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及其运动(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3大气运动(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3大气运动(含答案)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大气运动一、选择题下面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完成下面小题。

1.乙图中()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

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答案】1.D2.A【解析】1.据图可知,①表示太阳辐射,大气通过吸收、反射、散射对其进行削弱,其中太阳辐射的一少部分被吸收,A项错误;②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项错误;③表示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并非只在夜晚起保温作用,C错误;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大气辐射属于长波辐射),故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D项正确。

故选D。

2.7~8月,正值南昌市伏旱天气,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A项正确;阻挡②可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但没有必要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B错。

覆盖黑色尼龙网,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利于土壤温度的提高,C错。

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那部分大气辐射,其多少较为稳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无法增强④,D错。

故选A。

地表反照率反映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能力。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

下图为该沙漠某月26日-28日降雪前后地表反照率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巴丹吉林沙漠出现降雪最可能在()A.1月28日B.4月27日C.10月26日D.12月27日4.下列有关地表反照率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A.雪后晴天>雪前晴天>雪天B.雪天>雪后晴天>雪前晴天C.雪后晴天>雪天>雪前晴天D.雪前晴>雪后晴天>雪天5.被稳定积雪覆盖的巴丹吉林沙漠地温会偏高一些的原因主要是()A.沙子反射地面辐射少B.积雪减少地面辐射散失C.沙子吸收太阳辐射多D.积雪吸收大气辐射较多【答案】3.D4.C5.B【解析】3.可通过三条曲线大致确定月份,当地表反照率存在,从图中曲线可知,这三天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为昼短夜长即北半球冬半年。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通关训练二大气运动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通关训练二大气运动

专题通关训练二大气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重庆一模]近地面水平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在风场的作用下发生水平平流,会引起近地面热量的水平输送,从而导致单位气块内的热量平衡发生变化。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高原东缘湖畔的气象站夏季平均水平热平流的日变化,正值表示气块向外输出热量,负值表示气块从外界得到热量。

该湖冬季结冰。

据此完成1~2题。

1.与正午相比,傍晚该气象站( )①水平温度梯度较小②水平温度梯度较大③水平方向风速较大④水平方向风速较小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2.冬季,该气象站水平热平流昼夜差异( )A.加大,由负转正时间提前B.加大,由正转负时间提前C.减小,由负转正时间提前D.减小,由正转负时间提前[2022·四川成都二模]下图示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祁连山某冰川区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的比值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与阴天相比,该比值晴天低的主要原因是晴天( )A.冰川积雪消融量大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C.冰川积雪消融量小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4.该比值7、8月最低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降水量大,云层厚度较大C.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D.风力强劲,积雪不易保留5.随着气候变暖,该比值的变化趋势是( )A.阴天增大,晴天减小B.阴天和晴天都增大C.阴天减小,晴天增大D.阴天和晴天都减小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

加勒比海地区的东风波轴线从地面向上稍微向东倾斜,近地面的空气在波轴后侧辐合,在波轴前侧辐散。

读加勒比海地区1 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完成6~7题。

6.图中阵雨带产生降水的原因是( )A.西行气流受地形阻挡B.地面受热气流上升C.低压槽东侧气流上升D.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7.图中近地面的四地中( )A.甲地此时吹东风B.丙地此时吹东南风C.丁地经历了降水过程D.乙地一天内将有降水过程下图是5 200米大本营以上四个观测点春季气温日变化统计。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2 大气运动规律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了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

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

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①大气反射增强②大气逆辐射减弱③地面反射减弱④地面辐射增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某个城市的高温程度是根据日最高温≥35℃日数、夏季均温、极限高温数值等指标来综合衡量。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当日最高温≥32℃,相对湿度达到80%时,人体会感到闷热难耐。

