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何须拿来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历史维度;自负的时代与困惑从近代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流传下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对待外来的西方文化。
在这之前,特别是鸦片战争之间,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那个时候,他是觉得我们的文明是居于世界的,是最前列的,天朝之外,皆为蛮夷,海外番国,皆为臣属。
是一种非常自信的时代。
法国人布立塞在《1860:圆明园大劫难》一书的序言中所说:“中国当政者,深信其数千年文明及文化优势,他们自认为是天底下唯一的文明。
”我们看一下当时,距离鸦片战争47年前,乾隆皇帝给英王的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就是不需要外来的文明,我们自给自足,拒绝与外界沟通,这就是闭关锁国,用鲁迅先生的话讲就是“闭关主义”。
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枪炮,不仅把中国人的封闭的梦境击碎了。
更重要的是把中国人那种天朝上国的自信也打掉了。
所以就出现了我们今天也会感到困惑的问题。
一个是我们如何面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过时了,要不要保留;面对西方文化,是接受还是拒绝?所有这些问题,即便今天,也充满着各种争议,但是鲁迅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6月4日),针对这个问题,他写了一篇文章。
他用他深刻的眼光,辩证的分析,把一个非常艰深的问题他写得非常通俗、形象。
他的思想、观点即便对于今天也是非常具有启迪意义的。
鲁迅且介亭鲁迅先生大家想必非常熟悉了,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朝花夕拾》里《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他的短篇小说集《呐喊》里的《故乡》、《孔乙己》,我们今天学习鲁迅另一领域的创作——杂文。
鲁迅在他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一生创作的杂文集有16本之多,这里面有与复古派论争的《热风》“五四”后对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的《坟》、有对“五卅”运动与“三一八”惨案中残害几部青年揭露的《华盖集》《华盖集续集》等等,可以说鲁迅的杂文集就是鲁迅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
鲁迅的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鲁迅的拿来主义课文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拿来主义》知识要点
拿来主义教学过程导语——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思考。
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
”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
是的。
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
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
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导语:好莱坞梦工场的美国导演们一定没有读过鲁迅的这篇《拿来主义》,他们却深得拿来主义的精髓:尊重、喜爱中国文化,《功夫熊猫》融合了众多功夫片的技巧,还为阿宝设计了最典型的中国化背景:山水、庙会、面条摊子,他练的是功夫,受伤了去针灸,连阿宝一手端数碗面条的架势也像是地道的中国“店小二”。
以下是本人整理的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拿来主义鲁迅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a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b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c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d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e挂过去,叫作“f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g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h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i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鲁迅《拿来主义》
可以看出,作者在第一部分着重批判“送去”;第二部分深入批判“送去”,着重批判“送去”和“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第三部分着重批判“送来”。这三个部分以破为主,批判逐层深入。其中第三部分列举“送来”的货色与第一部分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相呼应,文章从“送去”
拿来主义⑴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⑵,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⑶,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⑷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⑸,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6〕。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7〕,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⒆,并不就抛在
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⒇。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21),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22),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⑻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往中应当有来有往。
⑼礼节
⑽大方,气量宽宏
⑾
文章《拿来主义》: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阅读
