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1. 引言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人类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制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目的与目标本方案的目的是评估当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综合分析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以制定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

具体目标包括:定量评估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分析地质灾害对人群、建筑物、交通、水资源等方面的潜在威胁;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

3. 工作内容和步骤3.1 数据收集与整理收集相关地质灾害数据,包括历史灾害事件、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气象数据等;整理和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建立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数学模型;结合地质灾害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评估指标和权重,并建立相应的评估方法。

3.3 危险性评估与分级根据建立的模型,对不同地区和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地区和区域分为不同的危险性等级。

3.4 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分析不同地质灾害等级对人口、建筑物、交通、水资源等方面的潜在威胁;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范围。

3.5 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根据威胁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制定灾害应急预案,包括预防、监测、预警和处置等方面的内容。

4. 时间安排本工作方案的时间安排如下:数据收集与整理:1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建立:2周危险性评估与分级:1周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2周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1周5. 预期成果本工作方案的预期成果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包括评估结果和分级等信息;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

6. 质量控制本工作方案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摘要:近几年来,由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建设坍塌毁坏现象频频出现,为了预防工程建设遭受和诱发地质灾害,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的综合评估。

通过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综合评估,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加强从工程建设的源头上防止地质灾害,为建设项目规避防止地质灾害,减少经济损失,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依据,本文以将浦发路(郁洲路—310国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为背景,探讨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关键字: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防治措施本文以连云港新浦区为背景,通过对连云港新浦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勘察研究,对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综合评估的流程和原则进行综合评估,针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特点,提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工程概况浦发路南起郁洲路,北至310国道,沿线与浦发路(拟建)相交,占地面积11.76公顷,大部为农用地,局部地方为住宅用地,浦发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22万元,全长2817 m,宽30 m,同步实施雨水、污水、绿化、路灯、给水、通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等配套工程,建设资金自筹,评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

连云港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较简单,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较不利,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流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原则根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依照《江苏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苏国土资发[2010]353号),参照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表的划分来进行综合评估。

如表1表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确定要素危险性分级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危险性大强发育危害大危险性中等中等发育危害中等危险性小弱发育危害小4. 结合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进行综合评估在连云港新浦区拟建项目区域中,根据区域的地质环境特点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拟建道路、新浦磷矿塌陷区、厂房、农田等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区域,成为一区,有地面坍塌及软土的现象,第二部分主要为拟建工程南侧部分,称其为二区,有软土存在故也称软土区,分别对这两部分区域进行综合评估,并且从建设场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工程的难易程度及所需投入的资金等方面综合权衡加以评估,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估。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地质灾害是指地壳运动导致的地球表面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需要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

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1.地质灾害潜在性评估地质灾害潜在性评估是评估地区是否存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该评估方法包括对地质构造、地表状况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借助遥感技术和地质勘探手段获取相关数据。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出地区是否具有地质灾害发生的潜在性。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评估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程度。

该评估方法主要针对已经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区域,通过调查和研究灾害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借助地质灾害历史记录和现场勘察,综合分析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人类活动等,并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量化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提供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预估,在制定防范措施时提供科学依据。

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考虑地质灾害潜在性和危险性,评估地区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和财产的潜在损失,以及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后能够减轻风险的程度。

该评估方法在前两种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人口密度、经济活动、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评估地区地质灾害风险。

评估结果可以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指导制定防灾减灾政策。

二、地质灾害防范措施1.加强地质监测与预警地质监测与预警是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地质监测网络,监测地质构造和地表变形,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情况。

同时,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球物理勘探手段,提前发现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迹象,并进行预警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2.合理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地质灾害防范需要从规划和土地利用的角度入手,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利用,避免在潜在地质灾害高危区进行大规模建设。

地质灾害有哪些有效防治措施又有哪些

地质灾害有哪些有效防治措施又有哪些

地质灾害有哪些有效防治措施又有哪些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我们应该做好地质灾害防范措施。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欢迎阅读。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地质灾害评估的危险性与应对方案

