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治疗现况与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白血病治疗现况与未来
肖志坚
0.引言
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AL)已有40余年,现今5年无病生存率(DFS)急性髓系白血病(A ML)为30%~40%,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0%,成人ALL约40%,现代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SCT)以使一部分AL得以治愈已成为可能。
1.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是AL现代化疗和SCT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1.1 血制品的预防性输注为了减少血制品输注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应采用成分输血。一般血红蛋白≤80g/L或患者有明显贫血症状时应输注红细胞,预防性血小板输注一般以血小板≤10×1 09/L,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例外,APL患者在凝血异常纠正前应维持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以上,一般不主张进行白细胞输注。对有可能进行SCT的患者应将巨细胞病毒(CMV)筛查作为常规,接受氟达拉宾或SCT患者血制品输注应常规在输注前照射。
1.2 高白细胞的处理当白细胞计数>100×109/L时称高白细胞性AL。这些患者可采用白细胞单采术去除白细胞,但高白细胞性APL则不宜采用。
1.3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预防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AL患者易出现以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钾血症为特征的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其基本预防措施是水化和口服别嘌呤醇,密切监测血尿酸和电解质。
1.4 感染的防治患者个人卫生和病房的环境卫生非常重要,现并不推荐常规进行细菌、真菌和病毒的预防性给药。尽管G-CSF可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和住院的时间,但也并不推荐作为常规使用。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期发热患者必须给与经验性抗生素,并进行可疑感染灶的病源菌培养并据此结果改用针对性治疗。
2.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1-3]
迄今AML的标准诱导治疗仍是柔红霉素(DNR,45~60mg/m2/d,第1~3天)+阿糖胞苷(Ara-C,100mg/m2/d, 静脉持续滴注,第1~7天)即所谓的“DA3+7”方案,该方案年龄<60岁的A ML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60%~70%。为了进一步提高CR率,探讨了各种不同的诱导治疗方案:①用其他蒽环类药物如4-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3d)取代DA方案中的DNR组成IA或MA 方案,大系列随机系列结果发现CR率、DFS和总生存率(OS)IA和MA方案并不优于DA方案;
②将DA方案中的Ara-C从标准剂量改为大剂量,尽管大剂量Ara-C可使患者的DSF显著延长,但由于使用该方案后复发患者第二次完全缓解(CR2)率明显减低从而使患者的OS并未得到显著改善;③在DA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第三种药物,如足叶乙甙(Etoposide,VP16)⨯3d)或蒽醌类衍生物米托蒽醌(MTZ,12mg/m2.d-1⨯(12mg/m2.d-1 7d),澳大利亚白血病研究组的结果表明加用VP16后DFS好于DA,但MRC AML10系列结果则并未得到证实;⨯(75mg/m2.d-1 ④采用所谓的“双诱导治疗”,即不管骨髓增生情况如何均在第一次诱导治疗结束后第14天给与第2个诱导治疗,但仅预后差的那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可望得到改善。总体来说以上各种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方案并不优于标准的DA方案。
3.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诱导缓解后治疗[1-3]
当AML达CR后为了清除微小残留病减少复发必须进行诱导缓解后治疗。诱导缓解治疗策略包括强化巩固治疗、大剂量化疗、放/化疗联合自身(Auto-)/异基因(Allo-)SCT,或小剂量维持治疗。缓解后巩固治疗的合适剂量、方案和疗程数仍不确定。异基因SCT比化疗或自体SCT可显著减低复发率已得到了肯定,但OS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此外患者获CR后在接受Allo-SCT前是否需要进行巩固治疗以进一步提高疗效、Auto-SCT在AML治疗中的地位及那些患者适合进行A uto-SCT等诸多问题尚待回答。现在主要根据患者染色体核型来制定诱导缓解后治疗策略:①预
