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作文《改写古诗词》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课件:改写古诗PPT-附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作文课件:改写古诗PPT-附教案

范文
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里,冰消了,雪融了,小燕子 飞回了北方,大地换上了一件绿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黄鹤楼里,李白和孟浩然默默地坐在桌子两边,无 言地饮着酒。李白斟了一杯酒,缓缓地举起杯,说道:“仁 兄啊,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会,多保重啊。”说完,便将 酒一饮而尽。孟浩然也举起杯来,眼中含着泪,注视着李白,
一仰头将酒喝了下去,缓缓地放下酒杯,说道:“我这一去扬州,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贤弟你一定要多保重身体啊!”说着,滴下了泪珠。李白垂下头,看着杯中的酒,眼圈 也红了,他心想:真不知浩然兄去扬州之后会怎样,不知我们两何时才会再坐在一起饮 美酒啊。
这时,船工走了进来说:“客官,不早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趁着天亮,赶快 起行吧。”孟浩然默默地注视着老朋友,在船工的再三催促下,缓缓站起了身,依依不 舍地往船边走去,时不时回头看着老朋友。眼看船就要开了,孟浩然已经泣不成声了, 他哽咽着对李白说:“贤弟,后会有期啊。”李白站在江边不停地挥着手,喊到:“仁 兄,一路保重。”小船越驶越远,消失在天地之间,只剩下无情的江水咆哮着,拍打着 两岸的沙石,仿佛在为他们两人而哭泣着。
里 边说:“我说的‘桃花’是指此地的桃花潭,它方圆十多里,不
桃 是‘十里桃花’么?那‘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边有一家姓万的 开的一家酒店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白一听,恍然大悟,也不禁大笑不止,他这才知道自己上
和 了汪伦的当。汪伦虽与李白是初次相识,但待人极为诚恳,每天 总是用美酒佳肴款待,而且陪同李白游览了桃花潭及当地的风光,
万 使李白在泾县的几天,天天都很快乐。临别的时候,汪伦还赠送
里 了礼物,并亲自将李白送到船上,直到船起航后才返回。
酒 店 李白被这位刚刚认识的朋友深深地感动了。在临行的时候,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诗的形式、韵律、意象等。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通过改写古诗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介绍:介绍古诗词的形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2.古诗词改写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改写古诗词,包括理解原诗的意思、提炼主题、运用创意等。

3.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改写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古诗词的例子,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的美妙之处。

2.古诗词基本知识介绍:讲解古诗词的形式、韵律、意象等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3.古诗词改写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原诗的意思,提炼主题,并运用创意进行改写。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改写的方法和技巧。

4.学生实践:让学生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改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改写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6.总结与反思:总结改写古诗词的过程和方法,反思学生的写作体验,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评价学生对古诗词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的改写作品:通过评价学生的改写作品,了解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写作能力。

3.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古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2.古诗词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古诗词,探索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

3.古诗词朗诵: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六、教学注意事项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引言: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人们喜爱。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然而,许多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感到困难,难以理解和吸收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古诗改写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美感。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句式、修辞手法等,改写古诗。

3. 学生能够通过古诗改写,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诗欣赏:选择几首优秀的古诗,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2. 古诗解析:分析古诗的结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艺术特点。

3. 古诗改写:引导学生通过改变词句、修辞手法、句式等,将古诗进行改写,保留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优秀古诗的朗诵录音或观赏相关古诗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古诗的意境和美感。

2. 欣赏与解析:选择一首经典的古诗,与学生共同欣赏并分析其中的结构、主题、意象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艺术特点。

3. 改写实践:以小组形式进行古诗改写的实践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并根据教师指导,运用不同的改写手法进行改写,保留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和修改,以提高改写效果。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改写后的古诗进行展示,并进行互评和自我评价。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改写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保留原诗的韵律和意境。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古诗和解析古诗时的参与程度,考察他们对古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古诗改写中的创意和技巧,检查他们是否能运用到所学的句式和修辞手法。

3. 评价学生完成的古诗改写作品,注重对原诗的意境和美感的保留。

五、教学延伸在古诗改写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散文改写、小说改写等,扩展他们的写作广度和深度。

