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67b50f7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6.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著名古诗《春晓》的内容和意境。
2.能够背诵《春晓》的部分内容。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晓》描绘的春天景象。
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春晓》的内容和背景知识,熟悉教学活动设计。
2.学具准备:春天的图片、春天的装饰物、仿制的《春晓》古诗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利用春天的图片和装饰物导入,引导幼儿提到春天的特点和美好场景。
2. 学习《春晓》•让幼儿跟随教师朗读《春晓》,重点表达《春晓》描绘的春天的情景。
•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中多复习诗句。
3. 情感体验•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春晓》描绘的春天场景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美好。
•请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 创作环节•让幼儿画出《春晓》中的场景,或者根据自己对春天的想象创作画作。
•鼓励幼儿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可以用简单的句子或词语表达。
5. 结束活动•教师和家长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多多复习诗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春晓》中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此教案旨在通过教授《春晓》这首古诗,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并在表达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通过这次课,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春晓》中描绘的春天场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魅力和美好。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2c794d4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0.png)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1.教学目标•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培养小班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现欲望。
•教育幼儿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增进幼儿的文化素养。
•帮助幼儿提高听力、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教学内容《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文笔清新自然,诗情婉约动人。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春晓》这首诗歌来让小班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并锻炼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相关的音乐,引导幼儿眼前浮现出春天的美好形象。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春天的感受,鼓励幼儿畅所欲言。
第二节:欣赏•播放《春晓》的声音,让幼儿听诗歌,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涵。
•展示《春晓》的配乐,让幼儿通过音乐来感受诗歌的情感。
第三节:表现•教导幼儿唱诗歌的旋律,通过声音表现诗歌的情感。
•引导幼儿进行集体合唱,以展示小班的集体表现能力。
第四节:反思•帮助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倾听幼儿对今天学习的感悟和反思。
•鼓励幼儿将今天的学习经历分享给家长,与家长一起分享音乐的美妙。
3.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我采用了“导入-欣赏-表现-反思”的教学模式,营造了开放、愉悦的氛围,使幼儿能够积极地参与课程,丰富了幼儿的听、说、唱、读、写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于《春晓》的内容认知较为简单,对于诗歌内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渗透式教学。
同时,课程中的表现环节还需要加强,以便更好地锻炼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
为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注重幼儿的课前准备,对于枯燥的知识要进行趣味性改编,提高幼儿的兴趣,多引导幼儿内涵解析。
在表现环节上,我会加强对实际操作的分析与指导,以便更好地让幼儿们发现音乐带来的美妙性质。
总之,本次教学反思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幼儿音乐教育需要注重创新性思维、趣味性教学和差异化认知,让幼儿早日走进音乐的殿堂,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
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
![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82a7397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e.png)
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古诗教材第四章《春天的诗篇》,详细内容为《春晓》一诗的学习与解析。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好景象。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春晓》这首古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会朗诵《春晓》,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学会朗诵《春晓》,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古诗卡片、节奏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春天的景象,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兴趣。
2. 古诗学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古诗卡片,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春晓》。
b. 教师解释古诗的基本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中的意境。
c. 教师示范朗诵,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图中的内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
b. 教师结合图中的内容,讲解古诗中的关键词汇,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春晓》,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和节奏感。
b. 分组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5. 创意活动(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彩泥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或彩泥描绘《春晓》的景象。
b.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春天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春晓》2. 内容:古诗全文、关键词汇、节奏符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的景象,并将自己创作的春天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小班古诗韵律活动精品教案《春晓》(精选
![小班古诗韵律活动精品教案《春晓》(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84fa44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3.png)
小班古诗韵律活动精品教案《春晓》(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古诗韵律活动》的第二单元《春天的诗篇》中的《春晓》。
该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大自然在夜幕苏醒时的美丽景色。
具体内容包括:1. 诗歌原文及解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诗歌韵律分析:四句诗,每句七个字,韵脚为“ao”。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春晓》的诗歌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会朗读《春晓》,并能背诵。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掌握诗歌的节奏。
重点:朗读和背诵《春晓》,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诗挂图、《春晓》韵律卡片、节奏乐器(如沙锤、小鼓等)。
2. 学具:古诗韵律活动册、《春晓》韵律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引导幼儿谈论春天的美好,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春晓》。
