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单元第8课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绘画的美丽,了解中国绘画起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2、通过绘画探究时代变迁的风貌,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3、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上学期的学生。高二学生对绘画艺术有兴趣,需要鉴赏方法的指导;对中国古代史有所了解,但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由于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琐碎,为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我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精心挑选了11幅国画和1幅油画和同学们共同鉴赏。所选择的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而且紧扣教材,避免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使学生更能投入到对美的欣赏和探究活动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素材,将视频、音乐、诗词和图片结合在一起,创设了传统文化的情境。在此情境下,师生共同进行绘画鉴赏,探究历史风貌,感受传统文化。通过课堂学习,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趣,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画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难点:中国画的“文人意趣”。

【活动设计】

活动一:鉴赏绘画并分析时代特征;

活动二:想象绘画《临溪抚琴图》,在诗歌朗诵和古琴伴奏下进行欣赏;

活动三:分组讨论中国绘画的特征(通过比较[法国]雷阿诺《弹钢琴的少女》和[中国]《临溪抚琴图》两幅画)。

【板书设计】

第8课笔墨丹青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一、神灵的居所

二、人间的世界

三、内心的风景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MTV《半面妆》。)

今天,我们要参观一座博物馆,它的名字叫做“笔墨丹青”。在古代,中国人用毛笔蘸着水墨和颜料,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画中世界。南北朝时期,有一位画家叫张僧繇,他曾经在墙上画了四条龙,这个龙摇头摆尾的,非常生动,但是没有眼睛,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骗谁啊?谁信呐?大家非让他画。没办法,张僧繇就给两条龙画了眼睛。落笔的那一瞬间,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两条龙乘着风雨,忽悠忽悠地飞上天了。

故事来源于生活,古人确实喜欢画龙凤神仙。中国画的功能,首先是作为神灵的居所。

(幻灯片显示《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个陶盆来自于6000年前,画的是什么呢?

(请一位学生鉴赏。)

再看一副战国的帛画《人物龙凤图》。

(幻灯片显示《人物龙凤图》。)

(请一位学生鉴赏。)

世上真的有龙凤吗?有神灵吗?为什么古人相信呢?

(请一位学生回答。)

随着历史发展,文明进步,人的地位提高了,开始“以人为本”。汉代以后,中国画逐渐从神灵的居所转向了人间的世界。

(幻灯片显示《女史箴图》。)

她给你什么感觉呢?

(请一位学生鉴赏。)

我想起了一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有人知道,陶渊明为什么要隐居吗?

(请一位学生回答。)

如果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你是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你怎么安放自己的节操呢?

(请一位学生回答。)

就是在这个最黑暗的时代,艺术大放光彩。这里有曹植的诗,嵇康的琴,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艺术是人们精神的寄托。有了它,就可以蔑视富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做人。

没有魏晋,就没有顾恺之。他的画有一个特点,是什么呢?

(答案:以形写神。)

这种强调神韵,富有个性的画就叫做文人画。从此,中国画有了不同的美丽。

(幻灯片显示《簪花仕女图》。)

如何?

(请一位学生鉴赏。)

可见唐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呢?

(答案: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对外开放。)

白居易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为什么她可以穿这么open呢?

(学生自由回答。)

我们学过北魏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去哪儿了?

(学生自由回答。)

唐太宗李世民,是汉人吧?他妈妈窦皇后,鲜卑人;奶奶独孤氏,鲜卑人;李世民只有不超过四分之一的汉人血统;娶个老婆,长孙皇后,又是鲜卑人。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流进了汉族,带来了新的风气,开放、自信、大气、健美,这就是盛唐的气象。

此时还有一位大画家。请你结合教材,欣赏《送子天王图》。然后我要问一个问题。

吴道子画的神仙,就是唐朝人心目中的“男神”“女神”。这说明绘画可以反映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可见,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那宋朝又如何呢?

(幻灯片显示《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北宋的张择端,画的内容是春天的汴京。这群人在干嘛呢?原来有人在说书,围得是三层外三层啊,精明的小贩趁机摆起了地摊。不远处,有人坐着大车,有人推着小车,也有人挑着担子。能骑马的得是官员,就像这位,他昂首挺胸,志得意满,前面仆人牵着缰绳。他的家眷,因为身份贵重,特意要坐轿子,但是大街上太热闹了,各种吆喝声,叫卖声,车马声。她忍不住打开轿帘,向外张望。它告诉你,宋朝怎么样啊?

(请一位学生回答。)

宋朝的经济很发达,尤其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有钱就任性啦。他们“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此时最发达的文学是宋词,“杨柳岸、晓风残月”,但这个不能中举。画画也不想卖钱,不能升官发财的,为什么要画呢?

(学生自由回答。)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不管别人想看什么,我画的,只是自己内心的风景。

(幻灯片显示《溪山行旅图》。)

这座山,给你什么感觉呢?

(请一位学生鉴赏。)

“足蹑平都古洞天,此身不觉到云间。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这种豪气,从何而来呢?

(请一位学生回答。)

同样是山,南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又给你什么感觉呢?

(幻灯片显示《山径春行图》。)

(请一位学生鉴赏。)

像这样的风格,就叫做“残山剩水”,马远人称“马一角”,类似的还有“夏半边”。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一位同学回答。)

绘画反映时代,反映人们的想法。不仅是山水,花鸟,石头,竹菊,都是画家内心的风景。明清有一位画家叫八大山人。他的画不好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