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的成因与手术治疗效果
![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的成因与手术治疗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24485b052d380eb62946dd4.png)
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是掌弓损伤类型之一。
产生此类型骨折的主要因素是直接暴力,其在骨科临床上的发生率相对较低[1]。
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是效果欠佳。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的效果逐渐被证实[2]。
本研究主要探讨手术治疗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的效果,并分析骨折原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进行治疗的42例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CT和X 线确诊,且腕背部有较明显的肿痛。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
试验组:男13例,女8例,年龄17~35(25.7±3.4)岁。
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18~35(26.4±3.7)岁。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
切口位于腕掌至钩骨中间,显露深筋膜,将小指伸肌腱拉DOI:10.19338/j.issn.1672-2019.2019.06.024·临床研究·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的成因与手术治疗效果陈泽华,陈乐锋,曾锦浩,陈晓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广东深圳518104)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的效果,并分析骨折原因。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进行治疗的42例钩骨骨折并第4、5腕掌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
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试验组接受微型钢板固定术。
分析并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开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4.17、7.06、6.34,均P<0.05),而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52,P<0.05)。
钩状骨脱位1例报告
![钩状骨脱位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d5a644767f5acfa1c7cdcb.png)
克 氏针开始康 复训练 , 再 出现脱位 , 关节 屈伸功 能 未 腕
较前改善 , 无不适 , 握力好。
讨论
钩骨呈椎状 , 宽大 的基底位于远侧 , 与第 4 5 、
掌骨基底相接 , 尖端与月骨或三角骨成关节 ; 外侧与头状 骨相对 , 构成头钩骨间关节 ; 近尺侧与三角骨连接 , 形成三
右前臂 、 及 手部 入 院。x线 摄 片检 查 右腕 部未 见 骨 腕
折, 予夹板外 固定。出院半年 后 自觉 右腕部 不适 , 动 活 受限, 再入院治疗 。查体 右掌尺侧 轻肿 , 4 5掌骨头 第 、 向掌侧轻下沉 , 基底部 向背侧 隆起 , 钩骨一 掌骨关 节背侧 可扪及空虚 , 压痛 , 腕关节 背伸 2 。 掌屈 3 。 各掌指关 0, 0, 节活动好 , 无尺神经损伤表现i at ii o i ae ioao n 3 ar i Tam t r r t f p f rd lct nad c h ss h t s i
a ea u a a tr s T e t n y mod at r p a t. n e d c tb l r r cu e : r ame t l r o lsy a n f b h
1 8 6 3—9 9 5. 7: .
[ ] Bo nT Pdre R,ae Je a. c ai os. 9 rw D,e e nD B kr ,t 1Meh n a cne s K c l
q e c s o o e d l n n o e g at g o se n co i u n e fc r r l g a d b n —r f n n o to e r ss i i i
S r( m) 16 , :2 ug A ,99 14 .
钩体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
![钩体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71ed33731126edb6f1a101e.png)
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95—1995前言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属的不同血清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它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我国本病危害严重。
由于钩端螺旋体侵犯人的多种脏器,所以临床表现复杂。
全年均有病人发生,但常在夏秋季、稻田收割季节和洪涝灾害引起发病和流行。
人普遍对本病易感,以青壮年发病较多。
自从50年代末期开始使用钩端死菌苗,加强了传染源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改善,本病呈下降趋势,由于本病的宿主动物多,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繁,存在潜在流行的危险。
我国2000年预防保健目标要求本病发病率下降40%,为此制定适合于全国范围内的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对保证人民健康和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华西医科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时曼华、于恩庶、戴保民、梁中兴。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定本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型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和处理。
2 诊断原则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不同血清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
人普遍易感。
患者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农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且非典型病例亦较多。
应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做出临床诊断,确诊需要分离钩端螺旋体和检测钩端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3 诊断标准3.1 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30d接触疫水或动物尿或血。
3.2 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3.2.1 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
短期内体温可高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
钩骨钩的应用解剖研究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钩骨钩的应用解剖研究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https://img.taocdn.com/s3/m/1297c101844769eae009ed57.png)
钩骨钩的应用解剖研究王斌1胡建威1张学柏1杨焕友1马铁鹏1赵金海2尹佳丽1刘德群1【摘 要】目的对钩骨钩进行应用解剖和影像学研究,为临床诊治钩骨钩和尺神经深支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取自愿捐献成人尸体上肢标本52侧,其中防腐标本40侧,新鲜标本12侧;对钩骨钩及其邻近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
随机取其中24侧尸体标本,和正常健康成人12名24侧手为研究对象,行CT三维重建,测量相关数据。
采用共用的24侧标本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钩骨钩是腕尺管和腕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尺神经深支在管内紧邻钩骨钩的前内侧。
环、小指屈指深肌腱在腕管的最内侧,与钩骨钩的外侧紧密相邻。
钩骨位于头状骨和三角骨之间,呈楔形。
内、外侧和前侧均为关节面。