下表为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和体感温度前五位排行表。

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海口在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是( )A.临海,夜晚气温高B.纬度低,极限高温数值大C.临海,相对湿度大D.纬度低,≥35 ℃的日数多4.体感温度排名前五位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距海近,大风天数多②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③距海近,夏季风影响大④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霜是指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汽冷却至0℃以下凝结而成。

无霜期是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农作物生长越有利。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6.图中甲地与乙地无霜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甲地( )降水相态与温度存在密切关系,700百帕以下温度均高于0℃时为雨,700百帕以下温度均低于0℃时为雪。

近地层温度(1000百帕以下)在1~2℃时,并且750百帕附近有高于2℃的暖温层时,降水相态为雨,若低于2℃则为雨夹雪或雪。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大气的运动)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大气的运动)练习(附答案)

2024届全国高考(新高考)地理复习好题专项(大气的运动)练习 选择题[2023ꞏ山东临沂高三校考期末]太行山脉是我国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地理分界线,其山麓焚风(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的一种干热地方性风)较强,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

太行山区有众多河流发源地或流经地区,其东麓地带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下面图1为太行山东西两侧剖面示意图,图2为太行山山麓焚风季节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太行山东西两侧焚风效应较强的坡面及焚风多发的季节是()A.东坡 夏季B.东坡 冬季C.西坡 夏季D.西坡 冬季2.研究发现,冬季太行山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其主要原因是()A.白天水汽含量高B.冬季风夜晚更强C.山风与焚风叠加D.谷风增强风势3.太行山春季焚风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①气温升高,小麦返青提前②热量增加,熟制改变③平原积雪消融,缓解春旱④蒸发增强,加剧干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ꞏ安徽六校教研会测试]我国幅员辽阔,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地方性风系十分发达。

天山北坡天池的山谷风相当典型,风速也很大,高山冰川形成的冰川风也对山谷风产生一定影响。

图a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b示意该气象站某年7月27日6时到28日15时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图b中甲表示的要素以及27日16时风向分别为()A.温度 偏东风B.温度 偏西风C.相对湿度 偏东风D.相对湿度 偏西风5.在观测到山谷风的时日,判断影响气象站山风与谷风时长的主要因素是()A.背景风速B.植被覆盖率C.昼夜长短D.山坡坡度6.冰川风也对山谷风产生一定影响,并且不同季节影响程度不同,推测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附近山谷风影响有()①冰川风加强了山风 ②冰川风加强了谷风 ③冰川风效应冬季最为显著 ④冰川风效应夏季最为显著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2023ꞏ开原市第二中学高三一模]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式示意图,完成7~8题。

2024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地理(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

2024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用书地理(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

第5题:
日出 稳定
第6题:
下沉
阴雨
归纳提升•学技法 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与应用 (1)三环节理解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2)大气受热过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
2.气温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1)四角度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2)气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①时间分布四大规律
②影响昼夜温差的三大因素
3.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1)逆温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示意图
辐射 逆温
平流 逆温
成因 地面辐射冷却,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 晚,地面辐射冷却快,离地面越近,降温越 快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 而发生的冷接触作用
类型 锋面 逆温
地形 逆温
示意图
成因 冷暖气团温度差异显著,暖气团位于锋面 上部
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 下沉到谷底,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
命题角度2气温变化与大气受热过程 (2023·湖北恩施高三期末)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周边大气高出4—6 ℃,甚至 达10 ℃。这会促使高原面出现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 合上升,这种运动会对周边地区产生重大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季节青藏高 原上空对流层顶的高度不同,而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与对流层顶的高度密切 相关。据此完成3~5题。 3.青藏高原夏季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是因为( D ) A.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B.高原表面多冻土,热容量小,升温快 C.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热容量小,吸收地面辐射升温快 D.高原空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升温快
2024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
GAO KAO ZONG FU XI YOU HUA SHE JI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提升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提升练

