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的资料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fb9f28771fe910ef12df8d2.png)
汶川8级特大地震综述饶扬誉(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1 引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附近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
此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浅,震区人口稠密、地形复杂、救援难度大,破坏性余震频度高、分布范围广,是建国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为严重的地震。
截至2008年6月22日,地震造成69 181人遇难,18 522人失踪,374 171人受伤,累计受灾人数4 616余万人。
房屋倒塌779万间,损坏2 459万间。
初步估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 000亿元人民币。
本文在分析震区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基础上,根据遥感影象、余震分布特点和目前已经获得的相关观测与理论模拟成果、尤其是陈运泰等(2008)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发震动力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2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震活动性2.1 大地构造背景震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的交接部位,其北部为秦岭地槽褶皱系。
早古生代扬子准地台与其西部的羌塘—昌都陆块,均为“泛扬子陆块”的一部分。
从泥盆纪开始,泛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拼合。
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羌塘—昌都块体与扬子陆块裂张解体,其间形成南古特提斯洋盆,洋壳向西俯冲,并使羌塘—昌都陆块不断向东增生而闭合,扬子板块同时向北俯冲于昆仑地体之下,于是在东西和南北方向形成双向俯冲收缩(许志琴等,1992)。
自始新世以来,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整个青藏地块强烈隆升并向周缘扩展,在东部受到扬子板块俯冲构造莫霍面上隆区的强烈阻挡,青藏地块向东挤出物质被分流成向东南和东北两股,东南股形成川滇菱形逸出体,东北股形成东昆仑-秦岭逸出体。
其中,在高原东缘与扬子板块的交接地带,形成了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断裂系。
2.2 区域地震活动性震区所在区域位于南北地震带。
南北地震带大致分布于东经102°~107°之间,分为北、中、南三段。
北段,包括宁夏西部、甘肃和青海东部及其邻近地区;中段包括四川西部和其邻近地区;南段包括云南和其邻近地区。
汶川大地震资料
![汶川大地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785a22482fb4daa58d4b21.png)
一分钟内形成长300公里、深30公里大断裂 张培震说,考察结果显示,这次地震是龙门山 断裂带内映秀—北川断裂活动的结果。 在地震发生的短短一分多钟时间内,地壳深部 的岩石中形成了一条长约300公里、深达30公里的 大断裂,其中的200余公里出露地表,形成沿映 秀—北川断裂分布的地表破裂带。另外,龙门山 与成都平原交界的都江堰—江油断裂也发生了60 多公里的破裂。 地震地表破裂带延伸方向是从西南到东北,断 裂面向西北方向倾斜,相对于四川盆地,龙门山 沿这条地表破裂带既有向上的运动,又有向东北 方向的运动,其最大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分别达 到5米和4.8米,沿整个破裂带的平均错距可达2 米左右。
张培震指出,这次巨大地震的最根本动力来源还是青藏 高原和华南地块之间相对运动在断裂带上产生的能量积累 和释放。 印度大陆向北推挤,形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其 平均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地下的地壳厚度达60—70公里, 比四川盆地厚40公里的地壳多出20—30公里。在这种状态 下,青藏高原不可能再向上升高和向下增厚,高原内部的 地壳物质只能向东和向北扩展,导致高原在这两个方向上 的增生。由于强硬四川盆地的阻挡,在青藏高原东部与四 川盆地交界地带就形成了南起泸定和天全,北达广元和陕 西勉县、长近500公里、宽40—50公里、北东走向的龙门 山脉。构成龙门山山脉的重要岩石单元是古老的杂岩体, 这种岩石抵抗破坏和断裂的强度特别大,能够积累很大的 能量在瞬间释放形成强烈地震。 【地壳破裂】
五、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 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 大。 六、影响范围 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 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 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 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 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 重。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 地均有震感。
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https://img.taocdn.com/s3/m/b5f4e74233d4b14e84246809.png)
荣耀属于中国军人2008年5月13日上午11时。
这是一个世界空降兵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时刻,那一天15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伞兵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和高超的技术,完成了中国空军、乃至世界空军史上最为悲壮的一跳。
那一天灾难来临。
巴蜀大地仍在余震中呻吟,千万生命被埋在废墟之下。
他们挺身而出。
空震区周围山峰最低的海拔是5120米,因此跳伞方式选择高跳低开。
正常高跳低开需要3000米长、2000米宽的宽阔地带作为降落区域;中国伞兵的空降地点茂县,地形两山夹一沟,适合降落的区域只有一片1700米长、800米宽的泥泞河滩。
四周都是悬岩峭壁,散布稍大,伞兵就会迎面撞上去。
