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药用植物学全套
药用植物学全套药用植物学全套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药用价值的学科,它是草药学和药理学的基础。
药用植物学所研究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物开发领域。
以下是对药用植物学全套的详细介绍。
一、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植物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其中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不同的部分。
药用植物的分类常用的方式有按照植物的生物科属分类、按照植物的药用性质分类以及按照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类等。
根据植物的生物科属分类,不同的植物被归类到不同的科属中。
例如,中药常用的黄连属植物包括黄连、小檗树以及云南小檗等。
按照植物的药用性质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祛风湿类、养肝护肝类等。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药用性质,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
按照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类,药用植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生物碱类、多糖类、黄酮类等。
不同的化学成分赋予了植物不同的药理活性。
二、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疾病:许多药用植物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中药常用的药物如腹泻、感冒、发烧等都是由药用植物提取的。
2.提供营养:一些药用植物可以作为食物供给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例如,蔬菜中的青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益于身体健康。
3.保健作用:一些药用植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和抗菌等保健作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防止疾病的发生。
4.药物开发:药用植物是药物开发领域的重要资源,不少现代医药中的活性成分都来自药用植物。
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
三、药用植物的应用药用植物在传统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医学体系,其中常使用药用植物来治疗疾病。
在现代医学中,药用植物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成分和作用机制,发现了不少药物的活性成分。
另外,药用植物也可以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茶叶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可以冲泡成茶水供给机体维持健康,并常被用于化妆品中具有抗氧化作用。
药用植物分类
药用植物分类
第23页
三、栽培植物名称 栽培品种名称是在种加词后加栽培品种加词,首
字母大写,外加单引号,后不加命名人。
如:Dendranthema morifolium ‘Boju’亳菊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Chuju’滁菊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Gongju’贡菊
下篇药用植物分类第四章药用植物分类概述第一节植物分类学目的与任务第二节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第三节植物分类研究方法第四节植物的分类单位第五节植物种的命名第六节植物界的分门第一节植物分类学目的与任务一植物分类学概念植物分类学是对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命名按照分类系统排列起来并且研究整个植物界的起源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药用植物分类
第11页
六、化学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是利用化学特征研究各植物类群亲缘关系, 探讨植物类群演化规律一门科学。
比如人参属(panax), 人参属从形态上分为2个组,第一组:
含有短而直立根状茎和肉质根,种子大;第二组:含有长而 直立根状茎,无肉质根。而化学成份特征:达玛烷型四环三 萜主要存在第一组中,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主要存在第二组 中。
1707~1778)所提倡“双名法命名。
植物学名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属名:某一植物所隶属属名称。起首字母要大写。 种加词:标志某一植物种作用。全部字母小写。 命名人:首次合格发表该名称定名人姓名缩写,每个词 首字母大写。
如:Morus alba L. 桑 Panax ginseng C.A.Mey.人参
伞形科 Umbelliferae, Apiaceae
禾本科 Gramineae, Poaceae
药用植物分类
药用植物学重点
1、木兰科: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在节上留有环状托叶痕。
花单生,两性,辐射对称,花被片3基数,多为6-12,每轮3片;雄蕊与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延长的花托上;每心皮含胚珠1-2枚。
聚合蓇葖果或聚合浆果。
1)木兰属:厚朴2)五味子属:五味子3)八角属:八角、木莲2、十字花科: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多排成总状花序;萼片4 ,2轮;花瓣4,十字形排列;雄蕊6,4长2短,为四强雄蕊,子房上位,由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长角果或短角果,多2瓣开裂。
