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汇总,推荐文档
有趣的光学实验
![有趣的光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77df8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6.png)
有趣的光学实验光学实验是通过光的传播和反射等现象来研究光的性质和规律的一种科学实验。
在光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装置和实验操作,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和效果。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有趣的光学实验。
1. 球面镜成像实验球面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它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发散。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球面镜的成像效果。
首先,将一个球面镜放在透明平板上,并将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球面镜上。
当光线通过球面镜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我们可以移动光源和屏幕的位置,观察实像的变化。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球面镜的成像原理。
2. 干涉实验干涉是光的一种特性,当两束光线相交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干涉实验来观察到干涉的效果。
一个经典的干涉实验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我们可以在一块遮光板上开两个小孔,然后用一束单色光照射到遮光板上。
在屏幕上会出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这些条纹是由两个小孔发出的光线相互干涉形成的。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光的波动性和干涉现象。
3. 折射实验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折射实验来观察到折射的效果。
首先,将一个透明的物体(如玻璃棒)放在一杯水中。
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由于光在空气和水之间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形成一个偏折的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入射角度和观察角度来观察到折射角的变化。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4. 彩色光分解实验光是由不同波长的颜色组成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光的分解效果。
首先,将一束白光通过一个三棱镜进行折射。
由于不同波长的光线受到的折射作用不同,光线会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束。
在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彩虹色的光谱。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光的颜色由波长决定的特性。
5. 光的偏振实验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振动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偏振实验来观察光的偏振效应。
首先,将一束自然光通过一个偏振片。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家庭小实验汇总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家庭小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bc716ed7c1cfad6195fa74e.png)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家庭小实验汇总光是神奇多彩的,光学实验室奇妙的,一些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实验,在家仍然可以很好的完成。
笔者就光学家庭小实验进行简短汇总,期待抛砖引玉。
一、观察小孔成像实验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仪器: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一张硬纸片,一支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1)把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直径约三毫米左右小孔。
(2)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
(3)用火柴把蜡烛点燃,放在靠近墙面的地方。
(4)把做好的小孔放在蜡烛和墙面之间。
这样,你就会在墙面上看到一个倒立的烛焰。
探究像的变化:(1)前后移动小孔,瞧瞧烛焰的像有什么变化。
当小孔离墙面比较近的时候,像小而明亮;当小孔慢慢远离墙面的时候,像慢慢变大,亮度变暗。
(2)改变小孔的大小,再来观察蜡烛的像有哪些变化。
二、小孔成像的应用──自制针孔眼镜实验原理:小孔成像实验器材:两个直径30—40 毫米的软塑料瓶盖,大头针,打火机实验步骤:(1)用打火机把大头针烧红,在瓶盖中间扎一个小孔(直径约1 毫米)。
(2)再在瓶盖两侧各扎两个小孔,用线穿起来就是一副眼镜。
实验用途:戴上这副眼镜,便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
奇怪的是,不管是300 度、500 度的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戴上它都能看清楚物体。
实验解析: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
当光线通过小孔后,不管光屏远近,成像总是清晰的。
人眼睛的视网膜,就好像是个光屏,一般情况下近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前;远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后。
成像不在光屏上,所以看不清楚。
加了小孔之后,不管近视远视,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了,所以看得清楚了。
此技术已经进入日常生活。
三、观察光的反射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块实验步骤:选择一个晴天的中午,手拿平面镜,镜面对着太阳,调节镜面,在镜面的所指的墙面上便出现了一个亮斑。
四、光的折射实验器材:碗一个,水,币一枚(筷子也可)实验步骤:把硬币放入碗内,慢慢向碗内注入水观察到硬币仿佛浮起来了实验解析:当硬币放在空碗中时,硬币反射的光线在空气中沿直线射入人的眼里,看到了硬币当碗内注满水时,我们在硬币上取点A,从A点斜射到水面2条光线AO1,AO2并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发生折射,两条光线在空气中传播时,远离法线,如图,光线O1B,O2C,人眼延折线光线O1B,O2C的反向延长线看去两条光线交于A’点,我们的视觉就感到折射光线是从它的反向延长线A’点发出似的。
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综述
![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5906b2de87101f69f319505.png)
