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棒 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摇摇棒实验报告

摇摇棒实验报告

摇摇棒实验报告1. 引言摇摇棒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器材,通过摇动摇摇棒,可以观察到棒体的振动现象。

本实验旨在探究摇摇棒振动的规律,以及摇摇棒的共振现象。

2. 实验目的1.观察并分析不同摇摇棒长度下的振动周期;2.理解振动频率与摇摇棒长度的关系;3.研究摇摇棒的共振现象。

3. 实验器材•摇摇棒•支架•计时器•测量尺•实验记录表格4. 实验步骤1.在支架上悬挂摇摇棒,并调整其水平位置;2.使用测量尺测量摇摇棒的长度(L);3.将摇摇棒稍微摆动一下,使其发生振动,并用计时器计时 10 次完整的振动周期的时间(T);4.记录下实验数据,并计算出振动周期的平均值(T 平均);5.重复步骤 2-4,分别测量不同摇摇棒长度下的振动周期。

5. 数据记录与处理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记录下实验所得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和分析。

摇摇棒长度(L/cm)振动周期(T/s)20 0.8530 1.0540 1.2550 1.4560 1.6570 1.85计算振动周期的平均值(T 平均): T 平均 = (0.85 + 1.05 + 1.25 + 1.45 + 1.65 + 1.85) / 6 = 1.35s6.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摇摇棒长度的增加,振动周期也随之增加。

这表明摇摇棒长度与振动周期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

在摇摇棒发生共振时,其振动幅度会显著增大,同时振动的频率也会变得非常稳定。

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当摇摇棒的长度达到 40cm 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共振现象的发生。

这与我们所学的共振现象是一致的。

实验结果还可以用来计算摇摇棒的振动频率(f)与摇摇棒长度(L)之间的关系。

根据公式 f = 1 / T,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摇摇棒长度(L/cm)振动频率(f/Hz)20 1.1830 0.9540 0.8050 0.6960 0.6070 0.54通过对比摇摇棒长度与振动频率的数据,可以发现二者呈现出一种反比关系。

摇摇棒实验报告

摇摇棒实验报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技能实训报告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摇摇棒设计系部:电子通信工程系班级:。

姓名:。

学号:。

2012年11月30日专业技能实训任务书摘要本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中央控制器,摇摇棒摇动时显现的字符或图形由LED灯显示。

LED灯成线状排列,将需要显示的字符或图形分成64列,每个瞬间线阵只能显示字编码后的文字或图形的一列,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可以完整地呈现出整个图形或字符。

一般人手左右摆动的频率为儿赫兹到十几赫兹,因此,通过单片机控制LED线阵以一较低频率扫描显示字符或图形的每一列,摆动显示棒时即可因视觉暂留看出显示的字符或图;左右摆动一次即摆动的方向改变一次,通过水银开关产生中断,调用相应的显示中断子程序。

字符切换通过外部中断实现,该系统设计对程序设计的要求较硬件电路要高。

整套摇摇棒系统由中央控制模块、LED显示模块、供电模块等部分构成。

关键词:摇摇棒,LED,PCB目录设计任务书 (1)摘要 (2)绪论 (4)第1章总体方案设计 (6)1.1整体方案设计 (6)1.2主要元器件的原理 (6)第2章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10)2.1 硬件设计 (10)2.2软件设计 (11)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5)附录A电路原理图........................................................ . (16)附录B PCB图........................................................ .. (17)附录C源程序........................................................ (18).绪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愈加强烈,在娱乐方面也多元化,其中电子产品占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一件好的电子产品总能给人们带来耳日一新的感受。

摇摇棒的实验报告

摇摇棒的实验报告

摇摇棒的实验报告摇摇棒的实验报告摇摇棒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器材,它由一个固定在一根杆上的球体组成。

当我们用手快速地摇动这根杆时,球体会在一定的角速度下旋转。

这个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摇摇棒的运动特性,探索物体的旋转运动和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步骤:1. 准备摇摇棒和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

2. 将摇摇棒竖直插入桌面,确保它可以自由旋转。

3. 用手快速地摇动摇摇棒,使球体开始旋转。

4. 观察球体的运动轨迹和旋转速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摇摇棒的球体在旋转过程中会出现稳定的轨迹。

无论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上,球体都会保持一定的旋转速度和旋转轨迹。

这是因为球体的旋转受到动量守恒定律的影响。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动量保持不变。

在摇摇棒实验中,球体的旋转运动可以看作是一个封闭系统。

当我们用手快速地摇动摇摇棒时,给球体施加了一个初始的旋转动量。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球体在旋转过程中会保持这个动量不变,从而保持一定的旋转速度。

除了动量守恒定律,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摇摇棒的旋转运动。

例如,球体的质量和形状会影响旋转的惯性和稳定性。

较大质量的球体会有更大的惯性,旋转速度会较慢;而形状不规则的球体可能会导致旋转轨迹不稳定。

此外,摇摇棒的杆的材质和长度也会对旋转运动产生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体的旋转运动和动量守恒定律。

旋转运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风车的旋转等都属于旋转运动。

而动量守恒定律则是解释物体运动的重要原理,它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总结:摇摇棒实验通过观察球体的旋转运动,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旋转运动和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球体在旋转过程中会保持一定的旋转速度和轨迹,这是由动量守恒定律的影响所致。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摇摇棒实习报告

摇摇棒实习报告

系 别: 电子信息系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 * * 实习题目: 摇摇棒的制作及调试 实习地点: 北信学院电子实验室教务处印制2013 年 7 月 14 日 生产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填阅摇摇棒的设计制作及调试1.前言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摇摇棒就是基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的,通过分时刷新16个发光二极管来显示输出文字或图案等信息的显示装置。