药用植物:菘蓝(板蓝根)、莱菔(萝卜)、葶苈(独行菜)、播娘蒿、白芥3、蔷薇科:草本或木本,常具刺,单叶或复叶,多互生,常具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与雄蕊合成一蝶状,杯状、坛状、花瓣与雄蕊均着生托杯的边缘;萼片5;花瓣5,分离,稀无瓣;雄蕊通常多数;心皮1至多数,分离或结合,子房上位至下位,每室1至多数胚珠。
蓇葖果、瘦果、核果或梨果。
根据花托、托杯、雌蕊心皮数目,子房位置和果实类型分为绣线菊亚科(绣线菊)、蔷薇亚科、苹果亚科(山楂、皱皮木瓜、枇杷)和梅亚科(杏、梅、桃)。
蔷薇亚科:灌木或草本。
多为羽状复叶,有托叶,心皮多数,分离,子房上位,周位花。
聚合瘦果或聚合小核果。
药用植物:龙胆草、掌叶覆盆子、金樱子、月季花、玫瑰花、地榆4、豆科:草本、木本或藤本。
叶互生,多为复叶,有托叶。
花序各种;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花萼5裂;花瓣5,通常分离,多数为蝶形花;雄蕊10,二体,少数分离或下部合生;稀多数;心皮1,子房上位,胚珠1至多数,边缘胎座,荚果,种子无胚乳。
根据花的对称,花瓣排列,雄蕊数目、连合等分为含羞草亚科、云实亚科和蝶形花亚科。
1)含羞草亚科:二回羽状复叶。
花辐射对称;穗状或头状花序;萼片下部多少合生;花瓣镊合状排列,基部常合生;雄蕊多数,稀与花瓣同数,荚果,有的具次生横膈膜。
药用植物:合欢、含羞草。
2)云实亚科:木本藤本,通常为偶数羽状复叶。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汇报人:日期:•药用植物学概述•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药用植物的分类方法与特点目录•常见药用植物的分类与特点•药用植物的采集、加工与储存方法•药用植物学在中药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01药用植物学概述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药用植物的分类、分布、形态、组成、药理作用、栽培和开发利用的学科。
定义药用植物学在人类健康和药物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新药研发、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重要性药用植物学的定义与重要性古代药用植物学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利用植物治疗疾病,如古埃及的纸草文书中记载了多种药用植物。
近代药用植物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用植物学得到了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现代药用植物学现代药用植物学注重利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技术手段,研究药用植物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药用植物学在医药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中药材的鉴别、质量控制和新药研发等。
医药行业药用植物学的知识有助于指导农民和林业工作者合理种植和开发药用植物资源。
农业和林业药用植物学有助于保护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许多药用植物具有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如人参、枸杞等,药用植物学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的功能性食品和营养保健品。
食品和营养保健02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植物分类、鉴定、命名和描述的科学。
定义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植物分类学的定义与目的基于植物形态学、解剖学、生态学、遗传学等多方面的信息,对植物进行分类。
包括形态分类法、细胞分类法、化学分类法、数值分类法等。
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方法原理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有助于确定植物资源的分布、数量和保护价值,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资源保护了解植物的分类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药用植物的分类有助于寻找和开发新的药物资源,为医药研究提供基础支持。
药用植物ppt(分类概述)
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旧个体产生 新个体,以延续种族,这种现象,就叫繁殖。 或:生物孽生后代的现象。
1. 营养繁殖 Vegetative propagation 植物营养体的某一部分和母体分离或不分离,而直接 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2. 无性生殖 Asexual reproduction 植物体产生一种叫孢子(spores)的无性生殖细胞,以 后由孢子直接发育成为新个体。 孢子体 :能产生孢子的植物体。
将每一对相互区别的特征分开排列在一 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 后一字排列。 1.植物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无胚(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含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自养 生活 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寄 生或腐生生活……菌类植物