光学基础性趣味实验目录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2)实验2 人造彩虹2 (3)实验3 光的折射实例 (5)实验4 自制放大镜 (6)实验5 红外线实验的设计 (7)实验6 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 (8)实验7 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 (9)实验8 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 (10)实验9 日食和月食的演示 (11)实验10 制作针孔照相机 (12)实验11 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13)实验12 全反射现象观察.......................................................................... 14错误!未定义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实验准备:清水1盆、平面镜1个实验操作:1.取一小盆并加入2/3的水,再把镜子斜放于盆内;2.使镜面对着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实验中的科学: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它是光的折射作用,实验表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
这里镜面左侧的水就好像一个三棱镜,因而光射出水面后就会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创新: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实验2 人造彩虹2准备材料:水、一个玻璃杯、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把杯子拿到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2.把纸放到阳光透过杯子投射进来的地方,这样在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虹的色彩。
实验中的科学:光线被水折射了,因而投射到纸上的颜色是阳光被分解之后的颜色,原理跟天空中彩虹的形成是一样的。
当阳光以40到42度的角度照射空中的水珠时,阳光通过水珠时发生折射,投射到空中形成了彩虹。
知识问答:彩虹为什么总是弯曲的?想象你看着东边的彩虹,太阳在从背后的西边落下。
白色的阳光(彩虹中所有颜色的组合)穿越了大气,向东通过了你的头顶,碰到了从暴风雨落下的水滴。
关于光的科学小实验
![关于光的科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6a74d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8.png)
关于光的科学小实验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光,但你是否对光的性质产生了好奇呢?那么,让我们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光学实验,来探索光的科学奥秘吧!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材料:一张白纸、一支针、一个小孔袋、一根手电筒步骤:1. 在白纸上用针尖轻轻扎一个小孔。
2. 将小孔袋放在针尖上,确保光线只能通过小孔射出。
3. 关掉房间的灯光,用手电筒照射到小孔上。
观察现象:你会看到从小孔射出的光线呈直线传播,并在环境中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
这说明光线在真空或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光的折射材料:一盆水、一张白纸、一支铅笔步骤:1. 将白纸固定在盆的一侧,使其呈倾斜状态。
2. 将铅笔放入水中,使其斜插入水中,部分在水中,部分在空气中。
3. 调整盆和纸的位置,使你能够看到铅笔在水中的倒影。
观察现象:你会发现,铅笔在水中的倒影是断断续续的,而不是连续的。
这是因为光在从水中到空气中的界面上发生了折射,导致铅笔的光线被折射了。
实验三:光的反射材料:一面镜子、一张白纸、一支手电筒步骤:1. 将白纸放在镜子前方,使其与镜子成一定的角度。
2. 打开手电筒,将光线照射到白纸上。
观察现象:你会发现,光线照射到白纸上后,部分光线被镜子反射了回来。
这是因为镜子是一个光滑的表面,具有反射光线的能力。
实验四:光的色散材料:一杯水、一张白纸、一支针步骤:1. 在白纸上用针尖轻轻扎一个小孔。
2. 将白纸放在杯子的顶部,使针尖的光线通过小孔射入杯子中。
3. 观察光线在杯子中的表现。
观察现象:你会发现,光线在经过杯子中的水时,会发生折射和色散现象。
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的程度不同,导致光线分离成不同的颜色,形成一个色散的光斑。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
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反射和色散都是光学中重要的现象,这些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本质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也能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动手能力。
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
![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e55d25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6.png)
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光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探索它的奥秘。
以下是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1. 反射和折射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一块平面镜和一块透明三棱镜来进行。
首先,将平面镜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然后将三棱镜放在镜子上方,直接照射一束光线。
观察光线在平面镜和三棱镜的反射和折射路径。
你将会发现,光线在照射到镜子上时会发生反射,而在照射到三棱镜上时会发生折射。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路径。
2. 薄膜干涉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使用两块玻璃片和透明胶水来进行。
首先,在一个玻璃片上涂上一层透明胶水,然后将另一块玻璃片放在上面,将其压平并保持水平。
然后,将组成的结构放在反射光源下方,观察在不同角度下的反射光。
你将会发现,在某些角度下,反射光会变得非常亮,并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这是由于两块玻璃片之间形成了薄膜,在光线发生干涉的地方产生了干涉条纹。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干涉现象,以及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3. 棱镜分光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使用三棱镜和一束白光来进行。
首先将三棱镜放在白光源前面,将光线照射在三棱镜表面上。
你将会看到,白光在经过三棱镜后被分成了七种不同的颜色,形成了彩虹色的光谱。
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线在透过三棱镜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的。
4. 光纤通信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使用一根光纤和一个光源来进行。
首先将光源接在一端,并将另一端放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
你将会发现,即使在极暗的环境下,光线仍然可以通过光纤传递,并在另一端形成光点。
这是因为光纤的内部由一层层反射面组成,可以将光线保持在光纤内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以及在传输过程中如何保持信号的清晰度。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学的原理和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乐趣。
