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父情结有哪些表现
恋父情结是什么意思恋父情结的形成
恋父情结是什么意思恋父情结的形成恋父情结是什么意思恋父情结的形成导语:恋父情结是什么意思?恋父情结一般是指依恋父亲的倾向,严重者可能产生嫉妒心理,而嫌母爱父,做出一些独占父亲感情的事。
关于恋父情结的更多含义,这就来详细告诉你!恋父情结是什么意思中译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爱烈屈拉情结”、“依莱特接情结”,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通俗地讲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喜欢和父亲在一起的感觉。
在寻找恋人的时候会无意有意的选择和自己父亲有相似特征性格的人。
恋父情结并非爱情,而大多产生于对父亲的一种欣赏敬佩或者依靠。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女孩男孩都可能有恋父情结。
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某一年龄段有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的由来相传古希腊神话,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
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
特别是到了性器期发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故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的形成恋父情结是指女儿在心理上对父亲的依赖性太强,不爱母亲只爱父亲,这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女性才会发生的,性格多为内向,刁蛮任性。
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结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
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为内向,且多有娇气、刁蛮、任性,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
男人这能力越强女人越享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男人这能力越强女人越享受
导语:很多女生对比自己大的男生都有一种依赖感,觉得年龄比自己大会有感情观。
经历过很多的事情,而且阅历丰富。
成熟的男人更懂得疼人,也能更完
很多女生对比自己大的男生都有一种依赖感,觉得年龄比自己大会有感情观。
经历过很多的事情,而且阅历丰富。
成熟的男人更懂得疼人,也能更完美的处理好人情世故,也就自然深得女孩们的欢心了。
1、恋父情结
大部分女生Dodoclub.html“ target=”_blank“>多多少少都有恋父情结,大体表现为两类:一类表现童年父爱的缺失,当她寻找爱情伴侣时,也就很难屏弃自己的原始渴望;另一类是父亲从小呵护备至成长,小公主脾性的她希望在结婚后依然有一个男人担当父亲的一面为她遮风挡雨。
而历经光阴才能历练出来的成熟是大叔吸引女生的关键,他们经历的多也懂得多,他能细致地发现女生在情绪上的变化并加以引导,对于初入职场的女生更是能提供一阵见血的建议和应对的技巧;而很多同龄的男生有时还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在职场中也是焦头烂额,两厢比较高低立现。
2、财富的诱惑
情愿在宝马车上哭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直白的话道出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拜金主义;奢侈品傍身、驾豪车开派对、美女如云、挥金如土等等被塑造成“成功”的形象。
诚然,拜金并不是某个年代独有的东西。
“拜金”是种社会现象但本质上更是人的本能:男人想找胸部大的女人为了能够更好哺育下一代;女人想找拥有更大房子的男人,以便为自己和后代遮风挡雨。
恋父情结的研究
恋父情结与家庭结构变迁
传统家庭结构与恋父情结
在传统的家庭结构中,父亲通常扮演着主要的家庭角色,这可能会使女儿产生更强的恋父 情结。
现代家庭结构对恋父情结的影响
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变迁,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逐渐发生变化,这也会影响到女儿的恋父 情结。
对阉割焦虑的处理
女孩则因为对父亲的依赖和亲近而产生阉割焦虑,需要通过认同母亲来减轻焦虑 。
恋父情结与三角关系的冲突
家庭中的三角化关系
在家庭中,父母亲与孩子之间会形成三角关系,这种关系在 恋父情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对三角关系的处理
孩子会试图处理这种关系,减轻自己的焦虑和冲突,但这个 过程并不容易,需要借助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06
恋父情结的展望与教育启示
对恋父情结的展望
深入研究
拓宽研究领域
恋父情结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 需要得到更多的深入研究,以揭示其 内在的心理机制和发展规律。
目前恋父情结的研究领域还比较狭窄 ,可以进一步拓展到其他文化和社会 背景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
探索影响因素
影响恋父情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 括家庭、社会、文化等,未来研究可 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个体的发展。
案例三:情感上的俄狄浦斯情结
总结词
恋父情结可能导致情感上的俄狄浦斯情结 ,女儿对父亲的过度依恋和追求,母亲对 女儿的嫉妒和排挤,以及儿子对家庭三角 关系的反感和排斥。
VS
详细描述
这个案例中,女儿对父亲的过度依恋和追 求导致她无法与母亲建立亲密关系,母亲 则因为嫉妒和排挤而与女儿产生矛盾。同 时,儿子可能会因为家庭三角关系的反感 和排斥而无法与父亲建立亲密关系,从而 产生情感上的俄狄浦斯情结。
简爱的恋父情结
《简·爱》中的恋父情结系别:中文系班级:12级汉语言文学3班姓名:陈容娇学号:B2012012314《简·爱》中的恋父情结摘要:《简·爱》可以说是夏洛蒂·勃朗特的“诗意的生平”,我们在书中可以了解到夏洛蒂的自尊、自立、自爱,同时又可以清楚看到其精神层面上的状态--恋父情结。