钩骨钩大体近似扁板状,将其与钩骨体部相移行的部位命名为“钩骨钩基底”,钩骨钩中部命名为“钩骨钩腰部”,钩骨顶端膨大部命名为“钩骨钩冠部”。
基底短径均大于腰部短径。
钩骨钩的冠部长径比基底长径和腰部长径大,是钩骨钩的最大长径。
两种方法检测钩骨钩的形状和各部解剖特点基本一致,其基底长径、基底短径、腰部长径、腰部短径、冠部长径、钩骨钩高和顶腰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钩骨钩可分为冠部、腰部和基底部;钩骨骨折分为钩骨体骨折、钩骨钩骨折、钩骨体和钩骨钩均有骨折3型;钩骨钩骨折或骨折不愈合易损伤尺神经深支和环、小指屈指深肌腱;CT三维影像测量值可直接作为临床参考值。
【关键词】 钩骨钩骨折尺神经深支应用解剖CT三维重建中图分类号: R602 R681.7 文献标志码:AANATOMIC STUDY ON HOOK OF HAMATE BONE/WANG Bin1, HU Jianwei1, ZHANG Xuebai1, YANG Huanyou1, MA Tiepeng1, ZHAO Jinhai2, YIN Jiali1, LIU Dequn1. 1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Tangshan, Tangshan Hebei, 063000, P.R.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e County Hospital of Luannan.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Bin, E-mail: wbladyp3@【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hook of hamate bone by anatomy and iconography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the cl inical treatment of injuries to the hook of hamate bone and the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Methods Fifty-two upper l imb specimens of adult corpses contributed voluntarily were collected,including40 antisepticized old specimens and12fresh ones.The hook of hamate bone and its adjacent structure were observed.Twenty-four upper limbs selected randomly from specimens of corpses and24upper limbs from12healthy adult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CT)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and then related data were measured.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24specimen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The hook of hamate bon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lnar carpal canal and carpal canal,and the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is located closely in the inner front of the hook of hamate bone.The flexor tendons of the forth and the little fingers are in the innermost side,closely lie next to the outside of the hook of hamate bone.The hamate bone located between the capitate bone and the three-cornered bone with wedge-shaped.The medial-,lateral-,and front-sides are all facies articularis.The hook of hamate bone has an approximate shape of a flat plate.The position migrated from the body of the hamate bone,the middle of the hook and the enlargement of the top of the hook were given the names of“the basis of the hook”,“the waist of the hook”,and“the coronal of the hook”,respectively.The short path of the basement are all longer than the short path of the waist.The long path of the top of the hook is the maximum length diameter of the hook of hamate bone,and is longer than the long path of the basement and the long path of the waist.The iconography shape and trait of the hook of hamate bone is similar to the anatomy result.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0.05)between two methods in the seven parameters as follows:the long path of the basement of the hook,the short path of the basement of the hook,the long path of the waist of the hook,the short path of the waist of the hook,the long path of the top of the hook,the height of the hook,of hamate bone,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op and the waist of the hook.Conclusion The hook of hamate bon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coronal part,the waist part,and the basal part;fracture of the hamate bone can be divided into fracture of the body,fracture of the hook,and fracture of the body and the hook.Facture of the hook of hamate bone or fracture unnion can easily result in injure of the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and the flexor tendons of the forth and the little fingers.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value directly in clinical treatments.作者单位:1 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一科(河北唐山,063000);2滦南县医院骨科通讯作者:王斌,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研究方向:手外科、显微外科、血管外科,E-mail: wbladyp3@【Key words】 Hook of hamate bone Fracture Deep branch of ulnar nerve Appl ied anatomy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腕关节是人体最复杂、最易受损伤的关节之一。
钩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及分析
![钩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1aa6a0da6c30c2259019ec1.png)
钩骨骨折的临床治疗及分析【摘要】目的对钩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钩骨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钩骨摘除手术治疗。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临床表现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症状为:全部为闭合性损伤,同时患者还伴有运动痛和手乏力等症状,患者的腕尺侧软组织出现轻度的疼痛和肿胀,对其腕掌侧钩骨钩体进行投影,发现有明显的压痛感觉。
13方法131对照组对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治疗;安排专业有经验的骨科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对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让患者处于健侧卧位,患肢上气性止血带。