希望你能够尝试其中的一些实验,探索光学的奥秘!。
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复习课程
![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复习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81101741f90f76c660371a72.png)
光学基础性趣味实验目录实验 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2)实验 2 人造彩虹 2 (3)实验 3 光的折射实例 (5)实验 4 自制放大镜 (6)实验 5 红外线实验的设计 (7)实验 6 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 (8)实验7 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 (9)实验8 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 (10)实验9 日食和月食的演示 (11)实验10 制作针孔照相机 (12)实验11 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13)实验12 全反射现象观察........................................ 14 错误!未定义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实验准备:清水1盆、平面镜1个实验操作:1.取一小盆并加入2/3的水,再把镜子斜放于盆内;2.使镜面对着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实验中的科学: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它是光的折射作用,实验表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
这里镜面左侧的水就好像一个三棱镜,因而光射出水面后就会发生色散,形成彩虹创新: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实验2 人造彩虹2准备材料:水、一个玻璃杯、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把杯子拿到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2.把纸放到阳光透过杯子投射进来的地方,这样在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虹的色彩。
实验中的科学:光线被水折射了,因而投射到纸上的颜色是阳光被分解之后的颜色,原理跟天空中彩虹的形成是一样的。
当阳光以40到42度的角度照射空中的水珠时,阳光通过水珠时发生折射,投射到空中形成了彩虹。
知识问答:彩虹为什么总是弯曲的?想象你看着东边的彩虹,太阳在从背后的西边落下。
白色的阳光(彩虹中所有颜色的组合)穿越了大气,向东通过了你的头顶,碰到了从暴风雨落下的水滴。
当一道光束碰到了水滴,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光可能直接穿透过去,或者更有趣的是,它可能碰到水滴的前缘,在进入时水滴内部产生弯曲,接着从水滴后端反射回来,再从水滴前端离开,往我们这里折射出来。
创意科学实验探索光的奥秘
![创意科学实验探索光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6f0e45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d.png)
创意科学实验探索光的奥秘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物理现象,具有许多神奇的特性和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创意科学实验,探索光的奥秘。
以下是几个有趣的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
实验一:光的传播路径材料:一片小镜子、激光笔步骤:1. 将小镜子竖立在桌子上,确保其稳定。
2. 打开激光笔,将其光束对准小镜子,让光线被镜面反射。
3. 观察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路径。
4. 调整角度,观察光线在不同角度下的反射路径。
实验二:光的折射材料:一个装满水的透明容器、一支铅笔、一个纸杯步骤:1. 将透明容器放在桌子上,并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
2. 将纸杯放在透明容器旁边。
3. 用手握住铅笔,将其部分浸入水中。
4. 观察铅笔在水中的现象,注意观察它与水面的接触点。
实验三:光的分散材料:一块三棱镜、一束白光步骤:1. 将三棱镜放在桌子上,确保其稳定。
2. 将白光直接照射到三棱镜的一面上。
3. 观察光线通过三棱镜后的变化。
4. 特别注意光线分散成彩虹色的现象。
实验四:光的颜色材料:一张白纸、彩色蜡笔、手电筒步骤:1. 将白纸张贴在墙上或其他平面,并打开手电筒以照亮纸面。
2. 用彩色蜡笔在白纸上涂抹不同的颜色。
3. 观察颜色的变化,特别注意白光在颜色上的表现。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于光的重要发现:首先,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的。
实验一中,我们观察到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路径是直线的,这说明光在传播时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
其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实验二中,我们观察到铅笔在水中的现象,这是由于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的改变导致光线的改变方向。
此外,光在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分散。
实验三中,我们观察到白光经过三棱镜分散成彩虹色的现象,这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光线的折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
最后,光的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
实验四中,我们观察到彩色蜡笔在白光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是由于物体会吸收部分光波长而反射其他光波长,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就是被反射的光波长。
有趣的光学小实验
![有趣的光学小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14eb33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1.png)
有趣的光学小实验:
1.人造彩虹
彩虹是比较难得的天气景观,每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看。
其实,我们只要利用一个简单的道具,就能在阳光下制造出一道人造彩虹,给孩子一个惊喜。
具体做法是:在阳光下放一盆清水,将镜子竖立在盆边,并对着一面墙。
这时,墙面就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2.阳光点火
我们都知道用放大镜可以在阳光下取火,方法就是把放大镜放在阳光和要点燃的物体中间,使得透过放大镜的亮点刚好落在物体,如火柴上。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而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这就是放大镜点火的原理。
3.简易照相机
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我们就可以制作简单的光学照相机。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一块硬纸板、一根蜡烛和一张白纸,通过小孔成像原理就可以给孩子模拟照相机的工作过程。
首先,在硬纸板上钻一个小孔,竖立放置在点燃的蜡烛和白纸中间(如图)。
