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
成人腹泻的诊断和治疗

3.机制 渗透性腹泻: 各种原因→肠腔内渗透压升高
→体液水分进入肠腔 特点:禁食后腹泻减轻或停止
分泌性腹泻: 刺激→肠粘膜水电解质分泌过 多或吸收受抑→分泌吸收失衡 特点:量大,水样(无血),PH 为中性或碱性,禁食48h后腹 泻仍持续
渗出性腹泻:炎症、溃疡→肠黏膜完整性破 坏→体液渗出 特点:粪便含有渗出液或血液 成分
动力异常性腹泻:肠蠕动过快→内容物消化、 吸收影响 特点:便急、粪便不成型 或水样,不带渗出物和血 液,伴肠鸣音亢进或腹痛多
种机制并存,共同作用下发生
(三)诊断思路 病程长短、病史、大便特点、病理生理改变、
内镜、活检等
1.是急性还是慢性腹泻 (1)急性腹泻: ·肠道感染、Crohn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 急性缺血性肠病
作用机制 收敛、吸附、保护粘膜 减少肠蠕动 抑制肠道过度分泌 中医药(清热燥湿)
3.转诊原则 *腹泻原因不明者,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明确诊断
*良恶性肿瘤需手术治疗者 *严重肠道感染,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甚至休 克者
谢谢
腹部压痛、腹块、 水电解质紊乱、
肠鸣音亢进、关 酸碱平衡、腹部 节痛、皮肤粘膜 压痛 损害、眼损害
(五)治疗 病因及对症治疗 未明确病因前,慎重使用止泻药及止痛药
1.病因治疗 抗感染 感染性腹泻 志贺菌属、沙门菌、弯曲杆菌、 大肠杆菌:复方新诺明、喳诺酮类 艰难梭菌:甲硝喽、万古霉素 肠结核:抗结核治疗 阿米巴疾:甲硝挫
任何年龄
女:男 2-5:1 无差异
无差异
食物、心理
精神刺激、过度 疲劳、饮食、继 发感染
不洁饮食
清晨起床后或早 慢性腹泻、血性
餐后发生,腹泻、 腹泻,体温正常
便秘交替
腹泻的名词解释

腹泻的名词解释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烂,通常以每日三次以上为界,且排便量增加,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问题,也称作“泻痢”。
腹泻的病因可能多种多样,包括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反应、功能性紊乱以及其他一些潜在疾病。
感染性腹泻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造成肠道黏膜组织的炎症反应。
这类腹泻一般持续数天至数周,常伴有发热、腹痛等全身症状。
食物中毒也是常见的腹泻原因之一。
当食用被感染的或不新鲜的食物时,食物中的微生物毒素可能导致急性腹泻。
这种腹泻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此外,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性反应也可能导致腹泻。
另一种常见的腹泻类型是药物引起的腹泻。
某些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及非甾体消炎药等,可能对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导致腹泻。
这种腹泻通常在用药期间出现,并在停药后逐渐消失。
此外,一些药物也可能通过直接刺激肠道黏膜引起腹泻。
功能性腹泻通常没有明确的病因,这是一种广义的诊断,用来描述没有结构性或炎症病变的慢性腹泻。
这种腹泻往往是由于肠道蠕动过快或过慢导致的,伴有不适感、腹胀等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重点是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原因外,腹泻还可能是其他一些潜在疾病的表现。
例如,炎症性肠病如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都可能引起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泻。
对于这些患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腹泻。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清水清洗蔬菜和水果等。
此外,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特别是生肉、腐败食品和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和自行服用中药等,也能减少出现药物性腹泻的风险。
对于腹泻患者,重要的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
可以适当喝些温开水、盐水或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剂。
在饮食上,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暂时避免油腻、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腹泻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腹泻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背景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并伴有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感染、食物不适应、过敏反应、药物副作用等。
对于腹泻患者,及时进行护理诊断及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护理诊断神经源性腹泻定义:由于神经源性改变引起的腹泻,如胃肠道运动过快或过慢。
目标1.控制腹泻症状2.缓解腹痛不适感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护理措施•监测患者大便次数和性状,评估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腹痛程度,了解病情发展。
•建议患者按时进食,忌食刺激性食物。
•给予患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引导患者采取应急措施,如使用便秘药、止泻药等,控制症状。
•教育患者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进食和暴饮暴食,促进胃肠健康。
感染性腹泻定义: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
目标1.控制感染扩散2.缓解症状3.保护患者和他人免受感染护理措施•细菌感染:遵循手卫生原则,进行严格的消毒操作,可使用消毒剂和抗菌洗手液。
•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相同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和粪便等。
•寄生虫感染:培养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或未熟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药物性腹泻定义: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腹泻,如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目标1.控制腹泻症状2.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慎重选择药物:选择不易导致腹泻的药物,注意遵医嘱使用药物。
•给予适当抗菌药物:在使用引起细菌失调的药物时,同时给予预防性的抗菌药物,减少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
•提供良好的饮食:给予患者易消化、温和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期观察患者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定义:由于长期饮食不均衡或吃不新鲜食物引起的腹泻。
目标1.恢复肠道功能2.改善饮食习惯护理措施•提供适宜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腹泻程度,制定适宜的饮食菜单,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加重腹泻症状。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奶牛腹泻是指奶牛出现腹泻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食物吸收不良、粪便湿润、水分增多等症状。