在患者的跟骨外侧做一“l”切口,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使用手术刀紧贴患者钩骨外侧壁骨膜下进行锐性分离,将骨膜连同整块皮肤从下到上进行剥离。
此外,打入克氏针,使用“无牵拉技术”将骨折和钩骨下关节显露出。
使用broden 位透视查看复位满意之后,使用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再次进行透视检查,满意之后进行缝合,在切口的两端放置2条皮片进行引流,手术后加压包扎。
132试验组对患者钩骨摘除手术治疗。
患者体位和麻醉方式参照对照组。
将患者的伤口进行常规的清洗和消毒,从患者的腕部上3cm 处制作一个切口,腕部皮垫不需要剥离太多,将钩骨摘除,最后缝合皮肤。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
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2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生腕钩骨骨折的人数不断增加[4]。
对患者发生骨折的性质还不能明确,在临床上的症状不明显、不典型。
kumell病诊断标准
![kumell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6239ee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e.png)
kumell病诊断标准Kumell病,也被称为骨折不愈合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骨折并发症,其主要特征是骨折处长期不愈合或愈合缓慢。
本文将介绍Kumell 病的诊断标准,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该疾病。
1. 临床症状Kumell病的主要特征是骨折处的持续疼痛和功能障碍。
患者通常会报告骨折处的疼痛无法缓解,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也未见明显好转。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活动受限、肿胀、红肿等症状。
2. 影像学检查2.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Kumell病的首选方法。
在X线片上,可观察到骨折处的愈合延迟或不愈合,以及骨质损害。
此外,X线片还可以评估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稳定性。
2.2 CT扫描如果X线检查结果不明确,医生可以考虑进行CT扫描。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骨折图像,有助于鉴别Kumell病和其他骨折并发症。
3. 骨扫描骨扫描可用于评估骨折处的血液灌注情况。
在Kumell病患者中,骨扫描结果常常显示骨折处的血液流通异常和代谢活动低下。
4. 病史和体格检查除了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外,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患者的病史中可能包括既往的骨折经历、手术史、骨质疏松等情况。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其他与Kumell病相关的异常体征。
5. 骨生物力学测试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骨生物力学测试,以评估骨折处的骨质密度和力学特性。
这些测试可以提供关于骨折愈合潜力和治疗选择的重要信息。
综上所述,Kumell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骨生物力学测试。
医生应综合分析这些信息,以确定是否为Kumell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此外,鉴于该病较为罕见,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具备较高的警惕性,并与其他专科医生进行多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以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的测量及意义
![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的测量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921202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a.png)
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的测量及意义第四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暨‘解剖与临床》杂志创刊,,周年庆祝会论文汇编物力学的改变引起,目前尚无定论,因为不只是相邻的椎体发生骨折,不相邻的椎体同样可以发生骨折,而且,在骨质疏松的病人第一次出现骨折之后,其并发一年内第二次骨折的几率为,,,。
但普遍认为相邻椎体的骨折与骨水泥增强椎体的弹性模量有关。
我们将利用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目前比较关注的椎体成型手术后的相邻椎体的骨折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以前多位作者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椎体增强后的相邻椎体的生物力学进行了报道,但得出的结论不一致。
,,,,,,,,,利用功能脊柱单位(,,,)有限元法发现注入骨水泥导致相邻椎体骨折的载荷下降,而且骨水泥注射的越多,这种导致骨折的载荷越低。
认为在临床上注入大容量的骨水泥可能造成相邻椎体的骨折。
,,,,,,在临床上观察了同样的结果,对于椎体增强后对相邻的椎间盘和椎体的影响是否是造成相邻椎体的骨折原冈,使用,,,有限元模型观察了椎体增强后终板的形态变化及对应力的传导作用。
结果显示在终板下刚硬的骨水泥扮演了一个垂直柱的作用,减少了增强椎体终板的生理内凹,导致了椎间压力升高了,,,,认为这种终板生理内凹的减少是椎体相邻骨折的原因。
,,,,,,,,等观察了椎体增强后应力在周围椎间盘及椎体的传导。
试验发现椎体增强后导致了邻近椎间盘的压力的增强。
应力转移到周围的椎体,导致终板骨折,接着随着应力的传导,发生了整个椎体的骨折。
并且随着骨水泥容量的减少,这种应力的传导并没有相应的减少。
这些生物力学试验均证明了椎体刚度的增强是目前相邻椎体骨折的原因,但部分的学者认为相邻椎体的骨折和椎体的增强没有关系。
对于那种原因是准确的,我们发现这些作者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由于与实际的椎体成形的模型有差距,对临床的实际生物力学的模型模拟不够真实,如注射的虽和注入方式,骨水泥在椎体的分布,椎体压缩的程度等,因此分析复杂的生物力学机制不是很准确,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模型来排除其他因素对增强椎体周围椎体的影响,比如单或双侧的骨水泥注入,后凸畸形的矫正,防止骨水泥在椎间隙的渗漏等,对于骨质疏松的椎体,根据,,,的不同,究竟恢复椎体的刚度达到什么值最佳,既能保持椎体的有效抗压力,同时可以减少对相邻:常段的影响等。
腕尺侧痛
![腕尺侧痛](https://img.taocdn.com/s3/m/17190ec028ea81c758f578b6.png)
钩骨骨折
分为钩骨体骨折和
钩骨钩骨折
钩骨体骨折多以中远侧部 多见,多发生于滑倒坠落、 暴力经第5掌骨向近侧传导 后产生;近侧部骨折位于 钩骨体尖端,为腕关节强 力背伸和尺偏时钩骨和月 骨撞击导致。
钩骨钩骨折可为直接暴力 或腕关节背伸、屈肌支持 带和豆钩韧带紧张对钩的 牵拉导致。
尖端撕脱骨折,腰部骨折,基底骨折 钩骨近端骨折,内侧结节骨折, 矢状面斜向骨折,背侧冠状面骨折
【临床表现】
骨折后因小鱼际部脂肪垫较厚——致
肿胀不明显,疼痛区也弥散 钩骨骨折局部有深压痛,并可有尺神 经卡压症状 抗阻力屈曲或尺偏时加重
钩骨体骨折仅需常规正侧位即可诊断,
而钩骨钩部骨折则需要作腕管位摄片, 或作CT多可确诊。
钩骨钩骨折
急性无移位骨折石膏制动 移位的骨折或慢性损伤者,建议骨块切除 研究证实受伤大于1周治疗效果不如1周内 未发现或未治疗骨折可引发第4/5指屈深浅 肌腱部分或完全断裂 切开内固定(部分学者推荐)
减少尺侧腕屈肌的牵拉,直至骨折愈 合。 粉碎骨折、明显移位的横行骨折、不 愈合的骨折行豌豆骨切除,保留尺侧 腕屈肌腱
钙化性肌腱炎
外伤可为诱因,局部退行性变多为主要 原因。钙盐沉积于肌腱附着处,多见于 腕尺侧腕屈肌腱在豌豆骨附着处和桡侧 腕伸肌腱在第2、3掌骨基底附着处。
【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通常无预 兆,局部红肿热痛, 局部压痛明显,伸屈 活动时加重,症状类 似化脓性感染或痛风 性滑膜炎,可予以摄 X片相鉴别,X片表现 为肌腱附着处有钙化 阴影。
【临床表现】
多为逐渐发病,早期腕部发酸、疼痛。活动量大 后疼痛加重,局部尺骨茎突部压痛明显,抗阻力 旋后和尺偏时疼痛或弹响。腕部桡倾试验阳性: 腕关节屈曲10度,做桡侧倾斜的动作,尺骨茎突 部疼痛为阳性。老鹰回头试验:患手五指并拢, 手如老鹰头,指尖如嘴,腕关节掌屈并旋后,尺 骨茎突部疼痛为阳性。
腕关节MRI解读
![腕关节MRI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d0a9a2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6.png)