本文便是对《简·爱》这一情结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简爱恋父情结《简·爱》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杰出典范,它揭开了女性文学的新篇章:一位其貌不扬、身份低微的家庭女教师实现了自身的爱情梦想,亦宣告了女性独立意识的建立,证实了“自我造就”的非凡价值。
这个主题已经成为《简·爱》的研究主流,这是总所周知的,但是我却是对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产生了兴趣。
简爱爱情观形成的深层原因,归根结底其实就是简爱潜意思里的恋父情结。
首先,了解下我们所说的“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是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在提出来的,也叫“厄勒克特拉情结”。
朱智贤主编在《心理学大辞典》具体解释了“恋父情结”:“恋父情结”是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结。
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把母亲置诸一边,甚至想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其次,我们可以从作家自身的因素进行探讨。
了解过一些资料的都知道简爱在外表上是夏洛蒂的自画像,在精神上是夏洛蒂的理想,就如弗洛伊德所说说:“作家是这样的人:他由于在现实中得不到本能的满足,便从现实转向幻想;在幻想世界里,他尽情地满足情欲和野心的愿望。
” 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企图通过书中的简爱来争取完满的爱情。
因此探讨简爱的恋父情结的缘由我们就必须先从作者夏洛蒂切入。
夏洛蒂的父亲是一个有卓著才华的人,他出版过一些诗集和散文集,激发了孩子对文学的兴趣,他热爱自己的家庭。
在夏洛蒂母亲去世后,他给予幼小的孩子们更多的真挚父爱,鼓励她们智力和想象力方面的兴趣,并允许她们自由阅读各种各样的报刊和书籍。
情结的分类
情结的分类
情结是指深藏在心中的感情,是没有被满足和充分表达出来的情感,它就像一个死结一样,隐藏在你的无意识当中。
心理学上的常见情结种类有以下几种:
1、自卑情结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当一
个人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产生自卑的情绪。
但是,因为自卑会带来紧张和焦虑,所以他会采用补偿行为来获得内心的优越感。
2、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也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6岁
以前的男孩会在潜意识里把母亲当成自己的欲望对象。
长大以后,他
会通过寻找和母亲有相似特征的伴侣,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道德冲突。
3、恋父情结
女儿也会存在对父亲过度依恋,对母亲敌视的心理状态。
一方面,女性可能会对年长的男性或者地位高的男性产生盲目崇拜的心理;另
一方面,女性会排斥自己的母亲,对母亲表现出敌意。
这都是恋父情结的行为体现。
4、约拿情结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约拿情结的概念,意思是一个人会对成长
感到恐惧,从而回避有利于自身成长的行为。
5、弃婴情结
有些人很害怕被抛弃,内心缺少安全感,敏感多疑,在亲密关系中
很容易感到焦虑,这可能是弃婴情结在发挥作用。
弃婴情结的背后,
通常隐藏着一个不够幸福顺遂的童年,比如小时候经常被父母寄养到其他地方,缺少父母的陪伴,没有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
6、未完成情结
对于没有完成的事情,或没有说出口的情感,我们总是会念念不忘,这都是未完成情结在作祟。
那些没有得到过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简单的没有得到,其中还包含了我们强烈的爱恨。
Electra complex
Electra complex伊拉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亦译“恋父情结”。
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概念。
伊拉克特拉(Electra)为希腊神话中人物,曾助弟俄瑞斯忒斯杀母为父报仇。
弗洛伊德认为伊拉克特拉是女孩在2-3岁时具有的一种无意识欲望,其内容是对父亲的爱,对母亲的轻视与敌视,并认为这一情结持续时间长,不易升华。
概述这是一段希腊神话中有名的悲剧。
伊莉克特拉(ELECTRA)是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AGAMEMNON)和王后克拉得耐斯特拉(CL YTEMNESTRA)的女儿。
特洛伊战争结束之后,阿伽门农回国,但被王后和她的姘夫伊吉斯修斯(AEGISTHUS)杀害。
伊莉克特拉就鼓舞她的弟弟欧莱斯提兹(ORESTES)入宫,杀死她的母亲和姘夫。
精神医学家就把这段女儿为了报父仇杀害母亲的故事,比喻为女孩在心性发展上的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
取材伊拉克特拉情结又称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伊德把恋母情结命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
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阿伽门农的女儿厄勒克特拉为替父报仇。
在3-5岁阶段,女性与男孩子相对应,会产生一种现象,即”厄勒克特拉情结“或”恋父情结“。
在性器阶段之前,男女几乎是没有区别的,但女孩子从女性性器得到快乐,并且与其母亲联系起来,到了后来,她的引力从母亲转移到父亲。
弗洛伊德认为,男女孩子间的“奥狄浦斯情结”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由于阉割情结使两者都产生恐惧心理,但女孩子要求解决此情结,男孩子则没有此压力。
事实上,正是这种情结使她进入安全的状态中去,成为正常的女性。
另一方面,她又为失去母亲而恐惧,而且要求取代其母亲而成为父亲的爱物。
但后来她又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以致于到最后才使此情结被驱除掉。
如果女孩子没有安全地解决好这个问题,她们在性格上会产生这样的特征:即女性的虚荣性。
女性往往把自己的风韵评价得过高,而这正是对她原先的那种生理上的劣势的一种弥补。
【行为教育】小心3 6岁女孩“恋父情结”!