本次设计要求制作完成一个LED灯显示的摇摇棒,16个LED灯一字纵向排列,通过摇动时形成的亮灯扇形区域来显示预先设定的汉字或图案,且可以用按键对所显示内容进行切换。

本次摇摇棒的设计作为生产实习的一部分,综合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温固并进一步学习了protel软件的用法,初步了解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体系,对将要学习的单片机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2.实习目的1.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2.培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了解单片技术4.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子线路焊接、装配的基本技能5.了解并掌握本专业软硬件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3.实习时间,及进程安排7月1日~ 7月2日:理论学习及讲座阶段上午讲座下午及课外时间进行资料收集、查找及学习7月6日:发放元器件,进行焊接准备7月7日~7月9日:硬件焊接及组装,及硬件调试7月9日~7月10日:参考硬件电路绘制原理图及PCB绘制,参照例程学习软件程序设计7月10日~7月14日:总结报告及验收、答辩4.实验地点北信学院电子实验室5.实习单位、部门、地点实习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实习部门电子信息系实习地点电子实验室6.实习内容6.1 关键技术介绍本次所设计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部分、驱动部分、显示部分、电源部分以及按键和开关等组成,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6.1.1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摇摇棒课程设计报告

摇摇棒课程设计报告
重庆三峡学院
电子工艺工程设计报告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程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摇摇棒
学院(系):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2 级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学 号: 201207014338
学生姓名: 王 平 山
指导教师: 谢

教师职称: 教

成 绩:
制作日期 2015 年 6 月` 8 日
电子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
一、作品摘要…………………………………………………2 二、作品说明…………………………………………………2 三、工艺流程…………………………………………………3 四、系统总体设计……………………………………………5 五、硬件设计…………………………………………………7 六、软件设计…………………………………………………8 七、系统调试与分析…………………………………………9 八、课程作品制作体会………………………………………11 九、附录………………………………………………………12
拍摄照片:
-9-
电子工艺课程设计 - 10 -
电子工艺课程设计
八、课程作品制作体会
通过两周时间的摸索我们完成了摇摇棒的设计与原理图的绘制,本次设计以传感器 和单片机的实际应用为背景,介绍了以单片机和传感器为核心系统摇动传感器和显示设计 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本次将使用单片机对摇动显示进行实例化,设计一个 LED 摇动显 示器来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掌握利用 8051 型单片机对发光二极管阵列进行摇动控制 的方法。输出信号频率的控制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用摇动传感器检测当前摇动状态,用 16 个发光二极管进行不同频率的亮灭刷新,通过手动摇动可显示输出文字及图案等信息。 当进行摇动时,由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会在发光二极管摇动区域产生一个视觉平面,在 视觉平面内的二极管通过不同频率的刷新,会在摇动区域内产生图像,从而达到在该视觉 平面上传达信息的作用。

摇摇棒的制作汇总

摇摇棒的制作汇总

指导教师填阅指导教师评语:实习报告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时间:年月日【前言】大家都知道,人的眼睛存在视觉暂留现象,而正因为眼睛的反应迟钝,才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

16LED摇摇棒正是很好地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而产生了奇妙的效果!本次试验通过掌握单片机及其开发流程,综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掌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体系,从而更熟悉单片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并且摇摇棒的制作成本低,扩展性好,为以后做个小东西打下基础,而且通过编写程序,控制在摇摆的时侯显示设计的内容,1实习目的1.1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1.2培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1.3了解单片技术1.4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子线路焊接、装配的基本技能1.5了解并掌握本专业软硬件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2实习时间及进程安排周次:19-21周每天:早上:8:30-11:00下午:15:00-17:303实习单位部门地点西安工业大学六号教学楼电子实验4实验内容4.1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是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

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视觉实际上是靠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流,传回大脑引起人体视觉。

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

16只LED发光管作为画面每一列的显示,快速左右摇晃起到了扫描的作用,视觉暂留会使影像在人眼视觉中保留一段时间,因而人眼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4.2 89C51单片机介绍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摇摇棒课程设计报告

摇摇棒课程设计报告

微型计算机课程设计报告课设:LED摇摇棒姓名:宋璐迪学号:08060113209专业班级:电气132班指导教师:李振凯完成时间:2016年6月13日目录目录 (1)一、绪论 (2)二、设计方案 (3)三、预备知识 (3)3.1元件简介 (3)3.1.1、STC89C52 (3)3.1.2、晶振 (3)3.1.3、水银开关 (4)3.2其他 (4)四、硬件原理介绍 (5)4.1原理总述 (5)4.2硬件详解 (5)4.2.1 电源电路: (5)4.2.2 时钟电路: (6)4.2.3 复位电路: (6)4.2.4 水银开关与按键切换电路: (7)4.2.5 LED显示电路: (7)五、程序功能解析 (8)5.1程序流程图 (8)5.2程序解析 (8)5.2.1主函数 (9)5.2.2中断函数 (9)5.2.3显示子程序 (9)5.2.4延时子程序 (10)六、原料清单 (11)七、设计心得体会 (12)八、参考文献 (13)九、附录 (14)一、绪论本次设计主体是LED摇摇棒。

LED摇摇棒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通过摇晃过程中LED的有规律变换,给人呈现出不同画面。

这是其理论要求。

而为了实现这样的要去,在LED的控制上我们采用单片机的程序控制,辅助以水银开关的抖动触发,以实现摇摇棒在摇晃中的有规律显示。

在拓展功能上以按键次数的累积对画面进行切换。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源于以下几点:一、富有趣味性的工作原理。

