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
村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篇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扎实开展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商南党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我公司过风楼镇千家坪村村情进行了实际调研。
为了掌握村里在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道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我采取与村干部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农户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千家坪村基本情况1、基本情况千家坪村辖14个村民小组、303户、1186人,全村耕地面积986亩。
地处丹江以南耀岭河上游,立地条件差,属典型高寒偏远贫困村。
千家坪村贫困户共104户,365人,____年脱贫20户84人,目前,还有84户281人未实现脱贫。
2.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全村以种植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豆类、小麦、玉米等作物,种香菇,饲养牛、羊、生猪、家禽等。
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该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全村都通有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0%以上,医疗卫生室1所。
____年底,千家坪村种植业和种香菇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54%;养殖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9.4%;二三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26.5%。
从产业比重看,千家坪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植业。
而外出务工人员及从事二、三产业者,养殖业者偏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贫困面较大。
种植业:千家坪村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为主,年均种植玉米、小麦621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3%。
另种植少量豆类、蔬菜约213亩。
草畜产业:目前,全村共有牛存栏56头;羊存栏32只;猪存栏113头。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村全部通电;由于该村自然条件所限,群众用水均建有饮水池,接通自来水;通讯设备基本普及;村村响工程覆盖全村;有房301户,1160人。
4、公共服务设施党员活动室建起多年,由于没有资金,至今村部院落还没有平整和硬化,没有厕所和室内楼梯设计不合理。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
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3篇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xx县xx 乡xx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xx村是××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XX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
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xx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
XX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二、调研过程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
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xx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xx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
第二阶段,甄别确认。
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
最后确定,xx村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XX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33户124人。
第三阶段,制订措施。
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及责任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
第四阶段,集中交办。
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三、致贫原因分析(一)因病致贫。
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
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2023年扶贫调研报告
2023年扶贫调研报告2023年扶贫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一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积极推进扶贫工作。
2023年,本着调研扶贫工作中的要求,我国开展了一次广泛的扶贫调查,以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速推进扶贫工作。
一、经济扶贫在经济扶贫方面,我国在政策的推动下,通过设立扶贫基金、扶贫贷款、百万贫困户免费创业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
但是,目前扶贫贷款的利率仍然较高,对贫困户来说仍有一定的压力。
同时,扶贫贷款的发放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倾斜现象。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在贷款利率、贷款发放等方面加以改进,更好地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难题。
二、教育扶贫教育是减贫的重要手段。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有助于提高贫困人群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帮助贫困群众脱离贫困。
我国在教育扶贫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免费义务教育、助学贷款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和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实现了每个孩子都能上学。
但是,在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方面,仍有一定不足。
教育资源存在地区不平衡的问题,有些偏远地区的教育条件比较差。
为此,应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优化教育的布局,加快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三、医疗扶贫医疗是穷人的救命草,因此加大医疗扶贫力度是必要的。
我国已经向国家级贫困县和重点县等地区投入一定的医疗扶贫资金,提高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开展健康扶贫、大病医疗救助等工作。
但是,在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
由于医疗资源比较匮乏,爱心医疗队的支援是必要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培训和医疗人才的引进,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四、文化扶贫文化扶贫可以提升贫困地区的文化素养,增强自身的文化影响力,推动经济发展等工作。
我国在文化扶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一批文化扶贫项目,推广了传统手艺,开展了书法、绘画、音乐等形式的文化课程,文化扶贫的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中。
目前,美丽乡村和文化旅游等热门项目逐渐崛起,这为文化扶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农村庭院经济助力脱贫群众增收问题调研报告
