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比较鉴赏习题答案版分解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四:精做比较鉴赏题提升练(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四:精做比较鉴赏题提升练(原卷版+解析版)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专题四:精做比较鉴赏题提升练(解析版)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诗[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诗首句一个“铺”字,表现出青草茂盛、原野开阔的自然景象,给人和缓舒适的感觉。

B.吕诗次句一个“弄”字,传达出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之感,衬托出乡村深夜的静谧。

C.黄诗首句从远处的“前村”落笔,而一个“过”字使得“牧童骑牛”这一画面具有了动态感。

D.黄诗次句“隔陇闻”以声写人,却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极具想象力。

B [B项,“乡村深夜的静谧”错误,应该是“黄昏”时分。

](2)两首诗的结尾两句各尽其妙,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①吕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再现了牧童休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②黄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将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表露出诗人清高自适、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

[解析] 吕诗的三、四两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意思是: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诗句中写牧童放牧归来之事,描写他月夜露天休息的场景,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再现了牧童休息的情景,表现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表达了诗人对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黄诗的三、四两句,“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意思是: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将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诗人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

诗歌鉴赏习题-分析诗歌情感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doc

诗歌鉴赏习题-分析诗歌情感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doc

诗歌鉴赏习题-分析诗歌情感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doc 20220221分析诗歌情感一、诗歌鉴赏(共42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邺都引[唐]张说①君不见魏武②草创争天禄③,群雄睚毗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④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睚毗相驰逐”形容群雄虎视眈眈,逐鹿中原的态势,突出了曹操“草创”事业的艰难和他削平群雄、统一中原的决心与气概。

B.三、四两句,在“昼携壮士破坚阵”的金戈铁马紧张激烈战斗后紧接“夜接词人赋华屋”的场景,凸显曹操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C.“城郭为墟人代改”,一笔跨越了五百年,从前六句对历史的回顾转到眼前的现实景象,从怀古转到慨今。

D.这首诗从体裁来说属于乐府诗,从题材来说属于咏史怀古诗。

本诗运用对比、衬托、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富有表现力。

(2)“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指出“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1)B(2)描绘了一幅繁华富庶(繁茂葱郁、兴旺发达)的画面;邺都缭绕在西山的南面,漳河边桑树、榆树连成一片无边无际(邺都城邑规模之大和周围树木的繁茂)。

(3)①对邺都(铜台、铜雀台)昔盛今衰(世事沧桑、富贵不常、盛衰不常)的感伤之情,②对曹操英雄不再的缅怀与感慨之情,③表现出诗人被贬后壮志难酬的内心苦痛和愤懑之情。

【解析】【详解】故选B。

小题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概括画面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解答本题,首先概括画面特征,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二句,主要描写曹操在生产、建设方面的功绩,是一幅繁华富庶的景象。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练习(含答案)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练习(含答案)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练习(含答案)一、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送韩汝度还关中① [明]何景明华岳云台万里情②,高秋落日眺秦城。

黄河一线通沧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注]①韩汝度:作者友人。

正德九年,因上疏指斥时政,被夺官还乡。

关中:古代指陕西一带,也是韩汝度的家乡所在。

②华岳’:即华山,古称西岳,北瞰黄河,南临秦岭。

云台:即云台峰,华山北峰。

下文“仙人掌”在华山朝阳峰。

8.同为描写黄河、华山,与陆游“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相比,两首诗在写景的视角和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o (5分)9.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是怎样抒情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宋中①耿湋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①宋中: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8.诗歌首联的意境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9.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一句“唯馀近山色,相对似依依”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8.诗的首联与《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的宁静写法相同,请简要分析。

(5分)9.前人评论这首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

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

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

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

“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

一、近三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统计2019年:(全国卷Ⅰ)《题许道宁画》陈与义: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刘禹锡: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语言风格2018年:(全国卷Ⅰ)《野歌》李贺: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②鉴赏分析诗歌意象(全国卷Ⅲ)《精卫词》王建: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内容2017年:(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①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苏轼: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②鉴赏诗歌形象(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二、近三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呈现出三个特点1.选材不拘一格。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答案

诗歌鉴赏之比较阅读答案一、1、答: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梨花盛开、柳色深青远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伤春之感;“人生看得几清明〞便是直接感慨人生短促〕2、答:不能改为“桃花烂熳〞,因为“梨花淡白〞是紧扣诗题写景,假设改为“桃花烂熳〞本诗就变成写桃花了。

