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小学教育方法中的挫折教育

小学教育方法中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从挫折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实施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小学教育中的挫折教育进行探讨。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挫折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设置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让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学会独立思考、克服困难,从而增强抗挫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挫折教育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勇敢面对挫折,积极应对挑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心理素质: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通过挫折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
2.增强抗挫能力:挫折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挫折时保持冷静,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挫折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挫折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三、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1.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体验挫折和困难。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
2.给予指导:教师在学生面对挫折时,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克服困难。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帮助,培养他们的求助意识和能力。
3.鼓励坚持:挫折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坚持到底。
4.培养意志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毅力,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勇敢地克服困难。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抗挫折教育是指培养小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态度、勇于挑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取得学业上的成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下面是一些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方法:1.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帮助小学生学会抗挫折,首先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小学生适当的奖励、赞扬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自信和满足。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小学生合理的期望和目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小学生抗挫折的重要支撑。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表演和演讲等活动。
同时,教师可以以身作则,做出正确的示范,帮助小学生克服恐惧和不安。
3.培养问题解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生抗挫折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提供一些案例和实际问题,让他们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小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提问和寻求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挫折。
4.培养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小学生抗挫折的关键。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积极调整心态和行为。
例如,教师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制定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克服难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小学生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
5.培养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小学生抗挫折的重要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小学生互相帮助和支持,培养他们的友谊和互信。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重要的教育任务。
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自信心、问题解决能力、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可以帮助小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只有通过努力和实践,小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抗挫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一、挫折教育的定义
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在给予学生正确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价值观
等时,需要学生直面困难,而不会被困难所吓倒,鼓励他们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去面对挫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
正确的情感,以便他们可以以理智的态度和技能去处理生活中的挫折和恐惧。
二、挫折教育的目标
挫折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任何挫折面前,
都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挫折。
此外,挫折教育还可以培养
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更清楚的认识自己,发掘自己
的潜能,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
三、挫折教育的方法
1、对学生的情商教育
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好情商教育,如何去接受、认知和处理挫折。
要让
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意识到挫折是正常的,不必为难自己或别人,要学会
从容面对,勇敢面对,并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2、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
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他们相信更积极的面
对挫折,利用挫折激发自信心和潜能,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3、抓住教学机会。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谁都知道,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经不得自然界的雷雨风霜。
同样,在过度人性化的呵护下成长的人,就像玻璃心和水晶鞋一样,虽美丽绝伦,却脆弱之极,一击即溃! 当今的学生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挫折教育。
一、转变观念,注重挫折教育的价值人人都说独生子女毛病多,应对挫折能力差,但有没有想过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孩子是一张白纸,问题出在拿画笔的人身上。
正是家长和老师的有意无意的过度关注和保护,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教师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挫折未必总是坏事了, 关键在于对挫折的态度。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充满了竞争。
