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徐明阳【摘要】基于我国1978-2015年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数据,选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视角来建立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的加深,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具有明显反方向影响.由此可见,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能够有效地带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具有复杂性.%Based on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data from 1978 to 2015,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econometric model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nalization and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Chinese economic growth.The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a certain lag on economic growth, while the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volatile and unstable;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can promote the process of rational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it has obvious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upgrade proces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t can be seen that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economicgrowth, but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rowth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s complex.【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7)004【总页数】8页(P34-41)【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经济增长;VAR模型【作者】徐明阳【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1近年来,重视产业结构内部层次,加强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_朱晓华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_朱晓华
区域经济 | Regional Economy
我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 实证分析
□朱晓华
[摘
邓宝义

要 ]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 , 市场 经济 主 导了 世 界范 围 内的 经济 体 制 改 革 大 潮 。 作 为 一 个 维 持了 30 多 年 经济 高 速 增长 的 发 展 中 国家 , 我 国 的 经济 发 展成 就 举 世 瞩 目 。 古 典 经济增长 理 论 观 点 认 为, 在均 衡价 格 的 假 设下 , 经济 总 量 的 增长是 由 资本积 累、 劳 动 力 增 加 和 技 术 进步 这 三 种因素 共 同 长 期 作 用的 结 果 。 但 是 , 我 国 的 经济 制 度 现 实 告 诉 我 们 , 均 衡价 格 这 一 传统 经济增长 理 论 的 假 设 在 当前 的社 会 主 义 市场 经济 中 并 不 成 立 。根 据 结构 主 义 的 观 点 , 在资源 配置 最 优 的 假 设 前 提 并 不 成 立 的 情况 下 , 我 们 需 要 着 重 考 虑 经济结构 变 化 对经济增长 的 作 用 。本 文 简 要 阐 述 了自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我 国 产业 结构 的 演进 过 程 , 即 三 大 产业的 发 展过 程 , 并 结 合 对 1990 年 至 2009 年 这 20 年 的相关 数 据 的科 学 应用和 处 理, 重 点研究了 产业 结构 调 整 对经济增长 的 影响 , 并 通过 建 立 回归 方 程测算 了三 大 产业 对经济增长 的 贡 献 。
Enterprise Economy 2013 年第 7 期 ( 总第 395 期 )
132
我 国 产业 结构对经济增长 影响 的实 证 分 析
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不断提高 。 ( 二 ) 产业 结构 变 动 的 阶 段 分 析 本文把我国从 1952 年到现在的三大产业结构按照 不同结构类型划分成若干段 。

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经 济 增 长 和 市 场 因 素 自发 作 用 的 结 果 , 因此 这 一 时 期 的
( 9 0 运用 2 16 ) 7个变量定义 了 1 0个基本过 程来描述 经济 发 展中结构转换 的一般 过程 , 出: 济总量 的增长依 赖 得 经 结 构的转换 ; 在一定 条件 下 , 产业结 构 的转换 率越 高 , 经 济总量的增长率越 迅速 ; 发展 中 国家的增 长进 程 理解 把
为了体现产业结构变动所反 映的产业 间技术效率 差 异 及其 导致 的资源流动 , 文从 产业 间投 资结构 转变这 本

和经济发展 阶段 差异 的关 键 因素。在此 基础 上 , 拉克 克 ( 9 0 通过 多个 国家不 同时期三次产业劳 动投 入和总产 14 ) 出的 比较研究发现 : 随人均 国民收入 的提高 , 伴 就业 人 口 由第一产业 向第二 产业 转移 , 并进一 步向第三 产业转 移。
该 结 论 被 称 为 配 第 一克 拉 克 定 律 。 此 后 , 兹 涅 茨 运 用 库 现 代 经 济 统 计 方 法 研 究 了 各 国产 值 份 额 与 就 业 份 额 的 大 量 统计 资 料 , 一 步 验 证 了 配 第 一克 拉 克 定 律 。 钱 纳 里 进
新 的视 角和投入与产 出相 结合 层面 , 我 国产 业结构 对
引 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2—2 8 (0 0 0 8 0 2 1 )8—06 0 0 1— 2 进 步因素对 比 , 度量 了产业 结构 变迁 对 中国经济 增长 的
贡献。


早在 1 7世纪 , 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创始 人威廉 ・ 配第
(6 2 就 发 现 产业 结 构 的不 同是 造 成 世 界 各 国 收 入 水 平 17 )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评述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评述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评述作者:陈锋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分类和评述。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大多肯定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经验模型单变量回归,数据样本依赖,仅考虑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量的层面变化的实证分析,没有考虑转型期初始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实证研究;问题评述一、引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分歧,甚至可以说两者分属于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经济政策无关,经济增长仅与外生的技术进步率有关。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不考虑结构变化、社会福利和政策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了技术外部性或知识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贸易和技术转移、分工和专业化等因素在经济增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新古典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都没有考虑经济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关于经济结构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从霍夫曼(1958)的工业化四阶段理论、刘易斯(1954)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罗斯托(1962)的主导产业理论到钱纳里(1989)的产业结构理论和库兹涅茨(1966 )的产业结构理论。