“花满城〞也就成了“桃花满城〞了。

另外颜色上也不合,红色鲜艳的桃花与惆怅的情感不协调。

二、1、参考答案一:“雁引愁心去〞一句更好,它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途中遇赦的快乐心情。

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

参考答案二:“雁别秋江去〞一句更好,它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登楼所见。

这一句写大雁辞别秋江而去,下句写君山为诗人衔来好月。

秋江好月,形象远比愁心好月鲜明,而且“江〞“月〞同属自然景物,对仗显得更为工整。

2、答: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假设置身仙境的情景。

三、1.两首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详细说明。

答:王诗定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

王诗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答: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闲的心境〔1分〕。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风光的变化衬托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四、思想内容上:两首诗都写了空闺少妇的怨情,写了她们春光逝去、青春虚度的心理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但王诗中的少妇怨情的内涵要更丰富、复杂一些。

这里的少妇看到陌头杨柳返青,不仅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更懊悔不该叫他去外出求取功名。

古典诗歌对比鉴赏题之内容、情感异同比较答题方法与练习答案

古典诗歌对比鉴赏题之内容、情感异同比较答题方法与练习答案

古典诗歌对比鉴赏题之内容、情感异同比较答题方法与练习答案古典诗歌对比鉴赏题内容、情感异同比较进行内容、情感的比较鉴赏,前提是读懂诗歌,把握各自的感情基调。

其方法仍与前面分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相同。

①读标题。

标题往往交代了内容,定下感情基调。

②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及写作背景。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心情,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

注意诗歌的最后两句,它们往往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在此基础上的比较,需要注意:①熟悉感情基调术语,会用这些术语比较感情基调异同,如忧愁与闲适、悲伤与欢快。

②进一步比较分析出产生不同感情的原因或情境,这也是情感比较的重要内容。

边练边悟1.(2013·安徽)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

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

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

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

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把握诗人的情感。

这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诗,诗人的情感寄寓在诗歌的意象中。

韦诗中的意象是:皎洁明月、霜风动竹、惊栖之鸟。

恬静的月色,人略显孤独。

赵诗中的意象是残烛、秋雨、深竹、惊鸟、寒枝。

凄冷萧瑟之景蕴含凄凉孤独之感。

同时两人对景物描写的差别体现了两人心境的细微差别。

秋斋独宿【赏析】:本诗紧扣“秋”和“独宿”展开诗意。

开篇即从写月光入笔,山月皎洁,本可以和亲友饮酒唱和,尽享快乐时光,但此时独自栖居山中的诗人,只能听屋外秋风动竹、山鸟惊栖之声,凸显秋夜的寂静。

最新诗歌比较鉴赏习题答案版

最新诗歌比较鉴赏习题答案版

诗歌比较鉴赏习题1.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回答问题。

(7分)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张先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1)两词都写到了荷这一意象,其中《苏幕遮》所写的是_夏__之荷,《系裙腰》所写是_春_之荷。

(2分)(2)两词分别表达了主《系裙腰》的下片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感情?(5分)①《苏幕遮》表达的是词人长时间客居长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系裙腰》表达的是词人对爱人的相思,盼望与爱人团圆的情感。

(2分)②A运用了双关手法。

B末句“问何日藕、几时莲”中“藕”谐音双关为“偶”,“莲”谐音双关为“怜”。

C该句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生藕,何日产莲,实际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人团圆,得到心上人的爱怜。

(3分)2.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首诗,回答问题。

(11分)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春秋时魏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

②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第一首诗主要用了(5分)①用典。

(2分)②全诗用霍去病、魏绛、六郡豪杰、窦宪等四个典故,肯定了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扬名塞外。

(3分)(2)陈子昂的这两首诗但表达了(6分)《送魏大从军》从大处着眼,运用前人典故,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

(3分) 《春夜别友人》借景抒情,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朋友间的深挚情意,离情缠绵而不过分哀伤。

(意思对即可)(3分)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问题。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比较鉴赏专题(附参考答案)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

第一,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有所区别;第二,对比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

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

从设题来看,不外乎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等。

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

近三年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统计如下。

2019年:(全国卷Ⅰ)《题许道宁画》XXX: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全国卷Ⅱ)《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全国卷Ⅲ)《插田歌(节选)》XXX: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2018年:(全国卷Ⅰ)《野歌》XXX: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全国卷Ⅱ)《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XXX:①鉴赏诗歌思想内容;②鉴赏分析诗歌意象。

(全国卷Ⅲ)《精卫词》XXX:①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鉴赏诗歌思想内容。

2017年:(全国卷Ⅰ)《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XXX:①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

