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学生评估与案例分析
随班就读教育案例小学(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班就读教育是指将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安排在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并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以某小学为例,讲述一位特殊儿童在随班就读教育中的成长历程。
二、案例介绍(一)学生情况小华(化名),男,10岁,患有自闭症。
小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在学习上,小华的成绩较差,尤其是数学和语文,经常出现错别字、计算错误等问题。
此外,小华还伴有自言自语、情绪波动大的特点。
(二)教育现状小华所在班级共有40名学生,班主任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
在了解到小华的情况后,班主任积极与小华的家长沟通,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措施,帮助小华融入班级。
1. 个别辅导:班主任每天课后为小华进行个别辅导,针对他在学习上的困难进行针对性指导。
2. 同伴互助:班主任鼓励班级同学帮助小华,如一起完成作业、互相提醒等。
3. 心理辅导:学校安排专业心理教师对小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调整心态,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4. 家校合作:班主任定期与小华的家长沟通,了解他在家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方案。
三、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华在随班就读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学习方面:小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在数学和语文方面,错别字和计算错误减少。
2. 社交能力:小华的社交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主动与同学交流,参加班级活动。
3. 情绪管理:小华的情绪波动得到改善,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4. 自信心:小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案例反思1. 关注特殊儿童的需求:随班就读教育需要关注特殊儿童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 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随班就读教育成功的关键。
班主任、家长、任课教师需要共同努力,为特殊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3. 专业支持:学校应加强对特殊教育的专业支持,如配备专业心理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等。
随班就读学生个案分析精编版
夏某某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是:有学习的意识,能在课堂上基本遵守纪律。
具体表现为:第一,在数感方面,能理解简单的自然数表示的含义;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简单数的大小(如5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能用数进行简单的交流(如能用数字说完整的话)。
第二,在空间观念方面,能认识基本的简单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能采用简单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具体位置(如第几组、第几排)。
第三,在统计观念方面,能收集简单的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汇总(如小组内收集同学的喜好等)。
第四,在应用意识方面,能认识到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夏某某在数学学习中的劣势是:由于其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对数学的学习一般会感到十分困难,常常表现出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注意力极不稳定、学习效果差等。
第一,数学学业能力总体水平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数学学业能力会有所提高。
第二, 在数感方面看,具有一定的数与运算能力,经过练习可达到一年级学生的水平,她学习方式比较机械化,难以掌握理解性、应用性知识点(如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数学基础薄弱,难以转变思维方式建立方程概念。
第三,在空间观念方面看,学生能够分辨简单几何图形、不能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但由于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几何应用能力较差,容易混淆几何概念。
第四,在统计观念方面看,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计数,但难以从众多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缺乏综合应用能力。
第五,在应用意识方面,面对实际问题,不主动用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不能实际运用到生活当中。
障碍影响:基于以上的原因,针对该学生的情况提出了适当的建议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安排她进入班上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轮流让孩子在生活上对他进行帮助。
2、调整教学内容、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加深对数理解、借助实物帮助随班就读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结合现实生活体验训练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能力等,对他们进行的数学教育应当多提供运用其触觉、听觉、视觉以及肌肉感觉的活动或训练。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引言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为有各种发展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随班就读这一教育方式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随班就读是指将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带入普通教育学校的普通班级中,与非特殊学生一起学习和生活。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有利于特殊教育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普通学生对特殊群体的理解和尊重。