结构主义的分析思路所赖以建立的思想基点有三个:对经济结构构成的分析,对经济结构与经济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对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结构变迁或结构转型的分析。

库兹涅茨按产业结构、企业类型、劳动力职业结构、要素份额与收入的规模分布、收入的使用方式、对外贸易比例、经济结构中增长趋势的横截面总共七个方面进行了剖析;钱纳里则按积累过程、资源配置过程、人口与分配过程三个过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以贵阳市为例
经济研究
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以贵阳市为例
胡婷 贵州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本文通过从贵阳1997年至2008年的三次产业发展状况以及GDP的增长情况入手, 采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 对贵阳市在不同的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结合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点, 而一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2. 8%左右, 平均拉动经济0. 33个百分点;
第二个阶段: 2005年—2008年。在这4年间, 第一产业是基本保持平 衡, 而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 直
到2008年, 两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才基本持平, 分别为48. 67%、 49. 36%, 拉动经济增长5. 65和8. 95个百分点, 成为贵阳市经济快速增长的
1299、0. 4855和0. 4084。也就是说, 贵阳市的经济增长中, 第一产业的
产出量每增加1%会使国内总产值GDP增加0. 1299%, 第二产业的产出量
每增加1%会使国内总产值 增加0. 4 85 5%, 而第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 加
1%则 会使该地区的国内总产值 增加0. 4 08 4%。由 此可见, 在三次 产业
D- W值为2. 1468, 这说明方程( 6) 中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 即方程的
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成立的, 该模型的整体拟合优度较高, 可以用
估计出来的方程( 6) 来分析贵阳 市的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
根据方 程( 6 ) 可以 看出: 贵阳市 三次产 业的产 出弹性 分别为0 .
来可以 看出, 工 业产值 每增加 1 %, 贵 阳市的 国内生产 总值将 增加0 .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各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产业结构调整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传统产业过度发展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则能提高经济增长率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可以促进经济的结构转型和升级,加强创新驱动型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其次,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而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国家能够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并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经济的快速增长将为国家提供更多的投资和资源,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和难题也会随之出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导致一定的失业风险。

随着一些传统产业衰退,相关就业岗位会减少,可能导致一些工人流失。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要克服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分配纠纷。

由于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和保护主义的蔓延,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可能会受到限制。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是近年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研究指出,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国家推动转型升级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其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积极的关联性。

中国政府的努力使得高技术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献, 以及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 长的推动作用 , 深化 研究二 者既相 互促 进 又相互制 约的相关关 系 , 这对未 来 中国
产业 结构的优化 、 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 结构优化 的政 策选择都具有重要 现实 意义。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 0 2
基金项 目: 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 经济波动 、 宏 观调控 与产业升级 的关联 度分析 ” ( 项 目号 1 1 Y Z A 7 9 0 2 2 5 ) ; 北京市教 委面上项 目
级 与经济增长存在 紧密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周 期波动 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 号 : F 2 6 9 .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7 6 3 6 ( 2 0 1 3 ) 0 6— 0 0 1 4— 0 7


引 言
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经济实现 了年均 9 . 5 % 以上 的高速增 长 , 经济总量达 到世界第 2位。但 关 于什 么是促进 经济 高速增 长的主要 因素 , 学界并未达成共识 。新古典增 长理论 把经济增 长归 因于要素投入 的增加 和要素 生产 率 的提高 ; 制度学派认 为制度是经济增长 的源泉 , 市场 经济制度 的确立 促进 了资源配置 效率 的提 高 , 初步建立 的 有效产权保 护制度 , 实现 了经济可持续发展 ; 结构 主义认 为产业 结构 的变动是推 动经济增 长 的核 心因素 , 投 入要 素从低效率部 门向高效率部 门转 移获得 “ 结构红利 ” 保证 了经济可持续增 长 。从一 国经 济的发展 历程来看 , 经济 的增 长总要伴 随着 经济结构 , 特别是产业结构从低级 向高级转换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 的源泉 , 也是产业 结构调 整的推动力 , 各产业 技术发展不平衡 , 带来不 同产业增 长速度 的差异 , 技术进步较快 的产业 逐渐成长 为主导产业 , 带动相关 产业的发展 , 这是 自发 的市场力量作用 的结果 ; 政府对产业升级也具有推 动作 用 , 国家 的宏 观调控政策 、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摘要:根据武汉市1991—2010年的数据,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武汉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和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并且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相同,第二次产业贡献最大,第三次产业的贡献仅次于第二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贡献最小。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促进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武汉市格兰杰因果检验1、引言近年来,围绕“结构调整”主线,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步伐有所加快,经济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尤其是第二产业比重增速加快,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武汉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否受到经济增长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是被关心的问题。