2. 新课呈现:a. 教师出示古诗挂图,带领幼儿欣赏,解读诗歌内容。
b. 教师示范朗读《春晓》,让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
c. 教师发放《春晓》韵律卡片,带领幼儿一起朗读。
3. 实践活动:a.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者”。
b. 教师带领幼儿用节奏乐器为《春晓》伴奏。
4. 随堂练习: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尝试朗读并背诵《春晓》。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春晓》。
2. 在旁边标注韵律符号,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用手机录音软件录制自己朗读《春晓》的视频,并分享到班级群。
2. 答案:无标准答案,以幼儿的朗读表现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共同培养幼儿的朗读兴趣。
b. 课程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其他春天的诗歌,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呈现方式;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选择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6. 板书设计的辅助作用;7.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6f76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含反思年级:小班学科:语言、美术、音乐课时:25分钟编写日期:2024年3月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如小鸟、花儿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能用画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3.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用画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让幼儿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
2.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发现春天的特点。
3. 动手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绘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春天里的景物,如小鸟、花儿等。
2. 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春天里的常见景物,让幼儿认识并了解春天的特点。
3. 示范:教师展示绘画春天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美好。
4. 实践:让幼儿动手绘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春天里的景物,如小鸟、花儿等。
2.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春天里的常见景物,让幼儿认识并了解春天的特点。
3. 讲解示范(5分钟):教师展示绘画春天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美好。
4. 动手操作(5分钟):让幼儿动手绘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
七、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下春天的变化。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春天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能积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但在户外活动环节,部分幼儿对春天景物的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九、教学评价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和对春天景物的观察,评价幼儿对春天的认识程度,以及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的提高。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4b34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1.png)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春晓》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了解春天的一些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能力,能用正确的节奏和情感朗读《春晓》。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春晓》的内容理解。
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春晓》诗歌的内容,能用正确的节奏朗读。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一些抽象词语,如“花落知多少”。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诗歌内容。
2. 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兴趣。
3. 游戏法:通过朗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诗歌。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诗歌挂图、实物图片、小鸟和小花的手偶等。
2. 材料:《春晓》诗歌文本。
3.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
教案将继续按照您的要求进行编写,提供后续章节的内容。
如果您对现有内容有任何修改或补充要求,请随时告知。
六、教学步骤1. 导入:以春天的图片或实物为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春天的特点,如花草树木的变化、天气变暖等。
2. 呈现诗歌:向幼儿展示《春晓》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诗歌中的景象。
3. 朗读诗歌:带领幼儿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4. 讲解诗歌: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对幼儿难以理解的诗句进行讲解,如“花落知多少”可以解释为春天的花儿飘落,我们不知道具体有多少朵。
5. 互动提问: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巩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6. 背诵诗歌:在幼儿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背诵,可以分句或分段进行。
7. 朗读游戏:设计一个朗读游戏,如“春天在哪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诗歌内容。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春天的特点和诗歌的美。
七、作业布置1.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朗读《春晓》诗歌,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7b76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1.png)
1. 认知目标:让幼儿初步了解古诗《春晓》的内容,理解其意思。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兴趣,提高幼儿的朗诵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并朗诵古诗《春晓》。
难点:让幼儿理解古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古诗卡片、图片、春天景象的实物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春天景象的实物为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春天的特点。
2. 介绍古诗:展示古诗卡片,向幼儿介绍古诗《春晓》的作者、题目和内容。
3. 解析古诗: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4. 朗诵古诗:带领幼儿一起朗诵《春晓》,注意指导幼儿的朗读技巧。
5. 总结:让幼儿谈谈对春天的认识,引导幼儿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五、作业布置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古诗《春晓》。
2. 家长协助幼儿,一起在春天里寻找美丽的景色,感受春天的魅力。
3. 家长鼓励幼儿朗诵古诗,提高幼儿的朗诵能力。
1. 评价幼儿对古诗《春晓》内容的熟悉程度。
2. 评价幼儿对春天景象的理解能力。
3. 评价幼儿的朗诵兴趣和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古诗创作,让幼儿尝试自己编写关于春天的古诗。
2. 开展春天主题的活动,如春天绘画、春天歌曲演唱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幼儿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3. 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反馈1. 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2. 根据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十、教学总结1. 在本节课中,幼儿对古诗《春晓》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能够理解古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2. 幼儿的朗诵兴趣得到提高,朗诵能力有所增强。