二、软硬件的高度结合有利于对学业成果的检测,且在实际操作中能显著提升我们对电子设备的认知。

三、该物件的经验积累足够丰富,对初学者而言有更多的借鉴资源。

二、设计方案在本次设计中,以单片机I/O口的高低电平的输出实现对LED的控制;以外部中断的形式触发图形显示程序的运行,因该外部中断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选用水银开关实现该功能;第三部分也就是如何实现图形的切换,我们以对某一I/O口的输入计数方式已选择不同程序段的运行实现图形的切换。

摇摇棒生产实习报告

摇摇棒生产实习报告

摇摇棒生产实习报告系别:专业:班级:号:姓名:指导教师:实习题目:实习地点:教务处印制20XX 年 9 月 4日生产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填阅摇摇棒的设计制作及调试1.前言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摇摇棒就是基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的,通过分时刷新16个发光二极管来显示输出文字或图案等信息的显示装置。

本次设计要求制作完成一个LED灯显示的摇摇棒,16个LED灯一字纵向排列,通过摇动时形成的亮灯扇形区域来显示预先设定的汉字或图案,且可以用按键对所显示内容进行切换。

本次摇摇棒的设计作为生产实习的一部分,综合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等学科的知识,温固并进一步学习了protel软件的用法,初步了解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体系,对将要学习的单片机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1.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2.培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了解单片技术4.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子线路焊接、装配的基本技能5.了解并掌握本专业软硬件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3.实习时间,及进程安排8月22日~ 8月23日:理论学习及讲座阶段上午讲座下午及课外时间进行资料收集、查找及学习8月24日:发放元器件,进行焊接准备8月25日~8月26日:硬件焊接及组装,及硬件调试8月27日~9月2日:参考硬件电路绘制原理图及PCB 绘制,参照例程学习软件程序设计9月2日~9月9日:总结报告及验收、答辩4.实验地点西安工业大学电子实验室5.实习单位、部门、地点实习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实习部门电子信息系实习地点电子实验室6.1 关键技术介绍本次所设计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部分、驱动部分、显示部分、电源部分以及按键和开关等组成,原理框图如下图所示6.1.1 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摇摇棒报告

摇摇棒报告

摇摇棒的制作目录引言——————————————————————————————————Ⅰ1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1.1 主控单元———————————————————————————- 1.2 电源与复位————————————————————————--------------1.3 驱动模块————————————————————————————1.4 显示模块————————————————————————————1.5实验总电路———————————————————————————-2 硬件制作与实物图———————————————————————————附件——————————————————————————————————引言基本原理与硬件电路设计:旋转时钟是利用视觉暂留效应设计出来的,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

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

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 -0.4秒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

假设我们设定我们的眼睛的暂留时间是0.4秒,如果我们的16个LED来回摇摆的时间快过0.4秒,那么我们看到的图像就是这一列LED在各个位置显示的图像的叠加.16只LED发光管作为画面每一列的显示,左右摇晃起到了扫描的作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使得看到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

与LED点阵的显示有几分相仿。

硬件电路如下图(点击可放大)。

系统电源VCC为5V,下载程序和调试时一定要保证5V电压,实际使用时用3节干电池串联4.5V即可。

AT89S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在它的P0、P2口接有16只以共阳的方式连接的高亮度LED,由单片机输出低电平点亮。

P0口的上拉电阻RA1不能少。

串在LED公共端的二极管D1会产生一定的压降,用来保护LED,经实测LED点亮时两端电压为3V左右,在LED的安全承受范围内。

摇摇棒实验报告

摇摇棒实验报告

一、前言众所周知,人的眼睛存在视觉暂留现象,因为眼睛的反应迟钝,也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

16LED摇摇棒很好地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而产生了奇妙的视觉效果。

LED显示棒,又称魔幻摇摇棒,是一种利用视觉暂留效应制作的“高科技”玩具。

当它静止时,它就是几个LED发光二极管,而一旦按照一定的频率去摇动它,它就会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可以显示出一幅图画或者一串字。

本次的生产实习要求制作完成一个LED显示摇摇棒,要求LED灯线状排列,通过摇动时形成的亮灯扇形区域能分辨出如:“新年快乐”、桃心之类的汉子或者图案。

将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方便的文化传递方式,设计具有市场前景,可满足各种大型演出等宣传需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乐趣。

二、实习目的1.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2.培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了解单片技术4.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子线路焊接、装配的基本技能5.了解并掌握本专业软硬件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三、实习时间,及进程安排9月6日:理论学习及讲座阶段9月7日:发放元器件并检查数量,进行焊接准备9月7日~9月8日:硬件焊接及组装,及硬件调试9月9日~9月10日:总结报告及验收四、实习地点电子实验室五、实习单位、部门、地点实习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实习部门电子信息系实习地点电子实验室六、实习内容1、关键技术介绍a.89C51的介绍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主要特性:与MCS-51 微控制器产品系列兼容。

片内有4KB可在线重复编程的快闪擦写存储器存储数据保存时间为10年宽工作电压范围:Vcc可为2.7V到6V全静态工作:可从0Hz至16MHz128*8位内部RAM32条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b.LED发光管16只LED发光管作为每一列的显示,快速左右摇晃起到了扫描的作用,视觉暂留会使影像在人眼视觉中保留一段时间,因而人眼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与LED点阵的显示有几分相似。

电子实习报告摇摇棒

电子实习报告摇摇棒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摇摇棒”这一电子产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摇摇棒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玩具,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功能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二、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1. 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流程,了解电子元器件的选型、电路设计、PCB制作等基本知识。