冠状面T2WI 舟月关节间隙增大,舟月韧带撕裂 呈高信号,头状骨向近端移位。
矢背
状 面 示
侧 移
DISI
V. D.
掌 侧
月 骨 向
位 不
背 侧
背 侧 异
稳 (
常倾斜源自)冠状面质子加权与T2WI像示舟月韧带完全撕裂,韧带的正常低信号被高信号 的积液取代,舟月间距增大。头状骨近端移位。
关节积液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囊性骨侵袭 腕骨皮质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小囊 状影。 MRI的重要价值还在于显示其并发症如韧带撕裂、TFCC 撕裂及CTS
A 质子加权
B T2WI
A. 伸肌腱腱鞘炎与腕管内滑膜炎与血管翳形成 B. 伸指肌腱分裂
类风湿关节炎伸肌腱退行性变
T1WI
腕关节MR扫描序列选择
T1WI 提供最佳的解剖细节 T2WI 区分肿块、液体及软组织结构,但最小3mm厚度
不利于细小结构的观察 F-SE 限制对比、缩短采集时间用于T2WI GRE 分辨软骨与维体较理想、对骨髓组织分辨欠佳
STIR 对骨髓、软组织异常不佳、有利于观察腕骨间 韧带及TFC结构
3D-GE 利于薄层(1mm)结构的观察,如小韧带、掌 腕指间关节软骨
质子加权
腱鞘囊肿
T2WI
神经纤维脂肪瘤
神经纤维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的错构瘤, 多出现在正中神经;常见于儿童与年轻人
MRI表现为腕管内掌侧梭形软组织肿块,含 有管状低信号纤维带及神经与脂肪组织成分
T1WI
T2WI
正中神经神经纤维脂肪瘤
谢 谢!
腕横韧带
尺动脉、静脉 尺神经 尺侧腕屈肌 豌豆骨 正中神经
与钩骨有关的常见伤病诊治进展
![与钩骨有关的常见伤病诊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5eeb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8.png)
与钩骨有关的常见伤病诊治进展胡建威;王斌【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14)006【总页数】3页(P806-808)【关键词】钩骨钩;骨折;诊断【作者】胡建威;王斌【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工人医院骨三科,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一科,河北唐山,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7腕关节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关节,也是最易受损伤的关节之一。
腕骨由8块骨组成,其中钩骨因其掌面有一突向前内的钩而得名,它位于远排腕骨的最尺侧,头状骨和三角骨之间;其掌侧面的远内侧部分即为横向扁突的钩骨钩,突向掌侧,构成腕管的内侧壁,同时,也是Guyon管的远外侧壁。
临床中有关钩骨的疾病病种并不是很多,但个别病种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如钩骨钩骨折,尤其是与钩骨外伤密切相关的腕尺管综合征等病,其诊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面前,有学者创新性的用钩骨第5掌腕关节面修复和重建示、中、环指近节指骨基底关节面,其技术及效果正在研究中。
本文对其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1 钩骨骨折1.1 诊断临床表现为腕尺侧软组织的轻度肿胀和疼痛,伴有手的乏力和运动痛。
局部检查:钩骨钩骨折者钩骨钩处压痛明显,可触及异常活动,或并发尺神经卡压症状,表现为小指及环指尺侧半刺痛过敏和痛温觉障碍,晚期常出现爪形指畸形,骨间肌轻度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功能障碍,Froment征阳性[1]。
少数患者伤后数个月出现小指指深、浅屈肌键断裂,小指不能主动屈曲[2〛;更有甚者第4、5腕掌关节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持续的顽固性腕痛。
诊断主要依据 X线影像学检查。
钩骨体部骨折拍摄腕关节正位片即可明确诊断。
腕管位、腕关节前后斜位(前臂旋后30°或45°)X线平片摄影检查虽可显示钩骨钩,但常常不完整、不清楚,因为有周围腕骨影遮掩,应用价值远不如CT。
尽管如此,在CT检查之前,还是有必要先做一次 X线平片检查,无论是钩骨钩骨折还是其它腕骨骨折,以便能对腕关节有一个宏观了解,为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3]。
骨折医生诊疗方案
![骨折医生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b623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7.png)
骨折医生诊疗方案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者骨折,通常由外部暴力或者骨骼疾病引起。
骨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包括疼痛、肿胀、残疾和甚至死亡。
因此,在遇到骨折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非常重要。
这篇文章将向您介绍骨折医生的诊疗方案。
1. 评估与诊断当一个患者遭受骨折时,医生首先将会对患者进行评估和诊断。
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关于疾病的历史、疼痛的情况和骨折前的行动方式等信息。
接着,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包括触摸骨头和周围软组织,进行活动度测试和关节测试。
医生通常需要进行X光检查,以确定骨折的确切类型和严重程度。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还可能会使用MRI检查以更好地评估损伤程度和相关的组织损伤。
2. 初始处理一旦诊断确定为骨折,医生会为患者提供一系列的初步处理方式来控制疼痛和减轻炎症。
这些处理方式通常包括:•冰敷:冰敷可以减轻局部疼痛和减轻炎症。
应该使用以下方法冰敷:将冰块放在塑料袋里,覆盖在毛巾上,然后将毛巾放在患处。
每次冰敷20分钟,每天应该冰敷3到4次。
•加压:加压可以控制局部出血,减轻肿胀和疼痛。
可以使用弹性绷带或医用胶带进行加压。
•抬高受伤部位:将患处高于心部位置约6英寸,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3. 治疗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骨折,医生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式。
以下是骨折的常见治疗方式。
3.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指使用外部装置和/或特定的体位废石来稳定受伤的部位,使骨折能够自然愈合。
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以下情况:•低风险血管损伤的骨折。
•骨折片的错位不太明显。