结论:通过古诗改写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写作能力。

《改写古诗》教案

《改写古诗》教案

第十二讲改写古诗【教学目标】1.在调动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古诗词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情感,从而导入课题。

2.出示古诗,并在欣赏视频中,正确理解古诗,并尝试实践进行改写;在例文研读中,学习发挥合理想象进行细节描写,运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在改变人称的情况下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发挥合理的想象,扩写古诗内容,进行大量的细节描写,运用流畅、优美的语言进行改写。

【教学难点】在原诗内容和主题正确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进行细节描写,写出创新性的改写习作。

【教学课时】 2小时(一次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传统文化积累,谈话导入师出示杜甫的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同学们,请听朗诵录音,然后自己再读一读,你了解杜甫吗?可以跟大家交流分享你了解的杜甫。

生听读,后自读,然后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杜甫。

师:是呀,杜甫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同学们,我们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接触了祖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1)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学代表,谁能说说从汉朝开始,它们的文学代表是什么?我举一个例子:汉——赋,谁接着往下说。

生继续往下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唐朝是以诗而富有盛名的,涌现了很多伟大的诗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杜甫。

他们的诗作有很多流传于后世,后人尊崇他们,并给他们起了名称,如,李白——诗仙,诗圣——诗鬼——诗佛——诗奴——生师交流。

改写古诗教学设计

改写古诗教学设计

改写古诗教学设计关于改写古诗教学设计古诗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那么关于改写古诗的课程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相关的教学应该如何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改写古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1、阅读写作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读懂古诗的方法,领会改写古诗的技巧。

2、情感态度方面:引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诗歌的情感。

教学板块一:学文写事教学环节一:故事引路,明确主题一、提问导入——古诗知识小调查1、你能说出几个熟知的中国古代诗人的名字吗?2、你能说出几个古诗的题目吗?3、你能完整地背诵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古诗的有趣故事也不少,来听一个吧!二、故事引路听故事《解缙的应变之作》,思考回答:1、皇帝说的事情是真的吗?2、请把解缙的诗句连起来读一读,你觉得写得怎么样?3、说说解缙的诗是怎样得来的?说明了什么?三、明确主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古诗对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是大有好处的。

虽然说古语有“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是光靠背诵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我们掌握一种学习古诗的新方法,把学习古诗和习作练习结合起来。

学习古诗的新方法——改写古诗(根据古诗写现代文)教学环节二:技法点拨环节过渡:要根据古诗写好作文,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读写技巧呢?一、读懂原作(一)读懂古诗的`方法读懂古诗做到“三要”1、要理解古诗的原意(正确理解诗句的含义)2、要把握古诗的意境(了解古诗描写的环境和具体的事物)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发生的事情、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和表情等)(二)例文阅读读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1、读懂原诗2、读改写,大家评:(1)小作者写的人和事和原诗里写的相同吗?(2)改写的文章比原诗增加了哪些内容?这样增加好不好?(3)你还觉得文中的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二、改变写法(一)改变写法的要点(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语文版八上《改写古诗词》word作文教案

语文版八上《改写古诗词》word作文教案

主备人陈莲红讲课人讲课时间2011 年月课题训练 13------改写古诗词课型总第课时作文课1、培育学生改写古诗词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品尝。

教课目标2、感觉古典诗词的魅力,加强学生继承和弘扬优异传统文化的意识。

重点改写古诗词改写古诗词难点教法及教具多媒体教学内容个案调整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活动活动一、评讲上一次作文1、总评:2、评论:教二、导入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

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想过程,崭新剪裁,崭新布局的过程,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学三、作文指导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境界过2、要掌握古诗的原意3、要睁开合理的想象程改写《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小孩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教学内容教师主导活动学生赏识佳作学生认识改写古诗“三要”学生自读赏析个案调整学生主体活动【简评】小作者能够掌握诗的原意,做到要点突出,想像合理。

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把文章写得血肉丰满,有情风趣。

在描绘小孩追赶蝴蝶的时候,能够抓住人物的相貌、动作,来刻画开朗,可爱的人物形象。

其次,小作者有必定的文化积淀。

对古代人的生活语言比较认识,“客官、大人、小二、久仰久仰”等词语的运用比较得体,忧如把我们带进了宋朝的新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可以离开古诗词本来的境界。