2. 熟悉嵌入式系统编程,掌握常用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3. 提高动手能力,学会使用电子实验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市场调研与分析首先,我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对摇摇棒市场进行了调研。

了解到目前市场上摇摇棒产品种类繁多,功能也各有特色。

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决定设计一款具有以下特点的摇摇棒:(1)操作简单,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2)功能丰富,具备音乐播放、灯光效果、互动游戏等功能;(3)外观时尚,具有个性化设计。

2. 电路设计根据摇摇棒的功能需求,我进行了电路设计。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主控芯片:选用STM32F103系列单片机,具有丰富的片上资源,便于编程和扩展;(2)传感器模块:采用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摇摇棒的摇动角度和速度;(3)音频模块:采用MP3解码芯片,实现音乐播放功能;(4)灯光模块:采用LED灯珠,实现灯光效果;(5)电池模块:采用锂电池,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3. PCB设计与制作根据电路原理图,我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了PCB设计。

在设计中,我遵循以下原则:(1)布线合理,避免信号干扰;(2)元件布局紧凑,便于焊接;(3)留出足够的散热空间。

完成PCB设计后,我通过加工厂制作了PCB板。

4. 硬件调试将PCB板焊接完成后,我进行了硬件调试。

主要测试以下功能:(1)主控芯片工作正常;(2)传感器模块能够准确检测摇摇棒的摇动信息;(3)音频模块能够正常播放音乐;(4)灯光模块能够实现灯光效果。

河北科技大学数电课设实验报告摇摇棒

河北科技大学数电课设实验报告摇摇棒

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学号:专业班级: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学年学期: 2 013 —2 014 学年第 2学期指导教师:高观望2 014 年 6 月目录一、作品说明 (3)二、系统总体设计 (3)1、总体方案比较与论证 (3)2、主要部件原理 (4)(1)单片机控制模块 (4)(2)水银开关 (4)3、系统设计 (4)三、硬件设计 (5)四、软件设计 (6)五、系统调试与分析 (7)六、课程作品制作体会 (7)附: (9)一、硬件电路图 (9)二、源程序 (9)一、作品说明摇摇棒是如今流行的一种玩具,在各种聚会、节日中均见得到它的身影。

本设计也追随着摇摇棒的原理,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通过STC12单片机对16只高亮度LED发光二极管进行控制,配合手的左右摇晃就可呈现一幅完整的画面。

该摇摇棒具有如下功能:1) 显示“生日快乐”;2) 显示“o(∩_∩)o”微笑图案;3) 显示心形图案;4) 显示“LOVE”;5) 可以通过开关实现转换,轮流显示并循环。

二、系统总体设计1、总体方案比较与论证所谓的“摇摇棒”,其实就是一个循环的LED显示,利用人的视觉滞留产生静态显示的现象。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延时部分做的比较小,所以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本作品本着制作方便、降低成本的原则,采用单片机控制。

由水银开关的闭合对单片机产生外部中断,继而对中断进行采集。

到达一定数量便进行图象的转换。

整个系统由单片机控制模块,开关及电源模块和输出显示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系统框图如下:2、主要部件原理(1)单片机控制模块用单片机想要控制LED显示只需要定时输出就可以,但每个人摇动的速度不一样,如何准确的并稳定的变换图案呢?这就需要用到外部中断。

将水银开关的两个引脚一端接VCC,一端接GND,这样的话,当摇棒向一边运动时LED按照程序编辑好的规律显示,而向另一边运动时LED全灭,此时一个周期就会产生一个下降沿的信号,信号传递给单片机的INT0端口产生中断,然后对中断的数量计数,当计到10时便转换显示的图案,当依次显示完后便回到初始状态进行循环。

摇摇棒实训报告

摇摇棒实训报告

摇摇棒的制作实习报告系部:机电系姓名:李鑫班级:电气09-1班组号:39学号:2009032143产品介绍“光学传感学习棒”是基于人眼视觉暂留原理、运用单片机电子技术研制而成的线阵LED运动成像的高科技产品。

它可以通过在手中左右摇晃棒体,就可在其摇摆出的扇形轨迹面上显示非常稳定的文字或图像。

光学传感学习棒广泛适用于各种演唱会,赛事和室内外的聚会等多种场合。

本产品采用AT89S52单片机,学习和应用者可以通过编辑程序下载以更新文字和图像。

采用16个LED,图像分辨率可达16×32。

学习和应用者可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不同颜色的LED。

电源采用AAA(7号)电池,更换方便。

内置切换画面按钮,用来切换显示画面。

两种切换模式:手动切换与自动切换,按住切换按钮1.5s可切换。

实训任务书1.时间:2011年3月8日~2011年3月18日2. 实训单位: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3. 实训目的:深入学习电子产品设计制作的全过程4. 实训任务:①了解电路图绘制软件的相关常识及其特点;②熟悉电路图绘制软件的使用方法;③会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④会在Protel软件环境中自定义库元件;⑤掌握电路板布局布线规则的设置方法;⑥会使用Protel软件生成实用的电路板图;⑦学有余力的同学制作出电子产品;⑧作好实习笔记,对自己所发现的疑难问题及时请教解决;⑨联系自己专业知识,体会本软件的具体应用,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10参考相关的的书籍、资料,认真完成实训报告。

综合实训报告前言:这次实训主要锻炼动手能力,亲手制作PCB板,焊接实物,实训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独自的操作和思考的能力!实训报告:1、设计要求1)利用单片机AT89S51设计一个LED摇摇棒。

