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栽培技术要点草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备受人们喜爱。
草菇栽培技术是指人工种植草菇所需的一系列技术要点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草菇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栽培草菇首先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选择合适的菇房位置,确保光线充足、通风良好,避免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
菇房内部需进行适当的隔断,设置好菇床,并确保温度和湿度可调控。
二、菇种选择草菇栽培过程中,正确选择优质的菇种是至关重要的。
菇种的选用应考虑菇农种植经验、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同时,要确保所选菇种具有良好的菌丝生长速度和菌发育能力。
三、菌床制备菌床的制备对草菇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一般采用的菌床材料有蘑菇渣、麦草等,应选择富含有机质、透气性好且无病虫害的材料。
制备菌床时要注意材料的湿度和压实程度,确保菌丝可以顺利生长。
四、菇房环境调控草菇对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菇房内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要进行有效调控。
一般而言,草菇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2-2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适宜为2000-2500流明。
五、菇棚管理在菌丝运行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菌床管理。
首先要保持菌床的湿度,避免过湿或过干。
其次要进行通风换气,保持菌房内新鲜空气的流通。
另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对草菇生长的不利影响。
六、采收与保鲜草菇的采收时间一般在菌盖开始展开但孢子尚未散落之前进行。
采收时要轻拨莳莳,避免损伤菌体,同时保证采收的菇头完整且无病虫害。
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冷藏或者加工处理,延长草菇的保鲜期。
七、市场营销草菇栽培成功后,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市场营销。
了解当地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销售渠道,进行价格合理的定价策略。
同时,可以通过宣传推广,提升草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总结:草菇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菌种选择、菌床制备、菇房环境调控、菇棚管理、采收与保鲜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
草菇菌种种植方法
草菇菌种种植方法
1、温度:草菇属高温性菌类,生长发育温度10~44℃,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对温度要求不同,担孢子萌芽温度为30~40℃,菌丝在10~44℃温度下均可生长,子实体发育温度以28~32℃最适宜。
2、水分:草菇适宜在较高湿度条件下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95%为适宜。
空气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
3、光照:草菇营养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在无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光的诱导才能产生子实体。
但忌强光,适宜光照50~100lx,子实体的色泽与光照强弱有关。
4、养分: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胨、天门冬酰胺、谷氨酰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稻草、废棉、蔗渣等是栽培草菇的主要材料。
5、pH值:草菇对pH要求在4~10.3之间,担孢子萌发率以pH7.5时最高,菌丝和子实体阶段,以pH4.7~6.5和8适宜。
第 1 页共1 页。
菌菜轮作——草菇高产栽培技术
10草菇味道鲜美,口感特佳,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巨大。
莘县栽培草菇已有多年历史,独特的“一步法”草菇栽培技术,使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大幅度提高,平均达到60%以上。
栽培草菇也成为我县棚户夏季致富的捷径。
因该技术模式操作简单,原料不需发酵、装袋等环节,将玉米芯等原料在石灰水中浸泡处理后直接铺料、播种、覆土,一步到位,简称“一步法”。
一、栽培季节草菇属高温结实性菇种,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根据气候条件和草菇生长特性,栽培草菇应选择在气温基本稳定,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上的5~8月份较稳妥。
二、栽培场所1.栽培场所:各种塑料大棚都可以栽培,拱棚、暖棚、鸡棚鸭舍都是很好的栽培场所。
各种拱棚在气温较高的6~8月份适合栽培,日光温室保温性好,5月下旬即可栽培。
2.棚体处理:每1亩棚地用鸡粪10~12立方米,鸡粪经杀虫、杀螨、闷堆处理后,均匀撒入棚内,扣膜密封高温晒棚,栽培前3~5天,犁翻2遍,棚内大水漫灌,料进棚前用菊酯类杀虫剂和阿维菌素进行一次全面杀虫杀螨处理。