1、属名 名词、单数、主格 ①.拉丁文的古老名字 Rosa Pinus Quercus ②.希腊文的古老名字 Cycas Celtis ③.该属的重要特征 Trifolium Chrysanthemum Glycyrriza ④.人名——纪念名人 Magnolia 辅音-ia ; 元音及er-a ; a-ea
⑤.地名 Taiwania Fokienia ⑥.地方土语拉丁化 Litchi Ginkgo ⑦.改造属名 Acanthopanax
2、种加词
⑴.形容词 ①.表示特征或纪念名人 性、数、格与属名一致 Rheum palmatum L. Michelia alba DC. ②.人名 单数、主格;性与属名一致 -(i)anus -(i)ana -(i)anum 元音及er+~ 辅音+i~
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1.(6)植物体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 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 生体。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药用植物是指具有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的特定植物。
根据它们的药理活性和功效,药用植物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对药用植物的分类进行概述。
一、按药理活性分类:1.化学性质分类:药用植物根据其所含的化学成分的特点进行分类。
例如,生物碱类药用植物,如罂粟、鸦片;黄酮类药用植物,如甘草、三七;生理活性多酚类药用植物,如葡萄、绿茶。
2.药理作用分类:药用植物根据其对人体的药理作用进行分类。
例如,镇痛类药用植物,如鹿角胶、川乌;抗炎类药用植物,如石竹、三七;解毒类药用植物,如金银花、板蓝根。
3.治疗疾病分类:药用植物根据其适用于治疗的特定疾病进行分类。
例如,心脑血管病类药用植物,如丹参、鳞毛蕨;呼吸系统疾病类药用植物,如苦杏仁、白前;泌尿系统疾病类药用植物,如番泻叶、桑螵蛸。
二、按药用部位分类:1.根部:药用植物的根部通常含有许多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如地黄、党参等。
根部通常用于提取制药原料,制成颗粒、丸剂、浸膏等。
2.茎:包括茎和枝,用于药用的茎和枝部分多含有药用成分,如甘草的茎和枝用于提取甘草酸等。
茎部和枝部通常用于制成药材,如红景天。
3.叶:许多草药中的药材是指叶部分,如绿茶、薄荷等。
叶部通常用于制成剂型为茶剂、片剂等。
4.花:花朵中含有许多有效成分,如金银花中的金银花苷、蒲公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等。
花朵通常用于制成花茶、浸膏等剂型。
5.果实:包括水果、荚果、浆果等,如桑葚、草莓、马蹄等。
果实通常用于提取制成果胶、果汁等剂型。
6.种子:许多植物的种子含有药理活性物质,如黄芪的种子富含黄芪酸等。
种子通常用于提取制成颗粒、丸剂等。
三、按地理分布分类:1.热带药用植物:这些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如木通、鸡血藤等。
热带植物因生长环境特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药用成分也相对较高。
2.温带药用植物:这些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如人参、薰衣草等。
温带植物因环境较为稳定,其药用成分相对稳定,药效较强。
完整版中药植物学分类
双子叶植物木兰科:木本,单叶,花大单生,花被3基数,雄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聚合曹英果.木兰科:辛夷、厚朴、厚朴花、五味子、紫金皮〔南五味子〕毛瓦科:草本,裂叶或复叶,萼、瓣各5,雄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花托上,聚合瘦果或甘美果.毛食科:升麻、黄连、白头翁、牡丹皮、赤芍、威灵仙、川乌、川木通、附子、白芍、猫爪草〔小毛食〕、九节菖蒲、雪上一枝蒿、竹节香附〔乂称两头尖,多被银莲花〕、天葵子罂栗科:草本,常有液汁,萼片2,早落,花瓣4,离生雄蕊多数,侧膜胎座, 朔果孔裂或缝裂.罂栗科:延胡索、罂粟壳、博落回〔号筒梗〕、夏天无〔伏生紫堇〕石竹科:草本,节膨大,单叶对生,无托叶,二歧聚伞花序,双花被5数,特立中央胎座,朔果.石竹科:银柴胡、瞿麦、太子参、王不留行〔麦蓝菜〕蓼科:草本,少灌木,茎节膨大,有膜质托叶鞘,花两性,单花被,常宿存,瘦果藏丁增大花被中.蓼科:大黄、篇蓄、虎杖、何首乌、首乌藤、楝蓼、杠板归、水红花子、拳参〔乂称紫参、草河车〕、草血竭〔乂称血三七、一口血〕、金养麦〔野养麦〕、半蹄〔巴天酸模、尼泊尔酸模〕、十大黄〔盾叶酸模或红丝.酸模〕藜科:草本或灌木,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花小,单花被,干膜质,常宿存, 胞果,胚环形.藜科:地肤子觅科:草本,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花小,单花被,干膜质,宿存,胞果,盖裂.觅科:牛膝、土牛膝〔倒扣草〕、空心莲子草、宵箱子、鸡冠花十字花科:草本,单叶互生,常异形,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具假隔膜.十字花科:大宵叶、板蓝根、莱♦子、莱菠叶、白芥子、草苗子、牌菜、养菜〔地米菜〕、芸羞子〔油菜〕葫芦科:草质藤本,具卷须,叶常掌状分裂,花单性同株,双花被5裂,三体雄蕊或聚药雄蕊,子房下位,瓠果.葫芦科:天花粉、南瓜子、瓜萎〔瓜萎皮、瓜萎子〕、瓜蒂、甜瓜子、葫芦瓢、罗汉果、西瓜皮、丝瓜络、冬瓜皮、冬瓜子、木鳖子锦葵科:草本或灌木,单叶互生,花单生或簇生,具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 室,朔果或分果.锦葵科:荷麻子、木槿子、木槿花、大戟科:植株常具乳汁,单叶互生,花单性,聚伞或杯状花序,具花盘或腺体,朔果3室3裂.大戟科:甘遂、京大戟、巴豆、铁力菜〔海蚌含珠〕、透骨草〔地构叶〕、地锦草、叶下珠、飞扬草、墓麻子、余甘子、千金子〔乂名随续子〕、狼毒蔷薇科:草本或木本,花被5数,雄蕊5倍数,生萼筒或托杯上,核果、梨果、聚合曹美果或瘦果.蔷薇科:郁华仁、木瓜、山楂、南山楂、地榆、仙鹤草、桃仁、苦杏仁、枇相叶、乌梅、覆盗子、金樱子、翻白草〔白头翁〕、委陵菜〔白_______ 头翁〕、蠹莓、仙鹤草、蕤核、樱桃核、碧桃干〔桃未成熟的果实〕、梅花、玫瑰花、月季花、石楠叶〔石南〕、茅莓根豆科:羽状或三出复叶,常具托叶,总状花序,花冠多蝶形,雄蕊二体或别离, 单雌蕊,英果.