(3)在切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合地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合运用必定的修辞手法,比方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为生动。

教(5)描绘人物可适合运用语言描绘、心理描绘、动作描绘。

(6)增补背景资料。

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能够依据诗的内容特色和自己的理解状况,适合地增补季节特色、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因由等方面的背景学资料。

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为详细,生动形象。

【片断训练】过比如:改写“鸡声茅店月”薄薄的雾上来了,天空逐渐泛青,发白。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读古诗对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是大有好处的。

以下是古诗改写作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设计理念:1、体现快乐作文的教学理念,在快乐的学习实践中提高创造性想像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2、抓住“问答”,反复演练,突出教学的层次性,逐步推进,达到不露痕迹的写法指导。

教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古诗改写的方法。

2、通过改写古诗,领悟古诗文字简约而内涵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看图背诗,介绍作者。

1、利用课件,展示图片。

画面的内容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在松树下面交谈。

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首古诗描绘的情景。

学生说出是《寻隐者不遇》后,就由他(她)带领大家一起背诵。

背诵后屏幕上显示出诗文。

2、请学生谈谈对作者贾岛的了解。

(贾岛,唐朝诗人,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为僧,遇韩愈后还俗。

他以推敲文字著称。

)请学生讲讲关于“推敲”的著名典故。

二、讲述诗意,深入探究。

1、喜欢推敲文字的贾岛用区区20个字,讲述了他寻隐者不遇的经历。

谁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诗句的意思?(我在松树下询问童子,童子说他的`师父采药去了。

师父就在这座山里,可是山高云深,不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

)2、这首诗采用了“问答体”,谁问?(贾岛。

)谁答?(童子。

)问的话写出来了吗?(没有。

)贾岛曾写过这样几句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让我们都来当他的知音吧,我们一定会体会到他这首诗的妙处。

让我们从童子回答的三句诗,来推想贾岛是怎样问的。

“言师采药去。

”——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即“师往何处去?”“只在此山中,”——去哪里采药呢?即“采药在何处?”“云深不知处。

”——到底在山的哪个地方?即“山中何处寻?”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明确诗中隐含着三番问答,共六次对话。

老师以诗人语气来问,学生一起接作答的诗句。

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范文(2024)

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范文(2024)

解释诗词语言
将原诗词中的古雅、晦涩的语言 解释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读者 能够更容易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和
表达。
2024/1/30
11
描述法
描述诗词场景
通过对原诗词所描绘的场景进行 详细描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 词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更深刻地
感受到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2024/1/30
描述诗词人物
将原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具体描 述,包括其外貌、动作、心理等, 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认识 和理解。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9
03
改写古诗词的常用方法
2024/1/30
10
解释法
解释诗词背景
在改写古诗词时,首先需要对原 诗词的背景进行解释,包括作者 、时代背景、诗词主题等,以便 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词的意境和
情感。
解释诗词意象
通过对原诗词中的意象进行解释 ,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或场景 ,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诗
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探索古诗词的现代意义
通过改写古诗词,引导学生探索古诗 词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 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改写古诗词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为日后的学习 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024/1/30
4
教案的重要性
1
提供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有 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体会诗词韵律
通过朗读或吟诵古诗词, 体会其音韵之美,感受诗 词的节奏和韵律。
16
进行改写和创作
确定改写形式
保留原意
可以选择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诗、散文、 小说等形式,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改写形 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

目录•引言•古诗词改写技巧指导•经典古诗词改写示例与赏析•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改写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引言0102 03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掌握改写古诗词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改写古诗词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如《静夜思》、《春望》等,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掌握改写古诗词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操作。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词改写技巧指导仔细阅读原诗,理解诗歌的背景、主题和情感。

深入阅读原诗分析诗歌意象领悟诗歌哲理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氛围。

领悟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030201理解原诗意蕴通过阅读原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心境,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

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如欢快、沉郁、悲愤等,为后续改写奠定基础。

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挖掘诗歌中蕴含的深层情感,如思乡之情、离别之痛等,使改写更具情感共鸣。