如果没有挫折的经历,没有抗拒挫折的毅力和能力.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的。
对学生来说,同样的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甚至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障碍,但也可以使人奋起向上、成熟、长见识,提高能力,变得坚强起来。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合理而恰当的惩罚教育(也就是今天人们广义的“挫折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
常言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古人尚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实质上就是今天所说的挫折教育。
众所周知,系统的教育是离不开“挫折教育”,它对于培养受教育者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健全心理,加其受挫的承受量,提高其耐挫能力,帮助其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其判断主要取决于成人对挫折的判断和理解。
因此,教师应首先排除对挫折的害怕心理,不要老是担心学生会不会出事,不要限制学生在学校的活动量,更不能对学生说这不能玩,那不能玩的话,这样严重损害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美好的童年。
要敢于让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挫折,并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珍惜自己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拥有自信心,提高其心理耐挫力。
二、提供受挫机会、体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不仅要给他提供受挫的机会, 让孩子体验受挫, 而且还要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 让他从挫折的痛苦中解脱、振作起来, 有信心重新开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一、引言挫折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质和应对挫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挫折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实施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挫折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涉及到挫折教育的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结合课堂教学,渗透挫折教育。
例如,《小马过河》这篇课文,讲述了小马在过河时遇到困难,通过与水牛、松鼠的对话,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的道理。
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时,不能逃避,要勇敢面对,想办法解决。
2.创设情境,体验挫折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比较直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挫折,从而更好地理解挫折、克服挫折。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盲行”的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看不见世界的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摔倒、走错路,但通过亲身体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盲人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视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义务劳动、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挫折,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
3.开展挫折教育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挫折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游戏、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挫折、认识挫折、克服挫折。
例如,“逆境中的我”主题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逆境?如何面对逆境?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逆境的积极意义,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失败的滋味,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结论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进行渗透和实施。
挫折教育的方法

挫折教育的方法挫折教育的方法1、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
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人为地制造挫折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
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
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
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中学生耐挫折教育的九种方法一、认真梳理实施耐挫折教育的基本内容挫折涉及到自然、社会、个体需要等多种因素,耐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维的、多侧面的。
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到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差异,螺旋发展拾级而上,又要兼顾挫折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素。
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形成如下的教育系列:——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的挫折的一般认识、了解;——对生活、生存中可能出现的挫折的心理准备及疏导对策;——对学习上遭遇到的大小不同、程度不一的挫折的态度及其转化机制;——对实现各类个体需要的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挫折的反应和利用;——对学生群体中人际关系造成的挫折的正确处理协调;——对动机与目的、能力与愿望不相符所衍生挫折的自我防卫;——对前进道路上暂时性挫折的清醒认识及必胜信念;——对受到各种挫折后自我心理保健的常识教育和可操作性的行为方式指导;二、在近现代史教育的广阔背景中渗透耐挫折教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对小学生、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挫折教育教案最新8篇

挫折教育教案最新8篇挫折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挫折”,并能用简单语言解释给其他小朋友听。
2.学生能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能够学会正确的面对和处理挫折的方法3.学生能够积极面对挫折,勇敢尝试,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教学内容:1.什么是挫折?2.正确面对挫折的方法。
3.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可以通过与小朋友的互动来引入课题。
比如:“大家有没有经历过遭遇失败的情况,感到很失落,很难受呢?比如考试没考好,打游戏被轻易击败,或者自己很想做的事情没有完成,怎么办呢?”Step 2:情境呈现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漫画等形式来呈现一个小朋友遭遇了挫折的情境,引出“挫折”的概念和含义。
比如:“小明非常喜欢穿越小说,他经常想象着自己可以出色地扮演各种角色,在故事中冒险,解决困难。
但是,有一天,小明选择加入一个游戏组队挑战,可最后失败了,所有的队友都责怪他,他自己也感到非常失落、无助。
”Step 3:挫折的解释向小朋友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挫折。
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动画、图片等引导小朋友理解。
如:“挫折是指遭遇挫败、失败的情况。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失落、难过、自责等,但是并不代表你就是个失败的人。
