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3章 第1节 饮食与营养 教案 苏科版
七年级生物 饮食与营养 教案苏科版
第1节饮食与营养
【教学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培养学生实验、调查报告分析、交流表达的能力
3、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馒头、载玻片、碘酒、蛋清、开水、烧杯、花生、白纸、植物油、新鲜果蔬、小麦、玉米、解剖针、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滴管等
2、学生准备:
课前分小组问卷调查、制做汇报PPT、每个学生带新鲜蔬果、食品包装袋若干【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1节饮食与营养。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1章第3节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教案2新版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列举符合我国国情的膳食指南;②了解本地食品的安全状况,关注食品安全;③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小胖墩”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营养状况。
让学生先汇报自己的“一日三餐”,让全体同学通过“平衡膳食宝塔”分析点评,是否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然后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份营养食谱,在全班选出最优秀的食谱。
让生活走进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
关于食品安全的教学,让学生列举身边不安全食品的例子,教师播放一些媒体曝光的视频,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形成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对自己身高和体重的测量,以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
认真听讲、仔细分析学生回答:1.吃肉类的多2.吃的甜食多思考1.“平衡膳食宝塔”基层的食物,属于哪一类营养物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为什么?2.维生素由那几类食物提供?3.第三层的食物属于哪一类营养物质?它们为什么很重要?4.为什么说偏食或挑食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据。
学生设全国各地无良商人制造的“无营康,增强等等,这些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你吃过吗?”(展示A级标志 AA级标志食品胖胖最近要减肥,请你帮他选出最佳的减肥方法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运动餐,其中营养搭配最合类食物,这类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导入方式很新颖,,关注与生物有关的新闻事件,引发学生对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关注,让生活走进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了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理念。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发现问题: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一些社会现象了解的太少,知识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建议学生多看看报纸新闻,了解一下社会时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
七年级生物上册3.1饮食与营养教案苏科版
1. 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食物来源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和理解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学会了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能够根据个人需求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并保持膳食的平衡。
3. 学生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如何查看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表,能够自主判断食品的安全性。
3. 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频:播放食品安全事件的新闻报道,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查询和分析,让学生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
(4)实物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各种食品、营养成分表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课堂
1. 课堂评价:
(1)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将采用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2)观察: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操作技能。例如,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实验仪器和材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 3.1 饮食与营养教案 苏科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3.1《饮食与营养》。教材主要从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合理膳食以及食品安全三个方面展开。具体内容包含食物中提供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合理膳食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如平衡膳食宝塔、食物多样化、营养搭配合理等;食品安全的概念,以及购买食品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表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饮食与营养》教案1(新版)苏科版
培养学生对营养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提升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
1.描述营养素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素成分。
2.阐释合理膳食与健康的关系,形成科学饮食的观念。
3.探究生活中营养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使用图表和实例说明合理膳食的构成,强调不同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以常见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等)为例,讲解营养不良的后果。
2.教学难点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不同营养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食物营养成分的解读:学会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
具体题目示例:
选择题:
1.以下哪种食物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A.鸡蛋B.白糖C.面包D.蔬菜
2.下列哪种维生素对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有重要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填空题:
1.脂肪是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它能为身体提供______能量。
2.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奶制品是钙的良好食物来源,其中每100克牛奶大约含有______毫克的钙。
2.当堂检测
-选择题:设计一些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营养素基本概念和功能的掌握。
-填空题:通过填空题,检查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素含量和合理膳食原则的理解。
-判断题:设计判断题,考察学生对营养相关健康问题的判断能力。
-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述如何根据个人情况制定膳食计划,以及如何通过饮食改善营养状况。
-实践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定的一日三餐菜单,指出其营养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9.3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3