三、栽培原料栽培草菇的原料非常广泛,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破籽棉、麦草等都是比较理想的草菇栽培原料,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证明玉米芯产量最高,近几年主要以玉米芯为原料。
400平方米的棚地用料:玉米芯3000~4000公斤(栽培早用料多、6月下旬后栽培用料少)、鲜鸡粪6~8立方米(撒入棚内)、石灰1500~2000公斤(石灰水处理玉米芯)四、原料处理1.玉米芯要求新鲜、无霉变,菌菜轮作——草菇高产栽培技术11第5月 下半月刊使用前暴晒3~5天,并翻晒几次,可有效地防止鬼伞等杂菌的发生,玉米芯不用粉碎碾压处理,直接用整玉米芯栽培。
2.根据玉米芯的数量,挖好浸泡池,铺上塑料布,均匀撒30厘米厚的玉米芯,其上撒一层1~3厘米厚的石灰,之后铺一层玉米芯撒一层灰,最后在上面压上重物灌满水,使料完全浸入水中。
石灰用量掌握下层少,上层多,石灰要留1∕5,以后分次补充加入。
草菇的种植技术
草菇的种植技术草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蘑菇之一。
作为一种美味可口的食材,草菇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其种植技术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草菇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对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土壤准备草菇喜欢生长在透气性好、保水性能强的土壤中,适合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消毒,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其次,进行耕地整理,保持土壤松软,并添加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
二、种菇材料准备草菇的种植原料主要是蘑菇菌种和菇渣。
蘑菇菌种是栽培草菇的基础,选用优质的菌种非常重要。
菇渣是被退化了的草菇菌种和菇丝,可以增加菇菌生长的速度和发育。
在种菇材料准备时,要保持卫生,避免杂质和病菌的污染。
三、菌床制作草菇的种植以菌床种植为主。
首先,将菇渣和蘑菇菌种充分混合,并用水调湿至适宜湿度。
然后,将菌床料进行堆放,一般高度为25-30厘米,宽度为1.2-1.5米。
堆放完成后,进行紧压和整平,使菌床表面平整。
最后,覆盖草菇种皮或适量的菌床料,保持湿度和保温。
四、环境控制草菇的生长对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保持菇房内的温度在18-24摄氏度之间,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菇菌生长的影响。
其次,保持菇房内的湿度在80%-90%之间,保持菌床湿润有利于菇菌发散孢子和生长。
最后,草菇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一般需要保持光线的阴暗状态。
五、病虫害防治草菇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蘑菇黄萎病、菇蚜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定时清洁和消毒菇房,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加强菌床的通风,增加空气流通,减少病菌和虫害的滋生;合理使用农药,并注意施药的时间和浓度。
六、采收和储存草菇的采收时间一般在菌床培育后的25-30天。
根据菇子颜色的变化和菌盖向上扭转的程度,可以判断草菇是否成熟。
成熟的草菇应及时采摘,以避免病菌扩散和品质降低。
采收后,可将草菇放入塑料袋中,并储存在低温、高湿度的环境中,以延长其保鲜期。
草菇的种植技术
草菇的种植技术
1、栽培原料:棉籽壳、稻草、玉米芯、麦秸。
2、原料配方:①棉籽壳100、麦麸5、磷酸二氢钾0.
3、过磷酸钙0.5、多菌灵0.2、石灰6、杀虫剂0.1、水140。
②玉米芯80、棉籽壳20、磷酸二氢钾0.3、过磷酸钙0.5、多菌灵0.2、石灰6、杀虫剂0.1、水140。
3、建堆发酵:栽培原料预湿3-4天后建堆,升温。
拌料时要拌均匀,栽培原料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含水量大易长杂菌。
发酵3-4天,见放线菌,闻有酒香味,原料呈现咖啡色时,调整栽培料,使pH值在8-9,即可入棚播种。
4、入棚播种:由于栽培草菇大多在夏季高温季节,所以可利用闲置大棚、速生林中扎拱棚栽培草菇。
铺料不能太厚,15厘米厚即可,栽培床60厘米宽。
床面呈波浪式。
可采用穴播或层播,料层打眼。
用小塑料棚覆盖养菌,适当通风。
播种后7天即可见菇蕾,播种后10天即可上市。
草菇生长过程在高温季节,应勤喷水,喷水水温应与棚温相当,可在棚内储存水备用。
草菇的种植技术
草菇的种植技术回答选择背风向阳,供水方便,排水容易,土壤肥沃的地方作为建菇床的场所。
将干燥稻草放进2-3%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扭成草把,铺成畦面,草层边缘处撒麦麸与菌种1:1混合后的菌种,需要铺4-5层草把,最后一层铺完后撒一层1厘米厚火烧土,并盖上薄膜。
适当喷水,加强通风,10-15天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收。
一、草菇的种植技术1、种植草菇一般选择在背风向阳,供水方便,排水容易, 土壤肥沃的地方作为建菇床的场所,作菇床时应翻地,日晒1-2天,耙平,同时拌入石灰以驱杀虫、蚯蚓。
播种时应喷湿床面,以免培养料过多失水,且要在床四周留二宽20厘米的出菇面,开好排水沟,搭好荫棚。
2、选择新鲜、无霉变的干燥稻草,将稻草放进2-3%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起,扭成草把,铺成畦面,压紧压实,草层边缘5厘米处撒一圈麦麸与菌种1:1混合后的菌种,在第一层草层的外缘向内缩进5厘米铺第二层草把,压实,在四周边缘5厘米年撒一周混合好的菌种,重复操作铺4-5层草把,最后一层草把铺完压实后均匀撒上一层1厘米厚经消毒的火烧土, 并盖上薄膜。
3、播种后注意遮荫喷水,降温保湿,当料面温度高于45 ℃时,及时揭膜,加强通风。
4、一般情况下3天左右菌丝生满畦面,7-10天可以见小白点状的幼蕾,10-15天即可进行第一次采收,采收后停水3-5天再喷水和管理,然后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采收, 一般可收3-4批菇。