风速多少?不知道。
只看见密集的雨点射在机身上,声音让人头皮发麻。
能见度多少?不知道。
茫茫芸海愁煞人。
无法用肉眼寻找投放地点,机长只能用GPS和航图确定大致方位。
机身左侧是雪山,右侧就是滔滔岷江。
空降场情况怎么样?不知道。
他们是最先到达那里的人。
只知道陡峭的河滩上密布着塌方的巨坑、碎石、钢筋和高压电网。
没有供氧设备,没有气象资料,没有指挥系统,没有地面引导。
事发仓促,什么都没有。
如此恶劣条件下的山地盲投,世界范围内没有先例。
当年为了获得比北约更胜一筹的高原伞降突击能力,苏联特种部队曾在帕米尔高原进行类似的跳伞实验,结果伤亡惨重。
世界范围内的军事专家打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国士兵在进行“自杀式空降”。
11时47分,信号灯由红转绿,跳了。
48岁的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回头大喊一声“我先下去了!”随即跃出舱门。
之后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6名伞兵以0.3秒的间隔鱼贯而出,出舱瞬间便消失在茫茫云海。
3分钟后第二批伞兵开始空投,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八人在5秒内出舱。
最终这15名伞兵都活着降下去了,也都活着回来了。
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完美结局,在当时是怎样一副光景?不知道,没法想。
当时伞兵们安静的坐在机舱里,面对镜头笑得很自信,仿佛刚刚写过遗书的不是他们本人。
四川汶川地震手抄报内容资料
![四川汶川地震手抄报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0a5f656f90f76c660371a10.png)
四川汶川地震手抄报内容资料
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
据地震部门测定,
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km处。
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
的震源是720公里。
[1]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
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
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是十分具
有破坏力的。
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
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
与地震级别没有联系。
按震源深度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和深源地震(300~700km)。
[2-3]对于同样大小
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
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猜你喜欢:。
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
![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3d451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8.png)
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摘要:一、引言二、512汶川地震背景介绍三、救援行动的展开1.政府及军队的迅速响应2.民间救援力量的加入3.国际社会的支援四、救援中的感人事迹1.英勇的救援人员2.互助互爱的灾民3.感人至深的救援故事五、灾后重建与复兴1.重建家园2.心理援助3.社会关爱六、总结与启示正文:【引言】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场灾难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然而,灾难无情人有情,救援行动在第一时间展开,为灾区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
本文将回顾512汶川地震的救援故事,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些动人的瞬间。
【二、512汶川地震背景介绍】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造成近9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7万人失踪,受灾总人口达4600多万人。
地震破坏了大量的房屋、基础设施,给灾区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
【三、救援行动的展开】【1.政府及军队的迅速响应】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国务院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
各级政府、军队、武警、消防等救援力量紧急出动,全力投入抗震救灾。
【2.民间救援力量的加入】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纷纷自发组织起来,通过捐款、捐物、捐血等方式支援灾区。
此外,许多志愿者也自发前往灾区,参与救援、搬运物资、照顾灾民等工作。
【3.国际社会的支援】汶川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向我国伸出援手,提供了物资、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些支援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救援中的感人事迹】【1.英勇的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许多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灾区第一线。
他们夜以继日地搜救幸存者,争分夺秒地救治伤员,为灾区人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互助互爱的灾民】在灾难面前,灾区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互助互爱的精神。
汶川地震的文案(一)
![汶川地震的文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055198d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c.png)
