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教案
巴黎公社教案
![巴黎公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d4260e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1.png)
巴黎公社教案教案标题:巴黎公社教案目标:1. 了解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 分析巴黎公社对法国和全球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教学内容:1. 巴黎公社的起源和历史背景;2. 巴黎公社的组织结构和重要事件,如巴黎公社的建立、巴黎公社的政策和改革,以及巴黎公社的失败和镇压;3. 巴黎公社对法国和全球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巴黎公社的兴趣;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巴黎公社的意义和影响。
知识传授:3. 介绍巴黎公社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包括19世纪末法国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因素;4. 分析巴黎公社的组织结构和重要事件,如选举委员会的成立、社会政策的改革以及与法国政府的冲突;5. 解释巴黎公社的失败和镇压,包括法国政府对巴黎公社的军事干预和后续的处决。
讨论与分析:6. 分组讨论巴黎公社对法国和全球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7.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辩论巴黎公社的正面和负面影响;8. 引导学生思考巴黎公社的历史地位和其对后续社会运动的影响。
总结与评价:9.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总结,概括巴黎公社的重要事件和影响;10. 学生评价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资源:1. 巴黎公社的历史文献和资料;2. 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以展示巴黎公社的相关场景和事件;3. 学生参考书籍或在线资源,以便深入了解巴黎公社。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辩论的表现;2. 学生的个人或小组总结和评价;3. 可以设计一份小测验,以检测学生对巴黎公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研究,了解其他历史事件和社会运动的相关内容;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纪念巴黎公社的地点,以加深对巴黎公社的理解和体验。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巴黎公社角色扮演教案
![巴黎公社角色扮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5f35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d.png)
巴黎公社角色扮演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掌握巴黎公社期间的各方势力及其代表人物;3.培养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和合作意识;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如巴黎公社的成立原因、公社管理的措施和成果、公社的失败和镇压;2.巴黎公社期间的各方势力及其代表人物:如工人代表、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等;3.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模拟巴黎公社期间各方势力的交流争斗。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并了解19世纪末法国社会的一些不平等现象,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矛盾和分歧。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展示,激发学生对巴黎公社的兴趣。
第二步:讲授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0分钟)向学生介绍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成立原因以及期间重要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事件。
通过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况。
第三步:分角色进行角色扮演(3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扮演巴黎公社期间的一个角色,可以有工人代表、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议会派等。
学生可以利用课前的准备时间,查找有关角色的信息,了解代表人物的观点和立场。
每个小组内进行角色内部的交流和讨论,形成一个共识。
然后,各个小组的代表作为代表人物,进行跨小组的讨论和争论。
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调停的作用,确保学生的讨论秩序和学习效果。
第四步:总结巴黎公社的意义和影响(15分钟)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活动,向学生引导思考巴黎公社的意义和影响。
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和评价,提醒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五步:课堂讨论和反思(10分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提问如下问题:1.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2.巴黎公社对法国和国际社会有什么影响?3.在当代社会,巴黎公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和思考?教学延伸活动:1.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角色,深入研究其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并写一篇文章进行阐述和分析。
人教版初中历史巴黎公社章节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历史巴黎公社章节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d4f7d9a58f5f61fb6366606.png)
人教版初中历史巴黎公社章节教案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
第一国际(条件、成立、作用);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思想知识]
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能力训练]
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自己分析得出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全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难点:巴黎公社的性质。
教法建议
教具准备
同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相关联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册书中,我们大家共同学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1848年欧洲革命,那么它们同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一国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讲授新课】
一、第一国际(板书)
1.第一国际产生的条件。
巴黎公社教学设计
![巴黎公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205f32844769eae109ed37.png)
2、如本教室电脑、投影均出现问题,改换另外教室或与同楼层不用多媒体的老师换教室。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知道3月18日起义的原因与成果、知道巴黎公社的性质及成立年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分析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从短时段和中时段来分析和反思这场革命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巴黎公社战士为追求民主自由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巴黎公社民主实践的启示
教学难点:如何反思这场革命的价值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照片图片PPT显示
提问
巴黎公社发生背景分析
文字材料PPT呈现
问题分析
当今对巴黎公社的学者研究分析
数字图书馆截图PPT呈现
四、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高中历史
学段
年级
高一
单元
专题8
教材版本
人民版
课程名称
专题八第二节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较多,内容虽然比较独立,但与本册其它部分的国共运史内容有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也不一定感兴趣。需要通过相关图片、材料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书面练习□制作作品□测验□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在出示材料后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并由学生回答:巴黎公社具备了革命条件吗?怎样看待这场革命?它的价值在哪里?
