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150例疗效观察

42 5
河北医药 2o 年 5月第 2 卷第 5期 07 9
H bi ei lora, y2o , o2 , o5 ee M d a JunlMa 0 7V l 9 N . c
・
临床 研 究 ・
作 业疗 法 治疗 小 儿 痉 挛 型脑 瘫 10例 5 疗 效 观察
脑 瘫 患 儿 随机 分 为 2 , 疗 组 8 , 照 组 7 例 。 治 疗 组 采 用 作 业 疗 法 配 合 运 动 疗 法 , 照 组 只 采 用 运 组 治 0例 对 0 对
率为 2 % , 5 总有效 率为 9 .%; 2 5 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1.9 总有效 率为 6 ,9 4 2 %, 4 2 %。治疗组 显效率及 有效 率
期发现 、 早期 诊断 、 期 干预 , 早 采取 合理 的治疗 方法 极其 重要 。
痉挛型脑瘫 的特点为一般多见 于四肢瘫 和偏瘫 , 肌肉张力有 不
每日 进行一对-i练 4 i 在治 疗师指导下 , - J 0mn  ̄ ! , 家长参 与训
练 2h2月为 1 , 个疗程 。
同程度的亢进 , 始反 射残存 姿 势异 常 , 原 因此 容 易形成 不 同形
痉 挛型脑瘫治疗应采用 多种疗法并用 , 以提 高疗效。
【 关键词 】 痉 挛型脑瘫; 作业疗法 ; 疗法 ; 运动 疗效
小儿脑性瘫痪 指 的是 出生前 到生后 1 内各 种原 因所 引 月
() 5社会 适应能 力 : 主要通 过表 达与 言语来 了解 适应 家庭 及环 境的情况 。
起的脑损伤或 发育缺 陷所 致 的运 动障碍 及姿 势 异常…。 目前 多采用 功f J练为主的综合疗 法 , 文探讨作 业疗法 在治疗痉 T I  ̄I 本 挛 型脑瘫 中的作用 。
针刺配合作业疗法训练脑瘫患儿手功能20例临床体会

性评定 。这 6 手功 能评 定每项 均根 据患儿 完成 情况 细分 项 评定项 , 3 约 ~5项 , 能 自然顺利完成” 不能 完成 ” 从“ 到“ 。 Q 的计 算法为 每完 成 一项 按其 后注 明 的相应 月 龄记 A 分, 评分后将月 龄累加得 出发育 月龄按 以下公式计 算 : QA= ( 发育月龄 ÷生 活月龄) 0 。通过 此项评价 为 以了解 患 ×1 0 儿运 动年龄的客观 阶段 , 运动功能欠佳 的状态 和运 动能力达 到的 比率 。
1 1 临床 资料 本组 2 , 中男性患 儿 1 , . O例 其 5例 女性患儿 2 结 果 . O例 患儿治 疗时期 在 3个月 至 1年 5例 ; 年龄 O ~1岁的 3 ,~3岁 的 1 , 例 1 3例 3岁至 5岁 以上 4 2 1 近期疗效 本组 2 以 个 有 例; 痉挛型 6 , 例 手足徐动型 5例, 偏瘫 9例 。该 2 O例患儿 均 之间 , 3 月为一 个 阶段 进行评 价 。效果 显著 6例 , 效 符合“ 日本厚生省 脑性麻 痹研 究班 (9 8 ” 定 的关 于小儿 1 , 16)制 3例 无效 1 。有效率为 9 。 例 5 . 取得显著 疗效 的 6例 患儿 脑性瘫痪 的定 义。2 O例患儿入院时均经过手功 能评定 , 留有 2 2 远期疗效 随访 6个 月后 , 及 2例有效患儿 , 已能达到 正常 同龄幼儿 的手功能水平 。另 原始资料作 为治 疗后 疗效评价 。 1 1 2 方法 针 刺治疗 主要 采用 局部取穴 : . 八邪 、 合谷 、 阳溪 、 1 例治疗 时评价 为有效 的患儿再 作手功 能评定所 得记 录亦 例无效患儿情 少商 、 二间 、 间、 三 前谷 、 后溪 、 宫、 劳 中绪 、 阳池等 , 以八 邪 、 合 不同程度优 于结束 治疗时手功 能评定记 录。1 谷、 少商为主穴 , 配合各穴轮流施 治。除少商 穴向腕平 刺 0 2 . 况 同结束治疗时 比较 , 无改 善。 O3 , . 寸 余穴位刺法相 同 : 均可 直刺 0 3 . 寸左 右 。痉挛 型和 手足徐动型患儿针 刺时采用手 法补泻 , 以泻法 为 主。余 最常 3 讨 论 用 的是抑制性针 刺方法 。抑制性针 刺时不应立即进针 到穴位 手使脑得到发 展 , 脑更 加聪 明。对 脑 瘫患 儿来 说 , 使 手 恢复 , 于增加他们将来独立 活动 、 对 自我照顾 的 深度 , 应先轻轻通过皮肤表层 , 1 ̄ 2 可将针 刺再深 些 , 功能的发展 、 过 0 0S 游戏 , 最大 限度 地减 轻残 到该穴位的标准深度 。然后 再较 深进 针 已经不觉得 紧张和不 能力 以及进行一 些较 简单 的工 作 、 感疼痛 , 因为最疼痛 处位于皮肤 表层 , 内分 布痛觉 感受 器 。 疾具有极其 重要 的作用 。 其 每次针刺时间应足够长 , 可以达到 2  ̄2 f 。d J 越小 , 0 5n n , L i 每 本文 所讨论 的脑 瘫患 儿手功 能障碍疾 患在 中医疾病 分 痹症” 范畴。痹 , 闭塞不通 的意义。凡外邪侵 入肢 有 次针刺时间越短[ 。偏 瘫患儿针 刺患侧 , 隔 日采 用 电针 治 类 中属“ 2 ] 并 关节 , 血运行 不畅 , 气 影响肢 体运动 功能 者 , 疗, 每次 1 i 通常使用断续波( 5 n m , 有节律 的时断时续 , 自动 出 体 的经 络肌 肉 、 扶 疏 的原 则 , 现 的一种疏波 。作业 疗法 : ) 手部动作 的训 练必须按 发展 的顺 总称痹症 。我们 治 疗时 本着 “ 正祛邪 、 通经 络” 序去进行 , 其基本原则是以机能较好 的手 为中心进行 , 不可勉 “ 循环 取穴 ‘ 局部取穴” 也 可“ , 以痛为俞 ” 。我们 基本上 均采 局部取穴” 每 次每 只手 3 5穴 , 取轻 刺激 , 增加 , ~ 采 可 强患儿一定要使 用右手 , 以免增 ̄ -l li { 练的难度 。() i J 1 拿起东西 用 了“ 提 尤 的训练 : 于拇指 内收 的患 儿, 疗师 应将其 大 拇指 挠侧 外 局部肌 肉的兴奋 性 , 高患 儿对 自己双手 , 其是 偏瘫 患儿 对 治 促进 内收拇指打 开等功效 。电针 治疗方 展 , 一只手通过患儿掌 , , 用 I L 握住 然后 将腕关节背 屈并施加一 对患侧手 的敏感 性 , 定压力 , 保持数 秒钟。( ) 2 放下 东西 的训 练 : 治疗 师可 先让患 面 , 现在已有大量 事实 充分 证 明经 穴具 有特 异的 电学特 征 。 部 儿抓住东西 , 然后轻轻敲击其手臂指 总伸肌腱 , 由腕部 向手 当电流通过 经穴部位时 , 位具有较其周 围皮肤为 高的导 电 再 称不穴位 的低 阻特性 。研究表 明, 体罹病时 , 当机 有关经 指方 向轻擦 , 同时配合“ 手打开” 的语 言提示 。() 3 拿起并放下 量 , 这 东西 的训练 : 如套囤游戏 , 投掷沙包 等。( ) 指动 作训练 : 络穴位 电阻发生变化 , 位变化可表现为 两侧 同名 经穴 的 电 4手 A 5 ] 达到治疗效 果 。作业 指腹捏物的训练 : 让患儿食指 除外 的其余 三指约束起 来 , 只用 阻失衡 [ 。电针 治疗可纠正这 种失衡 , 拇指 和食指去捏取 小东西 , 反复训 练 ; B指 尖捏 物的训 练 : 让 疗法根据 儿童手功能发育 的一 般规律及治疗 师对儿 童手 臂 、 手掌 、 手指各条肌 肉的精确了解 , 过治疗 师与患儿一 通 患儿用彩色小 塑料块进行 拼 图游戏 。() 5投掷 与打击 动作 的 手腕 、 训练 : 让患儿 投掷 小 球 , 沙包 等 都 是练 习 投 掷 的好 游 戏 。 对 一的训练 , 小 每天 一次 , 每次 3 i, 0r n 真正做到 了让 患儿在玩 a 从 学会模仿 、 习治疗 师 , 学 增加 () 6双手协调性训练 : B双手精 细协调性训练 .7 手眼协调性 中锻炼 双手 , 基本抓 握 开始 , () 训练: 如串珠 子类 的游 戏活动 。( ) 合性 手部 动作 的训 练 : 8综 了患儿 双手 的 主动 运 动 , 高 了患儿 运 用双 手 的兴 趣 。 目 提 dJ脑性瘫痪的康复在我国还属于较年轻的学科, 我们 手 部动作训练 的最终 目的, 是可 以做 综合性 、 连续 性 、 具有 功 前 ,,L 能性 的动作 , 达到用手做事的 目的, 如折纸 、 弹琴等游 戏 , 可促 在借鉴 、 学习 国内外先进 理论 、 技术 的同时 , 配合传统 的针刺 疗法 , 在临床取得 了可喜的疗效 , 得推 广。 