豆科:葛根、淡豆豉、大豆黄卷、决明子、苦参、山豆根、番泻叶、槐花、槐角、鸡血藤、鸡骨草、苏木、皂英、皂角刺〔皂英〕、合欢皮、合欢花、黄茂、扁豆、扁豆花、甘草、补骨脂、沙苑子、广金钱草、黑大豆、葫芦巴、绿豆衣、绿豆、猪牙皂、皂角、蚕豆、相思子、赤小豆、刀豆〔乂称刀豆子〕、紫荆花、葛花、紫荆皮〔白林皮〕、海桐皮〔刺桐〕、降香〔降香檀〕、鱼藤、红茂〔多序岩黄茂〕、千斤拔、苦豆根〔苦豆子〕杨柳科:木本,单叶互生,花单性异株,荼黄花序,无花被,侧膜胎座,朔果,种子小,具长毛.杨柳科:胡桐脂〔胡杨树〕壳斗科:木本,单叶,花单性同株,无花瓣,荼黄雄花序,雌花生总苞中,子房下位,坚果外被壳斗.葡萄科:藤本,常具与叶对生的卷须,花小,4-5基数,两性,雄蕊与花瓣同数对生,有花盘,浆果.葡萄科:安痈藤〔乂名飞龙接骨、宵龙跌打,毛叶白粉藤〕、白薮芸香科:木本,具油腺点,复叶,无托叶,花4-5基数,花盘明显,中轴胎座, 柑果、核果或朔果.芸香科:黄柏、白鲜皮、吴茱萸、花椒、陈皮、宵皮、枳实、枳壹、佛手、佛手■花、香檄、化橘红〔柚或化州柚外皮〕、九里香、两而针木犀科:木本,叶对生,花被4裂,多有香味,整洁,雄蕊2,子房2室,朔果、核果或翅果.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茉莉花忍冬科:常木本,叶对生,花5基数,子房下位,朔果或浆果.忍冬科:金银花、接骨木、忍冬藤山茶科:常绿木本,单叶互生,叶革质,花两性或单性,整洁, 5基数,雄蕊多数,中轴胎座,朔果或浆果.山茶科:山茶花〔乂称红茶花〕、茶叶伞形科:草本,有异味,裂叶或复叶,叶柄基部膨大,伞形花序,花5数,子房下位,双悬果.伞形科:防风、羌活、白芷、藁本、柴胡、独活、小茴香、川写、前胡、当归、北沙参、蛇床子、阿魏〔新疆阿魏〕、芫荽菜〔香菜〕、芫荽子、南鹤虱〔野胡萝卜〕、明党参茄科:草本或灌木,聚伞花序,花5数,萼宿存,花冠辐射状,钟状,花药孔裂或纵裂,浆果或朔果.茄科:地骨皮、洋金花、枸杞子、白英〔白毛藤〕、龙葵、锦灯笼〔酸浆〕、烟叶、茄根茜草科:草本或木本,单叶对生或轮生,花4-5基数,冠生雄蕊,子房下位,朔果、浆果或核果.茜草科:桁子、白花蛇舌草、茜草、钩藤、巴戟天、虎刺、鸡屎藤、六月雪、水杨梅、金鸡纳皮、胆木〔乌檀〕旋花科:缠绕或匍匐草本,常具乳汁,单叶互生,花5数,萼宿存,花冠漏斗形, 常具花盘,朔果.旋花科:牵牛子、菰丝.子、丁公藤〔何公藤〕玄参科:草本,稀木本,单叶常对生,双花被4-5裂,萼宿存,花冠常二唇裂, 二强雄蕊,朔果.玄参科:地黄、玄参、胡黄连、熟地黄、北刘寄奴唇形科:草本,有异叶,茎四棱,单叶对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不整洁,二强雄蕊,4小坚果.唇形科:紫苏叶、香篱、荆芥、薄荷、夏枯草、黄苓、中香、广蕾香、丹参、益母草、莞蔚子、苏子、断血流〔风轮菜〕、泽兰、连钱草、石见穿紫草科:草本,被硬毛,单叶互生,聚伞花序,花5基数,整洁,花冠喉部具附届物,4小坚果.紫草科:紫草菊科:多草本,头状花序,具总苞,花冠筒状、舌状,聚药雄蕊,子房下位,冠毛宿存,瘦果.菊科:苍耳子、牛莠子、菊花、野菊花、蒲公英、宵蒿、稀签草、佩兰、苍术、茵陈、木香、小蓟、大蓟、艾叶、红花、白平•子〔红花子〕、旋复花〔金沸草〕、紫苑、款冬花、白术、墨旱莲、鹅不食草、佛耳草〔鼠曲草〕、南刘寄奴、千里光、一点红、鹤虱〔天名精〕、白巨胜〔茵苣子〕、漏芦2单子叶植物泽泻科:水生沼生草本,叶基生,花在花序轴上轮生,花被6片,多花被萼片状, 宿存,聚合瘦果.泽泻科:泽泻棕桐科:木本,茎常覆盖不脱落的叶基,叶簇生茎顶,肉穗花序有佛焰苞,花3 基数,浆果或核果,外果皮常多纤维.棕桐科:槟榔、枣槟榔〔幼果〕、棕桐炭、棕糖1子、血竭〔麒麟血竭果实中树脂〕天南星科:常草本,具根状茎或块茎,叶有长柄,肉穗花序有佛焰苞,雄花生丁花序上部,雌花生下部,浆果.天南星科:半序、天南星、禹白附、石菖蒲、水菖蒲、魔芋、海芋〔乂称狼蠹、广狼蠹、野芋头〕、千年健白合科:草本,常具根茎、鳞茎或块根,单叶,花被6片,与雄蕊对生,子房3 室,朔果或浆果.直合科:知母、土茯苓、重楼、芦荟、蔬白〔小根蒜〕、葱白、川贝母、浙贝母、皖贝母、湖北贝母、伊贝母、平贝母、土贝母、白合、麦冬、天冬、山麦冬、玉竹、黄精、葱子、韭菜子、藜芦〔乂称人头发,黑藜芦〕、萱草根、大伸筋〔牛尾菜〕、大蒜莺尾科:草本,具根茎、球茎或鳞茎,叶2列套折,花被片6,雄蕊3,花柱3 裂,子房下位,朔果.莺尾科:射十、马蔺子、马蔺花、西红花石蒜科:草本,具鳞茎或根茎,叶2列基生,伞形花序,花被片6,雄蕊6 ,子房下位3室,朔果.莎草科:草本,茎常三棱,实心,节不明显,叶3列,叶鞘闭合,小穗组成各式花序,小坚果.莎草科:香附禾本科:草本或灌木,秆圆,中空,节明显,叶2列,叶鞘开裂,小穗组成各式花序,颖果.禾本科:芦根、竹叶、淡竹叶、芯苣仁、麦芽、稻芽、谷芽、白茅木艮、茅针花〔白茅花〕、竹茹、竹沥、天话黄、浮刀、麦、糯米、红曲米、玉米须兰科:陆生或腐生草本,花被6,不整洁,有唇瓣,雄蕊与花柱形成合蕊柱,子房下位,朔果.兰科:白及、天麻、石斛、千参、山慈菇—。
药用植物学分类
药用植物学分类根1.桑的根皮【桑白皮】泻肺行水,止咳平喘【桑科】2.何首乌块根入药,生-通便解毒,制-补肝肾,乌须发,强筋骨【蓼科】3.虎杖根茎和根-清热利湿,收敛止血【蓼科】4.乌头,母根【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子根【附子】回阳救逆【毛茛科】5.芍药,栽培种根去栓皮【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野生种根不去栓皮【赤芍】散瘀活血止痛,泻肝火【毛茛科】6.白头翁根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毛茛科】7.中华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根祛风活络,活血止痛【毛茛科】8.菘蓝根【板蓝根】清热解毒【十字花科】9.掌叶覆盆子根-活血消肿10.龙牙草-根芽-去绦虫【蔷薇科蔷薇亚科】11.决明根祛风湿【豆科云实亚科】12.乌拉尔甘草--根及根茎【甘草】调和诸药【豆科蝶形花亚科】13.膜荚黄芪根【黄芪】补气【豆科蝶形花亚科】14.苦参根--清热燥湿【豆科蝶形花亚科】15.野葛根【葛根】解表清热【豆科蝶形花亚科】16.白鲜根皮【白鲜皮】祛风湿,清湿热【芸香科】17.巴豆根治风湿腰腿痛【大戟科】18.大戟根-消肿散结【大戟科】19.乌桕根皮、叶杀虫【大戟科】20.木芙蓉-叶、花、根皮能清热解毒【锦葵科】21.木槿-茎皮和根皮【川槿皮】杀虫止痒止血【锦葵科】22.人参根-补气固脱,生津安神【五加科】23.三七根-活血散瘀【五加科】24.西洋参根-补肺降火,养胃生津【五加科】25.竹节参根-滋补强壮,散瘀止疼,止血,祛痰【五加科】26.细柱五加根皮【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五加科】27.刺五加根、根状茎、茎皮-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五加科】28.华当归根【当归】补血活血【伞形科】29.