地质灾害评估的危险性与应对方案

地质灾害评估的危险性与应对方案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也由于对资源的快速消耗,使得我们的生态受到破坏,地质灾害现象常有发生。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仅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阻碍,也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的损害,甚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以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为出发点,根据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其应对方案。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估;应对方案0 引言相对于欧美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我国现代化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因为有前期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发展速度较快。

快速的现代化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另外也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虽然最近几年国家也意识到地质灾害的严峻性,对地质灾害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但是破坏已经造成,现有的治理方案还不能彻底的解决地质灾害带来的严重问题。

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科技的快速发展,近来,科技在地质灾害评估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GPS 、遥感技术、勘探技术等技术在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地质灾害评估现状通常认为,地质灾害属于“自然灾害学”的研究范畴,目前地质灾害的评估主要追求在不同的角度、多个层面、不同条件限定下综合评估其危险性。

目前,对于地质灾害的评估,也做了比较具体的评估分类,主要包括防灾工程的评估、减灾效益的评估、生态环境方面的评估、损失评估以及灾害风险评估等六个方面。

根据目前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已经可以有效的对地质灾害的机制进行评估,并且根据已经发生的相关地质灾害的不同现象进行研究,归纳出不同的地质灾害发生所具有的必要因素,使得发生因素和灾害防治之间产生关联性。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评估的相关理论已经形成了系统性,形成了基本的“区域灾害系统论”,也能够运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制作出相关模型,为实际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非常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能够切实可行的使用方法。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3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3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3篇(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是指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和灾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减轻和预防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以下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的一般步骤和内容:1. 了解地质灾害情况:通过收集和分析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地质调查和监测数据等资料,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和规模。

2. 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灾害的类型和规模,结合地质环境和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各类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

3. 制定防治目标和策略: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策略,包括减灾、防灾和灾后恢复等方面。

4. 制定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方案:根据地质灾害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监测和预警方案,确保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堤坝等,提高其抵抗地质灾害的能力,并加强维护和管理工作。

6.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7. 建立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和救援力量,提高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和速度,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 落实责任和监督机制: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落实和效果。

9. 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地质灾害防治合作,并通过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灾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同时要注重科学决策和灵活应对,确保有效防止和减轻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精选3篇(二)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措施,旨在减少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以下是一些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常见措施:1. 地质灾害危险区划: 利用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将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划分为危险区、高危险区等级,并禁止或限制人口密集区、建筑工程等活动在这些区域进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识别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为灾害风险管理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定义、目的、工作步骤和方法等方面介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方案。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定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通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价,确定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人类活动及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的一种科学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别潜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1.了解特定区域或地点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影响,为风险管理和防范提供依据;2.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确定预警线、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3.提出减轻地质灾害影响的建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步骤1.资料收集:收集相关地质、地形、气象、水文等资料,了解研究区域的地质灾害背景和历史发生情况。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根据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3.危险性等级划分: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危险性等级,确定不同等级地区的防范措施和管理措施。

4.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可能损失,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确定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5.结果呈现: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提供给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引起关注和警惕。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1.定性评价:通过专家经验和知识,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条件、规模、影响等进行定性评价,确定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和防范措施。

2.定量分析:利用统计分析、数学模型、遥感技术等方法,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风险因素、概率等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地质灾害的概率和风险等级,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预测。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措施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措施

工程勘察报告地质灾害评估与防治措施一、引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导致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在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某工程项目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工程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地质灾害评估1. 区域地质概况通过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调查和资料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地震、滑坡和地质涌水等多种地质灾害隐患。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状况,对地震灾害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并结合工程用地情况,确定地震烈度为X度。

2. 滑坡风险评估工程区域地势复杂,存在多个滑坡体和滑坡迹象。

通过对滑坡体的稳定性分析、地质构造状况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评估,确定滑坡的潜在活动性和危险性。

根据分析结果,将滑坡按照等级划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3. 地质涌水风险评估对工程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地下水位、地层渗透性和水源情况。

通过对地质构造和岩层特征的综合评估,确定地质涌水的风险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如加大抗渗措施和灌浆加固等。

三、防治措施1. 地震防治措施根据地震评估结果和工程用途,提出相应的地震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强地基处理和刚性连接等。