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原创)图甲为某区域相关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PQ为锋线,图乙为图甲中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从C到D的气压变化曲线。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PQ为冷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北侧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PQ为暖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南侧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PQ为冷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南侧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PQ为暖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北侧2.关于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向和风速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吹东北风,风速较③④两地快B.③④两地均吹偏南风,风速较①②两地慢C.②③两地间风向一致D.③地与②地风向不同,但风速相同解析第1题,同一纬度地区海拔高的地方地球自转线速度快,则据图中自转线速度等值线与山地的位置关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故A、B项错误;根据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旋转可知,该处锋面系统是南侧气团主动向北侧气团移动,即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属于冷锋天气系统,主要雨区位于冷气团一侧,即锋线南侧,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第2题,结合上题判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结合等压线分布信息可知,①②两地风向是偏西风,故A项错误;③④两地吹偏南风,①②两地间气压梯度力比③④两地间大,风力大,故B项正确;②③两地位于锋线两侧,且②地更接近锋线,则两地风向不同,且风速②地大于③地,故C、D项错误。

答案 1.C 2.B读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 D.④地4.图中④地的风( )A.可能发展成为台风B.使澳大利亚北部地区进入旱季C.给巴西高原带来降水D.与影响南亚的西南季风成因相同5.图中⑤地盛行风挟带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解析第3题,①地气流顺时针辐散,位于北半球,应为高压中心,气压最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考练大冲关 专题8 大气运动规律 (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考练大冲关 专题8 大气运动规律 (含解析)

专题8 大气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题号选择题非选择题大气圈 1大气的受热过程3、4气压带、风带及影响2、7、8、11 12天气系统5、6、9、10 13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44分)(2013·浙江杭州模拟)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2.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B.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C.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解析第1题,山腰比山谷开花早,说明山腰温度比山谷高,局部出现逆温现象;从大气对流层整体来看,仍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只是局部出现逆温现象。

第2题,山东丘陵多是一些低山丘陵,对夏季风阻挡作用不明显,地形雨不显著,所以M地也会受到夏季风的影响;M、N两地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相同。

答案 1.D 2.B(2013·浙江宁波质检)下图为32°N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该周最有可能属于( )。

A.1月B.5月C.7月D.11月4.星期二平均气温最低的原因主要是( )。

A.阴雨天气B.正午太阳高度小C.太阳活动D.地震解析第3题,图示日平均气温基本在0℃~18℃之间,且位于32°N,不可能是1月、7月。

又因为该周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所以最可能是5月。

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星期二气温低是因为太阳辐射强度小,而太阳辐射强度小主要是由于天气的原因。

答案 3.B 4.A(2013·浙江乐清市期末)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规律 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规律 含答案

[网络构建][名师点拨]本讲复习过程中,应围绕“大气运动”这一核心,把握以下几点:(1)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特点;(4)天气系统变化及其影响;(5)注重对等温线、等压线和天气系统图示及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和判读。

核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环节,如下图所示: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5)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6)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3.气温的分布规律4.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同高度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 (4) 洋流 方法技巧1.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

原因是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2.等温线弯曲与闭合的成因分析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

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练习含答案**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一、选择题(一)右图中曲线表示某时刻近地面的等压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正午时刻,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B.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C.图示时刻,近地面的气流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D.林地湿度较大,主要是有来自水库的湿润气流【参考答案】C(二)右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A.12 hPa B.13 hPaC.14 hPa D.15 hPa2、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等压距为2 hPa,①地气压应为1 010 hPa,②地气压应为1 022~1 024 hPa,两地气压差应为12~14 hPa。

故B项正确。

第2题,由图可知,台湾海峡位于①地北部,西部为高压,东部为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台湾海峡吹西北风。