2、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2.1 数学模型的建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时要求受检验的变量是平稳的,如果变量是非平稳的,则要求非平稳变量是协整的,以避免伪回归。

2.2 武汉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研究2.2.1 指标和样本的选择本文选取1991-2010年武汉市总产值y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三次产业产值x1,x2,x3作为产业结构的指标(数据来源《2011武汉市统计年鉴》),以分析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本文对武汉市总产值y和三次产业产值x1,x2,x3分别取自然对数,即lny,lnx1,lnx2和lnx3。

2.2.2 实证分析2、三次产业拉动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

产业贡献率指各次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率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两指标综合反映了各产业增加值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

通过表3和表4可知,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在1991年是负值,从1992开始到1997年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处于不断变动之中,最高也只有13.81%,1998年又回到负的贡献率,而从1999年开始持续到2010年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基本是处于2%左右,这是很低的水平;同时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率总体上是降低的,从1998年开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一直处于1个百分点以下的状态。

江苏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江苏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

本文选择江苏省1978-2009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数据计算了不同时期moore结构变化值,通过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速度来考察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的进程。

另外,利用adf单位根检验、e-g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理论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关键词:江苏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关系一、相关理论1.moore结构变动指标表征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有四种:产业结构变动值k、产业结构熵数指标、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和产业结构超前系数。

本文从数据可获得性与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考虑,采用moore结构变化值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我们运用空间向量测定法,以空间向量中夹角为基础,将产业共分为n个部门,构成一组n维向量,把两个时期间两组向量间的夹角,作为象征产业结构变化程度的指标,该指标就是moore结构变化值。

其计算公式为:mt=mi,t/(mi,t2)1/2??mi,t+12)1/2其中: mt表示moore结构变化值; mi,t表示t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 mi,t+1表示t+1期第i产业所占比重。

2.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1)序列的平稳性检验通常我们在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来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时,都是假定这些序列是平稳的。

序列平稳的特征是:其均值与时间趋势无关,且围绕均值波动并向其收敛。

在实际问题中,平稳时间序列只是极少数现象,大多数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不过,通过差分运算或作对数化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可以转化为平稳序列。

若一个非平稳序列 yt经过d 次差分后变成平稳序列,则称yt 是d阶平稳,记为 yt~i(d)。

若 yt~i(d),△ yt~i(0),则称yt 具有单位根特征。

对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一般通过差分运算得到平稳序列,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础,我们通常选取adf(augment dickey-fuller)方法来检验序列平稳性。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求, 也是全国区 域经济协调发 展的战略目 而 竞争实 标, 产业
力崛起是 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崛起 的基础和动力 。 中部地 区工 业化 、 城市化和市场化水平低 近几 年来与沿海地 区的差距 有拉大的趋势。例 如张占东 ( 06 认 为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 20 )

是落后 的二元经济快速转型的产物, 为二元经济转型导致 认 的产业升级是 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 。2 世纪 8 年代 中 0 0 期, 在研 究经济增长和经 济结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 是西蒙・ 茨涅茨。 库 他基于产业结构变动角度考察了经济 结
济 增
长 系

格兰杰检验的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而经济增长对中部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则不明显;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 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分阶段回归表明中 部地 区第二、 三产业近年来对经
济长的贡献已经大大提高: 但总体回归却认为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第三产业发展 还不够充分。
不合理 状况尽 管逐年改善 但与国际标准 、 国家标准的实际 指标相 比差距甚远 三次产业增加值与劳动力结 构严 重偏 离


以及产业结构 内部矛盾严重 制约着 中部 地区的经济增长

目前学术界对 中 部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多是定性 描述与分析 缺少具体的定量分析 。 本文运 用了时 问序列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17 98—2 0 年中部地区产业 Os
Z uJau h iy
结 沟 动


(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昌 303) 301 (cnmc n aaeetSho fNnhn nvriy acag 301 EooisadMngmn colo acagUiest,Nnhn 303)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高级化、服务化、知识化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也是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了解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演变过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

我们将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层面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从实践层面看,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实证模型以及具体的分析过程,并逐一展示实证结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学领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证分析,为我们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证据。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上。