针对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还应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2. 滑坡防治措施根据滑坡等级划分和工程用地情况,提出相应的滑坡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地质体整治、加固措施和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等。

同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滑坡灾害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3. 地质涌水防治措施根据地质涌水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加强地质勘察、提高地下水位控制能力和采取合适的抗渗措施等。

同时,应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涌水事故。

四、结论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我们认识到该区域存在地震、滑坡和地质涌水等多种地质灾害风险。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建议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地质灾害防治与灾害评估

地质灾害防治与灾害评估

地质灾害防治与灾害评估地质灾害是一种由于地质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的防治与灾害评估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以及灾害评估的重要性。

一、地质灾害防治方法1.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加固建筑物、疏导山洪、拦截滑坡等工程措施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例如,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房屋,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修建堤坝、水沟等设施,可以疏导山洪流向,减少泥石流的危害。

2.规划管理规划管理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国土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可以避免在潜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人口密集的开发。

此外,建立健全的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警和疏散。

3.科技手段科技手段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遥感技术、地质雷达等高新技术手段,能够对地质灾害进行准确、迅速的监测与预测。

此外,利用地质勘探技术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识别和评估,有效地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的效率。

二、灾害评估的重要性灾害评估是对地质灾害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灾减灾决策依据地质灾害评估能够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为政府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结果可以指导地区规划和社会发展,从而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2.灾后救灾工作指导灾害评估能够对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和估算,为灾后救灾工作提供指导。

通过评估结果,政府和救援机构可以了解灾情的严重程度,合理分配救灾资源,并提供必要的援助和支持。

3.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灾害评估可以对地质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对房屋、基础设施、农作物等的损失估算,并对这些损失进行货币化评估。

这些评估结果是评价地质灾害防治效益的重要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是一种由地质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

在防治地质灾害方面,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下面是一个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案:1. 地质调查和评估: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全面的地质调查和评估,了解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岩层、地下水位等情况,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2.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设备和传感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出警报。

3. 风险评估和规划:根据地质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规划,包括划定灾害隐患区、制定防灾预案、规划土地使用、避免在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建设重要设施等。

4. 建设抗灾设施:根据风险评估和规划的结果,建设相应的抗灾设施,如监测设备、防护墙、拦土墙、护坡、防洪堤等,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损害。

5. 加强工程建设和施工监督: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工程建设时,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避免因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地质灾害发生。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防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 社会参与和合作: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参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8. 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9. 提高科技支撑: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10. 灾后恢复与重建:发生地质灾害后,要积极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包括受灾人员的安置和救助、灾后基础设施的修复和重建等,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浅析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浅析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浅析作者:马保元来源:《西部资源》2021年第05期摘要:本文结合翁源某温泉酒店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危险性分区标准,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最后评估建设场地的适宜性并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增加城市以及乡村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成为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当前,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问题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带来的问题频发。

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多,容易导致单一的地质灾害逐渐衍变成为灾害链。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通常地质灾害不单独发生,普遍来说地质灾害具有相关性及群发性。

因此,对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探索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防治方法,对提升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工程概况拟建项目场地呈近南北向不规则形,拟规划建设4栋建筑物:酒店大堂(3F)、酒店客房(23F)、温泉接待厅(3F)、宴会厅(3F),宴会厅部分区域设置1层地下室,开挖约4.5m~6.3m。

拟建工程场地北侧为Y706乡道,水泥路面,路宽约3m。

周边为自然山体,高约27m~113m,植被发育。

场地内主要形成挖方边坡、填方边坡、基坑边坡、自然边坡四类边坡。

2.项目区地质环境条件评估区处于剥蚀残丘地貌区,最大相对高差151.86m,整體地势较陡,坡度约30°,地形地貌条件中等;评估区内地层为第四系(Q),基岩为下侏罗统花岗岩(J1γ),区内地层与岩石条件简单;评估区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大,区内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地质构造条件中等;区内新构造运动微弱,区域地震稀少且震级多属微震,地震基本烈度属Ⅵ度区,区域地质背景条件简单;区内地下水位埋藏相对较浅,富水性中等,水量中等,地下水对场地工程施工影响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区内岩土体类型较少,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对自然地形地貌改变较大,对区内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中等。