挖掘诗歌深层情感把握诗人情感在改写过程中,要保持原诗的意境和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原诗的韵味和情感。

保持原诗意境运用现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原诗中的情感和意境表达出来,使改写更加贴近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运用现代语言在改写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美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优美的词汇,使改写后的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注重语言美感运用现代语言表达经典古诗词改写示例与赏析《静夜思》改写及赏析改写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可以改写成“床前洒满月光,宛如铺了一层秋霜。

初中古诗改写教案

初中古诗改写教案

初中古诗改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登鹳雀楼》原文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能够熟练地背诵原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背景,学会欣赏古诗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登鹳雀楼》的意境,能够进行古诗改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古诗的创新性改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登鹳雀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原文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登鹳雀楼》,解释生词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原文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 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登鹳雀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4. 改写练习教师提出改写要求,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对《登鹳雀楼》进行创新性改写。

可以改变诗中的某个景象,或者增加自己的想象内容,使古诗焕发新的生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改写成果,互相评价和借鉴。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6. 展示与评价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改写后的古诗。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登鹳雀楼》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同时也能够进行古诗的创新性改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色和独特见解。

通过对比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写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写作:学习改写 教学设计1.初步了解改写的写作方法,能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及周围环境进行创造性描写。

2.培养写作兴趣,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1课时比较下面原文和改文的异同。

原文天净沙•湖上送别张可久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

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改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

这种语文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培养思维、联想和想象能力。

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可不少学生对改写比较陌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改写写作训练。

阅读教材上的知识短文,勾画探究下面的问题。

学习任务一:明确概念,整体感知1.改写就是按一定的要求,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是一种创新作文。

就像“插花艺术”,改文 湖上送别 洪豆 红藕香残隐窗纱, 朱帘轻锁小人家。

绿柳萋萋断桥下, 柔肠一寸比愁花。

将自然界中现成的花朵、枝叶、果实,重新组合、加工,展现出美妙的观赏插花。

2.改写有哪些常见的形式呢?一是可以改变文体,比如将诗歌改写成散文,将小说改写成剧本;二是可以改变语体,比如将文言文改写成白话文,把书面语改成口语;三是可以改变叙述方式,比如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将顺叙改为倒叙、插叙。

总之,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改写。

学习任务二:明确要求,深入理解1.遵照原文。

改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造。

在改写前,要认真研读原文,理解原文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改写取得成功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认真构思,根据改写的目的,确定内容增删和结构安排。

改写时不能不顾原文内容而另起炉灶。

2.确定改写点。

在研读原文、准确理解改写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改写点,即在体现原文主旨的地方扩充、展开,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3.保持两个“一致”。

一是文章风格要一致,不要各种文体、语体混杂。

比如,文章主体部分是现代书面语,中间就不要随意夹杂文言或半文半白的句子,也不要随意混入口语。

二是叙述方式要一致,避免人称不统一和叙述上的混乱。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

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作文教案13——改写古诗词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和修辞,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通过改写古诗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步骤:一、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古诗词更是精髓之一。

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

今天,我们将通过改写古诗词来锻炼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出示古诗词首先,我们来看一首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讲解古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如床前的月光、地上的霜,以及抬头和低头的动作,准确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每一句的含义: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洒在地上,仿佛是地上的霜。

这里用“霜”来形容月光的清冷,营造出寂静、凄清的氛围。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抬头看着明月,又不禁低头沉思故乡。

这一句通过简单的动作和景物,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四、改写古诗词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改写这首诗。

可以改变一些词语、句子或者增加一些新的元素,让改写后的诗歌更符合你们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下面是一个例子:月光如水洒地上,疑是故友在思量。

举杯邀月诉思念,低头默念在心间。

五、学生练习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改写这首《静夜思》。

不要拘泥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大胆创新,让改写后的诗歌更具有个人特色。

六、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改写作品,并解释一下创作思路和改写的原因。

然后,大家可以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共同进步。

七、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词的韵律和修辞,也学会了如何改写古诗词。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