【行为教育】小心3 6岁女孩“恋父情结”!【行为教育】小心3-6岁女孩“恋父情结”!父女关系过度亲密并不是好现象,如果父亲在意识到女儿的过度依恋心理后,仍没能根据女儿年龄大小和认知能力的程度调整与女儿相处的方式,就会对她将来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下面故事中的小薇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小薇在老师眼里就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她学习成绩不好,还多次被评选为三好学生。
可是,小薇的妈妈却满腹的苦恼,因为小薇在家里经常可以作出一些叫做人无法认知的犯罪行为。
小薇从小就和爸爸感情特别好,爸爸也很宠她,一有时间就带着她玩。
不大的时候,存有一次爸爸给她穿衣服,小薇很深入细致地对爸爸说道,“爸爸,长大了我必须娶你。
”爸爸妈妈听了也没放在心上。
每次小薇犯下了错误,总是在爸爸面前调皮,以躲避惩罚。
小薇的妈妈认为,父母两个人中必须有一个人唱“黑脸”,否则会惯坏孩子,因此,她对小薇的要求就比较严格,经常扮演严厉的角色。
渐渐地,妈妈辨认出,小薇和她越来越疏离了,存有什么悄悄话也不和自己说道,而是说爸爸,晚上也必须和爸爸睡觉在一起。
开始的时候,妈妈也没有在意,认为小薇这是孩子气的表现,长大了就懂事了。
但是小薇现在已经上初一了,不但没有变得懂事,有些行为反而更让人哭笑不得了。
一次,家里去了客人,小薇对客人的小孩比较礼貌。
客人走后,妈妈批评了她几句,她竟脱口而出:“你有什么了不起,除了眼睛比我大,还有哪儿比我强?”每当父母发生争执时,小薇总是帮忙爸爸一起反击妈妈,特别就是当爸爸责怪妈妈时,她就幸灾乐祸地挥拍。
有一次小薇的爸爸要出差,小薇知道了,坚决不让爸爸出门。
无奈之下,爸爸趁她上学的时候才脱身。
放学回家之后,小薇辨认出爸爸跑了,又哭又闹,硬说是妈妈“Merlebach”,甚至还说道,要是没妈妈,爸爸可以对她更好的。
爸爸走后,无论妈妈怎样关心她,她都冷冰冰的,不理不睬。
而给爸爸打电话时,她又像是变了一个人,神采飞扬,说出的话更是让人吃惊,说她多么多么想念爸爸,爸爸不在家,她觉得没意思等等。
女孩恋父情结的原因与心理
女孩恋父情结的原因与心理恋父情结并非爱情,而大多产生于对父亲的一种欣赏敬佩或者依靠。
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某一年龄段有恋父情结。
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述这一恋父情节,欢迎阅读。
女孩恋父情结的原因解读女人不是通过视觉,而是通过听觉和嗅觉获取信息而性兴奋。
所以男性身上的气味能使女人有安全感。
在这一点上,女人的动物性比男人强一点。
这种感觉通过亿万年的遗传基因演变成女人的一种本能感觉,这种本能感觉就是女人的安全感来源于男人,她只有通过男人才能获得她的最大的安全感,其他方式都属于代偿,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女性即使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如果身边没有男人的话,她也会感到莫名的惶恐和不安,而如果她躺在喜欢的男人怀里就会感到一种安宁,这也为什么女人都喜欢男人拥抱的原因。
女人对男人的最初感觉都来源于父亲,父亲能给她一种经济上的保障,能给她一种无私的呵护,还有威严的惩罚,对外敌的抵抗主要由男人来进行,这些都构成了她安全感的组成部分,是安全感的象征。
但是我们上面也说过,随着女孩的性成熟,父亲这时候又变成了不安全感的根源之一,以至女人发现,所有的男人都是不安全的,都有可能对她构成性侵害。
这时候,男人又是女人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
但随着女人年龄的增长,和父亲只能进行精神上的沟通,隔阂和性的不信任也在产生。
这时候就出现了安全感分离的问题,但女人在其他男人身上并没有得到安全感。
这就造成了女人对男人的矛盾心理。
这种安全感分离情结,既信赖又提防是随着女人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对父亲的感觉变化而产生的。
进而扩大到对所有的男人都是这种感觉。
这种感觉变化经过百万年女性的基因遗传,已经变成了女人的本性。
但父亲的生物场(非理性的)对女性一直存在并始终给女性以安全感。
从女人角度看,男人一直具有两种矛盾的身份,就是女人的侵害者和保护者,这在其成人后仍然如此,所以通过百万年的遗传基因的延续,不安全感和安全感都来源于男人也就可以解释了。
有时候,不是理智和思维能决定生物场的感觉的。
恋父情结文档
恋父情结引言恋父情结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指的是子女对父亲的情感依恋过度或畸形。
在心理学领域,恋父情结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它能影响个体的情感状态和行为表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恋父情结的定义、成因、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定义恋父情结指的是子女对父亲的情感依恋过度或畸形的心理状态。
这种情结可能表现为对父亲的过度倚赖、对父亲的情感过度投射、对父亲的过度依恋等等。
恋父情结通常发生在儿童或成年子女身上,但在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
成因恋父情结的形成通常与个体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有关。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成因:1.缺乏母爱:当母亲对子女的照顾不足时,子女可能会将父亲视为替代品,寻求情感上的满足。