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分析了项目区域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影响评价,针对加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标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防治措施0引言近几年来,由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建设次生灾害现象频频出现,为了预防工程建设遭受和诱发地质灾害,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通过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综合评估,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加强从工程建设的源头上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为建设项目规避防止地质灾害,减少经济损失。

1工程概述拟建项目厂址位于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48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厂区东北侧,紧靠老厂区,地处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乡田心村猫子寨,距瑞金市约18km,距会昌县约32km,南侧紧临323国道,现有厂区铁路专用线路接入老厂区,铁路、公路运输都十分方便。

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项目建设范围为从石灰石矿山开采和破碎、原材料进厂至水泥成本运输出厂,纯低温余热发电及部分生产、生活附属设施。

项目建设设计标高(201.85m)大部分高于或等于原始地面标高(+196.5~228.0m),项目区存在低~中高填方,最大填方边坡高度达5.35m,平均填方在3.0m左右。

西北部存在人工切坡,最大高度约为26.15m。

项目区周边存在自然斜坡,经平整场地西北侧产生人工切坡,同时,由于项目区存在冲沟和山塘,依据设计标高将需要填埋,将产生填方地基和填方边坡。

2项目区域地质灾害的稳定性及影响评价分析区域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岩性为主,岩溶现象较为发育,地下存在岩溶、孔洞,所以在项目建设中可能形成局部地面塌陷。

鉴于项目区的微地形地貌较复杂,未来项目扩宽存在少量的人工切坡和大面积的人工填方,因此笔者对人工边坡的稳定性和人工回填方地基和填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2.1场地的区域稳定性从区域地质图(1:20万)上看,及本次施工钻孔上验证。

在项目工作区未发现大规模断层(裂)出露,地震烈度为6度,经勘察,区内地层岩性以碳酸盐岩性为主,岩溶现象较为发育,地下存在溶洞、孔洞现象,地表无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场地第四系及基岩区内无人防工程,无地下采空区,自然斜坡稳定性好,区内冲沟泥石流低易发,场地稳定性一般。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做好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本文对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评估目标和范围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标是建设工程项目,评估范围包括该项目用地及周边区域。

三、地质背景该建设工程项目位于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起伏较大,存在河流、坡地和地下水等自然条件。

在降雨较多的季节,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四、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以及地质灾害历史和频率分析,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定性评估。

然后,使用定量评估方法结合相关参数,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估。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通过定性评估,本次评估发现,该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是在降雨季节。

从历史地质灾害频率来看,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通过定量评估,采用SRA方法综合评估,结果显示该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地质灾害可能对建设工程造成严重破坏,给工程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六、防治对策基于地质灾害评估结果,针对该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风险,提出以下防治对策:1.工程规划阶段进行综合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勘察,确保对地质灾害风险有充分了解。

2.采用合适的工程措施,如防滑桩、加固岩土体、排水系统设计等,提高工程的抗灾能力。

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建立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动态,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工程人员和周边居民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减少人员伤亡。

5.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演练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七、结论通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我们认为该建设工程项目存在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只有科学防治,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

23 综 合 评 估 .
对 于地 质 灾 害性 进 行综 合 性 的评 估需 要 将 预测 与 现状 评 估 的 结 果相 互 结 合 ,然后 再 对 区域 之 内潜 在 的 隐患 分 布 ( 质灾 害 ) 地 或 者是 区域 内 的环境 存 在 的差 异 性 的分 布评 估 ,才能 够进 行 综 合 性 的评 估 。 此外 ,对 于区 域 内 的适应 性 要进 行 有效 评 估 ,而 划 分 评估 区域 的级 别 时 ,可 以分为 适 宜 、相 对适 宜 以及 适 应性 较 差 等 等 ,在划 分 上可 以同地 质灾 害危 险性 的大 、中 、小 等划分 相 同。 3 进行地理 区域性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措施以及相关建议
所 谓 的 地 质 灾 害 ,就 是 由 自然 的原 因 、人 为 的 活 动 等 引 发 的 ,危 害到 人 民群 众 生 命财 产 、地 面建 筑 安 全等 的诸 如 山林 的崩 塌 、土 体滑 坡 、山洪 泥 石流 、地 面 塌 陷 、地 面裂 缝等 以及 地面 出 现沉 降 等一 类 与地 质 环 境作 用 配送 的灾 害 。 在实 际情 况 下 ,查 清 相关 地 质灾 害 在地 质 特 征 、分 布情 况 等方 面 的详 细情 况 ,并恰 当 准确 地 评估 这些 的危 险 性 , 以便 进 行及 时 有 效 的预 防与 治 理 ,对 我 国的 国意义 和现 实意 义。 1评 估原 则、方法及 其量化指标