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

05
改写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理解原诗词的意境和表达
古诗词往往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 和背景。
语言表达和措辞
将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文时,学生可能难以找到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 式,以保持原诗的韵味和意境。
保持原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是其魅力所在,改写时如何保持这种韵律感是 一大挑战。
01
分析古诗词的押韵和节奏
通过分析古诗词的押韵和节奏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音乐美感和
韵律之美。
02
了解古诗词的格律特点
通过介绍古诗词的格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
古诗词的构造和表达方式。
03
探究古诗词的意境与韵律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的意境与韵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
保持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保留原诗意象
在改写过程中,尽量保留原诗中的意 象,以维持诗歌的意境。
保持诗歌韵律
注意保持原诗的韵律和节奏,使改写 后的诗句读起来仍然具有诗歌的韵味 。
传达原诗情感
深入体会原诗的情感,并在改写中加 以传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 心世界。
运用现代汉语进行表达
语言通俗易懂
使用现代汉语进行改写,使语言 更加通俗易懂,贴近读者。
通过分析古诗词的背景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感受古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
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让学生感 受到古诗词所营造的独特氛围和情感表达。
3
探究古诗词的情感内涵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的情感内涵,让学生更 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分析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初中作文批改古诗教案模板

初中作文批改古诗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的意境、情感和写作手法。

2. 运用古诗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3. 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文。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诗的内涵。

2. 如何将古诗中的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中。

3. 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作文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首古诗,引导学生朗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提问: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和情感?作者是如何运用写作手法的?(二)分析古诗1. 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作者及写作手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的意境、情感和写作技巧。

3.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作文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作文创作。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并认真修改。

3. 教师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评价与交流1. 学生自评:对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

2. 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整体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在作文创作中的运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到的写作技巧运用到其他类型的作文中?3. 布置作业:阅读一首古诗,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作文创作。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古诗写作技巧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改写古诗教案

改写古诗教案

改写古诗教案教案标题:探究改写古诗的创意与表达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并理解改写古诗的意义和目的。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改写古诗来展示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多种古诗的选本和解读材料。

2. 学生的课本和笔记本。

3. 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古诗的魅力和影响,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喜好。

2.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古诗作品,并让学生尝试朗读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如字数、韵律、意境等,并与学生共同分析一首古诗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教师解释改写古诗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改写古诗以及改写古诗的目的和效果。

实践活动:1. 教师提供多种古诗的选本,并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改写。

2. 学生在改写古诗前,可以先进行诗歌分析,理解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表达需求,改变原诗的字句、词语、句式等,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朗读自己改写的古诗,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讨论与总结:1.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自己改写古诗的体验和感受,分享彼此的创意和表达方式。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改写古诗的好处和挑战,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更多的创作方式。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将自己改写的古诗整理成册,并写下对于改写古诗的感悟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改写古诗,并可以在下一堂课上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学拓展:1. 学生可以尝试改写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学生可以组织诗歌朗诵会或创作分享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分享,评价学生对于古诗改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改写古诗作品,并给予书面评价和建议,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创作能力。

名师教学设计《改写古诗词》示范教学教案x

名师教学设计《改写古诗词》示范教学教案x

优秀作品展示及作者分享经验
每组推选1-2篇优秀作品进行全班展 示。
作者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包括 灵感来源、创作技巧等。
作品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如朗诵、 PPT演示、角色扮演等。
教师总结点评,提出建议
教师对全班作品进行总体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语言表达和意境的营 造。
学生展示自己的改写作品,其他 同学和老师进行点评。
点评时关注改写的创意、语言表 达和是否符合改写要求等方面。
04
互动环节:学生作品展示与 点评
分组讨论,互相评价作品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每组4-5 人,互相传阅作品并发表看法。
讨论重点:作品的创意、语言表 达、与古诗词原意的契合度等。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要点 和亮点,为后续的展示做准备。
时间安排
本课程建议安排2个课时进行,每课时40分钟。其中,课程导入和知识讲解部分占用1个课时,实践练习和课程总 结部分占用1个课时。
02
改写技巧与方法
理解原诗意境
01
02
03
解读原诗背景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把握诗人 的情感基调。
分析原诗意象
通过解读原诗中的自然景 物、人物描绘等意象,体 会诗歌所营造的氛围。
明的动感和韵律。
03
形式美
古诗词的形式美体现在结构、句式、修辞等方面。其结构严谨而富有变
化,句式灵活多样,修辞手法丰富,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诗词
既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又富有艺术美感。
引导学生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欣赏古诗词的美学价值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