后好组[t(8;21),inv(16)/t(16;16)],不主张在CR1时进行SCT,但须接受2个以上的含大剂量A ra-C的巩固治疗;②预后中间组[染色体核型正常、+8、他(9;11)或其他非预后差组染色体核型异常],接受2个以上的含大剂量Ara-C的巩固治疗或HLA匹配的同胞供体SCT或自体SC T;③预后差组[复杂染色体核型异常,-7/7q-,-5/5q-,t(9;11)以外的其他11号染色体异常,t(3;
3), inv(3), t(6;9), t(9;22)], HLA匹配的同胞供体或无关供体SCT。现有资料表明接受强化巩固治疗患者再接受维持治疗并无益处。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4]
约70%的APL现已可望达到治愈。当患者细胞形态学检查怀疑APL诊断时应按急症处理,立即给予患者服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45mg/m2/d, 融合基因检测,如转阴性则采用ATRA与小剂量化疗(MTX+6-MP)交替维持治疗2-3年,获CRm后头2年应每3个月检测一次PML-RAR α融合基因,在随后的2~3年每3~6个月检测一次PML-RARα融合基因。如果患者连续2次骨髓标本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则改用其他治疗,如三氧化二砷(Sn2O3)、抗CD33抗体或考虑SCT。是否采用ATRA+ 如果有出凝血检查异常或有致死性出血症状,则应予输新鲜冰冻血浆和/或纤维蛋白以及血小板,维持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1.5g/L和50×109/L以上,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FISH、RT-PCR检查以进一步确诊。在用ATRA进行诱导治疗应同时加用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药物(IDA,DNR)。当临床怀疑维甲酸综合征时ATRA可减量或暂时停用,并立即加用地塞米松(10mg,Q12h×3d,然后减量)。达骨髓CR(CRm)后应进行2-3个以蒽环类化疗药物为基础的巩固化疗,在结束巩固治疗后用敏感度在10-4以上RT-PCR方法进行PML-RAR Sn2 O3进行诱导治疗、巩固治疗是否不需要联合Ara-C以及如需联用Ara-C是采用常规剂量还是大剂量等问题尚待进一步回答。
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治疗[5-8]
ALL诱导治疗通常采用VCR(长春新碱)、波尼松和蒽环类(主要是DNR)为主的常规诱导缓解方案,上述三药方案基础上还可加用门冬酰胺酶(L-asp)和/或环磷酰胺(Cy)(T-ALL亦可加用Ara -C),治疗周期一般为4~6周。
伯基特ALL治疗上有其特殊之处,由于伯基特淋巴细胞的高增殖性,细胞倍增时间较短(25小时左右),对化疗相对敏感,常在化疗后的24-48小时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伯基特ALL
的现代治疗新策略为:①先期予低剂量的化疗以避免“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②早期多药联合大剂量化疗,如HD-CTX、HD-MTX、HD-Ara-c,以及蒽环类药物、VP-16等,短期强化治疗(约6~8个月)后无需维持治疗;③早期强烈的中枢系统白血病(CNS)的防治:多采用三药联合鞘内注射(MTX+Ara-c+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化疗(如HD-MTX、HD-Ara-c等)及颅脑照射(仍强调照射剂量为24Gy);④首次达完全缓解(CR)患者一般不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依据这一新的治疗策略最近几个大的临床系列CR约70%,5年无病生存率约50%。
单用格列卫(600mg~800mg/d)治疗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ALL其CR率约60%,中位生存期和OS期仅为2.2和4.9个月。现一般主张采用格列卫联合化疗(如Hyper-CVAD),但最佳组合尚未明确,现有资料表明列卫联与化疗同时使用优于二者交替使用。
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诱导缓解后治疗[5-8]
ALL最适宜的缓解后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仍未确定,现一般采用按预后分组的缓解后治疗策略:①成熟B-ALL不举张CR1期进行SCT,推荐使用以HD-MTX(1g~8g/ m2)和HD-CTX(1200 mg/m2/次)等为主的特殊短程治疗方案;②预后良好组也不举张CR1期进行SCT,T-ALL应使用常规方案加Cy和Ara-C;③预后中间组的DFS呈异质性,其中某些病例可选择SCT;④预后不良组应于CR1期选择SCT。
除成熟B-ALL以外的ALL一般主张维持治疗,但其合适的药物组合、用药剂量和维持时间尚无定论,常用方案是6-MP,75 mg ~100mg/m2/d和MTX 20mg/m2/每周,需历时2~3年,其间可加用原诱导方案作定期再强化治疗。白血病“庇护所”(如中枢神经系统、睾丸、卵巢、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