杭白芷/达乌里白芷-根【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伞形科】30.重齿当归根【独活/川独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伞形科】31.华柴胡根【北柴胡】;狭叶柴胡【南柴胡】解表退热【伞形科】32.防风-根祛风解表,解痉【伞形科】33.粗糙龙胆/条叶龙胆【龙胆】根清热燥湿,泻肝胆火【龙胆科】34.大叶秦艽根【秦艽】祛风除湿,退虚热【龙胆科】35.丹参根活血化瘀,养心安神【唇形科】36.贝加尔黄芩根【黄芩】清热燥湿解毒安胎【唇形科】37.宁夏枸杞根【地骨皮】凉血退虚热【茄科】38.浙玄参根【玄参】滋阴降火,生津【玄参科】39.泡桐根消肿止痛【玄参科】40.茜草根凉血止血,活血祛瘀【茜草科】41.巴戟天根补肾壮阳,强筋骨【茜草科】42.红大戟【红芽大戟】块根逐水通便【茜草科】43.苏铁根祛风【苏铁科】44.麻黄根止汗【麻黄科】45.榕树气生根【桑科】46.党参根补脾益气【桔梗科】47.桔梗根宣肺祛痰【桔梗科】48.沙参根【南沙参】养阴清肺【桔梗科】49.珊瑚菜根【北沙参】功同48【伞形科】50.云木香/川木香根健脾【菊科】51.紫菀根润肺【菊科】52.牛蒡【恶实】根茎叶清热解毒【菊科】53.漏芦根清热解毒【菊科】54.麦冬块根入药养阴生津【百合科】55.天冬块根入药养阴生津【百合科】56.温郁金块根【黑郁金】行气破血【姜科】57.姜黄块根【黄丝郁金】功同56【姜科】58.莪术块根【绿丝郁金】功效同56【姜科】茎1.桑的小枝【桑枝】祛风通络【桑科】2.薜荔的茎【络石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桑科】3.槲蕨【骨碎补】根茎补肾强骨【槲蕨科】4.何首乌茎【夜交藤】安神【蓼科】5.药用厚朴树皮,根皮【厚朴】燥湿健脾,化食消极【木兰科】6.延胡索块茎-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罂粟科】7.合欢树皮【合欢皮】安神活血【豆科含羞草亚科】8.紫荆树皮【紫荆皮】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瘀解毒【豆科云实亚科】9.密花豆老茎【鸡血藤】补血活血【豆科蝶形花亚科】10.黄柏树皮,黄皮树树皮,清热泻火【芸香科】11.通脱木茎髓【通草/大通草】清热利尿,通气下乳【五加科】12.大叶白蜡树树皮【秦皮】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木犀科】13.暴马丁香-树皮和树枝能宣肺化痰止咳【木犀科】14.紫苏茎【苏梗】利气宽胸,解郁安胎【唇形科】15.喙叶钩藤带钩小枝-熄风镇静【茜草科】16.金鸡纳树树皮抗疟【茜草科】17.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的根茎【大黄】泻热通便,小剂量为收敛剂和健胃剂【蓼科】18.华黄连根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毛茛科】19.川芎根状茎-活血行淤,散风止痛【伞形科】20.藁本根茎-祛风除寒,除湿止痛【伞形科】21.地黄根状茎,生地黄清热凉血;熟地黄补血调经【玄参科】22.胡黄连根茎退虚热,燥湿消疳解毒【玄参科】23.金毛狗脊根茎【狗脊】补肝肾【蚌壳蕨科】24.粗茎鳞毛蕨【绵马鳞毛蕨,东北贯众】根茎清热解毒【鳞毛蕨科】25.贯众,同2426.白术根茎补气,安胎【菊科】27.苍术根茎芳香健胃,祛风除湿【菊科】28.茵陈幼苗清热利湿,治黄疸【菊科】29.白茅根状茎【白茅根】凉血止血【禾本科】30.芦苇根状茎【芦根】清热泻火【禾本科】31.淡竹秆的中层刮下后【竹茹】清热化痰【禾本科】32.半夏块茎炮制燥湿化痰【天南星科】33.天南星块茎燥湿化痰【天南星科】34.石菖蒲根茎开窍豁痰【天南星科】35.独角莲块茎【禹白附】祛风痰【天南星科】36.千年健根茎祛风湿【天南星科】37.百合鳞茎养阴润肺【百合科】38.浙贝母鳞茎清热化痰止咳【百合科】39.七叶一枝花根状茎【重楼】清热解毒【百合科】40.知母根茎清热泻火【百合科】41.黄精根茎补气养阴【百合科】42.玉竹根状茎养阴润燥【百合科】43.光叶菝葜根茎【土茯苓】解毒【百合科】44.姜根状茎温中散寒,止呕【姜科】45.姜黄根茎破血行气【姜科】46.莪术根茎行气破血【姜科】47.天麻块茎熄风止痉【兰科】48.金钗石斛茎益胃生津【兰科】49.白及块茎收敛止血【兰科】叶1.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桑科】2.榕树叶【桑科】3.菘蓝叶【大青叶】清热解毒【十字花科】4.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蔷薇科苹果亚科】5.决明叶-外敷解毒【豆科云实亚科】6.狭叶番泻的干燥叶【番泻叶】通便【豆科云实亚科】7.巴豆叶治蛇咬伤【大戟科】8.一叶萩叶、花-活血通络-一叶萩碱【大戟科】9.女贞叶治口腔炎【木犀科】10.紫苏叶【苏叶】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唇形科】11.莨菪叶解痉镇痛【茄科】12.紫花洋地黄/毛花洋地黄叶能兴奋心肌,改善血液循环【玄参科】13.苏铁叶止痛【苏铁科】14.银杏叶扩张血管【银杏科】15.侧柏枝叶收敛止血【柏科】16.红豆杉叶利尿通经【红豆杉科】17.库拉索芦荟叶汁浓缩干燥物【芦荟】通便【百合科】花1.大麻雌花--止咳定喘,解痉止痛【桑科】2.望春玉兰,玉兰-花蕾【辛夷】祛风散寒【木兰科】3.月季,玫瑰-花活血调经【蔷薇科蔷薇亚科】4.合欢花--安神解郁【豆科含羞草亚科】5.槐花--凉血止血【豆科蝶形花亚科】6.木槿花-清热解毒【锦葵科】7.百花曼陀罗的花【洋金花/南洋金花】平喘镇咳,麻醉止痛【茄科】8.红花管状花冠活血通经【菊科】9.菊花花序【亳菊、滁菊、杭菊、贡菊】疏风解热,清肝明目【菊科】10.旋覆花头状花序止咳平喘【菊科】果实1.桑的聚花果【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桑科】2.薜荔的隐花果【鬼馒头】壮阳固精,活血下乳【桑科】3.无花果的隐花果-润肺止咳。
药用植物学分类总结
药用植物学期末考核
题目药用植物分类总结
学院药学院
专业药学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
教务处制表。
年。
月。
日
药用植物学分类总结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于药用植物有了一定了解,通过自己的总结梳理,重新对药用植物进行分类.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够给自己带来新的认识.
由于代表植物的名字太多,拉丁名无法放在表里,因而外加附录放在文末,请查看
4.是否具有托叶?
7.雄蕊的特征:二强?四强?5个?与花瓣同数?