故A项正确。

答案:B A(三)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等压距为2 hPa),完成1~3题。

1.若图示时刻西安多阴雨、乙处以晴朗天气为主,则甲、乙两处的气压差最有可能是()A.9 B.12C.15 D.182.若图中甲处多雨且A天气系统正以240 km/天的速度向正东方向移动,则24小时内西安的天气变化最有可能为()A.晴转阴,气压持续升高B.晴转阴,气压先升高后降低C.阴转晴,气压持续下降D.阴转晴,气压先降低后升高3.若此时北京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则西安风向最有可能是()A.东风B.西风C.南风D.北风解析:1.C 2.D 3.D第1题,由西安多阴雨可知其位于暖锋前方,结合气压值分布可知,甲处气压值范围是998~1 000 hPa,由乙处以晴天为主可知其为高气压控制,其气压范围为1 012~1 014 hPa,所以甲、乙两处气压差范围是12~16 hPa,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15。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2】(第2讲)大气运动(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训【2】(第2讲)大气运动(含答案)

提能专训(二) 大气运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8·浙江省五校第一次联考)某年10月23日,徐老师在手机上打开了“天气通”软件,看到其所居住的我国某城市的部分天气资料(如图)。

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示时段气温日较差先减小后增大B.据风向来看一个低压系统反复经过该城市C.10月21~22日该城市气压可能先下降后上升D.10月22日夜晚该城市正在经历锋线过境答案:C 解析:读图并计算分析可知,该城市该时段内的气温日较差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过程;据风向判断可能有连续两个低压中心自西南向东北经过该城市;结合风向可判断10月21~22日,有一个低压中心经过该城市,且该时段气温先升高后下降,故此期间气压先下降后上升;由于从22日到23日,风向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由西北风转变为偏北风,而锋线两侧风向一般有明显变化,所以D选项错误。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徐老师居住的城市可能是( )A.北京 B.成都 C.海口 D.上海答案:D 解析:结合图中该城市在10月中下旬的日出日落时间、气温和风向分析,该城市可能为上海。

(2018·衡水中学月考)读“北半球台风和船只相关位置示意图”,回答3~4题。

3.在台风前进过程中,处于①②③④位置的海上船只受台风影响危险性最大是( ) A.① B.②C.③ D.④答案:B 解析:北半球台风是逆时针的辐合气流,在台风前进的右前方,辐合气流方向与台风前进方向一致,叠加后的风速更大;另外,台风辐合气流会把船只推向台风行进路线的前方,会使船只更加接近台风中心,从而加大船只遇险的可能。

4.处于台风路线前方的船只需快速避开强台风,最佳的航行方向是( )A.a B.b C.c D.d答案:A 解析:台风前进速度快,在其前进方向上的船只难逃台风的破坏,所以,b、d两种方式最差;a、c两种方式都可以避开强台风,但a方向与台风吹拂的方向大体一致,避开速度快,而c方向与台风吹拂的方向相反,避开速度慢。

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专题训练三 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专题训练三 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导致白天沙漠温度远高于绿洲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是沙漠( )①蒸发(腾)少②反射率小③比热容小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③④答案 B 沙漠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且蒸发(腾)少,热量散失少,故白天沙漠温度远高于绿洲的地表温度。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

下图1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

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2020河南安阳模拟)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2中的( )A.①B.⑦C.③D.⑤答案 B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

3.(2020河南安阳模拟)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D.①强,③弱答案 D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低。

故选D。

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4.(2020四川仁寿模拟)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答案 C 晴天,绿洲的气温日较差小于沙漠,读图可知,虚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大,实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故虚线表示沙漠、实线表示绿洲,排除A、D项;晴天,绿洲上空的水汽含量比沙漠大,因此夜晚绿洲大气逆辐射强于沙漠,B项错误;绿洲的比热容大于沙漠,白天地面升温慢于沙漠,故C项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 大气运动规律(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专题 大气运动规律(含答案解析)

地理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1 2 3 4 5 6 7 8 9 10 1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浓雾天气能见度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

下图为广州市城区海棠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

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右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

读图,完成2~3题。

解析: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进而削弱了太阳辐射,使能见度降低;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对能见度没有影响;太阳辐射的波长不会改变。