钱纳里和塞尔昆(1989)在其经典著作《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罗斯托(1960)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六阶段理论,强调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基于辽宁产业结构30年变迁的阐释_翟翠霞[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_基于辽宁产业结构30年变迁的阐释_翟翠霞[1]

28. 0
2004
12. 0
45. 9
42. 1
1989
14. 1
54. 3
31. 6
2005
11. 0
48. 1
40. 9
1990
15. 9
50. 9
33. 2
2006
10. 1
49. 1
40. 8
1991
15. 14
9. 2
35. 7
2007
10. 2
49. 6
40. 2
1992
13. 2
50. 4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 的过程,针对三次产业构成,产业结构优化和提升 为第二产业不断取代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又不断取 代第二产业〔4〕,按为经济增长贡献率排序,三二一 的产业结构最为合理。在辽宁省全力实施老工业 基地振兴战 略,大 力 推 进“转 方 式、调 结 构 ”下,辽 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得到了积极 推进、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提升,但通过上述分析 表明,目前 辽 宁 省 存 在 经 济 增 长 与 资 源 配 置 不 均 衡,产业 结 构 与 经 济 增 长 之 间 不 协 调 等 问 题。 所 以,在遵循产业演进规律的同时,辽宁仍需调整三 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发挥各 产业内部优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共同促进经济持 续、健康、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辽宁产业结构 30 年变迁的阐释
翟翠霞
〔摘 要〕通过收集辽宁省 1978———2011 年度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 系检验等方法,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当前辽宁省产业仍呈“二三一”结 构,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彼此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 Granger 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而非结构调整带动了辽宁的经济增长。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式 中 , 和 是 常 数 , 白噪 声 。 s是
格兰杰因果关 系检验在考察序列 是否是序列 Y产生 的
增长也 会带来产业 结构 的相应变动 。但 我 国学者 的研究 基
原 因时采用这样的方法 : 先估计 当前 的 Y值被 其 自身滞后期 本 是建立在逻辑推理 和规范分 析之 上的 , 种关 系的真实 望值所能解释的程度 , 这 然后验证通过 引入序列 的滞后值 是 性 尚需 严 格 的 实 证 支 持 。本 文试 图 运 用 时 间 序 列 经 济 计 量 否可 以提高 Y的被解释 程度。如果是 , 则称 序列 是 Y的格 分析方法 , 对我 国制定产业 结构 变动和实 际经 济增长 的关 系 兰杰成因 ( r gr as) 此时 的滞后期系数具有统计 显 G a e C ue , n 进行实证分析 , 为我 国的产业结 构政策提供理 论分析 和实 证 著性 。相应地 , 还应该 考虑 问题 的另 ~方面 , 即序 列 Y是 否 检验 的依据。 是 的 格 兰杰 成 因 。在 E i s . 里 , vw 1 e 3 计算 如 下 的 双 变量 回
验 当 { 和 } 统 计 上 是 平 稳 序 列 时 , 果 变 量 过 去 Y} 在 如
Hale Waihona Puke 三、 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 明 变
产业结构变量是指 国民经济各 个产业 ( 门) 间的组 部 之
Y = ∑ d。 Y一 ∑卢 , s。 一 +
. .


引 言
近年来 , 产业结构 变动在我 国经济增 长 中的作 用 已引起 我 国学者的重视 , 并形成了大量 研究文献 。国内学者几乎一 致认为 , 产业结构 变动有助于 经济增 长 , 而不 同阶段 的经 济

