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复习提纲
基本知识点
一、数学观: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三、课程基本理念
1.“三句”变“两句”。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2.数学课程内容组织要处理好以下关系。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数学教学本质是什么?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一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四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
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4.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5、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要合理运用,注重实效,信息技术的运用要致力于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
四、课程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要了解每一个领域名称内涵。)
五、十个关键词: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要了解每一个关键词的内涵。)
六、关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提法上有一些变化:
1、——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
学“四基)。“双基”变“四基”。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基”与数学素养: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
●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2、——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问题解答
一、如何理解“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应注意这句话的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它表明,我们倡导的数学课程观的核心理念是超越学科逻辑自身而在数学育人上所作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
1、良好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
2、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
3、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
4、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二、为什么要强调“四基”?
答:第一,因为“双基”仅仅涉及三维目标中的一个目标——“知识与技能”。第二,因为某些教师片面地理解“双基”,往往在实施中“以本为本”,见物不见人,而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人的因素是第一的,新增加的“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就是直接与人有关,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第三,因为仅有“双基”还难以培养创新人才,“双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但思维训练和积累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
答:首先,“数学活动经验”与“活动”密不可分,所说的“活动”,当然要动手、动脑和动口。它既包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时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包括与数学课程相联系的学生实践活动。“活动”是一个过程,不但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学习过程也是课程目标。
其次,“数学活动经验”与“经验”密不可分,当然就与“人”密不可分。学生要把在活动中的经历、体会总结上升为“经验”。这些“经验”必须转化和构建为属于学生本人的东西,才可以认为学生获得了“活动经验”。
好的数学活动经验应有以下几个特征:主体性、实践性、可发展性、多样性。
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可细化为下面四种: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和思考的活动经验。
四、“综合与实践”内涵是什么?
答: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综合”就是把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知识和技能组合在一起。这种组合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数学内部各部分的组合,也可能是数学与生活经验的组合,还可能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组合。
“实践”就是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五、“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渐认识到对于这个领域而言,重要
的绝不仅仅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2001版课标中将“统计观念”作为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