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技办字〔2011〕205号附件6——有线电视

附件6:《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〇一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编写目的 (1)第二条适用范围...................................................... (1)第三条分级保障原则 (1)第四条电视节目分类 (2)第二章前端配置要求 (2)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2)第五条外部电源 (2)第六条供配电 (2)第二节信号源系统 (3)第七条前端信号源接收 (3)第八条卫星接收安全监控系统 (3)第三节数字前端播出系统 (3)第九条编码系统 (3)第十条复用、加扰系统 (4)第十一条调制器 (4)第十二条传输适配器 (4)第十三条SI生成子系统 (4)第四节模拟前端播出系统 (4)第十四条视音分 (4)第十五条模拟调制器 (4)第五节自台监测系统 (4)第十六条播出信号监测 (4)第十七条设备运行监控 (5)第十八条电力和环境监控 (5)第六节机房环境 (5)第十九条机房环境 (5)第二十条机房安全防范 (6)第二十一条通讯设施 (6)第七节维护器材 (6)第二十二条备品备件 (6)第二十三条维护工具 (6)第八节灾备与应急播出 (7)第二十四条灾备与应急播出 (7)第三章有线分配网配置要求 (7)第一节分前端 (7)第二十五条外部电源 (7)第二十六条供配电 (7)第二十七条设备配置 (8)第二十八条监听监看 (8)第二十九条机房环境 (8)第二节光、电缆传输系统 (8)第三十条前端至下级前端、分前端的信号分发系统 (8)第三十一条前端、分前端至光节点的信号分配 (9)第三十二条光缆敷设 (9)第三十三条网络监控 (9)第三十四条分配网的安全措施 (9)第三节维护器材 (10)第三十五条备品备件 (10)第三十六条维护工具 (10)第四章 MMDS系统 (10)第三十七条外部电源 (10)第三十八条供配电 (11)第三十九条设备配置 (11)第四十条天馈系统 (11)第四十一条监听监看 (11)第四十二条机房环境 (11)第四十三条维护工具 (11)第五章运维与技术管理 (11)第一节运行管理 (11)第四十四条运行指标 (11)第四十五条技术指标 (11)第四十六条规章制度 (12)第四十七条运行流程 (13)第二节维护管理 (13)第四十八条维护质量要求 (13)第四十九条维护计划 (13)第五十条维护操作规程 (14)第五十一条维护分工、分界 (14)第五十二条抢修管理 (14)第五十三条备件管理 (14)第五十四条代维管理 (14)第三节技术管理 (15)第五十五条技术改造与网络优化 (15)第五十六条设施保护 (15)第五十七条试播期管理 (15)第五十八条临时停传管理 (15)第五十九条运行变更管理 (16)第六十条施工管理 (16)第六十一条应急预案 (17)第六十二条重要保障期 (17)第六十三条事故管理 (17)第六十四条报表管理 (18)第六十五条技术资料 (18)第六十六条运维分析 (18)第六十七条技术安全 (18)第六十八条检查考核 (19)第六十九条风险评估 (19)第七十条人员要求及培训 (19)第四节信息安全管理 (20)第七十一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 (20)第七十二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0)第七十三条安全防护措施 (20)第七十四条数据安全 (20)第七十五条监控与响应 (20)第六章附则 (21)第七十六条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 (21)第七十七条规范性引用文件 (22)第七十八条本实施细则由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 (22)第七十九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2)附表1: 数字有线广播电视网测试项目和周期 (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有线广播电视网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HFC网络设计规范(内含指标计算)

HFC网络设计规范一、双向HFC网络设计说明双向HFC网络设计包括下行及上行设计,系统频段划分上行为:5~65MHz、下行为87~1000MHz。
1.1图象等级目前国标规定系统的图象等级为五级(五级评分法),图象等级与信噪比的计算关系为:S/N=23-Q+1。
1Q2C/N=S/N+6。
4S/N=C/N—6。
4—Iw式中:Q—图象质量,为1、2、3、4、5.Iw-统一加权系数,PAL—D制式的Iw=12dB1。
2系统各部分指标分配及计算系统各部分指标分配需符合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分配系数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不能一概而论(分配系数可参考附录设计模块).在本设计中主要是对载噪比(C/N)、复合二次差拍比(CSO)、复合三次差拍比(CTB)三个指标进行计算,其它指标在设计时可只作简单的计算。
国标规定:系统载噪比(C/N)=43dB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54dB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54dB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载噪比(C/N)=44dB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55dB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55dB1.2。
1载噪比(C/N)(C/N)分系统=43(国标值)或44(设计值)-10lgn(C/N)分系统—分系统载噪比(C/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43(国标值)44(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1.2.2复合二次差拍比(CSO)(CSO)分系统=54(国标值)或55(设计值)-15lgn(CSO)分系统-分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54(国标值)55(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1。
2。
3复合三次差拍比(CTB)(CTB)分系统=54(国标值)或55(设计值)—20lgn(CTB)分系统—分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54(国标值)55(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二、双向HFC网络系统设计依据工程方案的制定、设计,依照国家有关文件、标准和规定,主要有:1、《有线电视管理规定》(广电部94年12号令)2、《30—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1996)3、《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4、《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5、《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8、《市、县有线广播电视设计规范》(GY5063—1998)9、《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31-1997)10、《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121-95)11、《有线广播电视系统安装工程预算定额》(GY5212-1997)12、《XXXXXXX光纤电视网络建设的相关要求》13、《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GY/T180-2001)14、《有线电视系双向放大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85-2002)三、系统设计程序及方法3。
(技术规范标准)EPON+有源EOC验收测试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标准)EPON+有源 EOC 验收测试技术规范安广网络EPON+有源EOC/LAN 双向接入网验收测试技术规范(暂行)一、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分公司做好 EPON+有源 EOC/LAN 网络的验收测试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二、工程验收测试依据(1)、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2)、GY/T121-95《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3)、GY/T131-1997《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4)、GY/5075-2005《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5)、GY/5073-2005《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及施工规范》(6)、《安广网络有线广播电视 HFC 网络改造技术路线和建设暂行指导意见》(7)、《安广网络 EPON+有源 EOC/LAN 双向接入网改造规划设计暂行技术规范》。
(8)、系统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参照GB/T7401 五级损伤制标准。
三、工程验收测试内容1、广播通道指标测试(1)光节点指标测试每个频道进行测试:C/N≥50dBCTB≥65dBcCSO≥60dBcMER≥33dB(测试方法参照GY/T131-1997 标准);(2)用户终端指标测试(按远、中、近距离抽验5‰);客观指标测试:模拟电视入户电平不低于69±3dBuV,数字电视(含IPQAM)入户电平不低于59±3dBuV,任意频道间电平差≤10dB,相邻频道电平差≤3dB;C/N≥43dBCTB≥ 54dBcCSO≥54dBcMER≥28dB(测试方法参照GY/T131-1997标准);主观测试:对于模拟电视节目,电视伴音主观评价打分标准:对①雪花②重影③网纹④ 串台⑤滚道⑥彩色鬼影⑦伴音背景噪声。
上述 7 种现象若察觉不到 5 分,可察觉但不讨厌 4 分,有点讨厌 3 分,讨厌 2 分,很讨厌 1 分。
2、双向通道指标测试(1)EPON 系统验收测试项目要求a)系统测试OLT 带内网管配置网管添加网元测试静态 VLAN 配置上行端口 VLAN 绑定ONU 的 PON 口 VLAN 绑定标准 QinQ 功能ONU 注册、离线、掉电、以太网端口掉线告警ONU 带宽的配置功能ONU 的 VLAN 配置功能ONU 上下行带宽配置功能ONU 限速的测试ONU 端口限速的测试b)EPON 光路测试测试 EPON 光路全程衰减损耗,对光链路进行 1310nm、1490nm 波长进行测试,包括活动光连接器、光分路器、接头的插入衰减。
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实施方案【范本模板】

为了加快全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我台决定对原有线电视网进行网络改造以满足自身发展及市场需求。
通过对传统有线电视网的升级改造,四会有线电视网络将成为一个集广播电视信号及多媒体业务的综合性网络,能够为各类团体用户及居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
一、实施原则1、这次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和建设具有一定前瞻性,改造后能满足今后规划期内网络建设和用户带宽的需求。
从2010年开始,《中国电信互联网需求书》中已经提到,用户对带宽的需求在3 年内就能到2~8Mbps/户,并且在5 年之内可能到达4~12Mbps/户.在我市,中国电信已经基本走完了第一步,就是说电信已经向第二部迈进。
至于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正在全四会铺光纤,搞光纤入户,他们都在全面改网,而我们广播电视的网络本来就和他们相比相差很远,再不改网我们将和他们差距得越来越远。
对于我们自己的广播电视网络,虽然经过这次的改网,未一次达到光纤入户,但我们的设计是比较先进的,除了满足基本数字电视的需要以外,在数据带宽上,独享要达到40 Mbps 以上,共享要达到100 Mbps以上。
到时相对光纤入户来说我们都不一定没有优势。
因为以后就算是走全ip的数据,电视节目都变成ip来传,根据高清节目占用带宽10至20 Mbps 左右,而数据2020 Mbps,我们带宽都是足够的。
2、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的改造和建设应遵循低故障、易维护、可控制、可管理原则,确保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系统安全和可靠运行。
我们这次的有线电视双向网络建设和改造遵循以下原则:标准性:技术系统、设备、接口协议要遵循已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采用的硬件设备应通过广电总局或相关管理机构的入网认定,确保系统设备的互连互通。
可靠性:网络建设和施工应遵循低故障、易维护、可控制、可管理原则,确保有线电视双向网络的系统安全和可靠运行。
适用性:系统设计与建设要因地制宜,业务与技术模式要紧密结合本地的业务发展和本地的网络条件。
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方案审批阶段