本文将通过对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案例分析,探讨随班就读对特殊教育学生的意义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教育困境、特教学校的支持措施以及他们的发展情况。
本文也将提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建议,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字数要求: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案例分析,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情况和困境,探讨特教学校支持随班就读学生的措施的有效性,并分析随班就读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发展和意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旨在为特教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同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通过研究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及其发展情况,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在随班就读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情况分析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是指那些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过一定时间特殊教育训练,但在康复、融合教育理念的推动下,逐渐转入普通学校,与正常学生随班学习的特殊教育学生。
这类学生之所以被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是因为他们在知识学习、生活自理和情感交流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通常会接受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教师会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和辅助教学措施。
学习困难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案例分析
学习困难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案例分析1. 引言研究困难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是一种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研究需求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宗研究困难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学案例,探讨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2. 案例描述这名学生名叫小明,就读于一所普通小学的四年级。
小明在全班研究中遇到了困难,特别是在数学和英语方面表现较差。
他理解力较弱,容易分心,缺乏自信心。
在传统的大班教学中,小明经常跟不上老师的进度,造成了落后感和沮丧。
为了解决小明研究困难的问题,学校教育部门采取了个别化教学方案。
首先,通过对小明的研究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定了他的研究特点和问题所在。
接下来,为小明制定了一份个别化研究计划,包括了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3. 个体化教学实施在个别化教学开始前,老师与小明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了解他的研究目标和需求。
在个别化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了一系列针对小明的教学策略:- 分散注意力的管理:老师通过调整教室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帮助小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分散注意力的管理:老师通过调整教室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帮助小明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 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根据小明的研究水平和能力,老师为他量身定制了适合他的研究内容。
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根据小明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老师为他量身定制了适合他的学习内容。
- 小组合作研究:通过让小明与其他同学合作研究,促进他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让小明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促进他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 切实的反馈机制:老师及时给予小明研究表现的反馈,包括鼓励和提出建议。
切实的反馈机制:老师及时给予小明学习表现的反馈,包括鼓励和提出建议。
4. 效果评估及反馈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教学,小明的研究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他在数学和英语方面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更好的研究成绩。
其次,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对研究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除了研究成绩的改善,小明在个别化教学中也获得了其他成长。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引言特殊教育学校是为具有身体、智力、情感、语言、学习障碍等特殊情况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学校。
随班就读是指这些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有机会参加普通学校的课程和活动,与普通学生同班学习。