二、草菇种植注意事项1、一个大棚栽培草菇时要使用同一菌种,如更换容易造成减产。
出菇阶段每天需通风几小时,及时补充新鲜空气,特别是出菇高峰期,要加大通风。
2、空气相对湿度90-95%为适宜。
空气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草菇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也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草菇的栽培方法、种植环境、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草菇的栽培方法1. 基质选择草菇的培养基主要有麦秸、棉秸、稻草、木屑等。
以稻草为例,其处理方法为先将稻草过水,把杂草、根、雜质等除去,然后把换归再进行晒干即可。
以麦秸为主要基材的培养基在使用时应保证其含水量约为65%-70%。
2. 草菇种子及育菌草菇的种子可选择略带褐黄色、色泽匀称、个头较大的菌柄。
勾面杆处无线状菌丝的种子较好。
育菌时应选用无菌仪器、工具,严格保持卫生。
优异的育菌瓶应该具备半透明、良好的抗压性、安全性等特点。
3. 培养箱的构建草菇生长期间需要维持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等环境条件,因此栽培箱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而言,栽培箱应具备良好的隔湿、隔热、隔音、透气、采光等条件。
在制作栽培箱时,可以选择木材、砖石、塑料等材质。
4. 培育技巧在草菇菌种分离和培养中,应保证培育环境的恒温、湿润。
而在移植菌种前,要将菌丝体放在100°C温床上进行杀菌处理。
在栽培时,要保持环境温度在22°C左右,湿度在70%-80%之间。
同时还需注意通风、灌水等细节。
二、草菇的种植环境草菇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C-30°C,20°C-25°C时生长最好,湿度约为70%-80%。
光照不能过强过弱,一般为1000lux-2000lux光照度为宜。
在种植环境中,应控制空气流通量,保持较高的湿度,否则会导致草菇的生长和发育不良。
三、草菇的施肥管理土壤的肥力和施肥的时间对草菇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
草菇一般喜欢中性和弱碱性土壤,但是如果土地酸性过高,可以使用石灰或其它的中和剂将酸性土改良。
一般来说,草菇的肥料应以有机质为主,如熟鸡粪、牛粪等,也可以施用化学肥料。
施肥时间一般以上一季节收获后为宜,一般要施用1-2次。
四、草菇的病虫害防治草菇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和虫害的困扰。
草菇的两种栽培技术
草菇的两种栽培技术时下草菇生产季节已到,请问草菇详细栽培技术怎样?草菇栽培包括废棉渣栽培和稻草栽培,现分别介绍如下:废棉渣栽培1、浸料、堆制发酵:将废棉渣浸入石灰水中,每100公斤废棉渣加石灰5公斤左右。
浸透后捞起做堆,盖上薄膜发酵2天左右,控制含水量70%左右(用手抓料,指缝有少量水滴出为宜),pH值8?5左右。
2、二次发酵:将料搬入已消毒好的菇房并铺在床架上。
铺料时,底下垫薄膜,料厚5―7厘米,每10平方米的菇房需干料175公斤左右。
铺好后加温消毒,待菇房内培养料温度达65℃左右时维持4―6小时,然后让其自然降温。
3、播种及菌丝期管理:料温降至36℃左右时即可播种,每100公斤干料播750毫升瓶装菌种14瓶左右。
播种后盖上薄膜(保湿条件好的菇房可不盖薄膜)。
维持料温36℃左右,3―4天后揭膜,播种后4―5天喷催菇水。
喷水前后适当增加通风和降低房内温度,维持料温33℃左右1―2天,可见幼菇出现。
4、出菇期管理:一般情况下,播种后6―7天开始有幼菇形成。
此时应注意保温、保湿,并适当通风换气,维持料温33―35℃、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
菇房内温度不能变化太大,也不宜强风直吹床面,否则幼菇会大量死亡。
稻草载培选择足干无霉变的稻草,用3%石灰水浸泡12小时左右,捞起后加入辅料一起做堆。
辅料通常为草木灰2%―5%,磷肥或复合肥1%,石膏1%―2%,米糠或麦麸5%左右。
堆成宽1米左右、高0?8―1米、长1米以上的草堆,发酵2―3天翻堆一次,再堆2天左右,将料充分拌匀,调好干湿度、pH值(含水量70%、pH值8―9)后将料搬进菇房铺在床架上,料厚20厘米左右,适当压实,盖薄膜,加温消毒,其它步骤参照废棉渣为主原料的栽培技术。
稻草栽培草菇周期一般比废棉渣栽培长2―5天。
病虫害防治草菇整个生产过程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虫害及杂菌都较多,主要有鬼伞菌、木霉、青霉。
发生鬼伞的主要原因是原料含氮量偏高,pH值偏低,发酵和消毒不彻底等。
草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的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肉质细嫩,滋味鲜美。
由于它是一种高温型食用菌,在盛夏之际上市,正是其他菇类和蔬菜的淡季,因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草菇生产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10~20天),可用来栽培的原料丰富,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菇类。
现将草菇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栽培季节草菇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8℃~38℃。
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8℃~33℃。
在草菇反季节栽培的时间选择上,要接近但尚低于草菇生长正常气温的季节,一般在4月中旬至6月下旬或9月至10月初两个时间段内进行栽培。
在栽培过程中,要结合子实体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及时做好调节温度的工作。
二、场地选择草菇的栽培可以室内与室外相结合。
室内栽培可以利用空闲房和蘑菇房进行栽培,室外栽培分为小拱棚和大棚栽培。