”Step 4:正确面对挫折的方法引导小朋友学习正确的面对挫折的方法。
比如:a.绿色思考法让小朋友想想挫折过后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b.多元情绪认知法教育小朋友要认识到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要强迫自己总是保持乐观。
有时候,释放一下心情,愉悦或者哭泣都是正常的情感表达。
c.自我控制法讲解给小朋友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技能和方法。
例如,可以从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能运动、适当改变自己的心态,帮助自己摆脱低落情绪。
Step 5: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最后还是希望小朋友们运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
怎样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挫折可能来自学业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扰、家庭环境的变化等等。
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克服困难,是教育工作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名人克服挫折的故事,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小挫折,引导他们明白挫折并非是终点,而是成长的契机。
例如,讲述爱迪生经历无数次失败才成功发明电灯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成功往往需要经历多次挫折的考验。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是关键。
要教育学生以乐观的视角看待问题。
当面对挫折时,鼓励他们关注事情积极的一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沮丧。
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要只看到分数的低下,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次考试发现了哪些知识漏洞,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也非常重要。
很多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这时候,需要引导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教师和家长可以多给予具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失利,但他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毅力,就值得称赞。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核心。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不要急于替他们解决问题,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分析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地想办法解决。
挫折教育还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不要过度保护学生,让他们有机会面对一些小的困难和挫折,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支持。
比如,让孩子自己尝试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挫折。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培养他们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挫折教育方法:1.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应对挫折的基础。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困难。
2.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坚持学习的动力源泉。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学习感到乐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3.提供明确和可行的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并确保目标是合理和可行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分解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和步骤。
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挫折,学生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制定计划、行动执行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逆境应对能力:挫折往往伴随着逆境和困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和经历,帮助学生逐渐克服逆境,增强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例如,组织一次户外拓展活动,让学生面对各种挑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能力。
6.引导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看到挫折中的机会和收获。
鼓励学生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间,不断进步。
8.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是应对挫折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或合作性的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相互协助,共同解决问题。
9.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学习是培养学生应对挫折的关键。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让他们能够在面对挫折时自主解决问题。
10.接受失败并鼓励再次尝试:教师要教会学生错误和失败是成长的机会,不要因为失败而气馁,要勇敢地再次尝试。
挫折教育教案优秀5篇

挫折教育教案优秀5篇挫折教育教案篇一一、活动背景:当困难一来,事情一多,期望一高时,学生丝毫也没有信心去面对每一件事。
具体表现在:对什么事都不敢尝试、害怕竞争、害怕失败……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自己的实力产生怀疑,原先所具备的自信心正在慢慢消失。
可见,培养学生们的抗挫折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尤为重,所以借这节班会我们来就“善待挫折”展开活动。
二、活动目的:(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挫折在人生路上的不可避免性;提高挫折的承受力,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
(2)让学生树立信心,让挫折成为自己向上攀登的垫脚石。
遇到挫折时,能善待挫折,努力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3)通过讨论发言,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抗挫能力,掌握正确对待挫折的办法。
三、活动实施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故事。
故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曾经的体操冠军桑兰,当她在一次比赛训练中不幸摔伤瘫痪时,所有的人都为她叹息。
但当她始终微笑着面对伤痛、面对世界时,所有的人都被“桑兰微笑”感动了。
人们记住了桑兰,不是因为金牌,而是因为她在挫折面前勇敢的微笑。
故事二:偏远山区落后贫穷,学生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干净的本子、没有漂亮的书包、没有漂亮的铅笔橡皮,但是他们依然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
(出示图片)老师: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汇报交流)。
老师:在生活中,并不是事事顺心,事事如意。
在现实中,每一个人的生活道路都不可能是一条笔直、宽阔、平坦的大道,总是布满坎坷与荆棘。
坎坷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存在着,只不过或大或小罢了,它们就是我们平时所遭受的挫折。
让我们一起善待挫折(出示课题)。
让我们自己成长的更加坚强。
下面我们用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场。
(二)“善待挫折”主题班会开始。
1、了解挫折主持人1:挫折,是我们变得更坚强。
主持人2:挫折,使我们变得更勇敢。
主持人1:挫折,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主持人2:那么,谈谈同学心目中的能算得上“挫折”的事例2、分析挫折可能产生的原因。
