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读出文章韵味;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能力: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类文章。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明事——析景——悟情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资料
一、情境导入:播送歌曲《但愿人长久》,介绍苏轼,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的确,对于苏轼来说,黄州是他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灵,但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让他在人生的低谷完成了豁达人生观的塑造,从而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
二、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解衣(jiě) 藻荇(xìng) 遂至(suì) 未寝(qǐn)
2.听老师范读课文,用“/”划出课文的朗读停顿。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初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和文学常识
1.多形式朗读
2.分类积累文言词
(1)一词多义
①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
②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欣赏)
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同,和)
相与步于中庭(副词,和……一起,一块,共同)
(2)古今异义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②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今义:庭子中间)
3.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小组合作翻译文言文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五、精读课文品悟技巧情感
1、“明事”:
问: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你能围绕六要素提出怎样的问题?
同学提问题,思考,明确: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与张怀民。事件:夜游承天寺。
起因:月色如户,欣然起行。经过: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寥寥数语,记叙的六要素聚集了。如何不显枯燥?要在凝练之余,味道十足。
下面,请大家通过填写的形式,来揣摩我的心理活动,体察作者言简意丰、曲折为文的风格。
欣然
..(急切访友之
.....(有点遗憾)———遂寻
..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
情)———亦.未寝(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相与步
...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这就是苏轼的行文风格:以极少的文字,包含极多的内容。才47字,不仅记叙得眉目清秀,而且是跌宕起伏,字字翻江倒海,句句韵味无穷。
朗读指导: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2、“析景”:
问: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夜游所见,乃是全篇之精华所在。品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请同学们把“如”和“盖”去掉读一遍。
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
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
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朗读指导:读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无一月字,却句句写月。把一用俗了的比喻句“月色如水”,化腐朽为神奇。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
3、“悟情”:
问:王国维说,“凡景语,皆情语。”苏轼用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透过这张照片,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闲人”最能体现。
“闲人“什么意思?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下面注释:闲情逸致的人!如果仅仅如此说,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本文写作背景的资料。
讨论明确:一声“闲人”,几多“内涵”: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悠闲赏月的欣喜、自我排遣的达观。
学生思索、笔记、形成认识。
短暂的沉默,是想让大家在这里停留得更久一些,思考得更深一些。
苏轼就是苏轼,面对命运的重创,短短84个字里,没有悲伤,没有抱怨,没有一蹶不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何其洒脱!
朗读指导:读出一些复杂的情愫。
4、综合演绎:
看视频,分小组为它拟写配音词,检验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期读懂读透。多美呀,通过你们的演绎,九百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
六、积累背诵文言文
播放多媒体画面,按画面提示进行试背,再个别背,准备下堂课默写
七、巩固练习夯实基础
1、古诗词中的月亮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⑤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⑦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2.解释加粗的词。
(1)念无与乐者()(2)相与步于中庭()
(3)相与步于中庭()(4)盖竹柏影也()
(5)寻张怀民()(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默写课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翻译之。
4.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本文选自《________》。
5.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