值 进 手部连贯动作的训 练 。 J 进行训练项 目设 计时 , 要根 据 患儿 的性 别 、 龄 、 趣 、 年 兴 参 考 文献 智力 、 残疾情 况等 , 慎重地选择适合 的作业 , 大 限度地调 动 最 张兰亭 , 尹彪 , 小儿性瘫痪治疗 与康复工程口]北京 : 等. . 患儿的主动性 。且作业项 目也要经 常变换 、 替进行训 练环 l 李德炎 , 交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0 3 4 6 20 . 4 . 境要安静 、 松和谐 , 患儿感 到单 调 、 和厌烦 。 轻 不使 枯燥 2 李树春 , 主编 . 儿脑 性瘫 痪 [ . 小 M] 河南 : 河南 科学技 术 出版社 , 13 疗效判 定标 准 量化结果 为疗 效判定 标准 。以治疗 师 . 2 02 1 . 0 . 75 对患儿 的手 功 能评定 和 小作 脑 瘫痪 手 功 能评 价 ( A) 表 3 王剐 , , Q 量 王彤 主编. 临床 作业疗 法学 [ . M]北京 : 华夏出版 社,05 20. ( 细分 为 3 8项计分项 ) ] [ 。手功能评 定包括 以下各 项 :1 手 4 () 2 0 2. 粗大抓握 能力 的评定 :2手精 细动作的评定 : 指腹 捏 的评 4 刘振 寰, () A 主编. 儿脑 瘫家 庭康 复 [ . 小 M] 香港 : 香港 医药 出版社 , 20.2. 0 5 1 7 价 。B指尖捏 的评价 ;3转 移物 品能力 的评 定 ;4 双手 粗 () () 主编. 腧穴学[幻 上海 : h.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416 19.7. 大协调 性的评定 ;5 双 手精细 协调 性的 评定 ; 6 手 眼协 调 5 杨甲三 , () ()
肉毒毒素结合作业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手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生活 自理 能力的作 用。 方法 : 例脑性瘫痪 患儿随机分 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 印 治疗组采 用 A型 肉毒毒素肌 肉注射 、 作 业疗 法、 田法训练及传 统 中医按摩 ; 上 对照组 采用上 田法训 练及 传统 中医按摩 。结果 : 经过 3个 月治疗 。 疗组 显 治 效1 , 5例 有效 1 , 4例 无效 1例 ; 对照组显 效 9例 , 效 1 。 有 3例 无效 8例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 于对照组 ( 7 1 P< x= . 。 2 00 ) 治疗组拇 指腕 掌外展活动 改善 明显 优 于对 照组。结论 : .1 , A型 肉毒毒素 结合 作业疗 法能明显提 高脑性瘫痪 惠 儿手功能 障碍 的疗 效 关键 词 脑性瘫痪 肉毒毒 素 作业 疗法 儿童
维普资讯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0 7年第 2 3卷 第 5期
肉毒毒素结合 作业 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 患儿 手功 能障碍 中的应用
李
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江
梁 松
张少敏
要 目的 : 讨 A型 肉毒毒 素结合作 业 疗法对痉 挛型脑性瘫痪 患儿改善手 痉挛程度 、 探 降低肌 张 力、 高 提
2 结 果
经过 3 个月治疗 , 治疗组显效 1 例 , 5 有效 1 例 , 4 无效 1 : 照组显 效 9例 , 例 对 有效 1 3例 , 无效 8例 。治 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 72 , 0 1 , x : .1P< . ) 见表 1治 0 , 疗组拇指腕掌外展活动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 见表 2 。
脑性瘫痪 ( P 是儿 科难治之病 , c) 发病 率为 2 ‰~ 6 o 以痉挛型多见 , % , 常有肌 肉痉挛 、 关节 变形及运 动障碍。 痉挛型患儿拇指 内收畸形是 因锥体束损伤 时 上肢的内收肌展 曲障碍 , 拇外 展肌张力 高于拇 内肢 肌 而引起 , 以患儿往往不 能正常地使拇指外展 , 而 所 从 产 生 异常 运 动模 式 。很 大一 部 分 C P患 儿 由于拇 指 内 收畸形而不能完成正常生活 自理 , 如进食 、 抓物等 , 给 家 庭及 社 会带 来 极大 的 负担 。近年 来 , 者采 用 A 型 笔 肉毒毒素( T . 结合作业疗法 、 田法训练及传统 B X A) 上 中医按 摩 治疗 C , 效确 切 . P疗 现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 料 病 例 来 自 20 . 0 1年 1 至 20 O月 05年 4 月在我院住院患儿 , 诊断与分型符合第一届全国小儿 脑 瘫 座谈 会 确定 的标 准 |, 部 患 儿 的 临床 诊 断 类 型 2全 ] 相 同 。治疗 前 拇 指腕 掌 活 动度 总 体 评 分大 致 相 同 , 差 异无 统 计 学意 义 。年 龄 为 1 4个 月 ~ 岁 6岁 , 为痉 挛 均 型 , 机分 为两 组 , 组 3 随 每 O例 。治 疗 组 男 1 、 1 2例 女 8 例 , 龄 (54±1.) 月 , 照组 男 1 、 1 , 年 3 . 48 个 对 8例 女 2例 年龄 (7 ±1.) 3 . 6 个月。 4 5 两组年龄、 治疗前拇指腕掌活 动度对 比差异无显著性 。 1 方法 对照组每 日予传统 中医按摩 、上 田法训 . 2 练 :治疗组在手拇 指肌肉注射 B X A及作业疗法结 T. 合上述方法进行治疗。 1 . 传统 中医按摩 轻擦 c .1 2 P患儿大鱼际肌 , 将拇 指向外拉 , 连续活动 2 ~O次 , O3 牵拉伸指穴 , 揉按合谷 穴, 用牵拉法用力拉伸患儿拇指 , 并作上下摆 动 , 最后 弹拨拇指数次 ,5 2 i 1 , 次/ ,O次休 1 , 1~0mn 次 1 d 2 0d 共 9 。 0 d 1 . 上 田法 采用其上肢法 : .2 2 由三阶段 组成 : 曲 屈 相保 持 3mn屈 曲相 和伸 展相 交 换运 动 1~ O次 , i, 52 再 保持屈 曲相 3mn 次/ ,0d 1 , 9 。 i。2 d 2 休 0d 共 0d 1 . B XA肌 肉注 射法 注射 药 物 B XA( 州 生 .3 T . 2 T. 兰
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7-2017.7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作业疗法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预后生活质量。
结果: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作业疗法有利于脑瘫儿童语言的康复训练,其临床优势值得大为推广。
【关键词】作业疗法;脑瘫患儿;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属于临床上一种康复训练方法,其具有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特点,主要是针对身体上、精神上及发育上有障碍的患者,该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回归家庭[1]。
婴幼儿由于出生后1个月,脑部发育不健全,出现的非进行性损伤,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病症以脑力缺陷、癫痫及视听觉障碍为主,该病属于先天性的,该病将会对患儿本身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2]。