拉上窗帘,使屋内尽量显得昏暗。
慢慢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清晰的蜡烛倒影。
这个倒影,就相当于用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
带有趣味性的光学实验教案详解
![带有趣味性的光学实验教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a0a97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7.png)
光学实验是学习光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光学实验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然而,一些老师的光学实验教案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如何让光学实验变得更加有趣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有趣的光学实验教案及其详细步骤,让您的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
一、反射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使用的仪器:反射镜三组,激光笔一支。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一块墙上挂上三面反射镜,每两面反射镜之间的夹角应该在90度左右,使它们形成一个倒置的“T”形结构。
2.打开激光笔,并将其光束靠近一面反射镜。
观察光束如何被反射,并从另一面反射镜传送到第三面反射镜。
光束从第三面反射镜反射回来,并形成一个交叉点。
3.记录下光束从第一面反射镜到第三面反射镜的路径和角度,并绘制它们之间的角度。
4.重复此实验多次,更改激光笔到第一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并观察光束的路径和角度的变化。
二、光的折射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使用的仪器:一个玻璃棱镜,一个便携式光源。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1.将光源指向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
观察光束在进入玻璃棱镜后发生折射。
2.记录下光束入射角和出射角,并使用此数据计算折射率。
3.移动光源的位置,并记录不同角度下光束的进入角和折射角度。
4.将另一个玻璃棱镜置于第一个棱镜之间,以观察光束在两个棱镜之间的折射。
以上两种实验都需要较少的仪器,以及简单的实验环境。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地完成这些实验,并从中学到光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此外,老师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元素,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将成绩排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竞争心理。
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和改进实验,让实验更加有趣和具有创造性。
光学实验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元素和互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并激发学生对光学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希望本文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让您的光学实验更加有趣和富有创意。
光学系列实验报告(3篇)
![光学系列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66fbf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9.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光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调整技巧;3. 通过实验验证光学理论,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验技能。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光的反射和折射(1)实验目的:验证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了解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实验步骤:1)将实验装置(光具座、平面镜、透镜、光屏等)组装好;2)调节光具座,使光源、平面镜、透镜、光屏等光学元件共线;3)调整平面镜,使入射光线垂直于镜面;4)观察并记录反射光线的方向,验证反射定律;5)将透镜置于入射光线和光屏之间,调整透镜位置,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验证折射定律;6)计算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分析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3)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显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验证了反射定律;2)实验结果显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存在正弦关系,验证了折射定律;3)通过实验结果,加深了对光在介质中传播规律的理解。
2. 实验二:薄膜干涉(1)实验目的:观察薄膜干涉现象,了解干涉原理和薄膜厚度与干涉条纹的关系。
(2)实验步骤:1)将实验装置(薄膜干涉仪、白光光源、光屏等)组装好;2)调整薄膜干涉仪,使白光光源垂直照射到薄膜上;3)观察光屏上的干涉条纹,记录条纹间距;4)改变薄膜的厚度,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分析薄膜厚度与干涉条纹的关系。
(3)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显示,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验证了干涉现象;2)通过改变薄膜的厚度,发现干涉条纹间距与薄膜厚度呈线性关系,符合干涉原理;3)通过实验结果,加深了对干涉原理和薄膜干涉现象的理解。
3. 实验三:衍射和光的衍射极限(1)实验目的:观察光的衍射现象,了解衍射原理和衍射极限。
(2)实验步骤:1)将实验装置(单缝衍射仪、光具座、光屏等)组装好;2)调整单缝衍射仪,使光源垂直照射到单缝上;3)观察光屏上的衍射条纹,记录条纹间距;4)改变单缝宽度,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分析衍射极限。
光学实验归纳总结
![光学实验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3d73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5.png)
光学实验归纳总结光学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探索光的性质和行为。
在完成一系列光学实验后,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将对其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在光学实验中,我首先学习了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
通过光线在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上的反射和折射,我了解到光线在光学器件中的传播规律。
在凹透镜实验中,我发现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生发散,而凸透镜则会使光线汇聚。