腹泻不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
及早发现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维护奶牛健康和养殖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1. 病原体感染:奶牛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病毒有牛冠状病毒等;寄生虫有原虫、线虫等。
2. 饲料问题:奶牛饲料中的污染和变质也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
饲料发霉、变质、污染或结晶度不足等都可能引起奶牛腹泻。
3. 营养不良:奶牛饲料中盐、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缺乏也会造成奶牛腹泻。
4. 环境问题:奶牛的生活环境如牛舍卫生状况和粪便处理等也会影响奶牛的消化道健康,从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5. 疫苗接种不良:奶牛在接种疫苗时,若接种方法不正确或苗液质量不佳,也可能引发腹泻。
6. 其他原因:奶牛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气候变化大、水质不洁等情况下,也容易引发腹泻。
二、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欲下降:奶牛患有腹泻时,由于胃肠道不适,食欲会明显下降,导致饲料摄入减少。
2. 大便异常:奶牛患有腹泻后,粪便质地变软,甚至呈现水样,不规则排泄。
3. 腹胀:患有腹泻的奶牛常常出现腹胀情况,腹部膨胀,排便不顺畅,出现内热症状。
4. 身体瘦弱:奶牛腹泻导致营养吸收不良,长期腹泻还会导致身体瘦弱,毛色变差。
5. 行为异常:患有腹泻的奶牛还会出现精神不振、走动困难等行为异常情况。
三、奶牛腹泻的诊断方法发现奶牛腹泻症状后,应及时进行诊断,找出病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奶牛腹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1. 临床症状分析:根据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可能的病因。
腹泻的分级标准

腹泻的分级标准
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其分级标准主要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分为轻度腹泻、中度腹泻、重度腹泻和持续性腹泻。
1. 轻度腹泻
轻度腹泻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不多于3次,大便形状轻度改变,水分增加不多,没有脓血。
患者
通常没有发热、腹痛等症状,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
这种腹泻通常很快就能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治疗。
2. 中度腹泻
中度腹泻的症状比轻度腹泻更严重,每天大便次数较多,可能超过5次,大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
能伴有脓血。
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
这种腹泻需要进行治疗,以防止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 重度腹泻
重度腹泻是最严重的腹泻级别,每天大便次数可能会超过10次,大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能伴有大
量脓血。
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这种腹泻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4. 持续性腹泻
持续性腹泻是指腹泻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周没有缓解。
这种腹泻可能是因为某些慢性疾病或者肠道炎症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总之,腹泻的分级标准是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分的,从轻度腹泻到重度腹泻症状逐渐加重。
对于不同级别的腹泻,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卫生也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
腹泻总结范文

腹泻总结简介腹泻是指排泄出的大便量增多,便质稀薄。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食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等。
本文将对腹泻的症状、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与讨论。
症状腹泻的典型症状是排便次数增多,并伴有大便稀薄的情况。
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
腹泻一般会持续数天,但也有可能持续更长时间,严重的情况甚至可以导致脱水。
原因1.感染: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可以通过食物、水源或空气传播,感染人体消化系统,导致腹泻。
2.饮食问题:不洁食物、水源或食品中毒都可能导致腹泻。
食物过敏也是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某些人对某些食物过敏,摄入后会引起腹泻症状。
3.药物不良反应: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的紊乱,进而引发腹泻。
例如,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导致腹泻发生。
预防预防腹泻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腹泻的措施:1.饮食卫生:确保食物、饮水的来源安全和洁净,避免生吃或未经烹饪过的食物。
同时,避免在未知环境下食用水果等生鲜食品。
2.手卫生:经常洗手是预防腹泻最基本的措施之一。
在进食或接触可能污染物之前,务必彻底洗手。
3.疫苗接种:一些特定病原体相关的腹泻,如轮状病毒腹泻,可通过接种相关疫苗进行预防。
4.合理用药:使用药物时要千万注意遵医嘱,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
合理选择药物可以减少胃肠道紊乱的风险。
治疗方法针对腹泻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因此在腹泻期间要适当饮水,并可以补充含有盐分和电解质的口服液。
2.饮食调整:腹泻期间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以选择稀饭、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3.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医生有时会考虑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是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抗生素无效。
这时可以使用止泻药物来控制腹泻症状。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分型及治疗原则

小儿腹泻的中西医分型及治疗原则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发病年龄多<2岁,<1歲约50%。
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
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
但是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很关键,很多患儿因治疗手段单一,忽视中医药的治疗,腹泻时间较长,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控制,病情加重或影响预后。