(全国卷Ⅱ)《送子由使契丹》XXX: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②鉴赏诗歌形象。

(全国卷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XXX》XXX: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内容;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 (训练)解析版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 (训练)解析版

比较辨析类诗歌鉴赏目录01 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02 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回顾知识体系回顾核心考点易混易错归纳03 知识通关演练(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16.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送》诗中王勃直抒胸臆,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来宽慰朋友,排遣离愁,乐观豁达,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②《白》诗中,“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与比较诗歌内容的能力。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

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

“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

这两句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排遣离愁,乐观豁达,这是属于直抒胸臆;《白下驿饯唐少府》中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

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运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以激励朋友去长安施展才华抱负、建功立业来排遣离愁。

这是通过用典来抒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诗歌鉴赏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诗歌鉴赏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诗歌鉴赏题及答案解析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解析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古诗,其主题是思乡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故乡的描写,表达了在他远离家乡的时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运用了简洁而形象的词句,如“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将情感表达得非常直接明了。

通过诗人的思乡之情,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寂寥、孤独的情绪。

2. 《登黄鹤楼》- 崔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解析这首诗是崔颢在登上著名的黄鹤楼时的感受和思考。

诗人通过描写黄河入海流和白日依山尽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世界的向往。

诗中的“白日依山尽”和“黄河入海流”是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手法。

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世界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3. 《鹿柴》- 王之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答案解析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美丽的山林景象。

诗人通过描写空山不见人,但能听见人语响,以及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静谧和美丽。

诗人运用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等词句,刻画出了一种宁静、幽静的景象。

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中的寂静和人类活动的痕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寂静美的追求。

4.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天江雪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宁静的向往和对孤独独立生活的选择。

诗人通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描写,展现了一种人迹罕至的场景,凸显了大自然冬季的寂静和人类离世喧嚣的对比。

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描绘了一个老人独自在江雪中垂钓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而独立的生活方式的追求。

5.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解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景象,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比较鉴赏答案6个1-3

比较鉴赏答案6个1-3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D项,理解错误,从尾联的句意来看,这一联流露出的应是诗人闲居于此的不甘与无奈。

2答案诗歌前两联描写环境的清幽和谐,表现闲居生活的美好。

后两联抒发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但欲”“唯将”构成情感上的转折,流露出诗人闲居于此的不甘,将前后两部分关联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时,需要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最后分析效果。

“但欲”“唯将”构成情感上的转折,将前后两部分关联起来。

诗歌前两联画面宁静祥和,充满生机,表现闲居生活的美好;颈联“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表达了诗人想扶持危难中的百姓,抒发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渴望;尾联“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

A项,分析有误。

联系全诗看,来诗首句“事关休戚已成空”,指不管欢乐还是忧愁、幸福还是祸患,都是空的,明确写出了事已成空的愁苦之情。

“万里相思一夜中”,是远离故土的思念之情;“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是从晚上愁到天亮,憔悴的人看到春风更添思念,是写愁的深重。

可见,“事关休戚已成空”并未交代后面“愁”的所有原因。

4答案相同点:这两句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不同点:来诗的“又将憔悴见春风”是借乐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春风”来抒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王诗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则是以乐景写乐情,通过写新年的第一天,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的热闹场景,抒发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具体是鉴赏诗歌意象的异同。