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常识2.知道均衡膳食的含义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减肥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注意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主要联系本章第一节内容和第二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完本章内容后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构建健康的身体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阐明养成良好的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道理,启发学生建立“健康”概念。
【教法建议】建议授课1课时,由于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建议采用分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准备一些供讨论的题目和资料。
如:录像、数据资料等。
特别是现代社会,有许多学生减肥,或暴饮暴食,这些做法对不对?应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由学生自己做出评判。
另外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是集体在学校用餐,食物的卫生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们是不是有这方面的防范意识,也可以通过对食物中毒事件的举例及分析进行教育。
【教学重难点】均衡膳食的含义(健康饮食概念的建立)【教学过程】设计:从上节课布置的思考入手,提出"健康饮食"理念,引出本节课题--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首先结合录像--均衡膳食,由学生观看后自己总结出均衡膳食的含义。
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出学生中存在的不科学饮食的现象,讨论解决措施。
根据自己对"均衡膳食"的理解,分析一顿学校的"营养配餐"(或请几位同学列举自己的早餐)是否符合均衡膳食的标准,继而分组讨论设计一份"中学生一日健康食谱",展示,互评。
分组讨论:除了注意营养均衡以外,在饮食习惯和卫生方面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平时同学们有哪些做的不合理的地方?家庭日常加工食品是否有卫生隐患?应该如何改进?课后选择讨论或分角色扮演:1.学校要求学生吃营养配餐的措施是否合理?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2.如果让你给学生配餐公司写建议信,你打算写点什么?3.经常去吃麦当劳等快餐好不好?4.每一天,在世界的不同地区,都有人因食用了不卫生的食物而生病甚至死亡,面临这种"危机",假如你是(学生、食品小商贩、食品店经理、记者、医生、卫生检疫人员、市长……),你打算怎么办?【板书设计】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一、营养卫生--均衡膳食二、饮食卫生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饭后不做剧烈运动3.保护牙齿4.预防食物中毒探究活动调查班级成员营养健康状况(1)调查班级成员的体重(2)查阅“青少年营养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每位成员的营养健康状况。
初中生物饮食与营养教案
初中生物饮食与营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饮食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认识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来源。
3.掌握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法。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
1.饮食与健康
2.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3.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法
4.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三、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图片、实例等方式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2.讲解:简要介绍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作用和来源。
3.示范:为学生展示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法,教导他们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营养搭配。
4.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饮食经验和建议。
5.实践: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制作营养早餐、健康午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健康饮
食的重要性。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饮食与营养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答题。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复习课堂内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课态度、互动参与等,对他们的表现进行
好评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
1.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水平,为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9.3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1-苏教版
《均衡膳食健康生活》教学活动方案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营养问题和食品安全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
本节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科学,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才是科学的,让学生在了解合理膳食原则的基础上,学会制定合理的食谱,懂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意义,了解如何改善和规划自己的生活。
通过交流讨论和相互评价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形成虚心学习的良好品质、不断完善自我。
生物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掌握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调查我校八年级学生不合理营养状况”和“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两个探究活动为主线,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拓展探究空间,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观察思考、合作设计、交流讨论等活动,学会合理安排饮食,关注食品安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出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均衡膳食与食品安全的知识,进而科学地指导健康的生活。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学情分析本节知识与学生自身健康密切相关,学生有感性认识,符合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要,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的体现出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
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具有了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调查的基本方法,并且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因此本节课组织学生针对我校学生不合理营养情况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和“一日食谱”的设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感情。
教学方式通过讲授、分组讨论、调查、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饮食才算得上是均衡膳食,注意到食品安全问题,帮助大家健康的生活。
苏科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3.5第1节 饮食与营养》教案 (1) .doc
饮食和营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举例说出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较多的常见食物,并尝试对食物进行归类。
