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doc
论日本社会的“义理人情”与“集团主义”的关系
![论日本社会的“义理人情”与“集团主义”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f0161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0.png)
论日本社会的“义理人情”与“集团主义”的关系1. 引言1.1 日本社会的特点日本社会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其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日本人民注重家庭、社交和人际关系,在日本社会中,人们通常会遵循传统的礼仪与规矩,重视和谐与秩序。
日本社会对集体意识与团体精神的重视也是其特点之一,人们习惯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而非个人的私利。
日本社会对待他人的态度也可以称得上是独特的。
在日本,人们注重“义理人情”这一传统概念,即强调应有的道义和人情。
人们会尊重长辈、对他人友善,保持公共秩序和社会规范。
这种强调人际关系和情谊的价值观在日本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传承。
日本社会在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的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社会风貌,人们注重团体利益、尊重传统礼仪和重视人际关系。
这些特点在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所体现,塑造了日本人独特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
1.2 义理人情与集团主义的定义义理人情是日本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它强调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
义理人情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应当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日本社会中,义理人情往往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指引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而集团主义则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强调团结、合作和集体利益。
在日本社会中,集团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人们往往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
义理人情和集团主义在日本社会中常常相互交织,相辅相成。
一方面,义理人情的价值观念强调个体间的互助和关爱,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集体的和谐发展;集团主义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利益,对个人义理人情观念的塑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义理人情和集团主义在日本社会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个人在日本社会中需要在维护自身的义理人情观念的也要适应集团主义的要求,找到个人与集团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和谐发展。
2. 正文2.1 义理人情在日本社会中的重要性义理人情在日本社会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各个方面。
日本企业文化集团主义
![日本企业文化集团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5cc71712a32d7375a517800e.png)
日本企业文化集团主义篇一:日本企业文化集团主义考试题在当今世界的商业竞争中,日本企业风头甚劲。
对世界大多数企业来说, 竞争“劲敌”中总有日本企业身影。
日本企业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功, 是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一条就是他们奉行“集团主义”的经营管理思想。
1、“集团主义”经营管理思想介绍所谓企业集团主义就是指以所在的企业为中心、将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会性内容)和个人奋斗、自我实现(个体性内容)全部限定在企业内,像看待自己的东西一样对企业的名誉和发展承担责任,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日本是一个单民族的国家,单一民族导致单一文化的形成,使社会成员在心理特征、感情表达、情绪好恶以及行为特点等方面表现出惊人地相似。
在日本社会,团队精神和家族意识牢牢扎根于人们心中。
集体观念造就了个体归属集体,并遵从集体意志,努力促进集体和谐统一的行为准则。
受这种社会文化的影响,日本形成了独特的“集团主义”的经营管理模式。
“集团主义”经营管理思想在日本企业中有这么一些具体表现:(1)日本公司往往把企业的发展壮大视为最重要的指标,而并不注重企业的短期利润和股东的利益。
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大多数日本企业把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增长速度列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重视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等成长性指标,注重新产品比例和产品质量等有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
(2)日本企业一般采用集体决策。
领导人在做重要决定时,总是设法统一所有成员的意见。
采用的方法是先下后上,上下结合,同时进行横向交流和协调,经过充分酝酿、协商、研究,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逐渐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此来保证决策的合理、科学性和可行性。
日本企业决策实行集体负责的态度,对决策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决策,一般不追究个人责任,而是强调其动机是否端正,是否忠于企业。
(3)日本企业的工资制度是年功序列工资制,即根据员工的年龄、工龄、经历和学历确定工资,根据年限逐步提升员工。
浅谈日本企业文化——以松下公司为例
![浅谈日本企业文化——以松下公司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508ae631711cc7931b7163d.png)
CAIXUN财讯-110-浅谈日本企业文化——以松下公司为例□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宋晓彤 / 文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发展、不断壮大,就必须树立健康的经营理念,而经营理念根植于企业的文化之中,企业的文化可以影响企业的发展。
如今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之一的日本松下公司,在市场营销领域的成功背后就有深厚的企业文化支撑,而松下品牌经营的成功也是其企业文化的张扬和体现。
企业文化 松下公司 企业发展日本的知名大企业大都具备比较发达的企业文化。