•年龄较大或者有严重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常见的保守治疗包括石膏固定和金属板固定。
3.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指使用手术的方式,通过植入金属板、钉子或其他装置来固定骨折,加速愈合。
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有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
•骨折片错位较明显。
•年龄较轻,身体健康的患者。
常见的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术。
4. 随访与复查骨折康复期通常需要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时间,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常规随访和复查,以捕捉并及早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完整版)骨折的诊断治疗指南
![(完整版)骨折的诊断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1e4e0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3.png)
(完整版)骨折的诊断治疗指南1. 引言骨折是骨骼系统常见的一种损伤,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断裂或粉碎的病理过程。
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骨折对于恢复骨骼功能和降低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套规范和系统的骨折诊断和治疗指南,以辅助临床医生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 骨折的分类根据骨折特点的不同,骨折可分为以下几类:- 开放性骨折:皮肤受损,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 闭合性骨折:皮肤未受损,骨折处与外界不相通。
- 横断骨折:骨折线与骨干垂直。
- 斜行骨折:骨折线与骨干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 螺旋骨折:骨折线绕着骨干螺旋走向。
- 骨裂纹:骨骼表面内部有线性裂纹,但未完全断裂。
3. 骨折的诊断骨折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骨折的特征。
临床表现包括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 线片、CT、MRI等,可用于评估骨折的类型、位置和复杂度。
4. 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保持骨折断端的稳定性:通过外固定或内固定手术,稳定骨折断端,促进骨愈合。
- 减轻疼痛和肿胀:应用冰敷、止痛药等方法,控制疼痛和肿胀。
- 促进骨折愈合:通过营养补充、物理治疗等方法,促进骨折的愈合。
- 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骨折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
- 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后,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恢复骨骼功能。
5. 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复杂度,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较好的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器等方法进行固定治疗。
- 手术治疗:适用于骨折粉碎、开放性骨折等情况,采用内固定、外固定等手术进行治疗。
- 物理治疗:术后或固定治疗结束后,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按摩、康复训练等。
6. 结论骨折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骨折的特点、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经验。
本指南提供了一套规范和系统的骨折诊断和治疗指南,希望能够对临床医生提供帮助,提高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8例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
![28例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2d6cbca08a1284ac850430b.png)
龙源期刊网 28例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作者:李华光万楠楠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1期【摘要】目的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依据钩骨钩骨折患者的病情和自愿选择的原则,13例选用钩骨钩切除手术、11例选用骨折却开后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手术、4例选用保守治疗短臂管型石膏固定,术后随访6-18个月,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石膏固定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恢复运动时间。
结果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的恢复工作时间及恢复运动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石膏固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骨折;钩骨;摘除手术;治疗结构腕钩骨钩骨折常见于腕部运动性损伤,占腕骨骨折的2%-4%。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腕钩骨钩骨发生率较以前有所增加。
但由于其常规的X线影像片中其投影往往被其它腕骨所遮蔽,所以钩骨钩骨折是手外科临床最易漏诊的一类损伤。