【小班教案】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
![【小班教案】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158ce8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b.png)
【小班教案】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古诗教材第四章《春天的诗》,详细内容为学习并理解《春晓》这首诗的韵律和意境。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熟练朗读并背诵《春晓》。
2. 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和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意象,感受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春晓》,培养韵律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诗挂图、《春晓》配乐、卡片。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古诗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春天的景象。
播放《春晓》配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春晓》,解释诗中的关键词语。
分析诗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春晓》,注意语音、语调。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验合作的乐趣。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提示,用动作表现诗中的意象。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感受古诗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春晓》全文。
2. 标注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3. 画出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春、晓、花、鸟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春天。
答案:学生自由发挥,画出春天的景象,如绿树、红花、小草等。
2. 作业题目:用动作表现《春晓》的诗意。
答案:学生可根据诗中的意象,设计相应的动作,如模仿鸟儿飞翔、花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春天的诗歌,进行家庭分享活动,增强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f16429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a.png)
2024年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春天里的常见景物,如花、草、鸟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和好奇心,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春晓》的学习与朗诵。
2. 春天景物的观察与描述。
3. 手工制作:春天的花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诗歌《春晓》,了解春天里的常见景物。
2. 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诵及春天景物的观察与描述。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诗歌卡片、花朵图片、手工制作材料等。
2. 教学环境:春天的氛围布置,如花朵、草地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春天的景物,如花朵、草地、鸟儿等。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2. 导入(5分钟):回到教室,引导幼儿分享户外活动中的观察成果。
展示花朵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
3. 学习诗歌《春晓》(5分钟):教幼儿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
带领幼儿朗诵诗歌,培养语感。
4. 手工制作(5分钟):分发手工制作材料,教幼儿制作春天的花朵。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培养观察能力。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花朵,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了解他们对春天景物的认知程度。
2. 评价幼儿在学习诗歌《春晓》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朗诵表现。
3. 观察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春天的景色。
2.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春游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材料的安全性,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幼儿园培养小班古诗韵律活动优质教案《春晓》
![幼儿园培养小班古诗韵律活动优质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47f27e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b.png)
幼儿园培养小班古诗韵律活动优质教案《春晓》一、教学内容《春晓》这首诗选自小班教材《幼儿古诗启蒙》,具体内容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本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首描绘春天早晨景象古诗,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古诗韵律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并背诵《春晓》这首古诗。
2. 培养幼儿对古诗韵律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中描绘春天景象,激发对大自然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古诗韵律,理解古诗意境。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古诗韵律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诗挂图、《春晓》音频、花、鸟、风雨等道具。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春晓》音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古诗韵律美。
出示古诗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春天早晨景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分句讲解古诗,让幼儿理解诗句意思。
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感受古诗韵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古诗接龙游戏,巩固对古诗记忆。
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道具表演古诗中场景。
4. 画一画(5分钟)让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理解,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春天景象。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画作,讲述画作中春天故事。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春晓》全文2. 春天景象关键词:春眠、晓、啼鸟、风雨、花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自己话讲述《春晓》故事,并将故事画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对古诗韵律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自然现象,鼓励他们用古诗形式进行表达。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确保幼儿对古诗韵律初步感知。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
![小班古诗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702e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1.png)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古诗《春晓》的内容,知道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能够流利地背诵《春晓》。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并背诵《春晓》。
难点:让幼儿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古诗《春晓》的图片、春天景物的图片、音乐、诗歌朗诵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春天的图片引入,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呈现古诗:展示《春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听老师朗诵古诗。