2.父亲的威严形象:有些父亲在子女面前表现出强势和权威的形象,导致子女对父亲产生过度依赖和敬仰。
3.父亲的缺席:当父亲经常不在家或不参与子女的生活时,子女可能会对他产生强烈的渴望和依恋。
对个体的影响恋父情结可能对个体的情感、行为和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情感方面恋父情结的个体常常表现出以下情感特征:•对父亲的过度依赖和依赖•对父亲的情感投射和过度依恋•情感的不稳定性和容易受伤的情绪行为方面恋父情结的个体可能表现出以下行为特征:•缺乏独立性和决策能力•对父亲的意见和指示极度依赖•对父亲行为的不健康模仿人际关系方面恋父情结可能对个体的人际关系产生以下影响:•难以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关系•对他人的情感需求过度依赖•容易在人际关系中出现控制欲和矛盾解决方法针对恋父情结,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个体解决和缓解情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1.寻求心理咨询: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帮助个体了解恋父情结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建立新的支持系统:培养和发展其他亲密关系,例如朋友、伴侣或导师,可以帮助个体稳定情感和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3.接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疗法,可以帮助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情绪模式,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主角即替身母亲_爱玛_中的恋父情结解析
中外文学文化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杨菲菲简·奥斯汀,这位被弗吉尼亚·伍尔夫称为“女性当中最完美的作家”[1],在1815年完成了她的第四部小说《爱玛》,并于同年出版了这部小说。
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就写到:“她(爱玛)母亲很久以前就去世了,母亲的爱抚仅仅给她留下一点儿十分模糊的记忆”[2]。
在看完整部小说,读者会发现尽管爱玛的母亲在小说的一开篇就去世了,但是在哈特菲尔德庄园始终有一位母亲的替身,她拥有爱玛母亲的地位,她履行着爱玛母亲的职责,她是谁?1恋父情结英国社会学家杰弗瑞·高尔认为在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心中都存在着恋父情结———“女主公憎恨并蔑视她们的母亲而嫁给了父亲的替代人”[3]。
高尔发现这个主题在这四部作品中被不断重复———《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
因此,在高尔的看来,《爱玛》中的主人公爱玛也具有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也称“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 ),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在儿童心中存在着一种性本能,这种本能让儿童对同性家长产生排斥,对异性家长则产生爱恋之情,对女孩子来说,这种感情就是爱恋父亲,排斥母亲,也就是恋父情结[4]。
最初弗洛伊德将恋父情结命名为女性俄狄浦斯情结,后来荣格根据古希腊神话厄勒克特拉公主的故事将其命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相传厄勒克特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无论恋父情结的名称如何变化,它的本质是指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即女儿渴望代替母亲占有父亲的爱。
2恋父情结内涵高尔认为简·奥斯汀的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恋父情结有两方面的内容:憎恨母亲并且嫁给父亲的替代人。
但是高尔的发现却不符合小说中的情节,尽管爱玛的确有恋父情结,可并没有伴随着高尔所认为的憎母内容。
爱玛的母亲在爱玛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爱玛对仅给“她留下一点儿十分模糊的记忆”[2]的母亲如何产生憎恨?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的内容主要是女儿渴望代替母亲占有父亲的爱,因此爱玛的恋父情结集中体现在对母亲的替代。
恋父情结
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的含义也称“爱烈屈拉情结”。
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相传古希腊神话,爱烈屈拉公主因母亲与其情人谋杀了她的父亲,故决心替父报仇与其兄弟最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弗洛伊德借此来说明儿童性心理的特征。
认为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