8.雌蕊的特征:子房的位置?心皮数目?心室的情况?。
药用植物的概念与分类
药用植物的概念与分类提纲:1、药用植物的概念与分类;2、药用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3、我国药用植物资源概况;4、药用植物学的研究范围与相关学科;5、药用植物与科学研究,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的关系红豆杉属(Taxus)-Yew红豆杉科(Taxaceae),又名紫杉科。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线形或披针形,直或微弯,螺旋状排列或交互对生,叶柄常扭转,多少排成二列,上面中脉明显或不明显,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气孔带,叶内有树脂道或无。
•该属约11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至热带地区。
中国有4种1变种:西藏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庙宇树。
•1960年,美国NCI与USDA成立了一个合作项目:采集和筛选植物样品以发现可能有药用价值的天然化合物。
•1962年,在USDA任职的植物学家巴克雷(Arthur Barclay)从华盛顿州的某个森林中收集了7千克短叶紫杉(Taxus brevifolia)的枝叶和果实寄回了NCI。
•1964年,粗萃取物在肿瘤细胞测试中显示了中等程度的活性。
当时主管北卡“研究三角学院”(RTI)分馏实验室的化学家华尔(Monroe Wall),将研磨过的紫杉原料中复杂的化学组分一一分离出来,使用生物活性测试为指导从中提取活性物质。
•1966年,他们终于分离出了一个有活性的纯化合物,并确定了其分子式为C47H51NO14,收率很低,只有0.00004%。
•1967年,Wall将这个化合物命名为紫杉醇(taxol)。
因为他们确信其包含一个醇羟基。
•1970年,晶体的X光衍射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Wall与瓦尼(Mansukh Wani)终于完全解析了紫杉醇的结构式。
都属于紫杉烷taxane环状体系。
•1971年,他们在美国化学会杂志JACS上发表初显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相形其它各种taxus杉树中得到的化合物,只有紫杉醇显示了这一独特生物活性。
药用植物的分类
第三节 植物分类学发展概况
1.实验分类学(Experimental Taxonomy) 是 .实验分类学 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种起源、形成和演化的学科。 2.细胞分类学 .细胞分类学(Cytotaxonomy) 是利用染色 体资科探讨分类学问题的学科。 3.化学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Chemotaxonomy) 是利用化 学特征来研究植物各类群间的亲缘关系,探讨 植物界的演化规律,也可说是从分子水平上来 研究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的一门学科。 4.数值分类学 .数值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 是由 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分类学中 的应用而建立起来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第四节 植物分类的单位
中 文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英 文 Kingdon 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Phylum)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门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 -phyta;纲的拉丁名词尾加 ; opsida或 -eae,但藻类为 -phyceae,菌类为 -mycetes;目 或 , , ; 的拉丁名词通常加 -ales;科的拉丁名词尾一般加 -aceae,但 ; , 由于历史上惯用已久,有八个科经国际植物学会决定为保留科名, 由于历史上惯用已久,有八个科经国际植物学会决定为保留科名, 其拉丁词尾为 -ae,这些科是十字花科 Cruciferae、豆科 , 、 Leguminosae、藤黄科 Guttiferae、伞形科 UmbeIIiferae、唇 、 、 、 形科 Labiatae、菊科 Compositae、禾本科 Gramineae、棕 、 、 、 榈科 Palmae。 。 亚科的拉丁词尾为 -oideae。有时科以下除分亚科外,还有 。有时科以下除分亚科外, 和亚族(Sub-tribus)。在属下除亚属外还可有组 族(Tribus)和亚族 和亚族 。 (Sectio)和系 和系(Series)。 (S 和系 。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自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生物类群。 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生物类群。在同一种中 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交配(传粉受精 传粉受精)可以产生 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交配 传粉受精 可以产生 能育的后代。种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能育的后代。种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种以下除亚种(Subspecies)外,还有变种 种以下除亚种 外 还有变种(Varietas),变型 , (forma)的等级。 的等级。 的等级
药用植物学
药用植物学1. 引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成分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围包括植物的分类、鉴定、药用成分、药理作用、药理学和药物开发等方面。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对药物研发和天然药物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 植物类别和分类药用植物根据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植物学分类学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 - 2.1 木本植物:包括树木、灌木等,如银杏、莲花等。
- 2.2 草本植物:包括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如黄芩、三七等。
- 2.3 藤本植物:通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物体上生长,如葛藤、白薇等。
- 2.4 兰科植物:又称兰花科植物,具有独特的花朵结构和芳香气味,如冬虫夏草、川贝等。
3. 药用植物的鉴定和采集药用植物的鉴定是药用植物学的重要环节。
鉴定药用植物需要根据其形态特征、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判断。
同时,采集药用植物时要注意生长环境,选择未受污染的植物,并遵循相应的采集规范。
4. 药用植物中的药用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众多药用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常见的药用成分有: - 4.1 生物碱:包括吗啡、阿托品等,具有镇痛、镇静等作用。
- 4.2 多糖类物质:如枸杞多糖、银耳多糖等,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作用。
- 4.3 黄酮类化合物:如芦荟素、柚皮素等,具有抗炎、抗菌作用。
- 4.4 鞣酸:如丹酚酸等,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5. 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其药用成分对人体产生影响而实现的。
不同的药用植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例如: - 5.1 柴胡:具有清热解郁、利胆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肝胆疾病。
- 5.2 甘草:具有解热镇痛、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5.3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作用,常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6. 药用植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药用植物作为药物研发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开发和生产。
药用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可以通过提取、纯化等技术手段得到,进而研发成药物。
第4章药用植物分类学概述
• 某些单位的拉丁名词尾与上述规定不同, 但因习用已久,国际植物学会决定将其 作为保留名。
8个科的习用科名和规范科名
十字花科 豆科 藤黄科 伞形科 唇形科 菊科 棕榈科 禾本科 Cruciferae Leguminosae Guttiferae Umbellifera labiatae Compositae Palma Gramineae Brassicaceae Fabaceae Hypercaceae Apiaceae Lamiaceae Asteraceae Arecaceae Poaceae
