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美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美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一479年)是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音乐家,也是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创始人。
说起大圣人孔子,孔子不但是我国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文献整理家、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千古推崇的教育家。他在美学上的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的“美育”,不论从诗教、乐教或艺术教育来看,孔子都是中国最早具有原创性的美学家。孔子的美学与其“仁学”息息相关,其美学重点不是在培养专业艺术家,而在通过美育,培养健全的精神人格。孔子的时代,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尚处于萌芽状态。孔子——这位中国古代的文化巨人,不仅给后人留下许多探索社会人生和安邦治国的论述,显示了其作为思想家。教育家深邃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同时对文艺也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构成了他关于文艺的本质、文艺的功能和文艺的审美标准等独特的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文艺家的价值观念,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并且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学传统。而孔子的美学思想比较丰富,涉及到审美理想、审美准则、审美情趣等问题,在中国的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影响至为深远。,他以仁学去观察和解决有关审美和艺术教育问题,系统地总结了春秋以前的美学理念和艺术教育实践,创立了以“中和”为精髓的儒家美学体系,具有为政治功利目的、伦理道德观念服务的鲜明的实践性,并为后世美学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中和之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而心灵充实之谓美,“人的自然化”之谓美,心灵的“自由”之谓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美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
先秦时期产生了不少美学派别,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和道家。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奠定了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的根基。儒家美学的创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学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学的基础上。在孔子之前,单穆公、史伯、伍举、子产、季札等人已经论及了“五味”、“五色”、“五声”的美和美与善的关系问题。孔子从他的“仁”学出发,总结、概括和发展了前人片断的言论,第一次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审美与艺术的社会作用等问题。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称为“文”,把内在道德的善称为“质”,认为文、质应该统一起来,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给人感官愉悦,但只有与善统一起来才具有真正的价值。真正的美就是人与人之间有亲疏差等的互助互爱,即实现“仁”这个最高原则。构成这种美的社会内容的“仁”,并不是外部强加给人的东西,而是植根于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普遍的内在心理要求。从而,以“仁”为基础和内容的美的社会普遍性,与个体心理的具体性溶合在一起,不再是抽象的外在观念或规约了。孔子强调美与善不能分离,强调艺术的感染作用,认为审美与艺术的作用在于感发和陶冶人
们的伦理情感,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孔子把艺术的作用概括为“兴”、“观”、“群”、“怨”四个方面。其中“兴”和“怨”侧重说明艺术抒发情感的特征;“观”和“群”则说明艺术通过情感感染所产生的特殊的社会效果。孔子第一个从人的相互依存的社会性与个体的感性心理欲求相统一的高度来观察审美与艺术问题,指出了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由于孔子所说的“善”受到中国古代奴隶主等级制的严格制约,使他对审美与艺术社会作用的理解受到局限,仅认为它们归根结柢必须从属于“事父”、“事君”这些有限的目的。
孔子的美学思想属于先秦美学的范畴,这一时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艺术审美和哲学没有完全脱离,属于文、史、哲相互融合的阶段。因此人们对于美学和艺术的考虑还是建立在历史、哲学的基础之上,没有用单纯的文学角度来考察,美学思想和美学体系的建立有着更为广阔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同时,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以及美学体系对于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哲学美学观念和基本的审美理想及思维方式的确立上。张岱年认为:“中国哲学的创始者孔子、及继起者墨子,都是谈论人生问题,而未尝成立宇宙论系统。”①黑格尔认为孔子的哲学是一种道德的哲学,“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史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②而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中则认为:“孔子在宇宙观方面无重大成就,有关宇宙观的重要范畴,如道器、理欲、理气、有无、天地、坚白、心物、动静、虚实、一多等,在孔子思想中均未出现。”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一种深刻体现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美学思想,有非常浓厚的教化和伦理特色,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孔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立者,而中国文化从建立之初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实用性和伦常性,重视理性的节制反对感情的大肆宣泄,整个中国文化既是一种理性文化,明显区别于西方重视感情抒发的传统。