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升策略

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升策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这些挫折可能来自学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困扰、家庭环境的变化等等。
具备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培养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面对挫折的有力武器。
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以乐观、自信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1、鼓励学生看到挫折中的机会每一次挫折都可能隐藏着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例如,一次考试失利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薄弱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让他们明白挫折并非终点,而是通向成功的一个阶段。
2、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的学生更有勇气面对挫折。
家长和老师要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认可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同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挑战,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信。
3、树立正确的成败观让学生明白成功和失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失败并不代表自己一无是处,成功也不意味着永远一帆风顺。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成败,不过分沉浸于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才能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和坚定。
二、加强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提升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途径。
1、学校开设专门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应对挫折的方法和技巧,如情绪调节、问题解决、心理调适等。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面对挫折的情境,进行实践和演练。
2、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训练等,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挫折,并学会在团队合作中共同克服困难。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野外生存训练,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适应能力。
3、利用榜样的力量为学生树立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榜样,可以是历史人物、名人明星,也可以是身边的老师、同学。
讲述他们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激发他们战胜挫折的斗志。
中学生耐挫折教育地九种方法

中学生耐挫折教育的九种方法一、认真梳理实施耐挫折教育的基本容挫折涉及到自然、社会、个体需要等多种因素,耐挫折教育的容是多维的、多侧面的。
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到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差异,螺旋发展拾级而上,又要兼顾挫折所涵盖的基本容和相关要素。
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形成如下的教育系列:——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的挫折的一般认识、了解;——对生活、生存中可能出现的挫折的心理准备及疏导对策;——对学习上遭遇到的大小不同、程度不一的挫折的态度及其转化机制;——对实现各类个体需要的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挫折的反应和利用;——对学生群体中人际关系造成的挫折的正确处理协调;——对动机与目的、能力与愿望不相符所衍生挫折的自我防卫;——对前进道路上暂时性挫折的清醒认识及必胜信念;——对受到各种挫折后自我心理保健的常识教育和可操作性的行为方式指导;二、在近现代史教育的广阔背景中渗透耐挫折教育 ***同志提出要对小学生、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日历上的“红黑页”、近代的不平等条约回顾、不屈不挠斗争故事等多种方式,形象地、立体地阅读近现代史,从而认识到:一部近代史浸润了辛酸、血泪,写满了挫折、艰难,当然更显现了挫折中的抗争,记录了刚性的中华民族精神。
诸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伊犁、马关、辛丑等20多个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使民族遭受巨大挫折,蒙受巨大灾难。
但中国人民并未被挫折压倒,而是愈挫愈勇,奋然前行,在***的领导下,取得了新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这种历史的、形象的、宏观的、广阔的教育背景中渗透挫折教育容,说服力强、感染力深、震撼力透、立足点高、理性意蕴深,会收到显著成效。
三、巧妙利用各种挫折提高耐挫力少年儿童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具体的、直观的、身边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触发联想。
进行挫折教育如果空对空地讲道理、列条条,很难收到实效,必须遵循“从游泳中学游泳”的基本原则,从“挫折中悟挫折”,多利用报载的、现实生活中的、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不失时机进行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对学生实行挫折教育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升,很多家长把全部身心和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因而一味地迁就、溺爱孩子,使他们变得任性、脆弱,经受不起一点点挫折。
受过挫折的学生,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一种恐惧不安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过于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郁闷。
这种焦虑,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产生心理障碍。
作为班主任更要注意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行挫折教育,提升学生的挫折耐力和心理承受力。
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外部因素即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内部因素即个人主观因素如生理条件限制、水平限制、动机冲突等。
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即时实行疏导,协助他们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原因是来自于主观还是客观,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
在必要时可协助他们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
以前我遇过这样一个学生。
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发现他与众不同,穿着比较朴素,也可能他是从山里来的孩子。
在开学的几天里他看什么都挺新奇,干什么事都挺兴奋的。
后来发现他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跟同学交谈也少了,眼神里面充满了迷惘。
一个热情好动的学生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为什么呢?我利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问他:“你病了吗?”“不是”“是家里发生了事情还是其他同学欺负你了?”他都说不是,经过我多次追问后,他才道出他心理的苦闷:“我们班上同学大多是城里的孩子,家里大多有电脑,电子琴、游戏机等,应有尽有。
而我来自于农村,对于这些东西我连看都没有看过。
跟城里的学生相比,我简直就是乞丐。
在这些学生面前,我总觉得我低人一等,自己心里面很自卑,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神。
”哦,是这样。
原因找出来了,问题好办。
这位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完全是自己自卑心理引起的。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多次找这位同学谈心,指导他如何端正心态;如何在同学中平等相处,尽可能地发现他的优点,让其释放光芒。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教案优秀11篇