《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
![《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85173b26fff705cd170a94.png)
《巴黎公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教育性目标: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第一国际成立及其历史作用。
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保卫公社战斗。
②、通过总结“为什么说是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
③、比较“3·18革命与以前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水平。
④、通过提供材料或据课本已有材料让学生分析相对应问题,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问题水平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水平。
2、教养性目标:①、通过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的讲述,使学生理解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挠的。
②、巴黎人民为保卫公社事业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永远鼓舞着全世界的革命人民。
3、情感目标: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与失败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发展途中会遇到各种挫折,但社会主义一定会在曲折中继续前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
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性质。
三、教材处理及使用的基本思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和本课的主要内容精心设计与之的关材料以及有利于突破知识点的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的各种感官和主动参与意识,通过度组讨论,师生交流,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师生民主交流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课堂教学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全程参与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活动过程:导入新课:师放录音《国际歌》,放完后,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对,它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以充满战斗激情的歌词、磅礴的气势、雄伟庄严的旋律和强有力的召唤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世界、世界的战歌——《国际歌》。
这首歌,诞生在无产阶段与资产阶级实行生死搏斗的枪炮声中,诞生在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的第二天。
《巴黎公社》教学设计.
![《巴黎公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a4e2d565ce05087732133a.png)
《巴黎公社》教学设计设计教师:大镇中学骆惠芬【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记住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了解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和对巴黎公社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巴黎公社历史意义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和评价能力;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特别是公社成员为捍卫公社而英勇战斗和献身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史实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通过《国际歌》的教学,认识《国际歌》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巴黎公社历史背景和公社性质。
难点:巴黎公社性质和失败原因。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具】巴黎公社相关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纪念巴黎公社120周年邮票”背景下播放《国际歌》),老师问:同学们,刚才这首悲壮、激昂的乐曲叫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过渡)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背境下创作出来的?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首著名乐曲诞生的深刻历史背景。
二、学习新课(教师引导过渡)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一)巴黎公社的建立(课件显示)1、巴黎人民起义的历史背景(课件显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3页大字)①普法战争法军惨败(课件出示)(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述)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统一德意志发动了王朝战争。
当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竭力阻挠德意志的统一。
初中历史《巴黎公社 》教案
![初中历史《巴黎公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d18bc5a8102d276a22fce.png)
初中历史《巴黎公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五月流血周”的基本过程。
掌握巴黎公社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巴黎公社的意义,提高历史问题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公社成员团结一致的斗志,体会巴黎公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巴黎公社的背景与过程。
【难点】巴黎公社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音频导入法。
教师在PPT上播放《国际歌》,并提出问题:这首歌的创作的背景是什么?带着问题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背景教师在PPT上展示以下史料,要求学生根据课本结合史料,思考:巴黎公社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成立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采取卑躬屈膝政策,对内秘密调集军队,准备武力镇压国民自卫军。
(二)过程教师在PPT上播放巴黎公社过程的纪录片。
纪录片播放完之后,教师出示有关巴黎公社过程的表格。
学生根据纪录片及课本内容填充答案,教师总结,出示答案: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巴黎公社最后为什么以失败告终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巴黎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未能发动广大农民;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法国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经济基础不具备。