故选C。

答案:C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a<b<cB.d>eC.若e为0 ℃,则河流出现凌汛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3.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风的形成原理,从高压吹向低压区,可以推断a线气压值高于c 线,A项错误;从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向判断此区域是北半球,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纬线方向延伸)的主导因素是纬度,越向北气温越低,d线气温低于e线,故B错;若e为0 ℃,则该河流有结冰期,但该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注入湖泊),河流没有凌汛现象,C错;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则图中河流注入湖泊,湖水只进不向外排出,因而盐分长期汇集,形成咸水湖,故D项正确。

第3题,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据其向东南移动可推断冷气团势力强大故为冷锋,且A地即将被该天气系统控制,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C项正确。

答案:2.D 3.C4.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__风(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__风(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 大气运动——风(2022·福建模拟预测)在坡度较大的冰面上,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

我国中山站坐落在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常年盛行下降风。

下图为某年1月18-19日中山站风向玫瑰图(图中0°表示正北)。

读图,完成1~2题。

1.中山站下降风最可能出现在( )A.晴朗的夜晚B.阴天的夜晚C.晴朗的白天D.阴天的白天2.推测中山站附近冰盖斜坡坡面朝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解析:第1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冰面辐射冷却引起斜坡高处近表层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加,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坡方向流动,从而形成下降风。

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昼夜温差大,地面降温剧烈,斜坡高处近地表空气温度下降,密度增大,形成下降风,故A正确;阴天的夜晚,云层较厚,冰面辐射弱,大气逆辐射强,因此降温较弱,故B错误;晴朗的白天和阴天的白天,地势较高的位置,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不易形成下降风,故C、D错误。

选A。

第2题,根据材料和图中信息可知,下降风受重力作用应沿斜坡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但同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会沿坡面斜吹,即风向不与等高线垂直。

结合图中最大风频为偏正东风,再结合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判断气压梯度力应自东南指向西北,气压梯度力与等高线走向垂直,即斜坡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坡面朝向西北,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1.A 2.C[点睛] 风向的判断方法: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2022·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陕西省北部某风电场2016-2018年夏季不同高度平均风速日变化统计图,风速的垂直分布会影响风电功率输出。

据此完成3~4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考向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量在大气、地表之间转换的过程,并能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2.命题规律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形成机制。

明确大气的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及水平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与特点。

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学会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并能说明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的形成。

知道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会在等压面图上判断某地风向。

【例1】(2018·新课标Ⅰ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

据此完成9—11题。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答案】9.B 10.B 11.A10.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为东北日出西北方日落,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位于东方,客车向南行驶,即太阳位于客车的左侧,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右侧靠窗,AC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240千米,时速80的话,也需要3个小时,若12:00出发,则当客车开到遵义到毕节这段时,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之后了,太阳会出现在西北方,位于客车右侧会被太阳照射,所以,B正确、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的运动原理(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的运动原理(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的运动原理一、选择题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及原因是( )A.夏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B.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C.夏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D.冬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2、N地地处沿海但降水稀少,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B.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C.受索马里沿岸的上升流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可判断,M地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类型,夏半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受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阻挡,多降水。

故本题选C。

第2题,N地虽然地处沿海,但是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影响,同时受沿岸上升流的影响,降水较少;冬半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稀少。

N地位于10°N附近,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故本题选D。

某综艺节目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完成3~4题。

3.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②弱、③强B.①强、③弱C.②强、④强D.②强、④弱4.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A.①的减弱B.③的增强C.④的减弱D.①的增强答案 3.D 4.C解析第3题,甘肃月牙泉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大气能见度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即②强,气温高;晚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即④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对。

第4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深秋冷高压势力越来越强大,天气晴朗,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大气逆辐射越来越弱,即④不断减弱,容易发生霜冻,C对。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气的水平运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气的水平运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气的水平运动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2022·山东·模拟预测)视宁度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它取决于大气湍流活动程度,影响湍流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天气以及风的干燥度和流动方式。