将规划方案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确保方案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法 规及技术标准。
建设阶段
按照规划方案,组织网络建设,包 括线路布局、设备安装等。
验收阶段
在建设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 验收,确保网络质量符合标准。
监督机制
政府监督
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进行监督,确保网络符合国家法规 和政策。
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 范
2023-10-26
目录
• 引言 • 有线电视网络概述 • 网络设计规范总则 • 网络设计技术规范 • 网络建设管理规范 • 网络维护管理规范 • 设计规范实施与监督
01
引言
项目背景
1
城市有线电视网络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 施,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城市有 线电视网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3
网络设计规范是确保网络质量、提高运营效率 、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保障。
项目重要性
有线电视网络是居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 设计规范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规范的设计有助于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降 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勘察与设计
制定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 和实施方案,并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对建设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方案设计,确保网络布局合理、覆盖全面 。
预算与招标
施工与验收
根据设计方案编制建设预算,并公开招标选 择施工队伍,确保建设质量。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 保网络建设符合要求,并进行验收合格后交 付使用。
有线电视网络发展历程
模拟电视时代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基本规定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基本规定33.1 设计原则3.1.1 有线电视网络采用的技术体系应符合相关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不宜采用私有协议。
新建或改建的有线电视网络应对原有业务系统向下兼容。
3.1.2 有线电视网络应采用成熟、先进的国内、国际通信和网络技术,具有承载双向、交互式、多业务的能力,满足三网融合的技术要求。
3.1.3 有线电视网络服务的用户数量和网络所提供的业务平台应具备可扩展性。
物理网络(包括光纤网络和同轴电缆网络)应满足网络升级、扩展的要求,符合光进铜退、光纤到户的技术发展趋势。
3.1.4 有线电视网络应支持网络节点设备的冗余、备份、软硬切换和网络线路保护,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网络应具有灵活的保护策略和机制以恢复运行。
3.1.5 有线电视网络应保证在网上运行的各业务系统的安全,设计时应同步实施安全策略与安全控制。
3.1.6 有线电视网络应具备可管理性。
3.1.7 有线电视网络设计应在满足网络性能指标和安全播出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节能设施、降低能源消耗。
3.2 业务类型3.2.1 有线电视网络承载的业务可包括下列类型:1 应用类业务;2 传输类业务;3 信息服务类业务。
3.3 工作环境温度3.3.1 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工作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 寒冷地区室外设施—40℃~+42℃;2 其他地区室外设施—10℃~+55℃;3 室内设施—5℃~+42℃。
3.3.2 有线电视网络同轴电缆工作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聚氯乙烯护套—25℃~+70℃;2 采用聚乙烯护套—40℃~+70℃。
3.3.3 有线电视网络光缆工作环境温度宜符合下列规定:1 工作时—40℃~+65℃;2 敷设时—30℃~+60℃。
4 网络总体架构4.1 前端4.1.1 省级有线电视网络应在省会城市设置一个前端,宜在另一个地级市设置一个备份前端。
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可仅设立一个前端。
4.1.2 用户数不少于8万户的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应设立分前端,每个分前端所服务的用户数不宜超过5万户;用户数少于8万户的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可不设分前端,其网络仅由前端和接入分配网构成。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说明] HFC层下行组网模式
• 2 模式乙: • 一级传输网同样采用HFC技术。一级网下行光发 射机的工作波长为1550nm或1310nm,采用发端 并发、收端用电开关切换的工作方式将信号下行 至每个分前端。 • 在分前端,经切换输出的电信号被1310nm光发射 机转换为光信号后分别送往各光节点,构成二级 传输网。 • 此时一级传输网和二级传输网在物理上和光域上 都是两级网。
• 主编单位:
–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2
广电宽带城域网的结构
• 广播信道
1. 前端:前端和分前端 2. 干线:一级和二级光链路干线 3. 分配网:同轴电缆分配网
•
交互信道(正向交互信道和反向交互信道)
1. 骨干网:主中心和分中心之间,连接光缆(一级光纤 链路) 2. 接入网:分中心和用户终端之间,二级光纤链路和同 轴电缆
• 7、每个光节点所服务的用户数不应超过500户。
18
[说明]
• 规定每个光节点所服务的用户数不超过 500户的目的: ① 从网络设计开始,为接入网的双向数字化 业务做好准备; ② 同时争取FTTC、FTTB,为将来可能实现 FTTH做好准备。
19
总体要求(9条)
• 8、用户数不大于8万户的C类有线电视网络可不 设分前端,其网络结构仅包含接入分配网。
21
[说明]
• 当传输网采用HFC技术时,网络总前端与分 前端之间、上一级网络总前端与下一级网 络总前端之间的HFC网络称为HFC层。
22
4.2.2 IP交换层
• 1 采用以下方式之一组建IP交换层:IP路由交换 机 单 独 组 网 、 MSTP 、 IP over SDH 或 IP over WDM。 • 2 总前端和分前端可分别作为宽带IP数据交换层的 核心节点或汇聚节点。网络中核心节点的数量可 以多于分前端数量。 • 3 宽带IP数据交换层中的汇聚交换机可采用双归形 式,以两个不同的路由就近接入两个不同的核心 交换机。 • 4 网络的路由宜与传输网中的SDH/WDM层或HFC 层保持一致。 23 • 5 网络可为HFC层上行数据提供通道。
智能化系统常用规范及标准

1.建筑智能化通用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232-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45-1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BTCB/T16-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工业公司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公司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查收规范》GB50312-200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JK-90《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查收规GB50462-2008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查收规范》GB50166-2007《CATV行业标准》GY/T121-199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9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民用闭路监督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进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进出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无阻碍设备设计标准》DEJ08-103-2003《广播系统施工及查收规范》GBJ50166-92《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厅堂混响时间丈量规范》CBJ76-84《分别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93-86《电力建设备工及查收技术规范》SDF279-9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理设计规范》GB50019-200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11820-892.综合布线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YD/T92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查收规范》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查收规范》GB/T50312-2000《商用建筑综合布线设计标准》EIA/TIA-568B《城市住所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19:2000《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IEC11801《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结标准》ANSI/TIA/EIA607《商用建筑电信设备管理标准》EIA/TIA-606《商用建筑通信接地接续要求》EIA/TIA-607《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建筑通用布线国际标准》ISO/IEC11801《通信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EN50173《无障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SB67《工业公司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公司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95《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ANST/TIA/EIATSB-67《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ANSI/TIA/EIATSB-72《电磁兼容规范》EMCEN55022EN55024《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3.计算机网络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工业公司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公司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程管理要求》GA/T483-2004《城市住所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备设计规范》YD/T2008-93《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信息技术设备包含电子设备的安全》GB4943-95《程控电话互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5076-98《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5040-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标准》GB/50258-9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FDDI光纤散布式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ANSI/TIA/EIA569-A《商业建筑电信基础构造及管理标准》ANSI/TIA/EIA606《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结标准》ANSI/TIA/EIA607《用户互换机标准》YD344-90EIA568A/568B标准》IEEE系列标准》《电子计算机场所通用规范》GB/T2887-2000《电磁兼容规范》EMCEN55022EN550244.