(三)影响教师在PPT上出示史料,给学生8分钟时间,请学生根据史料并结合课本,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巴黎公社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后,师生总结: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学唱《国际歌》,感受巴黎公社的大无畏精神。
四、板书设计。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九上《第19课 巴黎公社》word教案 (1)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九上《第19课 巴黎公社》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fae45015bd64783e09122b87.png)
巴黎公社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分析,中招考点,学情分析本课也学生在新课学习时注意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讲述“五月流血周”的故事。
四、教学过程、学生能说____________8:方法:大字部分慢同学们,这首《国际歌》在世界上传唱了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多年里,它激励着世界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受压迫的人起来反抗,这首歌是著名的法国工人运动领导者之一欧仁·鲍狄埃为纪念国际工人运动而作的,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9课巴黎公社(出示题目)教师总结: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革命精神和丰功伟绩却永存人间。
有一首响彻全球的无产阶级战歌就是公社英雄鲍狄埃在公社失败后写成的。
这首歌是什么?巴黎公社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作词;工人作曲家盖特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传唱开来《国际歌》;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五、限时训练:1. 1870年法国同哪个国家发生了战争()A. 英国B. 普鲁士C. 西班牙D. 意大利2.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要为真理而斗争!”这个歌曲的词作者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欧仁·鲍狄埃D. 玻利瓦尔3. 一百多年来,全世界不同肤色的劳动者有各自的语言、激越的旋律,唱着同一首歌。
这首为了宣扬巴黎公社精神、鼓舞无产阶级斗志而创作的歌曲是()A.《义勇军进行曲》B.《英雄交响曲》C.《国际歌》D.《命运交响曲》4.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在()A. 俄国B. 中国C. 法国D. 匈牙利5. 法国巴黎的贝尔—拉雪兹公墓有一堵公社社员墙,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去瞻仰过它。
你认为与“公社社员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巴黎公社6. 革命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牺牲,1871年5月下旬,巴黎公社的战士同攻入巴黎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成千上万的战士英勇牺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A. 攻占巴士底狱B. 光荣革命C. 五月流血周D. 法国大革命7、材料一: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高二历史《巴黎公社》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巴黎公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85fa8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5.png)
作业要求:
1.字迹工整,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请在作业中体现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提交作业时,请附上课堂笔记,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的教授: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采用故事化教学,讲述巴黎公社的成立过程,使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生动性。
-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解读巴黎公社的性质、政策及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地位。
2.针对难点的突破: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法国19世纪末发生的一场重要的社会变革吗?”引导学生回顾法国大革命等历史事件。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法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巴黎公社。让我们共同探讨这场革命背后的故事。”
(二)讲授新知
1.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介绍法国第二帝国的崩溃、普法战争、九月危机等事件,为学生理解巴黎公社的爆发奠定基础。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巴黎公社,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5.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2.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3.感受巴黎公社革命者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培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5.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拓展视野,提高历史素养。
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分册《第13课巴黎公社》教案及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分册《第13课巴黎公社》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bde632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3.png)
华师大版高二历史第四分册《第13课巴黎公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巴黎公社的概念、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2.掌握巴黎公社的基本特点、组织形式和政策措施。
3.理解巴黎公社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历史和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1.巴黎公社的组织形式和政策措施。
2.巴黎公社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1. 巴黎公社的概念、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1.巴黎公社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巴黎公社的原因和影响。
2. 巴黎公社的基本特点、组织形式和政策措施1.巴黎公社的基本特点。
2.巴黎公社的组织形式和政策措施。