通过调节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我进一步领悟到物体和像的关系,了解光学成像的基本原理。
2.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是光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
我通过在不同介质中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发现光线在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改变传播方向。
利用斯涅尔定律,我能够计算出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具体实验中。
例如,在实验中使用一块玻璃板,浸入不同折射率的液体中,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并计算出其折射率。
3.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和衍射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实验中我深入学习了这两种现象。
通过干涉实验,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和牛顿环实验,我观察到光的干涉条纹,并了解到干涉是波动性质的表现。
在衍射实验中,我通过单缝衍射实验和多缝衍射实验,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并学习到了夫琅禾费衍射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4.光的偏振光的偏振实验是光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实验中,我通过偏振片的使用,观察到了光线的偏振现象。
偏振片的旋转和交叉透射实验让我深刻理解了光的偏振性质,并且了解到偏振光的传播和应用。
5.光的散射与色散光的散射和色散是光学实验中的另外两个重要主题。
通过散射实验,如雷利散射实验和泰布尔散射实验,我观察到了光线在物质中的散射现象,并研究了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角度等因素的关系。
在色散实验中,我通过将光线通过棱镜,观察到光线的色散现象,进一步认识到光的波长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光学实验,我不仅熟悉了光的基本性质和规律,还掌握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不仅加深了我对光学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我实践动手的能力和观察问题的敏锐性。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总结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75a7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e.png)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总结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光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光的性质和规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光学实验。
一、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为了验证这一原理,我们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
实验器材:蜡烛、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光屏。
实验步骤:1、将蜡烛、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小孔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
2、点燃蜡烛,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实验现象:光屏上出现了倒立的蜡烛的像,而且像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小孔与蜡烛、光屏之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这个实验生动地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在实际生活中,日食、月食的形成,以及皮影戏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二、光的反射实验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包括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量角器、白色硬纸板。
实验步骤:1、将白色硬纸板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把平面镜垂直放置在硬纸板上。
2、用激光笔沿着硬纸板的表面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硬纸板上标记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
3、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4、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现象:无论入射角如何改变,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验证了光的反射定律,还了解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镜面反射的反射面光滑,反射光线平行;漫反射的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生活中,镜子的反射是镜面反射,而我们能够从各个方向看到书本,是因为书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三、光的折射实验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器材:玻璃砖、激光笔、量角器、白色硬纸板。
实验步骤:1、将白色硬纸板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玻璃砖放在硬纸板上。
有趣的光学现象
![有趣的光学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6167e0d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f.png)
有趣的光学现象引言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吸收等现象的学科。
光学现象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因为它们既神奇又有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有趣的光学现象,包括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
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些现象的原理,并且提供一些有趣的实验和例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线会发生偏折。
这种偏折被称为折射。
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弯曲。
一个有趣的实验是使用一个玻璃棱镜。
当光线通过棱镜时,由于光的折射,光线会发生偏折并产生七彩的光谱。
这被称为光的分散现象。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它们会被折射到不同的角度,从而产生不同颜色的光谱。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一个表面时,从表面上反射回来的现象。