楼宇自控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分别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93-86《电力建设备工及查收技术规范》SDF279-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查验评定标准》GBJ131-9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243-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理设计规范》GBJ19-8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242-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标准》GB/50258-96《欧洲电工标准》EN5009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5.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范》GB50339-200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丈量方法》GY/T121-1995《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工业公司公共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0-98《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99《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T11442-95《CATV行业标准》GY/T121-1995《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GY5075—2005《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GY/T5074—2005《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Y5073—2005《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170-2001《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SJ/T11377-200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6510-8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T6510-1996《有线电视系统物剪发泡聚乙稀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丈量方法》GY/T135-1998《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GY/TN118—1995《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运转保护规程》GY/T166-2000《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查收规程》GB51/T46—1991《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乞降丈量方法》GY/T221-2006《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论方法》GY/T 134-1998《电视接收机保证与电缆分派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GB1583-7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5.安防监控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备工程查收规则》GA/T308-2001《民用闭路监督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9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设计规范》GB/T16572-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查收规范》GBJ232-93《安全防备工程花费概估算编制方法》GA/T70-94《安全防备系统要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安全防备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269-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199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转》GB/T7946-2008《国际电围拦标准》GE1-61011《世界安全电围栏标准》CEI61011,AS/NZS60335《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97《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2006公安部、国家技术监察局〈1999〉:《安全技术防备产品管理方法》公安部技防办〈1995〉15号:《对于履行GA/T75标准的通知》6.可视对讲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进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通信光缆系列》GB/T13993-200X《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2005《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269-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进出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外壳防备等级(IP代码)》GB4208-1993《弱电系统工程质量查收标准》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168-200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查收规范》GB/T50312-2000《黑白通用性应用电视摄像丈量方法》GB/T12338-1990《光电子器光学开关》GB/T12511-1994《噪声试验方法》GB/T16796-199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678-20077.多媒领会议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厅堂混响时间丈量规范》CBJ76-84《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用户技术要求》GYJ26-86《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工业公司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GB/T14857《厅堂扩声特征丈量方法》GB4959-199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3785-8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征指标》GYJ25-86《声频放大器丈量方法》GB9001-88《声系统调一般术语解说和计算方法》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精选配接值》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结器的应用》GB/T14197-9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T93961996《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征指标》WH/T18-2003《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征指标和丈量方法》WH0301-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调音台基本特征丈量方法》GB/T9003-1988《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征指标与丈量方法》WH0301-938.背景音乐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广播系统施工及查收规范》GBJ50166-92《声频放大器丈量方法》GB9001-88《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9396-199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则》GB2421《厅堂扩声特征丈量方法》GB4959-199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3785-8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征指标》GYJ25-86《声系统调一般术语解说和计算方法》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精选配接值》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结器的应用》GB/T14197-9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9.一卡通系统规范和标准(含门禁、泊车场管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232-92《进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安全防备工程花费概估算编制方法》GA/T70-94《安全防备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备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无阻碍设备设计标准》DEJ08-103-2003《防盗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电磁辐射防备规定》GB8702-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辨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靠近式卡第4部分:传输协议》GB9175-88《辨别卡物理特征(idtISO7810-1985)》ISO/IEC《辨别卡测试规范(idt和)》GB8702-88《辨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靠近式卡第4部分:传输协议》GB9175-8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泊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A/T761-2008信息公布和查问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97《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GB1583-99《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T651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信息技术设备(包含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95《运输包装收发货标记》GB6388-96《电子丈量仪器振动试验》《电子丈量仪器运输试验》《电子丈量仪器质量查验规则》GB6593-96《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GB9813-98《电子丈量仪器靠谱性试验》GB11463-99《电子丈量仪器包装、标记、储存要求》SJ/T10463-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机房工程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9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场所通用规范》GB/T2887-2000《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JK-90《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查收规范》SJ/T3000 3《计算站场所技术要求》GB2887-99《计算站场所安全技术》GB9361-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标准》GB/50258 -96《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GB1838—93《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172-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GB50150-准》9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9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9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GB50174-9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电力建设备工及查收技术规范》SDJ27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259-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169-2006《通风与空调工程及查收规范》GB50243-200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235火灾报警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97《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J116-8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查收规范》GBJ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综合管路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查验评定一致标准》GBJ300-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GBJ303-88《电力建设查收及技术规范》SDJ279-9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查收规范》GB/T50312-200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618-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11820-89《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GY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目录

GY/GYJ-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目录1GY/T 220.1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0部分:安全广播GY/T 220.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5部分:数据广播GY/T 220.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6部分:条件接收GY/T 220.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GY/T 220.8-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8部分:复用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0.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9部分:卫星分发信道帧格式、信道编码和调制GY/T 229.1-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9.2-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9.3-2008 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流复用和接口技术规范GY/T 229.4-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30-2008 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T 231-2008 数字电视广播电子节目指南规范GY/T 232-2008 卫星直播系统一体化下变频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Z 233-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室内覆盖系统实施指南GY/Z 234-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复用实施指南GY/T 23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室内覆盖系统无源器件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36-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系统实施指南GY/T 237-2008 VHF/UHF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率规划准则GY/T 238.1-2008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客观评价和测量方法第1部分:单点发射室外固定接受GY 5055-2008 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 5060-2008 广播电影电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Y 5078-2008 有线电视分配网络工程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79-2008 广播电视传输电缆、光缆损坏损失计算标准GY 5212-2008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系统安装工程预算定额(附《施工机械、仪器台班费用定额及材料预算单价(第一期)》)TSG Y6001-2008 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GY/T 202.2-2007 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第2部分:广播资料GY/T 220.3-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3部分:电子业务指南GY/T 220.4-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4部分:紧急广播GY/T 223-2007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带录制规范GY/T 224-2007 数字视频、数字音频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5-2007 中、短波调幅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6-2007 数字电视复用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7-2007 数字音频信号在2048kbps线路中的传输格式GY/T 228-2007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GY/T 39-2007 电影发行拷贝技术质量规范GY 5022-2007 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Y/T 5061-2007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用房一般照明设计规范GY 5077-2007 广播电视微波通信铁塔及桅杆质量验收规范GY/T 213-2006 声音素材交换-Hi8格式的技术规范GY/T 214-2006 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215-2006 35mm电影后期制作用片头片尾的技术规范GY/T 216-2006 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功能要求和接口规范GY/T 217-2006 有线电视系统用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18-2006 SDH传输网网络管理接口规范--NMS-EMSQ3接口管理信息模型GY/T 219-2006 广播报时信号嵌入时间码规范GY/T 220.1-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GY/T 221-2006 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222-2006 数字电视转播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 5045-2006 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57-2006 中短波广播天线馈线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76-2006 有线广播电视光缆干线网传输设备安装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Y/T 205-2005 广播实况转播节目传输通路技术规范GY/T 206-2005 采用多音信号对调频广播进行测量的方法GY/T 208-2005 广播电视高塔供电、防雷、给排水、通风和消防系统运行维护规程GY/T 209-2005 基于时分复用数字信道的宽带会议电视技术规范GY/T 210-2005 中、短波调幅广播质量开路监测技术规程GY/T 211-2005 广播影视网络专有IP地址规划GY/T 212-2005 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编码器、解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 5013-2005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GY 5056-2005 中波广播发射台工艺设备安装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72-2005 地面无线广播遥控监测站建设标准及技术要求(附条文说明) GY 5073-2005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 5074-2005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附条文说明)GY 5075-2005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Y/Z 199-2004 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分类法GY/T 200.1-2004 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GY/T 200.2-2004 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射频接口及协议GY/T 201-2004 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GY/T 202.1-2004 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第1部分:电视资料 GY/T 204-2004 有线电视用户服务规范GY 5001-2004 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Y 5071-2004 钢塔桅结构防腐蚀设计标准。
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回传平 台 , 源器 件 贷宽 为 1 H 。 无 G z
2、 络 结 构 网 ( ) 节 点 的 确 定 I光
光 节 点覆 盖 户数 尽 量 相等 , 建城 市小 区每 光节 点 覆盖 用 户数 接 , 能进 行共 地 联 接 时 , 独接 地 电 阻小 于 等于 4欧 。 新 不 单 为 10户 至 2 0户 左 右 , 节 点 以 下 无 有 源 器 件 。 农 村 以 村 为 单 位 , 2 0 光 每 村 一 个 光 节 点 。 个 光 节 点 覆 盖 用 户 数 30 户 至 5 0户 左 右 . 大 一 0 0 放 合 理覆 盖 。 ( 网 络 结 构 采 用 环 一星 一 结 合 的 形 式 2) 树 a 三 级干 线 为 星形 结 构 , 步 完善 成 双 星形 拓扑 结 构 ; ) 逐
( ) 防 雷 、 地 与 安 全 防 护 三 、 接
覆 盖 ,3 0 m 尽 量 使 用 在 离 机 房 较 近 的 地 方 。 在 设 计 中 应 尽 量 减 少 用 F / P 1 1n C U C。 光 电转 换 次数 。 ( ) 网 络 有 源 器 件 带 宽 为 4 MIz 7 0 z 2 7 - 一 5 MH ,光 接 收 机 预 留 反 向 I 1、 统 的 防雷 设 计 应 有 防 止 直 击 雷 、 应 雷 和 雷 电 侵波 的措 施 。 系 感 2 卫 星 接 收 天 线 如 果 不 在 建 筑 物 防 雷 保 护 角 范 围 内 , 单 独 进 、 应 行 壁 雷保 护 , 雷 针 的 高度 反 映能 满 足对 天 线设 施 的 保护 。 避 3 单 独 设 立 的避 雷 针应 与 建筑 物 已 有防 雷 接地 系 统 进行 共 地联 、
一