随着社会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关注和关爱不断增加,随班就读的教育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实践。
本文旨在通过对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案例分析,探讨他们的特点、教育需求、家庭支持、教育环境以及未来发展,为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特殊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深入研究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案,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身潜能,融入社会生活,实现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和需求,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通过分析学生的特点、教育需求、家庭支持、教育环境和未来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支持措施。
通过对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可以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特殊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和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
2. 正文2.1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分析1. 学习困难:这些学生往往在学习上有较大的困难,可能是由于智力发育不足、学习障碍等原因造成的。
他们需要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支持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2. 沟通障碍:部分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可能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或沟通障碍的情况,这会影响他们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需要特别的教学方法和支持来帮助他们改善沟通能力。
3. 情绪问题:由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部分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可能存在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对这些学生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随班就读个别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班就读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模式,旨在让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促进其融入社会。
本文以某小学一年级随班就读学生小明为例,探讨随班就读个别教育案例。
小明,男,8岁,患有自闭症。
小明从小聪明伶俐,但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
在幼儿园时期,小明就表现出明显的自闭症状,如不与同学玩耍、不主动回答问题等。
进入小学后,小明随班就读,但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
二、案例分析1. 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当老师提问时,他往往不主动回答,即使回答也是零散、不完整的。
此外,小明对于课堂纪律也不够重视,经常在课堂上走动、大声喧哗。
2. 小明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小明不善与人交流,缺乏合作意识。
在课间休息时间,他很少主动与同学玩耍,甚至对同学的邀请也置之不理。
在小组活动中,小明往往独自完成任务,不愿与他人合作。
3. 小明在生活自理方面的表现小明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如穿衣、洗脸、刷牙等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
在校园生活中,小明常常忘记携带学习用品,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
三、个别教育方案1. 课堂教育(1)针对小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加强课堂纪律,培养小明的自律意识;- 适当调整教学进度,给予小明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知识。
(2)针对小明回答问题不完整的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鼓励小明主动回答问题,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小明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引导,帮助他逐步完善答案;- 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明的兴趣爱好,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 人际交往教育(1)培养小明的合作意识,让他学会与同学交往。
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鼓励小明参加课外活动,拓宽其兴趣爱好。
通过参加活动,小明可以结识更多朋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生活自理教育(1)培养小明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小学生随班就读案例
小学生随班就读案例随班就读案例---让XXX扬起自信的风帆一、案例描述又是一节英语课,照例我要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一个又一个,同学们读得令人非常满意。
轮到XXX(一个随读生)了,只见他怯怯地站起来,声音小得几乎让人听不清,而且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都要重复好几次。
同学们等得不耐烦了,“老师,别让他读了,真让人着急!”说实话,他的朗读确实让人很是着急,此时,我真想让他坐下,就在我即将把“就读到这里吧”说出口时,猛然间,我看到了XXX那种努力的表情。
或许是因为太想把书读好了的缘故,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丝丝汗水。
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机会呢?在我心里一个声音对我说。