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教案优秀11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较不陌生的就是挫折了吧,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作者爱岗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1篇挫折教育教案,欢迎借鉴。
挫折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了解挫折的含义,懂得任何人都会遇到挫折,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遇到挫折的人,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使学生了解造成挫折的多种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及其战胜挫折的方法。
懂得挫折能够磨练意志,在挫折中增长智慧。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几个挫折情景的展示,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挫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所遇到的困难、挫折,加深学生对挫折的理解。
通过列举名人、伟人的事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会学生分析。
通过一些图片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造成挫折的原因,对自己遇到的挫折能正确找到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
让学生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身遇到的挫折,从而找出有效方法解决或帮助他人解决。
教学难点挫折、引起挫折的因素、不同的态度不同结果。
知识重点挫折、引起挫折的因素、不同的态度不同结果。
教学对象分析现在学生的人格偏差比较大,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也有一定的偏差,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须引导他们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它与人生相伴相随;面对挫折,用积极的态度去战胜他们。
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手段。
复习旧课自尊、自信、自强。
导入新课愿望:为了做的更好,请给予自己鼓励,你会说些什么呢?活动:讲授新课(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设计、学生活动设计、学习方法指导设计、学习效果反馈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探讨:1、悬念:影片欣赏《大长今》[设悬:播放不了]通过课堂教学遇到了一定的阻碍来引出挫折。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1、抗挫能力训练
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遇挫情境,让孩子经常性获得挫折感体验,这无疑会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同时又能获得成功的快乐。
父母永远都要做孩子成长的良师和榜样,经常跟孩子一起分享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带给孩子。
同时,对孩子的批评要适当,表扬要精准!多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和态度,少夸奖他的成绩和结果,让孩子自己找到应该努力的方向!
2、耐心沟通
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一个道理: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并且我们每个人也是在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才能够成长起来。
当孩子明白了这一点以后,他们就会明白人生是一个不断战胜挫折的过程,经历过挫折,才会看到人生的彩虹。
3、在顺心事情当中训练孩子的内心强大
孩子的考试成绩得了100分,心情非常开心,很容易产生得意洋洋、了不起的心理,这时候适当的引导孩子的行为,并且指出孩子的不对,一样是对孩子进行挫折能力的训练。
顺心的情况下,对孩子的作为进行适当的批评,调整孩子高傲的内心,也是让孩子去承受痛苦,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4、允许孩子“试错”和受挫
在孩子的世界里,或许一次小小的失败和错误都会引起莫大的打击和自责。
但这种打击和自责必须要经历的,否则,他们不可能学会怎么去应对。
父母要允许孩子“试错”和受挫,当孩子想要做一件事情时,父母要放手让他大胆的去尝试。
当孩子在尝试过程中遇到失败或犯了错误时,父母要适时介入,用恰当的指引告诉孩子,困难不代表失败,错误也不代表无能。
关于挫折教育的教案7篇

关于挫折教育的教案7篇关于挫折教育的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通过挫折教育,让学生知道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把我们割伤也可以为我们所用,关键是看我们握住了剑柄,还是握住了剑刃。
从而正视挫折,敢于失败,培养积极应挫的心理品质。
2、正确看待挫折与成功,正确看待考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做好切实可行的学习生活计划。
二、活动地点:___三、活动准备:1、黑板上写好班会主题;2、对班会中的节目要适当排练。
四、活动过程:1、班主任导入自从月考考试后有的同学学习劲头不高,我在通过与这些同学的私下交谈中了解到:(一)、这些同学学习状态不好,意识消沉。
(二)、学习缺少动力,每天完成老师布臵的一些任务后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三)、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成绩上不去,心里就越烦躁,越烦躁,就越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陷入这种不良循环。
如何才能走出这个误区呢这节课我将继续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成功的秘诀。
先讲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他二十一岁时,做生意失败;二十二岁时,角逐美国州议员落选;二十四岁时,做生意再度失败;二十六岁时,他的情人离开人间;二十七岁时,一度精神崩溃;三十四岁时,角逐美国联邦众议员再度落选;四十五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落选;四十七岁时,提名副总统落选;四十九岁时,角逐美国联邦参议员再度落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屡战屡败的人,在他五十二岁时,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这个人就是林肯。
面对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成绩不理想,他人的讥讽,解不完的难题,亲人的叮嘱等等,压得同学们透不过气来。
于是,有的同学目标动摇了,斗志消沉了,面对挫折,我们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大家来谈谈,挫折与成功。
2、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小故事师:请问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思考片刻)。
[学生回答演讲]案例2:拿破仑、希尔曾经讲过一个令人醒悟的故事:赛尔玛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经常外出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奇热无比,又没有人和她聊天,周围都是不懂英语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她很难过地写信对父母说:“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两行字,但这两行字却永远留在她的心中,并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两行字是什么呢“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浅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指通过让学生经历失败、压力和挫折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和逆境,培养他们的逆境应对能力、自信心和坚韧性。
挫折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部分,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通过经历挫折,他们才能真正的成长。
首先,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引领。