无论选择哪一种的方式,均要达到遮阳、防风、保温、增湿的要求。
三、原料及配制栽培原料以废棉或棉子壳为主。
室内栽培时,在床架上先铺10厘米厚的新鲜稻草,再覆废棉或棉子壳进行栽培。
用废棉栽培时,在播种前1天将废棉浸湿吸足水分。
棉子壳也要吸足水分,拌入5%生石灰堆积24~48小时。
对培养废料应做如下处理:在播种前1~2周将覆土层刮去,通风吹干,在新原料进床前浇PH=8.5的
石灰水,使培养料吸足水分。
室内栽培时,培养料水分以手紧握有5~6滴水滴下为宜,含水量约65%~70%。
露天栽培草菇要点
露天栽培草菇要点一、选择合适的栽培地点1.光照:草菇对阳光的需求较高,栽培地点应选择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
2.排水:草菇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但排水也十分重要,不宜选择积水的地方,以免影响菇体的正常发育。
二、选用适合的基底材料1.麦秸或稻秸:选择未腐烂的麦秸或稻秸作为基底材料,切割成10-15厘米的段。
2.蘑菇菌包:选择市售的草菇菌种,按照说明进行购买,保持菌包的完整和湿润。
三、基底材料的处理1.热处理:将切割好的秸秆段放入锅中,用大火煮沸约10分钟,消毒杀菌。
2.沥干水分:捞出煮沸的秸秆段,放置5-6小时,尽量使其沥干水分。
四、堆积基底材料1.将热处理过的秸秆段堆积成一堆,堆积成长方形约1米×50厘米×40厘米的大小。
2.将堆积好的秸秆段均匀覆盖一层湿润的泥土,用水喷湿堆积。
五、接种菌蓝1.清洁操作:在接种前,要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避免杂菌侵入。
2.注入菌液:将购买好的菌包切开,取出菌种,用消毒过的针筒将菌液注入秸秆段内。
六、菇体发育和管理1.温度控制:草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摄氏度,需控制环境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2.保湿:保持基底材料适当的湿润度,可根据需要适时喷水。
3.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菇床,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使用草菇专用的防治药剂。
七、采收和管理1.采收时机:草菇一般在接种后7-10天开始长出,宜在钻出地面前及时采收,避免过度成熟。
2.增加产量:为了增加草菇的产量,可在销售后继续浇水,保持菇床的湿润度,促使次生菇的产生。
八、注意事项1.防曬:夏季阳光强烈时,可使用遮阳网覆盖,避免菇体受到过度照射。
2.避光:草菇抗光性较差,应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菇体发生变色。
草菇种植技术
草菇种植技术
草菇是一种多年生彩色蘑菇,原产于中国,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良好,称得上是中国蔬菜市场的珍稀品种。
以下是种植草菇的步骤:
一、选择地块:要选择土壤质地较肥沃、湿润、通气性好的地块,最好是半山地块。
二、播种:制作草菇种子块,种子块的质量要求较高,最好选择不同年龄的母菌和子菌混合菌块。
三、施肥养分:要及时施用有机肥,如人参、猪油、牛骨、松香等,充分肥沃土壤,有利于草菇的生长。
四、防治病害:要采用有机灌水,以降低土壤中水分含量,及时防止病害,以防止草菇感染病原体。
五、充分阳光:要及时施肥,同时要给草菇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草菇的生长。
六、收获:当草菇的头部变圆饱满时,可以进行收获,视当地的气温和菇的生长情况确定收获的时期。
(种植)草菇栽培技术
(种植)草菇栽培技术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鲜美菇菌,被广泛应用于餐饮、食品加工等领域。
草菇栽培技术包括种植环境、菌种制备、基质选择、培养方法、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下面将系统介绍草菇的种植技术。
一、种植环境草菇是一种温度适宜、阴凉、湿度大的菌类,种植环境应保持相对稳定温湿度以保证草菇的正常生长。
温度在20-26℃之间为最适宜温度,湿度在80%以上,通风应适当,要保证空气流通。
草菇的栽培可以在菇房、菇棚、菌棚等地进行,一般要选择干净、通风、无病虫害的场地进行栽培。
二、菌种制备草菇的种子可以购买菌种,也可以自行制备。
自制菌种一般采用宜兰式发酵罐进行培养,培养期为20-25天,培养后的菌种应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头,并且无病虫害、无异味。
三、基质选择草菇的基质选择多种多样,如秸秆、玉米秸秆、麦秸、花生壳、大豆壳等。
基质中的秸秆比例不应过高,通常为40%左右,为了提供菌体所需营养,可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麸皮、麦麸等。
在基质上喷洒适量的水进行湿润处理,要保持基质的适度湿润状态,避免过度湿润和过度干燥。
四、培养方法草菇的栽培有两种方法:一是袋装培养法,二是堆肥培养法。
袋装培养法适用于小规模养殖,堆肥培养法适用于大规模养殖。
1.袋装培养法袋装培养法是将基质均匀填入塑料袋中,然后向袋内放置适量的菌种,再将袋口用夹子夹好,放入烤好的草菇菌种炉内进行发酵培养,一般培养周期在30-35天。
培养后将袋口割开,加强通风,保持相对湿度在70%左右,这时候的基质表面就开始长出草菇,通常每袋基质会长出2-3个果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菌种,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草菇产量。
2.堆肥培养法堆肥培养法是将基质进行堆积,形成高300-400cm、直径300cm左右的团堆,菌体逐渐长满基质,并能在适宜的环境下长成草菇。
在堆积的过程中,要注意基质的压实,以达到压实度相同,可以很好地形成非常均匀的产量,最大化地利用草菇菌种,减少费用的同时也提高了草菇的整体价值。
草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草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草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养殖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广大农民自家养殖。