特别是到了性器期发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故埋怨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的爱。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这么释义:“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弗洛伊德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
”2.过度者的表现这是大家听得最多的“情结”:一个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结果,与母亲的关系疏远不说,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乃至婚恋也常常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样的女孩总在有意无意寻找父亲式的恋人,但即使找到了,相处也会成为问题,因为恋父的女孩性格大多内向、娇气、任性,而且往往出现性的阻抗。
3.创伤体验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但他又不同于父亲。
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他”的形象往往更加高大起来,成为无可替代的“情圣”,供奉在女孩记忆的深处。
因为“他”与特定的时期联系紧密,而那个时期对女孩子来说刻骨铭心,所以无形之中,后来者便始终会让女孩觉得缺少共鸣。
4.不安全感在童年期失去双亲中的任何一方,都会严重破坏儿童内心的安全感。
不安全感导致的最直接反应,是防御心理加重,常常拒绝或者回避一切不确定的因素“情结”不等于“爱情”,但是懵懂的女孩分不清,所以,青春期里的特殊情感就变成了“沧海水”或者“巫山云”,令之后的感情黯然失色。
正如桑妤所说,她并不是真的想固着在单身的状态里,但是爱情似乎打了结,总也理不顺,更不消说婚姻。
要想“破茧而出”,只有先解开情结。
青春期的女孩子“爱”上老师,是常有的事,因为身心的发育需要一个寄托“异性崇拜”的对象,而年轻的男老师自然是“近水楼台”。
解读恋父恋母情结
解读恋父恋母情结解读恋父恋母情结”“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也称为“俄狄浦斯情结”和“伊莱莎情结”。
恋父恋母情结的概念在生活中已广为人知,但是恋父和恋母情结是不是就是一种病态,俄狄浦斯情结对婚姻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过度的恋父恋母情结会导致什么样的心理困扰,在儿童幼年时,小女孩渴望得到父恋父恋母情结的概念是指:亲全部的爱,而把母亲排除在外或与母亲竞争父亲的爱;而小男孩渴望得到母亲全部的爱,把父亲排除在外,或与父亲竞争母亲的爱。
这种情形在生活中有时可以明显观察到。
比如,有的小女孩会跑到父母中间把父母分开,或者对爸爸说:“爸爸,你只爱我一个人好吗,”这对,、,岁,,、,岁的孩子来说,只是一种儿童式的无意识幻想,因此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父母如果能够给予合适的回应,孩子就能够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到了青春期就会喜欢同龄的异性,为将来的恋爱结婚打下健康的基础。
但是,如果在这一心理发育期,父母的回应是失败甚至是有伤害性的,这种情结就无法完成,儿童的恋父恋母情结就会受阻,停滞在某一个阶段,到了该恋爱结婚的年龄,被这种情结所困而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如现在的恐婚症,超龄剩男剩女,离婚上瘾的人群中,其中很多人就因为恋父或恋母情结在影响着。
例一:童小姐是某房产公司优秀的经济人,聪明美丽,追求者众,但是时光蹉跎,眼看着快到,,岁了,仍然孤身一人。
张小姐的择偶标准是按照爸爸的类型挑选的。
张小姐的爸爸是一名军官,高大帅气,从小童小姐就很崇拜爸爸,几任男友都是像爸爸这样高大威猛的男孩子,但是最后都分手了,原因就是这些男孩子没有爸爸身上独有的那些特质,比如有责任感,细心,体贴,现在父母都很为童小姐发愁,只是童小姐本人一点也不着急,她说,不出嫁,就和爸爸妈妈过一辈子。
妈妈说:在外面女儿是一个干练成熟的房产经纪人,在家里,根本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小女孩,我们又不能陪她一辈子,怎么能不结婚呢,例二:刘先生离过两次婚了,现在和第三任妻子又是闹到快要离婚的地步。
浅析《简爱》的恋父情结
艺
文艺 生活 L I T E RA T URE L I F E ຫໍສະໝຸດ 2 O 1 3_ 0 l 8
浅析《 简爱》 的恋父情 结
晏资 芬 赵 先栋
( 中国石油大学( 华 东) , 山东 青 岛 2 6 6 5 8 0 )
摘 要: “ 恋父情 结” 是指女儿爱父嫌母 、 想要取代母 亲的复杂情感 。从精神 分析 的角度看 , “ 恋父情 结” 是简爱爱情观
( E l e c t r a C o mp l e x ) ,原 型 为 希腊 神话 中厄 勒 克 特拉 公 主 杀母 、
约翰 的出现无疑在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设置了巨大屏障 。 周 国平在《 谈爱情》 中说 : “ 我觉得 真正 的爱情 , 它里面应 该有一种最重要 的激情 ,就是给予 的激情 ,或者说奉献 的激 情 。” 圣约翰代表一类 自私的婚姻观 , 他对简爱的追求 是基 于 传教者的义务 : “ 我有权要求你——不是为 了我的欢乐 ,而是 为了我主的工作 。 ” 相反 , 罗切斯特代表为爱而结合的婚姻 观, 他能为简爱奉献全部 , “ 他对她爱得非常深 , 非常体贴” 。这种 从比较 中做 出的选择 , 更凸显 出隐藏在简爱心中的恋父情 结。