小儿腹泻分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前者称小儿肠炎,后者称消化不良或单纯腹泻。
①感染性腹泻:大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食入污染的水、食物或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
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的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力时可引起腹泻。
细菌感染所致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
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不产生肠毒素及侵袭力,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②慢性腹泻: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
当摄入食物的量、质突然改变超过消化道的承受能力时,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而堆积于小肠上部,使局部酸度减低,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和繁殖,造成内源性感染和消化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引起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指连续病程<2周者;腹泻为病程2周~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病程>2个月为慢性腹泻。
小儿腹泻按病情程度可分为轻型和重型。
①急性腹泻轻型:起病可急可缓,多由饮食原因、肠道外感染或肠道内病毒引起。
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每天数次大便,一般为<10次,量少,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可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液。
患儿一般无发热症状,可有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尚可,可数日自愈。
②重型腹泻:多由肠道细菌感染引起,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一般>10次/日,水分多而粪质少,或混有黏液的稀水便多,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
脱水症状明显,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慢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大多是因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发展而来。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浅谈犊牛腹泻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犊牛腹泻是犊牛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会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
对于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有必要做一番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临床症状1. 消化道症状犊牛腹泻的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消化道异常,常见的表现有:拉稀,粪便呈乳白色或者黄色,口水多流,甚至呈现出口吐白沫的情况。
这些表现都是因为肠道受到了严重的刺激,引起了粘膜的充血肿胀,从而导致了粪便的异常。
2. 发烧由于腹泻症状,犊牛很可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
发烧的原因是因为身体内部的免疫系统正在为了抵抗病菌而进行反应,从而引起了体温的升高。
3. 萎靡不振受到腹泻症状的困扰,犊牛通常会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身体状况比较差。
这也是因为肠道的疾病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从而导致了这种表现。
4. 呕吐在患有腹泻的情况下,犊牛有可能会出现呕吐,这也是因为消化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引起了这种症状。
5. 光滑发亮的毛发由于犊牛患有腹泻症状,身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和水分都会非常充足,这就导致了身体表面的毛发光滑发亮。
以上就是犊牛腹泻的主要临床症状,如果发现犊牛出现了上述症状,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防治方法1. 合理的饮食合理的饮食是预防犊牛腹泻的首要方法,为犊牛提供适量、适质的饲料,防止饮水受到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在刚出生的犊牛身上给予足够的抗体,也是预防腹泻的一个重要途径。
2. 科学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犊牛腹泻的风险。
应该确保饮水的干净,不要让犊牛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源。
干净的饲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清理牛舍和消毒,可以有效地控制细菌的传播。
3. 及时的治疗一旦发现犊牛出现了腹泻的症状,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细菌感染,也可以使用止泻药来减缓犊牛的腹泻情况。
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4. 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定期的检查可以有效地发现犊牛身体的异常情况,从而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

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出现腹泻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腹泻病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饲料不洁、环境条件恶劣等因素。
本文将从犊牛腹泻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1. 病原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
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病毒感染如牛冠状病毒、小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如球虫、旋毛虫等。
这些病原微生物会侵入犊牛的肠道,引起肠道黏膜炎症和组织损伤,导致腹泻症状的发生。
2. 饲料不洁:犊牛在饲养过程中,饲料的不洁和不合理搭配也是引起腹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饲料中含有霉变、变质或毒素严重的饲料,或者饲料中含有过多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都会刺激犊牛的肠胃,引起腹泻症状的发生。
3. 环境条件恶劣:犊牛饲养环境的恶劣条件也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
如圈舍过于拥挤、通风不良、温度变化大等,都会使犊牛产生焦虑和压力,降低免疫力,易受感染腹泻病原微生物。
二、临床症状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便异常:犊牛腹泻的主要表现就是大便异常。
大便持续性地出现水样便或半流质便,颜色呈黄色、绿色或灰白色,有的甚至带有血迹和泡沫。
2. 食欲不振:犊牛在发生腹泻后,食欲明显下降,不愿进食或者进食量明显减少。