日本的企业和产品之所以能以神奇的速度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并得以发展,不能不说是文化精神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松下公司即是一个将文化精神渗透于企业管理的成功典范,本文将从企业文化的含义着手,进而以松下公司为例,简单分析其企业精神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围绕员工你、我、他身边的事和行为,为其反映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统称。
企业文化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为精神和行为文化层,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发展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理论、警言警句、道德规范、文明公约、规范用语等。
第二层面为管理及经营文化层,主要是管理及经营文化,包括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这些规章制度所遵循的理念:人本理念(重才、选才、育才、用才的理念)、经营理念(市场、竞争、营销、生产、质量、理财等理念)、责任理念(对员工、对客户、对股东、对合作伙伴、对社会等)。
第三层面:物质文化层。
包括厂容厂貌、企业标识、企业产品、文化传播网络。
松下公司的企业文化日本代表性企业之一“松下电器”,自1918年创办以来,以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技术领先于世界。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曾提出,企业经营要回答的问题有两个:企业是为了什么而存在?企业的真正使命是什么?企业要健康的发展,就要树立健康的经营理念,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松下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3c5255ae87101f69e3195db.png)
一、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有:(一)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将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日本公司往往追求经济效益和报效国家的两重目标,积极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当企业利益与民族利益发展冲突时,注重后者而不是前者,群体价值观念鲜明。
这在公司的发展远景和经营理念中都有所体现。
日本的松下公司这样表述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目标:“讲究经济效益,重视生存意志。
遵守产业人的本分,鼓励进步和社会生活的改善,致力于世界文明的进步。
”由此看出,日本企业在追求经营理念的同时,也强调通过优良的产品、周到的服务来回报和服务社会,进而赢得社会好评,使企业生命得于延续。
松下电器作为从社会调用人才、物品、金钱来经营事业的企业,通过其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就是它的使命。
可见,日本企业的发展目标与西方企业仅仅追求利润的奋斗目标不同,而是将追求效益的企业使命和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历史使命和企业的历史使命定位在一个高水平上,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能。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加剧,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
日本企业文化的这一特点显得尤为明显。
在具体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企业切实做到实现股东和员工的利益;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服务;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遵纪守法,保证经营的公开和透明性;把企业发展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
也正是由于日本企业这种定位,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日本企业提倡以人为本,以企为“家”的全员团结协作精神日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好地把企业以人为本与员工以企为“家”有效地结合起来,灌输企业的命运就是员工命运的意识,建立起共同的价值理念,人企合一,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推行一种“家”的企业文化。
日本民族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颇深,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他们把这种团队精神也渗透到企业文化和管理方法上,在实际工作中从各方面切实做到肯定、认可、关心、支持员工,激发员工的忠效觉悟;同时员工与企业间保持着较为深厚的类似“家人”与“家”之间的关系,使员工对企业坚守忠诚、信奉规则,同事有着很强的归属感。
“内”与“外”—浅析日本人的思想意识
![“内”与“外”—浅析日本人的思想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53282ef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7b.png)
“内”与“外”—浅析日本人的思想意识摘要: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将“内”与“外”明确区分开来,这种内外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心理活动,语言表达和行为模式等各方面。
因此,充分理解日本人这种独具特色的内外意识文化,探讨其带来的各种影响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日本人的内外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呢?这种内外意识究竟给日本人造成多大的影响呢?本篇文章从地理环境以及历史原因两方面分析日本内外意识形成的原因。
并将从日本人的行为方式以及暧昧表达两部分出发,为大家简单剖析内外意识对日本人造成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内外意识影响敬语表达集团意识跨文化交际在日本经常会谈到一个话题“内外意识”。
日本人强烈的内外意识能够在日本文化论中得到充分显现。
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明确区分“内外”,内外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到心理、语言表达、行动方式等方面。
在和日本人交流时,有必要考虑“内”和“外”两个领域。
随着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合作的深入,两国人民的交流也在不断发展。
因此,充分理解日本人独特的内外意识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内外意识的形成日本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进程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文化上产生隔绝。
也正是因为文化的隔绝,日本人常常将“内”和“外”区分开来,从而形成日本独特的内外意识。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日本人内外意识形成的具体原因。
1.地理环境日本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的东部,面临着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