鲁迅《拿来主义》作者:鲁迅加入日期:09-02-03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6),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3‟,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4‟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5‟。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7)。
《拿来主义》原文
拿来主义鲁迅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
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
《拿来主义》课文原文拿来主义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在1923年创作的一篇文章。
本文以拿来主义为标题,探讨了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并对这种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以下是《拿来主义》的原文及鉴赏。
《拿来主义》原文:我们现在有些文人,就叫做拿来主义的。
凡所见所闻,索性只是拿来,模仿一下,修改一改,就用。
其结果,而使他们有了聪明伶俐的名气。
似乎总在他们口口相传中获得一种美丽的力量,忽然而然,成了一股潮流。
我身为文科出身的人物,又生在中国之绝世的困境之时,未免饱以异闻足以悲悯的情感,彷佛没有依靠了。
我三四十年的在都市的生活里,可惜一切信心,除非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总有那么亮人的希望,又因而总有一些可怕的日子。
我和江湖比较过,我赞美巫山奇女子和古人中各色丑恶之徒,皆只发表个人的高尚或光荣。
一点尊严像江湖,没有。
但我不赞美拿来主义。
原因何在呢?恐怕命的最后一字已写在揭不破但却又总要破的这个“理”上,虽然没有斧凿破的恐怕。
古人积累的涌泉,所闻到的蛙声,所见的山光,一时一时局外流人,如苍飛赴耕者之去留间,没有一个真正觉察它们悲愉、恶俗,乖激、暗妩、浅薄、深动,真实地接触它们的地方。
在那新的illumination,但是没有它们,就不见这一奇丽之势。
应该到现在为止!这一种拿来主义横暴跋扈了将近一世纪了。
它几乎赶尽了《杂剧》的曹郎、鲁人。
其陆用的,凡实事一概抄写,仿佯,顺风行舵;其海用的,凡希奇的新鲜的情调,一切请款,小册子,皆取之不穷。
其至繁艳而又巫山,但因它的原则,终究那么嘲笑着自己。
拿来主义只是来拿来,来当覆盆草的,知道为什么么?那是因为中国的文学是一个漩(xuan)涡,在其中,谁要去批判呢?何况,中国现成的东西却太质脆,失了尊严;到了这个时势,人们那么需要哥的笑,怎么去批判拿来主义呢!所以拿来主义可以长存。
所以吗,拿来主义终于有了重要的担子哪!只有拿走的东西才有赏值,否则不过只是碑石之类的——《拿来主义》鉴赏:《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犀利批判的一篇文章。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阅读
鲁迅《拿来主义》作者:鲁迅加入日期:09-02-03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6),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3‟,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4‟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5‟。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7)。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拿来主义》原文: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拿来主义》
鲁迅(1881~193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 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
素材这样运用
国魂——鲁迅 鲁迅在我眼中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化身,一个智者。他冷傲, 孤峻,敢怒,敢言,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他的文章只不 过区区几百篇,其光辉却闪耀了几近一个世纪。他是一个封建 礼教的终结者,一个封建婚姻的背叛者,一个几度沉陷于失望 之中的彷徨者。一篇《坟》埋葬了五千年病态老朽的骸骨,一 篇《呐喊》喊醒了沉睡千年的力量。试问,堂堂中华上下五千 年,如鲁迅一般,三绝史家,又能有几?孔子,孟子,老子, 庄子,韩非……应入同列吧。
2、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的?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
闭关主义
枪炮打开大门 碰了一串钉子
排外
送去主义
古董展览 绘画展览 梅博士出国
媚外
卖国主义
3、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用的什么方法?
尼采:自诩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他发疯而死。 中国:自诩地大物博,崛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只送去,不拿来。子 孙沦为乞丐(亡国灭种)。
鱼翅 鸦片 烟枪烟灯
吃掉 送药房 送,毁掉
喻文化精华
喻精华糟粕并存的文化
喻文化糟粕
大宅子里的遗产
姨太太
摒弃
喻腐朽的封建文化
“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 吸取精华, 剔除糟粕!
阅读第十自然段,完成下面题目:
《拿来主义》课件.ppt
思考:作者是怎样批判“送去主义” 的?
闭关主义 枪炮打开大门 送去主义
碰了一串钉子
古董展览 卖
绘画展览 国 主 义
梅博士出国
对照表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特点 不送不拿
只送不拿
实质 惧外、排外 媚外、卖国
利弊 丧权辱国
文化堕落
割地赔款
主权丧尽
导致送去主义 贻害子孙
拿来主义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爱国 和平交往
③创新,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占有”、“挑选”,是为了推陈出新创造出新文艺。要推陈 出新,就必须勇于批判继承。作者说:“没有拿来,人不能自 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文章结构:
拿 来 主 义
①送古董 ②送古画、新画 ③送梅兰芳(人)
闭关主义 (排外)
有 破
4、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与送去主义类比,进行揶揄与嘲讽
鲁迅名言
• 倘是狮子,自夸怎样 肥大是不妨事的,但 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 羊,肥大倒不是好兆 头。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 作者对于体裁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既从写 作的内容和意图出发,又要考虑体裁形式 的特点和功能,作者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感 触,需要及时抒发己见,但又力求表达的 形象生动,发人深思,便往往采用杂文这 一形式。杂文篇幅短小,写法灵活,或设 喻取譬,或借题发挥,由小见大。所以鲁 迅把它当作匕首和投枪,在后期大量创作 。