3. 消瘦:腹泻持续时间较长的犊牛,由于营养吸收不良,会出现明显的消瘦现象,体重不断下降,体质减弱。
4. 发热:部分患有腹泻的犊牛会出现发热现象,体温超过40℃,甚至出现发抖等症状。
5. 体温异常:正常犊牛的体温在37.5℃-39.5℃之间,患有腹泻的犊牛会出现体温升高或者下降的情况。
6. 精神萎靡:腹泻的犊牛一般表现出异常的情绪,精神状态不佳,行为活跃度下降,兴趣减退。
三、治疗方法对于患有腹泻的犊牛,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于犊牛的康复至关重要。
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首先要对犊牛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平衡的营养成分,保持圈舍通风干燥,避免犊牛羊群过度拥挤,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
生理性腹泻常见于新生仔牛,主要是由于刚出生的仔牛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食物消化吸收功能较差所致。
病理性腹泻则是由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的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饲料突然改变、饮水不洁或环境卫生差导致的。
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便异常:腹泻的奶牛大便会变得稀水样,有时甚至带有血丝或黏液。
2. 食欲不佳:腹泻奶牛常常食欲不振,甚至不愿意进食。
3. 消瘦: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程度较严重的奶牛往往会出现消瘦的情况。
4. 腹部肿胀:由于腹泻引起的肠道内气体积聚,奶牛腹部可能出现肿胀的现象。
5. 全身无力:腹泻奶牛一般会出现乏力、无精神等全身无力的症状。
诊断奶牛腹泻的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测两个方面。
临床症状观察是根据奶牛的表现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腹泻,包括观察奶牛的大便情况、食欲、体重等方面的变化。
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粪便检查、血液检查和病原体检测等,通过对奶牛的粪便、血液等样本进行检测,可以确定奶牛是否感染了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
奶牛腹泻的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奶牛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避免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和饲料量,保持奶牛运动量适当等。
2. 预防病原体感染:采取相应的动物防疫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减少奶牛感染病原体的机会。
3. 合理用药:在兽医的指导下,根据奶牛腹泻病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4. 改善饲料质量: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喂养或不良饲喂引起的腹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防治上,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儿科腹泻疾病总结范文

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身上。
本文将对儿科腹泻疾病进行总结,包括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病因1. 感染因素:包括肠道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和肠道外感染。
2. 非感染因素:如饮食不当、气候因素、药物反应等。
二、临床表现1. 轻型腹泻: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 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常急性起病,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3. 特殊类型腹泻:如低钾血症、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葡萄球菌肠炎、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真菌性肠炎等。
三、诊断1. 病史采集:了解腹泻发生的时间、原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
2. 体格检查:观察患儿的脱水情况、皮肤弹性、眼窝或前囟凹陷、口唇干燥程度、尿量等。
3. 实验室检查:包括粪便常规、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
四、治疗方法1. 饮食治疗: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
2. 水分补充:根据脱水程度给予适量饮水或口服补液盐。
3. 抗菌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4. 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感染,可给予抗病毒药物。
5. 中医治疗: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可给予中药、针灸等治疗。
6. 其他治疗:如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
总之,儿科腹泻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家长应关注婴幼儿的饮食、生活习惯,预防腹泻的发生。
同时,医护人员应提高诊疗水平,为患儿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一、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1. 病原微生物感染: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原微生物感染,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福氏杆菌等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等。
2. 饲料问题:奶牛在饲料中摄入不洁物质或者反刍干草和青贮料中有霉变或者有毒物质,也会导致腹泻的发生。
3. 环境脏乱:奶牛所处的环境脏乱,卫生条件差,容易造成奶牛腹泻的发生。
4. 饮水问题:奶牛饮水中的细菌、寄生虫等问题也是导致腹泻发生的一个原因。
5. 疫苗和药物问题:疫苗和药物的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奶牛腹泻。
二、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1. 粪便量增多:奶牛腹泻时,粪便量明显增多,颜色发黄或水样稀薄。
2. 粪便性质变化:粪便的性质变得粘稠或者水样稀薄,有明显的腥臭味。
3. 饮食减少:由于奶牛腹泻,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导致奶牛食欲减退,甚至拒食。
4. 发热:奶牛在腹泻的时候,有时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5. 水分和电解质失衡:奶牛腹泻时,由于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导致奶牛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表现为虚弱、休克等症状。
6. 乳量下降:奶牛腹泻会导致奶牛身体健康状况下降,从而导致乳量明显下降。
三、奶牛腹泻的诊断方法1.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奶牛的粪便情况、食欲、精神等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腹泻。
2. 病原学检查:通过从奶牛的粪便中分离和鉴定病原微生物,确定是否为感染所致的腹泻。