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以及围绕其周围的约7000个附属岛屿构成,周围被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以及太平洋包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封闭的岛国。
因此,与外部世界交流甚少,长时间的自给自足,决定了其自身文化的后发性。
日本同时也是山地国,岛与岛之间(甚至岛的内部)被山与河隔开,形成了许多互不往来的群落,从而导致文化上的隔绝。
2.历史原因直到明治维新为止,日本列岛几乎没有与其他国民发生大规模战争或被入侵过。
论文:日本企业文化 文档
![论文:日本企业文化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5142612a8114431b90dd824.png)
日本企业文化摘要:日本企业文化造就了日本企业的飞速发展,连最发达的美国都不得不像这种企业文化低头,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洗礼包括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在各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了就有日本文化特点的先进企业文化。
让日本企业文化更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中国企业应看到日本企业文化优点学习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对加快培育与形成我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特点影响启示中国企业文化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竟在战争的废墟之上,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经济大国,成为创造经济奇迹的故乡,也成了美国的主要市场竞争对手,从而引起了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深度关注,都在认真研究、探讨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公认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
因此,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同时,学习与借鉴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一、日本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非常注重“软件”的建设——企业中的文化因素,如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等等,并统称之为“组织风土”。
他们认为“组织风土”是在日本企业中经过长期管理实践的产物,是通过企业全体员工的言行举止自觉表现出来的,这种“组织风土”就是企业文化。
对于日本,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以其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震撼了整个世界。
汽车与钢铁工业不仅抢占了美国企业的市场,而且由松下、索尼、日立等企业集团组成的日本电器产品席卷了整个美欧。
企业文化作为日本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推动着日本企业高速发展。
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先生在深入考察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以后,得出了结论: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最新成果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日本企业文化受一些因素的影响1、民族传统心理对其企业文化的影响首先日本人有一种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
基于传统的生存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日本民族特别渴望成为强者、成功者(而这里的强者、能者往往是指包括自己在内的成功的团体、民族),崇拜强者、能者,而鄙视弱者和无能者。
浅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浅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be6f2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8.png)
浅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引言日本企业文化扎根于集团意识,这是日本企业长期以来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日本企业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注重集团意识的培育和弘扬,这对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集团意识的概念、特点以及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
一、集团意识的概念和特点集团意识是指一个企业内各个成员之间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集团意识的基础上,企业员工往往会将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始终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且具备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共同认同的价值观:集团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日本企业通常以“忠诚、奉献、合作”为核心价值观,鼓励员工将企业利益放在首位,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为目标。
2.集体利益优先:集团意识强调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员工将通常会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克服困难和挑战。
这种集体利益意识对于日本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使得日本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团结和稳定的发展。
3.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集团意识培养了企业员工之间的高度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日本企业中,员工之间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常常存在紧密的合作关系,他们将个人的成就与整个集团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努力以实现企业目标。
二、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集团意识对于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期稳定发展:集团意识使得日本企业能够建立起长远的发展目标,并且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
这种长期稳定的发展策略使得日本企业在市场上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成为了世界上许多行业的领导者。