3. 巴黎公社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1.巴黎公社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2.巴黎公社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课前通过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和名家观点了解教学内容。
3.课时安排:先是教师对巴黎公社进行系统的讲解,然后是小组讨论和汇报,最后作文总结。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老师说:“这里的器具指的是思维能力、思考方式和智慧,有学生认为这口号是否正确。
” 由于时间有限,这里只有三个学生发言机会。
老师告诉学生,如果多关注历史,那么可以更多地掌握历史尤其在科学发展方面的精髓,每天多阅读,对我们今天的发展会更有益处。
第二步:任务导引小组讨论:将巴黎公社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分成三部分,每个小组成员展开讨论,作出总结并交给教师。
第三步:听讲巴黎公社的概念、组织形式、政策措施和影响。
第四步:小组汇报和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汇报各自的讨论结果,然后由全班评价讨论组的表现。
第五步:作文总结学生撰写作文,总结学习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今天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巴黎公社。
六、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引入、讨论、听讲、小组汇报和作文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巴黎公社的概念、历史背景、基本特点、组织形式、政策措施和影响,培养学生成为有历史意识和批判思维的人。
初中历史优质课《巴黎公社》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历史优质课《巴黎公社》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f348ce408a1284ac9504303.png)
初中历史优质课《巴黎公社》教学设计及反思《巴黎公社》教学设计1、教师播放《国际歌》,以歌曲引入本板块的学习。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下听完这首歌之后的感受呢?你认为这首歌的风格是怎么的?学生回答:这首歌让人听后心澎湃,十分激动,歌曲的是悲壮的;第一部分是深沉不屈的;第二部分庄严雄浑,从中感受到光明与希望;最后一部分雄壮而嘹亮。
教师总结:同学们对音乐的感受相当准确。
这首歌就是著名的《国际歌》,在革命年代广为传唱。
其实它的创作与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巴黎公社有密切的关系。
2、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勾画总结巴黎公社成立的历史背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普鲁士入侵法国。
围困巴黎。
巴黎人民自发保卫首都,资产阶级政府却屈膝投降,镇压人民武装。
再加上法国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不满情绪持续增长,因此巴黎人民起义,资产阶级政府逃往凡尔赛,巴黎人民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巴黎公社成立时的场面,并结合图片讲解。
附图片一,图片二,都是巴黎公社成立时的。
教师讲解: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如建立自己的军队和司法、行政机构,制定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
但是资产阶级不甘心失败,勾结普鲁士军队进行了疯狂的反扑,于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五月流血周”。
从5月21日到28日,巴黎公社成员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有成千上万的公社成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28日公社所有的阵地被全部占领,战斗结束。
被俘的公社战士被押至拉雪兹公墓,在东北角一堵墙前被枪杀。
这堵墙就是举世闻名的“公社社员墙”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五月流血周”和“公社社员墙”的图片,提示学生从中感受公社社员大无畏牺牲精神。
教师讲解:也是因为受到公社社员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感动,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后来比尔狄盖特谱曲,于是就有了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国际歌》,它气势磅礴,旋律激昂,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
《巴黎公社》教案
![《巴黎公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cf27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1.png)
《巴黎公社》教案巴黎公社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普法战争爆发时间和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了解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和对巴黎公社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巴黎公社历史意义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教学,特别是公社成员为捍卫公社而英勇战斗和献身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
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史实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通过学习巴黎公社,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通过《国际歌》的教学,认识《国际歌》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巴黎公社历史背景和公社性质。
二、难点巴黎公社性质和失败原因。
教具准备:图片,〈国际歌〉乐带课时:1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课前请全体同学齐唱《国际歌》,感受乐曲的悲壮和昂扬精神,接着提问:《国际歌》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下写出来的?从而开始新课。
一、巴黎公社的建立1.读书,思考: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背景。
提问,明确: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先后建止的国防政府和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实行对外卖国、对内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巴黎公社是在祖国处于危难关头,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时情况下发动革命的。
教师补充:1)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军在色当惨败,愤怒的巴黎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推翻帝国统治,资产阶级组成了国防政府。
马克思在评论色当惨败时写到:“1870年法国的灾祸在近代世界史中是无与伦比的事。
它表明:官方的法国、路易·波拿巴的法国、统治阶级及其寄生虫的法国是一具腐烂的尸体。
创新历史教案模板初中生
![创新历史教案模板初中生](https://img.taocdn.com/s3/m/d6ed8ef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5.png)
创新历史教案模板初中生年级:初中主题:巴黎公社教学目标:1.了解巴黎公社的背景、起因和发展过程。