2)要求手握LED摇摇棒左右挥动时,显示一行文字(或图形)。

28:6X6X 微动按钮2:水银开关Φ5mm33:1N4148二极管 3~18:LED Φ3mm35、36:A471J 排阻 19:AT89S5137:S8050三极管 20:10uF/25V 电解电容38:S8550三极管 21:A103J 排阻(10K Ω)39:电源负极 22~25、26、30~32、34:10K Ω电阻 40:电源正极 24:11.0592M Hz 晶振错误!5、参考程序//流水灯#include<reg52.h>#include <intrins.h>1 2 4 5 7 3 9 6 8 10 12 14 16 18 11 13 15 17 363520 21 19 23 22 25 24 27 2926 28 3#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ed_contr=P2^7;//选通74hc5273void delay_50ms(uint t) //延时50ms{uint i;for(;t>0;t--)for(i=6245;i>0;i--);}void main(){uchar a,i;i=0;P0=0; //点亮全部LED,测试led的好坏 delay_50ms(20);P0=0xff; //关闭while(1){P0=0xfe; //点亮第一个灯delay_50ms(10);a = P0;for(i=0;i<16;i++) //依次点亮PA0~PA7 {P0=~(1<<i); //PA口的第i为为低电平,点亮第i位delay_50ms(10);P0=0xff; //熄灭所有?}for(i=2;i<16;i++){P0=_cror_(a,i);//循环向右移delay_50ms(10);P0=0xff; //熄灭所有?}}}//显名字/***************************************************** *****试验名称:单片机光学传感学习棒作者:天津芯慧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日期:2011/03/09版本:1.1声明:外部中断方式INT0显示;取模方式:纵向取模、字节倒序,源码仅供所需朋友参考。

摇摇棒实验报告

摇摇棒实验报告

摇摇棒实验报告摇摇棒实验报告摇摇棒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装置,它由一根长杆和一个圆盘组成。

在实验中,我们将圆盘固定在长杆的一端,并在圆盘上固定几个小球。

接下来,我们通过快速旋转长杆,使圆盘和小球一起旋转。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这篇实验报告将对这些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首先,当我们开始旋转长杆时,圆盘和小球开始快速旋转。

我们可以观察到,小球的旋转轨迹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状,类似于一个圆环。

这是因为小球受到了离心力的作用,它们在旋转过程中受到向外的力,从而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旋转轨迹。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改变旋转速度时,小球的旋转轨迹也会发生变化。

当旋转速度较慢时,小球的旋转轨迹较为平缓,呈现出一个较大的圆环。

而当旋转速度较快时,小球的旋转轨迹变得更为紧凑,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圆环。

这是因为旋转速度的增加会增大离心力的作用,使小球受到的向外力增大,从而使旋转轨迹变得更加紧凑。

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当我们改变圆盘上小球的数量时,小球的旋转轨迹也会发生变化。

当圆盘上的小球数量较少时,小球的旋转轨迹呈现出较大的圆环。

而当圆盘上的小球数量增多时,小球的旋转轨迹变得更为复杂,呈现出多个不规则的圆环。

这是因为小球数量的增加会增大旋转系统的质量,从而使旋转轨迹变得更为复杂。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摇摇棒实验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并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和解释,了解到旋转运动的一些基本原理。

实验中,小球的旋转轨迹是由离心力的作用所决定的,旋转速度和小球数量的变化会对旋转轨迹产生影响。

这些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摩天轮的旋转和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等,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旋转运动的规律。

总之,摇摇棒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装置,通过观察和解释实验中的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旋转运动的一些基本原理。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够激发我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习报告 LED显示棒(摇摇棒)

实习报告 LED显示棒(摇摇棒)

《2016 测控专业生产实习结课设计》报告
1. 设计题目
LED 显示棒——基于 AT89S51
2. 功能描述
本设计是基于 AT89S51 单片机和 C 语言编程, 利用视觉暂留效应所制作的一款 LED 显 示棒。 假设我们的眼睛暂留时间是 0.4s, 则只要我们的 16 个 LED 来回摆动的时间快过 0.4s, 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图像” 。产品本身易于操作;功能丰富,趣味性强。具体 如下: (1) 文字显示。该产品可显示字母(C) 、英文(hello)及中文(组员姓名)等。 (2) 数字显示。该产品可显示阿拉伯数字(1234)及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 (3) 图案显示。该产品可显示简单的线条图案(石大校徽)及实体图案(♡)等。
2
《2016 测控专业生产实习结课设计》报告
Bom 表
图 3 Bom 表
原理图:
图 4 电路原理图
3
《2016 测控专业生产实习结课设计》报告
3.3.软件设计
以 keil 为编程环境,利用 c 语言对程序进行编写及调试。软件部分包括主函数程序、中 断服务程序、 延时程序及四个显示子程序。 其中显示子程序中采用了字模软件对汉字或者图 片进行处理以生成查表内容。 程序内容本身比较简单, 核心部分的查表内容直接由字模软件 生成,在程序的编写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困难。
uchar code love[] = { 0x00,0x00,0xF0,0x0F,0x00,0x01,0x80,0x00,0x80,0x00,0x80,0x00,0x00,0x0F,0x00,0x00,/*"h"*/ 0x00,0x00,0x00,0x07,0x80,0x0A,0x80,0x0A,0x80,0x0A,0x80,0x0A,0x00,0x0B,0x00,0x00,/*"e"*/ 0x00,0x00,0xF0,0x0F,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l"*/ 0x00,0x00,0xF0,0x0F,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l"*/ 0x00,0x00,0x00,0x07,0x80,0x0D,0x80,0x08,0x80,0x08,0x80,0x08,0x80,0x08,0x00,0x07,/*"o"*/ };