2.培养员工忠诚度:集团意识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使得员工与企业保持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员工更加愿意为企业发展付出努力,并且能够忍受较多的艰辛,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高度的合作与创新:集团意识培养了日本企业内部的高度合作与创新精神。
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416cb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e.png)
日本企业文化引言概述:日本企业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又受人恭敬的一种文化,其特点包括强调团队合作、尊重传统价值观念、追求高品质和注重细节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一、强调团队合作1.1 集体主义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个人的利益往往被置于团队和组织的利益之下。
1.2 平等和协作:在日本企业中,每一个人都被视为团队的一部份,无论职位高低,都要积极参预协作,共同为企业的目标努力。
1.3 长期雇佣制度:日本企业通常采用长期雇佣制度,员工在企业中的稳定性和忠诚度较高,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和合作。
二、尊重传统价值观念2.1 敬业精神:日本企业文化中,敬业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和忠诚度较高,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
2.2 尊重上级:在日本企业中,上级的意见和决策往往被尊重和遵循,员工对上级的话语具有高度的信任和敬意。
2.3 传统礼仪:日本企业文化注重传统礼仪,员工在工作场所中要遵守一定的礼节和规范,以维护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
三、追求高品质3.1 品质意识: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对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追求,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2 持续改进:日本企业鼓励员工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提升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3 品牌价值:日本企业注重品牌价值的塑造和维护,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
四、注重细节4.1 严谨的工作态度: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工作的严谨性和细致性,员工要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负责并追求完美。
4.2 精确的沟通:在日本企业中,沟通的准确性和清晰度非常重要,员工之间要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误解和错误。
4.3 重视细节管理:日本企业注重细节管理,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都要精益求精,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五、其他特点和影响5.1 长期工作:日本企业文化中存在长期工作的现象,员工往往加班加点,追求工作的完美和高效。
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根源.doc
![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根源.doc](https://img.taocdn.com/s3/m/e904997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70.png)
日本公司的企业文化根源企业文化是一个日本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本文就日本企业文化的根源进行表达。
下面是为你的日本企业文化的根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很多国家的企业文化相比拟,日本企业文化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
日本的企业文化在开展的过程中,在保存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精髓。
其中中国的儒家思想、佛教和日本自身的武士道精神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最大。
第一,儒家思想与日本企业文化。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开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在3世纪末期,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朝鲜传到了日本,儒家思想中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逐渐融入到日本的企业文化当中,以仁为本,仁、和谐、团结等思想在日本的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团队思想就是儒家思想的集中表达,日本丰田公司的团队精神就是代表之一。
而从一些文学作品来看,其中比拟有名的就是涩泽荣的《论语与算盘》。
在《论语与算盘》一书中涩泽荣提出了“士魂商才”的观点。
“士魂商才”主要是从伦理和财富两方面把儒家文化引入到近代社会的商业管理之中,其中主要包含了人为资本的观念、和气生财的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忠诚感等一些根本的儒家思想。
后来,《论语与算盘》一书更是成为了企业管理部门不得不读的书。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做出了多么巨大的奉献。
第二,佛教思想与日本企业文化。
佛教中主要包括着“经世济众”、“虔诚感恩”等宗教思想,这种超凡脱俗的精神使日本员工感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物质的需要,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他们不会像的企业一样将“获取超额利润”这个目标放在第一位,反而更多的是强调企业对社会,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责任,其中有丰田公司所提倡的“上下同心协力,以至诚从事业务的开拓,以产业的成果报效国家”,有松下电器公司所倡导的把“产业为国”放在第一位,还有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尊崇神佛,心存感谢。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1db9cce26fff705cd170a1d.png)
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的强化,并 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成为企业的生命源泉,在世 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加剧的时代,企业成功者往 往是那些敢于大胆创新,不畏风险的人。日本企业就非 常重视人才的开发与创新,把人放在企业组成要素的 第一位,人就是财产,培养优秀的人就是增加企业的财 富。并且下大力开设培训中心,建立资料馆、展览馆,积 极营造文化氛围,从内部提高员工素质,大力推行创 新,为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 在40年以上,有的长达百年。如资生堂株式会社已有近 140年历史,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已有94年历史。这 些企业长寿的原因,就在于不断开发社会所需和适销 对路的新产品以及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同时,强化企业