本文将详细介绍草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购种子、准备种植基质、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农民朋友提供帮助。
正文:一、选购种子草菇的种子是草菇菌丝块,可以在农资店或者专业合作社购买。
选购时要选择外观完整、颜色均匀的种子,并且要注意种子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确保种子的质量良好。
二、准备种植基质草菇适宜生长的基质主要包括玉米秸秆、蘑菇渣、木屑等物质。
在养殖前,应将这些基质充分堆积,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火烘烤或者高温蒸汽进行杀菌。
处理完成后,将基质装入菇棚内,形成合适的栽培床。
三、接种种植基质种植基质准备好后,将草菇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基质表面。
撒播后要稍微压实,然后用湿布覆盖在上面,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保持菇棚内通风良好,避免积水,有利于种子的生长发育。
四、施肥浇水草菇的生长需要持续供给养分和水分。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要进行一次浇水,并保持菇棚内湿度适宜。
在菇棚内撒一定量的腐熟有机肥,可以帮助提供养分,促进菇菌丝生长。
五、防治病虫害在草菇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如菌丝腐烂、介壳虫等。
为了防治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定期检查菇棚内的环境和菇体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害问题;其次,应及时清除病害部分,以免疫病扩散;最后,可以使用适量的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喷洒,抑制病虫的发生和传播。
六、收获和贮存一般情况下,草菇的生长周期为30-45天,当菇盖打开且成熟时,即可进行收获。
在收获前要将手洗净,并戴上干净的手套。
收获时尽量不要损伤菇菌丝,以免影响下一轮的生长。
收获后,应将菇体放入收纳器具中,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草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草菇的种植并不复杂,只要掌握好关键的几个步骤,就能够成功地进行养殖。
希望农民朋友们可以参考本文的内容,开展草菇养殖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和丰富餐桌美味。
草菇高产栽培主要技术
草菇高产栽培主要技术2023-11-11•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与发酵•播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与采收•病虫害防治与环境控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实例01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春季栽培夏季栽培秋季栽培冬季栽培栽培季节选择品种选择030201栽培方式选择02培养料配方与发酵培养料配方稻草培养料使用棉籽壳作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麸皮、石膏等辅料,提高营养和透气性。
棉籽壳培养料木屑培养料建堆将配好的培养料堆成高度适宜的堆形,底部要平,以免影响发酵效果。
翻堆在培养料堆制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翻堆,使培养料充分混合,提高发酵效果。
温度控制在建堆后,要控制好堆温,使堆温保持在60-70℃之间,有利于菌丝生长。
培养料发酵培养料堆制与翻堆翻堆方法堆制高度堆制时间03播种与发菌管理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播种时间与方法发菌期管理1发菌期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23如果菌丝不萌发,可能是由于培养料湿度不足或温度过低导致的,应适当增加湿度或提高温度。
菌丝不萌发如果菌丝徒长,可能是由于培养料湿度过高或温度过高导致的,应降低湿度或温度,并增加通风换气。
菌丝徒长在发菌期,草菇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霉菌、虫害等。
应定期检查培养料,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病虫害侵袭04出菇管理与采收温度管理光照管理通风管理湿度管理出菇期管理03菇体发育不全出菇期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01菌丝体发育不良02病虫害侵袭采收标准当草菇的子实体已经充分展开,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淡黄色,孢子尚未释放时,即为采收的最佳时机。
采收方法用剪刀将草菇子实体从根部剪断,尽量保持草菇的完整性和避免伤及其他正在生长的子实体。
采收后应及时将草菇移出菇房,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采收标准与方法05病虫害防治与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如轮作、消毒、选用抗病品种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病虫害预防病虫害监测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定期检查草菇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防止其扩散。