漏诊后会导致患者的可遗留腕部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腕尺管综合征等并发症,所以早期的诊断、正确的了解钩骨钩骨折损伤的机制,进行合理的治疗对此类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此类骨折发生机率太小,也给临床上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带来的一定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来我进行治疗的28例钩骨钩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上治疗钩骨钩骨折的有效治疗法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进行28例钩骨钩骨折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男型19例,女性9例,年龄18-44岁,平均年龄28岁。
致伤原因:运动损伤16例;摔伤5例;机械外伤3例;不明损伤4例。
其中左侧钩骨钩骨折8例,右侧钩骨钩骨折20例。
患者受伤后就诊时间为8天-11个月,平均2.7个月。
1.2临床表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钩骨钩钩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伴有手的乏力和运动痛,腕尺侧软组织的轻度肿胀和疼痛,腕掌侧钩骨钩体投影部位具有明显的压痛感。
局部检查:14例并发尺神经卡压症状,表现为环指尺侧半和小指痛温觉障碍和及刺痛过敏;12例可触及钩骨的异常活动;1例出现手指内收、外展功能性障碍,骨间肌轻度萎缩。
钩状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钩状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842a197d524de518974b7d8a.png)
钩状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钩状骨骨折临床少见,其血供充分,不易发生缺血坏死。
[诊断依据]一、病史:多有外伤史,多见于间接暴力,偶有直接暴力所致。
二、症状和体征腕尺侧肿痛,握拳时加重,局部深压痛明显,将小指外展时疼亦加重。
钩骨钩骨折时压痛明显,并有轻度异常活动。
有超过一半的病人出现腕尺管综合症。
三、特殊检查(无)四、辅助检查X线片检查:钩状骨体部骨折腕关节正位片即可明确诊断。
钩骨钩部骨折须采用腕关节特殊位拍片即:1、经腕关节旋后30º斜位片2、经腕管切位片。
CT:可显示出钩骨钩部骨折的部位及移位程度。
五、鉴别诊断(无)【证侯分类】无特殊分类。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一)石膏外固定1、适应证:无移位钩状骨体部骨折。
2、操作方法:石膏托固定4-6周。
二、手术治疗(一)切开复位内固定1、适应证:有移位体部骨折或并发腕掌关节脱位。
2、操作方法:显露骨折断端,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二)钩骨钩部切除术:1、适应证:钩骨钩部骨折,难于复位者2、操作方法:术中应修复钩骨钩骨折端面、豆钩韧带,将腕横韧带止点与骨膜缝合。
三、药物治疗(一)中药治疗(早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内服活血灵,外用展筋酊;中期接骨续筋,内服三七接骨丸;后期补肝肾、壮筋骨,内服筋骨痛消丸、加味益气丸)(二)西药治疗(早期肿胀严重者应用脱水药物,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5天)四、康复治疗(一)功能锻炼:早期作肩、肘关节的活动,屈伸范围不限,亦可作手指的屈伸活动。
中期以主动屈伸手指的握拳活动为主。
后期祛除固定后,可作握拳及腕部的主动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
(二)物理疗法:后期祛除固定后可配合外洗药熏洗[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骨折对位、愈合良好,腕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2、好转:骨折对位尚可、基本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尚可3、未愈:骨折不愈合,局部有压痛,腕关节功能障碍。
腕关节常见骨折与摄影方法
![腕关节常见骨折与摄影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055b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2.png)
腕关节的X线摄影方法
腕关节斜位(掌上)
①被检查者正坐于检查床旁,肘 部屈曲,前臂置于检查床上,腕 关节、肘关节同高。
②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 掌心向上,尺桡骨茎突连线与暗 盒成30°-35°角。
③中心线从尺骨茎突远端1.5cm 垂直入射,此点置于胶片中心
④显示尺桡骨远端、腕骨与掌骨 近端的部分重叠影像,豌豆骨及 其与周围各关节间隙显示必须清 晰
腕关节侧位
①被检查者侧坐于检查床旁,肘 部屈曲约成90°,前臂置于检查 床上,腕关节、肘关节与肩同高。
②第五掌骨和前臂尺侧紧靠暗盒, 第二、三掌骨背侧皮肤面与暗盒 垂直,拇指像掌侧自然伸展。
③中心线从桡骨茎突垂直入射, 此点置于胶片中心
④显示尺桡骨远端、腕骨与掌骨 近端的侧位重叠影像,月骨、舟 骨和头状骨间关系显示必须清晰
2
腕关节的X线摄影方法
标准腕关节正位X线片
在标准的腕关节正位上:
基础:显示M型腕掌线和腕骨 弧线(Gilula线)
良好:可显示尺侧腕伸肌腱沟。 应位于尺骨茎突底部桡侧。
挑战:除三角骨和豌豆骨、大 多角骨和小多角骨外,其余骨 骼间重叠不超过3mm
3
腕关节的X线摄影方法
错误的腕关节正位X线片
4
腕关节的X线摄影方法
9
腕关节的X线摄影方法
腕关节轻度背屈尺偏位 (舟骨位)
①被检查者正坐于检查床旁,前 臂置于检查床上,胶片放置在 20°角度板上。
②手掌和腕关节掌侧与暗盒紧靠。 将手掌尽力向尺侧外展。
③中心线从桡骨茎突内上1cm垂 直入射,此点置于胶片中心
④显示尺桡骨远端、腕骨与掌骨 近端的正位影像,清晰显示舟骨 正位及其与周围各关节的间隙
腕关节的解剖
钩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分析
![钩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fc707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d.png)
钩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分析一、钩骨骨折概述钩骨骨折是指发生在手部钩骨的骨折,钩骨位于腕部远端,是手骨中一块较小的骨头,呈钩状。
钩骨骨折在手部骨折中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好发于中年人群。
钩骨骨折的原因主要包括摔倒时手掌撑地、体育运动中的撞击、交通事故等。
钩骨骨折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二、钩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钩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钩骨切除术两种方法。
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钩骨骨折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钩骨骨折患者。