因此,临床上如何更好的治疗该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脑瘫患儿的治疗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现将具体报道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7-2017.7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患儿在出生1个月后,被临床专业医师确诊为脑瘫患儿,并且临床决定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⑵患儿家属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①观察组患儿25例,采用作业疗法治疗,患儿男10例,女15例,患儿平均年龄1-2岁,其中绝大多数患儿出现肌肉损伤、运动迟缓、智力低下的症状;②对照组患儿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儿男15例,女10例,患儿平均年龄2-3岁,其中绝大多数患儿出现肌肉损伤、运动迟缓、智力低下的症状。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
它会使儿童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导致步态和姿势异常、肢体运动能力受限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作业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将针对小儿脑瘫患者的作业疗法,进行详细介绍和。
作业疗法的定义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日常活动、训练和锻炼,帮助小儿脑瘫患者提高肢体运动的能力和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疗法主要应用于小儿脑瘫、脊髓损伤、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作业疗法的优点作业疗法具有以下优点:•适用范围广:作业疗法不受年龄和疾病类型限制,对于各种患者都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简便易行:作业疗法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能,可以在家庭和医疗机构中进行。
•经济实惠:作业疗法费用较低,负担小,可以通过锻炼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康复治疗费用。
作业疗法的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作业疗法要考虑治疗的安全性,确保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带来任何伤害和危险。
•个体化原则:作业疗法的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制定。
•地址性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应该与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治疗目标。
•积极性原则:作业疗法需要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一种有趣的作业疗法,它通过游戏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起与治疗相结合的积极快乐的情绪状态。
游戏疗法主要分为物理游戏和认知游戏两种类型。
物理游戏主要通过肢体动作的训练和锻炼来强化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认知游戏主要通过智力游戏、益智游戏等来锻炼患者的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疗法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是最常见的作业疗法之一,包括如洗脸、洗手、穿衣、拆卸、组装等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的各种动作。
通过训练这些日常活动的技巧和动作,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灵敏度和协调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脑瘫的作业疗法

脑瘫的作业疗法脑瘫的作业疗法脑瘫是指小儿出生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常属于多重残障,患儿除了运动障碍的问题外,还常伴随其它的相关缺陷,这些相关缺陷有些是由于脑损伤引起,有些则是由于发育障碍而导致的继发性问题,如视力缺损、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能不足、知觉异常、情绪障碍等。
虽然,脑瘫患儿脑组织的损伤不会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而渐渐加剧,但若其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妨碍患儿日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娱乐。
由于儿童的运动发育是和脑发育同步的,因此,为了不错过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脑瘫康复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1作业治疗的目的1。
1运动方面1.1。
1使姿势肌张力正常化;1.1.2增加对称性肌肉活动;1。
1。
3强调在身体中线上的活动;1.1.4增加肢体尤其是上肢肌肉的控制能力。
1.2感觉方面1。
2。
1促进翻正反射、平衡反射与保护性反射的整合; 1.2.2使对感觉刺激的反应正常化。
1。
3感、认知方面1.3.1促进感知技能的发展;1 3。
2发展认知技能。
1。
4自我料理方面1.4。
1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实施能力的发展与独立.1。
5生产性活动方面1.5。
1促进工作习惯、工作技巧、工作能力的发展;1.5。
2提供职业探索的机会;1。
5。
3鼓励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
1。
6娱乐方面1。
6。
1探索患者可能的娱乐兴趣,促进其娱乐技能的发展。
2作业治疗的评估内容2。
1。
1肌张力;2.1.2反射发育与成熟;2.1。
3关节活动度及控制能力;2。
1.4姿势控制与平衡;2.1。
5功能性移动;2。
1。
6运动速度、协调性与灵活性;2。
1。
7执行目的性活动的能力;2。
1。
8手功能。
2。
2感觉方面2.2。
1感觉登记能力;2.2.2感觉信息处理能力.2。
3.感、认知方面2.3.1感知技能;2 3.2注意力、记忆力、计算能力、综合能力、推理能力;2。
3.3抄写技能、社会技能、交流技巧;有无斜视、复视、弱视、单盲、颅神经瘫痪.2。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PPT课件

来使用肌肉和脑,从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劳动、 运动和娱乐是治疗手段,它构成了作业疗法的基础。
.