11 0 3 *光 缆 长 度 + 续 损 耗 ( .5 3 0: .6 接 00 *接 续 点 数 ) 活 动 接 头 数 + O4 分 光 损 耗 + 光 器 附 加 损 耗 + . .+ 分 03 15 n O2 *光 缆 长 度 +接 续 损 耗 ( .5 5 0 m: .0 O 0 *接 续 点 数 ) 活 动 接 头 + 数 0 4 分 光 损 耗 + 光 器 附 加 损 耗 + . .+ 分 O3
莫尔道嘎城域网双向HFC网的改造

50— 6 H : 5 80M z数字压缩电视及数据传输
5 2 9— 8 08 9 )
视, 尽管如此 , 网络结构依然是单 向传输, 无法实现双
向互 动 , 只能满 足基 本广播 电视 节 目的传输 , 既不 能承 载 多媒体 交互 业务 , 不 能实 现 B507— 4 7《 G 05 9
2 6 0
W WW.e a v. o e t e m
《 中国有线电视) 02年第 O 期 21 2
表 l 有 线广播 电 视 H C 网络输 出口的技 术要 求 F
张善明 : 莫尔道嘎城域网双向 H C网的改造 F
构 , 采用 同轴 电缆 人户 的接入 形式 , E O 它 用 P N解 决 双 向 网的光纤 接入 网问题 , E C解 决单 向 H C网 的同 用 o F 轴 电缆 端 的双 向化 改 造 。 在 集 中 分 配 网 络 中 , 用 采 EO P N+无源 的 E C产 品来完 成单 向 H C同轴 电缆 网 o F 络 的双 向化 改造 , 非集 中分配 网络 中 , 在 采用 E O P N+ 有 源 E C产 品来 完成 光接 收机 或放 大 器 后 的 网络 双 o 向化改 造 。 3 上行 回传 系统 的调 试 上 行 回传 系 统 的调 试 正 好 与 下 行 系 统 的调 试 相 反: 是从 用 户端 向双 向放 大器 、 光节 点逐级 调试 直至 回
改造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
1 网络设 计原则 与指 标分 配 11 网络 改造 的 目的 . 网络是 系统 的基 础 平 台 , 过 改造 使 原 有 的单 向 通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技办字〔〕号附件——有线电视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技办字〔〕号附件——有线电视————————————————————————————————作者:————————————————————————————————日期:附件6:《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有线广播电视网实施细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二〇一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编写目的 (1)第二条适用范围...................................................... (1)第三条分级保障原则 (1)第四条电视节目分类 (2)第二章前端配置要求 (2)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2)第五条外部电源 (2)第六条供配电 (2)第二节信号源系统 (3)第七条前端信号源接收 (3)第八条卫星接收安全监控系统 (3)第三节数字前端播出系统 (3)第九条编码系统 (3)第十条复用、加扰系统 (4)第十一条调制器 (4)第十二条传输适配器 (4)第十三条SI生成子系统 (4)第四节模拟前端播出系统 (4)第十四条视音分 (4)第十五条模拟调制器 (4)第五节自台监测系统 (4)第十六条播出信号监测 (4)第十七条设备运行监控 (5)第十八条电力和环境监控 (5)第六节机房环境 (5)第十九条机房环境 (5)第二十条机房安全防范 (6)第二十一条通讯设施 (6)第七节维护器材 (6)第二十二条备品备件 (6)第二十三条维护工具 (6)第八节灾备与应急播出 (7)第二十四条灾备与应急播出 (7)第三章有线分配网配置要求 (7)第一节分前端 (7)第二十五条外部电源 (7)第二十六条供配电 (7)第二十七条设备配置 (8)第二十九条机房环境 (8)第二节光、电缆传输系统 (8)第三十条前端至下级前端、分前端的信号分发系统 (8)第三十一条前端、分前端至光节点的信号分配 (9)第三十二条光缆敷设 (9)第三十三条网络监控 (9)第三十四条分配网的安全措施 (9)第三节维护器材 (10)第三十五条备品备件 (10)第三十六条维护工具 (10)第四章 MMDS系统 (10)第三十七条外部电源 (10)第三十八条供配电 (11)第三十九条设备配置 (11)第四十条天馈系统 (11)第四十一条监听监看 (11)第四十二条机房环境 (11)第四十三条维护工具 (11)第五章运维与技术管理 (11)第一节运行管理 (11)第四十四条运行指标 (11)第四十五条技术指标 (11)第四十六条规章制度 (12)第四十七条运行流程 (13)第二节维护管理 (13)第四十八条维护质量要求 (13)第四十九条维护计划 (13)第五十条维护操作规程 (14)第五十一条维护分工、分界 (14)第五十二条抢修管理 (14)第五十三条备件管理 (14)第五十四条代维管理 (14)第三节技术管理 (15)第五十五条技术改造与网络优化 (15)第五十六条设施保护 (15)第五十七条试播期管理 (15)第五十八条临时停传管理 (15)第五十九条运行变更管理 (16)第六十条施工管理 (16)第六十一条应急预案 (17)第六十二条重要保障期 (17)第六十三条事故管理 (17)第六十四条报表管理 (18)第六十六条运维分析 (18)第六十七条技术安全 (18)第六十八条检查考核 (19)第六十九条风险评估 (19)第七十条人员要求及培训 (19)第四节信息安全管理 (20)第七十一条信息系统等级保护 (20)第七十二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0)第七十三条安全防护措施 (20)第七十四条数据安全 (20)第七十五条监控与响应 (20)第六章附则 (21)第七十六条本实施细则下列用语的含义 (21)第七十七条规范性引用文件 (22)第七十八条本实施细则由广电总局科技司负责解释 (22)第七十九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2)附表1: 数字有线广播电视网测试项目和周期 (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有线广播电视网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适用范围:备注:由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查批准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自2006年2月1日起执行。
本规范的管理和解释工作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中心负责。
相关标准:GY/T5074 —2005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GY5073—2005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T 131-1997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 130-1998有线电视用光缆入网技术条件GY/T 125-1995有线电视系统接收机变换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24-1995有线电视系统干线放大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23-1995有线电视系统频道处理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22-1995有线电视系统调制器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21-1995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 118-1995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光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GY/T 114-1994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6-1998《有线电视系统竹节式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7-1999《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IOOO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浅谈有线电视小区地埋管道的施工与管理2012-1-10 9:04:00本站原创李庆桥【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早期有线电视网络大多采取架空明线的方式敷设,随着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创建标准化大道、标准化小区对架空明线的限制,将有越来越多的有线电视线路进入地下。
线路入地后,受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人为破坏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减少线路维护的工作量,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品位,美化城市。
智能化系统常用规范和标准分解

1.建筑智能化通用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45-1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CBTCB/T16-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43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26.2-200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通信系统机房设计》 GBJK-90◆《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62-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 GB50166-2007◆《CATV行业标准》 GY/T121-199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106-1999◆《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 GYJ41-9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38-92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367-2001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DEJ08-103-2003 ◆《广播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66-92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1-2006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CBJ 76-84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 20573-95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8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SDF 279-9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 ◆《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CECS 31:2006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3-2006 ◆《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11820-892.综合布线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26.2-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 YD/T92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商用建筑综合布线设计标准》 EIA/TIA-568B◆《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 119:2000◆《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ISO/IEC11801◆《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标准》 ANSI/TIA/EIA 607◆《商用建筑电信设施管理标准》 EIA/TIA-606◆《商用建筑通信接地接续要求》 EIA/TIA-607◆《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 ISO/IEC11801-95◆《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GB/T7427-87◆《建筑通用布线国际标准》 ISO/IEC11801 ◆《通信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 EN50173◆《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 EIA/TIATSB67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95 ◆《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 ANST/TIA/EIA TSB-67 ◆《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 ANSI/TIA/EIA TSB-72 ◆《电磁兼容规范》 EMC EN55022 EN55024◆《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EIA/TIA-5693.