3. 检查饲料和饮水质量:检查奶牛所摄入的饲料和饮水是否存在细菌、霉变或毒素等问题,判断是否为饲料所致的腹泻。
4. 非特异性评估指标:通过血液和粪便样本的常规检查,评估奶牛体内的生化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和代谢异常。
四、奶牛腹泻的防治方法1. 卫生管理:保持奶牛舍内的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淤积物,提高空气质量和饮水质量,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传播。
2. 合理饲喂:合理搭配饲料,注意消毒和保管饲料,预防霉变和细菌污染;注重饲喂管理,避免过度喂食和喂食不均等问题。
幼儿腹泻知识点总结

幼儿腹泻知识点总结一、幼儿腹泻的病因1. 病毒感染: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就是病毒,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这些病毒会引起胃肠道炎症,导致腹泻。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是引起幼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3. 寄生虫感染:一些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旋毛虫等也会导致幼儿腹泻。
4. 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吃生冷食物或者食用不洁食物,喝未经消毒的水等,都可能引起幼儿腹泻。
5. 其他原因:其他原因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肠道功能紊乱等也会导致幼儿腹泻。
二、幼儿腹泻的临床表现1. 粪便次数增多:腹泻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粪便次数增多,通常是超过孩子平时的次数。
2. 粪便呈水样或呈稀状:幼儿腹泻的粪便通常是水样或者呈稀状,有时还会伴有脓血。
3. 腹部不适:孩子会感到腹部不适,有时还会伴有腹痛、胀气等症状。
4. 发热:有些幼儿在腹泻的同时还会伴有发热的症状。
5. 食欲减退:孩子在腹泻期间通常会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厌食。
6. 其他症状:有些孩子在腹泻期间还会出现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
三、幼儿腹泻的预防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不随便触摸动物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合理饮食:避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尽量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保证饮食的卫生安全。
3. 注重饮水卫生:饮用水要选用经过消毒的干净水,不要给孩子喝生水或者未经消毒的水。
4. 预防传染病: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各种传染病。
5.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增强免疫力,预防腹泻。
四、幼儿腹泻的治疗1. 补充水分:腹泻期间,孩子会大量失水,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2. 膳食调理:孩子在腹泻期间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饭、面条、水果泥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难以消化的食物。
3. 药物治疗:如有需要,可根据医生的建议给孩子适量的止泻药和抗感染药物。
4. 观察病情:及时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严重脱水、持续高烧、腹痛加剧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奶牛是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产奶是奶牛的主要经济作用之一。
而腹泻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腹泻病不仅会导致奶牛的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甚至还会危及奶牛的生命。
及时了解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1. 环境因素:饮水不洁、饮用细菌污染的水源、饲料不卫生或是含有毒素,以及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都是引起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2. 营养不良:饲料中的粗糙纤维含量过高或者饲料中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也会导致奶牛腹泻。
3.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奶牛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4. 寄生虫感染:蛔虫、绦虫、弓形虫等寄生虫感染也是引起奶牛腹泻的常见因素。
5. 过度劳累:过度的劳累、应激、运输等也会导致奶牛出现腹泻症状。
二、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奶牛腹泻症状表现主要为粪便稀软、颜色异常、气味难闻等,同时伴有腹泻、厌食、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
严重的腹泻会导致奶牛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进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
一旦发现奶牛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奶牛腹泻的诊断方法1.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奶牛的粪便性状、是否有腹泻现象、是否有厌食、体温变化等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出现了腹泻症状。
2. 实验室检测:采集奶牛的粪便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可以明确奶牛出现腹泻的原因。
3. 体温测量:定期测量奶牛的体温,发现体温异常升高也是判断奶牛是否患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奶牛腹泻的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奶牛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确保饮水卫生。
2.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配置饲料,注意饲料中的营养组成,不宜含有过多的蛋白质和粗糙纤维。
保证奶牛的合理饲养,减少应激情况的发生。
3. 预防接种:定期给奶牛进行常规的预防接种,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减少细菌、病毒感染的发生。
腹泻的名词解释医学

腹泻的名词解释医学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它在医学上也被称为腹泻症状。
它通常指的是大便的次数显著增多、质地稀薄,甚至伴有排便的急迫感。
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副作用等。
腹泻是一个综合性的症状,不是单独一种疾病,因此在医学领域中进行对腹泻的定义时,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医学术语,如水样便、黏液便、血便等。
腹泻的主要特点是肠道运动加速,导致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加快,给肠道吸收充足的时间。
这就导致摄入的食物和水分没有被完全吸收,以及在肠道中过多的液体积聚。
腹泻的程度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只出现轻微的腹泻症状,而有的人可能出现严重腹泻,甚至导致脱水等并发症。