2
一、作业疗法的定义
1、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科书《临床作业 疗法学》书中的定义,见下表。
.
3
时间
来源
1922年 H.A.Pattison医师
1986年 美国治疗师协会
5.老年人作业疗法(geriatric occupational therapy)
.
10
(三)按治疗目的和作用分类 1.用于减轻疼痛的作业 2.用于增强肌力的作业 3.用于增强耐力的作业 4.用于增强协调能力的作业 5.用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作业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的作业 7.用于改善整体功能的作业
1.神经科疾病
2.骨科疾病
3.外科疾病
4.儿科疾病
5.内科疾病
6.精神科疾病
.
13
五、作业治疗师职责和作用
作业治疗是由康复治疗小组中的作业治疗师 (士)来完成。其工作主要是依据康复医师的处 方,并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情况,提出治疗目标 和选择合适的作业治疗方法。
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和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研究对象数 和正常儿的 平均月龄差
74
9.4
28
9.5
73
10.4
21
18.4
16
6.2
65
15.1
43
14.1
57
14.9
39
7.9
.
27
(二)异常运动模式
Bobath认为,脑瘫患儿不是不能运动,而是存在 许多复杂和奇怪的姿势和运动。
蜡疗结合作业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内收的临床体会

关 节 ( tc r o h l g a j n , ) / 指 间 关 节 (n e— Meaa p p a n e l o t MP 和 或 a i I tr
女3例 , 3 年龄 6 3 月 , ~ 6 平均 1 . 1 , 中6 9 月 2 例 ,个 56月 其 ~ 个 1 9 月 ~ 2 6 例 , ~ 3 1 例 。 疗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5 例 。 有 患 岁 2 2 岁 7 治 O 所 儿 诊 断 均 符 合 2 0 年 长 沙 第 二 届 全 国 儿 童 康 复 学 术 会 议 的 06 诊断标准[。指 使 其 外 展 , 患 儿 拇 指 相 对 ; 对 于 智 与 ②
力 正 常 可 以配 合 的患 儿 采 用 如下 方 法 : 疗 师 用 手 轻 柔 患 儿 治 的大 鱼 际 肌 , 续 活 动 几 次 后 , 大 拇 指 用 力 向外 拉 , 其 患 连 把 使
~
p a n e|o tI ) h l ga ji , 的屈 曲角 度 畸 形 。 展 功 能 受 限 , 过 正 a n P 外 超 常 范 围 。 指 在 手 的 功 能 中 起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作用 , 指 内 收 拇 拇 畸 形 会 导 致 手 功 能 受 限 , 重影 响患 儿 日常手 的粗 大 运 动 和 严 精 细 运 动 功 能 及 患 儿 的 日常 生 活 能力 ( L) 因 此 , 大 限 AD 。 最 度 地 恢 复 患 儿 手 的 功 能 , 善 患 儿 生 活 质 量 , 其 早 日回 归 改 使 社 会 , 入 集 体 生 活 , 我 们 康 复 工 作 者 的 紧迫 任 务 。 年 融 是 近 来 , 院 采 用 常 规 作 业 疗 法 结 合 蜡 疗 治疗 痉 挛 型 脑 瘫 患 儿 的 我 拇 指 内收 收 到 良好 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大家可能对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不太了解,那我就来和大家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事儿。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非常可爱的脑瘫小男孩,他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但又特别努力。
在作业治疗训练的时候,他们会进行一些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就像有一次,治疗师让小男孩试着用他那不太灵活的小手去抓握一些小玩具。
你知道吗,那个小玩具是一个小小的彩色积木,看起来特别普通,但对于小男孩来说却不简单。
小男孩伸出他的手,努力地想要去抓住积木,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积木,眉头微皱,好像在对那块积木说:“嘿,你可别跑呀!”他的手指慢慢地靠近积木,好不容易碰到了,却又滑开了,一次又一次。
但他没有放弃,依旧坚持着,脸上还带着倔强的表情。
治疗师在旁边一直鼓励他,给他加油。
慢慢地,小男孩终于抓住了那块积木,他开心地笑了,那笑容就像春天里最灿烂的阳光,让人心里暖暖的。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还会和他互动,问他一些问题,比如积木是什么颜色呀,形状是怎样的呀。
小男孩会努力地回答,虽然说得不是很清楚,但那种认真的劲儿真的让人感动。
有时候,小男孩也会哭闹,可能是因为训练太辛苦了,可治疗师总是很有耐心地哄着他,给他讲好玩的故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通过这样的训练,小男孩的手部精细动作在一点一点地进步。
从最开始连积木都抓不住,到后来能够比较熟练地拿起一些小物体。
这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尝试和坚持,也是治疗师和小男孩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之呢,对于脑瘫儿童来说,作业治疗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我们也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一些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呀!希望每一个脑瘫儿童都能在作业治疗训练中不断进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偏瘫型脑瘫儿童上肢作业治疗临床体会

作业 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Crr)是 以有 目的的 、经过选 择 的作业活动 为主要治疗 手段 ,用 来维 持 、改 善和 补助 患者 的功 能学科 。OT分 为功能性作业 疗法 ;心理 性作业 疗法 ;精 神疾 患 作业疗法 ;儿童 患者 作业疗 法 ;老 年病 作业 疗法 …。对 于偏瘫 儿童我们 主要采 用功 能性作 业疗 法 以治疗 患儿 的躯体 功 能 障 碍或残疾 ,改善患侧上肢 的活动能力 。
5 毛亚红 摘 ,潘耀东校 .给患儿滴注异丙 酚.瑞芬太尼后气 管插管 .国外 医学麻 醉学与复苏学分册 ,2001,22:191.192. (收稿 日期 :2006—11—15)
偏瘫 型脑瘫儿童上肢作业 治疗 临床体会
· 临 床 研 究 ·
左 月 仙