孔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理想,在艺术标准上强调温柔敦厚的中和原则,重视比兴德思维方式,开创了自然美欣赏的比德理论,以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为具体的艺术标准。其核心在于成就人生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与日月合其明,与天地合其德”的圣人境界,从中体现了智与德德高度完备,并通过个体的修养推广到整个社会,具有身体力行的实践性品格。同时孔子的美学思想较多的吸收了西周的文化,主要是周公所建立的礼制,但是孔子在周公礼制的基础上有了根本性的发展,他的整个美学体系是层叠式宝塔结构。“仁”以及“仁”的形式——“礼”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
一、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
孔子的美学思想就是从他的整个思想的核心—“仁学”出发,去观察和解决审美和艺术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因此,了解孔子美学思想的精髓,必须从分析他的“仁学”人手。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一个激烈动荡变化的时期。早期奴隶制正逐步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封建势力。因为是每个人只要经过自觉努力都可以做到“仁”,是人的“天性”,所以每个人做到了“仁”,天下也就达到大治了。“仁”即“爱人”。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了人的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反对人脱离社会、脱离群体;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当情
同手足、亲子般的互助互爱,而不是互相残杀。孔子努力宣扬和赞美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把个体的发展和完成,看作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他说:“匹夫不可夺志也。”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候都不应当“违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当仁,不让于师。”而且只要君子实行了“仁”,于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在这里,孔子把在他之前受原始图腾崇拜而禅传下来的宗教神学等外在信仰所左右和影响的人,变为在社会伦理规范的实践中去积
极寻求自身欲望、要求、理念与信仰等合理满足与实现的人。这是中国古代对人的观念的一次重大的突破和飞跃,实现了作为天命创造的人到社会的人的重大转变。这是孔子美学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孔子在力图实施“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思想大业中,发现原来经常与维护氏族统治的礼仪、规矩、典章、制度(即“周礼”)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并非只有周礼的“花瓶似的外包装”,而是具有启发、怡悦人的性情,使人乐于“为人”、“服礼”的内在功能。正因如此,孔子对于作用于人的感情为重要特征的审美与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并顺理成章的总结出他的美学观点,使他的“仁学”与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个体的心理愿望同社会的伦理规范的交汇融合,成为孔子美学最为显著的特征。孔子的美学就是他的“仁学”思想的延伸。
道德虽然是值得追求的价值,但道德规范本身并不必然就是善。道德规范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情感、欲望、需要的限制,它是一种恶,然而是一种必要的恶孔子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提出中庸的思想,对人的德行要求作了个大转换,即不以道德规范为僵化不变的守则,而是以至善的道德价值为追求。中庸是是至诚、至善、至美的三个维度的统一。至诚的道德情感是它的根本,完美地遵守社会规范、求无缺憾的美是它的本质。
二、孔子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美是人类文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与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的有力武器,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因此,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操,创造审美的自觉性,是一件对个人和社会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孔子的美学思想启示我们:
(一) 在美育活动中有必要适当注入道德教育的内涵
孔子的审美实践贯穿在他的教育活动中,有关审美的活动和认识成为他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了他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手段。所以,孔子美育思想的核心是注重伦理道德的功能,即“以美导善”,这一思想很有现实意义。目前,一些教育者割裂了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把美育仅仅视为学会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艺术技能、技巧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使美育工作陷入一种形式主义误区,缺乏深度与内涵,使得这个对学生个性发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经意识到美与善的统一,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的熏陶只是孔子审美教育的一方面,他最根本的目的是要造就完美的人性。“兴于诗”在前,最后达到“成于乐”的目的。“成”当然有最终完成之意,但最终完成什么? 孔子把“成人”目标定为“乐”的教育,即人性的完善,这是一种自觉的人格指向。可见,孔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