日本企业历来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放在经营活 动的首位,认为不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不竭的 源泉。日本人的学习和借鉴总是与本民族的实际结合 起来,为我所用,以创新求生存。日本松下电器成立于 1918年,至今已有94年的历史。探究其长盛不衰的原因, 就在于,他们在不断开发适合当前环境的新产品,占领
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引进技术 的同时追求科技创新,在吸收西方先进管理方法的同 时追求管理创新,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观 念的同时追求企业文化创新。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特点 启示 企 业 文 化 是 在 一 定 社 会 政 治 、经
日 本 企
业及
经营目标的思想保障,是企业持续发 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并在企业 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尽管日本各企业文化不尽相同, 但却反映出一些基本特点。
(一) 积极树立企业以人为本,员 工以企为“家”的理念,注重建设人企合 一的发展团队
日本企业文化浅析介绍日本人工作习惯(一)2024
![日本企业文化浅析介绍日本人工作习惯(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6f474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3.png)
日本企业文化浅析介绍日本人工作习惯(一)引言概述: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其企业文化和工作习惯对于外界来说充满了吸引力和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对日本企业文化进行浅析,并介绍日本人的工作习惯。
正文:一、价值观和信念1. 敬业精神: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忠诚、奉献和无私的态度,对工作抱有极高的热情和敬畏。
2.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
个人的成就被视为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3. 尊重和谦虚:日本人注重尊重他人,有谦虚的态度,不夸大个人的成就。
二、公司等级制度1. 精英和晋升:日本公司普遍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通过晋升来鼓励员工的干劲和激励。
2. 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员工在公司中的稳定性和忠诚度非常高。
3. 老板和员工关系:日本企业文化中强调老板对员工的指导和照顾,员工对老板的尊敬和服从。
三、工作时间和效率1. 长时间劳动:日本人以其长时间劳动而闻名,多数员工的工作时间远超过正常工作时间。
2. 加班文化:加班在日本企业中被视为一种责任和奉献的表现,经常加班被认为是一种职业道德。
3. 高效率和效果导向:日本企业文化追求高效率和拼搏,注重结果。
四、会议和沟通1. 不拘小节的准备:日本人在开会前会事先准备充分,并注重会议过程中的礼节和规范。
2. 以团队为主导:会议中更加注重团队的共识和一致性,个人发言往往会被较少采纳。
3. 面子和暗示:日本人重视面子,往往通过暗示和间接表达来传递信息,在会议中也会体现这一特点。
五、工作生活平衡1. 自我约束:尽管日本人工作时间长,但也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律意识非常强。
2. 兴趣和爱好:在工作之余,日本人会追求各种兴趣和爱好,以缓解工作压力。
3. 长期稳定性:日本人倾向于为了工作而牺牲私人生活,对于工作的长期稳定性有较高的追求。
总结:日本企业文化充满了独特的特点,包括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公司等级制度、长时间劳动、会议和沟通方式以及工作生活平衡等。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对比论文范文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对比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1d3a3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8.png)
浅谈中日文化差异对比论文范文中日之间的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由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日文化对比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日文化对比论文篇一:《浅谈中日企业文化对比分析》【文章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规模上都在不断的增长和扩大,有效地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企业文化建设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文化,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合理地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现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但就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来说,与近郊日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基于此,为了更好地进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打造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必须要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路径进行有效梳理,结合日本企业文化发展的特点,取其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精华之处,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对比分析;启示众所周知,日本不仅在亚洲范围内是经济强国,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日本的经济发展都极具影响力,日本企业发展的足迹几乎遍及全球。
日本企业的发展如此旺盛,与日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效梳理,找出同日本企业文化存在的差距,借鉴其企业文化的精华之处,进而改进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 中日企业文化对比1.1 日本企业文化1.1.1“经营即教育”的企业理念就世界范围而言,日本对待教育问题是最为重视的国家之一。
在日本企业,企业领导人往往会将企业员工教育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教育不断地提高员工的个人综合素质,以提高员工素质来培养和巩固企业文化,进而促使企业的发展。