变种 :学名由植物的学名再加上var.、
变种加词和变种命名人共同组成。
变型 :学名由植物的学名再加上f.、变
型加词和变型命名人共同组成。
栽培植物的名称
药用植物在栽培过程上发生很多变异, 形成了不同的品种(curtivar ) 。
《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对栽培植物 制定了相关法规。 栽培植物的品种名称是在种加词之后 加栽培品种加词,首字母大写,外加 单引号,后面不加命名人。
形态分类学:主要是采取比较、分析、归纳的方法。
形态分类学是最重要的植物分类方法,形态鉴定方法是中 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植物解剖与超微结构分类学: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研 究植物的内部及表面结构 。
实验分类学:研究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出现的变化。
其他的分类学包括化学分类学、数值分类学、分子系统学 及运用染色体知识的细胞分类学等,这些都只是辅助手段。
1.木本,花两性或单性(菝葜属Smilax,龙血树属Dracaena)
药用植物分类PPT课件
1
第四章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 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第三节 植物分类研究方法 第四节 植物的分类单位 第五节 植物种的命名 第六节 植物界的分门
2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目的与任务
一、植物分类学概念 植物分类学
是对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 归类、命名,按照分类系统排列起来,并且研究整 个植物界的起源、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和直观性较强的学科。
4、编写植物志 运用植物分类学知识,根据不同需要,对某地
区、国家或某用处等的植物进行调查、标本采集、 鉴定,并按照一定的分类系统编排,成为不同用 途的植物志
5
二、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意义
1 对中草药进行原植物鉴别。 2 识别和区别近似种; 3 科学地描述植物; 4 澄清名实混乱; 5 发掘和扩大中药资源; 6 对中草药研究、生产、临床安全和有效用 药均具重要意义。
二、 显微结构分类方法 植物解剖学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内部构造,
提供植物分类依据。例如芸香科植物的分泌囊的形态结 构、着生位置和分布密度特征在芸香科内各亚科和各属 间的亲缘关系的分析有一定的价值。
超微结构分类学 :指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植物的 细微结构,为植物分类提供证据的方法。其主要研究集 中在孢粉学和各种表皮的微形态学特征。
以上,最好为100个或更多。 3、性状编码—可以是数值性状、二元性状、有序多态性状、
无序多态性状。
14
4、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需要变换数据,按照统一标准,才 能进行相似性系数的运算。 5、进行主成分分析
应用SPSS、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运算结果分析,选 择累计贡献率在75%以上的主成分,以它们为坐标轴,做散 点图,分析研究对象之间关系。
药用植物学分类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连续平行检索表,又称动物学检索表,在处理方法上吸取了不定距检
索表和平行检索表的优点,即将具有相对应的特征的植物排在一起,便于 对照,用起来较方便,同时,把检索表的各项特征均排在书页左边的一直 线上,显得较整齐也节约篇幅,因而现时在植物分类检索表中被广泛采用。
10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例如:
返19回
一、 双子叶植物纲 1. 蓼科 (Polygonaceae):草本,茎节常膨大。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
叶鞘,单被,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 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根茎(大黄),掌叶大黄R .palmatum唐
古特大黄(鸡爪大黄)R .tanguticum上述3种大黄属植物为正品“大 黄”的原植物。
1.(6)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胎……………………………(低等植物) 2.(5)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4)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自养……………………藻类植物 4.(3)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或其他光合色素,营异养生…………………菌类植物 5.(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 6.(1)植物体多有根、茎、叶分化,有胚胎………………………………(高等植物) 7.(8)植物体有茎、叶,而无真根…………………………………………苔藓植物 8.(7)植物体有茎、叶和真根 9.(10)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 10.(9)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 11.(12)胚珠裸露,不为心皮所包被………………………………………裸子植物 12.(11)胚珠被心皮构成的子房包被………………………………………被子植物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药用植物学的定义和任务
药用植物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如中国的中草药、印度的阿输吠陀和欧洲的草药学等。
现代药用植物学的发展与植物化学、药理学、生物技术的不断融合,为新药发现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药用植物学的起源和发展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之一,有各种颜色、大小和形状,有些还有香气。
果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之一,有各种形状和大小,有些还有颜色和口感。
药用植物的形态学
茎
花
果
叶
药用植物的系统学
植物分类系统是根据植物的形态、遗传、生态等特征进行分类的系统,主要有自然分类法和人为分类法。
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物种是指具有相同基因库和地理区域内自然发生的植物种群,不同物种之间有生殖隔离。
地衣植物
苔纲
包括藓类、苔类和发菜等,部分种类具有药用价值。
藓纲
包括金发藓、万年藓和葫芦藓等,部分种类具有药用价值。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包括水龙骨、阴地蕨和水蕨等,部分种类具有药用价值。
水龙骨目
瓶尔小草目
凤尾蕨目
真蕨目
包括瓶尔小草、福建观音座莲和光叶蕨等,部分种类具有药用价值。
包括蜈蚣草、井栏边草和铁角蕨等,部分种类具有药用价值。
包括紫萁、贯众和水龙骨等,部分种类具有药用价值。
红豆杉纲
包括红豆杉、榧树和落叶松等,常作药用。
松柏纲
包括松、云杉和冷杉等,常作药用。
买麻藤纲
包括罗汉松、金钱松和三尖杉等,常作药用。
裸子植物
木兰纲
包括木兰科、毛茛科和蔷薇科等,部分种类具有药用价值。其中,木兰科是药用植物学中研究最早的科之一。
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概述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分子标记
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物种鉴别和亲缘关系分析 ,提高了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因测序
对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有助于深入了解植物的进化 历程和系统发育关系。
分子系统学
基于分子数据的系统学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植 物的分类和进化规律。
系统发育重建的进展
形态学特征
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数据,更准确地重建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
化学分类法是根据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方法能 够反映植物的化学特征,对于药用植物的分类和鉴别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化 学成分可能会因植物生长环境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数值分类法
总结词
基于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植物分类
详细描述
数值分类法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植物的多种形态、化学和生态学特征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通过建立数 学模型进行分类。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植物间的关系,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复杂的计算机技术。