古诗改写教学设计1000字一.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2. 学生能够掌握古诗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如韵律、格律、语言表达等。

3. 学生能够通过改写古诗,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 教学内容:1. 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韵律、格律、表达技巧等。

2. 讲解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3. 指导学生批判性阅读经典古诗,提炼古诗的主题和经典句型。

4. 引导学生通过改写古诗,提高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教师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目标,并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古诗的原文和改编版,引导学生思考改写古诗的意义和价值。

2. 讲授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古诗的韵律、格律、表达技巧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特点和语言表达方式。

3. 探究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如诗人的人生感悟、饱含哲理的语言等。

通过讲解和分析经典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古诗的内在魅力。

4. 指导学生批判性阅读经典古诗(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批判性阅读经典古诗,提炼古诗的主题和经典句型,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5. 指导学生改写古诗(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改写古诗的提示和技巧,指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和灵活的语言驾驭能力,改写古诗,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并再次强调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注重阅读和欣赏经典古诗。

四. 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对古诗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初中作文批改古诗教案

初中作文批改古诗教案

初中作文批改古诗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学生能够对作文中的古诗进行批改和润色。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2. 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 批改和润色作文中的古诗。

教学准备:1. 选择一首适合初中生理解的古典诗词。

2. 准备一份作文草稿,其中包含需要批改的古诗部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回忆其意义和表达方式。

二、讲解古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15分钟)1. 讲解所选古诗的意义和背景。

2. 分析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3. 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批改作文中的古诗(20分钟)1. 发放作文草稿,让学生阅读并找出需要批改的古诗部分。

2. 让学生对照所学的古诗意义和表达方式,对作文中的古诗进行批改。

3. 引导学生注意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确保批改后的古诗符合原诗的风格。

四、润色作文中的古诗(15分钟)1. 让学生在批改后的作文中进行润色,使古诗的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升古诗的艺术效果。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批改和润色后的作文,并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2. 让其他学生对展示的作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2. 强调古诗在写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运用所学,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古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让学生对古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批改作文中的古诗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对古诗进行润色和改进。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作文教案——改写古诗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必背内容1、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点评:
二、导入
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三、作文指导
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2、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改写《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片断训练】
例如:改写“鸡声茅店月”
薄薄的雾上来了,天空渐渐泛青,发白。
守望了一夜的月亮似乎也累了,在云中走走停停。小村中的几座茅屋,就沐浴着淡淡的月光,静卧在弯弯的小河边。远处隐隐约约的几声鸡鸣,伴着几声狗叫,更衬出这乡村的宁静。在这宁静中,新的一天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练习:改写“草色遥看近却无”
学生赏析
五、古诗改写示例荟萃
1、不朽的失眠(张晓风)
2、天净沙·秋思
3、江雪
4、约客
5、静夜思
6、使至塞上
7、清明
六、提前作文展示与誊抄
七、布置下次作文:《让我握住你的手》
学生读题审题
学生自读赏析
小组展示,
班级交流,
个人修改誊抄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飞入菜花无处寻。
学生欣赏佳作
学生了解改写古诗“三要”
学生自读赏析教学来自过程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简评】
小作者能够把握诗的原意,做到重点突出,想像合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把文章写得血肉丰满,有情有趣。在描写儿童追赶蝴蝶的时候,能够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来刻画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其次,小作者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对古代人的生活语言比较了解,“客官、大人、小二、久仰久仰”等词语的运用比较得体,仿佛把我们带进了宋代的新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补充背景材料。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学生了解改写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做片断练习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四、布置作文
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然后按要求作文。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要求]①请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题目自拟;③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④可以合理想象,补充相关人物和情景,可以参考并运用其他资料。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总第课时
课题
训练------改写古诗词
课型
作文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改写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品味。
2、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重点
改写古诗词
难点
改写古诗词
教法及教具
多媒体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一、评讲上次作文
1、总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