计量经济学——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例分析

计量经济学——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例分析

3、计量经济学检验 ⑴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在这里采用Frisch综合分析法,检 验模型各解释变量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问题:
①通过做简单回归得到下表:
回归方程 Y1=9.4776+0.1292 X1 Y2=3.6885+0.5537 X2 Y3=2.5273+0.6727 X3 Tα 8.49 5.87 2.30 Tβ 0.62 10.95 7.18 R^2 0.01 0.81 0.65 DW 0.94 0.79 0.44
三、模型参数估计
运用eview3.1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表一中的数据进行线性 回归,对所建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下图。(图1)从估计结 果可得模型:
Yt=0.6902+0.1869X1+0.4564X2+0.2875X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1/06/12 Time: 16:41 Sample: 1 30 Included observations: 30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 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t=α+β1X1+β2X2+β3X3+µ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 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 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 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 长中的权数;βi X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µi表 示随机误差项。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 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 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X3 R—s quared
O.2 49 45 3
0.0 25755
9。53l 861
O.000O 9.530734
0. 996363
Mea n dependent VAR
A us e — q a e 99 4 dj t d R s u r d 0. 59 4
S.B of regressi on 0.052784 Sum s quared resi 0。072439 de Log li ke1i hood 47.82492
S D d pe d n R 。 _ e n e t VA
AK AIK E i nfo cri teri on Sch rz wa cri teri on F—stati sti c
比重 开始 下 降 , 随经 济 的 发 展 开始 提 升 。 又 近年 来 , 经济 的进 一步 发展 , 二产业 比 随着 第 产 业 经 济 学理 论 表 明 , 业 结 构 与 产 重开 始逐 渐 稳 定 。可 见 , 我 国第 二产 业是 在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系极 为 密 切 , 一 定 条件 在 拉动 经 济 发展 的 主导 力量 。 下, 产业 结 构 是 经 济增 长 的 基础 , 促 进 是 3 、第 三 产 比重 不断 提 升 。随 着 人们 经 济增 长 的根 本 因素 之 一 , 经 济 增 长 而 消费需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第三产业对 将 产 业 结 构 发 生 相应 的 变化 。 本文 用模 经济 的贡 献 作 用越 来 越 明显 , 随着 经济 的 发 型 实 证 法研 究 了我 国产 业 结 构 与 经 济增 展 , 占 G P的 比重 有 可 能超 过其 他 产业 , 其 D 长的 关 系 。 济增 长又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 科学技 对经 济增 长有 更 明显 的作 用 。 术 的创 新 导致 新 兴产 业 的 出现 , 新 兴产 业 而 【 键词 】 关 又是 支撑 经济 增 长 的主 导 力量 , 学技 术 的 科 二 、产 业结构 对经济增长的模型 实证 产 业 结 构 ;经 济增 长 ; 关 系 ;实 证研 究 发展 引起 产业结 构 的转换是 经济 增长 的根本 分 动力。因此, 经济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转换 任何一 个旧家 或地 的经 济增长都 伴 随 首先选取 中国统计年鉴20  ̄中17 08 98 的这 种结 构效 应 与经 济增 长卞要 依靠技 术进 着产业结构渊整的不断深化 , 产业结构是影响 20 年的数据 , 07 运用 E E XC I软件通过计 步的趋势是一致的。 经 济增 长的 f 分币 要的 因素之 ‘ , 产业结构 向 算获得 , 在各指标计算 时原数据 以亿元为单 3 存现 代 化经 济 发展理 论 巾 , 济增 长 、 经 更加 俞理 的 J , 资源的更 加有 效配 位 , G 数 对各 项指 数 进 行平 减 , 促使 螯 用 Dt指 再取 主要 表 现 为两 个方 面 , 足= 民生 产总 值等 …. 国 置, 从而 促进经 济 的增 长。 反过 来 , 济总量 对 数 。 经 总量 的增 长 , 是产 业结 构的转 换 , 两个方 -一 这 的高增 长也会 导敛 广业结 构 的高 变换 。 : 其 次 , 建模 型 : 构 面 是相 互 作用 的 。在 一 定 条件 下 , 经济 增 长 T GDP c I X +bl1 n a n 1 IX2十dnX 3 £ + 达 到一 定水平 , 投 资将会 面增 加 , 产 社会 新 我 国产 业结构 的演变及特征 其 中 , D 为同 内生 产总 值 , , , 3 G P X1X2X 业的成长就会扩尺, 产业结卡 的转换率也必 句 改 革开放 以 来 , 围绕着 发眨 的丰题 , 分别为第一产业 , 我国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生产 然提 高 , 产业结 构 的转换 率越 高 , 济总量 而 经 小断调整产 结构, 实现 r产业结构 经济 总值 , 为常 数 , 为 随机误 差 项 。 C 的增 长就 越迅 速 。 增 K的双向Ⅱ动。我国产I结构的演变皋本 l l , 可 知 :模 型 的估 计 结 果 表 明方 程 的整 4 、产 业结 构 的 凋整 优化 促进 经济 的增 呈 现 以 下特 征 : 体拟 台 较好 , 显著 性也 比较高 。第 三产 业 的 长 。 代经 济增 长的 一 个明 变化 是社 会 分 现 l 、第 ‘  ̄ 莺下 降 。这 个 比重 在 伞 产 出弹性最 高 达到0 29其 次是第 二 产 l为 ?: L I- kL . , 4 f l , 工 的细化 , 产业部 门的增 多 , 化与 一体化 专业 世界的 大 国绛 济 f 已经 苒 比较 低的 。 } l 0 1 1最 低 是第 三产 也为 0 1。 .6 , .6 趋 势加 强 , 产、 占勾 使 卡 的协 调效 应 在经 济增 2 第 一 J的 比币有 丌有 降 , 、 产 存调 整 【 f l 长 中 的作用 n益 明 显 。 代 经济增 长对 于 技 现 不断改变并逐渐稳定。 95 存l 午经济同落后 三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的一般 关系 9 术创新的依赖性加强 , 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 用 v1 E— n 对 植 珏! 行 Ol I 讲 f鲁 ,l 、一 乖 溃 同 I lS 举I 言 晕 加 下 . J, =f l 圣 长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由产业结构的关联状 态决定 , 冈此产业结构的倜整是经济增长的 Vari able Coe ffici ent Std Erro r t— St atiSti C Prob.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内蒙古的实证分析1985年~2009年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内蒙古的实证分析1985年~2009年