瑶瑶棒实验报告

瑶瑶棒实验报告

摘要本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中央控制器,摇摇棒摇动时显现的字符或图形由LED 灯显示。

LED灯成线状排列,将需要显示的字符或图形分成64列,每个瞬间线阵只能显示字编码后的文字或图形的一列,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可以完整地呈现出整个图形或字符。

一般人手左右摆动的频率为儿赫兹到十几赫兹,因此,通过单片机控制LED线阵以一较低频率扫描显示字符或图形的每一列,摆动显示棒时即可因视觉暂留看出显示的字符或图;左右摆动一次即摆动的方向改变一次,通过水银开关产生中断,调用相应的显示中断子程序。

字符切换通过外部中断实现,该系统设计对程序设计的要求较硬件电路要高。

整套摇摇棒系统由中央控制模块、LED显示模块、供电模块等部分构成。

关键词:摇摇棒,LED目录专业技能实训任务书 (1)摘要 (1)绪论 (3)第1章总体方案设计 (5)1.1 整体方案设计 (5)1.2 主要元器件的原理 (6)第2章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9)2.1 硬件设计 (9)2.2 软件设计 (10)结论 (12)致谢 (12)绪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愈加强烈,在娱乐方面也多元化,其中电子产品占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

一件好的电子产品总能给人们带来耳日一新的感受。

而现代工具务求简捷化、便携化,因此,摇动显示装置的到来,必将会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视觉冲击。

“摇动显示装置”,俗称“摇摇棒”,是基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的,通过分时刷新16个发光二极管来显示输出文字或图案等信息的显示装置。

输出信号频率的控制通过单片机来实现,用摇动传感器检测当前摇动状态。

当进行摇动时,由于人的视觉暂留原理,会在发光一极管摇动区域产生一个视觉平面,在视觉平面内的二极管通过不同频率的刷新,会在摇动区域内产生图像,从而达到在该视觉平面上传达信息的作用。

其结构及原理图如图:实习目的:1、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2、培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了解单片机技术;4、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子线路焊接、装配的基本技能;5、了解并掌握本专业软硬件设计的一此基本问题;6、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摇摇棒实训报告

摇摇棒实训报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综合实训报告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2012年 6月实训任务1.时间:2012年5月28日~2012年6月22日2. 实训单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3. 实训目的:熟悉电路板及电子产品的制作全过程4. 实训任务:①了解电路板图得来的方法,掌握电路板图的打印技巧;②会使用热转印机将电路图转印到覆铜板上;③掌握电路板的腐蚀过程及注意事项;④会使用高速钻床给电路板打孔;⑤认识电子元器件,熟悉常用元器件的特性;⑥熟练掌握焊接方法和技巧,完成电路板的焊接;⑦掌握电子产品通电调试的注意事项,会编写程序;⑧作好实训笔记,对自己所发现的疑难问题及时请教解决;⑨联系自己专业知识,体会电子产品制作过程,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10参考相关的书籍、资料,认真完成实训报告。

○综合实训报告前言:大家都知道,人的眼睛存在视觉暂留现象,而正因为眼睛的反应迟钝,才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

16led摇摇棒正是很好地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而产生了奇妙的效果!本次试验通过掌握单片机及其开发流程,综合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掌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系统体系,从而更熟悉单片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实训内容16只led发光管作为画面每一列的显示,快速左右摇晃起到了扫描的作用,视觉暂留会使影像在人眼视觉中保留一段时间,因而人眼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画面。

与led点阵的显示有几分相仿。

硬件电路如下图。

系统电源vcc为5v~6v,下载程序和调试时一定要保证5v电压,实际使用时用2节cr2032的纽扣电池串联6v即可。

at89s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在它的p0、p2口接有16只以共阳的方式连接的高亮度led,由单片机输出低电平点亮。

k2是芯片的复位按键;k1是画面切换按键,用于切换显示不同内容;水银开关信号送给int0。

系统的扩展接口有三个:j1用于和led显示及水银开关扩展板进行连接;j6用于串口的扩展,同时可以利用该串口进行isp程序下载,该接口为5v的电平,如需和计算机连接需要外接电平转换模块;j7为扩展接口,可以连接其它扩展功能模块。

小学生摇摇棒实验报告

小学生摇摇棒实验报告

小学生摇摇棒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制作摇摇棒,了解简单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动方向,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2. 实验材料- 铝纸棒x 2- 硬纸板x 2- 电池x 1- 电线x 2- 电池盒x 1- 铁粉x 1小包- 胶带- 剪刀3. 实验步骤步骤1:制作摇摇棒的外壳1. 将两根铝纸棒用胶带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棒状。

2. 用剪刀将硬纸板剪成与铝纸棒等长的形状。

3. 将硬纸板用胶带缠绕在铝纸棒上,固定好。

步骤2:制作电路1. 将电线的一头剥去绝缘层,露出内部的金属线。

2. 将露出的电线分别与电池的两个极端接触,并用胶带固定住。

3. 将电线的另一头分别与铝纸棒的两头接触,并用胶带固定住。

步骤3:填充铁粉1. 在摇摇棒的两头各剪一个小口,使铝纸露出来。

2. 将铁粉均匀地倒入铝纸露出来的部分,直至填满。

步骤4:进行实验1. 将摇摇棒轻轻摇晃几下。

2. 观察铁粉在摇晃棒的过程中的运动情况。

4.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摇晃棒时,铁粉会随着摇晃棒的摇摆而移动。

这是因为当电流通过摇晃棒的电路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铁粉作为有磁性的物质,会受到磁场的作用而运动。