(3)举例说明鉴定食物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鉴定常见食物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的存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人从食物中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
(2)关注家人与自己的饮食营养。
二、教学重点:1、说出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举例说出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较多的常见食物。
三、教学难点:完成“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全面、深入地认识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特性。
教学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节情境导入你想信吗?人的一生中(以70岁计)吃进去的食物大约有60吨。
人为什么要吃食物?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置身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购三餐食物假如今天由你当家,你会选择哪些食物,安排好全家的三餐饮食?教师小结1、根据你对食物的了解,尝试将你所选的三餐食物进行分类。
2、思考:想一想我们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点评。
活动1:选购三餐食物1.从课本P71表中选择需要的食物,也可以选择表中没有列出的食物。
将他们的序号或名称填入早、中、晚餐的空格内。
2.在小组内交流你选购的三餐食谱,说出你选择搭配的理由,小组选好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填写表格。
小组内成员交流选购方案和选择理由。
全班交流、总结。
活动2:给食物分类1、尝试将选择的食物进行分类。
(结合动画将食物拖动到正确的类别中)2、思考并回答:食物的成分。
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实验: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1.引导学生思考思考:食物中究竟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怎样鉴定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呢?2.组织学生自学课本提示和实验桌上提供的材料和用具,参照课本72-73页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鉴定这些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七年级生物下册_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案新版苏教版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认识到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偏食、挑食、不吃早餐等是营养问题。
(二)技能目标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三)情感目标
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重点
1、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2、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难点
关注食品安全。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市场上正在出售的奶制品或饼干、火腿肠、水果罐头、碳酸饮料等食品的安全性。
调查重点是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限、是否注明厂名和批号(产品标准号)。
2、教师准备: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的课件,与学生进行互动。
3、FLASH:关注食品的安全,尝试识别过期的食品。
作业
板书设计
9—3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一、膳食指南
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能量
2、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摄入
3、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二、平衡膳食宝塔
第一层:谷类(每天300克~500克)
第二层:蔬菜、水果类(分别是400克~500克,100克~200克)
第三层:鱼、禽、肉、蛋类(235克~200克)
第四层:奶、豆类(分别是100克 50克)
第五层: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三、食品安全。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优教教案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的是合理健康的饮食以及食品的安全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已经学过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基础上,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反思自己及家人的饮食习惯,设计营养科学合理的一日食谱;从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出发,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卫生法》规定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到健康合理科学饮食。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进行探究讨论活动,能够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提出一份营养合理的中学生食谱,说出其适合生长发育旺盛的青少年的特点。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搜集资料,能够了解食品安全及购买食品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教学重点】说出什么是合理膳食。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营养知识,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市场上多种食物的安全性,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食品多样化、粗细搭配平衡膳食宝塔多吃蔬菜合理膳食每天吃奶、豆制品设计合理食谱常吃鱼、禽、蛋、瘦肉少摄入油脂类和盐食品安全不吃霉变和已过期食品不滥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强化食品【课后反思】本节课以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关注,让生活走进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现了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理念。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发现问题:部分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一些社会现象了解的太少,知识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建议学生多看看报纸新闻,了解一下社会时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
生物初一上苏科版3.1饮食与营养教案
生物初一上苏科版 3.1 饮食与营养教课设计课标要求 :说出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教课目的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实验、资料剖析、沟通表达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可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重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余生物。
教课要点 :认识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教课难点 :对“判定食品的重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剖析。
课时安排 :1课时教课预备 :面粉、鸡蛋、花生、小麦、碘酒、水、开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等设计思路 :由学生的每日三餐切入,指引学生思虑我们平常摄取了哪些营养物质 ?激发学生研究食品成分的兴趣。
经过试验研究、资料剖析、沟通表达等,学生自己找出食品中的营养物质重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等。
再指引学生思虑我们平常的食品根源于哪里?使学生明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生物圈中的其余生物是密不行分的。
最后,为更好地使本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质,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份合适他们体质和年纪的合理食谱。
本课除问题的提出由执教者达成外,资料阅读、剖析,研究试验,试验现象剖析,试验结果沟通和剖析, DIY,为家人设计合理食谱等都由学生独立或小组谈论达成,但因为七年级学生缺少相关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资料剖析时赐予指导,在剖析试验现象和判断时赐予关怀。