教师应该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认识到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失败和挫折,并引导学生正视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比如启发式教育、情境教学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面对困难的态度。
其次,学校应该创设一个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挫折教育的机会。
学校可以创设一些特殊的课程或项目,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面对挫折和失败,从而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和逆境应对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一些辅导和支持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在挫折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挫折教育要与教育目标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
在进行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挫折体验,引导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和反思失败。
最后,家庭和社会也应该重视挫折教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要让他们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逆境锻炼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和压力。
总之,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引领,学校的创设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关心,都是挫折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
只有通过经历挫折,学生才能真正成长,成为能够应对困难和挑战的人。
小学生抗挫折教育指南

小学生抗挫折教育指南1. 引言小学生时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抗挫折教育方法和策略。
2. 理解挫折在开始讨论如何进行抗挫折教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在实现目标或达到预期结果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失败或阻碍。
对于小学生来说,挫折可能包括学习上的困难、人际关系问题、体育竞技中的失败等。
3. 抗挫折教育方法3.1 培养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克服挫折的关键。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态:鼓励孩子设定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强调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成功需要付出努力。
夸奖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3.2 培养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小学生面对挫折时必备的技能。
以下是一些培养适应能力的方法:鼓励孩子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他人。
帮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下一次尝试做准备。
提供情境训练,让孩子在模拟的挫折情境中学会应对。
3.3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小学生面对挫折时的一种重要心理支持。
以下是一些培养自信心的方法: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并相信他们可以做到。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某个领域中取得成就感。
4. 家长的角色家长在小学生抗挫折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家长应该注意的事项: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
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不过分干预孩子的问题解决过程,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
5. 教育者的角色教育者在小学生抗挫折教育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教育者应该注意的事项: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和合作。
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就感。
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挫折教育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抗挫能力

挫折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抗挫能力挫折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抗挫能力挫折是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的一种事实。
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积极面对并克服挫折,培养抗挫能力是他们成长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挫折教育,帮助小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提升自信心,以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
一、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小学生的积极乐观心态:1. 激发兴趣: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兴趣班和活动,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喜好,培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2. 正面引导: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以更好地面对挫折。
3. 启发思考:教导孩子在面对困难时,要学会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惧怕挫折。
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小学生的抗挫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问题解决能力:1. 启发探索: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探索问题本质和解决途径的能力。
2. 培养独立性:让孩子在适当的情境下完成一些任务,例如整理书包、做早餐等,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坚持尝试:教导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轻易放弃,并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
三、增强自信心自信是抗挫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策略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1. 倾听与尊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
2. 反思经验:引导孩子在面对挫折后,对其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的启示。
3. 动态评价:用积极的语言和方式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四、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挫折常常伴随着变化,因此培养小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方法可用于提升孩子的适应能力:1. 设定目标:鼓励孩子设定合理和具体的目标,逐步实现,以锻炼他们适应变化的能力。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一种现象,而对于学生来说,面对挫折的能力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挫折不可避免,但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并从中学习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了解挫折的重要性、挫折教育的策略和技巧、以及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了解挫折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挫折不仅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机会。