文 献 回 顾
产业结构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研究 的重点 , 产
业结构 的优化 与调整是经济 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 西方 的经 在 济理论 中 , 对产业结构 与经 济增 长之间的关系最早论述 的是威 廉・ 配第 ,他发现 了导致世 界各国国民收水平差异 的关键性 因 素在于产业结构的不 同。美 国经济学 家西 蒙 ・ 库兹涅茨 (i n S mo K ze ) 总 产 值 中 的 部 门 份 额 和 就 业 人 数 的 各 部 门份 额 的 内 unt 对 s 在联 系及 其 总趋 势 进 行 了开 创 性 的跨 国 比较 研 究 , 出产 业 结 得 二 、 立模型 建 构 的 变动 受 人 均 国 民 收 入 变 动 的 影 响 , 均 国民 收 入 是 产 业 结 人 罗默 ( o r2 0 ) 过对 经济增长 的计算后认为 : R me,o 0 通 长期经 构变动 的原 因。 库茨涅兹在其书《 国的经济增长》 面提 出了 济增长是 由技术进步 ( 各 里 含经济制度 的变迁 ) 贡献 的, 而短期经济 他称之“ 世界性进程 ” 的现代 经济增 长特征 , 他认 为 , 业结构 增长是 由资本和劳动等要 素投人 的增加 贡献 的。 产 然而 , 技术 、 资
lg 1+3 o lK 1l X + t 1g o () 1
没有成 为经济增 长的主导产业 , 这基 本上与我 国的产业结构变 动趋势 相一致 , 总体上说 明 内蒙古 的产业结构变动 和经济增长 有着极 为密切的联系 , 产业结构 的变动对 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 响作用 。 ( ) 业 结构 调 整 与 经 济 增 长 贡 献 的定 量 测 定 三 产 根 据 t8 9 5年 ~ 0 9年 内蒙古 自治 区 国内生 产 总值 和 第 20 二、 三产业 产值 的统计数 据 , 用 E i s. 运 v w40的经 济计量 软 e

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1978年至2009年安徽省的相关经济数据,在V 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方法,最终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安徽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动态关系。

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均对经济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并没有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作用明显。

标签: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向量误差修正模型1 引言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安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2009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3654.5亿元,增长11.1%。

2010年1至11月,全省范围内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4.9亿元,同比增长19.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072亿元,同比增长41.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395.2亿元,同比增长26.1%。

当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提前一个月,首次突破1万亿元。

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

而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扛杆,也是沟通整个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

对金融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各自对经济增长的研究由来已久。

国外以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著名。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也很广泛。

谈儒勇(1999)从实证上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产业结构变动与新疆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与新疆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二、 三 产业的产值 结构 、
变 量
L NY DLNY L NPS
DI NP S
济增长。韩廷春 ( 2 0 0 0) 指 出 ,中国经济
自改革开放后实现 了高速 增长 ,经济结构 也 发生 了明显的 变化 。经济 的总量增长和
结 构 的 演 进 既 相 互 联 系又 相 互 影 响 。 经 济
述 变量 之 间 相 互 影 响 的缺 憾 。 它是 由一 组
新疆 属 于 欠发 达 地 区 , 随着 改革 开 放 的推 进 ,新 疆在 经 济 上保 持较 快 的增
长 速 度 ,其 产 业 结 构 也 不 断 得 到 调 整 和
相互联 系的方程所 组成 , 但是 V A R模 型不 是 一般 意义上的联立方程模型 ,它主要具
劳动就 业结构 、 资 产 结 构 和
检 验形式( c ,T ,N ) A D F值 临界值 ( 5 %) 结 论
( C, T,O) ( C, 0 ,O ) ( C,0,O )
( C, 0 ,0 )
技术 结构等。 这 些变量从 不 同的角度说 明了产业结构状
况 。 因此 ,为全 面 反 映 产 业
关 键 词 :产 业 结 构 经 济 增 长 V AI L
协 整 关 系 新 疆
现 代 经 济 增 长 的 模 式 本 质 上 是 以产 业
结构的升级 为增 长核心 的 ,而产业结构 的 变动多伴随 着就 业结构的变动。库兹涅茨 ( 1 9 4 9) 提出, 一个国家国 民收入 的度量必 须从产业结构 的角度 去衡量 ,而一个经济
型; 第 二, 所有 变量都 是内生的;第三 , 具 有 完全相 同的解释变量。 因而 ,它既能够 考察 变量间双方向的影响 关系,又 能够克 服联立 方程 模型的变量 内生性 与外 生性划 分和模 型识 别等麻烦 。选取 了 3个 内生变 量 ,并且不考虑外生 变量 的影 响的V A R模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评述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实证研究评述