3. 讲解古诗:老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古诗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4. 学习朗诵:老师指导幼儿正确地朗诵古诗,注意停顿和语调的变化。
5. 背诵古诗:让幼儿多次朗诵,逐渐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
6. 扩展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或者画出他们心中的春天。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幼儿对古诗《春晓》的熟悉程度,是否能流利地背诵。
2. 评价幼儿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 观察幼儿在扩展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积极参与并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六、教学内容:1. 讲解古诗中的意象:详细解释诗中的意象,如“风雨”、“花落”、“夜静”等,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2. 古诗背景介绍:向幼儿介绍诗人孟浩然以及古诗《春晓》的创作背景,增加幼儿对古诗的了解。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春天景物的图片,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古诗,提高学习兴趣。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
八、教学步骤:1. 导入:以春天的图片引入,让幼儿说一说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讲解古诗:展示《春晓》的图片,老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古诗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
小班音乐《春晓》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1篇)
![小班音乐《春晓》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a4ad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0.png)
小班音乐《春晓》教案及教学反思(通用11篇)小班音乐《春晓》教案及教学反思 1通过一首《春晓》的歌曲,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让每个孩子感受音乐的快乐,在教学中,注重幼儿间的同伴学习,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
活动目标1、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2、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活动准备1、音乐2、彩色纱巾3、游戏4、唱名泡泡活动过程一、歌曲记忆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
2、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三、模唱唱名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3、肢体感应唱名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
教师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来,一起唱。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
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
活动反思: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幼儿园小班春晓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春晓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888ca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8.png)
幼儿园小班春晓教案5篇幼儿园小班春晓教案1《春晓》活动目标:1、通过图片,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初步学习古诗。
2、在音乐的伴奏下,按古诗的节律进行朗诵。
3、激发幼儿对春色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60—14,磁带。
活动过程: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晓画面。
1、教师:这幅画上有什么?鸟儿喜欢什么时候在树上鸣叫?为什么花瓣落了一地?你知道这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吗?(引导幼儿自由讲述)2、教师小结:古时候有一位叫孟浩然的诗人,看到了这些景象,这位诗人写了一首古诗,古诗的名字就叫《春晓》。
二、教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
1、提问:古诗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古诗里说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晓”、“眠”、“闻”等)2、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大意:春天很好睡,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当诗人醒来后,听到了外面都是小鸟的叫声。
诗人想:昨天又是风又是雨的,不知道有多少花瓣被吹打了下来。
3、播放录音幼儿再次欣赏古诗。
三、学习朗诵古诗,感受古诗韵律。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古诗2——3遍。
2、再次欣赏录音,感受古诗的韵律: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录音里是怎么朗读古诗的。
3、教师和幼儿再次按节律朗诵古诗。
4、幼儿集体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四、复习诗歌《迎春花》。
幼儿园小班春晓教案2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3篇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fcca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9.png)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精选3篇(一)教案:《春晓》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孟浩然及其作品《春晓》;2. 学习《春晓》的诗意和意境;3. 通过音乐欣赏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对春天的感知能力,并发展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孟浩然及其作品《春晓》2. 音乐欣赏及创作活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春天的图片或播放春天的音乐,引发学生对春天的感触和想象,为学习《春晓》做铺垫。
2. 孟浩然及其作品《春晓》介绍孟浩然是唐代诗人,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作家。
他的诗作主题常以自然景色为重,富有浓厚的山水意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简要介绍一下《春晓》的内容和诗意,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细节和感受进行深度阐述。
3. 音乐欣赏及创作活动(1)播放李双泉演唱的《春晓》。
(2)引导学生仔细听歌词,感受歌曲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3)带领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根据《春晓》的内容和感受,自由发挥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并且可以配上自己的歌词。
四、教学反思《春晓》这首诗是经典之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力。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了解孟浩然及其作品,还能通过音乐欣赏和创作活动,加深对春天的感知和理解。
在教学反思中,我认为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如引导学生观赏相关的山水画,了解古典音乐中关于春天的作品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此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创作活动中互相交流和借鉴,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班音乐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春晓》精选3篇(二)【教案】教学目标:1. 能听懂并跟随音乐节奏摆动身体。
2. 能够正确演唱歌曲《苹果》,并跟随音乐节奏做相应的舞蹈动作。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
2. 《苹果》歌曲CD。
3. 学生的舞蹈服装。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苹果》,让学生自由舞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幼儿园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
![幼儿园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0bd0676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a.png)
幼儿园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幼儿古诗启蒙》第二章《春天的诗》,具体为《春晓》一诗。
该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空气清新,鸟儿鸣叫,阳光明媚的美好景象。