农村庭院经济助力脱贫群众增收问题调研报告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正在走进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新时代,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本世纪初已经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脱贫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需要持续增加,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乡村振兴为引领,以农村庭院为载体,以脱贫群众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发展庭院种养业、发展庭院手工业、发展庭院休闲旅游业、发展庭院服务业等模式,将脱贫群众家庭房前屋后资源有效开发出来,让农村院落经济成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庭院经济的基本情况农村庭院经济自古以来就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回想中国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历史,利用好农村庭院资源给农户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盈利不菲。
当代对农村庭院经济最早研究是改革开放前后,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建设时期农村庭院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和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将迎来空前绝后发展阶段。
农村庭院凭借自身特点及优势逐渐会成为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增收的重要经济模式。
农村庭院经济主要特点是以小博大,在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中,农村庭院经济生产经营项目繁多且各具特色,投资成本偏低但效益回报率较快,全国大部分脱贫群众家庭中都具备发展庭院经济的自然资源条件,脱贫群众利用好闲散劳动时间合理规划布局就可以增收增产。
农村庭院经济的优点在于促进合理开发当地农业特色资源,继承和发展传统技艺,形成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基地和社会服务活动的特殊群体,作为充分发挥脱贫地区半劳力和弱劳力及剩余劳力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脱贫群众生产技术,不断积累幸福家园经营经验,更是坚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优势互补。
二、农村庭院经济有助于脱贫群众的收入影响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反映了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群众持续增收,让百姓充分享受衣食富足的小康生活,让群众持续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逐步实现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共同富裕,通过对贫困群众收入提高产生影响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行分析对比农村庭院经济发现,脱贫群众在农村庭院发展农林牧渔相互融合形成循环现代农业,开启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效率,形成立体产业规模化,树立绿色产品形象化,促进脱贫群众增收。
论农村脱贫致富情况之调研
论农村脱贫致富情况之调研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农村脱贫致富工作日渐紧迫。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脱贫致富情况,本文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一、农村脱贫致富政策的实施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政府在推动农村脱贫致富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措施,例如:实施精准扶贫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产业、发放农村生态补偿、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等。
我们走访了一些农村,发现政策的实施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例如,在田间地头,一些农民向我们展示了自己发展业务的成果,如草莓种植、果树种植等,这些成果都是政策实施的结果。
二、农村产业发展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近几年,农村产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些富裕的村庄,发展了特色农产品,如洛阳市嵩县的桥北葡萄、信阳市息县的绿壳鸡蛋等,成为了当地的致富之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而在一些贫困地区,政府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养殖业、植被种植等产业,提高产出。
在一些山区,政府通过实施拆迁政策,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
这些都成为了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
三、农村教育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在调研中,我们谈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
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许多村庄建起了崭新的教学楼,教师质量得到了提升,甚至有些农村的小学都引进了英语和计算机等科目,让孩子们的教育质量走出了贫困地区。
农村医疗方面,政府也注重提升了医疗条件。
一些小医院和社康中心建起来,农民好不容易有了更加方便和快速的医疗服务。
在一些边远地区,农村设立一对一(医生、村)定向服务,也使得偏远的山区农民能够自如地获取医疗资源。
四、农村环境问题和生态建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传统农耕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政府实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各种政策,以解决环境威胁问题。
随着推进蓝天、碧水、净土计划,许多农村的煤炭、油烟、垃圾等各类污染物终于得以治理。
而在一些山区,政府也采取了丰富的生态补偿政策,保障了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经济的生存。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1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包抓帮扶的XX镇崔黄村和郭庄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崔黄村位于XX镇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590户2231人。
耕地面积2880亩,以葡萄种植和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郭庄村位于XX镇中西部,辖6村个村民小组,现有341户1371人。
耕地面积3078亩,其中978亩承包给当地企业种植葡萄,剩余2100亩以小麦、红薯、杂果种植为主导产业。
二、调研前期情况按照“大走访、大排查、大清洗”活动的安排,我局共派驻两个工作队分别对崔黄村和郭庄村进行地毯式排查走访。
目前,崔黄村共590户,走访492户,剩余98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113户。
郭庄村共341户,走访341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30户。
三、致贫原因初步分析(一)因学因灾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一是教育成本过大。
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
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近万元,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
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
一旦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
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
一遇到家庭中有大病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
四是遗传病导致贫困是顽疾。
在调研中发现,郭庄村一户因智障遗传导致该户5口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无劳动能力。
(二)基本种植业产值不高,收入水平低。
多数群众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这些种植业投入多、产出少,附加值不高,费力不挣钱。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2)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doc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2)_调研报告二、存在的问题我县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但是,对照同类先进地区,特别是与仙洪试验区、夷陵区、兴山县等先进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主要表现为“四缺”:㈠缺资金。
