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工作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前些年我国不少媒体分别转载了由新华社播发的天津社科院关颖研究员的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学业失败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起点。这一结论来自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的调查所得。其具体情况是:有74.2%的人在犯罪前是闲散于社会上的少年,许多人是在初中毕业前,甚至在小学时离开学校的。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好—旷课逃学—离开学校—闲散于社会,此为多数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基本途径。

这一冷酷而又严峻的数据和事实,不能不令人深为痛心或惊心,尤其作为负担着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学校教育,面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宗旨和要义,面对老师赋予的历史责任,是否更应该去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的总结,我们的工作及其施加的力度够不够?理智的选择方法和对策,找准最佳切合点,以便对症下药,把德育工作切切实实地做深、做细、做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从源头分析,学业失败,这固然与学的的自身素质、原有基础、接受能力以及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有关。但从教育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学业失败面前,能否不气馁,并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准确地把握好人生坐标,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或教师的教育引导及其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上。故此,在谈到德育工作存有的弊端时,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切实把德育工作

放在首位。在教育效果上,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差,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笔者认为,这不仅指出了当前实施德育的症结所在,而且也清楚地指明了当前和今后实施德育应加强和改进的努力方向。从意义关系上来讲,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统一体。如果说,针对性和主动性是实施德育的手段和方法的话,那么实效性则是实施德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只有增强针对性和主动性,才能增强实效性。对“三性”原则细作品味,不能不看出都与工作上的“深”和“细”有关,也就是本文所论及的“做到孩子的心灵处”。

针对性,是说要切合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进行。这是因为:一方面,德育内容在不断更新与变化。教育家认为,德育的内容有其一定的继承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另一方面,社会形势和学生思想也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因此,决定了实施德育必须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一项先进单位或个人其德育工作之所以有声有色、成效显著,无不是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相反,一些学校或施教者恰在这一方面少人一筹,形成“成人化”、“一般化”、“模式化”,正反事实都足以说明,只有增强针对性,才能使教育走近学生的心灵深处,彩虹有沟通和交流的共同语言。“针对性”的内涵要义决定了实施德育要在依纲据本的前提下,采取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方法和策略,以求得实现教育上的最大值。

主动性,是个人意愿的外在表现。无用置疑,一个人主动性强,就会勤于观察、勇于思考、自觉行动,而所以这些恰巧是取得成效、走向成功所必须的。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的主动性。在施教过程中,注重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对策,主动出击;二是学生的主动性,即在学校或教师的指导下,创设条件,让学生通过主动活动,自己去感知、去认知、去体味和理解。这也就是早有定论的学生“自我教育法”。

综上所述,欲求德育工作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就必须坚持针对性和主动性原则。

中国教育报登载的《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一文,记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其独特的施教思想与蕴含的深刻哲理,耐人寻味、令人赞佩。成都52中某班一个叫子白的男孩,在入校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自残、自杀、打人。班主任张果老师曾多次找其谈话,其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如此情况,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孩子是“出窑的砖----定型了”,再怎么做工作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但张老师对其教育挽救的信心和决心却丝毫没有动摇,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为人性化的手段和方法,去寻找“容易戳在子白心灵的痛处,容易激起子白兴奋点的东西”。在先进理念引领下,张老师与子白一同走进了他的家,随同其见父母、翻影集、说家常……。一幕幕情景,一幅幅画面,不能不激起他对过去美好往事的回忆,不能不激起他对今天的所为而悔恨。只相隔的一层纸,在

润物细无声的启迪中被戳破了。好长时间没有叫一声“妈妈”的子白,第二天临走时,他颇有深意地回过头,说了声:“爸爸、妈妈,再见!”到些无须多说,此时从其爸爸和妈妈纵横的泪水中就足以说明一切。子白,新的生活也由此而开始了。

试想一下,对子白这样一个难雕、难刻的学生,如果张老师任其自然不予理睬,完全放弃,甚至去嘲笑、怒骂,在前路无知已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辍学而流向社会,其后果又会怎样呢?对此,张老师有过切身经验并认为:“德育,用‘教’的办法通常不见效”。我们细细想来,其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现在,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教育现实。在学校有无类似这样的学生?其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有不良行为程序上的轻重或大小之分。而作为主导者,相比之下,有一些教师缺少的就是张老师那样: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乃至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执教理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早有定论并被世人所认可的至理名言。谈及“爱学生”,就现实情况而言,可以断定,大多数教师是能够做到的,因为这是做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但细作观察,其爱的对象,爱的程度则大相径庭,此正如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笔者认为,“漂亮”与“不漂亮”并不是指其相貌俊与丑。所谓“漂亮的孩子”,即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不漂亮的孩子”

指那些被认为的“双差生”。“爱”与“不爱”在日常教学行为中突出表现:不能均衡用力、平等对待,扫描的首先是那些“好学生”。而所谓的“双差生”则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对其教育态度生硬、行为粗暴,方法陈旧,甚至想方设法挤走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此这般的态度、行为、方法,怎么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又怎么能谈得上转化后进生,又怎么能担负起时代交付给自己的历史重任?

呼吁并强求:“德育工作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从根本上说来,一切教要从“爱”字出发,按照《若干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其均衡用力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积极热情、耐心细致地抓好每一个环节,在增强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下功夫。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要付出数倍的努力与艰辛,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是可想而知的,但其背后又是其乐融融,趣味无穷的。

“德育工作要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必须要求。此论题是否正确,能否引起教育同行的关注或成为教育同行们的共识,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