为父报仇 的故事 。弗洛伊德在《 梦的解 析》 中将 小女孩 “ 爱父
嫌母” 的潜 在 愿 望 , 称为“ 恋父情结” 。 探 究 简 爱 的 恋 父情 结 , 能
四、 从 作 者 经 历 看简 爱 的恋 父
弗洛伊德说 : “ 作家是这样的人 :他 由于在现实 中得不到
本 能 的满 足 , 便 从 现 实 转 向幻 想 ; 在幻想世 界里 , 他 尽 情 地 满
的“ 母亲” , 使 简 爱 一 度 被 亲情 抛 弃 。
父爱的缺席与简爱的恋父情结
父爱的缺席与简爱的恋父情结父爱的缺席,通常是指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陪伴、等方面的不足。
这种缺席分为几种情况,例如父亲长期忙于工作、离异或缺失等。
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由于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和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父爱的缺席会导致孩子在情感、性格和行为方面出现一些问题。
在《简爱》这部小说中,简爱是一个典型的恋父情结的例子。
她对父亲有着强烈的依恋和崇拜,这种情感甚至在父亲离世后依然持续。
在小说中,简爱的父亲早逝,母亲也不在身边,她由姑妈和表兄妹抚养长大。
这种成长环境使得她极度缺乏父爱,并对父亲的角色产生强烈的渴望。
父爱的缺席和简爱的恋父情结之间存在一种矛盾和困境。
一方面,简爱因为缺乏父爱而对父亲的角色产生强烈的渴望;另一方面,她在与男人的交往中不断受挫,这使得她对父亲的情感变得复杂。
这种矛盾和困境对简爱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父爱的缺席使得简爱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
她不断寻找父亲的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但往往事与愿违。
这种不安全感的根源可以归结为父爱的缺失。
简爱的恋父情结也对她的人际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她对父亲的崇拜和依恋使她在与同龄男性的交往中表现得过于独立和强势。
她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但结果却往往使她与周围的人产生冲突。
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可以发现父爱的缺席与简爱的恋父情结之间的矛盾和困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它涉及到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社会文化背景对父爱的缺席和简爱的恋父情结有着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观念中,父亲被视为家庭的顶梁柱和孩子的榜样。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父亲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
这使得孩子们对于父爱的理解和需求也发生了改变。
家庭环境对父爱的缺席和简爱的恋父情结也有着直接影响。
在《简爱》这部小说中,简爱的家庭环境使她缺乏父爱和母爱。
这种成长环境使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并产生了对父亲的依恋和崇拜。
论张爱玲创作中的恋父情结
论张爱玲创作中的恋父情结摘要:张爱玲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海派女性作家,在她的小说中流露着一种微妙的恋父情结。
本文通过分析张爱玲的《心经》等三部作品,结合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婚姻选择,证实并把这种情结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张爱玲的创作有一个新的阅读视角。
关键词:张爱玲恋父情结文学创作童年经历张爱玲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海派女性作家。
她创作了一系列的传奇故事,并把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命名为《传奇》。
张爱玲用大胆的语言毫无忌惮地表现着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和对欲望的渴求。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会发现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心理上都有一种难以让人捉摸的情感,在恋情中难以摆脱父亲对自己的影响,甚至有一些女性形象对于男性的态度是模糊的,带有“父亲式”的幻想,介于亲情与爱情之间,让人一时难以分辨。
通过对其童年经历的了解,我们得知张爱玲是缺失父爱的,也恰恰由于这种父爱的缺失,才造成了她对父爱的渴望,对父爱的向往。
所以在她的内心里,早已镌刻了莫名的恋父情结,对父亲想爱却不得,因而开始自我压抑,这种情感便通过笔下的作品流露出来,从而填补她内心的那片空白。
一、张爱玲的人生经历与写作中恋父情结的形成恋父情结,又名伊莱莎情结、爱列屈拉情结,也被称为伊拉克特拉情结。