利用天敌、抗生素等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草 菇 栽 培 技 术
草菇栽培技术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至今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草菇不仅肉质肥嫩脆滑,味道鲜美,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须氨基酸、维生素C。
常食草菇,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还有一定的抗癌治病、降低血浆胆固醇、降压作用;又是糖尿病病人的良好食物,是一种既可口又保健作用的食物,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受欢迎。
栽培草菇经济效益显著,一般投入和产出比可达1:2―3,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一、草菇的形态特征草菇形态可分为菌丝体与子实体两大部分。
菌丝体用肉眼观察为浅白色,半透明、丝状、有分枝,子实体刚形成时为白色光滑小点,1到2天后形成菌蕾,3到4天后菌柄伸长,菌盖突破菌托,成为一个成熟开伞的子实体。
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
二、草菇的生活条件1、营养:草菇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氮素和各种矿物质,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维生素。
如糖、淀粉、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有机氮和无机氮;钾、磷、钙、硫、锰、镁等矿物元素。
一般而言,草菇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从棉籽壳、废棉、稻草、牛粪、麸皮、米糠、甘蔗渣、土壤中获取。
2、温度:草菇属高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40℃,最适为32―35℃,低于20℃生长极微弱,10℃停止生长,5℃以下或45℃以上菌丝很快死亡。
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5―35℃,最适为28―33℃,低于20℃或高于35℃对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不利。
草菇是恒温结实型菌类,在子实体形成发育期,对外界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忽冷忽热的气候,对子实体生长极为不利。
栽培季节要求气温稳定在20℃以上,否则产量不高不稳。
3、水分:水分不足造成干旱,产量不高。
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抑制呼吸,导致菌丝及菌蕾大量死亡。
实践证明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适合草菇菌丝的生长,最高不得超过70%。
子实体发育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高于95%草菇易腐烂,而且容易感染杂菌,80%以下,草菇生长迟缓,表面粗糙,缺乏光泽,产量低。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
第十一章草菇栽培技术第一节概述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草菇、美味包脚菇、麻菇、中国磨菇。
草菇就是我国南方普遍栽培得食用菌,据张树庭教授考证,它最早栽培于我国,后由华侨传至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近年来西方国家如美国、比利时也有人对这种菇发生了兴趣,在非洲得马达加斯也有人种植。
目前,草菇得总产量占世界上人工栽培菇类得第三位。
草菇质嫩味美。
若制成干菇香味更浓。
加之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适宜于一般菇类不能生长得炎热夏季,而成为食用菌夏季生产及供应市场得一种珍品,栽培草菇主要就是用稻草、棉籽壳、废棉等。
材料来源丰富。
栽培后得废料仍可作有机肥料。
草菇从种到收只要半个月,室内室外都可栽培。
在整个人工菇类栽培技术中草菇要算简单得。
因此,发展草菇生产成本低、收益快、易推广。
一、分类草菇在植物学上得分类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无隔担子菌纲、伞菌目、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
二、栽培历史草菇栽培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多年得历史。
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得与尚以腐烂稻草堆上生长草菇这一自然现象得到启示,创造了栽培草菇得方法,故有“南华菇”之称。
草菇得另一个原产地就是湖南省浏阳地区,以往这一带盛产苧蔴,每年割麻以后草菇就大量生长于遗弃在麻杆与麻皮堆上,故又称草菇为“浏阳麻菇”。
随后由飘洋过海谋生得华侨,将草菇栽培技术传至东南亚各个国家,近年来美国与欧州有些地区也有栽培,1999年全世界产鲜草菇30万吨左右,我国产20万吨左右,占世界草菇总产量得60%以上。
三、草菇得营养价值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得保健价值,就是一种优质得食用菌。
因此,草菇就是一种营养丰富得保健食品。
其产品不论就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特别在夏季高温炎热得天气,其它食用菌很少时,但正就是出草菇得旺季,同时又就是蔬菜得淡季。
所以,它不但可以丰富人们得菜蓝子,而且售价也较高,经济效益好。
草菇就是食用菌中收获最快得一种,从播种到采收只需要2周左右,一个栽培周期只要20-30天。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草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菇类,也是市场上销售较多的品种之一。
