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构建主义和认知负荷理论,具体分析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指出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大多数学校硬件建设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借助于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按照教学要求通过屏幕显示,并通过使用者和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任务。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能对教材进行准确的、生动的展示,能将抽象的观念和事物具体化,也能将课节知识系统化。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能将教训内容多维化呈现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讲解者。也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课件的制作者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无论是从教师的“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学”的角度来看,利用多媒体上课。确实起到了优化课堂、整合资源、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
出来,如信息的过量载入、课件的华而不实等等,下面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1. 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
1.1 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新课程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很多英语多媒体教学中,课件成了一节课的主体。教师按照课件被动的“放”。学生按照课件被动的“看”,教师和学生都丢失了自己。这类多媒体课尽管采用了新的教学手段,但是教学理念、方法仍然是陈旧的,仍然是“填鸭式”教学,只不过是变成了更为先进的“电灌”。知识点往课件上一罗列,然后一张一张幻灯片往下放,成了惯用的模式,从教学过程中根本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性,“穿着新鞋走老路”。
1.2 照搬下载课件,缺少“同化”
近几年,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上可供使用的英语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由此也就出现了课堂教学对这些课件的依赖,有些甚至原封不动地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上。这种“拿来主义”,不仅忽略了对学生的具体学情的分析,也缺少教师在教学风格上的“同化”,整节课显得生硬、死板,有些甚至会出一些类似于讲授者都不理解课件制作者意图这样的“硬伤”。
1.3 盲目追求信息量,忽视学生认知负荷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实就是利用多媒体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元素结合起来,利用听觉和视觉使学生加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纯正发音的语言环境。也正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所具备的这些特点,导致部分教师扩大化了多媒体承载的信息,盲目的追求信息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使学生不停地在听与记的过程中来回奔波,甚至顾此失彼,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信息量过多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增加的一些无义信息,比如点击鼠标的声音、只起点缀效果的动画图片等等这些信息与授课无关,但是却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起到了反作用。
1.4 方法手段单一,缺少情感交流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即使是在教学过程中,交流仍然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活动。而使用多媒体教学,由于教师要操作多媒体设施,只能坐在操作台后面授课,这样就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教师也不方便使用表情和手势来表达思想,降低了讲课的感染力。另一方面,由于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就很少使用粉笔来写板书。一节课堂中的教与学并不仅限于知识点,好的板书也可在无形中感染学生。所以很多利用多媒体上课的通病就是师生间缺少情感的
交流,课堂生硬呆板。
2. 具体对策及分析
2.1 更新理念。明确重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将重点转变到“教学生学”上。教学理念上的转变最终是要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再具体一点就是要落在教学过程的主要承载体――教学手段和多媒体上。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课件的设计也应该符合这个理念。
2.2 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整合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下载的课件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再加工。口语好的教师可以不用课件里的语音,板书好的教师可以减少课件里的呈现改为黑板手写。更主要的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方式。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式,别人课件里呈现出来的思路和方法不见得适合自己,就像每个工匠一定有适合自己的顺手工具一样.“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学也一样,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整合课件。
2.3 依据认知规律、科学设计课件
斯威勒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认知负荷理论。
所谓认知负荷,是指加工特定数量的信息所需要的心理能量水平。随着所要加工信息数量的增加,认知负荷也会相应的提高。认知负荷主要来源于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等内在特征(内在认知负荷)或材料的外在呈现方式(外在认知负荷)。前者由材料本身性质决定,难以人为改变;而对于后者,则可通过重组信息进行改变,合理设计信息呈现的方式会降低外在认知负荷。所以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消除过量的信息输人,删除幻灯片上那些用于解说的文字而仅保留要点。
2.4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认为:人一般可以记住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的内容的70%。英语学科的特点就是说、写和阅读,所以应该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演讲、表演、辩论等等。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训学生的多种能力。
综观多媒体教学,的确为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教学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不可否认,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斯威勒教授今年初曾断言:“PPT的使用已成为一场灾难,是该抛弃它的时候了。”不过这些言辞是针对那些一边从投影屏幕上逐字逐句地读,一边作演讲的人。其实问题并不在于工具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