2 1 预测 评估 .
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存在的危险性在评估 的范围区域上主要是
项 目施 工 的所在 地 ,也包 括 了有 可 能会 影 响 到工 程施 工 项 目的安 全 问 题 。然 后在 充 分 的论 证 并且 针对 实 际情 况 进 行分 析 ,在 周 围

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治

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治

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治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运动和地球物理过程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地质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也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进行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定量、半定量或定性分析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评估区域或工程建设在地质灾害及其灾害危险性下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1. 收集资料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首先需要收集相关资料,包括地质、地形、气象、水文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构建出全面的地质灾害评估指标体系,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2. 制定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一般情况下,评价指标可以分为地质条件、环境条件、人为活动三大类,包括地震烈度、坡度、岩性、降雨量、地下水位等。

3. 评估方法选择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有多种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定量评估、概率评估等。

在选择评估方法时,需要考虑现有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定性评估适用于数据较少、资料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定量评估则需要对资料的定量化加工和处理。

4. 风险评估与划分根据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区域或工程进行风险评估和划分。

评估结果可以用概率、风险度等指标来表达。

在风险划分的基础上,可以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区域或工程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二、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是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或消除地质灾害的危害,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 预防与监测地质灾害的预防与监测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首要任务。

通过地震预警系统、斜坡监测仪器等设备的建设和使用,可以提前预知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工程防治地质灾害的工程防治是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措施的建设,以减轻或消除灾害的危害。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指根据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对人类和物质造成危害的程度,对不同地区进行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价的过程。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沉降等多种类型,其危害性不同,因此需要进行科学评价来指导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减灾工作。

1.灾害发生概率评估:通过收集历史灾害数据、地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性等信息,结合科学方法进行灾害概率评估。

例如,通过地震震级、频次、震源深度等因素,评估地震的发生概率,并根据其概率,划分危险性等级。

2.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评价:根据地质灾害可能对人类、物质以及环境造成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进行危害程度的评估和划分。

如地震可能引发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等问题,评估这些危害的严重程度,并划分危险性等级。

3.脆弱性评估:评估地区和特定建筑物、设施、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即它们在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抵抗和适应能力。

通过对结构物、土地利用、土壤特点等因素的研究,评估其脆弱性,以指导减灾工作和城市规划。

4.风险评估: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对不同地区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划分。

通过分析灾害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的相关性,给出相应的危险性等级。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有助于指导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减灾工作,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可以划定灾害危险区域,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高危险区域,可以采取加固建筑物、管控开发和土地利用、撤离居民等措施;对于中低危险区域,则可以加强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灾害应对能力。

总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工作,它为地质灾害防治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保护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例析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例析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例析1.工程概述拟建小区位于涞源县塔崖驿乡镇西南部,距乡政府约1.5km,北邻112国道,张石高速、京原铁路从场地的北侧通过。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808.056 m2,该安置区征地面积4.5172公顷(约合67.76亩),总建筑面积32800m2(其中一期建设10440m2),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

本项目规划住宅25400m2,公共建筑7000m2,公共设施建筑用地400m2。

均采用条形基础,砖混结构。

2.地质环境条件2.1 气象水文涞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北气候变化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9.8℃;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气温-30.6℃;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8.3℃。

降雨受太行山地形抬升气流影响,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551mm,多集中在7-9月;历史日最大降雨量378.6mm。

冬春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瞬时最大风速24m/s。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96.1h,无霜期由北部的120天至南部的180天;最大冻土深度1.3m,冰冻期为当年十二月至次年三月。