反射是光学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当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如果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表面的线)在同一平面上,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使用一个平面镜。
当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时,光线会发生反射。
通过调整入射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的反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因为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是相等的。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产生的波动现象。
干涉现象是光学中最有趣和复杂的现象之一。
干涉可以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情况。
构造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它们的波峰和波谷相重叠,导致光强增强的现象。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一束光通过两个细缝后,形成一系列干涉条纹。
这是因为光波从两个细缝传播出去后,它们会相互干涉并形成干涉条纹。
破坏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它们的波峰和波谷相互抵消,导致光强减弱或完全消失的现象。
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
![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bd9a61071fe910ef02df846.png)
光学基础性趣味实验目录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2)实验2 人造彩虹2 (3)实验3 光的折射实例 (5)实验4 自制放大镜 (6)实验5 红外线实验的设计 (7)实验6 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 (8)实验7 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 (9)实验8 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 (10)实验9 日食与月食的演示 (11)实验10 制作针孔照相机 (12)实验11 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13)实验12 全反射现象观察 ..................................................................................... 14错误!未定义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思考:您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实验准备:清水1盆、平面镜1个实验操作:1.取一小盆并加入2/3的水,再把镜子斜放于盆内;2.使镜面对着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瞧到美丽的彩虹。
实验中的科学: 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瞧到美丽的彩虹。
它就是光的折射作用,实验表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就就是光的色散。
这里镜面左侧的水就好像一个三棱镜,因而光射出水面后就会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创新: 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实验2 人造彩虹2准备材料:水、一个玻璃杯、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把杯子拿到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 2.把纸放到阳光透过杯子投射进来的地方,这样在纸上就可以瞧到彩虹的色彩。
实验中的科学:光线被水折射了,因而投射到纸上的颜色就是阳光被分解之后的颜色,原理跟天空中彩虹的形成就是一样的。
当阳光以40到42度的角度照射空中的水珠时,阳光通过水珠时发生折射,投射到空中形成了彩虹。
知识问答:彩虹为什么总就是弯曲的?想象您瞧着东边的彩虹,太阳在从背后的西边落下。
趣味光学实验实验报告
![趣味光学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9f08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3.png)
实验名称:趣味光学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验加深对光学现象的理解。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物理实验室实验器材:1. 凸透镜2. 凹透镜3. 平面镜4. 光源(激光笔或手电筒)5. 光屏6. 白纸7. 三脚架8. 尺子9. 记录本实验原理:光学实验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光学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 将激光笔固定在白纸上,调整位置,观察激光束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 将激光笔置于三脚架上,调整高度和角度,观察激光束在白纸上的投影。
2. 光的反射:- 将平面镜放置在白纸上,调整角度,观察激光束在平面镜上的反射。
- 改变激光束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 光的折射:- 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放置在白纸上,调整位置,观察激光束通过透镜后的折射现象。
- 通过调整光源和透镜的距离,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和聚焦情况。
4. 光的干涉:- 将两块平面镜放置在白纸上,调整角度,观察激光束在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干涉现象。
- 通过调整光源和镜子的距离,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观察到激光束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的,符合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光的反射:- 实验观察到激光束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 实验观察到激光束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其传播路径发生改变,符合光的折射原理。
- 通过调整光源和透镜的距离,观察到折射光线的聚焦情况,进一步理解了透镜的成像原理。
4. 光的干涉:- 实验观察到激光束在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干涉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 通过调整光源和镜子的距离,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了光的干涉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趣味光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学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_初中物理论文
![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_初中物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2bd8a7cc7931b764ce150d.png)