农民脱贫奔小康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民生问题,即建房、饮水、修路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很大的投入。
但农民在短期内全部解决这些资金尚不现实,而且各类政策性补贴、扶持也显得杯水车薪,成为制约农民脱贫奔小康的首要因素。
如当前我县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推掉土坯房,建新楼房,以每栋楼房12—15万元计算,一个劳力至少需要积累XX年以上才能实现这一愿望,但是依现行的扶持政策,最高也就是五、六千元。
而且,农村信用社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利息高,致使农民人居环境长期难以根本改善。
同时,需要集体负责建设的道路、桥梁、水库、渠道等基础设施,也因缺少资金、扶持偏少而进展较慢;农村丰富的资源,优势产业也因缺少资金投入难以快速开发,制约了全县农村脱贫奔小康的进程。
㈡缺技术。
目前,我县农村缺技术问题十分突出,农民劳动强度大,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活依然是“苦、脏、累”的代名词。
在种植业上,目前仍停留在牛耕人种的古老水平上,仅在收割脱粒方面基本实现小型机械化作业;而且,测土配方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除草等技术利用率很低。
在养殖业上,养猪、养牛、养羊、养鸡这四个传统产业无论是在繁育上,还是饲养管理上,都还停留在初级水平,饲养效益很低,养殖风险较高,经济效益一般。
在茶叶、蔬菜、烟叶、袋料香菇等产业上,虽然在生产上技术较高,但受加工技术制约,加工增值不多,产业链条过短,粘合相关产业不够。
同时,由于技术匮乏,农副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都呈现规模不大、效益不高的状况。
㈢缺品牌。
当前,经济发展早已步入了买方市场,一个地方的品牌往往决定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决定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而品牌的确立,需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用优质产品“打出”。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实施精准扶贫措施是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顺利推动农村脱贫攻坚战略。
以下是三篇有关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1为进一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纵深开展,不断做好贴近群众,体察民意,全面提升工作实效和为民服务水平。
我局自20xx 年驻马良镇鹫峰村和扁洞河村开展挂点扶贫工作以来,党员干部多次深入到马良镇扁洞河村、鹫峰村开展工作。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两个村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查找问题,寻求对策,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蹲点村基本情况介绍扁洞河村共有125户,445人,其中男性273名,女性172名,劳动力223名,党员17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8名,年轻党员9名。
拥有耕地面积801亩,林地面积7882亩。
鹫峰村147户,488人,其中男性254名,女性234名,劳动力254名,党员26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13名,年轻党员13名。
拥有耕地面积1192亩,林地面积7230亩。
这两个村自然条件基本相同。
都是地处高山,自然条件差,人口偏少,村集体经济没有主要项目支撑,农民主要收入一是打工,二是种地,三是种植部分烟叶、蔬菜,四是培植袋栽香菇,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差。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由于这两个村没有主导产业,单靠传统种地和散户养殖,只能保证农民有饭吃,自给自足,没有什么积蓄。
村级集体经济更没有积累,导致整村各项事业发展进程缓慢。
虽然党的惠民政策多年向农村和农民倾斜,农民和农村经济状况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比差距太大,主要是基础设施落后,村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发展生产的项目单一等,这些都是障碍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制约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一)产业无支柱。
两个村情况基本相同,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产业布局、人平收入状况也相似。
就拿鹫峰村来说,该村去年总收入为86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56万元,养殖业收入343万元,打工收入99万元。
2019-农村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农村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农村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请参阅。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根据工委会的工作计划,我工委和省民宗委、省文体厅组成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和工委主任李永喜的带领下,于201X年4月底和5月初,到陵水、保亭、五指山、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等九个少数民族市县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查研究。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27个产业项目,并听取了市县政府的专题工作汇报。
一、我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从目前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产业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农业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近年来,各市县都把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程,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产业:一是加大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支持设施农业、冬季瓜菜、花卉、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如五指山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五指山市促进农民增收的三年实施方案》、《五指山市促进农民增收考核办法》、《五指山市农民增收示范点扶持资金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加大多农业产业的扶持。
从201X年起,每年从市财政安排201X万元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
琼中近3年来,发放惠农补贴资金3.42亿元。
由于资金的投入,农业产业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不断发展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林下经济。
各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模式不断多样化,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贵州脱贫调研报告
贵州脱贫调研报告贵州脱贫调研报告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思路。
自此以后,全国各地都积极发展脱贫工作。
贵州省作为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贵州省注重落实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
通过全面调查,确立了正面清零和核心信任两个基本要求。
正面清零要求,即家庭经济状况连续五年得到改善、家庭成员身体健康,不再属于贫困户;核心信任要求,即在贫困群众户中,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群众,不再属于临时脱贫户。
这一分析准确的穷根、脱贫标准,使贵州省在脱贫工作中实现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其次,贵州省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采取了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模式。
例如,在黔东南地区,贵州成立了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合作社,通过扶持茶叶、优势水果等产业的发展,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同时,贵州省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了道路、供水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力和生活条件。