草菇的栽培相对技术含量不高,只要注意关键环节,进行适当的管理,就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
下面介绍草菇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选址1、温度:草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22℃。
在冬季栽培时,草菇房内一定要保持温度在10~15℃。
2、湿度:草菇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一般保持在80~90%左右。
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草菇的生长。
3、光照:草菇喜欢阴暗环境,不能暴露在阳光下,一般要在遮光棚内栽培。
4、通风:草菇栽培需要保持适宜的通风条件,以保证充足的新鲜空气供应。
5、水源:草菇需要大量的水分,选址时要考虑到有无可靠的水源供应。
二、基质基质对于草菇的生长非常重要,一般采用以下基质:1、麦秸+牛粪:取麦秸9~10斤和牛粪4~5斤充分混合,调节水分后装入袋中,成袋后密封存储,待内部温度达到55~60℃时,即可进行菌种接种。
三、接种草菇的培养基可以通过采购到相应的菌种厚板来获得,厚板接种后传菌器进行丰菌。
接种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清理出坏菌,预防传染病菌传染。
消毒液的配制使用,一般为5%左右的漂白水或0.1%左右的高锰酸钾溶液。
经消毒后进行冷水或开水冲洗,消毒不良的材料不能使用。
四、培养1、插袋:经过消毒处理的菌棒装入成菌袋内,用塑料片封口,即可放入菇房进行培养,一般建议在遮光棚内进行。
2、维护:培育期间,需要定期测量和调整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保持适宜的环境,定期更换袋口上的蘑菇菌柄,防止霉烂。
同时注意菌柄顶部的营养层,以避免菌柄硬化干枯,影响生产。
3、注意事项:草菇生长期间需要注重控制菌房内的有害微生物,预防病害的发生。
同时,菇房内要勤扫地,保持清洁,防止积尘和飞虫滋生。
由于草菇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湿度,注意防止菇房内积水,导致菇柄发霉。
五、收获与销售草菇的生长周期一般在45~50天,待菇盖和菌肉成长到成熟状态时即可收获。
草菇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草菇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用菌。
本文介绍了草菇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其中包括选种、育苗、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正确的草菇养殖方法和合理的注意事项,可以提高草菇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提供帮助。
正文:一、选种草菇选种是确保养殖成功的第一步。
应选择新鲜、完整、无病虫害的草菇菌种。
市场上常见的包括道菜王、開心牧野等品种。
选种过程中,需要注意查看菌种的颜色、形状以及质地是否正常,确保菌种的质量。
二、育苗1.饲料制备:草菇育苗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材料是麸皮、麦麸、豆粕等,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高温消毒,防止感染病菌。
2.培养床制备:选用便于管理的粉质栽培床土作为基质,将其进行消毒处理后放置在适宜的养殖场地。
3.菌种接种:将培养好的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床上,保持合适的温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三、栽培1.温湿度控制:草菇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80%-85%之间是比较适宜的条件。
2.透气性控制:适当的透气可以促进草菇的生长,但是过度的透气会导致水分散失,影响生长效果。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透气性,并进行调整。
3.光照控制:草菇为光敏性菌种,对光照要求不高。
一般情况下,草菇养殖时可以选择使用间接光照,避免直射日光。
四、管理1.保湿管理:草菇种植过程中,需要保持床面湿润状态,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可适时喷水或加湿,避免干旱或过湿。
2.脱蕾管理:草菇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芽环是一种营养极佳的食物,但过多的芽环会影响草菇品质。
需要及时将多余的芽环去除,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3.病虫害防治:草菇易受到蟹足虾、菌过和黑粉菌等病虫害的危害。
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选用环保无毒的农药进行喷洒。
注意事项:1.冬季维护:草菇养殖一般多在寒冷的季节进行,而且需要较长时间。
因此,在寒冷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温,保持适宜的温度。
2.水质管理:选择较为清洁的水源进行浇灌,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或其他污染物质的水源。
草菇的栽培技术
草菇的栽培技术
1、栽培环境
栽培草菇时,应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良好、无污染源的向阳地。
做宽5尺、长不限、高6-7寸的畦。
哇面泥土被碎,整成龟背形,再撒上茶籽饼驱杀地下害虫。
2、稻草处理
可以用隔年的好稻草,也可用废草包、草绳等栽培。
起堆前,将稻草扎成1.5-2斤重的草把,沉人水中浸4-6小时后起堆,使稻草受湿均匀。
3、堆草撒种
将处理后的稻草平堆一层在哇面上,在草堆四周边沿2-3寸处,均匀撒上草菇菌种。
分层堆放,分层撒种,每堆一层向内缩入4-5厘米,堆成梯形,以利于草菇的生长。