汶川地震的文案(一)汶川地震背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次里氏7.9级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据官方统计,这次地震导致了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其中,汶川县的死亡和失踪人数最多,分别达到了18159人和4627人。
物资捐赠全国各地和海外许多人纷纷伸出援手,向灾区捐赠物资。
其中,中外援助物资全部达到了187亿元,直接救助了2352.8万灾民。
救援工作这场地震也让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展开了紧急施救,共有71.5万救援人员参与到地震救援行动中。
这些人员不畏生死,夜以继日地进行抢险救援工作,为灾区人民带去了生命的希望。
灾后重建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负责组织重建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使得灾区人民逐步恢复了生产生活的能力。
截至201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经迈进了第11个年头。
结语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这场地震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然而,正是在这场地震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坚韧和救助精神,在生命面前展露了出色的人性。
愿我们永远铭记这场灾难,让我们一起为构建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补救措施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障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提供紧急救援和支持。
1.加强地震监测系统:中国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地震监测体系,以便第一时间获得地震信息,以便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2.加强公众教育:中国政府已经通过各种形式(如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向公众提供更多的地震教育知识,以便公众更好地应对地震灾害。
3.建立地震应急预案:根据地震的不同等级和类型,政府制定出不同的救援计划。
长期影响汶川地震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整个中国社会中引起了反思和持久的悼念。
从地质灾害预防、减灾减损、应急救援等方面,中国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汶川地震教训。
此外,这场地震也唤醒了全球对地球和自然环境的关注,成为全球自然水灾学科和防灾系统研究的重要课程之一。
汶川地震感人的真实故事简短
![汶川地震感人的真实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5dc18c8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5.png)
汶川地震感人的真实故事简短
摘要:
1.汶川地震背景介绍
2.感人事例一:教师救学生
3.感人事例二:志愿者救援行动
4.感人事例三:自救与他救的故事
5.震后重建与感悟
正文:
【汶川地震背景介绍】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近7.7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这场地震震惊了全国,也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心。
在这场灾难中,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涌现出来,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感人事例一:教师救学生】
汶川地震发生后,许多教学楼倒塌,许多学生被埋在废墟下。
在这场生死救援中,许多教师展现出了崇高的师德。
他们不顾自身安危,全力救助被困的学生。
有的教师甚至在救援过程中英勇牺牲,如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垮塌的楼板,为身下的四个学生争取了生存的机会。
【感人事例二:志愿者救援行动】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赶赴灾区,参与到救援行动中。
他们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为灾区人民输送物资、救治伤员。
许多志愿者甚至在救援过程中英勇牺牲,展现了人间大爱。
【感人事例三:自救与他救的故事】
在地震中,不仅救援人员英勇奋战,灾区民众也展现出了顽强自救的精神。
有的灾民在废墟中坚持生存,等待救援;有的灾民在自救的同时,还帮助其他被困群众。
这些感人的事迹,展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
【震后重建与感悟】
汶川地震过去了十多年,灾区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显著的重建成果。
这场灾难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以及人类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的力量。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1afb4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0.png)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相关推荐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对地震特点研究发现,汶川地震地震能量巨大,震级大,烈度超强,震源深度较浅,破裂长度大,地震持续时间长,这是造成巨大损失的内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汶川大地震震害特点与成因分析篇11 引言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M8.0级特大地震。
这次地震震级大,余震也很多,地表破裂十分严重,同时也带来了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建国以来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震害严重的特大地震。
我国处于西亚地中海和环太平洋的地震带交汇地区,是个受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然而我国对地震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尤其是对房屋抗震研究也是十分缓慢。