教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日我们先来聊一聊平常我们吃哪些食品?生:谈论、回答。
〔。
〕师:那么食品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日我和同学们一同来学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
【二】经过实验,研究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一〕师:指引学生阅读课本P47 页提示和小资料,使学生认识:1、淀粉遇碘酒变蓝2、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斑3、蛋白质遇热会凝结4、有机物可以焚烧,无机物不可以焚烧,烧不掉的残留物重要是无机盐等原理〔二〕生:分组进行研究,观看并记录。
1、将少量面粉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配成面粉浑浊液,向烧杯中滴加碘酒,液体变蓝,观看并剖析试验结果。
2020--2021学年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9.3 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2、关注食品安全能力目标:1、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2、参加社会调查,锻炼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关注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的意识,自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参加小组活动,增强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2、增强关注食品安全的意识。
教学难点:1、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尝试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2、将在课堂上建立的关注健康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指导自己自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调查学生不合理膳食习惯和小游戏(课堂活动)引入课堂。
新授:活动一自学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完成导学单。
1.我国的膳食指南内容:(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3)每天吃豆类、奶类等(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动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休重(6)吃清淡少盐的食物(7)限量饮酒(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2.对常吃食物进行分类(课堂活动)活动二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目的:尝试设计适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谱”并说明理由。
指导:1、学生6人一组,交流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一份适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谱”,尝试提出一个主题鲜明,类似广告词的食谱名称。
3、采用答辩的形式,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质疑、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用无记名方式评选出全班的最优食谱。
老师:我们已评选出全班的最优食谱,那么这份食谱是否对所有年龄层次的人都是适合的呢?学生:婴儿、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膳食计划应有所不同,以满足人们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的不同要求。
学生:青少年正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量大。
青少年应食用足够的糖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食用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食用一定量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七年级生物第3节 合理的膳食 教案苏科版
《第3节合理的膳食》的教案设计课程标准:根据合理膳食的原则,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标准解读:学习合理膳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食物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不同作用,掌握科学的饮食结构,反思自己的日常饮食,懂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意义。
教材分析: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原则,从自身实际出发修订合理的食谱,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如何改善和规划自己的生活;通过交流讨论和相互评价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形成虚心学习的良好品质、不断完善自我。
为家人制定科学食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关爱他人的情感。
学生分析:基于对本章第1节“营养与饮食”、第2节“营养物质的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本节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科学?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才是科学的?让学生在了解合理膳食原则的基础上,学会制定合理的食谱,懂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二)能力目标:1、通过“修订自己的膳食安排”,培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反思、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改善和规划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交流、反思、评价活动中,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形成虚心学习的良好品质、不断完善自我。
2、在为家人制定科学食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反思评价、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
难点:解读“食物金字塔”,修订并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食谱。
设计思路:本节“小资料”栏目向学生提出了科学合理饮食的建议,“科学·技术·社会”栏目中“食物金字塔”的图形和文字提供了科学饮食的方案。
让学生阅读以上两份资料,讨论归纳合理膳食的原则,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总结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对照合理膳食的原则,在组内对第一节中所选的三餐食谱进行自评和互评,进行修订,推选一份最佳食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第1节饮食与营养教案苏
科版
课标要求: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生活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学重点:
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难点:
对“鉴定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面粉、鸡蛋、花生、小麦、碘酒、水、开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等
设计思路:
由学生的一日三餐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摄入了哪些营养物质? 激发学生探究食物成分的兴趣。
通过试验探究、资料分析、交流表达等,学生自己找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等。
再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的食物来源于哪里?使学生明确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是密不可分的。
最后,为更好地使本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为自己的家人设计一份适合他们体质和年龄的合理食谱。
本课除问题的提出由执教者完成外,资料阅读、分析,探究试验,试验现象分析,试验结果交流和分析,DIY,为家人设计合理食谱等都由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完成,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有关物理化学知识,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时给予指导,在分析试验现象和判断时给予帮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聊一聊平时我们吃哪些食物?