计算机网络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926.2-200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程管理要求》 GA/T 483-2004 ◆《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规范》 YD/T2008-93◆《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A17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B7450-87◆《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子设备的安全》 GB4943-95◆《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YD5076-98◆《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YD5040-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8-9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FDDI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 ANSI/TIA/EIA 569-A ◆《商业建筑电信基础结构及管理标准》 ANSI/TIA/EIA 606 ◆《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接标准》 ANSI/TIA/EIA 607◆《用户交换机标准》 YD344-90 ◆《EIA 568A/568B标准》◆《IEEE 802.x系列标准》◆《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887-2000◆《电磁兼容规范》 EMC EN55022 EN550244.楼宇自控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 HG/T 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3-8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SDF 279-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 131-9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8-96 ◆《欧洲电工标准》 EN5009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5.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106-1999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121-1995 ◆《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GY5053-94 ◆《工业企业公共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GBJ120-98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 GYJ41-99◆《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 GB/T11442-95 ◆《CATV行业标准》 GY/T121-1995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GY5075—2005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 GY/T5074—2005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Y 5073—2005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 GY/T 170-2001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 SJ/T 11377-2007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6510-8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T 6510-1996 ◆《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稀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T135-1998◆《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 GY/TN118—1995◆《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Y/T114-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GY/T166-2000◆《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规程》 GB51/T46—1991◆《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 221-2006◆《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Y/T 134-1998◆《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 GB1583-7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5.安防监控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38-9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验收规则》 GA/T308-200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9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设计规范》 GB/T16572-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GBJ232-93◆《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GA/T70-94◆《安全防范系统要通用图形符号》 GA/T 74-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75-94◆《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269-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90◆《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T16677—199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 GB/T 7946-2008◆《国际电围拦标准》 GE1-61011◆《世界安全电围栏标准》 CEI61011,AS/NZS60335◆《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 GB7401-97◆《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0408.1-199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A/T 669-2006◆公安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9〉:《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公安部技防办〈1995〉15号:《关于执行GA/T75标准的通知》6.可视对讲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4-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90◆《通信光缆系列》 GB/T 13993-200X◆《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72-2005◆《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GA/T269-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2001◆《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36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GA38-92◆《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208-1993◆《弱电系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200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黑白通用性应用电视摄像测量方法》 GB/T12338-1990◆《光电子器光学开关》 GB/T12511-1994◆《噪声试验方法》 GB/T16796-199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GA/T 678-20077.多媒体会议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 CBJ 76-84◆《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1-2006◆《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5032-97◆《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用户技术要求》GYJ26-86 ◆《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15381-94 ◆《工业企业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 CECS 62:94◆《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 GB/T14857◆《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4959-199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3785-8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YJ25-86◆《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 GB9001-88◆《声系统调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GB/T14197-9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15381-94◆《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GB/T93961996◆《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WH/T18-2003◆《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和测量方法》 WH0301-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 GB/T 9003-1988◆《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WH 0301-938.背景音乐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广播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66-92◆《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 GB9001-88◆《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GB9396-199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则》 GB2421◆《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4959-199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3785-8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GYJ25-86◆《声系统调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 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 GB/T14197-9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9.