而且对地震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室内试验着手,但室内试验却很难模拟出现实的地震作用,再加上地震发生本身的复杂性,地震作用很难预测。
所以地震的作用机制及震害还很难准确确定。
因此对地震特点及震害分析就十分必要,这对我们研究地震作用机理,进行抗震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汶川地震特点根据房屋的破坏特征和实地研究,我们发现汶川地震具有以下特点:1、地震能量巨大、烈度超强。
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为7级地震的32倍,本次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约为1023.7尔格,有专家称相当于当年上千颗二战时美国在广岛扔的原子弹的能量。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汶川卧龙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9g(地震烈度10度强),在江油获取的峰值加速度记录达0.7g(地震烈度接近10度)。
此次地震所产生的峰值加速度大于0.4g(地震烈度9度)的区域尺度达到350公里,震中烈度高达到11度。
2、震源深度浅、破裂长度大。
汶川地震震源发生在地表以下19千米处,所产生的地面运动十分剧烈,地震破裂面从震中汶川开始向北偏东49度方向传播,破裂长度达240千米。
3、发震方式特殊、震动持续时间长。
5.12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
![5.12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5c4a3ec5da50e2524d7f2f.png)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救 援 队 成 功 抢 救 出 九 旬 老 人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那 位 哭 着 说 我 还 能 再 救 一 个 的 战 士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可爱的小朗真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孩子,我不会让你再受到伤害”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当看 到地震灾区救援现场时,身在直播岗位的央视男主播赵普泪洒直播间。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5月15日,子弟兵将一位老人背出灾难现场。当日,前来抢 险救灾的子弟兵在汶川地震重灾区北川展开紧张的搜救工 作。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中国总理温家宝 12日看望了受汶 川地震波及的四 川都江堰灾民。 他对被压在废墟 中的一百多名被 困民众信心喊话: 大家再坚持一下, 部队正在抢救你 们!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 川、北川,9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 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 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 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 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为表 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 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 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自2009年起,定 为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
• •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人间有爱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们热 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的拉萨暴力事 件,烧伤了美丽的圣地;4月的奥运火炬传递受阻,刺伤 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济铁路火车 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突然传遍全国的儿童手足口 病,令全国父母心头纠结;震动传及东南亚的四川大地震, 撼及整个中国的灵魂…… 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他的脊 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
汶川地震资料
![汶川地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0def523482fb4daa58d4b81.png)
生死不离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那里我数秒等你消息想着生活继续相信生命不息天空失去美丽我看不到你你却等待明天站起你却牵挂在我心里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痛苦也不哭泣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在网上看到年迈的温总理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问候受灾的群众,看到他被摔倒、看到他因为牵心被困的人民而摔电话下军令……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呀,是什么,让你们在不平凡的2008年,饱受着自然的摧残和非难,各种各样的天灾和人祸,几乎是接踵而至。
多情多意的中国人民呀,只有在这个时刻,我们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彼此身体内奔腾不息的龙的血脉,还有这个割不断的民族亲情。
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着灾难的考验,从容、镇定、互相鼓励、紧密相连。
如果要念诵,我会让我的父老兄弟们一起喊:四川人,雄起!这里,是一个草原、蓝天,溪流潺潺的天堂那泪水似电话线流进我的心里是一个自由自在生活着的民族小县北川,一个我梦萦中的天堂这里,在3.12震惊了世界一夜之间朋友的电话哽咽道:北川,完了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地狱北川,还会是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原地关心,回望,抢救北川,还会是草原、蓝天,溪流潺潺的天堂中国人民的鲜血中华民族流着相同的血液在呼唤你,我的北川北川,我们相信,你会重新在废墟中站起来北川,你没完,你会和我们中国一样,雄立!面对灾难,我们需要的不是质疑.2008年,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年。