对,就给他一个机会!于是,我回过头,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相信XXX一定会读好的,我们给他一个机会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于是,在大家的期待中,XXX又一次鼓足勇气读了起来。
虽然,他读得仍然有些结巴,但是,此刻再也听不到同学们的埋怨声了。
而且只要是他读错了,同学们就会马上帮他纠正。
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XXX 终于把一个小对话读完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了掌。
这时,我从XXX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我抚摸着他的头,说:“XXX,你真棒!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读得更好!”XXX使劲地点了点头。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检查读课文时,XXX能带给大家惊喜。
同时,我也发现,他与同学的交流也多了,很多男同学都和他交上了朋友。
而且,还时不时地向我敷XXX的其他变革:“老师,XXX比XXX还多呢。
”“XXX做值日可认真了。
”每当这时,我都庆幸当初做的决意。
忽然有一天,XXX拿着一只崭新的铅笔,对我说:“老师,这个送给您。
”“老师不要,你留着写作业吧……”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早已跑远了。
望着他远去的身影,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二、案例分析。
随班就读优秀案例
随班就读优秀案例一、案主情况分析(一)学生基本情况2023年9月,五年级伊始,安某(化名)转学来到我们班级,属于随班就读学生。
安某是一名重度听力障碍儿童,由于情况特殊,导致语文入学考试成绩惨不忍睹,连最基本的日积月累填空题都空着,作文也一字未写。
办理转学手续时,我跟安某爸爸进行了交谈。
她爸爸心灰意冷地说:“孩子学习方面脑子‘不开窍',听力也越来越差。
我们家庭情况也比较特殊,妈妈常年住院卧床,不与孩子住在一起。
”经过进一步深入交谈了解到,孩子听障,母亲卧病,生意失败,安某的家庭情况最近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
爸爸为了家中生计已经是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孩子的身心成长。
另外,父亲虽然很渴望安某能够像普通孩子那样跟上正常学习进度,但是几经尝试下来,发现听力障碍已经影响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智力发育也比同龄人迟缓许多,已经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抱任何希望。
(二)主要问题及分析文化知识方面1、上课不拿书,不听讲,不举手发言,经常上课睡觉。
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目标性和持续性。
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弱。
记忆力落后,同样的背诵内容需要用正常学生的五倍时间左右。
3、上课不跟同桌合作,不听从同桌提醒;不参与小组合作,不服从小组长管理。
(三)心理和行为习惯方面1、性格内向自闭,不能主动与同学交往。
2、比较自我,没有集体观念,不参与学校活动。
3、没有人生目标,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缺乏自信心和自我约束力。
4、不能直面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能够接受。
二、教育教学训练目标1、对于转学生,首先要解决的是入学适应问题。
普通孩子转学后适应环境还需要一段时间,更何况有听力障碍的安某。
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初步树立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培养自我约束能力,3、用友情和师爱来感化安某,激励她走出封闭的内心,主动去进行人际交往。
并能够进一步尝试去表达情感,回馈别人给予的情感。
随班就读学生个案分析
随班就读学生个案分析学生个案分析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方法,以便了解学生的背景、能力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提供基础。
下面将对一名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个案分析,以便更好地帮助他实现学习目标和发展需求。
个案分析对象:小明(化名)背景信息:小明是一名12岁的初中生,他是一名随班就读学生,有学习障碍。
小明的家庭环境稳定,父母对他的学习非常关注,经常鼓励他努力学习。
小明热爱艺术和音乐,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学习能力和需求分析:小明在学习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阅读理解困难:小明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对于长篇文章和抽象概念的理解有困难。
2.数学思维薄弱:小明在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相对薄弱,对于数学公式和问题的理解和应用有困难。
3.写作表达困难:小明的写作表达能力较弱,经常难以组织语言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结构和文法有错误。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小明的学习能力和需求,可以制定以下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1.针对阅读理解困难:-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阅读材料,结合练习和评估,帮助小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小明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如预测、推理和总结,帮助他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组织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小明的阅读和交流能力。
2.针对数学思维薄弱:-创设具体形象化的数学问题,帮助小明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提供更多的数学实践和应用活动,帮助小明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他的数学思维能力。
-鼓励小明参加数学俱乐部或竞赛,培养他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
3.针对写作表达困难:-引导小明进行头脑风暴,帮助他整理思路并确定写作主题和大纲。
-针对小明的语言表达问题,提供一对一的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他改善写作结构和语法错误。
-组织写作分享活动,让小明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他人的评价,提升他的写作自信心。