鼎鼎大名的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他所倡导的企业经营理念是“经营即教育”,即将员工的教育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教育员工,提升员工素质,进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在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共同努力下有序有效运行。
日本企业文化中集团意识的影响研究
![日本企业文化中集团意识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515d5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7.png)
日本企业文化中集团意识的影响研究集团意识是一种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某格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在日本人的语言、行为等方面都能体现出这种意识的存在。
此外,它已经渗透到了日本企业的管理理念之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下文通过分析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其表现形式,旨在深入探讨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意识根源。
摘要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被认为是日本民族某格文化的核心之一,这种意识贯穿于日本人的日常语言和行为中,并且已经融入到了日本企业的管理之中,形成了独具特某的企业管理理念。
本文通过对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旨在探索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深层次意识根源。
关键词集团意识、企业文化、从众心理、内外意识、等级序列意识一、集团意识的涵义及表现形式集团意识即认同个体归属于某一集团的意识,以对集团的归属感为基础,集团内个体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忠诚于集团,为集团发展共同努力。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1. 从众心理日本人倾向于将自己置身于某个集体之中,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以维护集体的稳定和团结。
一个富有启发某的故事生动地阐释了这一点。
2. 内外意识日本人认为每个个体都属于特定的集团,并在社会角某中扮演多重角某。
集团内外的人被划分为“内”与“外”,在对待两者时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3. 序列意识日本人认为集团内人际关系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序列,根据工作年限、年龄、学历等因素排列。
不同等级的人在言行举止上需遵循相应的礼节,逾越等级关系则会引起其他集团成员的不满与排斥。
二、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1. 强调个人与集团行动的一致某日本企业通过利用从众心理,鼓励员工将个人行为与集团行动保持一致,从而增进员工之间的协作关系,加深对企业理念的认同,并建立个人与企业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2. 增强员工忠诚度,强化企业凝聚力日本企业文化的内外意识强化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加深了他们对集团内部人员的亲近感,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某。
浅析日本人集团意识的发展与变化
![浅析日本人集团意识的发展与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7099913360cba1aa911da3a.png)
浅析日本人集团意识的发展与变化内容提要:“集团意识”作为日本人最具代表的国民性,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对日本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人集团意识的发展与变化来阐述现代日本人意识构造。
关键词:集团意识;个人主义;日本人;意识构造一、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其起源根据《日本语国语辞典》的解说,所谓的“集团意识”是指,以个人对集团的强烈归属感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很强,通常情况下他们认为,一个集团即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个人只是集团内部的一个元素。
因此,个人需要对自己所属的集团尽忠,并在集团内部与其他成员的行动保持一致。
正如日本学者斌口惠俊所说,“日本人集团意识的核心是集团利益必须高于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必须通过完成集团的需要来实现。
”作为日本人最突出的意识特征—“集团意识”。
它的成立又与日本独特的历史背景不无关系。
从古代至中世,稻作农耕都是日本社会生活的基础。
在稻作农耕的影响下,起源于弥生时代的稻作文化孕育并发展了集团意识。
古时候的日本,生产率低,农耕期短,农民们如果不相互合作,就不能完成耕种。
于是,在农耕期间就养成了协同合作,共同作业的习惯。
因此,就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横向结合的村落共同生活体。
在这个共同管理,共同作业的共同体内要求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遵守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的原则。
于是就形成了集团比个人利益优先的“共同体意识”也就是日本今天的“集团意识”。
二、日本人集团意识的发展1.创造经济奇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出现了增长的奇迹,截至196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
自70年代开始,其经济实力已成为亚太地区四大强国之一。
至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第一。
自1987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大国中,日本始终处于第一位。
究其原因,很多学者经研究指出,日本国民性中的“集团意识”对其经济奇迹创造的影响最为深远。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的研究及其教育指导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的研究及其教育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e31abf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b.png)
因此,如何在教育中引导和培养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以及如何消除歧视和偏 见,成为我们的焦点。
首先,对于集团意识的培养,我们应当认识到集团意识与个人意识之间的关 系。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鼓励孩子们在保持集团意识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 护个人的权益和思想。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 可以避免个人意识的消解。
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来进一步了解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例如,在日本的企 业文化中,员工视企业为家,为企业的成功而努力工作。此外,日本人在国际交 往中也体现出强烈的集团意识,他们往往以国家、民族、文化等集团为单位,展 示出高度的团结精神。