雪灾、西藏骚乱、火车相撞、手足口疫,地震……尤其是5月12日这场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一次便夺走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无数家庭在灾难中流离失所,更甚之,灾难所弥漫出来的强烈悲情,几个小时就庞罩了整个中国。
有悲观者云,当前饱受内忧外患的中国大陆,还能不能成功地举办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汶川地震资料
![汶川地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4068cebc1c708a1284a4498.png)
逆冲
挤压
处断层的上盘,沿桥轴向剧烈错动和横桥向挤压导致上游 侧边梁在撞毁桥墩盖梁上的挡块后横向抛落,而下游侧上部结构大部分 顺桥向落梁。由于断层逆冲作用显著减弱,以及上部结构的迅速滑落致 使桥墩受到的竖向和水平地震力较小,基本没有发生破坏。
3.向阳村中桥
向阳村中桥为2×20m装配式简支空心板桥,大桥斜交设置,处于 曲线段,设有超高。
1.百花大桥
整体压溃破坏
百花大桥位于映秀镇以南1km左右的岷江右岸,桥长495.55m,最大墩高
30.87m。跨径组合为4×25m+5×25m+50m+3×25m+5×20m+2×20m,平面位于半
径R =150m的左偏圆曲线、192.601m直线以及R =66m的右偏圆曲线上。
梁 体 滑 移
桥 墩 底 压 溃
关于桥梁抗震设防的思考
梁式结构:
(1) 桥墩的延性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应尽量采用直径12mm以上的二级 螺纹钢筋作为箍筋,并加密箍筋的间距以保证足够的配箍率,实现对核心 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2) 排架墩间横梁的设置应防止出现强梁弱柱效应,保证第一塑性铰 产生在横梁而不是桥墩上。
(3) 桩柱式结构应尽量避免在桥墩底出现整齐的施工接缝,防止抗剪 薄弱面的出现。
(4) 支承应选用板式橡胶支座,使上部结构的惯性力均匀地分配给各 桥墩。
(5) 应增加桥墩盖梁的宽度以增加主梁的支承长度,强震区桥梁应考 虑安装连梁装置,避免上部结构在地震中落梁。
(6) 装配式桥梁的横向抗震挡块应引入以地震力为控制的断面设计, 避免设计、施工的随意性,主梁和挡块之间应设置木块、橡胶垫块等缓冲 装置,以降低主梁的冲击作用。
该桥距离震中仅1.5km ,地处断层的上盘,强大的逆冲作用使结构承 受巨大的超重作用,导致桥墩轴压比成倍增大,其内部的纵向钢筋和混 凝土的压应力陡增,极大地限制了结构延性性能的发挥,基本以脆性的 弯剪破坏为主,甚至出现了混凝土压溃型破坏。
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
![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da277e3ad51f01dc281f1fa.png)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中国总理温家宝
12 日 看 望 了 受 汶
川地震波及的四
川都江堰灾民。
他对被压在废墟
中的一百多名被
困民众信心喊话:
大家再坚持一下,
部队正在抢救你
们
!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1、总理和赶往灾区的登机部队领导讲话:“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2、“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总理在电话里大喊,说完摔了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
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
2月肆虐的雪灾,冻裂了中国大地;3月的拉萨
暴力事件,烧伤了美丽的圣地;4月的奥运火炬传递受
阻,刺伤了中国人向世界张开的双臂;善变的5月,胶
济铁路火车相撞,撞碎了多少旅人的梦;突然传遍全国
电话。随行人员说,头一次看到老爷子这么厉害。在抢救现场,年过花甲的温总理,已然哭得不成样子,要知道,
1942年出生的他,已经66周岁,比绝大部分前线救灾的人都要年老。
3、“第一还是救人,救人的重点是重灾区,地震中心区,联系不到的地区”。在环境险恶的抢救现场,
两鬓苍苍劳累无眠的老爷子摔倒了,手臂受伤出血,却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一把推开。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2008年5月15日,在绵竹的汉旺镇家属在德阳市东汽小学操场上一孩子遗体露 出的手。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在四川省北川县北川中学, 一名被压在瓦砾堆中的学 生在接受救治。四川汶川 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北川 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 楼塌陷,当时正值上课时 间 , 21 个 教 室 里 师 生 约 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 大部分被掩埋在瓦砾堆中。
“512”汶川特大地震,山川永纪
![“512”汶川特大地震,山川永纪](https://img.taocdn.com/s3/m/dcd556e676a20029bd642d8d.png)
人物故事
“史上最牛校长”叶志平
叶志平,生前系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 枣镇桑枣中学校长。秉承着“责任高于一 切,成就源于付出”的信念,多年来他不 断加强教学楼的加固,引导学生做安全疏 导训练。在汶川地震中,桑枣中学2200多 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安全转移,创造了
“零伤亡”奇迹,校长叶志平因此被誉为
2月卷
9月卷
8月卷
6月卷
1月卷 7月卷
12月
3月卷
专 “ 题 精 读 ” 事 件
512
P34
汶 川 特 大 地 震 , 山 川 永 纪
编者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里氏8.0级地震猝然袭击 四川省汶川县,顷刻间山崩地裂,楼倒房塌。截至2008年9 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 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继唐山大地震之后伤亡最
间的关系怎样的思考?
5. 如果说汶川大地震激起了全体中华儿女澎湃的爱国热情,证明
了现实社会中人性光辉未曾泯灭,显示出亿万民众的高尚情怀,
那么,激情昂扬过后若没有深刻的反思,一切只会成为一段悲伤 的记忆。汶川大地震引发了你哪些思考??