其名称来源于古希腊神话,爱列屈拉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的父亲是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母亲是王后克吕涅斯特拉。
特洛伊战争期间,母亲克吕涅斯特拉在阿伽门农外出的时候有了外遇,为了不让丑事败露,于是先发制人与情夫共同设计杀害了阿伽门农。
爱列屈拉在得知真相后,即悲痛又气愤,便鼓舞弟弟俄瑞斯忒斯入宫复仇,最终她和弟弟的计划成功,成功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和情人,成功地为父报仇。
弗洛伊德借用这段弑母为父报仇的故事,最初提出恋父情结的概念,比喻一些女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对父亲所产生的异样情愫和微妙变化。
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单亲家庭的孩子身上。
女生的恋父情节由何而来
女生的恋父情节由何而来*导读:女生的恋父情节由何而来。
人在一定的年龄阶段都会崇拜自己的父亲,而女生更加崇拜自己的父亲,甚至产生了恋父情节,过度的恋父情节可能会造成心理扭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女生的恋父情节由何而来。
*恋父情节是什么?恋父情节中译名为厄勒克特拉情结、爱烈屈拉情结、依莱特接情结,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
通俗地讲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喜欢和父亲在一起的感觉。
在寻找恋人的时候会无意有意的选择和自己父亲有相似特征性格的人。
恋父情结并非爱情,而大多产生于对父亲的一种欣赏敬佩或者依靠。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女孩男孩都可能有恋父情结。
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会在某一年龄段有恋父情结。
*恋父情节还是有一定区别,适当则是有益,过度则是是有害,那要看你如何来区分吗?*正常的恋父情结女孩多数表现于喜欢像父亲一样高大能保护自己的男性,倾向于在未来的生活中寻找像父亲一样能让自己依靠的男性,而那位男性性格或者长相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像自己的父亲。
正常恋父情结的女孩喜欢的是父亲能让自己依靠的肩膀,而不是像过度恋父者一样包含许多因素的爱恋。
*过度的恋父情节女孩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喜欢每天和父亲黏糊糊的在一起,只要见到父亲就会十分的高兴,会忽视排挤自己的母亲,和别人聊天三句不离父亲,喜欢夸耀自己的父亲是个怎么样的人,只要是父亲做什么都是对的。
长大成人之时,女孩懂得抑制自己的会寻找和父亲长相性格十分相似的男性,甚至偏执的会连出生年月日都要相同;而不懂得抑制自己的女孩会企图一辈子和父亲在一起,甚至时不时的会冒出想要将母亲和父亲分离的念头,这往往会造成不伦之恋的后果。
*结论:正常适当的恋父情结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一定的帮助,女孩以后会孝顺有加,且更具婚姻家庭观。
过度恋父的女孩男孩的成长是畸形的,他们不懂得怎样去恨父亲也不会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在他们眼里父亲就是指南针,是权威的象征,过度恋父者往往会十分的依赖父亲,无论多大都不会想脱离父亲的怀抱,也会影响自己和父亲的婚姻家庭。
女孩表现出恋父情结需警惕
女孩表现出恋父情结需警惕如果我们问一个3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你是谁?”他(她)都会告诉你,他(她)叫什么名字。
如果我们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一般都不会答错。
这说明,3岁以上的孩子都出现了两项看来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心理发育。
首先,通过自己所独有的名字,孩子已经能够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
他(她)已经具有初步独立的自我。
也正是在3岁以后,孩子能够初步地自己照顾自己,在生活需要方面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完全依赖。
其次,通过大人的灌输,孩子已经能够分辨男女并能把自己划进男或女的范围。
这就是最初步的性别角色的形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顺利地发育到这一步。
“恋父情结”的机制,《心理学大词典》释义“恋父情结”时指出:“……在性器期,她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因而埋怨母亲并妒忌母亲占有父亲。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性心理的发展,经历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口腔期。
从出生到l。
5岁,动欲区是口,婴儿从吮吸吞咽中感到快感和满足。
第二阶段:肛门期。
从1。
5-3岁,动欲区是肛门,幼儿从排泄中得到快感和满足。
第三阶段:性器期。
从3-6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
第四阶段:潜伏期。
从6-12岁,幼儿的性欲潜伏下来,避开异性,以同性为伍。
第五阶段:成熟期。