除了以上具体措施外,还需要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同合作。
家长应对小明的学习和发展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
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摘要】本文将对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进行分析。
在背景信息部分,将介绍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背景和特点。
通过学生个案分析,将深入探讨不同学生在学习和适应上的具体情况。
教育方案和成效评估部分将评估学校制定的针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案的有效性。
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合则是探讨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的支持和融合情况。
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以期为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和指导。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中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问题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背景信息、教育方案、成效评估、家庭支持、社会融合、心理健康评估、总结。
1. 引言1.1 介绍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分析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实践,旨在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
通过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参与普通学校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社会融合。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情况,包括他们的背景信息、个案分析、教育方案和成效评估、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合、以及心理健康评估。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需求,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支持和服务。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背景信息本文将对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其背景信息、学生个案分析、教育方案和成效评估、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合、心理健康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详细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需求及其成长路径,为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介绍背景信息时,首先需要明确特教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定义和范围。
随班就读学生个案分析1
随班就读学生个案分析
现状分析
xxx两只耳朵都佩戴者助听器,无法离开助听器的帮助。
说话声音非常小,也不喜欢和别人交流。
这学期主要学习乘法口诀,背口诀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背出来,到xxx的时候,虽然也能背,但是,声音总是越背越小。
下课的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但常常奔跑,推搡。
发现了之后及时叫住他,但是也记不住。
采取措施
在进入到二年级之后,小朋友的身高的陆陆续续的往上长,柳云镇小朋友已经从班级中最高的,慢慢和同伴一样,座位也给他安排在了第一排。
和他说话的时候,每位老师都将自己的声音放大,并且放慢。
班上有活动的时候,也会让他一起参与。
有时间的时候,和小朋友面对面的交谈,虽然有时候有一点无法交流的感觉,但是,也在不断的进行着。
学习中有任何困难,都有小朋友及时的伸出援助之手。
学校中有各种特困生补助,也都有他的名额。
让小朋友感受到老师,同学,甚至整个社会都在对他时刻的关注。
希望他能大声的和人交流。
之前有一次,上课铃声响了,小朋友都往教室里赶,xxx小朋友无意间被后面的小朋友碰到,摔了下来,将嘴唇摔破了,小朋友的家长,及时带xxx上医院,及时治疗。
并且双方家长合理沟通。
经常关心。
也再一次给全班所有小朋友一个预警。
下课不能奔跑。
事后也和xxx 再次交流
处理效果
通过摔倒的事件后,xxx下课奔跑嬉戏的情况有所好转,能够文明游戏,和同学交流。
虽然现在上课说话声音还是很小,和老师交流还存在问题,但是,柳云镇比上一学年,又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班就读小学生个案分析
随班就读小学生“不良读书习惯的纠正”的个案研究一、研究对象赵凌男五年级,他在班级里是一个极不爱读书的孩子,一提起读书,他的两眼就黯然失色,课堂上,总爱摆弄小玩意,课桌就是百货摊,老师的讲课就是她的背景音乐,只要老师一开始讲课,她就开始摆弄,实在不耐烦就和同位说话,或者打扰前后位。
他的注意力很少放在读书上,经常以上厕所为借口,溜出教室。
凡是老师要求有关读书的任务,他一定不完成,一个学期各科读写背的作业不完成已是家常便饭,考试成绩均为超过2-30分,据了解,在家里最多看一下漫画书,大部分时间就是看动画片。
面对这样一个极不爱读书的孩子,非常具有典型性,我决定把她确定为研究对象。
二、原因分析(一)、自身因素由于赵凌从小就没怎么接触过图画书,一入学,所学的生字掌握不牢固,学过的大部分字都不认识,读书就比较吃力,他自我管理能力差,又不求进取,读书就成了他的心理压力,渐渐形成了抵触、畏难情绪,于是就会采取种种理由逃避读书行为。
(二)、家庭因素赵凌生下来就天生有生理毛病,他的父母觉得很是对不起孩子,待他特别有爱心又严格,赵凌长期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家里,爷爷奶奶更是对孩子溺爱、骄纵。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他极其放纵自己的行为,助长了她他的不良习惯。
(三)、学校因素由于有时不当的教育措施使她陷入恶性循环中。
有的老师不了解他的情况,面对全班的教育,疏忽了对他的个别教育,看到问题,只是严格批评,惩罚,治标不治本,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
赵凌发现不完成作业、不读书,结果老师也拿她没办法,于是更视读书为儿戏。
行为更加恶劣。
三、疏导方法(一)、确定跟踪研究方案对赵凌当前的典型状况,我们决定进行跟踪研究,并制定方案。
首先每天都要根据他的随机情况认真积极地采取教育措施,让教育围绕如何让他喜欢读书展开,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
另外创设氛围对他进行行为训练,通过强化训练,督促她的读书习惯的养成。