2.分析巴黎公社的意义及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巴黎公社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
2.巴黎公社的意义及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巴黎公社的社会主义理念。
2.分辨巴黎公社和其他历史事件的不同之处。
教学内容:1.巴黎公社的背景及起因。
2.巴黎公社的组成和纲领。
3.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及失败原因。
4.巴黎公社的意义及影响。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小组合作探讨,展示成果。
3.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展示巴黎公社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心。
2.回顾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社会状况。
二、学习巴黎公社的背景及起因(15分钟)1.讲解巴黎公社的形成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它的起因。
2.分组讨论,整理出巴黎公社的组成和纲领。
三、探究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及失败原因(20分钟)1.讲解巴黎公社的发展过程,分析它的失败原因。
2.小组探讨,归纳出导致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因素。
四、分析巴黎公社的意义及影响(15分钟)1.讲解巴黎公社的意义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它对后世的启示。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和看法,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巴黎公社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2.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展学生对巴黎公社的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
同时,在课堂互动环节需要更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高中历史 4.13《巴黎公社》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高中历史 4.13《巴黎公社》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0c7c5201f69e314332942a.png)
第四单元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第13课巴黎公社教案“三月十八日革命”国危机,发动了对普鲁士的战争。
1870年9月,普、法决战于色当,法军战败,拿破仑三世投降。
法军败降的消息传来,巴黎爆发了以工人为主的革命运动,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法国2/3的国土,并保卫巴黎。
巴黎围城时期,食物短缺,物价飞涨。
资产阶级组成的第三共和国临时政府,号称“国防政府”,但军事上却接连失利,外交上谋求与普鲁士媾和。
1871年初,法国被迫签订了屈辱的对德议和条约。
自己的命运。
他们依靠自己组建的武装力量——国民自卫军,同临时政府形成军事和政治对抗。
年3月18日凌晨,临时政府派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防守要塞,引发工人起义。
当晚,起义者占领巴黎市政厅以及其它政府机关。
临时政府逃往凡尔赛。
巴黎公社的原则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临时掌握政权,后来,巴黎工人又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军事上:废除常备军,代之以国民自卫军;政治上:公社委员会由人民普选产生,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及所有公职人员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经济上:将逃往工厂主的企业交工人协作社管理,以迅速恢复生产;实行免费劳动介绍、禁止克扣工资、男女同工同酬等社会立法,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文化上:推行免费教育和世俗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对外关系上: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沙文主义(chauvinism)原指极端的、不合理的、过分的爱国主义,有时也会演化成富有侵略性的民族主义。
沙文主义者一般都是过于对自己所在的国家、团体、民族、组织感到过分的骄傲,因此看不起其他的国家、民族和团体,是一种有极偏见的情绪。
民族压迫和侵略战争等等。
巴黎公社的一系列措施表明,它是一个力图“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的无产阶级行政的正确。
能容忍,从1871年4月开始,集中军事力量围剿公社。
巴黎公社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最后被残酷镇压下去。
提升到原则高度:①无产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②而是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自己的新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教学设计】《巴黎公社》(川教)
![【教学设计】《巴黎公社》(川教)](https://img.taocdn.com/s3/m/ff135dec8bd63186bdebbc05.png)
《巴黎公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掌握普法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了解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培养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的方法,掌握普法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教学,特别是公社成员为捍卫公社而英勇战斗和献身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彻底革命的精神。
【教学重点】巴黎公社历史背景和公社性质。
【教学难点】巴黎公社性质和失败原因。
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导入新课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在《马赛曲》的乐曲声和“公社万岁”的欢呼中,迎来了巴黎公社的诞生。
但公社很快便遭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血腥镇压。
公社战士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拉雪兹公墓的“公社社员墙”上,洒下了他们殷红的鲜血。
巴黎公社,虽然悲壮地失败了,但它却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新课讲授一.巴黎公社的建立1. 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实现了德意志各邦的统一。
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
俾斯麦为统一德意志,称霸欧洲,向法国开刀。
1870年7月19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9月2日,普军在色当一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拿破仑三世及元帅、将军、官兵共10.4万人。
普法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2.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