【摘要 】 目的 探讨偏瘫 型脑瘫儿童患侧 上肢作 业训练 的有效 康复方 案 ,以改善 患侧上肢 及手 的 功 能 。方 法 对 30例 偏 瘫 型 脑 瘫 儿 童 进 行 系统 的 作 业 治 疗 ,治 疗 前 后 均 以上 田 敏 偏 瘫 上 肢 功 能 评 价 表 、偏 瘫手指功能评 价表和脑瘫患儿 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评 定表进 行评 价。结果 治疗 后偏瘫 型脑瘫 患 儿上肢及手的功能均得到 不同程 度改善 (P <0.05),患儿 的 日常生 活活动 能力 均有 不 同程 度提 高(P <0.05)。结论 采 用作业 疗法强化偏 瘫型脑瘫惠儿的上肢及手功 能训练 ,能有效地 改善和 恢复手和 上 肢的各种功能 ,提 高患儿的 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
本研究 中未发 现 心率 明显 减 慢 ,可 能与诱 导 前 静注 阿 托 品有
3 讨 论 瑞芬太尼是较新 的阿 片类 受体 激动 剂 ,药效 强 ,起 效迅
ot康复操作技术

ot康复操作技术
OT康复训练是康复中的作业疗法的简称。
作业疗法是针对上肢功能一种训练手法。
一般应用于脑血管意外,中枢神经损伤,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导致的手功能障碍的病人,它的治疗主要是为了增加上肢和手功能的精细动作,连续动作和随意性动作等的功能而设计的一套治疗方案。
具体包括上肢的关节抗阻训练,被动活动训练,手功能的精细动作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磨砂板训练、滚筒训练、木插钉训练、生活自理训练等。
OT就是康复治疗的手段之一,也叫做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康复医学的治疗手段之一,在生活中比较常用,大家可能不是对它很熟悉。
但如果患者受伤了以后,主要是需要恢复其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作业治疗就是解决这方面问题。
所以作业治疗是康复之中最重要,也是比较不能忽略的环节,主要是从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去恢复患者的功能。
应用一些与日常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一些训练方法来恢复患者的功能。
例如受外伤的患者会训练其去刷牙、洗脸、穿衣、上厕所,以及如何去进入工作状态,比如按电梯、打卡等。
学龄前脑瘫儿童的作业疗法

效择业 ;还可 以积极 向招聘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 ,为学生解决后顾之 忧 。必要 时可对考研的 同学放宽政策 ,给予考研 的同学 一定的假期 复习考研 ,但是考研结束后把缺席的实习补上。 2.4加强实习管理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 是确保实 习质 量的重要环节 , 要做好此项 工作 ,需有一个完整 的教学管 理机构 ,形成学 院 、实 习基 地各负其责 、层层把关 、层层监控的管理模式。学校要 合理安排 临床 各专业实 习科 目和时间安排 ,制定严格的实习纪律和管理 制度 ,加强 临床实 习的管理 。通过量化指标考核 ,在 临床教学管 理工作 中强化 对各实习医院计划落实情况的监督。对教学查 房、专题讲 座、病历分 析 、出科考试 等相应提 出了具体 要求 ,并 与 出科 考试和毕业 考试挂 钩 。同时 ,指派带习老师在实习点上专程跟踪管理实习学生 ,保证临 床实习质量 。各实习医院应对教学工作 、师资培养进行总体规划 ,制 定科学规范 的管理制度 。各实习医院科教科或医务科积极组织 教学 计划 的具体 实施 和教学过程 的监控 ,通过 制定严格 的教学考核评 比 指标及奖励机制并与晋升相结合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形 成了教 、 学 、管互相促进 、互相制约 的良性循环 ,确保临床实习质量。另外 ,各 附属 医院和教学医院要加大考核力度 ,注重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 核, 在实践技术操作 、临床思维 、分析 问题 和解决问题 能力 、病例及辅助 诊断 、资料分析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考评 ,对不合格者限期补考或延长 实 习时间 ,缓 期毕业 ,真正做到学 校 、医院 、学生三方 面的共 同努力 , 提高临床实 习质量 。另外 ,管理部门要定期收集 ,检查 、追踪 带教老 师 和实习生反馈的信息 ,认真 、详 细分析这些信息 ,找出问题及 时采 取 措 施 。
脑瘫儿童专项训练方案

一、方案背景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因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异常,常常伴随有运动、姿势、感觉、认知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针对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旨在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训练目标1. 提高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使其达到生活自理水平;2. 改善脑瘫儿童的姿势,纠正异常动作模式;3. 增强脑瘫儿童的认知能力,提高社交能力;4. 提高脑瘫儿童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
三、训练方法1. 运动训练(1)翻身训练:通过下肢带动翻身,辅助患儿完成从仰卧到侧卧、俯卧的翻身动作。
(2)坐位训练:在坐位时,通过调整姿势,使头部保持在身体正中线上,增强躯干和腰部的伸展能力。
(3)站立训练:通过辅助站立,逐步提高脑瘫儿童的站立平衡能力。
(4)行走训练:在行走训练中,指导患儿正确使用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逐步提高行走能力。
2. 姿势训练(1)头部控制训练:通过颈部拉伸、头部抬起等动作,改善头部控制能力。
(2)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关节的屈曲、伸展、旋转等训练,纠正异常动作模式。
3. 认知训练(1)记忆力训练:通过图片、文字等记忆训练,提高脑瘫儿童的记忆力。
(2)注意力训练:通过游戏、任务等注意力训练,提高脑瘫儿童的注意力。
(3)思维能力训练:通过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训练,提高脑瘫儿童的思维能力。
4. 社交能力训练(1)沟通能力训练: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沟通训练,提高脑瘫儿童的沟通能力。
(2)情感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训练,提高脑瘫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
5. 心理素质训练(1)自信心训练: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提高脑瘫儿童的自信心。
(2)挫折承受能力训练: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场景,提高脑瘫儿童的挫折承受能力。
四、训练时间及频率根据脑瘫儿童的年龄、病情、康复效果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一般建议每周训练5-7次,每次训练时间为30-60分钟。
作业疗法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作用