再次,贵州省实施了精准教育扶贫政策,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贵州省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师资力量、学校建设和教育经费。
此外,贵州省还实施了免费教育政策,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机会。
这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举措,有力地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帮助贫困人口增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脱贫致富。
最后,贵州省坚持开展脱贫攻坚的合作机制,统筹各方力量参与脱贫工作。
贵州省与相关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等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了合力。
同时,贵州省还注重对贫困户的培训和帮扶,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实现自我脱贫。
总的来说,贵州省在脱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落实精准识别、推动产业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教育扶贫和开展合作机制,贵州省有效地提高了脱贫质量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20XX年是作风建设攻坚年,也是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起步年,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之年。
为抓好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实践、调研和思考,现将XX乡XX 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自然状况。
XX村位于XX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有农户138户493人,党员44人,国土面积20.61平方公里,海拔2660米,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1050毫米,适合种植核桃、松子、树楤、花椒、马铃薯、白芸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1509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22000亩,林果地3800亩,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6758元。
(二)贫困人口状况。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户312人,到2017年底已脱贫63户254人,未脱贫15户58人,无漏评、脱贫返贫户,年内新增特殊群众14户28人,现有低保户37户112人,残疾人12人。
未脱贫户主要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2户8人,缺土地1户4人,缺劳力2户10人,缺技术2户5人,交通条件落后3户14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5户17人。
易地扶贫搬迁15户67人,其中县城集中安置7户33人。
按照县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6月前对全村房屋安全性进行了认定、上报,经审核鉴定,批准我村实施四类农村危改34户,旧房修缮26户。
(三)脱贫出列条件。
根据我村认真分析,一是20XX年贫困发生率可下降到2%以下,2017年底我村有15户58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14.13%,经分析我村20XX年可脱贫13户54人,不能脱贫2户4人,贫困发生率可下降到1%。
二是行政村到乡道路已通水泥路,危险路段均有防护。
三是6个小组均通生活用电和380V动力电。
四是6个小组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100%。
贫困户中无电视的3户已由发改局和县志办给予解决。
五是村委会、卫生室均接入了宽带网络。
六是6个村民小组全部实施过人饮工程,且全部通自来水。
脱贫攻坚调研文章
脱贫攻坚调研文章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脱贫攻坚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脱贫攻坚调研,以下是调研结果。
首先,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许多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农民收入有所增加,贫困人口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政府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其次,脱贫攻坚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
此外,一些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缺乏支持,致使贫困人口难以脱贫。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另外,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更加精准的扶贫措施。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贫困地区存在“虚假脱贫”现象,即贫困户脱贫后仍然生活困难,这说明以往的扶贫措施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政府需
要更加精准地制定扶贫政策,确保扶贫对象真正受益。
最后,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存在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扶贫措施执行不力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社会各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落实到位。
总的来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政府需要更加精准地制定扶贫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支持,同时加强社会参与和监督,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研,能够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
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精准扶贫要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开展能力。
本文将介绍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2022农村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1)一、纪家山村根本情况纪家山得名于大唐名将薛刚之妻纪兰英在此山安营扎寨,练兵打仗,故名纪家山,现存有石寨练兵场遗址。
纪家山村距竹溪县水坪镇政府1.5公里,距竹溪县城4公里,紧临305国道和麻竹高速,南与洞子沟村、胡柳树村相连,北与金铜岭村、向家汇村相邻,西与黄龙村连接,东与水坪街村、田垭村相接壤,全村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竹溪河绕村北边全境,长3公里,像一条蓝色彩带缠绕着纪家山村。
纪家山村为典型二高山,海拔最高点为500米,沟壑纵横,山峦起伏森林植被密度大,森林覆盖率为70%。
全村下辖7个组、269户、人口989人。
全村劳力422人,其中,男性284人,县内外打工319人。
全村耕地面积84.8公顷,其中水田26.7公顷,旱地58.1公顷,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40公顷,全村茶园面积500余亩。
2022年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二、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2户499人,2022年-2022年脱贫销号57户219人,未脱贫贫困户85户280人。
1、面上致贫原因(1)交通道路极度落后。
该村于2005年硬化通村1.8公里村级公路,到2022年,路面已支离破碎,单向通行小车都比较困难。
全村通组到院路均为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严重制约着全村经济开展。
群众要求硬化路面的愿望非常迫切。
(2)饮水不平安。
纪家山村是典型缺乏平安饮用水的旱包子村,农户饮水根本上是从水井中抽水吃,细菌超标,无一户有平安饮用的自来水,遇到较大旱情,局部农户生活饮用水就无法解决,历史上政府曾屡次给群众运送饮用水。
(3)农户住房条件差。
全村目前还有土坯房农户65户,局部房屋倒塌其中危房30户。
(4)产业开展薄弱,经济收入低。
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8690元,增收渠道单一,主要靠外出打工经济。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计划脱贫1.9万人、0.54万户。
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_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今年以来,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