堆4-6层后,最后一层要全面撒种,然后以每百斤稻草用50斤水泼在堆顶上,将草堆充分踩踏紧实,用锄头将沟土均匀地培在草堆周围,掩埋底层二分之一的高度,再在堆的四周和顶上用草帘覆盖。
4、栽培管理
堆后3-4天左右揭帘踩踏,并抽样检查堆内的温度、湿度。
如堆温不到45℃,说明堆内不紧或湿度不当,要把它踩紧。
太湿要揭草帘通风2小时,太干了要泼水保湿。
出菇前如遇干旱的天气,每天中午在草帘外淋水一次。
出菇后遇旱天,分别在上午8点和下午5点各浇一次水,但要避免直接浇在幼
菇上。
如遇阴雨天气,可将草帘盖成“人”字形,防止雨水渗入,造成堆温下降,发生病害。
5、采收
草菇生长迅速,极易开伞,在脚苞将破未破或者刚有一点破裂的时候就及时采收。
盛产期可以每天早、晚各采一次。
采下的菇蕾要及时用锋利的小刀将基部的泥土削去,拣净杂物,切成两半,焙干保存。
草菇从种到栽培只需7~10天栽培技术
草菇从种到栽培只需7~10天的栽培技术草菇,别称金针菇、平菇,茨菇等,是市场上生产和消费的佳品之一。
其特点为味道鲜美、肉质鲜嫩,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被誉为“菌中之王”。
草菇的栽培技术比较简单,只需掌握以下基本技术,就能在您家的阳台上栽种并收获健康鲜美的草菇。
草菇的种类草菇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在育种上主要分为两类:母菇和子菇。
母菇是草菇发生器官中的形态完整的器官,它可以作为新菌丝的形成单位。
子菇是草菇发生器官中的形态不完整的器官,它不能单独作为形成新的菌丝的单位。
另外,草菇种类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通常选用菌丝生长旺盛、结球较大、色泽、菌柄较厚的菌种进行栽培。
草菇的基本要求草菇的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较低的通风量。
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最适生长环境湿度为85%90%。
栽培草菇需要选择适宜的培养环境,如以下四个要素:•温度:满足适宜的生长温度;•湿度:把握合适的湿度度数,高湿的环境利于积累水分,不足则会减缓生长;•通风:控制通风量,这与保持环境适宜湿度度数密不可分;•光照:草菇在生长过程中不需要阳光直接照射。
草菇的栽培过程种菇草菇种菇是指把菌种接种在已经消过毒的草菇菌种料上。
菌种料的选择也很重要,通常使用大豆渣、麦麸、木屑、玉米秸秆、蘑菇菌渣、麸皮以及废弃物质等菌种料。
把菌种料放入饮料瓶,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再姜汁和糖,密封后,放置到温度为25℃左右适当光照的环境中,约1~3天菌丝就可以生长成熟。
发菇草菇的发菇阶段是根据发菇时间调整温度和湿度的。
发菇时尽量给予草菇充足的温度和湿度以刺激草菇膨胀,从而形成较大的菌盖。
发菇时间一般为1~3天即可。
控菇草菇发出时应适时控温,一般控温在20℃左右,氧气适量进入,保持环境的适宜湿度程度。
此时应该增加通风,保持环境处于适宜的水分状况下。
收菇草菇的收菇期为菇丝曲折生长,菌盖膨胀的阶段。
当草菇的表面变白,并且表面湿度近乎颗粒状时,说明菇丝正处于峰值期,此时应及时催膨和喷水,以便于形成较大的菌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菇的栽培管理技术
草菇是属于真菌菇类的一种,有着非常好的口感,其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因此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现在种植草菇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在种植草菇的时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种植草菇该如何管理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草果的栽培管理技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温度控制
温度对草菇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在草菇种植后大约4天左右,要注意做好保温工作。
后面随着料面温度的升高,要逐渐将膜揭开降低温度。
将料面温度保持在35度左右,而气温则控制在30度左右为宜。
然后随着草菇的不断生长,还要适当调整好温度。
例如在草菇子实体形成期和菇体生长发育的时候,料面温度要控制在30-35度左右,而气温则要保持在28-32度左右。
2、湿度控制
湿度也是我们在栽培草菇时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工作。
一般控制湿度要以灌水和喷水相结合进行。
在草菇播种之前,首先要将菇床浇透水。
然后在栽培后几天,要注意不可揭膜。
将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70%左右,菇房内的湿度则要控制在85%左右。
如果湿度过低的话,那么则要及时向垄沟内进行灌水。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灌水时,不可让料块湿掉,而喷水时也不可将水喷向料面。
然后在草菇出菇期的时候,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
通常应向菇床的垄沟中进行灌水,保持菇床处于一个湿润的状态,同时保持培养料的含水量。
而保持空气湿度的最好方法就是向空中进行喷水,喷水要以清水为主。
要注意控制好水温,应保持与气温相近,以轻喷勤喷为主。
不可向料块直接喷水,特别是在草菇现蕾期的时候,禁止向菇蕾喷水。
3、通风光照
草菇在菌丝生长期的时候,对氧气的需求是比较低的。
而在出菇期的时候则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
但是不可通风过急,让其缓缓对流即可。
出菇阶段的通风工作还要与保湿相结合。
具体是在其菌丝生长阶段时,每天中午将部分地膜掀开,然后将菇棚打开一刻钟左右,等到菌丝长满之后再将地膜全部去除。
然后出菇期通风时,通风前要先喷雾,再通风20分钟左右,每天三次左右即可。
最后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不可让其受到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