实验中的电路由电池、电线和铝纸棒组成。

电池提供电流,电线将电流从电池传输到铝纸棒,而铝纸棒将电流传输给填充有铁粉的部分。

电流从电池的一个极端流入铝纸棒,再从另一端流回电池,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电路。

5.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简单电路的组成和电流的流动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学到了制作一个摇摇棒的方法,并观察到了铁粉在电路中的运动情况。

这个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学到了电流的流动是有方向的,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电流通过电路时会产生磁场,这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电路和电流的有关知识,并进行更多有趣的实验,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 别: 电子信息系专 业: 通信工程专业 班 级: B****** 学 号:B******** * 名: *** 指导教师: ** 实习题目: 摇摇棒的设计 实习地点: 电子实验室教务处印制 2011 年 9 月 4 日生产实习报告指导教师填阅前言今年暑假学校为了使我们没有去富士康实习的同学有事可做,给我们安排了很多的实习和课程设计。

这次生产实习摇摇棒的制作就是其中一个,本次实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LED彩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按键、水银开关等较少的辅助硬件电路相结合,利用软件实现对LED彩灯进行控制。

本系统具有体积小、硬件少、电路结构简单及容易操作等优点。

基本原理与硬件电路设计:16只LED发光管作为画面每一列的显示,左右摇晃起到了扫描的作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使得看到的是一幅完整的画面。

与LED点阵的显示有几分相仿。

系统电源VCC为5V,下载程序和调试时一定要保证5V电压,实际使用时用2个钮扣电池。

AT89S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在它的P0、P2口接有16只以共阳的方式连接的高亮度LED,由单片机输出低电平点亮。

P0口的上拉电阻RA1不能少。

串在LED公共端的二极管D1会产生一定的压降,用来保护LED,经实测LED点亮时两端电压为3V左右,在LED的安全承受范围内。

K1是画面切换开关,用于切换显示不同内容;K3为水银开关。

水银开关的作用:棒在摇动时,只能在朝某一方向摇动时显示,否则会出现镜像字或镜像画面,所以通过接一只水银开关来控制,使摇摇棒从左向右摇动时将内容显示出来。

硬件制作:使用的是直径3mm的红色LED,颜色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水银开关里的水银珠很活跃,导致在接通时容易产生抖动,所以将水银开关斜向上放置(尖尖朝斜上方45°角),靠水银珠自身重力的作用减少抖动1 实习目的1.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2.培养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了解单片技术4.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子线路焊接、装配的基本技能5.了解并掌握本专业软硬件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2实习时间,及进程安排8月22日~ 8月23日:理论学习及讲座阶段上午讲座下午及课外时间进行资料收集、查找及学习8月24日:发放元器件,进行焊接准备8月25日~8月26日:硬件焊接及组装,及硬件调试8月27日~9月2日:参考硬件电路绘制原理图及PCB绘制,参照例程学习软件程序设计9月2日~9月9日:总结报告及验收、答辩3实习地点电子实验室4实习单位、部门、地点实习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实习部门电子信息系实习地点电子实验室5实验内容一电路的模块设计1.1 主控单元:单片机以其集成度高、功能强、可靠性高、体积小、功耗低、价格廉、使用灵活等一系列优点得到迅速的发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

此次设计主要采用宏晶科技的STC89C51RC单片机为主控单元。

STC89C52RC的芯片管脚图如图所示。

图1.1 STC89C51RC的芯片管脚图1.2 电源与复位:任何电路都离不开电源部分,单片机也不例外,而且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电源部分,不能因为电源部分电路比较简单而有所忽略,其实有将近一半的故障或制作失败都和电源有关,电源部分做好才能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两个钮扣电池是最好的,电池输出的电压是最干净的,不会有任何干扰波动。

图1.21 电源电路上电复位:保障上电时能准确地启动系统。

掉电复位:当电源失效或电压降到某一电压值以下时,复位系统自动保存数据。

除上电复位和掉电复位外,很多监控电路集成了系统所需的功能。

电源测控:供电电压出现异常时提供预警指示或中断请求信号,方便系统实现异常处理。

数据保护:当电源或系统工作异常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保护,如保护数据备份或切换后备电池。

图1.22 复位电路1.3二极管显示模块:首先,我们根据LED点阵屏的显示原理:点阵屏的显示分为行扫描与列扫描两种,列扫描是将我们的字模数组通过点阵屏的行驱动进行输入,然后通过列对每一行进行扫描,当列为低(高)电平、行为高(低)电平时则表示该点为图案的一部分,将其读出、显示。

它的顺序可以总结为:行不断的送数据,每送完设置的信息后列进行读取,然后行再次送数据,列再次读取……依次循环下去,一幅完整的图案就显示在了显示屏上。

而本次设计的LED显示棒数据传输原理与LED点阵屏相似。

可以把LED 显示棒看成是LED点阵屏中的一列。

为了使显示的图案清晰,我们使用了16个LED管将它们排成一列,整个屏在静止时也就相当于16行×1列。

数据传输时我们同样使用行送数据、列扫描。

在摆动过程中,应用视觉暂留原理,我们点亮的列不会很快的消失,而是随着摆动的方向继续向前移动,只要移动的速度高于视觉暂留的最短时间显示内容就不会熄灭,至此,一幅图案也就可以这样被“摆动”出来了。

LED显示器具有功耗低,接口控制方便等优点,而且模块的接口信号和操作指令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并能直接与单片机接口,可方便地实现各种不同的操作,在各类测量及控制仪表中被广泛的应用。

