4
12.海南省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3.李明的家乡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4.下列经济作物,全部适宜在李明家乡种植的是( )
①剑麻②橡胶③甜菜④咖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读“我国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分布图”(图5-B-5),回答15~17题。
图5-B-5
15.下列国家与我国西北地区相邻的是( )
A.印度
B.吉尔吉斯斯坦
C.朝鲜
D.不丹
16.西北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17.河西走廊发展灌溉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降水
B.河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读图5-B-6,分析回答18~20题。
图5-B-6
18.图示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A.冷湿
B.湿热
C.高寒
D.干旱
19.图示区域代表性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青稞
20.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
B.因图中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甲省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乙省区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综合题(共60分)
21.(每空2分,共10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5-B-7),完成下列问题。
图5-B-7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淮河线。
(2)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我国1月℃等温线和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相一致。
(3)俗语说,“南人吃米,北人吃面”,是因为秦岭—淮河线以南粮食作物以为主,以北粮食作物以为主。
(4)有人说:假如没有秦岭,黄土高原将南扩,四川盆地将被黄土所填满。
结合资料,说出秦岭的作用之一是。
22.(18分)读“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图”(图5-B-8),回答下列问题。
图5-B-8
(1)①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试简要分析该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7分)
(2)①水利枢纽建成后,向我国东部沿海的上海送电。
试从能源和环境两个方面简单说出其对上海的好处。
(至少三点)(9分)
(3)南方地区除水能丰富以外, (矿产)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
(2分)
23.(每空2分,共12分)读图5-B-9,完成下列问题。
图5-B-9
(1)山脉①是,其西侧的地形区是。
(2)西北地区降水由东向西逐渐。
(3)B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4)A是山,该山牧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也是我国著名的山地牧场,冬季在
(填“山麓草地”或“山腰林带以上草地”)放牧。
24.(每空2分,共20分)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图5-B-10),回答下列问题。
图5-B-10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山脉B ;
铁路C ;城市D 。
(2)E河谷地是西藏主要的农业区,这里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藏族人民多信奉(宗教),位于拉萨市著名的宗教圣地是。
(4)格尔木位于盆地,盆地内的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5)青藏地区与板块运动有关的能源是。
第五章过关测试卷
1.C
2.D [解析] 广东省全部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
3.C
4.D
5.C
6.D [解析] 1月份,我国东部地区盛行冬季风,来自亚洲内陆。
由图可知,①地位于秦岭以北,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②地位于秦岭以南,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较高。
7.B [解析]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由图可知,②位于秦岭以南。
8.A
9.B [解析] 由图可知,华北平原地处暖温带,暖温带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0.B 11.C 12.C
13.A [解析] 我国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广东省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和云南省南部。
由材料可知,李明的家乡是海南岛,因此是热带季风气候。
14.C [解析] 海南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是我国剑麻、橡胶和咖啡等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区。
15.B 16.C 17.C 18.C 19.D
20.B [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铁路是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青藏地区与外地的联系,但目前大部分货物是通过青藏、川藏等公路运送的,公路运输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21.(1)秦岭(2)0 (3)水稻小麦
(4)秦岭对冬季偏北风携带的黄土有阻挡作用
22.(1)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
(2)解决上海能源短缺问题,调整上海能源结构,改善上海的大气环境。
(3)有色金属
23.(1)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2)减少(3)黄河
(4)天山麓草地
24.(1)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铁路格尔木
(2)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为丰富,同时临近河流,水源充足等。
(3)藏传佛教(喇嘛教) 布达拉宫
(4)柴达木察尔汗(5)地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