究 了 三 次 产业 结 构 及 第 三产 业 内 部 结构 与 经 济 增长 的 关 系 ; 张 军 ( 2 0 0 2 ) 从 资 本形 成 、 工 业化 过 程研 究 转轨 时期 中 国经 济增 长 特征 , 认 为新兴 工业 部门 的进入和 扩张是 经济 增长的 典型 特征 。 林毅 夫 、 蔡防 、 李周 ( 1 9 9 9 ) , 林毅 夫 、 孙希 芳 ( 2 0 0 3 )研 究认 为 国的 产业 结构 是由 其要 素禀赋 结构 决 定的 , 一 国产 业 结构 总体 水 平 的升 级依 赖于 该国 经济 中要素 禀赋 结构 的相 对变 化 , 而后 者主要 受经 济 增 长 阶段 的 影响 , 所 以从 根 本上 来说 , 产 业 结构 的调 整 是经 济增 长 的结 果而 不是原 因 。由此 可 以总 结 , 国 内有关 经济 增 长与产
系的量的层面 变化的 实证分析 , 没有考虑 转型期初始 产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等 因素对产业结构 变迁的影响。
【 关键词 】 经济增 长; 产业结构变迁 ; 实证研 究 ; 问题评述
引 言 业 结构 变迁 关 系 的研 究分 歧 , 可 以 归结 为 : 改革 开放 以来 的经 济 快 经 济 增长 与 产业 结 构 变迁 的关 系在 理论 和 实证 的研 究上 都 存 速增 长 , 产 业结构 是经 济者 分 属于 相对 独立 的研 究领 域 。新 二、 国内有关 经济增 长与产 业结构 变迁关 系的 实证研 究 古典 经济 增 长 理论 认 为经 济增 长 与结 构 变 化 、 经 济 政 策无 关 , 经 济 中 国 改革 开 放 3 O多年 以来 , 快速 经 济增 长 虽然 伴 随着 许 多的


增 长 仅与 外 生 的技 术 进步 率有 关 。新 古典 经 济 增长 理论 在 研 究经 济增长问题时不考虑结构变化、 社会福利和政策作用 。新经济增长 理 论在 新 古典经 济增 长理 论 的基础 上 , 突 出了技 术外 部, 性或知 识溢 出效 应 、 人 力资 本 、 研 究 与 开发 、 贸 易和 技 术 转移 、 分 工和 专 业化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二十次大会论文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韩建雨1,支大林2,路宇立3(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本文运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52年—2004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同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产业就业结构却并未发生同经济发展同步的变化,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次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对于经济增长明显迟缓,这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条件。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一、引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从完全竞争均衡假设出发,通过边际分析将经济增长归结为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变化三大因素,并未考虑结构效应。

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投资,假定在资本和劳动处于固定的技术关系的前提下,通过资本——产出比率把产出与全部实际资本联系起来,从而证明了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有关。

索洛修改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提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考虑了劳动的影响因素和技术水平的因素。

然而传统经济增长模型及其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竞争均衡从未真正实现。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库兹涅茨(S•Kuznets)、罗斯托(W•W•Rostow)、钱纳里(H•B •Chenery)和帕西内蒂(L•L•Pasinetti)等经济学家开始关注产业结构问题。

库兹涅茨1与罗斯托2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的认识存在分歧,前者侧重于产业结构趋势分析,认为在总量与结构变动的关系中总量增长是首要的,而后者主要偏重于产业结构机理分析,强调从结构角度看总量增长。

之后的钱纳里等人都从结构的角度研究经济增长,并认为产业间资源的再分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Chenery 3把非均衡的经济增长过程看作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组变作者简介:韩建雨(1982-),男,河南省濮阳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支大林(1955-),男,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区域金融;路宇立(1984-),女,河南省商丘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化,通过增加结构这一“慢变量”,更有效地解释了不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的区别。

帕西内蒂4考察了经济增长的三种情况,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结构变化引起的”是更一般、更现实的情形。

帕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只要产业结构的变化能够适应需求的变化,能够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劳动和资本能够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动就会加速经济增长。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杨治5(1985)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较为宏观,提出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应同时考虑振兴和淘汰哪些产业。

周振华6(1995)通过对经济结构变化的分析,说明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提出了经济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的三个理论依据。