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_初中物理论文论文导读::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初中物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大家都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及光的折射是光学中三条最基本的规律,也是光学知识中最重要的规律,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个利用身边简单的器材、人人可做的妙趣横生的光学小实验,希望能激起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并运用光的传播三条基本规律解释实验中出现的非常有趣的奇妙现象。
⒈ 有趣的小孔成像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原理,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小孔可在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此即为小孔成像。
在一块不透明的硬纸板上打7个小孔,在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在板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7个倒立的烛焰的像。
请大家在光屏上画出烛焰通过小孔所成像的位置,你就会觉得趣味无穷。
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可知,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小孔后可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小孔成像。
这是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的奇妙现象。
再如,在夏季白天浓密的树荫下,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圆形的亮斑,就是太阳通过浓密的树叶间形成的小孔成像在地面上所致,并且这些亮斑的形状是圆的,此像与树叶间形成的小孔的形状无关。
⒈ 趣味无穷的黑体小实验找一张你所能找到的你认为最黑的纸及一只内壁是白色的瓷杯,把黑色纸剪成一张比杯口略大的纸片,覆盖在上述白色瓷杯的杯口上。
然后用胶带把纸片与杯口的边缘要密封严实。
再用针尖或笔尖在纸片中心扎一个极小的孔,然后把它放在灯光下观察,这时奇妙的现象出现了初中物理论文,你就会感到这个小孔比黑色的纸还要黑一些。
同学们,你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做一简要的解释。
这是因为没有任何黑色的物体是完全黑色的,它们只是一种很暗的灰黑色,而被黑纸覆盖的杯子却近似一个黑体,即一个可以吸收所有辐射的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基础性趣味实验目录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2)实验2 人造彩虹2 (3)实验3 光的折射实例 (5)实验4 自制放大镜 (6)实验5 红外线实验的设计 (7)实验6 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 (8)实验7 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 (9)实验8 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 (10)实验9 日食和月食的演示 (11)实验10 制作针孔照相机 (12)实验11 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13)实验12 全反射现象观察 ..................................................................................... 14错误!未定义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实验准备:清水1盆、平面镜1个实验操作:1.取一小盆并加入2/3的水,再把镜子斜放于盆内;2.使镜面对着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实验中的科学: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它是光的折射作用,实验表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
这里镜面左侧的水就好像一个三棱镜,因而光射出水面后就会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创新: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实验2 人造彩虹2准备材料:水、一个玻璃杯、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把杯子拿到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2.把纸放到阳光透过杯子投射进来的地方,这样在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虹的色彩。
实验中的科学:光线被水折射了,因而投射到纸上的颜色是阳光被分解之后的颜色,原理跟天空中彩虹的形成是一样的。
当阳光以40到42度的角度照射空中的水珠时,阳光通过水珠时发生折射,投射到空中形成了彩虹。
知识问答:彩虹为什么总是弯曲的?想象你看着东边的彩虹,太阳在从背后的西边落下。
白色的阳光(彩虹中所有颜色的组合)穿越了大气,向东通过了你的头顶,碰到了从暴风雨落下的水滴。
当一道光束碰到了水滴,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光可能直接穿透过去,或者更有趣的是,它可能碰到水滴的前缘,在进入时水滴内部产生弯曲,接着从水滴后端反射回来,再从水滴前端离开,往我们这里折射出来。
这就是形成彩虹的光。
水滴对光的反射,折射加色散形成彩虹。
色散后不同色光出射的方向不同,对一个水滴出射的光我们只有站在特定的观察点上才能看见特定的颜色光,而我们平时是站在固定的观察点上去看空中多个水滴,这样,不同水滴中出射的同一种色光能够到达眼睛,这些水滴必然是在空中排成圆弧(相对观察者讲)。
如果观察点移动,就由一组新的水滴构成一个新的圆弧,其实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并不是同一个彩虹。
光穿越水滴时弯曲的程度,端视光的波长(即颜色)而定——红色光的弯曲度最大,橙色光与黄色光次之,依此类推,弯曲最少的是紫色光。
每种颜色各有特定的弯曲角度,阳光中的红色光,折射的角度是42度,蓝色光的折射角度只有40度,所以每种颜色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都不同。
若你用一条假想线,连接你的后脑勺和太阳,那么与这条线呈42度夹角的地方,就是红色所在的位置。
这些不同的位置勾勒出一个弧。
既然蓝色与假想线只呈40度夹角,所以彩虹上的蓝弧总是在红色的下面。
彩虹之所以为弧型这当然与其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样这也与地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地球表面为一曲面而且还被厚厚的大气所覆盖,在雨后空气中的水含量比平时高,当阳光照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了折射,同时由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为一弧面从而导致了阳光在表面折射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弧形彩虹!实验3 光的折射实例思考:当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时,看到的是筷子“折断”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验准备:纽扣1枚、水少许、浅底盘1个、玻璃杯1个实验操作:1.将纽扣放在盘中;2.杯子杯口朝上,压在纽扣上;3.一同学从侧面观察,另一同学往杯内慢慢倒入清水,倒着倒着就会发现看不到纽扣了;4.如果向盘子中加些水,慢慢可以看到纽扣又出现了。
注意:观察纽扣时要从侧面观看,如果从纽扣上方观察,总能看清纽扣。