(二)、辅导经过1、让儿童诗走进心灵让儿童诗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是在读书习惯课题的研究中令老师满意的决策,儿童诗贴近孩子的心灵,语言简洁,适合读背。
随班就读孩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班就读是指智力障碍、自闭症、脑瘫等特殊需要儿童在学校与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案例讲述了一位智力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期间,教师如何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他融入班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故事。
二、案例描述(一)学生情况小杰,男,12岁,智力障碍儿童。
由于出生时患有脑瘫,导致他的智力发育迟缓。
入学前,小杰只能进行简单的交流,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在学校,小杰常表现出焦虑、易怒的情绪,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班级情况小杰所在的班级共有30名学生,其中普通学生28名,智力障碍儿童2名。
班级教师具备特殊教育资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有一定的经验。
(三)教育目标1. 帮助小杰适应学校生活,融入班级。
2. 提高小杰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3. 培养小杰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
三、教育措施(一)情感关怀,建立信任关系1. 教师主动与小杰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拉近师生距离。
2.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小杰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鼓励。
3. 邀请小杰的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沟通。
(二)个性化教学,关注个体差异1. 针对小杰的智力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其学习难度。
2.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激发小杰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小杰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其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生活自理能力培养1. 教师示范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脸、整理书包等,让小杰模仿学习。
2. 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小杰适当的指导,帮助他逐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定期开展生活自理能力比赛,激发小杰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积极性。
(四)同伴互助,促进融合1. 鼓励小杰与普通同学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生活经验。
2. 组织班级活动,让小杰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长,提高自信心。
随班就读生案例
随班就读生案例凌桥中心小学叶红芳一、案例介绍:小Y,三年级学生。
该生是班中的随班生,平时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会自说自话站起来影响别人,或者站起来将脚放在凳子上跪着玩,有时做小动作,听课时东张西望,但教师请她回答问题时,她却两眼茫然,教师将问题复述后,她依然如此。
另外,在写作业时,她很容易将生字写错,多笔划少笔划,听写时,常常会写错很多词语。
通过家访与家长多次沟通后了解到:该生在家不怎么捣乱,但是每次回家都不知道家庭作业是什么,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最喜爱的活动是看电视。
通过反复观察,该生智力发展水平一般,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听觉记忆方面发展不协调,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低下。
可以看出,该生学习存在障碍,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但该生与老师交往时,有礼貌,与同学能和睦相处,做卫生时态度积极,就是一接触学习,与其他孩子就不一样了。
二、矫正措施: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而且程度较深,因为轻度学习障碍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不大。
该生需要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不断矫正,通过与家长沟通、商量,达成共识后,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对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与激励,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很多任课老师在班中上完课后,都到有同样的感受。
课后,我经常找该生谈心,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望:做个爱学习、守纪律的好孩子。
有时,我上课遇到她站起来东张西望时,我悄悄走过去,用双手扶着她坐下,并用眼睛看着她,她马上坐端正。
过一段时间,与她交流一次,指出她做得好的地方,与老师拉勾,共同努力。
2、在班上有意识地开展活动。
比如:跳绳、踢毽子、丢手帕、传球比赛等,引导该生融入集体活动中,并产生兴趣,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协调左、右脑平衡发育,家长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孩子玩一些动手动脑的游戏。
3、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要想保证孩子在校能精力充沛地从事各项活动,必须让她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我向家长特别强调:不能让她长时间地看电视,因为看电视时,孩子处于似听非听、似看非看的状态,容易造成孩子上课也处于这种状态,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案例分析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案例分析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是指将有残疾的学生纳入普通教育班级,与普通学生一同接受教育。
这种做法旨在实现教育的包容性、公平性和多样性,并为残疾学生提供与非残疾学生一样的学习机会和社交体验。