场地附近主要河流为大清河水系拒马河,该河为常年基流河,河道为砂卵石河床,槽形比较稳定。

因季节性强,流量变幅较大。

该河从拟建场地的西侧北侧流过,距拟建场地约0.45km,历史最大洪水位未到达建设场地。

2.2 地形地貌建设场地地处太行山腹地,属以变质岩为主的低山小区。

评估区高程为633-660m,相对高差27m。

场地微地貌属山麓坡地地形,总体地形南高北低,场地中部发育一条走向12°的冲沟,沟宽约20m,沟的两侧坡度约40°-60°。

受冲沟影响,场地被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经人工切坡整理呈台地地形,东侧为三级台地,从南向北第一坎高约9m。

第二坎高约16m。

西侧分两级台地,中间坎高约10m。

场地南侧发育有4条沟谷。

2.3 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万王安镇幅)及野外调查,评估区内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下伏基岩为燕山期早白垩世侵入岩()。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地质灾害成为了威胁社会稳定和人类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许多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并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此,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的过程。

它是通过对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气候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历史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灾情,综合评估区域内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及对人类和建筑、设施的威胁程度,从而确定防范和减灾措施的一项综合性评估工作。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意义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首要意义在于辨别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影响程度,能够对地震、泥石流等灾害的潜在威胁进行评估。

其次是为有效地开展重大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细心认真地搜集、整理和评估现场实际数据:对预测灾害进行充分的和准确的建模,需要收集大量地质、地形、水文及气象等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

2. 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和因素的多样性:由于地质灾害发生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如数据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物理模型的复杂性等,应尽可能避免评估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3. 把地区实际情况和风险评估结合起来,确定合理的减灾和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确定合理的预防和减灾措施,应立足于当前地区的实际风险情况,考虑各种可能由不同因素导致的灾害范围,选择不同方案,通过艰苦努力,把灾害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四、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灾害预防措施的实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的例子有很多。

在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地质灾害多发区。

长江上游地区水文环境复杂,地形地貌陡峭,碰巧是世界上最大的震源带之一,因而已经成为泥石流、滑坡和崩塌多发的地区。

易门公租房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易门公租房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易门公租房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易门地处地质灾害多发区,公租房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居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易门地区公租房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分区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1.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情况易门地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滑坡多发生在山脚地带和斜坡地带,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和悬崖陡坡地带,地面塌陷则主要发生在盆地和河谷地带。

在公租房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根据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及其危害程度,对易门地区的公租房建设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估。

评估结果将地区划分为不同的危险性分区,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划定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将易门地区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高危险性区域主要包括山脚地带、斜坡地带等,中危险性区域主要包括山区和悬崖陡坡地带,低危险性区域主要包括盆地和河谷地带。

二、防治措施1.高危险性区域的防治措施在高危险性区域的公租房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居民的安全。

首先要采取加固措施,包括对斜坡进行加固、设置挡土墙等。

其次要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同时要做好居民的转移安置工作,确保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能够及时疏散居民,减少人员伤亡。

2.中危险性区域的防治措施对于中危险性区域的公租房建设,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对山区和悬崖陡坡地带进行加固和梳理,确保施工期间和居民入住后的安全。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三、总结易门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是公租房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够确保公租房的建设过程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摘要:近几年来,由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建设坍塌毁坏现象频频出现,为了预防工程建设遭受和诱发地质灾害,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的综合评估。

通过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综合评估,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加强从工程建设的源头上防止地质灾害,为建设项目规避防止地质灾害,减少经济损失,保护地质环境提供依据,本文以将浦发路(郁洲路—310国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为背景,探讨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关键字: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防治措施
本文以连云港新浦区为背景,通过对连云港新浦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勘察研究,对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综合评估的流程和原则进行综合评估,针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特点,提出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工程概况
浦发路南起郁洲路,北至310国道,沿线与浦发路(拟建)相交,占地面积11.76公顷,大部为农用地,局部地方为住宅用地,浦发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22万元,全长2817 m,宽30 m,同步实施雨水、污水、绿化、路灯、给水、通信、电力、燃气、热力、消防等配套工程,建设资金自筹,评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