轻度腹泻通常持续几天,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失;而重度腹泻通常需要医疗干预和治疗。
腹泻的常见病因之一是感染,例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
这些感染通常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
腹泻症状通常伴随发热、腹痛和恶心。
对于此类感染引起的腹泻,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提供缓解和康复。
另一个常见的腹泻病因是饮食不当。
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摄入过多的油脂和刺激性食物,以及食物中毒等情况都可能引起腹泻。
在这种情况下,适量的休息和饮食调整通常可以缓解腹泻症状。
某些药物也会引发腹泻。
例如,某些抗生素、非处方药和液体药物都可能引起腹泻。
如果腹泻是由于这些药物引起的,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是非常必要的。
医生可能会建议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在腹泻的治疗中,适当的饮食管理也非常重要。
腹泻患者应该避免摄入高纤维食物、含咖啡因的饮料、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相反,他们应该选择低纤维、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饭、面条、香蕉和土豆等。
此外,补充足够的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以防止脱水发生。
总结起来,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特征是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伴有排便的急迫感。
它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饮食不当和药物副作用等。
适当的治疗包括对病因进行处理,饮食调整以及提供充足的水分补给。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严重,及时就医是十分必要的。
拉肚子的原因是什么拉肚子能吃什么

拉肚子的原因是什么拉肚子能吃什么1.急性拉肚子的病因,肠道感染,包括食物中毒在内,是引起急性拉肚子最常见的病因,可分为:1.细菌感染①细菌性痢疾: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腹痛、拉肚子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恶心与呕吐。
拉肚子特征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次数不等。
显微镜下发现大便中含大量红细胞、白细胞,大便培养可发现痢疾杆菌。
② 沙门氏菌感染:大多数患者有饮食不洁史,常有腹胀、腹痛和腹泻症状。
大便主要呈稀或水状,有少量脓和血。
大便每天3到5次不等。
粪便培养中可发现沙门氏菌或伤寒等致病菌。
③大肠埃希杆菌性肠炎:常有不洁饮食史。
起病较急,可有畏冷、发热及腹痛、拉肚子等症状,可伴有呕吐。
拉肚子多以水样便为主,也可有黏液和脓血。
大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④ 小肠弯曲菌感染:症状一般轻微,表现为中痛和上腹部腹泻,主要表现为粪便大便或水样粪便,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
⑤小肠、结肠耶尔森菌感染:临床表现与弯曲菌感染大致相似,拉肚子等症状常较轻。
⑥ 肠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起病急,可出现寒战、发热、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腹泻以稀便为主,可伴有少量粘液、脓和血。
粪便培养可确诊。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或大手术后。
粪便培养可产生金黄色葡萄球菌。
⑦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现多认为与产气荚膜杆菌或魏氏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有关。
起病较急,腹痛、拉肚子等症状一般较重,腹痛较剧烈且可遍及全腹,可为持续性痛或阵发性加剧。
早期拉肚子可为稀便或水样便,每天10余次不等,继而可带血,重者大便可呈血水样,常伴有畏冷、发热、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本病以青少年多见。
⑧假膜性肠炎:系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发生,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多因肠道继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致,该菌的毒素对肠黏膜有损伤作用。
临床特点为大便次数多,重者每天可达20次以上,粪便可有黏液脓血,甚至呈血水样,有时可排出呈蛋花样的假膜,常伴有发热、心悸、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全身中毒症状。
保育员——婴幼儿大便异常的发现与处理

婴幼儿腹泻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保育员应了解婴幼儿腹泻的原因,根据情况对症下药,做出正确的处理。
(1)如果婴幼儿的大便呈糊状,带有腐臭味,说明婴幼儿因进食过多而导致消化不良,保育员只要调节好饮食 就可以了。
(2)如果婴幼儿的大便呈蛋花样的稀水便,而且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但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这说明婴幼儿可 能
食用了不洁或变质的食物,导致急性疗。
(3)如果婴幼儿的大便呈蛋花样但没有臭味,有可能是感染了病毒,需要使用抗生素对症下药。如果是脓血便 ,应考虑是否感染菌痢,应使用特殊的抗生素治疗。
(4)婴幼儿腹泻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饮食方面要注意提供温热、易消化的饭菜,同时注意对于腹泻 症状严重的婴幼儿,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婴幼儿产生便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常常因贪玩而忘记上厕所,需要成人的提醒。所以,帮助婴幼儿养成定时 排便的习惯非常重要。可以选择早上一起床或早餐后1小时,作为婴幼儿的固定排便时间。在排便前可以先给婴幼儿 喝
杯果汁或蜂蜜水,起到润肠排便的作用。
(3)减少药物影响
避免长期服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氢辄化铝等。当婴幼儿便秘时,尽量不要借助于泻药 ,以免形成药物依赖。
(4)加大运动量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婴幼儿排便顺畅。
(5)保育员正确对待婴幼儿的排便
当婴幼儿便秘时,保育员应创造良好的排便氛围,切不可训斥、责备婴幼儿,表现出厌烦情绪,而应用和谒亲 切的话语鼓励婴幼儿排便,减少婴幼儿的心理压力。当婴幼儿排便成功时,保育员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帮助 婴幼儿树立起排便的信心。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症状、原因及处理方法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以中毒症状为主的细菌性痢疾。起病急,患儿常有高热、抽搐、畏寒、呼吸不畅等症状, 腹泻症状出现较晚,但腹泻频繁,里急后重感明显,可加重脱水和酸中毒的症状。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

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奶牛腹泻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会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损失。