1、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进步”实为倒退——反语
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 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一“捧”一“挂”,既写出了他们的媚外求荣的 丑态,又写出了他们的寒伧。
鲁迅的“拿来主义”:要学习敌人的长处
鲁迅的“拿来主义”:要学习敌人的长处鲁迅在杂文《拿来主义》中,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思想和主张,他在此文中说要“拿来”的,主要指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
然而鲁迅在不少杂文和讲演中所说的要“取法”亦即“拿来”的东西,是古今中外一切的好东西,并不限于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
所以,我觉得可以把鲁迅的拿来主义理解为广、狭二义。
狭义的拿来主义,指取法外国的优秀文化和成功经验;广义的拿来主义,更为广泛——凡有益于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东西,不论是古是今是中是外,鲁迅都主张“拿来”。
这个“拿来”是占有,挑选和吸取,亦即取法古今中外一切有用的、有益的、好的东西——“恰如吃用牛羊,弃去蹄毛,留其精粹”。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全集》,第6卷)关于“拿来”的路径,鲁迅有一个思想很值得重视:只要是好的东西,哪怕它的“出处不好”,也应该“拿来”;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好的东西无须纠结其来源是哪儿,“拿来”便是。
过去人们对鲁迅的这个思想关注不够,其实这个思想十分重要。
姑举几条散见在鲁迅杂文和其他资料中的鲁迅语录。
一、要学习敌人的长处。
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一文中说:“即使并非中国所固有的罢,只要是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
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
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模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模仿’绝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模仿’的。
”(《且介亭杂文》)鲁迅认为,谁有优点,就应该向谁学习,谁有优点,谁就是老师,哪怕这优点是敌人的,哪怕这老师是敌人。
鲁迅的这个观点,可谓彻底的拿来主义。
日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之所以相当精良,是因为他们模仿了先进的西方工业国,中国想赶超日本,首先就要学习日本的“会模仿”。
会模仿,就是一种拿来主义。
日本人是很懂拿来主义的,他们搞明治维新就是模仿西方,结果使日本很快强大起来。
鲁迅《拿来主义》优秀-2022年学习资料
语言揣摩-分析下列语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1、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 ”实为倒退—反语-(作用:讽刺辛辣,妙趣横生-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 ,叫做“发扬国光”。-一“捧”一“挂”,上-既写出了他们的媚外求荣的-丑态,又写出了他们的寒伧。-讽刺(憎 溢于言表-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讽刺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4、尼采究竟不是太阳, 发了疯。-与送去主义类比,进行揶揄与嘲讽
·以尼采为例是要论述什么道理。-·尼-只是给予,不想取得-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永远贫穷落 -·运用类比论证的手法,论述送去主义的严重后果
“抛给”“抛来”“送来”“送去”各指什么意-思?-“抛给”是有目的、带恶意的输出。指帝国主-义的经济文化侵 -“抛来”是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 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送去”的“送”,表现了一种态度,此指国民-党政府的卖国行径,表现了其卖国 荣的媚态;
学习重点:-①把握文章的观点、思路和结构。-②揣摩语言,领会词语的讽刺意味,-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③-学 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其作品表现了对中国-国民素质的深入探索,对-多种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 神。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一、本文的论题是“拿来主义”,但在前半部-分却多论述“送去主义”,那“送去主义”-有哪些表现呢?作者又是如 批判“送去主义”-的?-问题1明确:具体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 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问题2明 :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一“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 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拿来主义》何须拿来
发表时间:2018-07-26T15:29:19.27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6月作者:李舟辉[导读] 教学《拿来主义》,就应该立足文本,拓宽教材,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探索
李舟辉浙江省舟山市普陀第三中学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如何突破以往的阅读课上预习提示先入为主,教师依照教参现蒸热卖,媒体课件喧宾夺主的旧模式、老套路,把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堪称论述类文本的经典作品。
但即使是这样的作品,学生阅读起来还是感觉有诸多障碍,无法理解,更谈不上综合分析了。
这时候,如果教师拿来预习提示先入为主,那就是教学的失败;这时候,如果教师拿来教参现蒸热卖,那就是教学的失败;这时候,如果教师拿来媒体课件喧宾夺主,那就是教学的失败。
所以,《拿来主义》何须拿来。
教学《拿来主义》,就应该立足文本,拓宽教材,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
就这一观点,笔者在实践中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提供阅读主题还是发挥阅读主体?