02
CATALOGUE
植物分类系统
恩格勒系统
恩格勒系统是最早的植物分类系 统之一,由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
提出。
它将植物界分为13门,其中被子 植物部分分为2纲(双子叶植物 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并按照形 态、生长和繁殖特征进行分类。
恩格勒系统的特点是简单明了, 易于学习和掌握,但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其中存在一
琐法
总结词
基于植物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形态分类法是根据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长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如花色、果实 类型、叶子形状等。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容易受到环境条件和植物生长阶段 的影响,分类准确性有限。
化学分类法
(药用植物学)第五章 药用分类概述
(亚种、变种、变型 、品种)
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单位,如亚门、 。 亚纲、亚科、亚属和亚种等 如:水稻: 界: 植物界 Regnum Vegetabile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亚纲: 颖花亚纲 Glumiflorae 目: 禾本目 Graminales 科: 禾本科 Gramineae 属: 稻属 Oryza 种: 稻 Oryza sativa
2.自然分类法
依据植物间亲源关系(相似程度、共同点多少)
远近进行植物分门别类的分类方法。如达尔文
(1809-1882)。
在植物学中采用的分类方法。 从低级到高级;从藻类到被子植物。 优点:反映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 亲缘关系越近,相同特征越多。 缺点:复杂,不易掌握。
3.染色体分类法(细胞分类学方法)时 间 Nhomakorabea种
种
亚种
亚种
地理 气候 土壤 条件
变种(Varietas):也是种内的变异类型,在形态 上差异较小,有一定的分布区。 糯稻Oryza sativa var. glutinosa Matsum 变型(Forma):在形态上差异小,没有一定的分 布区,零星分布。如;毛的有无,花色等差别。 品种(Cultivar):不是分类学中的概念,是栽培 学中的一个名词,相当于分类学中的变型。
孢子 植物
蓝 裸 绿 轮 金 甲 褐 红
细
藻 藻 藻 藻 藻 藻 藻 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界数量大
植物界变化多
Slide 5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林
热带雨林
热带干旱荒漠
Slide 6
具体研究内容
识别种类 鉴定与命名 用于名方面资料来分别类 根据亲缘建立系统(树) 研究类群分布与演化(主要科、属、种)
Slide 7
1 植物分类学历史
(1)古希腊如提奥弗拉斯(Theophrastus371— 286B.C)
属、种。
英文 拉丁文
学名字尾形式
界 kingdom regnum
无
门 division diviso(phylum) ---- phyta
纲 class
classis
----opsida
目 order
ordo
----ales
科 family
familia
----aceae
属 genus
genus
无
种 species species
不利方面: 鉴定起来很困难 对知道很少的植物分类不可靠
或不可能 容易随着知识的增加而改变
有利方面: 鉴定起来容易 对知道很少的植物分类能够确
切分类 它是稳定的,不随我们知识的
增加而改变
Slide 18
Slide 19
Slide 20
3 植物的分类单位
分类学的主要等级单位为界、门、纲、目、科、
Slide 9
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分 为草、 谷、菜、果、木5部。草部 又分为山草、 芳草、湿草、专草 、水草等11类。木部 分乔、 灌木 等6类。仍是从实用出发, 但已大 大进一步。在世界上也有影响。
Slide 10
瑞典人林奈( C. Linnaeus 1707-1778)1735年在他的《自然系 统》一书中,根据雄 蕊的数目、特征 以及和雌性的关系,将植物 分成24 纲。虽不是一个自然系统, 但以性器 官来分类是一个首创。 此后,又发表 了《植物属志》,1753年 完成了《 植物种志》,将约7700种植物归入 1105个属,并首次使用了双名法。林 奈对分 类学的卓越贡献被后人称之为 “分类学之父”。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从本草学向分 类学过渡,但还只使用了 植物1-2个 先定的性状,使用了机械的思维方法 。
Slide 11
2 植物分类的方法和系统
人为分类系统(artificial system)
不问植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而就形态上或 习性上某些特点作为分类依据的一种分类方法。
Slide 12
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 system)
Slide 1
药用植物学(下部)
第四章 植物分类的概述
Slide 2
植物分类学的定义
区分植物种类,探索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阐明植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它与植物形态学、植 物解剖学、植物胚胎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地理学 、植物生态学、细胞学、遗传学、古生物学、生物 化学都有密切的关系。
Slide 3
则应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 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和植物生 态学等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 彼此间亲缘关系。
Slide 13
“假花”学派
代表人物为德国的恩格勒(A.Engler)和韦特 斯坦(Wetlstein)。
Slide 14
Engler 1887-1899
(2)英国人John Ray(1628—1705) (3)李时珍(1518—1593) (4)吴其睿(1789—1847) (5)林奈(1707---1778)
Slide 8
法国:A.L.Jussieu 瑞士:A.P.de.Candolle 英国: Bentham and Hooker 德国:A.W.Eochler艾希勒 德国:A.Engler恩格勒 英国:J.Hutchinson哈钦松 苏联:A.Takhtajan塔赫他间 日本:田村道夫 美国:A.Cronquist柯郎奎斯特
Slide 26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
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Monocotyledoneae (Liliopsida)
亚纲 百合亚纲 Liliidae
目 百合目 Liliales
无
Slide 21
Slide 23
分类系统的等级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根据亲缘关系把共同性比 较多的一些种归纳成属(Genus),再把共同性较多的一 些属归纳成科(Familia),如此类推而成目(order)、 纲(C1assis)和门(Divisio)。因此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从上到下的分类等级顺序为门、纲、目、科 、属、种。在各分类等级之下根据需要建立亚级分类等级 ,如亚门(Subdiviso)、亚纲(Subclassis)、亚目( Suboxder)、亚科(Subfamilia)和亚属(Subgeus)。
有利: 把那些遗传结构最相似的植物
归为一类 把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很近
的植物归为一类 包涵了这些植物的大量资料 容易增加成员的新资料 有很高的预见价值
人为分类系统 基础:是其成员的一个或几个
经过挑选的特征。 不利: 不能把那些遗传结构相似的植
物归为一类 不能把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
很近的植物归为一类 包涵了这些植物的有限资料 不能够结合有关成员的新资料 具有或不具有预见价值。
Slide 24
物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 自然分布 的生物类群;同种植物的个体,起源于 共同的祖先,有极近似 的形态特征,个体间能进 行自然交配并产生正常发育的后代。
Slide 25
种以下的分类等级则根据该类群与原种性状的 差异程度分为亚种(Subspecies)、变种 (Varietas)和变型(Forma)。亚种比变种包括 的范围更广泛一些,除了在形态上有显著的区别外 ,而且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的区域性。变种又比 变型在形态上的差异要大一些。
Slide 15
真花学派
主张两性花原始。
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柏施(C. Bessey)和英国的哈 钦森 (J. Hutchinson)。
Slide 16
Hutchinson 1926 Hutchinson 1926
Slide 17
自然分类系统和人为分类系统比较
自然分类系统 基础:是其成员的所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