S be td t ) U j ce O(T.Th ie eW e h lrI tl g n eS aefrChlr nRe ie ( — I C) r s t rf n to es r eChn s c se nel e c c l o i e vs d C W S ,g o smoo u cinm a u e i d
A组 比 较 , 组 ( IC 及 B r e 指 数 评 分 提 高 更 显 著 ( d 0 0 ) I j W S at l h P . 1 。结 论 : 脑 瘫 的 治 疗 中增 加 作 业疗 法 能 明 显 提 高 患 对 儿 的 智 力 及 AD 力 。 I能 【 键 词 】 作 业 疗 法 ; 性 瘫 痪 ; 国韦 氏儿 童智 力 量 表 ( — I C ; 大 运 动 功 能 测 试 量 表 ( 关 脑 中 CW S )粗 GMF ;AD M) I
【 要 】 目的 : 察 作 业 疗 法 在 小 J N 瘫 康 复 中 的 作 用 。方 法 : 摘 观 L 脑瘫 患 儿 16例 , 为 A 组 5 1 分 6例 和 B组 6 O例 , 采 均 用 运 动疗 法 , 语 、 灸 、 摩 等 综 合 康 复 治 疗 , 指 导 患 儿 家 属 配 合家 庭 康 复 治 疗 , 言 针 按 并 B组 问 时 辅 以 作 业 疗 法 。2组 治 疗 前
s ae ( M FM ).a tvii sof a l l ng ( DI ev l a in s a e ( r h ide cl G c i te d iy i vi A ) a u to c l Ba t el n x) w e e a s s e b f e a d fe r a ・ r s e s d e or n a t r t e t - me . nt Re uhs: No sgn fc ntd fe e e wa s i iia if r nc s obs r e n alie s be we n t e t ou f r r at e t T h r e v d i l t m t e h wo gr ps be o e t e m n . e e was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小儿脑瘫基本作业疗法是现在很多家长非常重视的一种疗育方法,由于现在脑瘫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并且孩子的成长及家庭幸福有极大影响。
因此人们对小儿脑瘫基本作业疗法也更加关注,脑瘫作业训练,针对每个不同表现的患儿,制定个体方案,一对一进行训练,使脑瘫患儿随著成长,理解自己的障碍和能力,养成自己对自身问题处理的能力,使之能回归到主流社会,与正常儿童一起成长。
一、流程1、作业疗法的基本元素是病人、作业治疗师、作业内容和环境。
作业内容是指治疗师根据病人的功能状况及个人兴趣等选择相关的作业训练内容。
环境则是实施作业活动的场所。
2、作业疗法的流程从采取分析病人资料起(或接受康复医师的处方)一初期作业、活动的评定一制定治疗目标(康复评定会)一制定作业训练计划一实施治疗计划(作业训练)一中期评定会一作业修改(调整)治疗计划一实施治疗计划一后期评定会(决定今后的治疗方针)。
二、小儿脑瘫作业治疗的评定内容(一)、收集资料发育史、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情况等(病历).在病房中的日常生活活动、交往及家人情况等(病房);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掌握的小儿脑瘫患儿资料;家庭及周边环境、房屋构造、幼儿园及学校情况;主要看护人、母亲的养育态度;康复训练经历、作业疗法治疗目的等;小儿脑瘫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要求、希望;小儿脑瘫患儿家庭经济状况。
(二)、一般发育身高、体重及头围等一般发育指标。
(三)、运动功能上肢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徒手肌力、握力、捏力)、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协调性、灵巧性、眼球运动、眼手协调)、肌张力、姿势控制及反射等。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食、更衣、洗漱、如厕、洗浴、移动、其他。
(五)、感知觉、认知及行为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行为评定、学习障碍评定及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主要对理解力、注意力、判断力、问题解决能力、概念形成、时间管理、情绪、自制力、自我概念等进行评定。
浅谈作业治疗在脑瘫儿童教育康复中的应用

对 粗 大运 动功 能 的可 以设 计一 些 翻、 、 、 、 立 、 走、 动、 滚 坐 爬 站 行 移
龙 头 、 水果 、 菜 、 拣 黄 ( ) 洗 择 挑 绿
试 将 作 业 疗 法 引 人 到 脑 瘫 儿 童 的
孩 子 的粗 大 运 动 功 能 可 以 支 持 精 细运 动 的时 候 , 逐 渐 加 入精 细 再
运 动 训 练 的 内容 。 其 次 根 据 不 同 的训 练 目的 , 可 以 设 计 不 同 的 作 业 活 动 。如 针
场 景 设 计 为 早 上 起 床 ,可 以 让 学 生们 进行 一些 以穿鞋 袜 、 衣 裤 、 穿 系鞋 带 、 纽 扣 、 拉链 等 为 主题 扣 上
人 满 意 的效 果 , 者 简 述 如下 。 笔
一
蹲 起 、 位 变 换 、 运 、 重 等 活 体 搬 负
动 ;针 对 精 细 运 动 能 力 可 以 设 计
一
儿 童 的康 复工 作也 从 原来 的 医疗 康 复 逐 渐 延 伸 到 了 教 育 康 复 、职 业 康 复 和社 区 康 复等 多 个 领 域 。 据 统 计 , 国 0 0岁 脑 瘫 儿 我 ~1
高 他 们 主 动运 动 的 能力 。
设计 作 业 活 动 时 , 根 据 每 需
一
务 ,再 通 过 完 成 任 务 的 方 式 提 高
脑 瘫 儿 童 的 生 活 自理 能 力 。 设 计 活 动 时 可 以选 择 不 同 的 场 景 和 地 点 作 为 活 动 背 景 ,如 将
个 脑 瘫 儿 童 的 自身 情 况 ,设 计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2.治疗师如何发挥父母的作用
1)应与病残儿的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 充分理解孩子父母所处的现状,将孩子的父母作 为治疗小组的一员给予接纳,把他们作为同事对 待,与家长分享有关信息,尊重他们的意见。 2)让其父母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确保康 复计划中包括了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
3)帮助父母了解其训练的方法,提供安 排家庭活动和管理孩子行为的建议;为父母定 期举行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实 际应用的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彼此交流,互相 帮助,互相支持,从而增强其信心及技能。 4)安排父母参观孩子的治疗环境,观察 孩子的治疗情况及过程,同时也让父母实习如 何指导孩子。 5)向父母介绍社区中可利用的服务与资 源,使其能善用资源,为孩子争取更多的学习 机会。
(四)日常生活动作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上肢活动功能发育差,自然日 常生活动作掌握较晚,如吸吮、舌的运动控制、口唇的 闭合功能差的脑性瘫痪小儿较为常见。这些功能将随着 成长、习惯性动作获得而增多,是社会生活自立的基础。 日常生活动作获得的指导,如小儿的抱着方法,协助进 食的方法,衣服的穿脱方法,以至于游戏和生活安排皆 应合理。至于指导移动工具,自助具和辅助用具的使用 和开发,作业疗法师责任更为重大。