与青春发育同步,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
个性发展到“性器期”,混沌初开,开始注意起两性的差异。
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雀雀,站着小便,像只骄傲的公鸡,说有多神气就有多神气,而自己小便必须蹲着,无比委屈,感到矮人一等。
从而埋怨起生她的母亲来;而母亲又是父亲的疼爱对象,于是,在埋怨的基础上又添了一层妒忌。
据研究,女孩这种对母亲的埋怨与妒忌的交织情绪,发展成为反母亲父的“恋父情结”,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家庭里阳盛阴衰;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的亲近;三是女孩个性内向,心理稚嫩,富含“嗲”气。
“恋父情结”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即生理上进入“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仍停留在“性器期”,犹若蝌蚪变青蛙,变成了青蛙却仍留下蝌蚪时代的尾巴,不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恋父情结有哪些表现
恋父情结的表现有哪些?关于恋父情结的人在生活中的表现,很容易被单纯的看作性格问题,而不去思考这背后的原因。
所谓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关于恋父情结的表现,你都清楚多少?
恋父情结在理论上具备的条件
根据弗洛伊德的上述理论,一个有恋父情节的孩子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是女孩子。
2、以母亲自居,并且依母亲的样子行事。
3、她要独占她父亲的爱。
4、她对自己父亲所爱的人常怀嫉妒,特别是对自己的母
亲常怀嫉妒。
恋父情结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1、都二十出头的人还一口一个“我爸爸”,回到家里不
管有没外人,往父亲怀里钻的亲热劲儿谁看了都肉麻。
2、找男朋友必以自己的父亲为最高标准,总在男友面前说:“我爸就不会这样……”
3、对男性有过分愤怒,没来由地怨恨,甚至轻微的暴力
倾向。
4、肆无忌惮地伤害自己爱的人,事后却又撒娇痛哭,用
一切办法挽回,在她们的眼里,男友和爸爸一样,是永远不会记恨的。
恋父情结过度者的症结和表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结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
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
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为内向,且多有娇气、刁蛮、任性,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
恋父情结的症结是女儿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甚至有的女儿已经成年还要求与父亲同床而眠,其结果往往很糟糕,不仅会妨碍女孩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甚至婚恋,即使结婚之后,夫妻感情也难深笃;而且还会影响父亲的婚姻,还可能为
此而酿成家庭悲剧。
1、创伤体验
过早失去父爱的女孩,常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但他又不同于父亲。
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他”的形象往往更加高大起来,成为无可替代的“情圣”,供奉在女孩记忆的深处。
因为“他”与特定的时期联系紧密,而那个时期对女孩子来说刻骨铭心,所以无形之中,后来者便始终会让女孩觉得缺少共鸣。
2、不安全感
在童年时期失去双亲中的任意一方,都会严重破坏儿童内心的安全感。
不安全感导致的最直接反应,是防御心理加重,常常拒绝或者回避一切不确定的因素。
3、极端的内向
在人格上表现为极端的自恋。
如从张爱玲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的这两个极端,一个就是沉默不说话,按照当年看到张爱玲的那些在上海的老作家和她同学的回忆,张爱玲是一个安静得不得了的人,这种安静用文学语言来说就是埋金埋沙的安静,就是这样一个安静得不得了的一个女孩子,当她对父亲的爱被父亲背叛以后,她就恨不得自己死掉,恨不得把母亲杀
死,这种人格便是那种极端自恋的人格表现。
4、性情漠然,懒散。
如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女中读书的时候,据她的老师回忆,张爱玲是一个萎靡不振,一个很懒惰的人。
当时圣玛利亚女校是一个贵族女校,规矩是极严的,比如说你不穿的鞋子,你一定要放到鞋柜里,如果你不放进鞋柜,女舍监就会把你的鞋子拿出来放在走廊里示众,这对女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羞辱性的惩罚。
但是张爱玲极为漠然,她的鞋子差不多每天都会被女舍监拿到走廊里示众。
老师实在看不惯了,就问:张爱玲,你为什么总是这样啊?我忘了。
除此之外,张爱玲的朋友很少,平
日总是一脸的哀愁,对周围的人和事似乎冷淡。
她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是由于那种自恋的特殊人格而造成的一种自我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