延伸思考
6.有抗震专家认为,国家安全发展在应对地震这类大型自然灾害 方面,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上。地震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做好 防震规划。有人觉得,地震等自然灾害基本上无法预测、预防。 对此,你有何看法?
多元思考
角度三 纪念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观点1:铭记国难,致敬生命 2008年5月19日,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七天,汽车、火车、船舰的鸣笛声 在全国各城市上空响起,全国人民为地震遇难者默哀3分钟。鸣笛和警报声提醒
汶川地震的场景描述
![汶川地震的场景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d829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2.png)
汶川地震的场景描述
汶川地震是指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里氏7.9级大地震。
地震发生后,汶川地区的场景可以用“一片废墟”来形容。
以下是对汶川地震场景的描述:
在地震发生后,汶川地区的建筑物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很多房屋已经倒塌成一堆堆的碎石,只剩下破碎的墙壁和残余的家具、杂物等。
地震造成了土石流和滑坡等山体灾害,灾害区域内的房屋被河水和泥石流淹没,它们实际上被完全摧毁了。
在地震发生后的头几天,汶川地区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行人,只有地震带来的破坏和死亡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残存的建筑物都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很多道路被毁坏,其中一些道路上的油箱车、电线杆和电话亭等也毁于一旦。
在此期间,救援力量较少,只有很少的救援人员用手工清理废墟或保存被掩埋的人员。
在许多地方,废墟被认为是垃圾堆或障碍物,只有在抵达现场之后才得以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汶川地震给民众带来深重的人文蕾西,人们失去了亲人、朋友、同学和同事。
在当地,人们用灯光来纪念已离世的人,挂上黑色的丝带或白色花环祭奠逝者。
陈运泰:汶川大地震的成因断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2008-09-17)郑州
![陈运泰:汶川大地震的成因断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2008-09-17)郑州](https://img.taocdn.com/s3/m/fbfefa38915f804d2b16c148.png)
彭县-灌县断裂
Ya'an
27
101
103
105
107
二、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
PVAQ VSL
EGAK ESK KBS ADK KIP
KEV SUW WDD TAM
JOHN KMBO LSZ MSEY RER NWAO
2008-05-12 MS8.0
CTAO CAN TAU
ESK SUW PVAQ VSL WDD TAM
KBS KEV EGAK ADK
N
北东
B
KIP JOHN
W
KMBO LSZ MSEY RER
T
E
P
KNTN
南西
走向225° 倾角39° 滑动角117°
S
CAN TAU NWAO
CTAO
北东 南西
150 s
北东-南西走向、倾角39°、以逆冲为主兼具小量右旋走滑分量的断层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主要是龙门山断裂带三
二、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
汶川大地震成因断层的震源机制 由南至北逐渐地变化
二、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
汶川地震震源机制由南至北逐渐地变化。
到了青川,以右旋 走滑为主兼具有少 量的逆冲分量。 在北川,右旋走滑 分量增加,变成逆 冲-右旋走滑的断 层错动。
化的地方, 这些地方便是各种活动构造带, 如
海岭、 海沟、 岛弧、 平移大断层和山系。
一、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
地震的成因
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基本成因
一、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
弹性回跳
一、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
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MS8.3,MW 7.9)地震
一、汶川地震的地震构造背景
关于汶川的资料
![关于汶川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d4a25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9.png)
关于汶川的资料
汶川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造成了超过8万人死亡和失踪,还有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汶川地震是一次里氏7.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9公里,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附近。
由于震中距离成都市较近,成都市的许多建筑物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和志愿者纷纷前往灾区进行救援和支援工作。
同时,全国各地的捐款和物资也涌向灾区,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关注。
如今,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灾区的重建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汶川县现已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成为了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但是,汶川地震的阴影依然存在,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生命,努力为灾区的重建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 1 -。
汶川地震遗址知识点
![汶川地震遗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1c39c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2.png)