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优势,强化产业引领。
立足资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__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__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
__镇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
化屋村调研报告
化屋村调研报告化屋村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化屋村位于我国某省某市的一个偏远山区,自然环境良好,但由于交通不便和资源匮乏,导致农民生活贫困。
为了帮助化屋村脱贫致富,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化屋村的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
2. 研究化屋村的发展潜力和可行的扶贫措施。
3. 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帮助化屋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我们先后走访了化屋村的多个农户,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困难。
2. 数据调查:我们收集了化屋村的基本数据,包括人口、耕地面积、收入等,用以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发展潜力。
3. 专家咨询:我们邀请了相关专家,对化屋村进行综合评估和指导。
四、调研结果1. 化屋村贫困原因主要是山区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技术水平低下等。
2. 化屋村的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田种植和养殖业,但收入水平较低。
3. 化屋村的农田耕地面积有限,土地利用率不高,且大部分土地贫瘠,限制了农业生产。
4. 化屋村的农民对新技术和市场信息了解不足,缺乏创业意识,局限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 化屋村的交通条件差,无法迅速将农产品运输到市场,影响了销售和价格。
五、解决方案和建议1. 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化屋村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引进科技和知识: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在化屋村附近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加工农产品,提高附加值和保鲜能力,便于销售和运输。
4. 改善交通条件:争取政府支持,修建道路,改善交通条件,便于将农产品运输到市场,提高销售和价格。
5. 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农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民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提高整体产能和市场协调能力。
六、总结通过对化屋村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其贫困原因和发展潜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化屋村脱贫致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农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脱贫致富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农村脱贫致富有了明显的成效。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脱贫致富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为农村脱贫致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选择了山区和广阔农田等不同类型的农村地区进行走访,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情况。
然后,我们对调研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现阶段的脱贫致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一些地区的农民已经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加了收入,脱贫致富的效果比较显著。
然而,仍然有一些地区的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支持,脱贫致富的效果不明显。
2.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的支持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地区的农民由于得到了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的支持,他们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从而增加收入。
而另一些地区的农民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支持,无法有效地利用自身资源进行产业升级,致使脱贫致富的效果欠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政策的落实和资金的投入是农村脱贫致富工作的保障。
在一些成功的脱贫致富案例中,政府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帮助农民克服生产、销售和资金等方面的难题。
但在一些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还不到位,致使农村脱贫致富工作进展缓慢。
四、调研建议1.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的支持。
通过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提升他们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2.完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脱贫致富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投入,出台有力的扶持政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出。
3.加强组织和合作。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3篇(最新)
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14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二、致贫原因分析(一)面上致贫原因一是村域经济基础薄弱。
村内无集体企业,2014年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债务化解难,造血功能差。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农民仍用传统方式耕作,自给自足,经济发展不成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交通条件差。
供电网络老化,村内1/3的农户用电不达标。
手机信号没有覆盖全村,只有少数农户安装宽带网,村民对外联系极不方便。
全村80%农户居住土坯房,很大部分已成危房。
(二)贫困户致贫原因贫困户致贫原因很多,集中表现在因病、因残、因灾、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智力、供养子女读书、老龄化、儿孙不供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柳树口镇韩角村脱贫致富调研报告**县林业局翟积会为了深入了解山区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山区农民收入翻番,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进县,冲刺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县”的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本人于6月2日—3日利用周六和周日两天时间深入柳树口镇韩角村开展了实地调查活动,其中走访11户,发放调查问卷23份。
现将调查活动情况分析如下:一、韩角村基本概况:韩角村位于柳树口镇北部山顶,距镇政府所在地约40余里,全村区域总面积7325.8亩,有耕地面积590亩(其中农民实际耕种面积300余亩,其余为撂荒地)、退耕还林地99.8亩,山林地6447亩、城镇村工矿用地82.4亩,水域6亩。
全村辖韩角、刘家庄、**角等三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5户,50口人,其中党员7人,常住人口8人,是典型的空壳村,2011年人均收入为5948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992元,也是我县贫困村之一。
该村农业生产以粮食种植为主,粮食以玉米、小麦为主;畜牧业方面,全村牛存栏31头,羊存栏123头,为外村村民放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为主。
近年来,韩角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