在市场经济的分析背景下,刘伟7(1995)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经济增长的实质归结为工业化,进而理解为结构演进。

郭克莎8(1999)从资源配置效应入手,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改革以来产业间资源流动和结构变化对生产率增长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要创造一个总量供求基本平衡和结构关系比较协调的经济环境,以确保经济的良性增长。

在《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一书中,郭克莎9(2001)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指出我国产业结构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瓶颈制约或结构偏差制约;二是结构转变或结构升级缓慢的制约。

另外,郭金龙(1998)认为产业结构的失衡是我国经济增长强烈波动的重要的内在原因,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平衡供求总量关系,抑制经济波动,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李霞(1998)认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深化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时对经济增长有制约作用。

贺炎林(2001)就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间关系进行了理论概述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同时指出东西部产业结构变化形成的差异是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胡树林(2001)认为总量和结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经济增长就是总量和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内依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同时经济增长又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演变。

王志美(2002)和毛健(2003)也分别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二者是一种协同互动的关系。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钟学义10(1997)从产业关联的角度出发,应用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同产业结构变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罗国勋11(2000)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认为经济增长带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其结果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业结构变动是由经济发展引发,但其变动对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刘志彪12(2002)用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测算出1978年~1990年、1990年~1999年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度,验证了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产业结构快速变动这一动因,同时揭示了钱纳里“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这一规律性结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为产业结构政策的可行性提供了可信的理论支点。

刘伟13(2002)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三产业拉动的,然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扩张会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经济规模的正效应。

蒋振声,周英章14(2002)运用协整检验、预测方差分解等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 1952——1999 年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二者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

朱慧明,韩玉启15(2003)利用各地区1978年~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产出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 因果关系。

胡晓鹏16(2003)通过静态和动态的联动分析,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累积性的、双向循环式的作用机制。

徐冬林17(2004)借用钱纳里模型对我国1978年~2002年时期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检验证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

陈华18(2005)采用我国1978年至2003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应用处理平稳数据的方法——协整检验,证明了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同发展关系,认为在我国产业结构的次序逐步发展为二、三、一的结构将最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另外,吕铁,周叔莲(1999)和黄盛,于萍(2001)也分别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基本认为二者是互动的关系。

可以看到,理论界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存在一定的争论:学者们基本认为产业结构有助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会促进经济增长,至于经济增长是否也会带来产业结构相应的变动则意见不一。

另外进行实证分析的学者采用的数据大多只到2002年,且样本数据容量偏小,很容易产生诸如伪回归、多重共线性等问题,使实证结果受到一定的质疑。

因此本文认为很有必要对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清晰的把握,以期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实证依据和选择路径。

二、经济计量方法论应用传统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估计和检验,相关变量必须具备平稳的特性,否则容易产生伪回归。

但在实践中经济和金融数据大多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为此,本文首先对选取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若原序列不平稳且为同阶单整,再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如果协整关系存在,我们就可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一)变量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检查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通常有6种检验方法:Dickey-Fuller(DF)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ADF)检验、Phillips-Perron(PP)检验、KPSS检验、ERS检验和NP检验。

本文采用的是经常用于两变量检验的ADF检验,其模型为:11pt t i t i t i y y t y u γαδβ--=∇=+++∇+∑t y 为待检验的时间序列,α为常数项,t 为时间趋势,p为滞后值,t u 为白噪声,原假设为0H :0γ=,即t y 有单位根(非平稳)。

若ADF 值小于Mackinnon 临界值,则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否则不平稳。

最佳滞后阶数p 由赤池信息准则(AIC )和施瓦茨准则(SC )确定,使得AIC 和 SC 值最小的滞后阶数即为p 。

(二)变量间协整关系检验如果时间序列12,,...,t t nt y y y 都是d 阶单整,即()I d ,若存在一个向量12(,,...,)n αααα=,使得()t y I d b α'- ,这里12,...,(,)t t t nt y y y y =,0d b ≥≥,则称序列12,,...,t t nt y y y 是(,)d b 阶协整,记为(,)t y CI d b ,α为协整向量。

协整描述的是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均衡关系,满足协整的经济变量之间在短期内有可能发生偏离,但在长期中,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回到均衡位置。

检验变量间协整关系的方法,主要有Engle-Granger 两步法和Johansen 检验,前者适用于两变量之间的检验,后者主要用于多变量协整关系检验。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我们采用EG 两步法来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

序列t x 和t y 若均为d 阶单整,用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回归,即有:t t t y x αβε=++用α∧和β∧表示回归系数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t t y x εαβ∧∧∧=--若(0)I ε∧ ,则t x 和t y 具有协整关系,否则无协整关系。

(三)变量间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前提条件是变量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但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是否就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