解答此类题目,要紧紧抓住“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来分析作答。

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不同的是,第一首诗是乐景写哀情,第二首诗是乐景写乐情。

结合表现的诗人的情感具体分析,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 妙地借用鸟鸣的谐音, 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 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 家的呼声;(3 分) ③表达了作者国耻未 雪、壮志难酬的忧愤和 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 (2 分)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
14
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 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 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 由。(6 分) 答: (示例一)①喜欢辛词的 写法。②辛词写“山深 闻鹧鸪”,背景辽阔;③ “愁”在先而闻鹧鸪在 后,愁上加愁。
(2) 陈 子 昂 的 这 两 首 诗
8
都是送别诗,但表达了 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 析。(6 分) 《送魏大从军》从大处 着眼,运用前人典故, 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 全诗语气慷慨雄壮,充 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感情豪放激扬。(3 分) 《春夜别友人》借景抒 情,借景物描写来表达
9
朋友间的深挚情意,离 情缠绵而不过分哀伤。 (意思对即可)(3 分)
4
分)
②A 运用了双关手法。 B 末句“问何日藕、几 时莲”中“藕”谐音双 关为“偶”,“莲”谐音 双关为“怜”。C 该句 表面写不知荷花何日 生藕,何日产莲,实际 写不知何时能与心上 人团圆,得到心上人的
5
爱怜。(3 分)
2.阅读下面陈子昂的两 首 诗 , 回 答 问 题 。 (11 分)
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诗歌比较鉴赏习题
1.阅读下面这两首词, 回答问题。(7 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 呼晴,侵晓窥檐语。叶 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 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
1
吴门,久作长安旅。五 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 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 影、画勾阑。人情纵似 长情月,算一年年。又 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
18
信的心态和喜悦的心 情。(3 分)
(2)“又将憔悴见春风” 和“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 时有何异同?请作简要 分析。(6 分) 同:这两句都运用了借 景抒情的手法。(2 分) 异:①“又将憔悴见春
19
风”借乐景抒哀情,借 新春之景抒发对家乡 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 分)②“春风送暖入屠 苏”则以乐景写乐情, 通过新年热闹的场景 抒发了作者愉快的心 情。(2 分)
15
(示例二)①喜欢陆词的 写法。②陆词写“常啼 杜宇”与“林莺巢燕总 无声”对比;③闻杜宇 在先而“愁”在后,牵 惹愁思。
4.阅读下面两首诗,回
答问题。(11 分)
除夜

[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来鹄
[宋]王
16
事关休戚已成空,爆竹声中 万里相思一夜中。春风送暖 愁到晓鸡声绝后,千门万户 又将憔悴见春风。总把新桃
11
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独 自不堪听,况半世、飘 然羁旅! [注] 据说鹧鸪“生不 辞巢不别群”,其鸣叫 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 哥哥”。杜宇,即杜鹃, 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 声近似人语“不如归 去”,又有“杜鹃啼血” 的典故。
12
(1)这两首词都写了 夜 闻鸟鸣,请结合作者所 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 寓的思想感情。(5 分) ①(结合时代)辛弃疾 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 时期,山河沦陷、生灵 涂炭、朝廷腐败,国家 处于风雨飘摇之中。② (分析夜闻鸟鸣)词中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 回答问题。(11 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 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
10
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 去。江晚正愁余,山深 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 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 燕总无声,但月夜、常 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
20
答: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 分) 春晚山行 殷 遥[注] 寂历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暗草薰苔径,晴杨扫石矶。 俗人犹语此,余亦转忘归。 [注] 殷遥,天宝间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 中间两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6 分) 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 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此曲的突出手法是什么?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5 分) 定风波 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 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三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 果?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 分) 风雨 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注] 宝剑篇:唐前期名将郭元振落拓未遇时所写的托物抒怀之作。郭元振上《宝剑篇》, 深得武后赏爱,终于实现匡国济世之志。新丰酒:马周落拓未遇时,西游长安,宿新丰旅店, 店主人很冷淡,马周便取酒独酌。后来他受到皇帝赏识,拔居高位。 这首诗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任意一种,并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 答: 题组二 综合练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 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注] 王安石:宋代政 治家、改革家、文学家, 作此诗时身为宰相,正 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 革。屠苏:药酒名。
17
(1)同在除夕之夜,两首 诗的作者的心境有何 不同?请结合两首诗作 简要分析。(5 分) 来诗表达的是事已成 空的愁苦之情、远离故 土的思念之情;(2 分) 王诗通过对元日新气 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 政变法、除旧布新、强 国富民的抱负、乐观自
6
[注] ①春秋时魏绛曾 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 国边患。②东汉时的车 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 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 北单于,又乘胜追击, 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 而还。
(1) 第 一 首 诗 主 要 用 了
7
什么艺术技巧?请简要 分析。(5 分) ①用典。(2 分) ②全诗用霍去病、魏 绛、六郡豪杰、窦宪等 四个典故,肯定了魏大 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 举,激励出征者立功沙 场,扬名塞外。(3 分)
2
到、五亭前。东池始有 荷新绿,尚小如钱。问 何日藕、几时莲。
(1) 两 词 都 写 到 了 荷 这 一意象,但所写之荷时 间有别,其中《苏幕遮》 所 写 的 是 _ 夏 __ 之 荷 , 《系裙腰》所写是_春_ 之荷。(2 分) (2) 两 词 分 别 表 达 了 主
3
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系裙腰》的下片主要 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 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 明。(5 分) ①《苏幕遮》表达的是 词人长时间客居长安,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系裙腰》表达的是词 人对爱人的相思,盼望 与爱人团圆的情感。(2
语文 2016 届高考二轮复习古诗歌表达技巧提升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5 分) 蝶恋花 秦观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