汶川地震遗址知识点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严重的地震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如今,汶川地震遗址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纪念地和教育基地。
本文将介绍汶川地震遗址的相关知识点。
一、地震背景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一次里氏7.9级的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和伤痛,成千上万的房屋倒塌,同时也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汶川地震被认为是中国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
二、遗址地点汶川地震遗址位于四川省汶川县,主要包括当时受到严重破坏的汶川中学和十二都小学。
这两所学校的遗址成为了纪念馆和悼念广场。
三、汶川中学纪念馆1. 建筑风格汶川中学纪念馆以简约现代主义风格设计,整体建筑色调以白色为主,突显出纪念意义与纯净感。
建筑外观呈现出矮墙、坡屋顶和大面积玻璃幕墙的特点。
2. 馆内陈设纪念馆内部设有多个展厅,陈设有地震发生前后的照片、文字资料、遇难者遗物等。
馆内还设有专门的纪念堂,供人们悼念逝者。
四、十二都小学悼念广场1. 规划设计十二都小学悼念广场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空间,广场采用中式庭园景观设计,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广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遇难者的名字和相关纪念文字。
2. 纪念活动每年的5月12日,人们会聚集在十二都小学悼念广场,举行纪念仪式和悼念活动,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怀念和哀思。
五、纪念意义汶川地震遗址的建立和修缮,不仅是为了纪念遇难者,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的威力和影响,提高人们对地震防范与救援工作的重视。
通过参观纪念馆和悼念广场,人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六、地震安全知识参观汶川地震遗址同时也是学习地震安全知识的机会。
人们可以了解如何进行地震预防、如何在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以及地震后的自救互救等知识,以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
七、社会影响汶川地震不仅震惊了中国,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汶川地震的相关资料的感人故事
![汶川地震的相关资料的感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26857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d.png)
汶川地震的相关资料的感人故事
汶川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灾害。
该地震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造成超过69000人死亡、374000人受伤,以及数十万人失去家园。
其中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一位83岁老太太和一位小女孩相依为命的故事。
这位老太太叫林秀芳,她当时正在做新年准备时,地震发生了,她和另外一位小女孩被困在屋檐下。
小女孩受伤很严重,林秀芳用自己的衣服把她包裹起来,保护她免受风吹雨打,用自己的脖子作枕头,将毛毯放在身上,保护小女孩不受寒冷的侵袭。
在接下来的72个小时里,林秀芳和小女孩一起熬过了艰难的日子,最后终于被救出。
林秀芳的故事说明,在困难的时刻,人们总是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真诚和慷慨,也证明了人类有无穷的力量,能够经受一切苦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汶川地震的资料
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14km
震级:里氏8.0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有记录最大的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影响范围:包括震中50km范围内的县城和200km范围内的大中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云南、内蒙古、广西、西藏、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台湾等地等全国多个省市有明显震感。
中国除黑龙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其中以陕甘川三省震情最为严重。
甚至泰国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内,菲律宾、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国务院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在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奥运会圣火将暂停传递。
[编辑本段]伤亡统计
全国各地伤亡汇总(截至10月8日12时)
遇难:69227人
受伤:374643人
失踪: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
国家拨款几十亿救灾。
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1万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大大超过了此前经济学家预测的损失。
其中:中央企业经济损失超过800亿元。
[编辑本段]救援情况
救援行动(时间为新闻发表时间,以下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2008年05月12日15:31 云南省地震局正组建队伍准备支援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5:32 中央电视台首条报道灾情视频
2008年05月12日15:43 国家地震应急救援预案已经启动
2008年05月12日15:55 胡锦涛就四川地震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赶赴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6:28 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二级救灾应急响应
2008年05月12日16:36 四川地震十余省区市有震感地震局启动I级响应