详细内容包括诗句的朗读、韵律感知、字词理解以及简单的诗意体会。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朗读《春晓》,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帮助幼儿理解诗句中的字词,如“春晓”、“鸟语”、“花香”等,培养他们的词汇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他们观察春天的事物,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句的韵律感知、字词理解。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春晓》,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古诗卡片、《春晓》挂图、小鸟玩具、花朵玩具。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古诗启蒙》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小鸟玩具和花朵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古诗卡片,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春晓》。
(2)教师逐句解释诗句中的字词,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
(3)教师指导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绘诗句中的画面,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派一名代表朗读《春晓》。
(2)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诗句中的字词。
(3)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绘诗句中的画面,与同伴分享。
(2)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春天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春晓》全文。
2. 在诗句旁边画出对应的画面,如小鸟、花朵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的美好。
2. 答案示例:春天到了,阳光明媚,小鸟在树上唱歌,花儿都开了,真美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春晓》这首古诗。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诗句的理解和运用,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的美好。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865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8.png)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2. 帮助幼儿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词,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古诗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提高幼儿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古诗《春晓》的内容,理解古诗的意境。
2. 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词,如“春”、“晓”、“花”、“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古诗《春晓》的内容,理解古诗的意境。
2. 难点: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词,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春晓》古诗的文本,方便幼儿阅读。
2. 准备生字词卡片,帮助幼儿学习。
3. 准备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春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入,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春天的兴趣。
2. 学习古诗:让幼儿阅读《春晓》古诗,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3. 学习生字词:通过生字词卡片,帮助幼儿学习古诗中的生字词,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朗读与背诵:引导幼儿朗读和背诵《春晓》,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记忆力。
5. 总结:让幼儿谈谈对春天的感受,以及学习古诗的收获。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春天的美好,拍摄照片或绘制画作,在下一次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春天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开展春天户外活动,如春游、放风筝等,让幼儿亲身感受春天的美好。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的表现,检验幼儿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2. 针对幼儿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家长沟通与合作:1. 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和要求,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春晓》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
![《春晓》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e422e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b.png)
《春晓》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春晓》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
“春晓”指春天拂晓时的情景。
诗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醒来后听见到处是鸟叫的声音。
回想起昨夜曾听到风声和雨声,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雨打落了。
诗中描写了作者的所感、所闻,表达了诗人喜春惜春的思想感情。
教学的重点是学会本课5个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法建议:1.识字教学要重点提醒学生读准“声、知、少”三个字的.读音。
鼓励学生用熟字或者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这首诗的诗句比较好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
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这首诗语言、意境的美。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认识“晓、眠、啼”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1.谈话解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去观察自然景物的变化,你们都观察了吗?能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一说吗?(同学自由发言)师: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很好。
把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写出来的话,就是一篇很好的*。
唐朝有位大诗人就是这么做的。
他的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首诗就是《春晓》。
(板书课题)你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春晓:春天的早晨。
晓:天刚亮的时候。
2.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佯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长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词卡片,检查字词读音。
3.指名朗读,正音。
三、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15555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f.png)
幼儿园《春晓》小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朗诵诗歌《春晓》。
1.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语言欣赏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春晓》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诵诗歌《春晓》。
难点: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春天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内容。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与教师、同伴互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以春天为主题的图片或歌曲,引导幼儿进入春天的情境。
4.2 诗歌学习:1) 教师朗诵诗歌,让幼儿聆听并感受诗歌的韵律。
2) 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3) 引导幼儿跟读诗歌,熟悉诗歌的语言。