腹泻不仅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因此及时了解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奶牛腹泻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生原因奶牛腹泻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奶牛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沙门菌、弯曲杆菌等。
2. 病毒感染:奶牛腹泻还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如病毒性腹泻、口蹄疮等。
3. 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也是导致奶牛腹泻的原因之一,如原虫、绦虫等。
4. 饲料因素:饲料质量不佳、饲料中毒、饲料变质等也会引发奶牛腹泻。
5. 环境因素:环境卫生不佳、饮水不洁、气候变化等也可能导致奶牛腹泻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奶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粪便异常:奶牛腹泻的主要表现是粪便异常,常常是稀烂、水样甚至带有血丝。
2. 食欲减退:患病的奶牛食欲明显下降,甚至拒绝进食。
3. 发热:奶牛腹泻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9-41℃。
4. 腹部不适:奶牛可能出现腹泻、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5. 生产性能下降:腹泻严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产奶量下降、生长缓慢等。
三、诊断方法对于奶牛腹泻的诊断,养殖户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初步判断:1. 病史调查:了解奶牛的饲养情况、饮食情况、日常管理及疫苗接种情况等。
2. 临床观察:对患病的奶牛进行仔细观察,包括粪便情况、食欲、体温等。
3. 实验室检查:可以进行粪便检查、细菌培养、病毒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
四、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奶牛腹泻,养殖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牛舍卫生、保持饮水的清洁、饲料质量要保证等,改善饲养环境。
2. 合理饲料配制:合理配制饲料,尽量避免饲料中毒或饲料变质。
3. 疫苗接种:定期为奶牛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奶牛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几率。
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特点是猪出现腹泻症状,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临床症状1. 腹泻:猪粪水样或稀便,颜色变浅,呈黄色或灰色,有时带有血丝。
2. 显著的食欲减退:猪对饲料或水的摄入量明显减少。
3. 发育迟缓:受到腹泻病影响的猪生长缓慢,体重增长较差。
4. 体温升高:猪患腹泻病后,体温会有所升高。
5. 应对能力下降:猪对外界环境的应对能力较差,抵抗力下降。
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袭。
二、发病原因1.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导致猪腹泻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
2.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是猪腹泻病的常见原因,如副猪嗜血杆菌、鼻窦炎链球菌等。
3. 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猪腹泻病,如蜱虫感染、虫卵感染等。
4.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卫生不好、饲料不干净等,都有可能导致猪腹泻病的发生。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做好猪圈的卫生工作,保持饲料干净卫生,定期消毒猪圈和饲水设备。
2. 注重疫苗接种:根据猪腹泻病的病原体情况,在合适的时间内给猪接种相应的疫苗,提高猪的免疫力。
3. 药物防治: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消炎药物进行防治。
4. 营养调理:给猪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加微生物制剂和益生菌的添加,提高猪的消化功能。
5. 早期隔离治疗:一旦发现猪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隔离患猪,避免疾病传播。
6. 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检查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猪腹泻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类消化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通过合理饲养管理、疫苗接种、药物防治、营养调理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腹泻病的发生,提高猪的养殖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泻的症状、类型、原因及治疗不同腹泻的类型腹泻包括短期的急性腹泻和长期的慢性腹泻。
几乎每个人在他们的生命中的某段时间都会经历严重的突然发生的急性腹泻。
它通常持续时间很短而且可能整个过程不需要药物治疗,大多数急性腹泻是由感染引起,也可能多种药物的副作用。
另一方面,慢性腹泻,通常持续四周或更长时间,往往问题比较严重,需要就医。
肠易激综合症(IBS) 是慢性腹泻最通常的原因。
根据驱引起腹泻的原因,腹泻可分类成不同的类型。
例如,大便在消化道的迅速通过所引起的腹泻常伴随运动性紊乱,如IBS。
食物过快的或大量的通过肠道而使之不能完全吸收也是腹泻的常见原因。
腹泻的类型主要包括:•渗透性腹泻。
当肠道中的糖(如乳糖,果糖)、糖醇(如山梨(糖)醇)和一些矿物质(如镁、硫、磷等)无法被身体吸收,这些不吸收的物质因为含有较高的渗透压,容易吸收更多的水分进入肠道,引起水样腹泻。
乳糖不吸收引起的腹泻就是渗透性腹泻一个例子,山梨(糖)醇也是这个类型腹泻的的通常原因。
一般地,当食物种不再含有上述成分时,患者的渗透性腹泻症状消失。
•分泌性腹泻。
当肠道分泌更多的放水和盐分予进入肠道时,大便变松软多水,引起腹泻。
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最常见的是罹患了释放毒素的感染,毒素干扰肠道,促使他们分泌水和盐。
良性肿瘤也能刺激分泌从而导致分泌性腹泻。
分泌性腹泻也可能由于肠道对胆汁酸和脂肪酸的吸收过少引起。
这可能在某医疗情况的人群中发生,例如,腹腔疾病和肠道炎症疾病(IBD)。
消化食物过快地通过消化道排泄产生的腹泻极可能是分泌性腹泻。
因为肠没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液体,即使患者禁食,分泌性腹泻仍可持续。
•渗出性腹泻。
当内层结肠发炎或激惹时,引起血、黏液或其他的液体的释放,这个类型的腹泻能由于很多条件引起(例如IBD、肺结核、一些癌症)。
注意不同类型的腹泻可能在同一时间发生,这一点很重要,例如,由于腹泻去看医师的病人很少单独患有渗透或分泌性腹泻,一些病毒性或细菌性感染往往同时发生。
积粪性腹泻看似有腹泻一样的症状而实际上是粪便嵌顿性便秘的并发症。
积粪性腹泻的病人,液体大便在直肠内部压紧大便的附近流动,造成腹泻的一种错误印象,积粪性腹泻在孩子,老年人或运动或心智的能力有障碍的成人中最普遍存在。
松散的水样便能将腹泻与下述两种相关的情况区分开来。
一是排便过多(也叫做假性腹泻) 包括小块的,坚硬的大便次数增多,同时还存在失控性肠蠕动的便失禁。
另一个是人为造成的腹泻,它不同于病理性腹泻,因为是病人服泻药所致结果。
这种情况出现在厌食症或者食欲过盛的病人,这么做是为了控制体重,或者病理假装综合症(Munchausen syndrome)的病人,这么做可以引起别人注意。
腹泻可能的原因腹泻可能是各种疾病和治疗手段引起的一个症状,或某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还可能是特定的饮食造成结果,可能的原因包括:•病毒感染:病毒是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因素,病毒损害小肠膜,干扰正常的液体和营养的吸收,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是造成小儿腹泻的罪魁祸首,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的中心(联邦疾病控制中心)统计,每年约有55,000个孩子因此入院。