钩骨切除术适用于骨折粉碎严重、无法复位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
1. 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指在手术中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复位后,使用金属板、螺丝钉、钢丝等内固定器材将骨折固定。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达到解剖复位,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手部功能的恢复。
(2)内固定器材固定牢靠,术后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
(3)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2. 钩骨切除术钩骨切除术是指手术中切除粉碎的钩骨,必要时可同时进行肌腱修复和神经血管探查。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时间短,创伤小。
(2)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3)适用于无法复位的钩骨骨折。
三、钩骨骨折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分析钩骨骨折手术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恢复手部功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了解和掌握这些并发症,有助于预防和处理相关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钩骨骨折手术治疗的并发症主要包括:1. 切口感染切口感染是钩骨骨折手术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患者自身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预防措施包括:(1)严格无菌操作,术中使用抗生素。
(2)术后保持切口干燥,定期换药。
(3)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2. 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部位在一定时间内未能愈合,常见原因包括骨折复位不良、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术后功能锻炼不足等。
左侧小多角骨,头状骨及钩骨骨折
![左侧小多角骨,头状骨及钩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683697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1.png)
左侧小多角骨,头状骨及钩骨骨折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损伤,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骨骼受到破坏。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48c5b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f.png)
– 优势/非优势侧均有骨折可能,非优势侧更常见 • 棒球击球手的非优势侧 • 高尔夫球dubbed shot时,非优势侧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3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4
• McC非优势侧击 球,造成另一侧损伤。
• Bray报道一例高尔夫球手非优势侧钩骨 钩骨折,2年后打网球又造成优势手骨折。
侧疼痛。 • CT诊断准确率最高。 • 治疗:
– 急性无移位—短臂石膏托(含环小指MP关节) – 急性有移位—ORIF – 骨不连—骨块切除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25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26
• 即使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专业医生来讲, 钩骨钩骨折也有一定难度。
• 经常造成误诊,或被X线上其他更为明显 的损伤掩盖而漏诊。
• 即使进行了适当的治疗,一些后遗症状 也并非少见,尤其是在骨折块切除术后。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1
发生率
• 钩骨钩骨折的确切发生率尚无明确统计 结果,大概在2~4%之间。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23
并发症
• 晚期并发症包括:
– 肌腱滑膜炎、尺侧半肌腱断裂 – 腕管综合症、Guyon’管综合症
• 手术并发症:
– 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 – 肌腱粘连 – 握力减退 – 感觉异常,瘢痕疼痛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24
小结
• 钩骨钩骨折是一种好发于握拍运动的损伤。 • 就诊时常为晚期。症状:手易疲劳,掌尺
•钩骨钩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5
• 钩骨钩骨折可同时发生Ⅳ、Ⅴ腕掌关节 损伤、腕横韧带撕脱骨折。
• 一部分会有“silent fracture”,仅表现为 一些继发损伤的症状,如屈肌腱滑膜炎、 肌腱断裂、腕掌尺侧疼痛等。
腕骨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腕骨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b25483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2.png)