生:议论、回答。
(。
)
师: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饮食与营养。
二、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7页提示和小资料,使学生了解:
1、淀粉遇碘酒变蓝
2、油脂在纸上会留下油斑
3、蛋白质遇热会凝固
4、有机物能够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烧不掉的残留物主要是无机盐等原理
(二)生:分组进行探究,观察并记录。
1、将少许面粉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配成面粉混浊液,向烧杯中滴加碘酒,液体变蓝,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
2、取一个鸡蛋的蛋清,分成两份,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清水和沸水,加入沸水的烧杯里出现白色絮状凝块,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
(或取面粉加适量清水后和成面团,用纱布包住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力挤压。
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来时,打开纱布。
看到纱布上粘有黄白色胶状物质,这就是面粉里的蛋白质。
)
3、取花生种子,用力在吸水纸上挤压,白纸上出现油斑。
观察并分析试验结果。
4、取一些干麦种,装进干燥的试管里,放在酒精灯上均匀烘烤。
不久,试管的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
注意,试管略为倾斜,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5、用解剖针的尖端挑取一粒干麦种,放在酒精灯上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就是无机盐。
(三)集体介绍、展示实验结果:
生:交流
所选实验材料,对本小组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所占比例不同;各小组相互补充,总结出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
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本P66页信息库“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使学生明确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
三、怎样的饮食更健康?自己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DIY)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5页信息库中“常见食物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和能量”
生:设计三餐食谱
全班交流,并说明食物分类和设计理由。
四、食谱中食物共分两大类: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
师:列举常食用的食品
生:分析常见食品
结论:常见食品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来自植物,一类直接来自动物。
引导学生不难发现,作为生物圈的组成成分之一的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是来自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悟出为了人类的生存,人也应该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与其它生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五、课外延伸:
通过查阅资料,思考不同的年龄阶段,应如何注意饮食与健康的问题(主要考虑青少年、中年、老年)?并形成书面材料带给家长,针对自家家庭成员情况给自家餐桌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第2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理解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验学习肺的位置、结构与功能;通过演示实验、实验教具观看动画课件等活动,进一步理解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以及气体交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肺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难点: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导学过程】
【情景引入】
游泳时,为什么会刚下水时,水如果超过了胸部,就会感到呼吸有吃力?当有重物压住胸部是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学习提纲】
1.肺与外界的其他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新知探究】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叶,右肺有叶。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的肌肉和的结果。
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使胸廓的上下径也。
呼气时,膈肌,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
3.胸腔底部是,主要是肌肉组织。
4.总结:吸气时:肋间肌()胸廓前后、左右径()胸腔容积()肺扩张
5.小组根据所给的自制教具演示膈肌收缩、舒张与呼吸的关系。
并回答问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表示,图中B表示的是,图中C表示的是。
图中D表示的是,图中E表示的是。
(3)用手下拉E,小气球,表示过程,用手上推E,小气球,表示。
(4)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泡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肺泡外包绕着;肺泡壁很薄,只有一。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3.组织细胞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4.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__的含量减少,____的含量增加。
5.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___。
___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
___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你吸气时,许许多多肺泡都像小气球似地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___和_____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中毛细血管壁____和____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所以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__层细胞。
6. 总结: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进入肺泡;肺泡内
的进入血液。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进入细胞;细胞里的进入血液。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巩固练习】
1.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这有利于()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气体顺利运输到组织
2.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
B.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缩小
C.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
D.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不变
3.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是()
A.不含氧气
B.全部是二氧化碳
C.氧气多于二氧化碳
D.不含氮气
4.气体进出人体的通道是( )
A.鼻
B.口腔
C.呼吸道
D.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