一卡通系统规范和标准(含门禁、停车场管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2◆《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 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4-94◆《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17565/1998◆《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 DEJ08-103-2003◆《防盗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90◆《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接近式卡第4部分:传输协议》GB9175-88 ◆《识别卡物理特性(idt ISO7810-1985)》 ISO/IEC 14443.4-200 ◆《识别卡测试规范(idt ISO/IEC10373.1和10373.2)》GB 8702-88◆《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接近式卡第4部分:传输协议》GB9175-8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A/T 761-200810.信息发布和查询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 GB7401-97◆《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 GB1583-99◆《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T651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2423.1-9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2423.2-9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2423.3-99◆《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4943-95◆《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6388-96◆《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6587.4-96◆《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 GB6587.6-96◆《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 GB6593-96◆《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GB9813-98◆《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11463-99◆《电子测量仪器包装、标志、贮存要求》 SJ/T10463-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11.机房工程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45--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B7450-9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887-2000 ◆《通信系统机房设计》 GBJK-90◆《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03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2887-99 ◆《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 GB9361-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258-9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 GB1838—93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 GB6650-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 GB50150-9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2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J52-9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54-9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J133-9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 GB50174-9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SDJ 27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9-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2006 ◆《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512.火灾报警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45-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3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B7450-97◆《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 GBJ116-8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13.综合管路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 300-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GBJ 303-88◆《电力建设验收及技术规范》 SDJ 279-9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 50312-200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618-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9◆《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 CECS31-9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2000 ◆《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11820-89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73-2006。
PAS方案参考

PAS方案参考第四章室外背景音乐系统1.概述背景音乐系统(Public System. PA)属于扩声音响系统的一个分支,它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电子技术、电声技术、建声技术和声学艺术多种学科,属于一种交叉边缘科学。
背景音乐系统的最终结果需要正确合理的电声系统设计方案、良好的声音传播环境、优良的设备器材及正确的现场安装调试多种因素的最佳结合,彼此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室外背景音乐系统是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弱电系统供应及安装工程的室外绿化景观区不可缺少的子系统之一。
本次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弱电系统供应及安装工程的室外背景音乐系统将作为本项目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的一部分,接入室内广播系统。
可为整个室外绿化公共场所提供背景音乐节目,改进整个办公区的环境,也可传播公共信息,如新闻动态、招领启事、各类通知等。
2.系统工作范围本次泰达广场A区、B区及泰达中央广场项目弱电系统供应及安装工程的室外背景音乐系统,包括室外扬声器及广播线缆、线管。
线缆须敷设至消防控制中心功放机柜处,中心背景音乐主机部分由消防承包商提供。
广播线缆与主机设备的接线由消防承包单位完成。
室外的有关背景音乐的一套完整的设备、线缆、线管、附件等均由弱电承包单位完成。
中控设备由消防承包单位完成。
室内背景音乐系统由消防承包单位完成。
2.1施工1、工作内容1)我公司将深化现有图纸,并完成与室内背景音乐及消防广播系统的接驳工作,图纸及全波设备材料需经过业主和顾问公司的审核。
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材料验收保管、设备安装、敷线、接线、测试、试运转以及验收、编写完整的竣工资料工作等。
2)根据设计配合建筑要求,消防联动控制要求以及协调与其它相关承包商工作。
3)了解设计意图,在施工过程中与产品供货商协调,并配合室内广播施工单位完善整体广播系统。
4)协调配合景观及小市政等其它承包单位完成线管预留、预埋工作。
2、质量保证1)按照设备技术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检查所有设备材料是否满足要求。
最新设计依据名称汇总表-05---精品资料

最新设计依据(如有新的规范及标准请及时补充及告知-2011.04)一、建筑智能化国家规范及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50502-20091、通讯规范及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家居布线标准》TIA/EIA 570-A《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68《商用建筑布线系统管道及空间位置标准》EIA/TIA-569《以太网10BASE-T标准》IEEE802.3《以太网100BASE-T标准》IEEE802.3U《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97《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速率接口标准》CCITT ISDN《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115-87《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GB/T 21671-200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A.国家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规范及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操作系统技术要求》GA 388-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A/T 389-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GA/T 390-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要求》GA 391-2002B.