实验中的科学:1.当杯子渐渐注入水时,由于光线折射,纽扣的影像会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盘子中,改变光的折射角度,纽扣影像会重新出现。
想一想: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或由空气进入玻璃中,就会产生一些折射的现象,那么,就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实验4 自制放大镜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实验准备: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实验操作: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 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实验中的科学:碗里的物品看起来大了不少,这是因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往往会大于原有形状。
我们通常所说的放大镜就是凸透镜,中间厚而边缘薄。
投影仪、照相机、摄像机、显微镜等仪器的镜头就是凸透镜。
实验5:红外线实验的设计1实验器的制作(1)把内壁后面镀有银,功率为250W,带灯座和电源插头的红外线灯固牢在光学光具座的最左端上。
(2)用超粘胶把圆球形烧瓶的底粘牢在光学光具座烛台上,然后把它装在光具座上红外线灯的右边,距灯约20cm。
(3)用超粘胶把乒乓球粘牢在光具座另一烛台上,并把它装在光具座上的圆球形烧瓶的右边。
实验装置便安装完成。
2实验操作(1)调节光具座上的红外线灯、烧瓶和乒乓球,使灯丝、球形体和乒乓球三者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一条直线上。
(2)把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倒进圆球形烧瓶里,装满圆球形体(碘含量能使溶液呈黑色为好)即可(3)接上电源,开启红外线灯。
(4)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能吸收可见光而让红外线穿透过。
这个装有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的圆球形烧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把乒乓球左右移动至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乒乓球就会被烧焦。
(5)把其他的易燃物或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乒乓球的位置上时,也会看到易燃物被烧焦燃烧起来或温度计的液柱迅猛升高的现象。
实验6: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实验原理:小孔成像实验器材:两个直径30—40 毫米的软塑料瓶盖,大头针,打火机实验步骤:(1)用打火机把大头针烧红,在瓶盖中间扎一个小孔(直径约1 毫米)。
(2)再在瓶盖两侧各扎两个小孔,用线穿起来就是一副眼镜。
实验用途:戴上这副眼镜,便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
奇怪的是,不管是300 度、500 度的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戴上它都能看清楚物体。
实验解析: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
当光线通过小孔后,不管光屏远近,成像总是清晰的。
人眼睛的视网膜,就好像是个光屏,一般情况下近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前;远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后。
成像不在光屏上,所以看不清楚。
加了小孔之后,不管近视远视,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了,所以看得清楚了。
此技术已经进入日常生活。
实验7: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步骤:用两个口径相差不大的易拉罐。
在口径较大的易拉罐底部中央用钉子打一直径为1mm的小孔,把开口的一端放在砂纸上磨一磨,去掉前盖。
把另一个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后端放在砂纸上磨一磨,把后端去掉,再在这一端蒙上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作为成像屏。
把口径较小的易拉罐蒙着成像屏的一端向里小心套进口径较大的易拉罐中,小孔照相机就制作成了。
你可以让小孔对准光亮的物体,眼睛从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口往里看,就可以看到所观察物体的像了。
你也可以把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前后拉动一些再进一步观察,看一看景物的像大小怎样变化。
你如何解释景物所成的像和像的变化呢?原理揭秘: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根据几何知识,景物所成的像和景物是相似的。
屏离小孔的距离不同,相似比大小不同,所成的像自然发生大小的变化。
实验8: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步骤:取两个小圆镜(市面上能买到)正面相对,你观察镜子会看到奇怪的现象──一个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出现。
原理揭秘:正面相对的两个镜子甲、乙,甲相对于乙是个物体,可以在乙中成一个像,这个像相对于甲镜子又是一个“物体”,在甲镜子中成像,在甲镜子中成的像相对于乙镜子又是一个物体再次在镜子乙中成像,如此不断的有“物”出现,就有无数个大小相同的像出现在镜子中,因此,在甲、乙镜子中都能看到无数个镜子。
扩展:一个物体在两个互成角度的平面镜中能成几个像?取两个平面镜使其镜面相对互成角度,在两镜之间夹角处放一硬币,改变两平面镜的夹角,看看在镜子中能找到几个硬币的像。
现象:观察中发现,两个镜子之间夹角大于90°,在每个镜子中只能成一个像。
两个镜子之间夹角等于90°,在每个镜子中成一个像,在镜子交角处成了一个像或者在一个镜子中看到两个像,在另一个镜子中看到一个像),(总共有三个像出现。
当继续减小两镜之间的夹角,会看到每个镜子中的像的个数逐渐增加,当两个镜子之间夹角为0°时,每个镜子中又有无数个像出现。
原理揭秘:实际上,两个镜子之间夹角为0°和180°是特例。
夹角为180°时,两个镜子在一个平面内,两个镜子中只能成一个像。
0°时相互平行,情况和“两个平面镜镜面相对的成像观察”相同。
夹角为锐角时,成像原理和夹角成0°是类似。
实验9:日食和月食的演示【器材】:地球仪,皮球,蜡烛。
【操作】(1)在桌上放一支蜡烛(代表太阳),一只手拿地球仪,另一只手拿皮球(代表月亮)。
(2)使“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月亮”绕“地球”转动。
当“月亮”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使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形成日食,如图(a)所示。
当“月亮”运行到“地球”的背后,这时“地球”处在“月亮”与“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线,形成月食。
全部挡住是月全食,挡住一部分是月偏食。
如图(b)所示。
实验10: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制作材料:内外筒用PVC管;光屏用半透明绘图纸;固定插槽和铝制插片用易拉罐;观察孔和小孔封闭端用薄铁皮;外包装用自贴纸;黑油漆。
1.解决光屏过亮的问题。
将成像仪主体改为两个短长不一,可相互套着并能抽拉的内外圆筒(内壁涂黑油漆),外筒长约32CM,一端封闭,中间只留一个(直径8MM)的小孔(母孔),开口端可套内筒。
内筒一端贴光屏,另一端封上只留一个长方形的观察孔(8CM*2CM),内筒较外筒略长,考虑到,人眼的明视距离,内筒长度约为34CM。
将内筒有光屏一端插入外筒。
两筒相套,这样内外筒便成了光屏的暗室,不论在暗室观察烛光,还是在白天光线强的情况下均能看清像,可抽动的内外筒,还解决了可调节光屏及像距这一问题。
2.解决可调节孔的大小和形状这两个问题。
在母孔的外侧装上两个固定插槽,用来固定铝制插片,插片上钻几个形状各异或大小不同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