望远镜清晰度不佳往往是低层大气湍流所致,所见星体的闪烁,一般认为是高层大气湍流引起。

各层大气湍流使大气中产生密度不同的不稳定区域,使光线不能顺利地直接通过并保持强度不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此推测一天中地处山顶的观测站视宁度最好的时段可能是()A.午后14时左右B.日出前后C.日落前后D.正午前后2.一些观测者发现,城市午夜之后视宁度又会有所改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面温度差异的影响B.人类活动差异的影响C.水汽含量差异的影响D.城市和郊区温度差异的影响(2022·重庆市育才中学模拟预测)露点温度表示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下,使空气冷却至饱和凝结时的温度。

下图为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9日14时海平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日,下列地区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北北部有霜冻天气B.江苏大部风雨交加C.内蒙中部有沙尘天气D.四川西部风和日丽4.此时最可能有降雨的测站是()A.济南B.南京C.长沙D.乌鲁木齐(2022·湖南·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模拟预测)东洞庭湖湖陆风存在较明显的日变化。

国家气候观象台岳阳站,西临东洞庭湖,东南方向为岳阳市中心城区。

为有效识别湖陆风,首先将各时刻的岳阳测站风分解为u和v分量,分别代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风(西风、北风计为正值,东风、南风计为负值),然后计算出年(季、月、时段)逐时u、v平均值,之后将24h的逐时平均值u、v相加求平均获得全日平均值(视作背景风),再用逐时的年(季、月、时段)平均值u和v减去全日平均值得到逐时距平值(视作实际风)。

用实际风减去背景风得到距平风,即识别为湖陆风。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

考点三 世界气候及其影响 22
Hale Waihona Puke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2【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7
1.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27
2. 气候类型的分布 28
3. 气候类型的判读 28
4. 气候特征描述 30
5. 气候的影响
31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31
考点四 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 33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8 1. 天气系统 38 2. 天气系统与天气判断 39 3. 气象灾害 40
D.受山地影响强
2.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
A.雨雪天气 【解析】 1.
B.温带气旋
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
2. 【答案】1.B 2.C
(2022·辽宁卷)为保障 2022 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 测气象站。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右图为各气象站 2019 年 1-3 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 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 1 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台 经度

纬度
1 月各日最高气温 1 月偏离天数/ 7 月各日最高气温 7 月偏离天
时刻均值
A.等压线稀疏区 B.气旋大风区
C.等压线低值中心 D.气旋降水区
【解析】
3.
4.
5.
【答案】3.D 4.A 5.A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C.湖陆风 D.盛行西风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

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

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

所以本题选C。

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

所以本题选D。

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大气及其运动
一、选择题
“蜂巢屋”(下图)是具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

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

据此完成1~3题。

1.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
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民居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因此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B项正确。

2.“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
D.防御冬季的风沙
答案 A
解析“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厚墙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得室内较为凉爽;还能阻挡冬季冷空气,室内降温慢,A项正确。

3.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
A.11~12月B.7~8月
C.4~5月D.1~2月
答案 C
解析蜂巢屋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气候较为适宜,因此C项正确。

下图为某区域2018年1月4~5日的某天气系统过境导致的最大降雪深度图。

完成4~6题。

4.影响此次积雪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形、海陆位置
B.地形、风力大小
C.城市、纬度位置
D.季风、水汽多少
答案 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可知,该区域的积雪深度从西北向东南先增多后减少,此时为冬季,最可能导致此差异的因素是冬季风;同时,降雪量的大小与水汽多少一定有关;此地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地形差异不明显。

故D项正确。

5.据降雪深度推测,此天气系统中冷锋中心位置可能位于( ) A.连云港市B.扬州市
C.镇江市D.苏州市
答案 C
解析冷锋降水最大位置应在锋面后方,根据图示信息,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最大降水位于扬州市,则冷锋中心应位于扬州市东南方向,即图中的镇江市,故C项正确。