然而,集团意识并非完美无瑕,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过度的集团意 识可能导致个人意识的消解,从而影响个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此外, 过度的集团意识也可能导致对他集团的偏见和歧视,从而影响社会的公正和和谐。
一、日本人力量。他们认为,个体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 出最大的价值,而集体也能够给予个体最大的支持。这种意识在日本社会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日本人总是努力将自己的利益与 集体的利益紧密在一起。
2、团结与合作
日本人非常注重团结与合作。在他们的观念中,团结就是力量,只有通过团 结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因此,在日本社会中,人们会努力协调彼此的行动, 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总之,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对我们我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 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学习借鉴他们的优秀经验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感谢观看
3、服从与忠诚
在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中,服从与忠诚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认为,个体应该 服从集体的决策,并且要忠诚于集体。这种意识在日本企业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 显,员工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公司的决策,并且对公司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度。
举例说明中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的异同
![举例说明中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f91c419a58f5f61fb6366651.png)
4、加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采用各种制度来加强员工的集体观念,使员工有一种归属感。
5、充分发挥群体的优势,提倡企业内部的竞争是一种为企业出力的竞争,鼓励员工在企业中提出包括技术革新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提倡一致对外。
我们来看一下日本企业文化的一些特征:
1、现代文明和日本传统文化的交融。无论是东方的传统还是西方的现代,只要有利于我发展的就“拿来”。在日本的企业文化中,体现了集团意识和思想上的“和”、“忍”、“信”等观念。
2、企业的家族化。日本把家的概念推广为企业和组织,强调企业是一个大家庭,雇员和管理人员之间是一种亲属式的团结,在企业的决策方面积极征求各级管理人员的意见,以保证群体的亲和感。
我们国家的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是老板的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建设,很大程度都是依赖着老板的价值观取向。我们来看一看联想集团和松下集团两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差异:
联想的领导人柳传志有两个著名的比喻,一个是"房屋图",柳传志认为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那么地基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屋体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屋顶是各种技术性的职能管理。联想的核心理念是:把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具体的解释为:办企业就是办人;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我们将使全体员工与企业一起发展,使我们的员工由于他们的贡献能得到社会的尊敬。联想用人观:给你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不惟学历重能力,不惟资历重业绩。联想大局观:从联想的根本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联想好员工标准:敬业精神和上进心、有韧性、有责任感、有悟性、富有创新精神、善于沟通、既会工作又会生活。联想精神:求实、进取、创新。联想做事风格:认真、严格、主动、高效。联想做人风格:平等、信任、欣赏、亲情。联想企业道德:诚信为本: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员工、取信于合作伙伴。联想道德观:宁可损失金钱、绝不损失信誉;生意无论大小、一律一视同仁;待人真诚坦率、工作精益求精;光明正大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劳动、理直气壮赚钱。联想天条: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收受红包;不从事第二职业;工薪保密。
探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探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a6d72a9b307e87100f6963c.png)
探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论文关键词:集团意识企业文化从众心理内外意识等级序列意识论文摘要: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被称为日本民族性格文化的核心,这种意识在日本人的语言、行为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并且,它已融入到日本企业的管理之中,形成了日本式的企业管理理念,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表现形式,以求最终探析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意识根源。
一、集团意识的涵义及表现形式集团意识,就是认为个人归属于某个集团,个人以对集团的归属感为基础,集团内的个人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忠诚于所属的集团,为了集团发展而共同努力。
围绕着这一核心含义,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又呈现出极为丰富而多样的具体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众心理首先,通过一个故事来初步理解集团意识。
一艘油轮即将沉没,船上的乘客来自多个国家。
船长让水手奉劝乘客跳水逃生。
水手告诉美国人“你是一位勇者,跳吧”,美国人立马就跳下去了;水手对英国人说“拿出你的绅士风度来吧”,英国人就跳下去了;水手对德国人说“你必须要服从纪律”,德国人也跳下去了;水手对法国人说“你跳水的姿势一定很优美”,法国人跳下去了;水手找到日本人,但无论如何劝导,他都不敢跳。
水手无计可施。
这时,船长走到日本人身边,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你看大家都跳了,你还不跳?”这时日本人才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这个故事形象说明了日本人总是把个人置身于某个集体之中,尽量避免自己的行为异于他人,只有做到自己与他人的行动保持一致才安心。