腕骨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路来金;宫旭;刘志刚;张志新;刘彬;于家傲;陈雷【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031)003【摘要】目的:探讨腕骨骨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通过对有随访资料的138例各类腕骨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体会.结果:舟骨骨折占59%,其次为钩骨骨折;对疑有舟骨骨折、大多角骨骨折、钩骨钩或豌豆骨骨折的病例,可分别采用腕关节舟骨位、旋前斜位、腕管切位像X线检查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保守治疗的24例中,有22例在1.5~3个月时骨折愈合,其余2例在3个月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114例在术后平均3个月达到骨性愈合,2例遗有舟骨短缩和旋转畸形,2例遗有背凸畸形.结论:对疑有腕骨骨折的病例应采用特殊体位X线检查,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在治疗上应兼顾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保证功能的完善.【总页数】2页(P455-456)【作者】路来金;宫旭;刘志刚;张志新;刘彬;于家傲;陈雷【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手外科,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1【相关文献】1.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J], 由伟成;2.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各类腕骨骨折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J], 陈龙弟;张宇3.应用AO加压空心螺钉治疗新鲜腕骨骨折 [J], 吕文涛;蒋国栋;刘跃飞;蓝波;巨积辉4.腕骨骨折与脱位的早期诊断失误 [J], 高庆国5.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腕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探究 [J], 陈希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钩骨钩骨折可同时发生Ⅳ、Ⅴ腕掌关节 损伤、腕横韧带撕脱骨折。 • 一部分会有“silent fracture”,仅表现为 一些继发损伤的症状,如屈肌腱滑膜炎、 肌腱断裂、腕掌尺侧疼痛等。
功能解剖
• 钩骨钩(hamulus)自体部向掌侧伸出,位 于豆骨桡远端1~2cm处。尖端可触及,覆 有较厚的皮肤、纤维脂肪组织和掌短肌。 • 钩部与体部有各自独立的骨化中心,15 岁左右融合。 • 多个韧带组织相连:
影像学
• 常规正、侧、斜位X线片不足以反映骨折 情况。Norman等对已经证实有钩骨钩骨 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正位片 上可以有细微的改变,如钩部消失,硬 化,皮质骨密度降低。
• 腕管位:Hart和Graynor于1941年介绍。 前臂下段垫一软垫,另一只手扳住手指, 使腕关节处于强力背伸位。X线与手掌成 25~30度射入。主要问题在于腕关节可能 因疼痛而无法处于背伸位,造成钩骨钩 显影不佳。
• 急性有移位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骨块切 除术。 • Bishop报道21例钩骨钩骨折,20例手术治疗, 17例行骨块切除术,3例ORIF(螺钉/克氏针), 其中2例愈合,1例骨不连,最终行骨块切除术。 作者认为ORIF “看起来并无太大优点” ,但骨 折愈合的2例几乎没有任何后遗症状,证明其 尚有一定应用价值。
鉴别诊断
• 腕尺侧、近端疼痛的病例均应考虑到钩 骨钩骨折的可能性。 • 对于有肌腱断裂、神经炎表现的患者应 仔细检查。 • 尚应与腕骨关节炎(豆-三角,钩-三角)、 尺动脉拴塞、环小指屈肌腱炎、腕骨肿 瘤(骨样骨瘤)等相鉴别。
治疗
• 急性无移位的骨折:(<7天)以石膏固定即 可愈合。 • 最近一则报道:6例急性期以石膏固定的 骨折全部愈合。2例固定不及时,效果较 差,其中一例骨不连,伴疼痛。
• 对于有移位的骨折和骨不连,最常建议 的手术还是骨块切除术。 • 纤维性假关节相对稳定,即使如此,也 应行骨块切除术。 • Waston建议对骨不连行植骨术,他的4个 病例均有很好效果。
手术方法
• 腕管切口很容易显露钩骨。于腕管尺侧可显露 钩骨钩的桡侧缘,从骨膜下将其与肌腱韧带止 点仔细分离。避免损伤尺神经运动支。 • 检查环小指屈肌腱是否有滑膜炎或磨损。肌腱 断裂可直接缝合、与临近肌腱端侧缝合或掌长 肌腱桥接缝合。 • 磨平骨端,修复关节囊,给肌腱滑动创造一个 光滑的表面。
• 常见损伤部位:
– 优势/非优势侧均有骨折可能,非优势侧更常见 • 棒球击球手的非优势侧 • 高尔夫球dubbed shot时,非优势侧
• McCue报道一例双侧损伤的病例:某棒 球击球手一侧损伤后,换用非优势侧击 球,造成另一侧损伤。 • Bray报道一例高尔夫球手非优势侧钩骨 钩骨折,2年后打网球又造成优势手骨折。
钩骨钩(hamate hook)骨折的 诊断与治疗
John J Walsh Ⅳ,MD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School of Medicine Hand Clinics,August 2000
即使对于有一定经验的专业医生来讲, 钩骨钩骨折也有一定难度。 经常造成误诊,或被X线上其他更为明显 的损伤掩盖而漏诊。 即使进行了适当的治疗,一些后遗症状 也并非少见,尤其是在骨折块切除术后。
• 桡侧:腕横韧带 • 尺侧:豆钩韧带、小指短屈肌及对掌肌
• 钩骨钩构成腕管的尺侧边界和Guyon’s管 的桡侧边界。 • 基底与屈指肌腱相邻,起滑车作用,尤 其是在尺偏和用力握拳时。 • 尺神经运动支绕过其基底,感觉支与尖 端比邻。
• 钩骨的血运研究的较为深入。滋养血管主 要从钩骨钩基底的桡侧、尺侧进入。灌注 研究显示其体部与钩部尖端吻合支较少。 这造成了较高的骨折不愈合率。
发生率
• 钩骨钩骨折的确切发生率尚无明确统计 结果,大概在2~4%之间。 • 自Milch(1934)首次报道以来,有许多个 案报道和小量病例报道。 • 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可能与高尔夫球、 棒(垒)球、握拍运动的普及有关。
损伤机制
• 可能与以下三种机制有关;
• 直接暴力(摔倒或撞击) • 剪力(尺偏、用力握拳时,环小指屈肌腱紧贴钩骨 钩基底) • 混合因素
预防
• 改进抓握球杆的方式:延长手柄长度, 使之伸至小鱼际外,防止其对钩骨钩的 撞击。 • 其它运动可通过对手套厚度和手柄帖复 度的调整来改进。
并发症
• 晚期并发症包括:
– 肌腱滑膜炎、尺侧半肌腱断裂 – 腕管综合症、Guyon’管综合症
• 手术并发症:
–
小结
• 钩骨钩骨折是一种好发于握拍运动的损伤。 • 就诊时常为晚期。症状:手易疲劳,掌尺 侧疼痛。 • CT诊断准确率最高。 • 治疗:
– 急性无移位—短臂石膏托(含环小指MP关节) – 急性有移位—ORIF – 骨不连—骨块切除
查体
• 骨折症状少
– 按压钩骨钩掌侧可诱发疼痛,有时疼痛位于背侧。 晚期病例中无压痛者并非少见。 – 抗阻力屈曲环小指、腕尺偏诱发疼同时一个有效的 体征。发生于屈肌腱滑膜炎时。 – 抗阻力外展、内收小指时诱发尺掌侧疼痛。
• 并发症症状明显
– 屈指不能,见于晚期病例肌腱断裂时。 – 正中神经、尺神经的感觉/运动障碍。
• 改良斜位:前臂垫起,旋后30度,桡偏, 拇指最大对掌位。可以显示钩骨。
• X线断层:也可以显示骨折,但并不常用。 除尚未普及外,对于骨折不愈合常有假 阴性发现。
• CT:Egawa和Asai建议 双手合十,做祈祷状, 行腕管水平的横断面扫 描。对钩骨钩骨折显影 清晰,且可以和健侧对 比。
•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适用于临床上轻微 的、不确定的损伤或筛查。特异性不如 CT,但敏感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