(三)康复辅助器具的设计应注重儿童发育的特
点 残疾儿童在康复的过程中,常需要借助一些自 助具或矫形器的支持和辅助,以限制异常活动,维 持功能性姿势,预防或矫正畸形。在设计和选用时 应考虑以下因素: 1.在选用和设计辅助器具前,应仔细检查患 儿具有哪些功能,对确实不能自行活动或自行活动 太困难者,才考虑使用辅助器具。 2.在设计辅助器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特点和使用的环境,并对所要 代偿的动作及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尽可能使其结 构简单,使患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额外消耗体力。
偏瘫患者的作业治疗方案

偏瘫患者的作业治疗方案偏瘫患者的作业治疗方案作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法,对于偏瘫患者的康复也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就偏瘫患者的作业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偏瘫患者的特点偏瘫患者是指由于中风、脑出血等原因导致脑部受损,身体某一侧或部位失去运动能力。
这类患者常常伴随着肌肉萎缩、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二、作业治疗在偏瘫康复中的应用作业治疗是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偏瘫康复中,作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协调性、提高运动精度和控制能力,缓解肌张力增高等问题。
三、偏瘫患者的作业治疗方案1. 康复评估在开始作业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包括身体功能、认知能力、情感状态等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确定治疗目标和方案。
2. 治疗目标针对患者的康复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疗目标。
一般包括恢复肌肉协调性、提高运动精度和控制能力、缓解肌张力增高等方面。
3. 治疗内容(1)日常生活模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模拟各种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穿衣、洗脸、刷牙等。
通过反复练习,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2)功能锻炼:针对患者失去运动能力的部位或侧身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
如手部肌肉训练、下肢平衡训练等。
(3)认知训练:针对患者认知障碍进行认知训练,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4)情感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感问题,提高其康复信心。
4.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需要持续数周或数月。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和目标,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5. 康复效果评估在治疗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估。
通过比较康复前后的差异,确定治疗效果和下一步的康复计划。
四、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意外伤害。
2. 治疗过程中需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目标。
3. 需要与家属沟通配合,共同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瘫的作业疗法脑瘫的作业疗法脑瘫是指小儿出生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常属于多重残障,患儿除了运动障碍的问题外,还常伴随其它的相关缺陷,这些相关缺陷有些是由于脑损伤引起,有些则是由于发育障碍而导致的继发性问题,如视力缺损、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能不足、知觉异常、情绪障碍等。
虽然,脑瘫患儿脑组织的损伤不会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而渐渐加剧,但若其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妨碍患儿日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娱乐。
由于儿童的运动发育是和脑发育同步的,因此,为了不错过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脑瘫康复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1作业治疗的目的1.1运动方面1.1.1使姿势肌张力正常化;1.1.2增加对称性肌肉活动;1.1.3强调在身体中线上的活动;1.1.4增加肢体尤其是上肢肌肉的控制能力。
1.2感觉方面1.2.1促进翻正反射、平衡反射与保护性反射的整合;1.2.2使对感觉刺激的反应正常化。
1.3感、认知方面1.3.1促进感知技能的发展;1 3.2发展认知技能。
1.4自我料理方面1.4.1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实施能力的发展与独立。
1.5生产性活动方面1.5.1促进工作习惯、工作技巧、工作能力的发展;1.5.2提供职业探索的机会;1.5.3鼓励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
1.6娱乐方面1.6.1探索患者可能的娱乐兴趣,促进其娱乐技能的发展。
2作业治疗的评估内容2.1运动方面2.1.1肌张力;2.1.2反射发育与成熟;2.1.3关节活动度及控制能力;2.1.4姿势控制与平衡;2.1.5功能性移动;2.1.6运动速度、协调性与灵活性;2.1.7执行目的性活动的能力;2.1.8手功能。
2.2感觉方面2.2.1感觉登记能力;2.2.2感觉信息处理能力。
2.3.感、认知方面2.3.1感知技能;2 3.2注意力、记忆力、计算能力、综合能力、推理能力;2.3.3抄写技能、社会技能、交流技巧;2.4视觉方面有无斜视、复视、弱视、单盲、颅神经瘫痪。
2.5日常生活活动及娱乐2.6建筑上和环境上的障碍3常用的作业治疗评估工具3.1发育性手障碍评估量表;3.2发育性的视力评估量表;3.3进食过程中的口功能评估量表;3.4学龄前儿童玩耍能力评估量表;3.5非对称性颈反射记分量表;3.6 Klein-Bell ADL量表和WeeFIM评定量表。
4作业治疗的方法依据作业治疗自身的特点,对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着重于训练患儿随意地、有目的地、有效地使用上肢和手,最大程度地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感、认知能力,培养其学习与社会交往能力。