6.根据降雪深度判断,此区域由南向北温度变化幅度的特点是( )
A.温差较小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解析锋面附近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结合上题,锋面位于镇江市附近,这里变化幅度最大,该市以南、以北的变化幅度都相对较小,故B项正确。

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示地区降水量南部少于北部的原因主要是南部( )
A.纬度低,气温高
B.受西风影响时间短
C.处于山地背风坡
D.受暖流影响较小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北部纬度大于40°N,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图示区域南部位于30°N~40°N之间,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少,故B项正确。

8.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率。

下列城市冬雨率最高的是( )
A.巴塞罗那
B.马德里
C.巴伦西亚
D.塞维利亚
答案 D
解析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越长,受西风带影响时间越短,冬雨率越高。

读图可知,塞维利亚纬度最低,受西风影响时间最短,冬雨率最高,故D项正确。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

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

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气温分布图(单位:℃)。

据此回答9~11题。

9.该考察区域( )
A.位于长白山的山麓
B.西北部的海拔最低
C.西南部地势起伏小
D.属于暖温带湿润区
答案 C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根据题意,水库三面环山,且图中有200米等高线,由此可以判断西北、东北、东南都较高,只有西南较低;该地属于半湿润地区。

10.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P地北部为低温中心,形成高压中心,周围地
区为低压,因此根据热力环流原理,P地应该吹东北风。

11.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其主要原因是水库北侧( )
A.气温差异较大
B.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地表植被茂盛
D.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北侧存在山谷风,白天以谷风为主,与湖风方向一致,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

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

材料二左图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南朝北,房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民居屋前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

从气候角度分析此举的目的。

(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答案:(1)石子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子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所以穿堂风明显。

(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

(3)四川大多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南,大门朝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a是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b是图a中甲的气温折线与降水柱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图a中南回归线附近沿海东岸与西岸的气温差异,并写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结合图b分析甲地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某些月份降水多的成因。

(3)尼日尔河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最后注入几内亚湾。

读图判断A→B河段流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答案:(1)内陆气温高于两岸沿海地区,主要影响因素:海陆热力差异;东岸气温高于西岸,主要影响因素:洋流。

(2)气候特征:降雨总量大,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份。

成因:①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②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③且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④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答2点即可)。

(3)流量减小。

原因: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少支流汇入,且下渗严重(答2点即可)。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乌拉尔高压脊稳定,青海省东南部出现西风带南北糟、高原低压、孟加拉湾风暴等降水天气系统,黄河上将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多4.6倍,青海南部牧区玉树州等地共有12次明显降雪过程,多次降雪接近历史极佳。

图5示意青海省东南部区域。

(1)简述该时段青海省东南部地区降雪异常偏多的原因。

(2)推测地表大量积雪对牧草生长的有利影响。

(3)地表积雪过深对牲畜的不利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1)距南部(印度洋)水汽源地较近,多种降水天气系统的影响;入冬以来,乌拉尔高压脊长期维持少动,西北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该地区交汇,造成暴雪天气;该区域地形、地势复杂;降雪次数多,
时间长
(2)地表积雪对牧草越冬起到保温和防御作用;旱季融雪量大,可增加土壤水分;促进牧草返青生长期长,产草量多;牧草枯黄期可能会推迟。

(3)影响:较厚的积雪掩埋牧草,牲畜可采食草量减少(吃草困难),无法放牧;积雪厚会增加牲畜采食行走难度,加大体能消耗,消耗的体能超过进食补充的能量,出现大批牲畜死亡。

措施: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情况;及时做好牲畜防寒保暖工作,在降雪来临前及时做好饲草料储备。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

下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

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

云杉和冷杉林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

(1)比较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地区偏高的原因。

答案:(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多地形雨;东部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

(2)W 岛濒临太平洋,冬季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东(北)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极地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