本文将分析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案例,并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一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影响。
1. 案例背景在某小学,存在一个名叫小明的学生,他患有视觉障碍。
在过去,小明一直就读特殊教育学校,但最近学校决定将他调入一年级的普通班级,与其他非残疾学生一起上课和学习。
这是一项重大决策,关乎小明的教育和发展。
2. 随班就读的益处随班就读对残疾儿童有许多益处。
随班就读可以帮助残疾儿童与非残疾儿童建立友谊和互相支持的关系。
在普通班级中,残疾儿童可以与其同学建立真正的联系,互相帮助和共同成长。
这也能够帮助非残疾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包容不同能力的个体,培养尊重和接纳的价值观。
3. 建设无障碍环境为了最大程度地支持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学校需要建设无障碍环境。
这包括提供辅助设备和技术,如盲人学生可以使用盲文书籍、屏幕阅读器等,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参与课堂学习。
还需要培训教师和同学,使他们能够适应和支持残疾学生的学习和社交需求。
4. 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在随班就读模式下,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对于残疾学生来说,可能需要特殊的辅导和支持,例如个别辅导或专门的教育计划。
教师还应该鼓励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以促进残疾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5. 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家长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需求。
家长还应该提供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性。
在总结我们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案例的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随班就读可以对残疾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的社交发展和学习成果。
- 建设无障碍环境和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是实施随班就读的关键。
随班就读生的案例分析
随班就读生的案例分析在我刚刚踏进三年级1班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一个孩子有点与众不同,当别的孩子都在认真听课并且根据我的问题在进行思考的时候,他依然在做他自己的事情,好像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他无关,只是重复他手里的动作:撕纸。
他将我发下去的导学案,不断的撕,直到把纸撕成指甲盖大小的纸,并把它们堆成小山样才停手。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孩子原来是一个智力发展迟缓的一个学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智障儿童”。
从此,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特别注意这个孩子,想通过我的一些行为来影响这个孩子,希望能够对这个孩子有帮助。
我发现这个孩子上课的注意力易分散,东张西望,或有时会出现思绪凌乱或独自发呆的现象,在课堂上,思维游离在课堂之外,喜欢撕纸。
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这个孩子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一个事情喜欢反复絮叨并时常做一引起怪异的动作,思维也比较怪异。
从他平时在纸上的乱写乱画当中可以看出来他的思维模式的异常。
可能是受过惊吓,画面展现的经常是一些怪物和魔兽的形象。
同时喜欢一个人玩,在和其他同学玩的时候易发生矛盾。
他的动作较协调,做游戏、做操情况还可以。
由于这个孩子的特殊情况,我决定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放在首位,帮助他融入到这个班级。
首先,我发现班上的孩子都不和他一起玩,当我问班上的孩子为什么不和他一起玩的时候,孩子的回答基本都是:他的头脑有问题,很笨,所以我们不和她一起玩。
面对孩子的回答,我知道了刘某某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的融入到这个班级当中,因为他的特殊已经被其他同学所排斥。
怎样才能让他重新融入到这个班级呢?我想让他感受到班级对他的关怀,不要让他感觉到自己和其他同学是不同的是非常关键的。
我先是和班上其他的同学聊天,在不经意的时候告诉他们,刘某某其实脑子没有问题,他只是思考的时间比较长而已,并且让他们去找刘某某玩,起先学生有点犹豫,但是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去找解梦泽玩,在这之后,我发现刘某某脸上的笑容变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出结论:运用专业知识以合理的方式比较和解 释各种资料,根据评估的目的对评估对象的心理 发展状况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书面结论。
提出建议:根据评估结论,向老师和家长提出书 面的教育建议。
(五)决策
由教师、学校领导、家长、心理学、社会工作 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参加的决策会议,确认评估 的准确性、公正性、解释和分析评估的结果, 评估儿童的特殊需要,做出教育安置决定,并 制定出具体的教育和训练方案。
随班就读学生的评估及案例分析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王辉
2016.05
主要内容
随班就读学生评估案例分析 特殊需要儿童评估流程 特殊需要儿童评估项目
实施教育(教学)
评估诊断
特殊教育
设计(调整)过程
制定(调整)计划
尼克.胡哲 1982.12.4出生
一、随班就读学生评估案例分析
阅读案例 思考:
6.学校生活 评估
评估内容
1)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 2)Rutter儿童行为问卷 3)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4)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1)在幼儿园和学校各方面的表现 2)与同学的交往情况 3)各科学业水平,学习兴趣、类型和习 惯 4)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 5)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适切性 (生态评估、课程本位评估)
1、评估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2、评估结果如何应用?