4.3 互动环节: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开展春天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捉迷藏、找春天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倾听表现、口语表达能力等。
5.2 诗歌朗诵评价:评价幼儿对诗歌的熟练程度、发音准确性以及情感表达等。
5.3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幼儿对春天的认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对诗歌的欣赏能力等。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春天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准备诗歌《春晓》的文本;准备春天相关的游戏道具等。
6.2 环境准备:布置一个充满春天氛围的环境,如在教室内摆放春天的花朵、绿植等。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春天的迹象,并拍摄照片或绘制画作,下次课堂上分享。
7.2 教学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春天主题活动,如春游、种植活动等,让幼儿更加亲近大自然。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反思: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度,以及幼儿的反馈情况等。
小班语言《春晓》教案
![小班语言《春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4aa7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8.png)
小班语言《春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春晓》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了解春天的一些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兴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熟悉并能够朗诵《春晓》这首诗。
难点:让幼儿理解诗中的意境,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春晓》诗歌卡片、春天图片、相关春天事物的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适当布置春天的元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春天的到来,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特点,如花朵开放、小鸟飞翔等。
2. 诗歌学习:a. 教师展示《春晓》诗歌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诗的。
b. 教师有节奏地朗读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
c. 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幼儿理解诗中的意境。
d.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诗歌,让幼儿熟悉诗歌。
3. 活动延伸:a. 春天图片欣赏:教师展示春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的春天特点。
b. 春天事物图片认知:教师展示与春天相关的事物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c. 创作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认识,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春晓》这首诗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大部分幼儿能够熟练地朗诵诗歌。
在活动延伸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春天图片欣赏和认知活动,表现出对春天的浓厚兴趣。
但在创作活动中,部分幼儿的表达能力仍需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并给予指导。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幼儿在春天的氛围中感受和理解诗歌内容。
2. 运用图片辅助教学,帮助幼儿形象地认识春天的特点。
3. 采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活动延伸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024年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
![2024年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https://img.taocdn.com/s3/m/6c47d15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1.png)
2024年小班古诗韵律活动教案《春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古诗教材第四章《春天的诗篇》,详细内容为《春晓》这首诗。
通过学习《春晓》,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理解诗意,培养古诗韵律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春晓》,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理解《春晓》的诗意,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春晓》,培养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古诗挂图、《春晓》诗歌音频、春天相关图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论春天的变化,引出《春晓》这首诗。
2. 新课内容展示:a. 挂图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的春天元素。
b. 播放《春晓》诗歌音频,让幼儿跟随朗读。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春晓》,讲解诗意。
3. 例题讲解:以《春晓》为例,讲解古诗的韵律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朗读《春晓》,感受古诗的韵律。
5. 实践活动:请幼儿用画笔和彩色纸创作一幅春天的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春晓》2. 板书内容:a. 《春晓》诗句b. 春天的元素:鸟语、花香、夜来风雨、花落知多少c. 古诗韵律特点:平仄、押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朗读《春晓》,并讲述诗意。
2. 答案: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春天,鼓励他们用古诗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组织一次春天的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2. 教学目标中的能力培养。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6.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教案《春晓》
小班教案《春晓》适用于小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春晓》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一首《春晓》的歌曲,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让每个孩子感受音乐的快乐,在教学中,注重幼儿间的同伴学习,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3.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活动准备
1. 音乐2、彩色纱巾3、游戏4、.唱名泡泡
活动过程
一、歌曲记忆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
(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
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
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
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
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
2、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
三、模唱唱名
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
3、肢体感应唱名
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
教师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来,一起唱。
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
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
活动反思: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
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
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
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
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小百科:《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