通过经历挫折,学生可以学会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态度,锤炼自己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只有在挫折中成长,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而如果没有经历过挫折,学生就会变得软弱、胆怯,缺乏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因此,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抗挫能力。
其次,挫折教育应该注重策略和技巧的运用。
教育者可以通过制定挫折教育计划,设立挫折教育课程,开展挫折教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
教育者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挫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育者还可以通过个案辅导、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另外,实施挫折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挫折教育不是让学生一次就成功,而是通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正确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因此,教育者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克服困难,同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认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其次,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
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和处理挫折。
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不要过分悲观或悲观,而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最后,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挫折是一种锻炼和磨砺,只有经历过挫折,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成长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不如意的情况:考试成绩不好;没完成学习任务;在班干部、三好学生的评选中落选;受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要买喜欢的玩具、衣服但家长无法满足……这些情况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无论这些因素是来自主观的,还是来自客观的,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挫折。
所谓挫折,在心理学上解释为个体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不可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一般地说,个体越是重要的动机受到阻碍,所感受到的挫折就越大。
在通常情况下,个体遇到挫折时可产生多种多样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反应。
例如,或是表现为茫然无措、忧郁压抑、失去自信、心悸胸闷等焦虑感;或是表现为处事冷淡、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表情呆滞等冷漠的态度;或是表现为对别人怒目而视、拳脚相向以及迁怒于物等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或是表现为墨守陈规、执拗偏见、重复无效动作……更有甚者,产生轻生念头,以至走上了绝路。
这些现象充分证明挫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甚至会危及学生的生命。
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挫折教育,有的想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却又不知从何处入手,因此,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有的学生会因受到同学嘲笑而恶意报复;有的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或受到老师批评而产生厌学心理、自暴自弃,由中上等学生而变成后进生;有的学生因一点儿小事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残、自杀,给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由此不难看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何等重要。
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正确对待挫折。
要使学生了解,挫折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的一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在挫折面前,不能回避,要正确认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从而去战胜挫折。
例如,人小时侯学走路,肯定会遇到摔跤的挫折,但要是因为怕摔跤而不去练习走路,那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学游泳的人,肯定会呛水,如果害怕呛水而不下到水中去练习,那就永远学不会游泳。
二.要增强自信心。
要让学生知道:“天下事,有成功、也有失败;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并非无益”。
当面对挫折时,不要气馁,要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乐观主义精神对待困难,“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在挫折中磨练意志,从而走向成功。
例如,有的学生在参加科技制作遇到失败时,教师就应告诉他,失败并不可怕,是正常的,可以列举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找灯丝材料的过程来启发他,并帮助他分析失败原因,给他鼓励,使他产生成功的信心。
三、提高承受能力。
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如果想在前进的道路上没有任何阻碍,满足已有的现状,那么,他是永远不会有成功的机会的。
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对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减轻万一遇到挫折时的沉重打击;另一方面,要使自己的性格开朗些、胸怀宽广些,这也有助于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例如,有的学生在参加各种职务的竞选时,教师要告诉他,竞争会很激烈,他很有可能会失败,但即使失败了,自己也是经受了一次锻炼。
这样,即使学生万一真的失败了,也会去从容面对现实。
四、确定正确的奋斗目标。
要使学生懂得,自己奋斗目标的实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在确立目标时,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避免因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而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确立自己达不到的目标。
可以确立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
先努力实现容易达到的近期目标,再去实现中、远期目标。
而目标确立后,还应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以减少因目标
不易实现而产生的挫折。
例如,一个学习成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学生产生了要当班长的想法,教师就应帮助他分析自身的条件,让其先在学习、工作能力方面努力提高水平,在小组内取得同学的信任,然后再去努力实现自己当班长的目标。
不然,他就会因一下子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而产生挫折感。
五、要辩证地看问题。
要让学生理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
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受到挫折时,可在另一方面谋求成功,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快慰。
例如,学生参加班干部竞选失败,可以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从而使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学习方面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多努力在文艺、体育方面一展风采。
除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