连云港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较简单,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较不利,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
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流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原则
根据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依照《江苏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苏国土资发[2010]353号),参照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表的划分来进行综合评估。

如表1
表1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表
确定要素
危险性分级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
危险性大强发育危害大
危险性中等中等发育危害中等
危险性小弱发育危害小
4. 结合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进行综合评估
在连云港新浦区拟建项目区域中,根据区域的地质环境特点将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拟建道路、新浦磷矿塌陷区、厂房、农田等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区域,成为一区,有地面坍塌及软土的现象,第二部分主要为拟建工程南侧部分,称其为二区,有软土存在故也称软土区,分别对这两部分区域进行综合评估,并且从建设场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工程的难易程度及所需投入的资金等方面综合权衡加以评估,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估。

4.1一区——地面塌陷区和特殊类岩土区
地面坍塌区和特殊类岩石区分别又称作采空区和软土区,本区主要包括拟建道路、新浦磷矿塌陷区、厂房、农田等人类工程活动影响的区域,面积约1.13 km2。

本区处于滨海平原区,地形相对较为平缓,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较简单,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较不利,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因此,本区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现状评估表明:本区部分地段为新浦磷矿地面塌陷区,发现有地面塌陷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危险小。

预测评估表明:本区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害为地面塌陷和特殊类岩土灾害,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特殊类岩土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因此,综合评估认为:本区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和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面塌陷和特殊类岩土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大,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

根据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综合评估认为:本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拟建项目建设场地一区适宜性差。

3.2 二区——特殊类岩土区
本区主要为拟建工程南侧部分,面积约1.62 km2,处于滨海平原区,地形相对较为平缓,地貌类型单一,地质构造较简单,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较不利,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因此,本区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现状评估表明:本区未发现特殊类岩土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危险小。

预测评估表明:本区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害为特殊类岩土灾害,特殊类岩土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因此,综合评估认为:本区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和工程建设本身遭受特殊类岩土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根据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综合评估认为:本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拟建场地二区为基本适宜。

防治措施
根据连云港新浦区的综合评估结果,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地面塌陷和特殊类岩土,本着“以防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地质灾害的特点、形成机理、发展趋势,分别对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绝后患。

4.1 地面塌陷(采空区)防治措施
在评估区内地面塌陷区,要在圈定的地面塌陷区界线上设立“禁止入内”警示标志,严禁人畜进入。

此外,采用填堵法对出现的地面塌陷进行处理。

即在坑底上部和基岩面以上填入块石、其上依次回填碎石、砂和土壤,近地表部分回填粘土并夯实以防地表水入渗,
同时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定时监测。

4.2 特殊类岩土(软土)防治措施
评估区内的软土层,由于具有含水量高,欠固结,压缩性高,灵敏度高等特点,且厚度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必须对软土进行加固处理,主体工程建议采用桩基础,基坑开挖时要采取支护和降水措施,以防淤泥类软土滑塌。

5. 在综合评估以及防治过程中的建议
5.1 综合评估的建议
在工程建设前,建议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评估区软土的分布、厚度、埋深等情况,获取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综合评估的准确性,有利于接下来工作的开展。

5.2防治过程中的建议
为减少人为作用造成的地质灾害,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改变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尽量避免采用会引发地质灾害的过大振动等施工方式,减少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建议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继续做好新浦磷矿的开采管理工作,并且注意对地面塌陷区的监测,对塌陷区可能影响路基的地段进行回填、灌浆等加固处理。

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楼大厦不断拔地而起,由于我国地
质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变化,由地质灾害引起的工程建设坍塌毁坏现象频频出现,只有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综合评估并做好防治措施,才可以有效的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或遭受地质灾害,减少经济损失,保护地质环境。

参考文献:
[1]刘传正. 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
[2]卢泽金苏圣雅.浅析山地城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j].城市与减灾,2010(4),14-15
[3]黄文胜.浅析甘肃舟曲县泥石流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j].水利水电快报,2011(7),16-17
[4]梁建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j].建材发展导向,2011(7),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