当在LED上显示汉字时,应先取得汉字的点阵构成数据,然后将其写入显示存储器中进行显示。

摇摇棒显示是一种通过同步控制发光二极位置和点亮状态来实现图文显示的新型显示器,其结构新颖,成本低廉,可视角度达360°。

本设计采用16个并排发光二极管,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显示文字及图案。

显示模块如图所示图 1.3 显示模块框图1.4电路总设计图电路总图由五个模块组成:1.电源模块2.复位开关模块3.水银开关模块4.二极管显示模块5.单片机模块其中单片机模块为电路图图的主控模块图1.4 电路的总设计图二PCB制作工艺及流程2.1印制电路板的介绍印制电路版(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它是以一定尺寸的绝缘板为基材,以铜箔为导线,经特定工艺加工,用一层或若干层导电图形(铜箔的链接关系)以及设计好的孔(如元件孔、机械安装孔、金属化过孔等)来实现元件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它就像在纸上印刷上去似的,故得名印制电路板或称印刷线路板。

在电子设备中,印制电路板可以对各种元件提供必要的机械支撑,提供电路的电气连接并用标记符号把板上安装的各个元件标注出来,以便于插件、检查及调试。

按照在一块板上导电图形的层数,印制电路板可分为一下三类。

1.单面板指仅一面又导电图形的电路板,也称单面板。

2.双面板指两面都有导电图形的电路板,也称双层板。

其两面的导电图形之间的电连接通过过孔来完成。

3.多层板由交替的导电图形层及绝缘材料层叠压粘合而成的电路板。

除电路板两个面有导电图形外,内部还有一层或都多层相互绝缘的导电层,各层之间通过金属化过孔实现电气连接。

它主要应用于复杂的电路设计。

2.2 PCB设计流程2.2.1印制电路板的设计的一般步骤1.绘制印制电路板主要任务是绘制摇摇棒原理图,并且确保无误后,生成网络表,用与PCB 设计时自动布局。

2.规划电路板主要完成确定电路板的物理边界,电气边界,电路板的层数,各种元件的封装形式和布局要求等任务,本文摇摇棒PCB的大小为:30.1cm*5.1cm。

3.设置参数主要是设置软件中电路板的工作层,PCB编辑器的工作参数,自动布局等。

4.装入网络表及元件的封装形式网络表是PCB自动布线的核心(笔者用的单面板,用的手动布线),也是电路理图设计与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的接口。

只有正确装入网络表后,才能进行对电路板的自动布局等。

PartType Designator Footprint0.1uF C2 RAD0.11K R22 0805R1K R23 0805R1K R20 0805R1K R21 0805R1K R26 0805R1K R27 0805R1K R24 0805R1K R25 0805R1K R13 0805R1K R14 0805R1K R11 0805R1K R12 0805R1K R15 0805R1K R18 0805R1K R19 0805R1K R16 0805R1K R17 0805R10K R4 AXIAL0.410uF C1 RB.1/.2W10uF C5 RB.1/.2W112MHz Y2 XTAL30pF C3 RAD0.130pF C4 RAD0.189C51 U1 DIP40100K R28 0805R100K R2 AXIAL0.4BAT3V B1 BAT2032BAT3V B2 BAT2032POWER K4 SIP3Reset K2 K1UART1 J6 SIP4图2.1 电路需要的封装参数5.元件的布局元件的布局包括自动和手动调整两个过程。

在规划好电路板和装入网络表之后,系统能自动装入元件,并自动将它们放置在电路板上。

自动布线是系统根据某种算法在电气边界内自动摆放元件的位置。

如果自动布局不尽如意,则在进行手工调整。

6.手动布线手动布线时,要注意相连导线之间要有一定的绝缘距离;信号线在拐弯处不能走直线;电源线和地线的布线要短,粗且避免形成回路。

三实验测试及问题分析与解决3.1 实验测试首先,硬件的电路的测试,输送理论上是应该都点亮LED的简单程序(#include<reg51.h>main( ){P1=0x00;P2=0x00;})检查硬件电路是否完好。

然后,将设计完整的确定正确的软件程序通过RS232接口下载到硬件电路,检查是否能显示所需图像,文字信息等。

效果图如下:图3.1 实验效果图图3.2 实物图3.2 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2.1 硬件电路调试1.在绘制元器件封装图的过程中,常常会忽略元器件封装型号与原理图中的一一对应,导致在元器件加载的过程中,系统会报错。

那么,绘制电路原理图以及元器件封装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者中的元器件封装号的一致性。

2.在用复写纸将布线图复制到复铜板上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图纸移动。

复制布线图前应先用锉刀将复铜板四周边缘锉至平直整齐,而且尺寸尽量与设计图纸尺寸相符,并将复写纸裁成与复铜板一样的尺寸,并且用胶纸将图纸左右两端与印刷板贴紧,图纸不易移动。

3.进行化学腐蚀时,电路板中的导线易断;腐蚀时间太长。

在对电路板进行化学腐蚀时,要注意三氯化铁的浓度,浓度太大会将导线腐蚀断;浓度太小,导致腐蚀时间太长。

腐蚀速度与腐蚀液的浓度,温度及腐蚀过程中采取抖动有关,为保证制板质量及提高腐蚀速度,可采用抖动和加热的方法。

3.2.2 软件程序调试1.在字模选取时,字模走向,点阵格式等方面选取不当会导致显示出的图像,文字信息等不完整或不能显示;那么,字模的选取方面,点阵格式,字模走向等的选择必须与硬件电路中的一一对应;2.在软件设计程序编程时,延时子程序设计的时间长短会出现一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