病毒性腹泻非常容易传染,比如诺沃克病毒(Norovirus,是一组会引起急性肠胃炎,又称为肠胃感冒(Stomach Flu)或冬季呕吐症的病毒)病毒感染会引发肠胃炎和胃肠性感冒,而腹泻是其主要的症状之一。
•细菌/寄生虫: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和寄生虫(如贾第虫)普遍经由污染的食物和水被人体摄入。
它们释放出毒素引起肠道分泌水和盐分,增加粪便中的液体量。
肠道功能紊乱:如果结肠感染或生病,它可能是不能吸收来自食物成分中的液体,造成腹泻,比如肠炎(IBD) ,小儿乳靡泻和痢疾。
•胃肠动力紊乱:粪便经过消化道的运动出问题也会导致腹泻。
当粪便运动过快时,水分不能充分被吸收,形成稀薄不成形的粪便。
相反地,如果粪便运动过慢,细菌过度繁殖,则形成松散的油腻的粪便。
这种运动过快或过慢的原因可能是,甲亢、肠应激综合症(IBS),硬皮病和服用含镁的抗酸剂。
压力过大也会使肠蠕动过快从而导致腹泻。
•外科手术:各种改造消化道的外科手术都可能导致腹泻。
胃部手术常常引起倾倒综合症(胃切除后,剩下的胃与小肠联结,初步消化的食物会很快进入小肠内,由于电解质以及体液浓度的不平衡,患者有可能出现恶心、心悸、腹泻和头晕等症状),这种情况会腹泻。
肠切除术使肠道表面积减小,限制了水分吸收,导致腹泻。
克隆氏病(节断性回肠炎)或者肠道手术导致细菌的过度生长,最终发生感染和腹泻。
胆囊切除术也会加快粪便的通过造成腹泻,但通常这种症状是一过性的。
•药物治疗:很多处方药和OTC药都能引起腹泻。
抗生素是这方面的罪魁祸首,因为它扰乱了肠道正常菌群的平衡。
腹泻是抗抑郁药、降血压药和抗肿瘤药常见的副作用。
减肥用的药物和合成性食物也常常导致腹泻。
习惯性使用泻药也会造成腹泻。
大部分情况下,停用抗生素或其他致泻物质腹泻自然就解决了。
•人造甜味剂:糖的替代品,例如山梨(糖)醇和甘露醇,有时不被进入血流之内,存在肠中,导致松散的水样便。
•咖啡因,酒精:咖啡因和酒精刺激大便的通道,太快地能引起它移动过肠,打乱常态液体吸收而且造成水的大便。
•乳糖不耐受:缺乏乳糖酶的人不能消化奶制品,在肠中不消化的乳糖引起渗透性腹泻(因为糖分吸收水分引起的腹泻)。
•毒素的摄入:环境的毒素不注意的摄取(例如杀虫剂,砷)能导致腹泻,吃的有毒蕈也可能引起腹泻。
腹泻病因的诊断在诊断因素方面医师时常仰赖病人的症状报告决定治疗腹泻的方案,一个病史将会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饮食习惯和现在的药物治疗,体检将有助于医师找寻可能引起腹泻的原因。
大多数腹泻患者不需要全面检查,当腹泻自愈时,通常不需进行各种检查以确定腹泻的结果。
如果需要进行检查,可包括:•大便检查:化验大便以确定腹泻是否由细菌、寄生虫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
•血测试:抽血找病因。
•空腹检查:询问病人是否存在变态反应或者食物不耐受的情况,这可能与腹泻相关。
医师普遍要求病人避免乳制品,碳水化合物和小麦,当然还有其他食物也与腹泻相关。
如果服用牛奶可能需要同时服用乳糖酶,而且酸奶通常比较耐受。
•内窥镜检查:用一根软管插入病人的消化道之内,通过光线和照相机观察是否有引起腹泻的任何异常,还可以通过活组织切片检查和彩色相片进行观察。
结肠镜的检查是将软管经由肛门插入,可以穿过整个结肠;而乙状结肠镜检与此相似,但是观察结肠的一部分。
腹泻的治疗和预防脱水是腹泻的严重后果,需要立即关注。
脱水的病人需要补充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运动饮料含有钠和钾,能帮助恢复液体平衡和心血管功能。
有利于治疗脱水的其他饮料包括水果饮料、茶、肉汁和去掉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没有咝咝声)。
对于婴儿和老人,他们是最容易严重脱水的人群,有必要静脉输液补水。
通常,腹泻治疗的选择取决于病因。
病毒感染的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则无效,并且往往会在24-48小时内自愈(恢复时间长短取决于腹泻的严重程度)。
如果腹泻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比如沙门氏菌,那么需要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对于那些免疫力低下或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慢性腹泻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需要对因治疗这些功能紊乱方面的疾患。
某些腹泻病例可以通过饮食结构改变来缓解,例如,不要饮用含有酒精和咖啡因的食物,可治愈某些慢性腹泻。
减少食用或限制食用奶制品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可能有助于缓解腹泻。
另外,香蕉、梨和腌制或磨碎的马铃薯都富含钾,而腹泻患者往往缺钾,腹泻病人经常食用这些东西有助于恢复营养平衡。
另外,某些药物可以治疗腹泻:•吸附剂。
这类药物能够吸附液体,使大便含水量减少。
常用的止泻类吸附剂包括蒙脱石散、碱式水杨酸铋、高岭土和胶质。
蒙脱石散可以吸附各种引起腹泻的细菌和病毒等,并且能有效修复受损的消化道粘膜,促进粘膜修复;蒙脱石散还可以促进菌群平衡。
蒙脱石散可以治疗各种腹泻。
•肠蠕动抑制剂。
肠蠕动抑制剂可以减少肠道肌肉的收缩,以便大便较慢地通过消化道,以便肠道吸收更多的水分。
这类的药物包括洛哌丁胺等。
在使用肠蠕动抑制剂之前需要仔细咨询医生,如果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该药物则可使细菌困在消化道,从而延长腹泻病情。
还有一些药物可以用来缓解伴随腹泻的其他某些症状,例如,止痉挛的药物可以用来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疼痛和痉挛症状。
腹泻的预防方法饮食改变是预防腹泻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某些食物可引起腹泻或者使腹泻加重,而某些食物则有助于预防腹泻。
首先要避免可能引起腹泻的一些食物,例如:•油腻的食物。
含油腻太多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面粉糕饼,马铃薯片)在消化道中不容易销售,可导致大便变软和油腻。
•高纤维食物。
富含纤维的食物,例如麸,豆子,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等,可以增加大便量,并且使大便软化,可加重腹泻。
•咖啡因和酒精。
酒精或含有咖啡因的产品(例如咖啡,苏打)可刺激大便快速通过肠道,使液体吸收不足,引起腹泻。
•乳制品。
如果不能消化乳制品中的乳糖,大便中的水分可增加,从而引起腹泻。
•未经高温消毒的产品。
未经高温消毒的产品可能被细菌感染,一旦食用,可隐曲腹泻。
腹泻患者也可以逐步在饮食中增加一些食物预防腹泻。
这类的食物包括软的、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汤,饼干) 和低纤维食物(例如饭,面条,白面包,瘦肉)。
美国的饮食协会推荐香蕉、米饭、苹果酱和烤面包这四种食物以预防消化道过度刺激,减少肠道运动频率。
对于因为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腹泻,例如肠易激综合症(IBS),则可能需要更特别的饮食建议。
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是预防细菌或病毒感染腹泻的另一个方法,包括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
外出旅游时因为食用了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食物或者水而引起的严重腹泻称为旅游腹泻。
旅行的时候人们可以减少旅游腹泻的风险或机会:•只吃热的或煮熟的食物。
如果食物在室温状态下保存的时间过长,应避免食用。
不要吃生肉或生鱼。
不要购买小商小贩的食物。
•避免饮用污染水。
旅行的时候,请使用瓶装水,勿饮用冰水和自来水,即使刷牙也不行。
不要让淋浴的水进入耳朵或嘴巴。
•饮用热饮料或装在密封容器中的饮料。
瓶装水、碳酸软饮料以及热的咖啡和茶可以放心饮用。
•避免生食水果或蔬菜,除非削皮,因为洗水果或蔬菜的水可能不干净。
•避免食用未经高温消毒的产品。
还应当避免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是引起腹泻的一个常见原因,因为它打破肠道菌群的平衡。
只要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则也有助于预防腹泻。