二、特殊需要儿童评估流程
(一)转介
由家长或教师转介个案到医院门诊。根据教师、家长 或其他有关人员的观察结果,将怀疑有高危或异常的 儿童送往专门的诊断机构(通常是专科医院门诊), 请求进一步的鉴定和诊断。
(二)筛选
由专科医师或专门的诊断人员进行。筛选是 在各领域对个案的状况作出初步判断的一种 快速、经济的方法。筛选的结论只能是这个 个案没有障碍或者可能有某方面的障碍,在 正式判断前还须作进一步的评估。
这是评估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评 估小组将每位参评者的测定、评估的材料提交 会议讨论,通过分析、综合和讨论,为参评的 儿童写出书面的评估意见和教育建议。
综合评定原则
(1)求同存异 :把可靠的资料与需要证实补充 的资料分开;
(2)找矛盾,探原因 :分析所收集的各种评估 资料之间是否有矛盾,若有分析原因;
评估项目
3.社会适应 能力评估
评估内容 1)AAMD适应行为量表 2)文兰社会成熟量表 3)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4)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5)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6)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 7)社会行为评估系统
4.动作能力 1)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评估
2)孤独症儿童发展评估表
评估项目 5.情绪和行 为能力评估
(2)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途径和工具,并设计收集 资料的程序。
(3)评估人员的选择和训练。 (4)组织评估小组(5-9人)。 (5)与儿童家长联系,争取儿童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6)初审儿童家长或任课教师或其它有关人员提交的
《儿童评估申请书》。 (7)物质准备和活动场所的安排。
测评阶段
测评阶段是检查、测试、评估、询问的阶段,即 通过和儿童本人以及家长的接触,采用各类不同 的方法来获得有关儿童身心发展的有关数据和信 息。
三、特殊需要儿童评估项目
(一)智障儿童教育评估项目
评估项目
评估内容
1.生理评估
1)母亲妊娠史、儿童出生史、生长发 育史、教育史、疾病史及诊疗史 2)外表是否异常、有无异常行为 3)目前的身体状况 4)视力、听力和神经系统的检查 5)内分泌机能检查
评估项目
评估内容
2.智力评估
*1)绘人测验 *2)儿童智力筛查量表 *3)学前儿童50项智能筛查测验 *4)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 *5)中国比内智力测验 *6)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Ⅳ) 7)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 *8)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注:同时评估智力障碍学生的感知、 认知、言语能力
1、确定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 (1)确定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想要获得的结果或解
决的问题。 (2)了解评估对象:对谁实施评估、评估对象的类
别、年龄、阅读水平等。
2、设计评估方案 (1)确定评估的指标体系:指表征评估对象心理及
相关属性发展状况的各级各类因素的集群及量 化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要确定评估的具体范 围、具体项目。
(四)专业团队评估
专业团队由心理师、语言治疗师、社工师、职 能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人员组成。诊断出儿 童具有某种障碍后,特殊教育工作者或治疗师 还要进一步使用一些儿童身心发展量表来评估 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实际状况,以便提供一 个合适而有效的个别化教学方案。
评估步骤
教育评估的步骤
准备阶段
评估项目
7.家长访 谈及行为 观察
评估内容
了解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家长的职业、家长的 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是否和睦、家 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教 育投入了多少时间和精力、父系和母系三代中 有无神经和精神疾病以及智力低下者等;收集 儿童的基本数据,了解儿童的出生和生长发育 史,如疾病史、诊疗史、教育史、曾做过的测 验等;了解家长能配合学校的程度,例如家长 能教哪些东西?一天能教多久等等;给家长提 出一些建议,如是否安排专业训练或支持协助 等。
筛选工作有三个方面:
(1)史料分析 检查被转介儿童的出生史、成长 发育史、病史等。
(2)和有关教师、家长、保姆等进行谈话,了 解儿童各方面的实际表现。
(3)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日常行为 表现,察看他的适应性行为水平。
(三)临床评估
专科医师将疑似个案进一步转介到专科门诊(或 联合门诊),由专业人员对儿童进行诊断性检查。 这种评估应包括神经检查、言语语言评估、听力 检查、智力测验等。通过综合评定,以决定该个 案是否是有障碍,障碍的类型、障碍的程度如何 等。
1、由教育管理人员、普通教师接待前来参加评估的 儿童和他们的家长,并和家长做初步交谈。确定 每个儿童的评估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由义务人员、心理学工作者和特殊教育人员根 据收集资料的程序一步步进行分项测评。
3、收集和汇总各项专业性检查测定资料,编号装 袋,核查有无遗漏,送走参评的家长和儿童。
综合评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