2.内外意识日本人认为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个特定的集团。
同时,也因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而从属于多个集团。
集体内的人视为“内”,而集团外的人就视为“外”。
例如, 将同一公司的`同事视为“ 内” ,公司以外的人视为“ 外” ;同属于一个协会的会员视为“ 内” ,非会员的人视为“外”。
日本人有很强的内外意识。
对待集团内的人,在心理上有一种亲近感,语言表达都显得非常亲密融洽;而对待集团外的人,则从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语言表达要谦逊客气,行为举止也要彬彬有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被称为日本民族性格文化的核心,这种意识在日本人的语言、行为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并且,它已融入到日本企业的管理之中,形成了日本式的企业管理理念,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表现形式,以求最终探析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意识根源。
一、集团意识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集团意识,就是认为个人归属于某个集团,个人以对集团的归属感为基础,集团内的个人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忠诚于所属的集团,为了集团发展而共同努力。
围绕着这一核心含义,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又呈现出极为丰富而多样的具体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众心理
首先,通过一个故事来初步理解集团意识。
一艘油轮即将沉没,船上的乘客来自多个国家。
船长让水
手奉劝乘客跳水逃生。
水手告诉美国人你是一位勇者,跳吧,美国人立马就跳下去了;水手对英国人说拿出你的绅士风度来吧,英国人就跳下去了;水手对德国人说你必须要服从纪律,德国人也跳下去了;水手对法国人说你跳水的姿势一定很优美,法国人跳下去了;水手找到日本人,但无论如何劝导,他都不敢跳。
水手无计可施。
这时,船长走到日本人身边,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你看大家都跳了,你还不跳?这时日本人才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这个故事形象说明了日本人总是把个人置身于某个集体之中,尽量避免自己的行为异于他人,只有做到自己与他人的行动保持一致才安心。
2.内外意识
日本人认为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个特定的集团。
同时,也因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而从属于多个集团。
集体内的人视为内,而集团外的人就视为外。
例如, 将同一公司的同事视为内,公司以外的人视为外;同属于一个协会的会员视为内,非会员的人视为外。
日本人有很强的内外意识。
对待集团内的人,在心理上有
一种亲近感,语言表达都显得非常亲密融洽;而对待集团外的人,则从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语言表达要谦逊客气,行为举止也要彬彬有礼。
这种对外所持的态度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一种的距离感,是疏远排斥对方的表现。
3.序列意识
日本人认为集团内人际关系是一个从上至下的等级序列,按工作年限、年龄、学历、资历等论资排辈。
例如:先进入公司的同事为前辈,后来者为后辈,等级高者为尊。
各等级者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可逾越等级关系。
如果有人有越级的言行的话,便会被认为是不遵循规矩的人,将受到集团内其他人的排挤。
二、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1.利用从众心理,强调个人行为与集团行动保持一致。
日本很多企业都有开早会的惯例,即每天一上班,就先进行唱社歌、朗诵企业理念、或是高喊口号等形式的早会,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企业为了增进员工之间的协作关系,加
深员工对企业理念的理解,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建立个人与企业命运共同体而设定的集体活动。
日本企业文化十分重视团队合作精神。
认为工作应该是大家通力合作完成的,功绩也是大家共同的,不提倡突出个人。
在日本企业中,个性很强的人往往难以和其他人和谐相处,甚至会被认为是破坏企业和谐气氛的异类者。
要想融入集体就必须去掉个性,与大家统一步调。
只有将自己完全融入在集团中,才能很好地维系与集团内的人的关系,才能在企业中获得个人的发展。
2.注重内外意识,强化员工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内外有别是日本企业的特点之一。
将公司的同事视为内, 公司以外的人视为外。
这一点可以从日语商务用语的使用上看出来:公司内部人员对外一定要使用敬语,而对外人称呼本公司上司或同事时却不使用敬语。
日本的企业很多都是终身雇用制,日本人一旦进入一家企业后,便一心一意为企业服务,不会轻易跳槽。
企业也十分重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在企业内部强调对内和谐的同时,又有严格的对外意识。
在集团内努力维系和谐的关系,对集团以外的人采取一种疏远,冷淡,默然的态度。
这种群体外的排他性,
增强了集团内部的凝聚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争斗和内耗,确保集团在对外竞争中的战斗力。
3.强调等级序列意识,维系集团内的和谐。
年功序列制是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中的三大法宝之一。
年功序列制是指随着员工在企业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提高其工资和资历;并把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作为其晋升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形成了竞争和协调有效融合的序列制度。
日本企业中,先进入企业者为先辈,后进入者为后辈。
先进入企业的人比后进入企业的人资历要高,后辈对先辈要尊敬。
企业内的员工都遵循这样的序列制度,认为只要努力地为企业服务,个人的资历,职务也会按部就班的晋升入更高的等级序列。
注重等级序列意识是日本企业维护经营稳定的管理理念,这种等级序列制度增强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促进了企业内部竞争体系的和谐发展,促使员工安心地为企业长期效力。
三、结语
日本民族性格文化是日本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集团意识仅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在客观上促进了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增强了凝聚力,培养了员工忠于企业的观念, 树立了团队精神,使员工对企业有信赖感和归属感。
这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华。
:
[1] 王成荣. 中国企业文化[M].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江华. 日本企业文化的民族性及其启示[ J ]. 华夏文化,1998, (3) .
[3]朱成全. 企业文化概论[M ].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万俊毅,欧晓明. 日本的家文化及其家族企业特征[ J ]. 经济问题探索, 2005, (7).
[5]谭一夫. 日本式管理[M ].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