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宣布成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黎公社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普法战争爆发时间和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了解3月18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和对巴黎公社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巴黎公社历史意义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教学,特别是公社成员为捍卫公社而英勇战斗和献身的革命精神,对学生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
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史实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通过学习巴黎公社,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通过《国际歌》的教学,认识《国际歌》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巴黎公社历史背景和公社性质。
二、难点
巴黎公社性质和失败原因。
教具准备:图片,〈国际歌〉乐带
课时:1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课前请全体同学齐唱《国际歌》,感受乐曲的悲壮和昂扬精神,接着提问:《国际歌》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下写出来的?从而开始新课。
一、巴黎公社的建立
1.读书,思考: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背景。
提问,明确: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先后建止的国防政府和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实行对外卖国、对内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巴黎公社是在祖国处于危难关头,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时情况下发动革命的。
教师补充:1)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军在色当惨败,愤怒的巴黎工人和士兵发动起义,推翻帝国统治,资产阶级组成了国防政府。
马克思在评论色当惨败时写到:“1870年法国的灾祸在近代世界史中是无与伦比的事。
它表明:官方的法国、路易·波拿巴的法国、统治阶级及其寄生虫的法国是一具腐烂的尸体。
”
2)资产阶级掌权的国防政府,实际上是卖国政府,它对外投降卖国,对内企图消灭人民武装力量。
而普鲁士并不以色当的投降为满足,继续大举进攻法国,9月19日,普军包围了
巴黎。
1871年1月28日,法国卖国政府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祖国处于危难关头,于是爆发了
3月18日革命。
3.请学生概述巴黎公社成立情况
明确:教材讲述了公社的成立。
3月18日革命取得胜利, 3月28日,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4.思考,理解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明确:巴黎公社是第一次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创造的新的政权形式,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公社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了相当于政府各部的十个委员会。
公社采取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公社委员会和主要工作人员都由普选产生,向选民负责,不称职的可以随时撤换;二是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公社人员每年工资不得超过六千法郎,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同时适当提高低工资。
列宁认为这两项措施是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的质的转变,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桥梁。
二、五月流血周
1.学生读书,复述巴黎公社失败的经过
明确:公社成立后由于没有乘胜进军凡尔赛,使反动政府有了喘息机会,反动政府纠集反动武装疯狂反扑,进攻巴黎,制造了血腥的“五月流血周”。
5月21日,梯也尔军队在巴黎城内奸细的策应下,从圣克鲁门进入市区,与巴黎公社社员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公社社员英勇奋战,表现了顽强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5月21至28日,巴黎公社战士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后,终因寡不敌众,5月28日,最后一批公社战士牺牲在贝尔一拉雪兹公墓的一堵
墙下,巴黎公社在反动军队的血腥镇压下失败了。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
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
2.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明确: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这一尝试的具体表现。
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巴黎工人却以高昂的热情和革命首创精神,对旧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造,公社的经验和教训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宝贵财富。
公社的革命精神鼓舞着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继续进行不断的奋斗。
三、《国际歌》的诞生
1.结合全课,讲述巴黎公社的英勇事迹。
可参见上二第1点
2.学生复述国际歌产生的经过:
提问,明确:公社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巴黎,巴黎变成了凡尔赛反动军队屠杀革命者的大屠场。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战士气壮山河的英勇事迹,可歌可泣的战斗场面永远激励着巴黎人民。
公社社员、诗人欧仁·鲍狄埃在震撼世界的“五月流血周”中,同敌人英勇作战,巴黎公社失败后,他隐藏在一个朋友家里,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满怀悲痛地创作了振奋人心的诗篇《国际歌》歌词,表达了无产阶级永不屈服,一定要最后消灭世界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气壮山河的誓言。
1888年6月16日,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将歌词谱上雄浑悲壮的乐曲,号召全世界受苦的人起来为真理而斗争,无产阶级要胜利全靠自己。
3.〈国际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明确:不久,这首歌在一次工人集会上演出,受到热烈欢迎。
1889年,国际社会主义工人党代表大会即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法国代表团入场时就唱着《国际歌》。
《国际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
《国际歌》的旋律和歌词受到世界各地工人的喜爱,1917年十
月革命中,进攻冬宫的工人士兵就唱着《国际跚夺取了冬宫。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歌〉一直是苏联的国歌。
《国际歌》的中文歌词最早出现于1920年,是由郑振铎翻译的。
《国际歌》是伟大的巴黎公社的产物,是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艺术总结,是巴黎公社思想传播的艺术形式。
总结:学生高唱〈国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