2008年05月12日16:52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首批约40人赴四川灾区2008年05月12日17:06 云南地震局派两工作队赴四川救援
2008年05月12日17:17 中国地震局新闻发言人介绍最新情况
2008年05月12日17:21 中国地震局向汶川地震灾区派出30人现场工作队2008年05月12日17:27 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
2008年05月12日17:43 国家地震救援队175人和现场工作队20多人赴灾区2008年05月12日17:50 云南地震专家赶赴四川支持救援
2008年05月12日17:51 西藏地震专家将赶赴四川支持救援
2008年05月12日18:10 中国气象局工作组将赴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8:28 2900名武警紧急赶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8:31 成都空军派遣直升机赶赴灾区勘察灾情
2008年05月12日18:32 四川省委书记批示要求灾区干部组织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2日18:33 云南省地震局救援队奔赴汶川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8:44 成都军区5000官兵紧赴汶川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8:44 国家电网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应对四川突发地震
2008年05月12日18:49 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Ⅱ级应急响应
2008年05月12日18:49 国家及四川派出三个工作组赶赴汶川震区
2008年05月12日18:49 空军两架运输机将运送国家地震救援队飞往灾区2008年05月12日18:56 成都军区派出三架直升机紧急赴汶川现场救援
2008年05月12日19:00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将奔赴汶川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22 温家宝抵达成都正赶往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29 中央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温家宝任总指挥
2008年05月12日19:33 温家宝抵达成都正赶往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33 公安部消防局紧急调拨抗灾物资运往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36 国家地震救援队在北京南苑机场整装待发
2008年05月12日19:49 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已登机将飞往灾区
2008年05月12日19:49 温家宝要求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2008年05月12日19:55 温家宝在赶往灾区专机上发表讲话
2008年05月12日20:15 温家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2008年05月12日20:30 总参谋部指示救灾部队直接向北京指挥部报告
2008年05月12日20:44 救援人员正在抢救聚源中学学生
2008年05月12日20:57 总参谋部命令有关部队迅速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2008年05月12日21:02 成都军区已向灾区派出6100名救援人员
2008年05月12日21:08 成都军区派直升飞机赶赴地震现场
2008年05月12日21:10 温家宝抵达四川成都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2008年05月12日21:28 公安部消防局紧急调集海事卫星电话到地震灾区2008年05月12日21:28 10余支卫生应急队伍已赴汶川地震灾区救援
2008年05月12日21:29 公安部消防局成立临时应急救援指挥部
2008年05月12日21:33 卫生部组成13支卫生应急队伍待命
2008年05月12日21:39 公安部消防局命令四川消防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2008年05月12日21:42 温家宝要求部队尽快进入灾区:早一秒能救一人2008年05月12日21:51 国家安监总局通知相关省区组织队伍准备救援
2008年05月12日21:59 成都军区6100余名官兵赶赴灾区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2日23:01 驻川武警3000余人紧急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2日23:42 两架军用运输机运载救援人员物资抵达成都
2008年05月12日23:49 驻川武警3100余名官兵紧急赴灾区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2日23:51 武警救援医疗队开赴四川地震灾区
2008年05月13日00:23 国家减灾委针对汶川地震启动一级救灾应急响应机制
2008年05月13日00:30 救灾部队距离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还有约一百公里
2008年05月13日01:15 四川汶川与外界取得联系震中三镇至今仍无信息四川汶川县委书记哽咽报告灾情
2008年05月13日02:00 温家宝前往医院中学看望受伤民众
2008年05月13日02:14 四川及时向灾区调运抗震救灾物资
2008年05月13日02:50 武警救援部队距离汶川灾区尚有70公里
2008年05月13日03:00 全军和武警部队全面启动应急机制紧急驰援灾区
2008年05月13日03:09 温家宝总理抵达四川灾区指挥抗震救灾
2008年05月13日03:27 温家宝要求不惜一切代价连夜打通道路
2008年05月13日04:25 武警2000余名官兵三路增援灾区
2008年05月13日04:26 武警赴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总兵力达13000余名
2008年05月13日04:33 温家宝向地震灾区遇难者遗体三鞠躬
2008年05月13日07:29 空军伞兵和医疗队将在四川地震灾区空降
2008年05月13日07:29 成都军区800多名官兵抵达绵竹展开救援
2008年05月13日07:56 解放军34000人正赴灾区空军动用20架军机空运
2008年05月13日08:07 部队现在徒步前往汶川
2008年05月13日08:09 部队连夜徒步开进汶川1300余名官兵展开营救
2008年05月13日09:19 赶往汶川震中灾区的水陆空三路救援人员均受阻
2008年05月13日09:20 波音737载空降兵赴灾区武警官兵已徒步抵汶川
2008年05月13日09:34 多路救援官兵奔赴灾区百余武警已徒步进入震中
2008年05月13日09:39 温家宝要求今晚12时前打通通往震中灾区道路
2008年05月13日10:52 温家宝决定赶赴灾区预计半个小时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