国家保密局颁布的24个保密工程的相应标准:《电话机电磁泄露发射限值和测试方法》BMB1-1994《使用现场的信息设备电磁泄露发射检查测试方法和安全判据》BMB2-1998 《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电磁干扰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4-2000《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露发射防护要求》BMB5-2000《密码设备电磁泄露发射限值》BMB6-2001《密码设备电磁泄露发射测试方法(总则)》BMB7-2001《电话密码机电磁泄露发射测试方法》BMB7.1-2001《国家保密局电磁泄露发射防护产品检测实验室认可要求》BMB8-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隔离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10-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BMB11-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漏洞扫描产品技术要求》BMB12-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入侵检测产品技术要求》BMB13-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和实验室要求》BMB14-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技术要求》BMB15-2004《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产品技术要求》BMB16-2004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BMB17-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规范》BMB18-2006《电磁泄露发射屏蔽机柜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19-2006《信息设备电磁泄露发射限值》GGBB1-1999《信息设备电磁泄露发射测试方法》GGBB2-1999《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BMZ1-2000《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BMZ2-2001《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指南》BMZ3-20012、安防规范及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4-2007《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464-2008《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20815-2006《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367-2001《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A/T 761-2008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入侵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超声波入侵探测器》 GB 10408.2《微波入侵探测器》GB 10408.3《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 10408.4《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5《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GB 10408.6 《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GB 10408.7 《振动入侵探测器》GB/T 10408.83、广播电视规范及标准《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GY5075—2005;《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工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0-1988《CATV行业标准》GY/T121-95《卫星广播图像质量要求》GY28-19844、消防广播规范及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验收规范》GB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中国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5、配电及电气规范及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3-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1996《商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中国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中国室内给水排水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F 279-90);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3-88);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131-90);6、机房及防雷接地规范及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462-200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GBJ79-19857、其他规范及标准《LED电子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4-2003《LED测试方法》SJ/T11201-2003二、舞台灯光、音响、机械规范及标准《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剧场、电影院及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征指标》WH/T18-200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CYJ25—8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59-95《扩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4197-93《扩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4947-94《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95《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5859-1995 《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12060-89《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1、体育场馆规范及标准《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J265-2003《体育场馆公共安全通用要求》GB22185-2008《体育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T179-2009《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 131-2000 J42-2000《体育馆扩声特性指标》GJ/T131-2000《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等级标准》《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20072、剧场规范及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3、舞台灯光规范及标准《舞台灯光图符代号及制图规则》WH 0202-1995《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WH/T 0204-1999《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15734-1995《投光照明灯具光度测试》GB/T7002-86《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GB7000.14-2000《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用灯具安全要求》GB7000.15-2000《调光设备常用术语》WH/T 0203-9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三、行业规范及标准1、住宅小区规范及标准《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全国住宅小区电子安防技术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综合报警服务系统设计导则》?《彩色可视对讲系统》GA/T 269-2001《楼宇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B/T72-20052、银行金融场所规范及标准《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676—1996《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3、道路交通规范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J 074-2003)《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五整顿”“三加强”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路面行车秩序整顿工作的通知》公交管[2004]110号《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4《道路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全国机动车交通监控信息应用系统建设指导意见》4、医疗行业规范及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 9175-8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5、酒店规范及标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4308-2003)《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4308-2009)(暂定稿)6、检察院规范及标准《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试行)》《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建设规范(试行)》7、博物馆行业规范及标准《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571—19968看守所规范及标准《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JJ001-2002(机密)《看守所装备配备标准》PB003-2001《监所周界高压电网装置》GA247-20009、其他行业规范及标准《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 DGJ08-103-2003《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四、地方规范及标准《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GJ-2003《温州市城区有线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技术规范》(修改版)《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302/T1006-2007 宁波《宾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302/T1010-2008 宁波《学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302/T1011-2008 宁波《医院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3302/T1012-2008 宁波《宁波市智能小区建设暂行标准》2002甬DBJ10-15《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769-2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ppt课件
2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39
ppt课件
40
ppt课件
41
ppt课件
42
ppt课件
43
ppt课件
44
ppt课件
45
ppt课件
46
ppt课件
47
ppt课件
48
ppt课件
49
ppt课件
50
ppt课件
51
ppt课件
52
ppt课件
53
ppt课件
54
p56
ppt课件
57
ppt课件
58
ppt课件
59
ppt课件
60
ppt课件
61
ppt课件
62
ppt课件
63
ppt课件
64
ppt课件
65
ppt课件
66
ppt课件
67
ppt课件
68
ppt课件
69
ppt课件
70
ppt课件
71
ppt课件
72
ppt课件
73
ppt课件
74
ppt课件
75
ppt课件
76
ppt课件
77
ppt课件
78
ppt课件
79
ppt课件
80
ppt课件
81
ppt课件
82
ppt课件
83
ppt课件
84
ppt课件
85
ppt课件
86
ppt课件
87
ppt课件
88
ppt课件
89
ppt课件
90
ppt课件
9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6
ppt课件
27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ppt课件
30
ppt课件
31
ppt课件
32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38
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