论述类文本的内涵较为深刻,尤其像《拿来主义》此类作品,它的内涵是非常丰富而深刻的。
因此,教学时,我拿来主题式阅读法。
主题式阅读就是教师针对文本设置相关的阅读话题,帮助学生寻求阅读理解的最佳突破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的方法。
最初,我认为,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文本,对其还不甚了解、无从下手的情况下,这是非常有用的。
如:为了更好地阅读《拿来主义》,我为学生分别设置了“所有的主义都是好的吗?”“哪个主义更好?”等话题,让学生围绕阅读主题,走进文本,接触文本,以自身的情感、经历、眼光、角度去体验文本,分析文本,并对文本做出个性化的反应。
但是,实践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在教师设置的主题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学生的阅读依旧是被动的,解答式的。
究其原因,我发现,任何作品的价值,最终还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体现的。
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作为教师,应该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阅读个性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作为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并以他们自己对作品、对作品中特别喜欢部分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个性化视角切入文本,找到自己的阅读主题,并以自己的解读方式实现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事实证明,由于学生的个性、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等诸多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他们对阅读文本的兴趣点、感悟力的个性化差异。
当文本与个性鲜明的阅读主体联系起来时,就会产生独到的阅读视角。
比如,我的学生对《拿来主义》中语句的幽默感和语言的讽刺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读之后,感觉到鲁迅先生写得很轻松,很幽默。
其中有一位同学指出,《拿来主义》的幽默,在于语言带有讽刺性,于是,以“《拿来主义》中的讽刺”为阅读的切入点,来探讨作品的深刻内涵,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阅读主题。
也有同学发现,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总是让人在获得喜感的同时,有一种忧伤、悲凉和惆怅,总感到鲁迅所批判的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中笼罩着一层历史的雨雾,挥之不去的阴冷与悲苦。
尤其是作品的中间部分: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总让人感到作者鲁迅是在无可奈何中强颜欢笑,他笔下描绘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于是,这位同学认为,阅读这篇文章,可以以“《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使我们认识到当时中国的屈辱和媚外吗?”为主题来看作者的创作意图。
不得不承认,学生如此个性化的阅读视角,真是让我在阅读教学的思路上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二、钻题阅读还是专题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传统的模式往往是教师设置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钻研、探讨。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受高考教学目标的限制,按照“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些要求去组织学生钻研问题,理解分析。
在《拿来主义》教学中,实际操作的结果只能是教师拿来教参现蒸热卖,学生笔记做得认真,考试时却是一头雾水。
这种情状下,不妨让我们尝试作鲁迅及作品专题的深入探讨研究。
学生的阅读经验被彻底激发。
就“鲁迅作品”而言,大多数同学小学时熟悉《少年闰土》;初中时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和<山海经>》等,了解了许多故事和人物,感知了鲁迅其人其作。
对这些阅读材料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鲁迅”,评价“鲁迅作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认识到,《拿来主义》这一课的阅读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动学生先前的阅读经验,形成专题,它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鲁迅的一些思想和他的经历,在专题式阅读中得到了很好的渗透和强化。
在阅读中,有些学生便深刻体会到少年鲁迅和中年鲁迅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无疑让学生感受到世事的变迁,这中间鲁迅先生又经历了怎样的中国历史社会?因而铸就了鲁迅犀利的个性,使得他的论述文本显得如此深刻。
二是形成了鲁迅及其作品专题后,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鲁迅论述文章的语言魅力。
专题式阅读积累了鲁迅的多篇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对比论述类文本和叙述类文本,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其论述类文章的语言魅力,从而强化学生对于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对比、讨论、争辩过程中,逐步提高研究整理、合作争鸣、发展创新的思维品质和阅读表达的综合能力。
为了更好开展《拿来主义》的教学活动,我引导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些阅读专题。
如,对鲁迅,根据他的主要作品的不同文体设置阅读专题:“鲁迅小说研究”、“我看鲁迅散文”;对于鲁迅杂文的阅读,可以在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指导,如,看鲁迅杂文,一定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学鲁迅杂文,一定要学习他的批判精神和他反映社会现实的独特方法等。
有了专题,何愁解读不了鲁迅;有了对比,何须拿教参说事?
新课标下的学生学习资源是无限丰富的,教师教学资源也是无限丰富的。
如果拿来这些无限丰富的资源去开展阅读教学,而不把自主权交给学生,恐怕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以,教师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中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的应该是符合学生学情的内容和形式,拿来的无益于学生,何须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