4.1促进上肢粗大的运动功能一个没有适当的上肢粗大运动功能的脑瘫患儿是不可能对其训练手的精细功能的,因此,在作业治疗中,最好先强调粗大运动技能的训练,直到它们能很好地支持精细运动技能,但同时仍然需要给患儿提供手部的、不同的感觉体验的机会,并且,在开始训练精细运动技能之前,也需强调对手—眼的认知训练。
4.1.1整合非对称性颈反射、对称性颈反射和迷路张力反射。
可将患儿摆放在反射抑制体位上,如当患儿的头转向身体的一侧时,将其脸所正对着的一侧上肢保持在屈曲位上,而使另一侧上肢保持在伸展位,以整合非对称性颈反射。
4.1.2促进手臂与肩胛带的动作分离。
4.1.2.1让患儿俯卧于治疗师的膝上,治疗师的手固定住患儿的肩胛带,鼓励其做伸手向前的动作。
4.1.2.2患儿俯卧于地板上,做双手滚圆棒的动作。
4.1.2.3患儿在俯卧位下,做双臂伸直、外展、后伸的动作。
4.1.2.4患儿取侧卧位,做上肢在胸前的滑行性动作。
4.1.3增加肩胛带的自主控制,提高上肢的稳定性。
4.1.3.1患儿取俯卧位,用双肘支起上身,做左右、前后的重心转换。
4.1.3.2患儿俯卧在滚筒上,双手交替支撑,做向前、向后爬行的动作。
4.1.3.3患儿维持手膝四点支撑姿势于摇板上,治疗师控制摇板,并做缓慢的晃动。
4 1 3 4患儿俯卧于滚筒上,一手支撑于地面上,并在支撑臂的肩部施以适当的压力,另一手从事某一作业活动。
4 1 3 5坐或站位下,患儿双手与治疗师的双手共持一根木棒,做对抗性推的动作。
4 1 4诱发肘关节伸直。
4.1.4.1肩胛带前伸,伸肘够物,或手握一硬的圆锥状物体去触碰前方某一目标。
4.1.4.2患儿手握一端带有磁铁的柱状物,去吸放在桌面上的金属物,动作过程中要求涉及肘关节的伸直。
4.1.4.3对于年幼的患儿,可将其抱坐于腿上,让其伸手去击拍治疗师的手掌。
注意不要让他失去姿势控制。
4.1.5训练坐位平衡,诱发保护性伸直反应。
4.1.5.1患儿坐于半圆型晃板上,治疗师立于身后保护其安全,鼓励患儿当身体向左晃动时伸左手向左侧够物,向右晃动时伸右手向右侧够物。
4.1.5.2患儿骑坐于半圆型晃板上,治疗师立于一侧保护其安全,鼓励患儿当身体向前晃动时伸手向前够物。
4.1.6诱发手到口的动作。
4.1.6.1双手交叉互握,让患儿做双手触摸口部的动作。
4.1.6.2鼓励患儿手抓食物,或将一些食物涂在手指上,做手到口的动作。
4.1.7诱发双手在中线上的活动。
4.1.7.1侧卧位下,肩前伸,用手玩物,或用手去触碰另一只手及身体的某一部位。
4.1.7.2仰卧位,保持双手交叉互握状态,或用两手同时触碰胸上方的物体,或双手轮流抓放一物件。
4.1.7.3双手操控简单的玩具。
4.2促进手精细的运动功能早期视觉整合和有目的地使用手是脑瘫作业治疗中发展手精细运动功能的基础。
治疗师在治疗中,可以通过使用有趣的玩具和自己的脸部来帮助脑瘫患儿练习视觉固定、视觉跟踪和手—眼的协调,并且,经常与患儿保持视觉接触。
4 2 1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常见表现形式脑瘫患儿常表现为手动作的发育迟缓或不正常。
不正常的动作模式往往是几个发育层次的复合,其原因在于患儿的认知和社会心理层次鼓励他尝试作超过他运动能力的活动,而不能完成活动所产生的感觉—运动压力导致他把自己迟缓的动作发育形态叠放在一起。
4.2.2手精细运动功能的训练原则4.2.2.1既然有很多手的精细动作是在坐位下完成的,因此,在开始手精细功能训练之前,就要先训练患儿获得良好的坐位平衡与保持良好坐位姿势的能力,或在训练时,提供患儿适当的坐椅和桌子,以帮助其获得良好的姿势控制。
4.2.2.2从事单侧手活动时,要将另一侧手摆放在恰当的位置上,以帮助患儿维持正确的姿势与肌肉张力。
4.2.2.3考虑操作物件的大小、质地、重量与形状,因为,手运动的控制开始于感觉输入,不同的感觉探索有利于促进手功能的发展。
4.2.2.4鼓励采用双手性活动。
4.2.2.5动作难度应设置在患儿通过努力就能完成的范围,难度过大,会对患者产生一种压力,而这种压力会诱发或加重痉挛和联合反应,从而使得姿势控制与动作努力更差。
4.2.3训练手指控制的方法。
4.2.3.1用来预备整个上肢有更好控制的感觉性活动。
*在一个好的形态下,用手和膝来爬。
*治疗师提起患儿的双脚,嘱咐其用双手走路。
*拍手或拍大腿。
4.2.3.2用来预备手和手指有更好控制的感觉性活动。
*用油、布、或是刷子擦刷手臂、手及每一只手指。
*把每只手指插入粘土中。
*用每只手指与大拇指将粘土撑开。
*在指间挤压粘土。
*用手指撑开橡皮筋。
*捏衣夹。
*在装有沙子或豆子的容器中寻找小物件。
4.2.3.3用于促进手抓放物件及手—眼协调的活动。
*将患儿的手握紧,于其小指背侧向手腕方向推挤用力,可以诱发手掌打开。
*如患儿能将手掌打开,但抓持物件困难,可以将一根稍长的圆柱形物件放其手掌内,帮助弯曲手指,使能抓住物件,并保持拇指处于对掌位,数秒钟后,慢慢减少对手部的帮助,同时向上拉动物件,使患者的手指产生对抗,或在侧面扭动该物件。
当患儿已有较大的抓握力时,让其继续练习抓握几次。
*当患儿已能握持住手中的物件,就应鼓励其伸手抓握物件。
为了提高患者对抓握的兴趣,可在一根杆子上悬挂各种有趣的物件如响铃、绒毛玩具或食物等。
*用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圈子套放在相应大小、形状、颜色的物件上,或移动穿挂在一根铁丝上的小物件。
4.2.3.4用于手指分离性运动控制的活动。
*捡拾小玩具、珠子或豆子,并将其放入狭小开口的容器内。
*手指头蘸颜料印指印。
*手指弹弹子。
*往手指上套指环。
*使用需要个别手指控制的玩具或用品,如琴键、笛子、计算机键盘等。
*单个手指的游戏,可用眼睛或不用眼睛来引导,并保持其它手指弯曲在手掌内。
*翘起单个手指并摆动。
*堆砌积木、玩智力拼图。
*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如拉拉链、扣钮扣等。
*描图练习、写字练习,笔杆可以由粗到细。
4.3发展日常生活活动技巧脑瘫患儿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常需要很多的帮助,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来发展该方面的技巧与能力,通过患儿在有指导下的反复练习、模仿和逐步学习以实现日常生活中最大程度的功能独立。
4.3.1进食训练进食是孩子最先发展的、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之一。
正常情况下,一个孩子的进食技巧并不需要特别的训练而逐渐增加,他先学会用唇、舌吸吮与吞咽液体,然后,学会撕咬与咀嚼固体食物,用手将食物送到口中,早期的转头与吸吮反射随着学会控制进食活动而消失。
脑瘫患儿常有进食困难,其问题可能在于缺少口、舌、头、躯干的控制;坐位平衡差;髋不能屈曲以使身体前倾够及桌面;手—眼不协调,不能将食物递送至口中等,帮助患儿尽早发展进食技巧特别重要,因为,良好的营养是健康与生命的保证。
4.3.1.1进食的体位采取坐位,髋关节屈曲,上身前倾,避免头后仰,食物应来自于身体前方。
4.3.1.2帮助控制口部功能可以通过下颌控制技术以改善患儿吸吮—吞咽反射,吃手中或勺中的食物,或从杯中饮水的能力。
具体方法请参照图1和图2,置于下巴处的手指需对下巴施以柔和而沉着的向上推力,且保持手部不离开。
但随着患儿口、舌控制的改善,需逐渐减少下颌控制技术的帮助程度,直至完全停止使用该技术。
一般说来,下巴控制技术会对脑瘫患儿的唇、舌控制有所帮助,但如果使用2—3周后,患儿的问题持续存在,或情况更糟,应停止使用。
4.3.1.3纠正流涎经常性地用手指敲击或轻口患儿的上唇数次,向左右侧方轻轻牵伸唇部肌肉,帮助患儿的闭嘴活动。
4.3.1.4增加唇、舌的力量在上、下唇处放上甜性食物,要患儿伸舌舔食。
也可将粘性食物放在患儿门牙的内侧和腭后部,让其舔食。
先从需要咀嚼的固体食物开始,以帮助改善患儿下颌与口部运动的发展,但应注意的是:如果患儿不能控制住伸舌活动,不宜做此类活动,以免加重伸舌情况。
4.3.1.5增加咀嚼能力为了帮助患儿学习咀嚼,增加咀嚼能力,可放一小块硬性食物于患儿一侧的牙齿之间,用下巴控制技术帮助其口部的闭合。
为了激发撕咬动作的出现,可选择细长的厚片食物,患儿撕咬时稍用力往外拉,或在牙齿上磨动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